光纤光栅传感方式的特征及优点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19-12-04 09:0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光纤光栅传感方式的特征及优点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光纤光栅传感方式的特征及优点论文》。

第一篇:光纤光栅传感方式的特征及优点论文

1.引言

在对港口机械设备结构应力状态的监测中,主要有基于电阻应变电测技术的监测方法和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监测方法,其配套设备、数据采集原理、系统框架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2.电测式监测系统基本构成应变电测法的测量系统通常由应变片、应变仪、记录仪及计算分析设备等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应变片按构件的受力状况,合理的固定在被测构件表面,当构件受力变形时,应变片的电阻值就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将这种电阻值的变化测量出来,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流或电压),用记录仪器记录此电信号,再作分析与处理。也可用分析设备或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直接接受模拟电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应力、应变值或其他物理量。基于电阻应变电测技术的港机金属结构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基本框架图描述如下:

3.光纤光栅式监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光纤光栅式结构监测系统的设备通常包括以下几类:①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②数据接收器;③光纤光栅解调器;④工控机(数据分析系统);⑤无线局域网+远程主机等(如果需要实现远程监测,则还需要在采集器中集成数据远程传输模块)。综合看来,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港机金属监测方法系统一般框架图可以描述如下:此系统中,光纤光栅传感器直接埋入或粘贴在结构的表面,以进行结构状态的在线全程信号采集(其中包括用于结构关键部位健康状传感器和用于结构损伤诊断的传感器),在结构上合理布置的。再用多种复杂技术(时分,频分和波分)对光信号进行直接传输。从重大工程结构上采集后的光信号,通过远程传输光纤网络,传输到健康监测和损伤诊断中心。同时,可以在中心对数据采集方式进行远程调控。

4.两种方式的比较

4.1传感原理比较

①电阻应变测试技术。电阻应变测试技术,它是采用电阻应变计(又称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将构件表面应变转化为电阻变化,然后用电阻应变仪把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经放大并测量这种变化再用其他仪器记录,由所测应变换算出应力。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丝的电阻随其机械形变而变化的一种特性。令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截面积为A,电阻率为,则金属丝的电阻为:K与两个因数有关,一个是电阻丝材料的泊松比,由电阻丝几何尺寸改变引起,当选定材料后,泊松比为常数;另一个是电阻丝发生单位应变引起的电阻率的改变,对大多数电阻丝而言也是一个常量。因此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由此可见,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与应变值呈线性关系。②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如图3所示,当一束宽光谱光λ,经过光纤Bragg光栅时,被光栅反射回一单色光λB,相当于一个窄带的反射镜。反射光的中心波长λB与光栅的折射率变化周期Λ和纤芯有效折射率neff有关。光纤光栅的传感与原理如图4所示。光纤光栅的反射或透射波长主要取决于光栅周期改变量ΔΛ和反向耦合模的有效折射率neff,任何使这两个参数发生改变的物理过程都将引起光栅波长的漂移,具体的关系式如下:由于光栅无论是拉伸还是压缩,均会导致光栅周期发生变化。此外,光纤本身具有的弹光效应决定了它的有效折射率neff必定随外界应力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力应变是所有反映光栅波长漂移的最直接外界因素,这就是光纤光栅材料可以制作成光纤应变传感器并检测应力应变特性等基本物理参量的重要原因。试验证明,采用光纤光栅温度补偿传感器可以克服温度对应变测量的影响。

4.2传感器的性能比较

①干扰问题。电阻式传感器响应输出的电信号易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的影响,进而导致传感的准确度、灵敏度、持久性的降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测量信息是波长编码的,所以,光纤光栅传感器不受光源的光强波动、光纤连接及耦合损耗、以及光波偏振态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光纤光栅具有非传导性,对被测介质影响小,又具有抗腐蚀、抗电磁干扰的特点。

②分布性能及布线问题。电类传感器大多为分离型器件,不易与复合物集成,没有分布测量的能力,并且需要另外的信号传输载体,导致传感器及引线的巨大增加,现场实施困难。光纤光栅传感器在一根光纤中写入多个光栅,构成传感阵列,与波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系统相结合,可实现分布式传感。

③寿命问题。受光纤材料的影响,光纤传感器存在抗外力能力弱的缺点,使用时需做好保护工作。由于光纤光栅比较脆弱,在恶劣工作环境中非常容易破坏,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封装后才能使用。较为传统的传感组元和传感技术如应变片、加速度计、超声设备等并不具备上述能力,但是随着传感器制作工艺的不断精细化及其使用市场的扩大化,此类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正逐渐得到改善和加强。

④被测参量的多样、多维性。基于波长调制的光纤光栅式传感器,可以在统一的光纤介质下,依据不同原理制作生产出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在此基础下,信号的转换处理程序较为便利。⑤配套设备设施。由图1、2可知,电测式监测系统除电阻式传感器外,所需的设备有动态应变解调仪、屏蔽电缆、若干条并接应变片的电缆(有线情况下)等,而光纤光栅式监测系统除光纤光栅式应变传感器外,还需要一条串接传感器的光纤线及光纤光栅解调仪等基本设备。

5.结束语

结合上面的分析及描述,从传感原理、传感器性能以及监测系统实用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综合比较,可以得出下表1的结论。从上面的分析看来,光纤光栅式传感器在技术上整体优于应变电测式传感器。逐渐成熟并发展的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监测方法克服了电类传感器在检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可实现远距离传感监测,且灵敏度也大大的提高,提升了整个监测系统的工作品质。光纤传感技术特别是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于大型港口起重机械领域,将为大型港口起重机械健康监测和安全状况评估注入新的活力,为起重机械长期在线健康监测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第二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征及优点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征及优点

时间:2011-09-17 10:5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335 次

所谓“双元制”是一种职业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职业教育在企业和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平行进行。企业侧重实践培训,向学徒传授实用知识和职业技能;职业学校注重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以企业实践培训为主。企业和职业学校通过在教学师资、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所等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职业教育职责的双元组织形式。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成功的标志是培养大批高质量技术工人。这种模式在德国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所占的比例超过80%,同时因其最突出地反映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体系和运行特点,以致“双元制”几乎成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代名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人将“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视为德国产品高质量的有力保障,并自豪地将“双元制”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征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双元”是指两种学习或者是在两个学习地点的学习,即职业教育在企业和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平行进行,这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

本特征,由此引生出下列特点:

(1)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双重身份

德国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双重身份,即培训企业的学徒和职业学校的学生。适龄青年如果想要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首先必须寻找愿意提供职业培训的培训企业,获得具体的职业培训位置,并同培训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这时适龄青年的身份为企业的学徒。适龄青年获得具体的职业培训位置,成为企业的学徒后,才能寻找对口的职业学校,在职业学校入学就读后,就成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这同时意味着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对象拥有双重的权利和义务。依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劳动促进法和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企业学徒可享有获取必要知识和技能、领取结业证书、接受经济资助和自谋职业等多项权利;依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帝国保险法、联邦雇员保险法和联邦劳动促进法的有关规定,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企业学徒应该履行努力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义务和参加保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相比较,德国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企业学徒享有的权利多而应该履行的义务少。并且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所规定的义务主要是为了使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企业学徒获取职业培训合同规定的、从事所学职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社会保险义务则是为了使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企业学徒享有多种权利,待遇是很优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最终是为了达到职业培训的目的。企业学徒在培训企业中具有与企业雇员近于同等的地位,在社会上享有与雇员同样的社会保障。(2)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师资由两部分人员担任

在企业实施实践培训,向学徒传授实用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师资称为实训教师或企业培训指导人员;在职业学校实施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师资称为理论教师或职业学校教师。

(3)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由两部分组成

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培训章程(也称培训条例);二是教学计划。企业的实践培训依据培训章程来实施,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遵照教学计划来进行。培训章程是对德国职业培训工作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在德国职业教育中起着统一定向和规范指导的作用。每个职业均有相应的培训章程培训,也就是说德国国家承认的376个职业均有各

自的培训条例。依据联邦《职业教育法》第25条第一款的规定,联邦经济部长或其他主管部长,会同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长,得以无须联邦参议院批准的命令,正式认可某一培训职业、撤销此类认可,并颁布各项职业的培训规章,作为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之基础,并使培训制度有条不紊地适应技术方面、经济方面以及社会方面的要求和发展。因此,德国所有企业、职业学校和各类培训机关均要按照培训章程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职业培训,违反这些原则则要按联邦《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受到相应的处罚,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全德统一的职业培训质量和造就具有资格的职业人

才。

(4)双元制职业教育由两类机构主管

企业的实践培训由联邦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受《职业教育法》的约束,由联邦统一的私法规定,培训企业主与企业学徒之间的培训关系由职业培训合同进行调整;职业学校的组织、管理则由各州负责,其法律基础是各州的《学校法》、《学校义务教育法》等,由各州的公法规定。

(5)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于两个渠道

德国企业及跨企业职业培训的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

及各级政府负担。

(6)双元制职业教育以企业实践培训为主

双元制职业教育以企业的实践培训为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中职业学校居从属地位,这种从属地位表现在: ①学生入学前,先要找到培训企业,获得职业培训位置,并同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成为企业的学徒,然后才能寻找对口的职业学校。②职业学校开设普通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课是重点,为企业的技能培

训提供理论基础,占总课时的60%。

③学制一般为三年,学生每周3。5~4天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1~1。5天在职

业学校上课,共12课时。④在双元制中,企业培训指导多于职业学校教师。据统计,1984年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有170,200名,而企业培训指导为479,182名,占职教师资总数的73。

8%。⑤学生结业时不进行毕业考试即可获取职业学校毕业证书,但必须参加由企业联合会举办的企业技能训练的结业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企业职业培训章程所规定的技能和知识及职业学校开设的有关学科。毕业生只有同时持有企业职业培训的结业证书和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方可升入高一级职业技术学校——专科学校。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

1、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我国单元制的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具有

下列优点:(1)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实训教师和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师的各自优势: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实训教师和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师在全面要求的基础上各具优势。实训教师擅长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师善于专业理论教学。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教学由专业理论老师主导,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为学生受到良好的专业理论培养

和技能培训创造了良好的师资条件。(2)有利于理论与实践培训交替进行: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交替进行。学生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际训练;学生在实习场所的实践培训,又可拓宽其视野,获取丰富的直接经验,从而为其接受理论教学提供良好的感性认识基础。为了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之间的联系,德国非常重视职业学校教学计划与企业培训章程之间的协调工作,采取了多种协调方式: ①设立专门的教学内容协调委员会,负责制定协调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专

家制定培训章程和教学计划;

②加强培训章程与教学计划起草单位间的密切联系;

③进行教学内容审批部门之间的协调; ④设置企业培训员和职业教师联席会议;

⑤企业培训员和职业学校老师分别到对方单位和通过受培训者的学习手册相互

了解教学情况。(3)有利于最新科技信息迅速反映于教学之中: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使企业与职业学校紧密联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革新成果和最新科技信息易于传到教学之中,并应用于教学之中,从而使职业教育教学能紧密跟上企业生产的发展

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4)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双元制职业教育使教学与实习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可立即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无疑可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可使学生容易理解知识,深刻领会和牢固掌握知识;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运用知识,可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从而渴望继续学习;把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可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并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从而激

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5)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生必须在企业生产现场,在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培训员的指导下,在众多熟练工人中间,接受实践培训。工人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必然对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环境的长期熏陶下,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6)有利于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增强学生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性:双元制职业教育把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相连,在企业,学生长期置身于成人的环境之中,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往,企业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它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毕业后走向社会。双元制职业教育可使学生直接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深入了解生产的工艺设备和加工工艺,了解企业的管理情况,加深对将要从事的职业的认识,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就业。(7)使教育单位与用人单位成为统一整体: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由企业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务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规定招生人数、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从而使教育单位和用人单位成为统一整体。这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用人单位的适应性,又有利于用人单位择优雇佣 工人,也有利于毕业生谋取职业。

2、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看

经费问题、实习基地问题、师资问题、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且长期困扰的四大难题,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利于上述四大难题的解决,从这一角度更能看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

(1)有利于解决经费问题

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费,主要靠各级政府承担。纵观世界各国举办职业教育,单靠政府开支,职业教育是难以迅速发展的。更何况我国经济落后,政府所能提供的职业教育经费十分有限,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无力大量增加职业教育经费。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其经费至少来源于企业和各级政府两种渠道。由于在双元制中,以企业的职业培训为主,企业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必然大大多于各级政府支付的职业教育经费。企业是生产单位,也更有能力出资支付职业教育经费,而原全日制职业学校所拥有的经费用来支付处于从属地位的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的支出,这样必然大大缓解经费紧张状况。

(2)有利于解决实习基地问题

我国职业学校大多无确定的实习基地,学生要实习只有临时到有关企业去联系。因此,不仅专业理论难以与实际技能训练密切结合,而且由于实习时间极少,学生不能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的生产车间就必将启用为职业教育的实习场所。这不仅可节省大量资金,而且由于学生是直接参与生产与经营活动,大大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状况,熟悉生产的工艺设备和加工工艺,掌握职业所必需的技能、技巧,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大型企业资金雄厚,可设置专门教学车间,小型企业则可集资兴办跨企业教学车间。这样,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实习场所可解决。学生在教学车间掌握基础技能后,进入生产车间接受专业技能培训,这不仅可解决实习教学与企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学生在培训中还可创造劳动价值,从而减轻企业的负担。例如,德国的西马克公司,1984支付的职业教育经费为900万马克,学生在实习车间创造的生产价值达400万马克,企业净支出只有500万马克。

(3)有利于解决师资问题

我国由于实行全日制职业教育形式,理论教学的课时多于实习教学。因此在职业教育师资中,理论教师居多数。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相比,学历要求高,培养周期长,培训费用大。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企业专职培训员成为职业教育师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专职培训员可由企业提供,这些人一般具备必要的技术资格,只需对其传授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可胜任职业培训工作,不必象培养专业理论教师那样费时费钱又费力。而我国现有的专业理论教师用来承担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师资不足问题可

得到缓解。

(4)有利于解决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问题

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不高,集中表现在毕业生技能差、能力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在善于理论教学的职业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在富有生产经验、技术娴熟的企业专职培训员的指导下接受技能培训,教学与生产密切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学用结合,边学边用。既可学到活的知识,又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同时,由于这种技能的形成和掌握是在用人单位的生产或经营现场实现的,对用人单位自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并且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十分重视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表现在课时分配、培训要求和教学目的上,而且体现在考试要求中。在此以钟表制造(修理)为例加以说明:在课时分配上,实习教学课占总课时的70%,理论教学课占总课时的30%;在理论教学中,专业理论课

占60%,普通文化课占40%。在培训要求上,学生结业时应掌握的技能有:加工、连接、拆装和调节技能;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和使用操作技能;零部件的测试技能;制图和设计技术等。在教学目的上,要求学生掌握时钟设计的基础工艺,具有分析钟表构件动能性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准确发现并排除功能性故障。在考试要求上,中间考试和结业考试都须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还注重传授广泛的知识,尤其是与就业有关的知识。例如钟表制造(修理)专业,必须学习工业安全、事故预防方面的知识,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必须具备有关国家政策、企业管理、社会保险制度和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工资协议法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能够了解用人单位在法律上、组织上、经济上和生态环境上的基本条件,从而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就业。

(责任编辑:淄博市中德技术服务平台)

第三篇:数控系统的优点及功能 理工论文

数控系统的优点及功能

更多精品来源自 3 e d u 海量教案

摘 要:数控系统(简称CNC),在现代化工业中的用处越来越得到各界的重视,其特点和功能也十分的庞大,本文从几个方面着重介绍了这一系统的优点及功能。

关键词:数控系统 优点 功能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3-0023-02

1、数控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CNC装置的功能大多由软件实现,且软硬件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使系统功能的修改、扩充变得较为灵活。CNC装置其基本配置部分是通用的,不同的数控机床仅配置相应的特定的功能模块,以实现特定的控制功能。

1.1 数控功能丰富

(1)插补功能:二次曲线、样条、空间曲面插补。(2)补偿功能:运动精度补偿、随机误差补偿、非线性误差补偿等。(3)人机对话功能:加工的动、静态跟踪显示,高级人机对话窗口。(4)编程功能:G代码、篮图编程、部分自动编程功能。

1.2 可靠性高

CNC装置采用集成度高的电子元件、芯片、采用VLSI本身就是可靠性的保证。许多功能由软件实现,使硬件的数量减少。丰富的故障诊断及保护功能(大多由软件实现),从而可使系统的故障发生的频率和发生故障后的修复时间降低。

1.3 使用维护方便

(1)操作使用方便:用户只需根据菜单的提示,便可进行正确操作。(2)编程方便:具有多种编程的功能、程序自动校验和模拟仿真功能。(3)维护维修方便:部分日常维护工作自动进行(润滑,关键部件的定期检查等),数控机床的自诊断功能,可迅速实现故障准确定位。1.4 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数控系统控制柜的体积小(采用计算机,硬件数量减少;电子元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硬件的不断减小),使其与机床在物理上结合在一起成为可能,减少占地面积,方便操作。

2、数控系统装置的功能

从外部特征来看,CNC装置是由硬件(通用硬件和专用硬件)和软件(专用)两大部分组成。CNC装置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2.1 数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数控系统基本配置的功能,即必备的功能。插补功能、控制功能、准备功能、进给功能、刀具功能、主轴功能、辅助功能、字符显示功能。

2.2 数控系统的辅助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要求选择的功能。补偿功能、固定循环功能、图形显示功能、通信功能、人机对话编程功能。

(1)控制功能;CNC能控制和能联动控制的进给轴数。CNC的控制进给轴有:移动轴和回转轴;基本轴和附加轴。如,数控车床至少需要两轴联动,在具有多刀架的车床上则需要两轴以上的控制轴。数控镗铣床、加工中心等需要有3根或3根以上的控制轴。联动控制轴数越多,CNC系统就越复杂,编程也越困难。

(2)准备功能;即G功能:指令机床动作方式的功能。

(3)插补功能和固定循环功能;所谓插补功能是数控系统实现零件轮廓(平面或空间)加工轨迹运算的功能。一般CNC系统仅具有直线和圆弧插补,而现在较为高档的数控系统还备有抛物线、椭圆、极坐标、正弦线、螺旋线以及样条曲线插补等功能。在数控力口工过程中,有些加工工序如钻孔、攻丝、镗孔、深孔钻削和切螺纹等,所需完成的动作循环十分典型,而且多次重复进行,数控系统事先将这些典型的固定循环用C代码进行定义,在加工时可直接使用这类C代码完成这些典型的动作循环,可大大简化编程工作。(4)进给功能;数控系统的进给速度的控制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进给速度:控制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速度,单位为mm/min;第二、同步进给速度:实现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同步,单位为mm/r,用于加工螺纹;第三、进给倍率(进给修调率):人工实时修调进给速度。即通过面板的倍率波段开关在0%-200%之间对预先设定的进给速度实现实时修调。

(5)主轴功能;数控装置的主轴的控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切削速度(主轴转速):刀具切削点切削速度的控制功能,单位为m/min(r/min)。第二、恒线速度控制:刀具切削点的切削速度为恒速控制的功能。如端面车削的恒速控制。第三、主轴定向控制:主轴周向定位控制于特定位置的功能。第四、C轴控制:主轴周向任意位置控制的功能。第五、切削倍率(主轴修调率):人工实时修调切削速度。即通过面板的倍率波段开关在0%-200%之间对预先设定的主轴速度实现实时修调。

(6)辅助功能;即M功能:用于指令机床辅助操作的功能。

(7)刀具管理功能;实现对刀具几何尺寸&刀具寿命的管理功能。

(8)补偿功能;第一、刀具半径和长度补偿功能:该功能按零件轮廓编制的程序去控制刀具中心的轨迹,以及在刀具磨损或更换时(刀具半径和长度变化),可对刀具半径或长度作相应的补偿。该功能由G指令实现。第二、传动链误差:包括螺距误差补偿和反向间隙误差补偿功能,即事先测量出螺距误差和反向间隙,并按要求输入到CNC装置相应的储存单元内,在坐标轴运行时,对螺距误差进行补偿;在坐标轴反向时,对反向间隙进行补偿。第三、智能补偿功能:对诸如机床几何误差造成的综合加工误差、热变形引起的误差、静态弹性变形误差以及由刀具磨损所带来的加工误差等,都可采用现代先进的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建立模型,利用模型实施在线智能补偿,这是数控技术正在研究开发的技术。

(9)人机对话功能;在CNC装置中配有单色或彩色CRT,通过软件可实现字符和图形的显示,以方便用户的操作和使用。在CNC装置中这类功能有:菜单结构的操作界面;零件加工程序的编辑环境;系统和机床参数、状态、故障信息的显示、查询或修改画面等。(10)自诊断功能;一般的CNC装置或多或少都具有自诊断功能,尤其是现代的CNC装置,这些自诊断功能主要是用软件来实现的。具有此功能的CNC装置可以在故障出现后迅速查明故障的类型及部位,便于及时排除故障,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通常不同的CNC装置所设置的诊断程序不同,可以包含在系统程序之中,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检查,也可以作为服务性程序,在系统运行前或故障停机后进行诊断,查找故障的部位,有的CNC装置可以进行远程通信诊断。

(11)通信功能;CNC装置与外界进行信息和数据交换的功能。通常CNC装置都具有RS232C接口,可与上级计算机进行通信,传送零件加工程序,有的还备有DNC接口,以利实现直接数控,更高档的系统还可与MAP(制造自动化协议)相连,以适应FMS、CIMS、IMS等大制造系统集成的要求。

通过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CNC这一系统优点十分的明显,功能上也可以满足生产的各个方面需要,很值得我们去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家斌.数控系统的检修及试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2] 刘介才.工厂数控系统的特点[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 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电世界委员会.电工问答1500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第四篇: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与现代教学评价方式各自的特点及优点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与现代教学评价方式各自的特点及优点

一、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特点及优点: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特点是:传统的评价基本上是一种总结性学习终端评价,它以甄别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与选拔优秀学生为导向,它是一种教师、教育主管部门、考试机构等自上而下的对学生“定性”评价,只注重学生最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内容统一、评价标准统一。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对某一规定范围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接受评价的所有对象按照“对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从高到低进行甄别性排列。正是这种优点,长期以来,这种教学评价方式被广泛教师对学生学习成功与否的判断、学校对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判断、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判断、各级学校在招生工作中对学生优劣的判断。

二、现代教学评价方式的特点及优点:

现代教学评价方式的特点:现代教学评价方式是一种多元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动态评价,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运用,一些新的评价手段如电子档案袋、量规、概念图、学习契约、范例展示等教学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代教学评价方式的优点: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习成就,真正把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结合在一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有利于在真实的作业情境中对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处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进行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针对自身的特点,认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

第五篇:关于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论意蕴及阶段性特征分析

关于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论意蕴及阶段性

特征分析

论文关键词:生存:生存方式:逻辑特征

生存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关注不是为了简单地描述人类的生存状况,而是通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达到对人类和人自身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人的实践,是活生生的生命形态的历史性展开,而不是抽象的、实体化的、在人的生存世界之上的存在范畴。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生活世界的自我理解发生断裂、困惑与焦虑,促使人们开始思考现代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生存问题。研究生存问题应以马克思哲学思想为指导,针对工业社会人类生存面临的诸多困境,重建当代人的生存信念和生命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就要切实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以创造性生存方式的转向,消解技术生存条件中的技术异化现象,提升人的主体力量,回归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解放。

一、生存与生存方式的内涵

(一)生存

生存是自然界一切存在的事物保持其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总称。生存一词,在希腊语中是系动词存在“eimi”的不定式“einai”,英文中对称的含义很多,一般把它译作“tobe”,即汉语的“生存”。在哲学意义上,“生存”区别于最基本的生命存在与维持状态,即生命的“存活状

态”(surviving—condition),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的现实超越性。这不仅是因为人所具有的“理性”,更重要的是在于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

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正是依靠这种基本的能力——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回答的能力,人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存在物,成为一个道德主体”。

(二)生存方式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除具有事物存在方式的普遍性质外还有特殊性。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人具有自我意识,不同于一般的生命存在。人类的生存方式就是生存样法,具体地说就是一定历史阶段上人类的生存方法。简言之,就是人是怎么活着的、活着的基础以及活着的状态,是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也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传承、沉积、内化而成的文化。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就在于活动的自由自觉。而正是这一人的活动的特性,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独特性。国内学者敏华认为,人的生存方式具有三个明显的特性:对象性、主体性、意向性。对象性即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过程,人的生存方式的对象性根源于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性强调人的活动是能动的,主体是人自身,人的生命活动本身成为人的意识的对象。人的主体性也是根源于人的自我意识。意向性主要指人的生存活动中的自成目的性,即人们的生存活动是自觉的、是有目的的,而有目的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生活的目的性表现为对生活的无限可能性的发现、开掘和实现,因而表现为生活的创造性。人的生存方式的意向性本质上指的是人的生存活动的意义性,也就是说,人是追求意义的,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种意向性无疑是建立在主体性和对象性基础上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延伸。

二、人类生存方式的阶段性逻辑特征

生存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它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发生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活动、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必然有着不同的生存方式。一些学者从不

同的角度,对人类的生存方式进行分类研究。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文艺大师丰子岂先生在评价他的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时,把世人的生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物质生存,为了衣食住行;第二层,精神生存,坚韧不拔地追求着自己的精神天宇;第三种是宗教生存。丰子恺对生存方式的划分是从人类个体生存境界的角度进行的。

一些学者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研究出发,探讨人的生存方式问题。四川师范大学的邵丰认为,庄子的思想强调宇宙自然的圆融,体现了生命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庄子的“游”标志着一种中国人对于人生的诗性感悟,是一种中国人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生存方式。和其理论观点相近的是西北大学的时晓丽,结合先秦社会史和思想史,将人的存在模式分为认知、伦理和审美三大生存方式。榆林高专的白炜则认为,孔子的“仁学”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仁境”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状态,即一种知、情、意统一融合的精神境界。“仁”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社会的存在方式。四川大学的余平赋予中国的“神仙观念”与“神仙信仰”以生存论意蕴。他认为,作为信仰的神仙不是思想观念而是人作为能在释放出来的,启示中临在的再生方式,即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还有一些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生存方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衣俊卿教授对人类思想史上关于人对自己存在的各种界定做了详尽分析,以古希腊哲学为典型的理性主义传统把人界定为理性的存在;自然主义哲学则把人视作大自然的物种之一,认为是自然的存在;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或人本主义思潮倾向于把盲目的生存意志或权力意志理解为事物和人的存在的本质,即自为的存在;现代文化哲学坚持从人的文化创造和生活世界来理解人的存在,即人是文化的存在。: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南京大学的林德宏教授将生存划分限定在了人的物质生存上,以物质生存系统各要素所起到的不同作用,确定某个历史阶段人类生存

方式及特征。他认为,人类的生存分为自然生存和技术生存,自然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自然界所提供的自然物质资源和自身自然能力的生存方式”,技术生存即“人类主要依赖近代技术和技术物而生存的生存方式”。但这是传统技术生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必将进入新技术生存。林先生将新技术生存这一生存方式界定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阶段人的生存方式。陈彬和常立农先生把人类的生存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然态生存、机械式生存、技术化生存。其分别对应着人类历经的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自然态生存中人类处于农业经济社会,科学知识及干预自然的能力较低。这一阶段,人与自然均合乎各自目的而存在和发展,是和谐和统一的关系。机械式生存是指三次工业革命后开始的人类生存方式。人类在感受机器征服自然的胜利感的同时,陷入机器异化和大自然的报复之中。技术化生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迅猛发展,技术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之后的技术化社会中,现代人的生存新方式。来源:办大专文凭 http://

下载光纤光栅传感方式的特征及优点论文[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光纤光栅传感方式的特征及优点论文[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