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交流工作规范
课堂教学交流工作规范
一、情感交流的教学功能 教学过程须臾也离不开情感,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的 教学功能。概括地说,情感交流具有以下 8 大教学功能:
1.感染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对学生情感施加影响和感染的功能。教学“以 情动人”、师生“情感共鸣”就是其典型表现形式。
2.动力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发动、维持和推动自身施教活动和学生学习活 动的功能。
3.信号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通过表情外显具有教学信息传递的功能。教师的面 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是其情感的外部表现・是教学信息载体 之一。
4.调节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组织、协调、节制的功能。
常言“情通理达”就是这个道理。
5.定向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促进教与学稳定在一定的方向上,并朝着一定 目标运行的功能。教师的•“情感投资” 一旦使学生“动之以情”,就 会成为他们努力达到此目标的积极力量。
6.强化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巩固或改变学生学习行为的功能.以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积极的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7.迁移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激活学生情感,促使学生将此情感迁移、扩 散、泛化到有关对象上去的功能。“爱屋及乌”是情感迁移的一种表 现。
8.交融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引起,”情知交融”、师生情感水乳交融、教学 气氛轻松和谐的功能。师生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一功能发生 作用的明显例证。
二、情感交流的基本法则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过程,是 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处于情感交流的主动和支 配地位。教师应遵循以下基本法则:
1.积极投入 (1)
教师的情感投入,说得通俗些,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投 资,以换取学生的信任和从事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师的情 感主要有表象层次的情感和理性层次的情感。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在学生大脑皮层留下表象记忆的 同时.也留下了情感体验的记忆。这种与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表象的
产生.便构成了表象层次的情感。
(4)理性层次的情感是指在较长时间情感体验中由众多稳定因素 构成的,调节、组织、强化自身情感心理结构。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 情感从表象层次上升到理性层次。
2.自然流露 心灵内部的情感是隐蔽的.但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可以 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情感的表现是指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与情感发泄有着本质不同。教学情感的自然流露,主要应注意以下 几点:
(1)
适度。教师的情感不同于演员在舞台上的情感,它更多需要 的是平和、适度的流露。
(2)
和谐。教学情感的流露要与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相协调。课 堂教学不能没有情感,但任情感主宰教学也是不恰当的。情感和谐还 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使教师自 身的情绪、情感体验与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相对应。
3.畅通情感渠道 (1)
情感的通道是不能堵塞的,必须畅通。情感渠道畅通,师生 之间的情感交流才得以实现.情感才能产生教育效应。
(2)
畅通情感渠道的过程.是师生彼此熟悉、理解和感化的过 程。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复杂的,可以说,一颗心就是一个复杂 世界。教师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让每个学生的性格、志趣、才 能、气质乃至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纳入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
(3)
要保证师生情感交流渠道的畅通,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保 护他们的自尊心,注意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
4.控制情绪 (1)
节制过激情绪。所谓过激情绪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 教师不能冷静、恰当地表达情感,出现了 “走火”现象。例如,有的 教师看到学生听课很认真便忘乎所以,自以为是,于是即兴发挥,甚 至故弄玄虚,大讲“题外话”,冲淡教学主题。克服过激情绪,一是 要端正教学思想,绝不要去迎合少数学生的猎奇心理;二是要明确教 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三是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之有发挥情 感、施展技巧的余地,让内容、激情、技巧三者有机结合。
(2)
避免冲动情绪。控制冲动情绪关键是要“制怒“。而“制怒” 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与教师 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等密切相关。
(3)
克服压抑情绪。克服这种情绪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康的心理品 质,主动调节课堂气氛。
(4)消除紧张情绪。产生紧张情绪的原因不同,其处理的方法也 各异。最常用的方法有自我安慰法、转移注意法、熟悉环境法、回避 目光法等。
5.注意反馈 (1)
教师的情感表达会作用于教学对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反应。
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情感反应反馈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以实现情感的 反复循环。
(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准确、敏锐 地捕捉学生情感变化的外在表现。
(3)
教师要针对学生情绪发生的心理规律巧妙组织教学活动.使 师生情感和谐共振。
6.贯穿全程 情感交流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作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不 能间断.不能截流。
三、情感交流的常用方式 教师内隐的情感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显现出来和作用于学生,并 将学生情感的变化情况反馈于教师的。教师与学生实现情感交流的基 本方式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主要为体态语言)2 类:
1.朗读含情 教学离不开读。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活动,是一种语言 环境中的审美体验。教授课文,不能将朗读理解为只是认字。教师要 遵循朗读心理过程的情感伴随规律,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细 心品味情感内涵。然后再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轻重缓急的语气、快 慢强弱的节奏,把感情极力表达出来,读出神韵.读出情味,以声传 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加深他们对课文思 想感情的理解和领悟。
2.形象载情 情寓于理成于形,具体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栩栩如生、具体逼真 的形象最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最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形象的 塑
造可以是言语描述,或实物模拟,也可以是图画呈现,或音乐渲 染,还可以是角色扮演,或实践创造等。
3.借景抒情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学生 的某种情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情境。
4.点拨激情 学生情感的发展是从外部、被动、自发的情绪表现逐步转化为内 部、主动、自觉的情感体验的。促使这一转化的关键之一是明理。在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情感认识及相应的情感共鸣时・教 师要积极点拨诱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把某种情感引入到理性思考 之中,在情感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
5.因文表情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文为依据,分析挖掘课文中的情 感因素,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露出来。
6.体态寓情 它是指教师将口头语言与体态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体态语 言来表情达意。
第二篇:初中英语学科课堂教学规范学习交流材料
初中英语学科课堂教学规范学习交流材料
花园中学英语组
由省教研室制定的英语课堂教学常规其实就是我们传统所说的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考试评价当中的前三个环节。学习课标,领会要求;分析教材,确定目标;了解学情,把握起点这前三条是属于备课环节的。创设情景,引出新知;关注过程,促进内化;及时归纳,巩固提高;多元评价,有效激励(第四到第七条)这四条是属于上课环节的一些具体要求。第八条精选作业,分层落实就是作业布置和批改的环节。我们对《建议》分备课组进行了学习,总体而言,大家认为省教研室提出的八条建议是在传统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融入新课程理念的产物,省教研室出台这样一些建议意在强调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建议对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刚刚步入的教师岗位的新教师来说更是如此。
由于教学建议条目比较多,我也就其中的一些条目并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介绍一下我们对教学建议执行情况与大家交流。
首先,谈一谈建议中的第二条第五小点:提倡集体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就这一点,我认为我们学校的各年级备课组还是做的不错的。我们组现在教师有20人,下学期又有2位丽水学院的毕业生加盟。到时就达到22人。对于这样大的一个教研组,教学常规的落实备课组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备课组的建设,我们学校从领导到备课组的各位成员都是很重视的,有具体的领导负责各备课组的活动考勤。各年段备课组活动做到每个星期定时间,定地点,定备课内容的主讲人,有各组员的签到和活动内容记录。比如教学建议第二条,第一点的通读整册教材,明确各单元教学内容和目标。我们就会在开学的第一次集体备课时得到落实。并在此时分工各单元的过关卷的命题任务和单元主讲人的任务。
应该说,我们的备课组就是一个团队,这从平时的活动上体现出来。在平时的备课组活动中负责单元主讲的教师则对单元和课时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还有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与组内的成员进行交流,然后在全组讨论中进一步明确单元和课时的目标和重点难点,并制定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全组在达成一些共识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班级和个人特点具体实施教学。比如在编复习资料,我们也是事先有分工的,备课组长会让每个教师负责一块内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收集起来统一打印。比如在批改月月清、期中、期末考卷,批改的任务也是在轮流进行的,大家都会在轮流中经历不同的任务。组内的分工合作工作方式避免了组内教师单枪匹马,孤立无援的情况发生。大家还会时不时地在备课组活动的机会相互分享一些具体的教学经验或诀窍什么的,让备课组的各成员在合作交流中共
同成长进步。所以,通过备课组的集体活动,我们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教学方法、思想的交流和教学资源(过关卷、复习资料、教学课件等)的共享。对于各备课组的教学资源,包括过关卷、月月清卷子、复习练习、课时教学课件等资源。我们会利用校讯通平台在全组进行共享收集,并在在每学期进行一次汇总保存。以便供下一届的教师参考和借鉴。
然后是顺便提一下我们学校的师徒结队活动,我们学校的师徒结队活动是搞得卓有成效的,学校教科室对师徒的每个月听课节数,听课笔记和徒弟的教案都进行不定时的检查,具体每个月的考核则由组内2-3位成员组成的考核小组执行。根据考核结果,学校每月发给师傅的一定的考核奖金作为激励。师傅们都责任心很强,徒弟们也都虚心好学,所以效果挺明显,像我们组陈志红、徐玲丹、吴金英等都是在师徒结队中成长很快的老师,现在教学成绩都很突出。目前,苏醒和王喻哲两位教龄不到两年的年轻教师也在包丽芳和庄建红的指导下快速进步。师徒结队已经成为组里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方式。
组内的教研活动,我们一般是一个学期开展四次课堂教学活动。其中三个段各针对自己组的特点开展一次,加上一次徒弟汇报课活动。还有就是以英语组的博客圈子为平台,每个月开展一次的理论学习活动和每学期一到两次的网上优秀视频课例观摩活动。应该说,就教研平台的搭建来说还是可以的。当然对于怎样提高每次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方面,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以上提到的这些内容,我认为是可圈可点的。
当然,如果认真对照教学建议的要求,我们认为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比如上学期王老师设计的英语教学情况调查中就发现。在谈到教学目标的制定的依据时,基本上教师都只是根据教材或教参,或是自己的理解,很少教师会比较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没有老师考虑到课程标准中对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描述。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们对课标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忽视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性作用,没有从宏观上去把握整个和阶段教学过程的意识。
比如在课前预习这一项调查发现,很多老师基本不作要求,即使是有时候有要求,但还是存在比较随意的情况,很少大范围的指导预习方法和对预习效果进行检测等。有好些教师让学生课前记单词和句子,上课时准备默写。也有老师要求在学生上一个单元之前划出单元的短语并注释中文意思,由课代表检查等。不过这些课前预习内容都只偏重语言知识的落实上,并没有注重学生在预习中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具体对学生预习什么?如何预习?如何检测等方面还需要研究,提高课前预习这一块内容对英语教学作用。教学建议的第三条,了解学情,把握起点。做好这一点对小学与初中衔接期的英语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老师也都频频反映现在的初一新生是很难教。确实,现在全市各县小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都有提高,但各学校的重视程度和教学质量则相差很大,这些
情况在我们学校则反映的更明显一些。所以老师所面临的挑战更大一些。这一问题其实王老师是看到了,也很重视。我记得去年9月份的第一个教研活动就是针对小学初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组织了相关的调研。还在莲都教育网上发布了小学各册英语书的教学内容等资料。为小学升初中英语的衔接教学煞费苦心。我也把相关的资料下载,及时在学校校讯通平台与全组共享。为初一教师们的教学起到了一定参考作用。但是,小学初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将是今后各届老师的问题,且每一届问题都会有不同,新的变化。关键是我们教师要有在教学准备时,关注学生的学情的意识和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起点。就这第三条教学建议而言,我们教师的教学大多在忙忙碌碌中进行,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去研究学生的学情的为数甚少,距离教学建议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在今后的大组和备课组的活动中逐渐地得到落实,提高每次活动的目的性,着力每次活动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大家体会到教研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充分利用英语组博客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材料和相互深入交流提供属于教师自己的场所。
第三篇:课堂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环节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上好课,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熟练掌握和应用教学技能和方法。课堂教学牵涉面广,灵活性强,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作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永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掌控好自己的主阵地需要做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下面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谈谈课堂教学环节的几个要素。
一、课前准备
什么是“课前准备”呢?说起来好象每一位老师都能谈出几点来,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媒体…..现在,“备课”一词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感的生命过程,对这样的一个过程,“备课”就显得比较简单,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
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预设越完美,给呈现留的余地就越少,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的认识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物理”系统(传统的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线性的渐进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要素视为决定性因素,把教学过程视为刚性的过程,以追求教学“效率”为原则。在这种观点中是不具备成长的观念的。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难以预料,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应该不应是完全预测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话语,进行师生交流,这样,必然导致教学过程的不确定状态。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挑战(质疑、不解、发问……)中使教学计划不断生成和实现。
☆
二、情境导入【不超过3分钟】
(之前根据需要可以有作业、小测处理,但时间不宜太长,不超过3——5分钟为宜)
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 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与该课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一般来说,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伊始的导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符合教学内容。
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不要用过深的教学内容作为引语,否则学生无法接受。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讲评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注重问题的呈现,引起学生共鸣;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导语要短小精悍。一般来说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章节教学之始,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主题。
2、由科学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
三、学习目标展示(1、2分钟)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是具体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任何一种课型都应有学习目标,一节课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全面、准确、具体、切合实际。
首先,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书面上未必按照技术规范在目标开头写上“学生能够如何”,但思想上必须明确目标要指向特定的学习者。其次,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如写出、说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背诵等,而不是掌握、领会、理解这样的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再有,应叙写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最后,说明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概而言之,现代教学目标的叙写,应 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应主要选用反映外部行为变化的词语来陈述,说清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其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并尽量使这种变化可观察可测量。
☆
四、主题探究 【师生互动,师讲授不应超过一半时间】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教师讲授”。
新课堂的主题探究环节的处理方法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但新的主题探究的核心特点是“探究”,而不是“接受”,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是这一教学环节的核心问题。“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恐怕一百个老师就有一百种看法。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该环节一般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探究学案内容,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确定学习目标,通过学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整理重点和难点。
2、自主学习侧重于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理向小组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其他小组(老师)提出。
3、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既要发现好的做法,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4、自主学习要有时间要求,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5、成果展示、汇报交流通过扮演、问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交流。
6、师生合作共同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阐释。教师要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辩论等,完成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课堂教学确实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能固定一种进行“主题探究”的模式,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主题探究”环节的优劣。
(一)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巧妙的设置结合点
一堂课,无论讲授什么内容,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都要遇到以下几对基本矛盾。
1、接受间接知识与亲历经验的矛盾
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快速接受间接知识的环境和路径。间接接受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主题探究的主要形式。但是,不能因为强调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接受间接知识,进而否认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的重要性。亲历才能使一个人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体验获得知识的艰辛,才能实现立体收获,既收获知识,有享受了过程教育,体验了学习中成功的愉悦。
2、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矛盾 教师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跟进者,没有学生的作用同样没有教学的发生。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会使学生陷入被动,产生消极;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就会使教学无序、低效。
3、学习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强调学习目标的一致,强调主题的共性,但共性包含在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没有学生的个别学习也就没有班级教学的总体收获。这就是班级教学中“收”与“放”的关系。不收,共同学习就很难维持,不放,学生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会被充分的调动。要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做到收放自如。
上述矛盾几乎每一节课都有。因此,我们不能为了提倡探究学习,就否认讲授学习,即便是在以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也不能在承认讲授作用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拒绝探究的方法,即便是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中。“过犹不及”,这是一个基本理念。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就在于一定条件下确定好矛盾双方的结合点。结合点找得准,课堂教学就能和谐进行,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课。
(二)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不可忽视的指标
按照新课程的主张,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教材是教学的客体。因为教师的引导地位和成人优势,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是不成问题的。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过度参与会抑制、排挤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个别教学、小组学习、动手做、自主探究等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传统教学定势还十分牢固的今天,在知识考试垄断评价世界的今天,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参与。
☆
五、强化巩固 【包括上一环节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只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强调理解记忆,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做机械记忆。例如,英文字母,古诗词等。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力求具体、明确;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及时进行;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提问、讲授、作业、实验等各种方法进行复习。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变式教学来巩固,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际来巩固,还可以采取变更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巩固。这些方法与简单的复习相比较,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巩固,这个要求学生在巩固中前进!
4、讲练结合是巩固强化理解知识的最好方法,提问、当堂小测、课前小测是督促的最好手段。
☆
六、总结、拓展(预习、作业可在此环节中布置)【5分钟左右】
老师们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总结是好的呢?“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答,这样的一堂课是我们曾经拍手叫好的。可是,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如果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信息 ;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老师在结束时,把精彩的片段或关键问题,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辟的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升华。也可把学生兴趣引导到课后作业上。作业切忌将没有思维含量的填空题充斥其中,学案也是一样
2、置疑法:老师在学生顺着自己思维走,准备结束新课的学习时,突然设置疑问,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这种置疑也可以延伸到课外。
3、求异法: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将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内容的相异点列出来,进行分析对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4、衔接法:为了下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通常在结束一堂课时,向学生提出预习新课的要求。
5、启迪法: 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可以是思想上的引导,也可以是艺术形式上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微课的运用、板书、多媒体、普通话等都是不可忽视的手段,以上是对课堂教学的几个基本要素的简单阐释,希望老师们能有所收获,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这些要素,通过对课堂主阵地的掌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荣成市第五中学
第四篇:课堂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管理规范(试行)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规范课堂教学活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特制定本规范。
一、课堂教学设计规范
1、贯彻执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学科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学计划制定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反映出来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和教学原则。严格按教学大纲施教,杜绝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2、科学编制课程授课计划:课程授课计划即课程进度的安排和课堂教学类型的选择,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多少、难易、讲授方法精心制订,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3、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制订详细的课堂目标,确定认知的层次,以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
4、把握课堂教学内容:认真领会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把握知识的思想性、系统性、科学性,了解相关学科知识与课程的联系,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是教师学识基础、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5、认真编写课堂教学方案:教案的质量是完成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教案应体现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认知层次、重点和难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型设计和教授方法,安排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环节,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办法,设置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媒体和使用方法等。在编写教案时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过程规范
1、教学环节要做到相对完整: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须有新的知识讲授、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复习巩固、布置作业、课外辅导、检查测验等教学环节。
2、知识讲授要突出结构体系:知识的讲授要准确,注重科学性。要阐明这部分知识内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位置、与以前知识的联系、比较、引伸和为新
知识铺垫。要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融入知识结构的体系中,特别注意讲授内容与应用实践和学科前沿的联系。
3、信息总量要安排均衡合理:每个教学单元的知识内容要充实、饱满,难易、深浅安排得当,教学过程要紧凑,恰当分配和充分利用时间。课堂教学类型不同,其教学过程应有所侧重,但均应提供充分的信息量及其有价值的知识点。
4、重点难点要突破:要结合学科的内容和特点,考虑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精心策划,通过创设情境、发挥联想、以旧引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以及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达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水到渠成,提示本质。
5、教学方法要讲求启发诱导:课堂教学形式应多样化,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放在重要的位置。提倡启发式、导学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密切沟通教与学之间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6、教学情境应体现生动活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心理品质、学识和修养的影响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倡双边活动,师生共同创造出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三、课堂教学基本规范
1、讲究职业道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要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2、管理课堂纪律:严格组织课堂教学,按学院有关规定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
3、注重教学仪表:教态端正自然,真诚亲切,仪表端庄整洁,站立讲课。
4、规范教学用语:语言表达准确、清晰、精练、流畅、生动,语调明亮,快慢适度,讲普通话。
5、板书设计合理:板书要精简、整齐,字迹工整、规范。
6、严格成绩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考核、评价,公正合理地评定学生成绩。
7、杜绝教学事故:自觉遵守学校规定的教学规程。
四、课堂教学工作细则
(一)编制授课计划
1、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学时来组织教学,选择教材,安排教学进度。选用的教材经系主任批准之后,不得随意更改,同时,还需向学生公布适量教学参考书和参考资料。
2、任课教师应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按统一要求制订好学期授课计划表,授课计划表应在学期开课前完成,经教研室主任审核、系主任批准后执行,系部、教研室和本人各留一份。教师应将学期授课计划告知学生,便于学生了解课程进度、内容重点及要求。
(二)备课
1、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的基本要求是:紧扣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无教案者不得上课。
2、备课要做到“三备”、“一结合”。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及结构体系,明确本章、本节、本篇在整个教材中所处地位和教材内在联系,深化拓宽教材的知识,把握该课程及具体章节的重点、难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突破的手段与方法。
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及规律。
备教法: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教学目的、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学原则的教学方法。
3、教师课前应认真撰写教案和备课笔记,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讲授课题、教学目标和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实施设想、教学过程、预习和练习内容的布置等,提倡写教学后记,总结本课或单元教学的得失。
4、教师备课进程应有提前量,学期上课前应有三至四周的备课内容,平时应有超前两周的备课内容。
5、课前做好教学模型、挂图、教具、演示实验等准备,使教学用具处于完好状态,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三)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重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注重师生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戒平铺直叙或“满堂灌”式教学。要随时注意教学信息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控教学活动。
2、准时上课,按时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不允许私自调课、停课。教师因病或因事不能按时到校上课者,一般应提前一天办理书面请假手续。
3、教师上课应该带好教科书、教案、备课笔记、学生名册、课堂教学记录及其它教学文件和教学器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有认真的记录,课堂练习、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课外作业都应评定成绩,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可靠依据。
4.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考勤工作,强化课堂管理,应采取必要的方式,如全班点名、抽查、当堂作业等加以检查,以强化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对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或旷课学生要认真记录,及时批评教育,并反馈给学生所在系部;对一学期内所修课程累计缺课时数达到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任课教师应于考试前一周将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名单及原因报学生所在系部,并报教务处备案。
5、教师要为人师表,服装整洁,仪态端庄,教态自然大方。教师应站立上课,在学生课堂作业、测验、实验、实训、实习时应进行巡视或辅导。
6、教师上课不允许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禁止在教室或其他教学场所吸烟。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得随意离开教室,特殊情况必须离开教室的,应当向学生说明。
7、教师的教学应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使用普通话教学(外语类课程除外),语言要准确、精炼、生动、流畅。板书工整,文字规范,布局合理。
8、教师要牢固树立德育摆在首位的思想,努力做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得散布违背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或其他思想内容不健康的言论。
(四)布置和批阅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是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也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
识加深理解、巩固和熟练的学习过程,对能力培养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及时布置并批阅学生作业。具体要求:
1、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课程的特点及时精选布置作业,做到目的明确、数量适中、难度适当。
2、作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书面作业、课外阅读、课外训练等,以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3、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要对作业完成时间、解题规范提出统一的要求。对不按时完成作业、草率地应付作业和个别抄袭作业的学生要批评教育。
4、作业原则上应全部批改,教师批阅作业必须认真、仔细、及时,要有批注、记载,作为该课程成绩考核的依据之一。对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学生自行修正。对于作业中共性的错误,要采取适当的机会和方式及时讲解、指正。
5、各系(部)应对教师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抽查,以便了解学生作业和教师批改情况。
(五)习题课与讨论课
1、习题课与讨论课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列入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
2、习题课的题目要精选,选择典型的、易暴露学生概念模糊的、引起争论的,能开阔思路、加深理解、带有综合性的多种类型的题目。
3、习题课中教师主要起诱导、启发作用,教给学生解题思路。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活动时间,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精神。
4、讨论课要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教师在讨论课中主要起组织、总结和归纳的作用。教师要事先拟出讨论题,应选择具有思考性、综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讨论题一般应先发给学生,以便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主讲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选题方向和原则。
(六)课外辅导与答疑
1、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补充形式,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重要环节。
2、辅导答疑不仅要解答学生中的疑难问题,而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辅导答疑时间内,教师必要时安排质疑以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和了解平时提问较少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密切师生关系。
4、辅导答疑应注意因材施教,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钻研与本学科有关的较深广的问题,并介绍有关参考资料;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辅导,启发其掌握好基本内容。
5、教师应注意记载辅导答疑过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利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
6、对固定时间或约定时间的辅导答疑,教师应向学生公布辅导答疑的具体时间、地点。
(七)成绩考核
考核是检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具体要求:
1、考核可根据课程特点采取多种形式,除闭卷考试外,可结合分阶段、看过程、重能力、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2、考核内容既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更要注重能力的考核,考核命题要有一定的覆盖面和适当的难度。
3、课程成绩可由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听课情况、作业、实验(实习)、课堂讨论、阶段考核等,其比例一般占总成绩的40%左右。
4、课程考核成绩经教研室主任签字生效。
第五篇:课堂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规范
一、自觉遵守课程表,准时上下课,不误课,不任意停课,不擅自调课,因临时有事需要调课,事后要补课。因公事或私事请假一天之内,必须与他人调课,不得误课,请假一天以上,根据其实际情况由系教学办统一安排代课。
二、要在上课铃声响前一分钟站在教室门口迎候学生,等待学生把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坐好后,再进课堂上课。
三、上课要衣着端庄整洁,教态自然大方,不穿大衣、短裤、拖鞋,不戴帽子、围巾上讲台,不酒后进课堂,不在课堂上吸烟。
四、上课期间不会客,不接打电话,不随意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准把学生逐出教室,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五、上课要用普通话,音量适中,吐字清楚,语言规范,准确精炼,深入浅出,有趣味性。
六、教学结构设计要合理,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组织要严密。
七、教学方法要得当,能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认真落实课改理念,构建“阳光课堂”,实现面向全体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创建积极向上、民主平等、自然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九、积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十、板书设计要合理,书写要规范,不写错别字、简化字以及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草字。
十一、对教学效果的课堂反馈要及时,尤其要注意中差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2007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