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创新助社会组织蓬勃发展
龙华新区成立三年来,围绕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通过建立完善三级孵化服务网,实施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改革,放宽社会组织准入条件,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改革创新措施,催生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近430家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遍布辖区,不断释放新活力,在服务新区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龙华新区先行先试,探索大部制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模式,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王建军表示“支持龙华新区的先行先试,争取更大成效”;
《人民日报》近日也专门刊文,总结推广其经验做法。
转变政府职能——力推社会组织“接力”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主体,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与服务方面的有效补充力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涉及社会服务各个领域和相当多的社会管理行业,与政府、企业并列,被称为第三部门、第三方力量。龙华新区成立之初,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就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将其作为推行大部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环节。
改革,既来自探索新路的现实需求——龙华新区是深圳最年轻的功能区,作为改革的产物,新区实施大部制管理体制,机构人员高度精简。以新区社会建设局为例,仅有公务员编制21名、事业编制职员27名,远远少于行政区。而作为深圳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龙华新区辖区175平方公里,实际管理人口达280多万,人口倒挂情况严重、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改革,又缘于新区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的不足——龙华新区成立之初,社会组织数量244家,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社会组织数只有1.73家,不及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区性社团仅有2家,行业协会及其他中介、枢纽型社会组织只有1家。数据背后,反映出龙华新区社会组织发展基础薄弱、数量少、发展不均衡、能力建设不足。
社会组织的培育,是大部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和保障。“将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的事情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促进‘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龙华新区党工委书记姜建军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组织培育是大部制改革的重要环节,龙华新区要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上抓落实见成效,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大部制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模式,切实以改革创新引领转型发展。新区管委会主任王立新要求,简政放权,要解决好“放”“管”问题,要向市场放权,凡是市场能干的就交给市场干,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向社会放权,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都要舍得“放权”,敢于让社会组织“接力”;
向基层放权,凡是能下放到基层的权力,都下放到基层。
弥补社会组织短板——建立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
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首先要求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社会组织。如何破解难题,迅速弥补龙华新区社会组织发展短板,实现“弯道超车”?
“社会组织要做强,第一步在孵化培育。”龙华新区社会建设局局长孙仲勇介绍,新区成立不久,就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兼具孵化和服务两项功能的区级社会组织培育平台。借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做法,对社会组织进行孵化培育、注册辅导并提供初创支持服务。
新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场地1200平方米,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和活动场地。除了解决社会组织的注册难题,还为在新区正式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提供1万-3万的初创经费支持。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新区建立完善了从种子发掘、孵化培育、注册辅导到发展扶持的全链条发展培育政策。进入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的社会组织有专门工作人员跟进,从注册辅导、骨干培养、治理结构、财务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全程辅导。对有服务发展需求的社会组织,从完善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社会组织的外部支持、公益创投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结合实际需要,龙华新区把培育行业协会作为去年社会组织发展的重点。截至目前,成立了环保产业协会、广告行业协会、医药行业协会等12家行业协会以及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女企业家联合会等枢纽型社会组织。
尤值得一提的是,新区建立的“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孵化服务网全覆盖在全省尚属首次。从今年开始,龙华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重点工作转入社区社会组织,建立起“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孵化服务网络,实现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网点全覆盖。截至目前,新区孵化服务中心共孵化的社会组织200家,其中登记成立88家,通过名称预核准的83家,为75家社会组织提供了入驻服务。办事处及社区孵化服务中心共孵化社区社会组织104家,登记成36家,备案社区社会团体5家。
在促进社会组织数量增长的同时,为促进新区社会组织质量发展,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新区社会建设局从去年开始每年组织实施2次公益创投,促进公益模式的创新,发掘出一批关注社会问题、贴近社会需求、具有创新意识的优质公益服务项目,涌现出龙华新区草根文学艺术协会的“龙华新区草根文学奖”、民治温馨之家盲人按摩协会的“老年人按摩康复服务”等颇具特色的公益品牌。
登记松了监管严了——解除“束缚”管好社会组织
“今年9月初,我们直接向登记窗口提交协会名称预先核准的材料,9月25日协会正式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走完了所有登记程序。”昨天,龙华新区云儿飘太极柔力球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改革后,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成立社会团体原需提交22项材料减少为15项,原需跑7趟减少为3趟,方便、快捷了很多!”
社会组织要成长,除了培育、孵化,还要进一步解除登记管理的“束缚”,营造宽松适宜的发展土壤和环境。
针对原有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存在程序复杂、门槛较高、限制较多的现状,今年7月份,龙华新区开始推行直接登记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须经政府有关主管单位前置审批外的社会组织,均可以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改变了以往社会组织登记成立需要双重审批的现状,大大提高了登记成立的效率。
与此同时,降低社会团体登记门槛,在不违背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对暂时达不到成立登记条件的全区性社会团体降低登记条件,在次年度年检时提交符合法定要求的会员数量与注册资金相关证明材料。
简化登记程序,取消社会组织名称预核准公示和筹备环节;
取消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审批;
改革现有年检制度,实施年度报告制度和按比例抽查制度,可网上提交年度报告,对抽查不合格的社会组织将给予相应处罚。此外,缩短审批时限,将社会组织登记审批时限由原来的60日缩短为10日。
龙华新区还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2014年新区财政为社会组织培育提供经费约830万元,2015年安排的经费预算达1000多万。
尤值得一提的是,龙华新区突出政策支持,上月出台了《龙华新区社会组织扶持办法(试行)》,通过完整、体系化的扶持办法为新区社会组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该办法不仅从资金、场地直接扶持社会组织,更着力拓展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健全沟通协调制度,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构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制订相关配套政策,为新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系统的政策支撑。
与此同时,龙华新区也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将监管融入到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之中。在放宽准入的同时,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等手段,确保能够管理好。
一系列措施,催生了龙华新区社会组织数量增长迅速、质量取得新突破。统计显示,龙华新区实施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以来,共受理成立登记16家、名称预核准48家,数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2%和363%。而新区成立以来,全区性社团增长了11倍,全区性社团和社区性的社团比例由1∶36.5缩小到1∶4.38。民非类型更为丰富,文化类、卫生类、民政类社会组织都有大幅增长。
承接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和社会建设作用凸显
在本月举行的全省预防腐败创新工作现场会,龙华新区培育防治腐败社会组织,探索廉洁社会建设新途径被省纪委选为典型,并在大会作经验宣传交流。
今年1月,龙华新区廉洁社会促进会成立。作为以廉洁社会建设为主要职责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廉促会积极承接龙华新区纪检监察部门职能转移,努力在全区营造思廉、保廉、倡廉、践廉的良好氛围。
自成立伊始,龙华新区尝试通过向社会组织转移政府职能,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将部分政府职能转移给相关社会组织,并延伸政府服务的手段,拓展为群众服务的内涵,稳步推进政府职能转移事项。
为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创新制定了《龙华新区政府向社会组织职能转移的重点推进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凡《负面清单》以外的工作事项,均可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接,体现了“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开放精神;
公布承接《龙华新区政府职能转移社会组织名录》,出台《龙华新区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管理试行办法》,对目录实施动态管理。
最新统计显示,龙华新区已有138家社会组织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资质,其中32家社会组织与政府各部门签订了购买服务协议,承接了50多项政府项目,协助政府管理社会基层事务及向社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如今,越多越多的中介型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及公益性社会组织,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左膀右臂”。
如龙华新区安全主任协会走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免费安全诊断;
龙华新区公共文明促进会,走街串巷查找文明短板,助推文明龙华建设。龙华新区社会工作协会成立近一年来,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21场,服务近9000人次。
在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北站社区出租屋楼长协会作为全市第一家核准成立的“楼长协会”,是基层社区在探索居民自治,搭建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平台的新尝试。
新区成立以来,共有纯公益性社会组织55家,遍布新区的各个角落,在助老扶残、帮困济贫、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服务。
不少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弥补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不足。龙华新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就是鲜明的例子,该协会于今年4月与社保局龙华分局签订《社会保险工作合作备忘录》,可为辖区内个体工商户代办社保,同时还为其子女入学提供重要的帮助。此举令广大个体户享受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方面的社会保障。目前,协会办理社保所覆盖的龙华新区个体户及其从业人员人数超过千人,获得个体户的广泛认可。
第二篇:加快社会组织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社会组织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
来源:《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2013年第02期
【编者按】社会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将日益突出。如何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稳步推进政社分开;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合作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等,是本期关注的话题。
【摘要】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会组织成为了社会管理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如何发展社会组织的话题,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崔明华同志指出,要在充分理解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内涵基础上,认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向和工作重点。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沈国明教授指出,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在鼓励的同时还要规范其运作,让社会组织在有序的状态下发展。上海市社联科研处处长徐中振教授指出,当前应加快形成和完善社会组织体制的公共性领域、支持性体系和社会化机制,注重解决制度安排、政策环境和购买服务方式等问题。上海商学院韩狄明教授和同济大学詹兆雄教授指出,社会组织在解决社会冲突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应充分释放其正能量的发挥,同时完善制度以规避社会组织可能造成的风险。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章友德教授针对目前社会组织在运作中出现的角色不清、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的问题指出,社会组织必须要认清和明确其在社会转型中的角色和位置,才能发挥其作用,参与社会管理。上海商学院李红艳副教授从国外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探讨国内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指出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规范。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政府职能 社会管理创新 风险防范 社会角色 制度规范 政策环境 购买服务
第三篇: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省市县《社会管理创新工程项目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和领导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并要在创新管理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将是我办社会组织管理的下一步工作的要点和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我办社会组织登记体制改革,制定落实扶持政策,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影响力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理念、方式、方法,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为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主要目标是:完善和创新服务型重点人口管理体系,制定三大扶持政策、加强四项基础建设,提高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境外来华人员)服务管理
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管理规范、统一高效”的要求,联合公安机关建立村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建立以警务室为依托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要做到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制度、档案五落实。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模式,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境外来华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流动人口流入地流出地双向管理协作机制。
(二)三大扶持政策
1、制定落实扶持政策,争取、落实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培育扶持公益慈善类、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大力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2、是建立社会组织健全专业培训、组织孵化、项目孵化、人才孵化、管理咨询等公共服务体系。对初创的社会公益慈善类组织,提供协调办公场地、活动设施、能力建设等服务,帮助其渡过初创困难期。
3、是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支持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养老助残、慈善帮困、就业援助等服务。并将社会组织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三)四项基础建设
1、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社会组织评估机制。
2、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在建立社会组织培训基地开展社会组织负责人、项目化管理与实施等内容的培训班。
3、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按照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
4、完善执法工作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与公安、工商、税务和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维护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工作措施
(一)研究制定《台侨办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导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开展服务调研,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社会服务目录。
(三)通过社会组织培训基地培育公益类社会组织3到5个、公益创投项目 10个左右;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培训活动,积极培育社会工作人才。
(四)联合组织部门、人社局加快推进各类社会组织与行政主管单位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五)成立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搭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立不同层次的孵化基地,为社会组织解决资金、场地等问题。制定出社会组织考核评估制度,开展评选星级社会组织活动,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全县先进社会组织进行奖励。
(六)在适当的时机召开全州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动员大会。
四、时间安排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分为研究部署、组织实施、总结验收和全面推广四个阶段。
1、研究部署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3月)。召开工作部署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职责分工。
2、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按照工作要求,制定出台具体方案,有序推进工作。认真梳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在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创新工作中突出问题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相关政策措施。
3、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11月)。局属各部门、各股室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查找工作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总结典型经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迎接市、县考评验收。
4、全面推广阶段(2012年1月)。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完善,确保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适时召开全办创新工作推进会,形成工作意见推动全办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
五、有关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局属各部门、各股室要充分认识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始终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作为解决社会问题、不断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切实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全局工作,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务求工作落实。
(二)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艰巨的工作,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力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开展,按期完成各项工作,确保“整体工作有进展,重点工作有亮点,体制机制有创新,阶段性工作有成效”。
(三)落实责任,严格考核。按照县委工作要求,定期召开会议,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考核。各部门、各股室要按照确定的工作目标,周密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四)培育典型,营造氛围。加强经验总结,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切实加大对社会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人人共享社会管理创新成果的良好氛围。
社会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政府连接市场和社会的纽带,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我国政府下一步的重要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上,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能缓和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能化解社会结构改变所带来的管理难题;能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要在创新社会管理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还应把握好如下问题:加大培育力度,扩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规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外部机制;激发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觉性,保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内动力。
第四篇:多方互动,创新社会组织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年初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以及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六个注重”要求,希望江苏要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为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八项工程”,制定了《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因此,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管理“党建带动、政府推动、三社联动”的互动机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党建带动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机制的前提
(一)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历史必然性
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阵地,也是新时期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领域。因此,我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发展等每一环节,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在政府有效监督之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服务社会功能作用,成为社会管理有力补充。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对社会组织要正确定位,理想化的无限制地扩大社会组织影响面和妖魔化的有限制地缩小社会组织作用发挥,都是不可取的。
(二)着力提高社会组织党组织全面覆盖近年来,中央先后在社会组织中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影响巨大,意义深远。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创新社会组织党建模式,扩大社会组织党建覆盖面。形成党委领导、组织部门抓总、登记管理机关牵头、业务主管单位各负其责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格局。为巩固扩大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执政基础,着力推进在社会组织中党的组织有效覆盖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探索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建立社会组织党工委,为同级党委的派出机构,统一领导本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社会组织党委或党总支,负责具体指导相关领域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采取派出指导员、联络员等方式,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党建指导,在从业人员中积极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基层社会组织可依托城乡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或联合建立党组织。
(三)努力实现社会组织党的工作全面覆盖
按照以党建带社建原则,在社会组织登记申报时推动建立党组织,年检年报时推动发挥党组织作用。认真开展深化社会组织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工作。努力探索适合社会组织特点的社会组织党的组织生活创新模式,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党务工作的基础建设和社会组织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班子,及时把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做思想工作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中来,建设一支在社会组织中立得住、用得上、管得了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要建立社会组织党务工作人才库,认真做好在公益服务第一线的社工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注重在没有党员和党员数量较少的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积极稳妥地发展符合条件的爱心慈善人士入党。要推进党建工作的体制创新,落实领导责任,建立联系点制度、点评制度。要推进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通过完善加强党建、监督考核、领导保障、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保障、激励关怀等保障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要推进党建工作的方法创新,进一步彰显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树立精品意识和示范意识。
二、政府推动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机制的保证
大部门体制下“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出现,政府正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转变,大量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微观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将逐步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推动社会组织管理创新。
(一)政社分开,权责分明
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互动的关键是坚持政社分开,政府与社会组织要依法定位、职能分开,把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交给各类社会组织来承担,进而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新型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化原则,改变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附关系,坚持“政会分开、自主办会、有效监管”,切实推进政会分开,支持行业协会自主办会,履行服务、自律、代表、协调职能。做到领导人自选、经费自筹、决策自主、运行自由、责任自担,提升社会组织自主运作能力。形成布局日趋合理、作用逐渐显现的政社互动新局面。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有法可依
着力构建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纳入登记管理,完善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社会监督和执法监察措施。加快社会组织相关立法工作,重点加强慈善、志愿服务、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立法,完善社会组织财务管理、票据管理、税收优惠、财政扶持、政府购买服务、从业人员保障等规章,健全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
(三)加强机构建设,理顺关系
各级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构更名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构,并在各级登记机关设立社会组织执法监察机构,可以与登记管理机关合署办公,也可以单独挂牌,赋予其独立的执法权限,加大对非法社会组织查处力度。建立上下一致、互联互通的社会组织登记备案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与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质监、海关等部门的数据互换和信息共享,加强社会组织评估和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组织管理水平。
(四)积极扶持,可持续发展
各级财政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和公益创投项目,建立专业化、规范化培育机制,增强社会组织资金筹集、项目运作、自律管理、创新服务和组织志愿活动等方面能力。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提高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开展公益服务和中介服务的能力。制定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就业、工资、福利、养老、培训等政策,建立社会组织人才市场和人才库,大力开发从业人员岗位,引导社会工作人才就业、创业,推动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五)分类指导,有序发展
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经济、慈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重点领域的社会组织。对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类社会组织,民政部门可履行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一体化职能,坚持发展与监管并重,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督促社会组织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估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提高社会公信力。
三、三社联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一)三社联动是社会建设体系的实践创新
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而社会工作是解决深层次社会问题、缓解社会张力的一种现代手段。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乡社区已成为一定地域内人
们生活的共同体,社区内的基础建设、生活质量、服务水平、安全保障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而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简称三社),是社会管理中最基层、最基础的元素,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初步建立起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者良性互动及在社区建设中的协同归位,实现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商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参与力量互助,形成科学合理的三社互动机制。有利于健全社区自治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基层社会管理与自治功能;有利于理顺基层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加强政府在基层的服务能力;有利于完善社区服务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社区治理社会参与途径,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
(二)三社联动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建立健全三社联动机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群众;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坚持完善制度,依法依规;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确保城乡社区有组织管事、有人员干事、有场所议事、有条件办事。实现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基层社会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政府行政管理、社会自我调节和群众自治管理良性互动。
一是要加快建立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服务能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要抓紧建立社区工作站,以承担街道(镇)向社区提供的行政事务工作和交办的工作。
二是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按照合理分工、专业服务、市场调节的原则,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的范围,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
三是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通过降低门槛、简化程序,进一步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稳步推进社会性、服务性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协调发展。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扶植培育公益慈善类、福利服务类、医疗卫生服务类、矛盾化解类社会组织。
四是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多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机制。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促进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转变,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
(三)三社联动促进社会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一是建立社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统筹社会管理工作,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可设在相应的民政部门。
二是实施公共财政基本支持。可采取以下财政支持方式:(1)一次性资助,对符合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方向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新设立社区社会组织,给予一次性的开办费资助。(2)基本经费支持,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运作及公益服务绩效等情况,在设备购置费、办公场地租金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资助。
(3)专项补贴,对有关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社会工作交流与合作、社会工作研究及宣传、社会工作平台建设等项目,视情况给予以专门的经费补助。(4)以奖代补,对业绩突出、公益服务效果明显的社工类社会组织,由市、县(区、市)社会工作主管部门给予适当的奖励,用于补贴工作经费。
支持和鼓励社区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有偿服务,其所得盈利全部用于发展公益服务。
三是统筹解决社会管理服务场地问题。进一步落实公建配套设施建设,为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工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站点、助老助残助孤服务点等社会公共服务场所提供有利条件,或以合理的租金提供给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组织使用。政府拥有产权的存量公房可通过评估协议转让给政府举办的社区服务机构使用。
党建带动、政府推动、三社联动等多方互动,从而达到创新驱动。作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机制,党建带动是前提,政府推动是保障,三社联动是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和重点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钮学兴,江苏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第五篇: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圆梦成长
--庆祝建国69周年“向国旗敬礼”主题教育讲话稿
刘富卓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改革创新、圆梦成长》。今年是建国69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主要成就有:
一是通过包产到户,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吃饱饭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与我国国情相似的印度,到现在仍没有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是经济的腾飞,基本解决了脱贫致富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思想和理论上的大胆创新,让我国的经济实现了腾飞,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三是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近四十年间,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已经与世界前沿的水平接近或持平,有的甚至领先。比如在材料学、计算机、通信、制造业等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
四是国防的现代化。我国自行制造的航母、无人机、隐形战机、世界上类型最全的导弹、美国都公开承认无法拦截的新超音速导弹,等等,让别的国家再不敢轻易挑衅我国,海洋上也有了发言权。我们终于不用担心美舰在台湾海峡耀武扬威了,再不用担心出现第二次甲午战争了。
五是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威信的提高。前四条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但国际威信的提高,还得力于我国一贯的平等、互利、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守信重诺和经济互惠政策。
当然,改革开放的成就还有很多,比如教育、医疗、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等,数不胜数。为此,我这里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在国旗下起誓:
我爱我们的祖国,我爱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感到骄傲。我爱你五星红旗,向你敬礼!愿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祝福我们亲爱而又伟大的祖**亲,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迈向辉煌胜利。我在你面前起誓,要做一个有道德人,保护伟大的祖国,做一个勇于拼搏,勇于奋斗,勇于创新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我心系祖国,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
我们的祖国是腾飞的巨龙,是展翅的大鹏,是初升的红日,散发着勃勃的生机。尊敬国旗、国徽和国歌,就是热爱祖国的一种体现,而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心中的。同学们,明天就是是祖国的生日了,在我们为放假高兴时,不要忘了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我国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