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精神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时间:2019-05-14 07:2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创新精神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创新精神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第一篇:以创新精神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以创新精神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社会组织面大量广,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十分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必须深刻认识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创新精神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1.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

据民政部统计资料,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70.2万个,较之2010年增加了24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763.7万人,较之2010年增加了164.4万人,接收各类社会捐赠786.7亿元。以社会组织为基本组织形式的社会力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我国的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活动力越来越壮大。如果我们党不去主动占领这块阵地,就会有其他力量渗透进入到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不仅无法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还可能给社会、给国家带来不稳定因素。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政治依托,关系到党对社会力量的整合能力,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必须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认识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要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必须抓好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2015年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要求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设立党组的要求由以前的“可以设立”改为“设立”。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指出“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社会组织法人单位中已建立党组织的28.9万个,比上年增加8.5万个,占社会组织法人单位总数的58.9%。这说明尚有41.1%的社会组织没有建立党组织。还有一些社会组织虽然成立了党组织,但存在着党建工作不受重视、党员活动开展得不经常、党务工作力量薄弱、不规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只有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才能补齐党的建设在社会组织领域的“短板”,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是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现实要求。当前,各级政府和部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事务交由社会组织具体实施,以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政府购买服务日益常态化、规范化、规模化,涉及的购买资金数量也不断增长,带来我国社会组织的迅猛发展。但当前的社会组织存在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治理不完善、捐赠信息不公开等问题,有的社会组织打着非营利组织的名义谋取私人利润,有的财务管理不规范、账目混乱,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套取政府购买资金等等。一些社会组织以自治性、独立性为名,拒绝政府的监督管理、拒绝党的领导。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领导作用,有助于把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确保社会组织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政治立场,促进社会组织的规范发展。

2.以创新精神,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第一,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扩大组织覆盖面。按照应建尽建、便于管理的原则,按照属地式、属业式、主管式等多种方式,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全覆盖。例如,成都市锦江区对民办学校、民办医疗机构等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党建工作明确由区教育局、区卫生局等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负责,采取主管式模式。对于大量活跃在社区院落、居民身边的社区社会组织,则明确其党建工作由所在街道党工委指导,社区党组织具体负责,采取属地式模式。对于行业协会类社会组织,则选派了一批素质优良的党建工作指导员,驻点开展工作,通过行业指导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党建工作,采取属业式模式。

第二,通过激励导向政策,激发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动力。一些社会组织在思想上不重视党建工作,认为党建是虚的,只注重争取项目、资金,开展业务活动。对此,一些地区探索出有效的激励导向政策,引导社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例如,南京市雨花台区采取“三双五同步”法,激励社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即通过社会组织与党组织建设双孵化、双共建、双提升,实现同步培育组建、同步登记承诺、同步年检述职、同步评估评议、同步换届调整,使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贯彻于社会组织发展的始终。通过将开展党建情况纳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评估标准,细化指标,分成党总支是否有完整的工作制度、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是否按规定建立党组织、年度开展党组织活动次数等指标,促使社会组织主动加强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作为社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加强社会组织党建保障体系建设,避免“组织空转”。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一个常见的误区是“重建党、轻党建”,即过分关注党组织筹建数量,片面强调党组织“覆盖率”,而忽视已建党组织的活动开展、党员教育以及组织功能开发,最终出现“组织空转”现象。要避免“组织空转”现象,就必须有相应的党建保障体系作为党建工作真正持续开展的有力支撑。首先,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制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施办法、工作规范、考评体系,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章可循。其次,加强党建经费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社会组织党建经费投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党费返还为辅、社会组织自筹为补充的党建经费保障体系,保证党建工作经费、活动经费及党务工作者工作补贴到位,确保社会组织党组织不仅能建得起来,而且活动能开展得起来、党员作用能发挥出来。再次,加强社会组织党建人才保障体系建设,解决社会组织党建“谁来抓”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将从社会组织中发展新党员作为优先侧重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对社会组织党建的高度重视,有利于解决目前社会组织党员人数普遍较少、党务人才不足的现象。要通过把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纳入基层党务干部培训体系,培养社会组织党建人才。通过向社会组织派遣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社会组织党务工作。通过发展优秀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入党、把普通党员发展为社会组织骨干的方式,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四,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应当针对不同社会组织的类别、特点、规模,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于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养老助残等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应大力扶持培育,放宽登记门槛,将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宣传党的民生保障政策,发挥党员志愿者作用,传递党的温暖关怀上;对于农民工NGO、业主委员会等维权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引导社会组织依法维权、理性维权上,防止社会组织被对抗党和政府的敌对势力所利用,从事影响社会稳定、安定团结局面的群体性事件。对于协会、学会等行业管理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对社会组织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上,发挥好行业协会对会员的沟通、协调、监督、教育、培训等职能,防止其出现不正当的行业保护主义。对于艺术团、表演队等文体活动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引导社会组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娱自乐、健身强体向志愿服务、树文明新风转变。

第五,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形式。社会组织通常具有人员分散、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分散等特点,难以过多集中开展活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拓展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空间。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可以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微信群、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建立?W上党支部,为党员提供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学习、教育、活动信息,回应党员提出的困惑疑问,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参加党组织活动。互联网为人们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供了便利条件,运用互联网有利于在社会组织党建活动中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

(作者: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艳玲 高天鼎

第二篇:以创新精神建设和谐社区

以创新精神建设和谐社区

2010年10月28日 08:34:43来源: 红旗文稿

◎ 赵 敏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建设和谐社区,要通过对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突出以人为本,完善公共服务,推进社区自治,整合社区资源,有效提升社区建设水平。近年来,杭州市下城区积极探索,在全国首创了“楼道建支部”、“351”和谐社区建设模式和“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做法主要是:

一、注重理念创新,不断完善“351”和谐社区建设模式

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我区逐步形成了“五力合一、五位一体、五型并举、三评互动”的“351”社区建设发展模式,始终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之间“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平等主体关系,确立党委核心力、政府推动力、居民自治力、社会参与力、市场运作力“五力合一”的运作机制,推进现代和谐社区建设平衡、有序、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居民自治。建立了自治型社区、服务型社区、生态型社区、学习型社区、平安型社区“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将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社区自治能力和社区和谐度作为核心指标,依法保证居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同时,注重政府职能转变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机制的培育,特别建立了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中

介组织和社区居民在内共同合作、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将社区划分为小康居住型、旧有小区型、高档商住型、撤村建居型和排屋别墅型五种基本类型,提出了“五型并举”的分类指导社区发展模式。针对小康居住型和旧有小区型社区采取邻里互动和楼宇自治发展模式,针对高档商住型和排屋别墅型社区采取精英带动和公共参与发展模式,针对撤村建居型社区采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四是坚持群众满意。发挥群众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居民群众的公认度和满意度为核心,通过互动式的星级社区评估、满意社区评选、先进单位评议,将群众评选、社区评议、政府评估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区“三评互动”评价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注重体制创新,深入推进和谐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以往社区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管理层重叠、条块交叉、功能混乱等问题,我区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积极探索并深入推进和谐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区管理新体制。以设立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为突破口,构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等交叉任职、分工负责,条块结合、合署办公的“三位一体”社区治理复合主体,并全面落实“人随事转、费随事转、权随事转”,认真处理好“复合共建与专业分工、党政引导与职能转变、分类指导与项目带动、公共服务与志愿服务、职业能力与民本意识、推进民主与提升效能”等六大关系,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我管理、政府公共服务与居民自我服务的有效对接、良性互动。

二是推广“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是“六必访、六必到、八必报和十条为民服务线”的简称,具体就是要对困难群众、独居(空巢)老人等六类重点帮扶对象做到“必访”,对居民身患重大疾病、产生情绪波动等六种情况做到“必到”,对公共安

全隐患、公共服务不周等八类问题做到“必报”,开设党员教育、平安秩序、环境美化、就业指导、帮扶救助等“十条为民服务线”,为居民群众搞好服务。

三是完善为民服务各项工作制度。推行以“前台受理、后台追踪、全程服务、全面考评”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绩效追踪制度,健全社区工作者“日受理、周例会、月讲评、季恳谈、年考评”等为民服务工作机制。同时,将制度落实情况和工作实绩一并纳入对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和社区工作者的目标考核。

四是推进社区社会工作。通过推广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示范岗创建活动,扶持培育助人自助类和公共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三、注重机制创新,确保和谐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我们把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实施计划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构建上下联动、区域联动、社会联动的互动共融发展格局,重点健全完善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一是稳步增长的投入机制。按照社区“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房做事、有章理事”的要求,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和谐社区建设。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和谐社区建设指标体系》,加大考核激励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星级社区、满意社区、社区建设满意单位奖励。

二是积极有序的参与机制。积极畅通民情民意收集、反映和解决通道,健全完善民情恳谈会、民事协调会、民情听证会、民主评议会“四会”制度,推出以“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解民忧”为主题的民情沟通活动,让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意见和利益要求。

三是优质长效的人才机制。加强以社区专职工作者为重点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招聘任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绩效考评等“四规范”的要求,逐步建立起岗位培训与技能

考核挂钩、职称等级与工资收入挂钩的长效机制,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四是公开公正的监督机制。深化社区事务公开,推行社区事务公开办事制度,及时公开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重大事务。通过设立“居民监督举报电话”、聘请“绩效评估员”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

四、注重服务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有提升。一是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度。以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加大帮扶救助力度,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开展为老服务“五金工程”、办好老年食堂和老年公寓、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工程等。改善城区综合环境,积极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庭院改善、农贸市场改造、公厕提升改造等工程。大力开展“法治下城”、“平安下城”建设,不断完善“三网合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着力提升群众收入丰裕度。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实施“促进就业民生工程”,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政府部分兜底安置。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挥好区创业服务园和大学生创业园的作用,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创业工程”,开展创业政策扶持、创业培训等一站式的创业服务。

三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普惠度。扩大优质教育受益面,以实现“更均衡、更公平、更充裕”的社会教育为目标,全力打造“优质教育项目”,扎实推进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难问题。扩大卫生服务覆盖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加强“社区卫生爱心服务站”、“民工医院”等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

第三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海事处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海事处建设

——在海事处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暨2012海事处处长论坛上的

动员讲话 袁宗祥

(2012年3月28日)

尊敬的张光峰市长,常增文副秘书长,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衷心感谢张市长热情洋溢的讲话,在此,我代表山东海事局对滨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对山东海事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对滨州海事处的关心和领导,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们在具有悠久文化历史(伟大的军事家孙武的故乡、齐文化的发祥地、山东吕剧的发源地)的滨州召开山东局海事处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暨首届海事处处长论坛,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主要精神以及部局四型海事建设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在新的起点全面加强海事处规范化建设,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立足科学发展,集中力量抓基层、打基础

2012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机遇。中组部要求在活动中要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李盛霖部长在今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就安全工作而言,可以说安全管理的各项法规和重要举措能否严的起来、落实的下去,关键在基层。目前我局在山东沿海设置并实际运行28个海事处,承担了全局99%的现场检查(平均每天检查近100艘次船舶)、68%的政务受 理(平均每天近1600件)、86%的行政处罚和88%的船港费征收任务,可以说海事处是我们现场监管任务的主要责任人和执行主体,是山东海事践行“三个服务”、建设“四型海事”、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局服务民生、彰显形象的主要窗口,是我们全面履职、保障安全的前沿阵地。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全局海事处的队伍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执法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去年山东海事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可以说近年来我局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成绩面前我们领导班子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对照部领导给我们提出的“走在系统前列”和“做系统领头羊”的要求,走出去比照兄弟局的发展实际,按照“两个率先”战略和全国文明单位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许多工作还需要改进和加强,特别是在海事处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全局海事处科学协调发展缺乏系统研究和统筹谋划,机关对海事处的关心帮扶和政策倾斜力度还需加大,海事处领导班子的视野不宽、标准不高、能力不强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基层队伍综合素养不适应公务员法和公众的要求、少数执法人员政风意识不强,基础装备信息化水平不够良好(目前还有9个海事处无独立业务用房)、基层党建和团队文化特色不突出、全面履职能力不平衡等等。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局党组认真研究并决定:集中三年时间,上下共同努力,在新的起点全面加强海事处规范化建设。从而为实现“两个率先”,进一步夯实基础、弥补短板、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全局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各单位、机关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在推进海事处规范化建设中要突出一个主题即科学发展,围绕一条主线即全面履职,实现一个目标即建设四型海事。要以改革创 新的精神加强海事处规范化建设,改革创新就是要以创新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来破难题、攻难关、求突破。工作中要注重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规划与分类管理相结合。要根据三类海事处的各自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展现特色。二是坚持全面规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在坚持全面规范的同时,有重点、分步骤地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整体提高。三是坚持长远目标与阶段推进相结合。海事处规范化建设是一项打基础的工程,并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四是坚持改善硬件与加强软件相结合。要争取上级投入和地方支持全面解决海事处业务用房建设,集中资金持续改善基层装备设施,全面加强数字海事处建设并取得明显进展。软件建设必须作为海事处规范化建设的重点,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工作机制上台阶、履职能力有提升。各单位要严格落实班子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牵头落实、全局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严格日常动态跟踪,开辟网上专栏,定期反映好做法,及时推广好经验,通过机关主动推进、基层扎实落实,使海事处规范化建设始终保持有力有序有效的发展局面。

二、立足全面履职,多措并举打造四型海事

去年全国海事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海事系统要为全面履职而行动的新纲领,徐祖远副部长指出在全面履职行动中必须抓基层、促规范,做到工作程序规范、现场监管规范,全面提升基层海事工作质量。我们举全局之力推进海事处规范化建设,就是具体落实上级要求,集中力量抓基层、整合资源打基础,全力打造 四型海事,这也就抓住了我局“率先实现科学监管、率先提供优质服务”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要全力抓好六项建设:一是着力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海事处作为一线执法的主力军,其执法行为结果事关社会公众利益,其执法的公正文明水平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海事处规范化建设应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完善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流程,着力解决执法过程中有损群众利益及和谐社会建设等问题,促进公正文明执法并率先实现执法规范化。二是着力加强海事处干部队伍建设。海事处发展的核心是班子,关键在带头人。目前我局海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共72人,平均年龄44.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68人(占94.4%)、具有海事管理相关专业人员47人(占65.2%)、在海事处工作6年以上的34人(占47.2%)。应该说,海事处领导班子的总体情况能基本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希望海事处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把保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在服务民生上有更大作为。我们要把海事处作为培养、历练优秀年轻干部的主要平台、海事新人工作起步的重要舞台。要以核编转制为契机,创新用人机制,实施执法人员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严明、执法规范的执法队伍。三是着力加强设施装备建设。有效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和资源,扎实推进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网格化管理建立运行现场指挥调度信息平台,大力提升海事处监管手段的科技信息化水平。四是着力加强内部准军事化管理。切实加强基层作风建设,实行季度军训制度,根据转公进展及时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完善,有效运行“一个体系”、积极推行“三会三制”,逐步构建职责清晰、管理规范、制度完善、运转高 效的工作机制。五是着力加强基层党建“双基”工作。要努力破解基层党建在保障海事中心工作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大党务公开、党内民主建设和党内关爱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要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加强党性修养,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和政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六是着力加强海事文化建设,积极实施“五个一”建设活动(一个示范窗口、一个学习课堂、一个文化展厅(廊)、一个职工之家、一个特色内部网站(页))。全力打造基层海事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特色服务品牌,努力使社会和公众获得更加便捷、高效的海事服务。

同志们,加强海事处建设的思路已经确立,任务已经明确,下一步需要全局干部职工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主动作为、上下互动、扎实推进,努力实现全局海事处有一个好队伍、好机制、好环境、好业绩、好口碑,为履职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两个率先”,更好地服务山东“蓝黄”战略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沈景艳

2010年第4期 ——党的建设

领导班子是党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开明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公信力、思想力、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一、坚持正确标准,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公信力

提高领导班子的公信力是领导班子建设的根基。选准用准人,是提高领导班子公信力的重要方面。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为党的事业发展选准用好人。一要坚持选贤任能。结合黄冈实际,要围绕“大干项目促‘三保’、科学发展兴黄冈”这个主题,在争项目、建项目中选勇于创新、善于赶超的人;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选诚心帮群众、真心为群众的人;按照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要求,选着眼长远、深谋远虑的人;根据当前矛盾凸显期的工作需要,选能谋善断、统筹和谐发展的人。要把最能干事的干部放到最需要干事的地方,把最放心的干部放到最敏感的岗位,把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真正做到选用真抓实干的人、奋发有为的人、善于创新的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科学发展意识强、作风实、政绩好的班子。二要注重群众公认。提高领导班子公信力,就是要让群众成为决定干部任免的监督员、裁判员。把选人用人的原则、标准、程序交给群众,把群众公认原则贯穿于人选推荐、比较、甄选全

过程。实现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由“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转变,由“印象识人”向“系统识人”转变,由“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转变。三要突出发展实绩。提高领导班子的公信力,关键要重实绩看发展,选出那些业绩得到群众认可的干部。当前,要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在农村一线、招商一线、项目建设一线、服务一线、信访一线等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一些急、难、险、重岗位上识别干部、培养干部、检验干部、使用干部,既看实绩,又看潜绩,让“千里马”在赛场上脱颖而出。四要健全科学制度。提高领导班子公信力,要靠科学制度作保障。要逐步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明确并公开提名主体、原则、程序和办法,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探索建立以科学发展为目标的导向机制、以实绩分析为中心的考核机制、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评价机制、以结果运用为重点的激励机制;在考核指标、考核评价内容上紧扣科学发展,在考核评价方法上把握科学发展,在考核结果的使用上保证科学发展,强化考评的引导激励作用,引导干部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科学发展上;要本着因岗择人的思路,推行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科学配置,达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建立健全选人用人责任追究制和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强化多层次立体式监督,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依法依纪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多渠道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丰富学习形式,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思想力

思想力就是生产力。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抓住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两大重点,大力实施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一要拓展知识学习的广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广泛学习、丰富知识体系当作一种习惯、一种责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念;要组织领导干部学习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律规

章以及科学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战略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开阔胸襟和眼界,更新思想观念,增强领导能力。二要挖掘理论培训的深度。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建立有的放矢的干部教育培养机制。要创新理论培训方式,构筑党校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修和领导干部自学“三位一体”的理论学习格局;要拓宽学习渠道,采取“坐下来”读原著、“请进来”讲理论、“走出去”看现场以及“上挂外挂”扩展载体促学、“远程网”开展自主选学等途径,培养领导干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三要加大学习实践的力度。思想力离不开实践的“土壤”。要继续实施“八个一批”干部实践锻炼计划,组织、引导和鼓励干部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和群众学习。坚持领导带头,做学习的表率。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到生产一线,到艰苦地方和急、难、险、重的岗位接受磨炼,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强化落实手段,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执行力

执行力即落实力,是领导班子作风、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要克服领导班子囫囵吞枣盲目执行、敷衍塞责消极执行、缺乏创新呆板执行和“执而不谋、谋而不行、行而无果”等执行力弱化现象,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和执行效率。一要通过规范工作行为提升执行力。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严格遵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和决策制度,实行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决策后的责任制以及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实现权责统一;建立及时有效的事中控制制度、严格规范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实现工作跟着目标走、责任跟着职位走、任务跟着干部走。二要通过健全评价督查机制提升执行力。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结合岗位职责、工作性质等因素,实行工作绩效定期考评和公示制,建立指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上级评定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形成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建立督查处罚机制,促进领导抓落实。建立督查专班和强化有关部门的督查职能,坚持领导督、督领导;坚持督平常,经常督;坚持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责任、进度、结果公示制度,把督查结果与干部任用、评优晋级结合起来。三要通过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当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通过转变作风不断提升执行力。要倡导新的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当前尤其要倡导新的文风、会风、话风,做到工作程序简化、汇报工作简洁、语言表达简明、召开会议简短、文字材料简练、接待应酬俭省、生活待遇俭朴、深入基层简从。倡导良好的话风就是要讲自己的话,不照本宣科;讲通俗的话,不故作高深;讲朴实的话,不矫揉造作;讲简洁的话,不长篇大论;讲平和的话,不声嘶力竭;讲规范的话,不奇言怪语。

四、崇尚革新文化,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创新力

创新是一个地方和单位保持发展生机的不竭源泉。建设创新型领导班子,需要涵养创新文化。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比较式、反思式、结合式的方法,对发展思路提出新见和高见。敢于打破陈规陋习,敢于冲破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条条框框,敢于抛弃旧的思维定式和落后的思想方法。善于运用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才学等学科的新理念、新方法推进工作。二要着力提高创新能力。领导干部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是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子。要提高领导班子创新能力,挖掘和吸取中外创新文化的精华,从政策制定、制度建设、管理理念、法律法规、文化环境等方面营造有利原创精神产生的社会环境,让创新具有广阔的生长空间和肥沃的土壤;要提高领导班子综合创新的能力,善于从基层和群众的创造中总结规律、升华推广,善于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工作办法要保持连续性,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完善和改进,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要提高领导班子借

鉴创新的能力,创造性地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精髓,让其产生“杂交效应”和“发酵效应”,增强敢为人先的勇气,找到解决难题的“钥匙”,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亮点。三要大力营造保护创新的环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建立领导干部创新业绩的考评机制,把创新的内容纳入考核范围,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以此引领领导干部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宽容失败者。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竞争”的良好风尚,营造鼓励创新型干部干事业、支持创新型干部干成事业、帮助创新型干部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营造团结氛围,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

团结能提高凝聚力,团结是领导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一要以党性原则教育干部。领导干部是用党性原则凝聚起来的事业中坚,要成为牢记党的宗旨、讲求党性原则、遵守党的纪律的表率。要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形成领导干部讲党性、讲党纪、讲原则的良好风气,教育干部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团结协作、在和谐团结中坚守原则。二要以目标责任引导人。共同目标是增进领导班子团结的源泉。要健全和落实目标责任制,围绕班子共同目标,实行分工协作,强化个体责任,激发班子成员团结一心向共同目标奋进。三要以沟通理解凝聚人。在领导班子建设中,立足事业需要,最大程度地实现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能力、经验、专业、文化和性格互补。要加强对“一把手”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他们主动与班子成员谈心交心,做到出现思想障碍时必谈、遭遇挫折时必谈、受到误解时必谈、出现不良苗头时必谈,通过沟通,促进理解,以宽容的精神、博大的胸怀对待误解和委屈,做到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尊重不发难、互相补台不拆台、互相配合不推诿。四要以关爱激励人。坚持以人为本,把“刚”性管理与人性关怀结合起来,把加强

教育与关怀身心结合起来,把布置工作与落实待遇结合起来,强化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关爱的理念。五要以规章制度约束人。要将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等,作为增进团结的重要保障,贯穿于领导班子建设的始终。要按照精简、务实、管用的原则,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增进团结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系中共黄冈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

第五篇:谈以创新精神加强工会建设

谈以创新精神加强工会建设

摘 要: 工会工作是一项促进企事业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重视基层、活跃基层,努力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在当今社会新形势下,事业职工的内在变化以及改革创新精神的提出对工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从事工会的人员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处理好工会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认识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及新形势下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分析着手,探索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 工会工作 改革创新精神 工会建设 基层调研

引言

在事业单位中建立工会组织,应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基层工作,夯实自身的基础。服务大局为事业单位加强工会基层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工会基层工作紧紧围绕伟大事业的需要来展开,并促其蓬勃发展。党中央曾指出,工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努力使基层组织的工作活跃起来,要以基层组织是否具有活力作为检查考核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胡锦涛同志在同全总新班子成员和工会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最广泛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充分地把工会的活力激发出来”。党中央总是把工会服务大局的要求和重视基层、激活基层的要求紧密结合,一贯地、现实地提了出来。这应该成为我们事业单位做好工会工作的一个规律性认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工会组织要完成这个任务也必须与时俱进──工作侧重点从职工福利转向职工维权,不仅要当好企业领导动手,更要成为企业职工的“保护神”。以保障工会组织切实发挥作用,保护、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一.工会组织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工会工作是一项促进社会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突出和强调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新《工会法》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事业和职工都是受统一的计划管理,那时工会工作主要是活跃文化生活、协助企事业搞好职工福利。目前,我国正处于广泛而深刻的转型期,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职工思想观念、精神面貌、道德水准和生活方式、收入分配方式和 内在需求的多元化,面对工会工作遇到的纷繁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这就为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墨守陈规,只会丧失良机,贻误事业的发展。要想做好工会工作,更好地为企事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唯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基本素质, 处理好工会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才能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促进企事业和谐发展。

二.新形势下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分析 目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广泛而深刻的转型期。新形势、新要求给工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带来了新的变化。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职工群众流动性的加大,大量职工正逐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给工会组织履行维护、参与、建设、教育等基本职能加大了难度;二是随着城市社区(街道)工会的增多,社区工会日益成为工会工作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如何进一步激活社区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完成建设任务,体现其管理体制的优越性,是目前工会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

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职工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收入分配方式和内在需求的多元化,面对工会工作遇到的纷繁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墨守陈规,只会丧失良机,贻误事业的发展。唯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唯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唯有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基本素质,才能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才能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工会工作理论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上的创新能让人明确方向、提高能力。因此,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工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和接受党的领导,把握工会工作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下大力气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以新的理念为导向实行制度创新,既要增强理论创新的胆识,要敢于冲破求稳怕变、怕冒风险、安于现状、不为人先的思维定势,又要与时代同步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积极探索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有效措施

(一)落实好工会民主管理,提升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切实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新世纪新阶段工人运动的主题,服务大局紧贴中心。工会要更好地服务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全面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夯实自身的基础至关重要。工会基层组织 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承载者、实践者;工会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工会基层组织来落实,工会的作用最终要通过工会基层组织来体现。就工会组织而言,离开直接面对干部群众的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是不可能的。目前,工会基层工作的现状还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新建企事业单位与日俱增,职工队伍不断壮大,使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的任务越来越重;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快速发展与其工作基础薄弱的矛盾十分突出,工会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与职工群众的期望差距较大的问题普遍存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成为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使工会基层工作又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境内外敌对势力竭力散布“工会多元论”,加紧“分化”“西化”我国职工队伍、破坏我国工会组织团结统一的图谋一天也没有放松。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强化固本强基的意识,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促发展的工作。

(二)突出提高维权能力,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主动、依法、科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助职工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这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适应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工会基层组织必须与时俱进,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切实履行好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基层工会只有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理直气壮地切实履行好维护的基本职责,才能得到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认可,才能把干部群众有效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工会基层组织还要从实际出发,履行好其它社会职能。工会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与全面履行其它社会职能是统一的、包容的,而不是排斥的、对立的。我们既不能一讲突出维护职能,就以为是不要履行其它职能了,也不能一讲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就以为是不要突出维护职能了。基层工会必须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去开展工作,要善于把维权融入改革、发展、参与、帮扶的全部过程,并通过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来提升维护效应。

按照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的要求,结合我们事业单位的特点,必须全面地加强工会基层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干部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建立健全各项保障体制,重点维护好干部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必须坚持依法治会、依法维权,把《工会法》等有关法律规 定用足用好,落实到工会每一个会员;必须切实抓好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基层活力;必须认真抓好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和竞争能力等。

(三)把握自身特点,努力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

深入推进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进程,是工会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符合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要求的,是基层工会改革和建设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会本身必须是民主的模范”。曾庆红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中国工会十四大上的祝词也对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在一些基层工会,许多民主制度、民主生活没有坚持,不选举会员代表,不知道会员代表常任制,不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不按期换届选举,不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等问题依然存在。透过这些现象,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些基层工会作用发挥不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们群众化、民主化水平不适应开展工作的需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实践表明,工会的力量存在于会员和职工之中。哪个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水平高,哪个基层工会作用就发挥得好。反之,就可能形同虚设。依靠会员群众开展工会工作,根据会员群众的意愿开展工会工作,是催生基层工会活力的不竭动力。基层工会要始终把体现会员、职工群众的意愿、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会员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始终把会员和职工群众作为评判工会工作是否到位、工会干部是否合格的主体。同时,要把坚持和完善工会内部的各项民主制度贯穿其中。一些地方推行的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工作,不仅增强了工会干部的维权意识、群众观念,而且强化了职工群众的会员意识、主体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群众化、民主化,被称为“激发基层工会活力的突破口”。但基层的民主素质只能在基层的民主实践中提高,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一哄而起,要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会和会员当家作主有机结合的原则,积极而稳妥地推进。

(四)不断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工会基层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各个部门都要结合开展业务工作,围绕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形成合力,把各项业务工作落实到人,因此,人的发展尤为重要。基层工会要大力开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关心和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要把党的活动、工会工作,同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工作融为一体,真正让职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工会组织的关怀,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换言之,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心系职工,让党政及时、真实了解职工群众所思所想、所为 所盼。各级工会和工会干部要坚持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强化工会帮扶、维权、法律援助、劳资纠纷调解“四位一体”服务平台建设,担当起工会组织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1.关心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根据单位的实际,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运用多种载体,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参与面广的职工业余文化活动,缓解职工身心压力,促进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

2.不断探索、建立完善工会帮扶救助体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把职工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自觉担负起对困难职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为职工办实事活动。工会要建立完善地职工档案,对因重病、突发事件、家属子女病重等所引起的困难职工做好慰问工作,协助党政组织解决职工在工资发放、社会保险、医保、集资住房等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切实为干部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此才能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工作活力。

3.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工会要围绕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广泛开展以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提合理化建议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通过各种 形式,为干部职工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基层工会工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加强学习、转变作风为重点,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的水平。

(五)工会领导人员要下基层调研,有利于实事求是,提高工作质量。

众所周知,企事业中往往制度严格,会员之间层级分明,管理者缺乏民主思想,使上下级之间沟通时处于不平等地位,职工的意见和需求往往难以得到重视。职工为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表示对上级的尊重敬畏,职工不愿意反对他人意见,从而讨论达不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而且上下级间的交流习惯于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些意图需要花很大心思才能领悟,而在实践中许多人不能领悟领导的意图或自己的意图被领导误解、忽视,导致产生挫折感。企业中这些不良的沟通也造成了管理沟通的障碍。再就是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领导干部和普通职工因其视角、立场、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往往就会得出不同的想法和判断。如何能让决策和工作与职工愿望合拍?应该完善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

一是完善工会参与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责职能,搭建工会有效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平台,探索建立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是健全协同协作机制。加强与人大、政协的沟通联系,加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协作,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相互配合,形成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整体合力。工会领导人员只有从俯视的位臵换到平视的角度,下基层调研,同职工住在一起,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地感受他们的安危冷暖,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能坚决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员工最迫切、最急需、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推进企业工会健康发展,才能做高尚的企业,培养文明的员工。

四、结束语

工会工作是一项促进社会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工会人员就要竭尽所能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会工作,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常下基层,发现问题,切合实际的解决职工面临的问题,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建设。努力为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发挥应有的作用。

下载以创新精神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创新精神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培育社会组织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培育社会组织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今年上半年,为规范我县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更好地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中的积极......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坚强保障 ——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廉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王晓共 (2010年1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

    以创新精神增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应该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论断不仅强调了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地......

    以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作者:《新长征„文章来源:《新长征》点击数:32055更新时间:2006-5-18 17:32:35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应......

    以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

    以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湘桂建指党工委湘桂建指在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中,以“突出主旋律、增强凝聚力、提高执行力”为主题,以“建学习型班子、做学习型党员”为......

    以改革创新精神

    以改革创新精神 强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浚县林业局理论中心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

    以务实创新精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拓展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载体 大丰堆镇因地处县城、大邱庄和团泊新城三大区域之间,地理位置特殊,经济相对发达,群众思想活跃、思富致富愿望强烈,新生组织较早。镇党委结合这一特点......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

    总书记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认真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