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维化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表现论文
摘要: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也随之而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对于生活商品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质,对于消费品的要求具有更高的标准,在视觉效果上要达到一定的审美标准,达到一定的引领高度,才能增强竞争力。与此同时平面设计进入到了人民的生活中,多维化角度的分析打破常规的视觉思维,形成一种多维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多维化角度;平面设计;视觉表现;元素;空间
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是融入了新的元素的的艺术创造,所为平面设计就是指把文字元素、图形元素等与自身的想象相结合,是在人体大脑中的再创造的形式,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平面设计中的元素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却又是经过艺术加工而不同于现实生活。所为多维化角度中“维”即指纬度思维的意思,平面设计顾名思义是指在平面上的艺术创作,它所设计的维度是一维二维,而多维化角度要求的则是将客观物质和人类活动以及所创造的文明全面融入到平面设计中。
一、“多维化”的平面设计
1、几何的多维化
在多维化的平面设计中,几何多维化是其中的一种,这种设计的效果不仅是指平面设计效果,几何多维化的设计师通过打破空间的限制,表现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二维的不同图形元素相结合,真闲的效果是用二维营造三维视错觉的平面设计,他能展示出更多的形态言语。平面设计的工作会将文字信息等元素有效的整合。[1]而多维化的视觉边线元素会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表现平面设计中的元素,不是个体,而是富有象征意义的的整体有机融合。几何的多维化是打破了传统的设计,它将平面的图形设计成立体的效果,具有这种特质的才可被称之为几何的多维化,这种方式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形态,突破设计的障碍,提高了平面设计的水平,可以构建多个方向的视觉效果和多层次视觉语言。
2、表现方式的多维化
平面设计中的手段的表现方法也具有多维化,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多元化的空间,把现代科技中的多媒体等元素融合处理,从静态转换为动态的视觉效果。现代社会对动态视觉效果的审美需求要远远超过静态视觉效果。在信息与科技的技术方面,有添加了多维化元素进行的平面设计。目前来说,科技与材料的结合,使得平面设计效果变得更加立体,这也是平面设计这种静止的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3、信息传递的多维化
时刻把握好消费者的心态,从视觉效果中发现消费者的心理,与消费者的互动可以主动获取信息。平面设计的效果质量在于美术设计语言与观者视觉感官的舒适度和契合度有多高。平面设计把生活中的实物虚拟化,但其美感又不输于甚至高于现实生活,这也是艺术不变得创作本质。这种视觉冲击是传统向现代科技的平面设计的转型。平面设计所设计出来的作品是将符号列入情景之中,采用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所变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更能体现受众的心理信息,把受众与作品连接,使得受众能参与到视觉中,具有心理主动性。
二、实现多维化的平面设计
实现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信息的传递,把消费者的需求做为平面设计的主要动向,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获取信息和元素融入到平面设计中,实现多维化的平面设计视觉效果。在平面设计中要加入互动的元素,这种元素可以提升艺术创作的整体视觉效果。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只是简单地把图像或者文字进行编排,而多维化的平面设计注重的是整体的视觉效果,因此在多维化的平面设计中会对元素和表现形式要求严格,这样促使整体的视觉效果呈现出一种动态印象,使得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艺术作品蕴含的意义,更能引起社会的反响。[2]传统的平面设计是利用二维的表现形式,受众会将视觉效果与现实中的实物做对比,其效果肯定不佳,而用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把虚拟化的东西刻画与实物相差无几的视觉冲击会使受众印象深刻。投影在平面设计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平面设计中添加投影的元素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感官要求,营造三维效果,并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广告效益。
三、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发展方向
现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全球化加速了信息的流通,我们看到来源于世界各国的设计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平面设计,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作品融入了多维化的元素。社会在发展,传统的平面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购买需求。所以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发展势不可挡,是无法拒绝的潮流。现如今多维化的平面设计已经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能够更加吸引消费者。平面设计的突破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形成一种新型的文艺创作,给人带来的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节奏也加快,传统的平面设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新型的多维化角度中的各种元素融入到平面设计中,打破了传统的平面设计基本理念,不再是以二维的设计思想,也不是简单的文字图像的拼接。采用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比如多维化的画面,动态效果等等,这可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能体验视觉的美感。平面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模式,融入新的元素更容易让大众接受,这种打破空间限制,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现在视觉信息不断地发展,受众的审美标准也在提高,但平面设计的本质属性是不会改变的。在大的环境的冲击下平面设计也是在不段的突破和创新,我们在平面设计中的科技只是加以利用而不是直接生成的,所以平面设计的创新还是要靠设计师的灵感和生活中不断创新的元素。
参考文献:
[1]孟维.多维视野下平面设计元素表现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2]翟文思.多维化平面设计中的设计价值[D].中央美术学院,2010.
第二篇:中国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表现
中国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表现
摘要: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与综合,图形符号是设计文化有效展现的直接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看似有形文化,但更多的却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本文旨在通过探索具有中国文化意味的设计符号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为艺术设计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和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符号 艺术设计 中国文化 时尚
艺术设计是研究人为事物的科学,所以任何设计作品不可能脱离其文化含义而单独存在。中国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艺术、思想、风俗、生活方式等的物质、精神文化现象的体现,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起来的,有其特定内涵和重要地位。
传统文化符号看似有形文化,但更多的却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体现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它对设计作品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图形符号在设计中的功能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与综合,其本质是创造,图形符号是设计文化有效展现的直接载体。此时显示的设计形象就是一种完整的符号形象,而当它仅指向一个事物的替代物或意义的形象,此时符号通常是作为一种指号或信号在起作用。
(一)设计符号的定义和特征
“符号”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指利用一定媒介来表现或指称某一可以被大众所理解的事物的一切有意义的物质形式。[1]后来,符号学发展为一门科学,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符号学的定义,它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与逻辑学、语言学、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学等众多门类有交叉的学科。
设计符号作为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一般意义上的多数特征:
首先,符号具构形功能,能赋予无形的人类的情感经验、精神风貌等设计理念以形式,从而便于人对产生感性知觉和参照。正如苏珊•朗格所言“符号的最主要的功能——亦即将经验形式化并通过这种形式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以供人们参观、逻辑直觉、认识和理解。”
[2]
第二,它是具有的抽象活动的产物,这种抽象是不同于逻辑学中的抽象,设计符号的抽象与理性和感性对象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符号与其指称的事物之间具有形式相似性或逻辑结构上的一致性。这种逻辑形式上的一致就是指二者之间的类似性。对设计符号而言,设计符号与人类的内在情感、精神风貌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第四,符号可用来表达概念。如果说符号所表现的是一种人类情感的概念,具有普遍性的人类的情感本质,那应用于设计的符号锁表达的则是设计者的理念和相关的设计信息。
(二)符号的分类和功能
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通常是在作为完整形象系统、作为部分形象系统的指号和作为视觉识别的信号三方面的综合下形成的。目前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普遍将符号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也是符号的三个层次:
1图像符号
图像符号是通过模拟对象或与对象相似而构成的。如一张照片或者一幅画,都属于图像符号,人们对它具有直觉的感知,通过形象就可以辨认出来。图像性设计符号具有直接明了、易读性强等特点,此类图像性设计符号适宜于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用于难以通观或不易理解的领域。
2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之间具有因果或是时空关联。它利用符号形式与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必然实质”的逻辑关系,基于由因到果的认识而构成指涉作用,让人了解其意义。
如路标就是道路指示符号;而门则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号,在某种程度上,它比语言更具有更高的识别度。
3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间无必然或是内在的联系,它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即社会习俗。
[3]比如红色代表着革命,龟、鹤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长寿的象征,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受文化背景影响最大。
总之,设计符号是符号的一种,时尚设计师借助它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指导或劝说的目的。设计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总是产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体之间。其中,一方创造符号,给予符号以意谓,另一方接受和理解符号及其所具有的符号意谓,这也是设计符号的最根本功能。
二、中国文化符号的视觉语言
中国文化符号是中国设计的“标签”,这种视觉语言如今已经深入到设计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功能。这些饱含深意的中国文化符号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极具创意性的表现手法,为设计作品丰富视觉世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最常见的符号类型。古往今来,文字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它是人类过渡到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视觉图形角度去分析文字,象形性成为文字的基本特性之一。这种特性使文字成为了这样一种符号:既可以表达概念,又可以表达自身,利用自身的符号形象引起人们的联想,喻情状物,栩栩而生,从而产生独特的美感。
例如汉字“美”,下面是一正面人形,上面一个羊头,整个形状象一个人头顶羊头在舞蹈。另有一种异体,写成下面为女人之形,头顶有一横,此横表示女人头上的装饰物。从字形分析,上古人以为美的意识至少与三个方面有关:(1)羊头装饰;(2)人;(3)舞蹈。这三个方面都与审美意识有关。可见该文字来源于现实生活,体现文化意义。[4]
汉字的基本元素是点和线,每个汉字都是一件完美的点、线整合的平面设计“产品”。文字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字符号设计的历史,在文字结构定型以后,现代设计开始以基本字体为依据,采用多样的视觉表现手法来创新文字符号的形式,以体现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特征。
(二)图腾
远古的图腾活动和无数礼仪所形成的图腾图像是传统图像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中国传统图像非常强调图像系统符号化表征,在装饰题材上多以动物为主,从对现实和美学法则的和谐表达中,传递出高昂、威严和神圣的力量。如: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结合了爬行类动物的四脚,马的毛,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可能意味着从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民族、部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融合其它民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它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
人类早期在自然图像系统中逐渐形成的自觉性的视觉经验行为,并结合形式美感和早期自然观念、图腾、信仰和礼仪表达而发展出的图像体系。它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图像的视觉美感上,而且是真正的中国传统图像体系粉墨登场的开篇。
(三)象征意义的符号
中国传统符号中具备象征意义的符号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的文化性,它们往往是相当长历史时期归纳演化而来的,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精髓。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面部所勾画成的特殊谱式图案,主要是为显示人物的特性,并且代表着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脸谱对忠、奸、善、恶、美、丑的分别非
常清晰,有时根据生理与心理的表现而来,以色彩来表达情绪,如红脸者表示耿直,大白脸表示腹内藏奸,黑脸者表示粗豪憨暴,蓝脸者表示桀傲勇猛,豆腐脸表示逢迎卑微等等,经过千百年来面型色彩的使用,给观众强烈的暗示。
另外,如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像是中国古代常用的装饰题材。“松竹梅”作为文化符号,并称三友以示其抗耐严寒,具有很强生命力之意。后引申为在艰难中保持高洁,比喻坚贞不屈的情操。如今,“岁寒三友”的图示意义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将其视作常青不老、生命力旺盛的象征。“岁寒三友”逐渐演变成雅俗共赏、别具匠心和寓意的图示。这些独具文化背景的纹样或图案成为中华文化凝结在视觉传达上一朵朵奇葩。
(四)中国式审美的倾向
视觉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视觉而言,建立固定的神经末梢的联系是依靠反复的刺激形成的。要理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必须通过历史的、文化的系统加以诠释。
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核心是和谐,追求“尽善尽美”完满统一的理想境界,防止美善的倾斜失恒。和谐之美在内容上要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心理与伦理的统一;在形式上要求按照“中和之美”的规律造型,特别讲究平衡、对称、比例、节奏、宾主、参差等。[5]
同时,中国人一向厌恶违背“中庸”与“相济”,即打破“平衡”与“和谐”的行为准则和艺术原则,这种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由此汲取美感,达到和谐,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进而提升了自然的美。
在作为审美文化艺术观念上,中国偏重情论模式,讲究艺术应重在表抒主体的情志、情味、情趣等。在审美文化的思维形式、理论形态上,中国注重实际经验、感性直觉和体验品味。这些中国式审美的倾向无不影响着设计师的视觉表现。
三、中国文化符号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想要通过作品建立符合中国文化气质的时尚设计变得尤为迫切,中国文化符号成为设计中的点睛之笔。
(一)设计作品中设计符号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设计作品中存在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我们可以试图通过设计符号为设计作品提供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在设计符号的表达与意义象征上,一方面要求符号形式必须有足够的开放度和被认知性;另一方面,符号学方法能让设计师抽取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符号样式进行设计表达。对于民族形式进行世界化编码是中国时尚设计获得认同的一种可能的有效方法。
中国传统图像体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每个从事当代设计实践和研究的人都需要深入这片土壤。中国元素符号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造型符号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地更新拓展,而其中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的时尚产业得以延伸和发展,必须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在人们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而最重要的是传其“神”。
(二)中国文化符号的传统性和时尚性
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一般来说,时尚带给人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优雅、纯粹的不凡感受,它赋予人们不同的气质和神韵,能体现不凡的生活品位,展露个性。
我们常常担心带有中国文化丰富内看的符号的不够新潮,不够时尚。其实,设计符号学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中国传统设计不仅给当代设计留下了丰富的形象资料,比如各种设
计精美的图案、纹样等,也留下了大量总结于实践的设计思想,它们积淀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设计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之上的,蕴藏着众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衍生出的美丽符号形式丰富耳纯粹,包涵着深刻的文化积淀、民族的心理情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及审美情趣。运用它们作为视觉语言表达将在人们的心理情感交流上造成亲和力,产生心灵共鸣。
对每一个设计者而言,学会用符号性的表达手法进行设计视觉识别都是提升作品档次和文化一味的重要能力,同时也将极大的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原文摘自:易达论文网
第三篇:浅谈欧洲文艺电影中的视觉文化表现与非视觉审美
浅谈欧洲文艺电影中的视觉文化表现与非视觉审美
在当今世界,除了口传和文本之外,意义和观念还借助视觉来传播。若单就某种意义的可视性而言,视觉传播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的象征物件或象形符号。如果说视觉内容可以用来传递情感、观念、意识形态,那就要从绘画算起——也即视觉符号开始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其领域中可以传播更多从表象上无法直接察觉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之后有了摄影。尽管摄影发明之初,一直是绘画者孜孜以求、不倦努力——从达?芬奇时代的暗箱景物再现与透视到达盖尔摄影法的发明再到爱好摄影的绘画人最初的摄影尝试,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绘画与摄影走向了两个不同的目标——绘画追求抽象之美而摄影追求真实之美。也就是从那时起真实的视觉表现艺术在文化领域开始受到关注。
之后又有了电影。《世界电影史》的开篇是这样评价电影的诞生的:“印刷术的发明对书写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散文与诗歌的性质。新的乐器对音乐的影响比较复杂,但工艺方面的变化并没有产生关于音乐艺术的全新概念。透视法影响了绘画使画家有可能创造出三维空间的幻想,但仍就不能表现运动。然而电影的诞生,作为‘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最终是物质现实的空间形式得以复原。从而使人类又一次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知世界的经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影象思维的方式。”也就是说,电影在发明之初就是为了行使记录、再现的职能,从卢米埃尔兄弟最初的电影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出。之后随着诸多电影艺术家的不断创作追求,根据电影表现手段的不同,分出了多种电影流派。在这许多电影流派中,纪实主义电影始终保持着电影发明的初衷,忠实地记录、再现历史,为其影片中的视觉因素和非视觉因素寻求着最佳的结合效果,使二者共同构成了电影的承载力和传播力。
一、视觉文化的表现特征
伊雷特?罗戈夫在他的《视觉文化研究》一文中将视觉文化研究领域的特征表述为两个层面,概括如下:首先是研究考察视觉及由视觉所构成的符号、内容系统——统称“视觉世界”在“生产上的意义”,“确立并维持文化内部的美学价值、性别成规和权力关系时所占据的中心位置。”在这一层面中,某个视觉性的作品或是某个作品的视觉性因素成为研究的主题,从其中符号化的画面、影象中提取作品的主观倾向、个性特征和意识形态。第二个层面的特征即“当视觉竞技场被开辟为种种文化意义得以建构的竞技场时,我们也就随之把对于听觉的、空间的以及对于旁观心态的精神动力学的分析和阐释等整个范围与此竞技场紧密联系起来。”在这里,罗戈夫所描述的“视觉竞技场”(visual arena)或许译作“视觉活动场”更为合适。狭义的说,我认为,视觉符号所建构的影象文本或视觉化作品即为视觉因素的活动场,视觉因素在作品内起作用。每个视觉符号之间具有差别,有其相对独立的意义,但一个视觉符号集合其内在的指向性则更为深远。同时,作为作品的影象文本最终要放到整个文化领域来解释、考察才能更清晰无误的展现其内涵。广义上说,“视觉活动场”也可以指人类生活中的视觉经验。这才是狭义“视觉活动场”发生作用的源动力和有效支撑。
聚向地说,电影中的视觉文化,主要体现在影片的视觉表现特征上。它与主题特征、叙事特征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影片的风格样式、造型特点、表现手段、影象效果、人物塑造等等,每一方面都以视觉塑造为基础,并通过视觉的塑造和技术手段来实现。电影的这一特征也正是符合了它作为大众文化和视觉文化的传播媒介的功能——用影象传播信息。当然,正如罗戈夫所描述的第二个层面,电影影象之所以能够对受众起作用,包括受众可以感知的各个方面,深度感、运动感、注意力、记忆和想象、情感等,是由于受众本身生活在广义上的“视觉活动场”,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视觉经验对成为作品的视觉符号有无形的规定性。早期的电影理论家雨果?闵斯特堡指出:“在电影世界中,深度和运动对于我们来说,都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一种事实和象征的混合物;它们存在,但不在事物本身。我们给予了它们这种印象。„„我们看到了遥远的和运动的物体,但它的深度和运动与其说是我们看到的,还不如说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我们通过心理功能创造出了这种深度和运动。”
二、艺术电影的视觉与非视觉
从印刷文化到影像文化,有一种共同性是贯穿始终的,这就是本雅明所说的“技术性观视”。“技术性观视”指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透过某种技术手段呈现出来的。比如,传统社会中人们直接用“眼睛”看风景,而今天我们更多地通过电影、电视、照片或明信片来欣赏风景,而这些“媒介”都是技术性的,因此这种行为被成为“技术性观视”。这一概念指出了影象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电影和电视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首先是新技术的发明,然后才导致新艺术的诞生。”艺术片可以说就是电影的技术表现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了技术的支撑,艺术方面的想法才能付诸实践。
希区柯克的影片《后窗》被特吕弗称为“关于电影的电影”,影片故事情节本身其实是希区柯克所擅长的商业侦探悬念片。但是这部作品为我们解释了作为电影的“看”的方式。影片的主人公杰夫是一个为杂志封面摄影的摄影师。他因为断了腿在家通过窗口看六个邻居。片中将“看”的方式分成了几个层次:首先,头一天晚上用眼看,所有的人家里没有事发生。所以片中看到的画面构图景别都是全景,之后他发现男人冒雨出现几次,记者为看清情况于是借助工具观察,进入到第二个层次。通过变焦镜头看对面的不再是全景,而是中景,接着男人在包刀,用望远镜也看不清,于是他把超长焦镜头装上,再看就是近景和特写,看到的是细节,包括刀和戒指。超长焦镜头出现后,同时出现三种观察方式,肉眼、望远镜和超长焦镜头三者交替出现,从工具出现,这个故事就由全景、中景和近景组成。这是最标准的电影语言:电影代表的是人们观察客观世界的不同方式,影片中所采用的不同景别不是电影本身的需要,而是根据观察的心理需求决定的。
有关艺术片的概念或涵义似乎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但艺术片=欧洲电影=不好看,这已经成为一个公式。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题表现上,艺术片的作者希望以揭示表象背后的真实,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对待世界是否真诚,能否说真话,是判断一部影片艺术水平的最基本标准。”也有人说,艺术片作者把观众当做癌症患者,拼命透视他们的心灵深处,发掘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在据实以告“你患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比如说,布莱松的影片,塔尔科夫斯基的影片,你不得不承认他们始终在给人类看病。这种“用电影做心灵朝圣”的艺术片,只能获得那些深入思考人生哲学者的心灵感应。这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类型片的娱乐目的有所不同。
其次,在叙事方式上,艺术片推崇的是“反类型”的自我中心说,电影的主体与好莱坞为迎合观众意愿编排情节不同,是导演自身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在他们心里,自己的感觉是第一位的,观众是第二位的。比如,伯格曼对电影梦幻叙事的探索,特吕弗的现实主义追求,很少有观众喜欢看,因为很少有观众能看懂。
第三,在摄影手法上,艺术片对表现形式不断地探索,打破了“蒙太奇”在影片中的千篇一律,开始了对景深镜头或说长镜头的尝试。
正因如此,艺术片在视觉表现和审美心理上都有独具个性的特征,每一部艺术的作者或说导演也都有其可以独当一面的个性。
三、《四百下》:特吕弗的现实世界
二战后,长期制度僵化的社会造成了青年一代的失落。当时整整一代青年人视政治为“滑稽的把戏”,而文艺作品开始注意这些年轻人,描写这些年轻人。这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特殊现象:在美国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在英国被称作“愤怒的青年”,在法国则被称为是“世纪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从主题到情节、从风格到表现手法都带着这种时代印痕。
《四百下》就是“新浪潮”中一部探索性的影片。弗朗索瓦?特吕弗首先是作为一个电影评论者跻身电影界,之后通过自学开始进行电影创作。1959年,他的第一部长片《四百下》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也是“新浪潮”运动的开端,并成为一个法国电影生产的方式的诞生。此后,他创作的23部作品使他成为法国最为著名和成功的电影导演,他的作品主题一直围绕着情感、女性、儿童和忠诚上。
《四百下》是特吕弗的一部自转体影片,他以自己早年的坎坷经历为契机,叙述了一个13岁的青少年安托万,由于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均得不到爱护和关怀,终于走上少年犯罪的道路,并被送往感化院。他喜爱大海,向往大海,可是当他从感化院出来后来到茫茫大海面前,他却终于感到了自身前途的茫然。
“新浪潮”电影强调突出个人风格,主张将电影变为个人化的艺术。作为“新浪潮”主将之一的特吕弗,更是明确提出了“作者电影”的理论。特吕弗在《电影手册》上撰文指出:“在我看来,明天的电影较之小说更具有个性,像忏悔,像日记,是属于个人的和自传性质。年轻的导演们将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叙述他们的经历。”“作者电影”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导演即一部影片的作者,应当完全根据自己的构思来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影片,并在他的一系列影片中保持其风格的一贯性。由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电影创作,从文艺审美上讲可以更好地与当时流行的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美学相联系,而无须过多地考虑迎合观众,为娱乐而制作电影。因此,以《四百下》为代表的“新浪潮”电影在视觉表现和非视觉补充上都更有特点。
第一,以写实主义的手法结构全片进行叙事。写实主义的叙事手法虽是从电影发明之初就有,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只好才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面貌。从“电影眼睛派”到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最后通过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研究从实践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安得烈?巴赞因为他在电影纪实美学方面的里程碑性的成就,被成为“新浪潮之父”。
巴赞在《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中,提出了“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的美学原理。他说:“摄影机镜头摆脱了陈旧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惟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巴赞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被称作是“写实主义”的口号。
特吕弗在《四百下》中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手法,抛弃了传统电影的一元化结构形式,情节上不再是线性因果的叙事模式,而是顺着时间顺序,以小男孩安托万为叙事中心,把他的琐碎的日常生活事件串联起来。所以在《四百下》一片中,只有两个镜头是没有小男孩出现的。一个是开始的长达三分钟的空镜,交代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故事发生的背景等交代性镜头。另一个是在感化院,安托万的母亲与院长的谈话。除此之外的所有镜头都在跟随着安托万的脚步。
第二,摄影方法的的创新探索出新的表现手段。“新浪潮”遵循巴赞纪实美学,大量利用真实的自然光源,采用实景拍摄方式,运用抢拍、跟拍和景深镜头、长镜头等拍摄方法,将新闻片和记录片的多种手法移植到故事片的摄影中来,追求一种自然逼真的纪实风格,努力创造一种非常灵活的新闻报道形式的摄影风格。尤其在《四百下》中,导演对场面的调度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场面调度”理论是有巴赞提出的。它追求不作人为解释的时空统一,消除导演在艺术表现中的自我表现,保留事物发生过程中的瞬间性和随意性。《四百下》中有这样一个长镜头,其内容叙述的是安托万与同学们排队去学校,每走一段路就有一两个学生偷偷溜掉。在走过几个街区之后,剩下的学生已寥寥无几。表现这样的过程,导演完全可以按照“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只选择几个场景的叠画。但导演则是记录了全过程。镜头首先选择固定机位正拍学生排队,学生开始走时,固定机位摇拍,与学生拉开一段距离后开始跟拍。之后,机位慢慢升高开始跟踪俯拍,直到固定在一个楼顶的高点,再跟随行进的队伍180度摇拍。在这一过程中,导演不再把关注的对象固定在某个具体的人物身上,而是以记录的形式,客观地表现当时儿童的心理状态。之后,机位慢慢从高点下降,与之前的上升形成呼应,回到地面后的拍摄也与开始相似。同时,开始的银幕右面出画与结束是的银幕右面入画也形成呼应。在这一接近6分钟的长镜头中,通过机位的运动,导演为观众展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空间:由进及远的街巷景深的表现,由低到高的城市俯拍的表现;在时间上,由于镜头没有经过剪辑,因此导演为我们展示的一个真实的物理时间。这样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表现手法,同时拉近了导演与观众的关系,把好莱坞式的导演引导故事发展方向从而引导观众转变为导演让观众在真实的时空中寻找答案。
四、《呼喊与细语》:伯格曼的梦幻世界
五六十年代,几乎与“新浪潮”同时,在欧洲出现了一批现代派影片,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包括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夜》、《蚀》,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八部半》等,以及瑞典导演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呼喊与低语》、《野草莓》等。这批影片与“新浪潮”和“左岸派”的代表作品,包括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狂人皮埃罗》,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影片一道在欧洲掀起了一股现代派电影的新潮。
英格玛?伯格曼,瑞典著名的电影大师和戏剧大师,是现代电影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伯格曼起到了比其他电影创作者更大的作用,他是公众进一步看到电影是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一种能和其他艺术比肩的伟大艺术。他假定一部电影能像小说那样同样用来描绘心理过程,从而开创了电影的新的表现形式,成为“灵魂电影”、“理性电影”的先驱。伯格曼的电影永远指向人类内在的最深邃的问题,也就是人类亘古以来最切身的问题——人类追寻的自我肯定。比如在他的《第七封印》中,他通过对上帝的质疑,对生与死、善与恶的探究和对孤独与痛苦的思索来展开他那充满困惑的哲学思辩。他的视觉表现力和主题审美也构成了西方的“伯格曼现象”。在他所创作的电影中,几乎每一部都与梦幻相关,都希望通过梦幻的形式表现。《野草莓》由四个梦组成,以噩梦开始,以美梦结束;《第七封印》是主人公与死神探讨生命涵义的噩梦;“沉默三部曲”和《假面》更像精神危机者的幻想;《呼喊与细语》代表了伯格曼最勇敢的尝试——以电影方式完成的一种梦幻状态;《芬妮与亚历山大》更是一出融悲剧与喜剧于一身,把梦幻、现实、戏剧交织在一起的杰出的梦幻剧。在伯格曼那里,电影本身就具有梦的特性,甚至可以把他所有的影片看成同一个梦的变奏。
伯格曼曾坦率地说,“我的电影从来就无意事实,它们是镜子,是现实的片断,几乎跟梦一样。”梦境可以为作者提供一个最广的尝试方向,毕竟梦中可以发生一切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梦不仅是他重要的剧作元素和表现手段,也是他整体银幕形态的体现和重要的风格所在。幻想与现实,现在与过去的相交、队列,时间与空间的跳跃、变换呈现出一种梦幻剧的复调形式。
《呼喊与低语》被伯格曼称作是一部“无法超越”的室内心理剧。这是一部关于脸和灵魂对应的影片,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伯格曼所希望的“在现实与梦幻之间的游走”,充满了梦幻的特点。
影片首先选择了一个窗外风景的大远景——巨树、原野、曲径和四个白衣长裙的女人。风在巨树之间鼓荡,弥漫的雾气渐渐消散,四个白衣女人看不清样貌,走来走去,状似嬉戏交谈。雾气使得色彩变得柔和,是温柔的黄绿基调。随着镜头拉回到安娜站在窗边的现实之中,这更加体现出开头的引子是一场梦,一种幻想。这正是伯格曼以此创造的特殊的情境。因为这样的画面不似真实生活的“正常的环境描写,他的用意也不是通过这样的场景交代环境或做铺垫,它们被赋予了完全相反的意义,构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入口,或说门口。”
影片以艾格纳斯从疼痛中醒来的面部特写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始终幽闭着四个女人的宁静别墅里。这也正是反映了先前的外景是一个梦境。别墅中的每一个房间都是红色的——红色的天花板、红色的地板、红色的墙。片中弥漫着红色。每一个段落都以“红闪”接女人的脸特写开始,又以渐渐被红色吞噬的女人的脸特写结束。
在视觉效果上说,伯格曼处理女人脸部的特写是一种检视,一种探索。他不是在追求一种角度上的关注,比如《出租汽车司机》中在开始时对主人公眼睛的特写,由远及近推上去,将眼睛的语言化特征定格在这24格的画面上,展现了主人公的茫然的内心感受。伯格曼对人脸特写的处理则是他提出的戏剧中的“魔点原则”,即安排演员的位置,使他们在舞台上彼此间以及与观众间有紧密的联系。摄影机对脸部的构图就是脸部位于画面的正中间,上下取景都是齐着人脸的上额和下颌,而且镜头的处理是久久地停留在演员的,面部表情上,摄影机固定机位。每个作为段落始末的特写都以同场景同景别同光效出现。演员们在拍摄过程中感觉到的不是美貌而是他们面部的魅力和动作的魅力被拍进镜头。这样结构全片不但段落划分明显,而且把观众的注意力都深深得吸进像画框一样的镜头中去,观众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画面中变化了的东西,即不同的脸部和脸部表情。在加上红色的闪回与周围布景的高度反差、强有力的明暗对比,使形象、特写的面孔像烙在银幕上一样,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又让人觉得犹在梦中。
在膜质般的红色房间里,穿白色裙子的四个女人穿来穿去,喃喃细语。在艾格纳斯死去又复活的这一梦幻与现实交融的灵魂困顿的时刻,女人们都在渴望着彼此间灵魂的触摸,但她们的肉体和灵魂都彼此隔着,各自被淹没在自己的孤独中。伯格曼这种梦幻化的视觉吸引力,在非视觉的审美上有着独特的效果。精神分析学者指出:“梦与电影之间有相当明显的相似性”精神分析美学认为,艺术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梦的法则就是艺术的基本法则之一。弗洛伊德把梦的工作方式概括为四种:压缩(condensation)、移置(displacement)、具象化(means of representation)和二次加工(secondary elaboration)。在本片中,三姐妹的形象各自代表着母亲性格的一面,三个人形似各自独立,但实际上是导演对一位女性性格的三位一体的压缩和移置,同时三个女儿的性格分别体现了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说所涉及的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从卡琳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本我”的东西,反应了人格深处最清晰的本能:她的内心充满了欲望,去追寻与人类的接触,她不幸的婚姻使她变得冷酷、封闭、甚至不惜伤害自己,当她用碎玻璃刺伤自己的下体时,她在痛苦中带着一种绝望的快感。这说明她的内心里有着强烈的爱的渴望和本能。在玛利亚的身上体现出来的则是一种“自我”,她自私、冷淡、卖弄风骚,对世事漠不关心。她的这样的性格是受到外界“氧化”的结果,在她的眼中一切都来的很现实。而在艾格纳斯身上则表现出了“超我”的至善至美,她柔弱、沉静、富于幻想,从她的眼神中透着善良:她被绝症折磨着,无法投入现实的生活,只有通过日记、画画与世界交流,从而抵抗孤独。真实的世界是病痛带来的折磨,她的所谓的“艺术”则是对痛苦的抵抗。一个人可能同时具有这三种人格特征,但不一定是哪一种占上风,但是,当受到孤独和死亡的侵扰,他先会放弃“超我”,这也许就是伯格曼通过艾格纳斯的死告诉我们的。
欧洲的艺术片还有许多杰出的作品,在这里不能一一分析,比如《偷自行车的人》、《广岛之恋》、《母狗》、《圣女贞德的审判》等等;也有很多的艺术家——我希望称他们为艺术家,因为他们的创作与好莱坞的独立制片人们——在这里也不能一一列举,比如布莱松、布努艾尔、冯?特里尔、法斯宾德、贝尔托卢奇等等。欧洲的艺术片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探索财富的路总是需要一些曲折才会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所以,当你终于厌倦了好莱坞式的浮华与虚幻时,不妨换一副心情,煮一壶咖啡,坐在洒满阳光的沙发上,静静地品味来自异乡的影象,也许它不那么美,——天空不那么蓝,楼房不那么现代,人们脸上的微笑不那么明艳,但是,那是真实的,那是一个经历过不平静的生活的人在讲述平静生活的意义。所以,请珍惜这笔财富吧。
参考书目:
1、《世界电影史》郑亚玲,胡滨 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2、《视觉文化读本》罗岗 顾铮 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影视美学》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想象与艺术精神》候克明 杜庆春 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5、《影片分析透视手册》张会军 王鸿海 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6、《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本雅明文选》陈永国 马海良 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第四篇:轻化工程论文
高考分数出来后,就进入了紧张的填报志愿阶段。最初只知道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工学院非常出色,所以没想别的,我填的所有的专业都是和化工有关的。七月份的时候,录取情况出来了。我知道自己被华东理工大学的轻化工程专业录取了,我才开始关注这个专业,关注这个学校的具体信息。
渐渐地我越来越熟悉这个学校,可是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我还是很关注它。
来到学校后学校开设了一门专业——轻化工程专业导论,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这个专业的知识。
轻化工是一个技术密集的高科技工业领域,具有产品品种多、更新快、附加值高的特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适应国际市场对轻化工产品高质量、高品位的要求,以美化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都市型工业将得到大力发展。
轻化工程专业就是为适应这种都市型工业对高级轻化工人才的需要设立的专业。本专业专业特色明显,应用背景明确。研究对象涉及日用化工,食品化工,香料,皮革,造纸,烟酒等诸多领域。技术成果直接应服务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对象遍及轻工、食品、化妆品、医药、材料、生工、烟酒等各部门。
华东理工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成立于1999年,隶属化工学院产品工程系,以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科为办学依托。创办至今十年,形成了“添加剂化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研究对象涉及材料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化工、香料香精、皮革、造纸、染整、烟酒等诸多领域,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对这个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专业,逐渐培养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喜欢爱上这个专业。
下面谈谈我对自己要求和计划吧。
大学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一个能充分汲取营养知识的殿堂,也是人生转型的非常阶段。在这四年里,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不仅是知识方面,而且还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学习,比如说在工作、和人相处方面。
首先,我要在自己的学业方面有所成就,英语要考过六级,而且要恶补计算机知识。最好能在除了轻化工程专业方面有所特长,有所突破。二专是一定要学的,不过我还不能确切地说出自己想学的专业,因为有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我希望这次自己能好好考虑不要再留下遗憾。
再者我希望能好好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多参加志愿者工作,参加学校的义工工作。在这些最基本的工作中,学习与不同性格的人的相处方式,当然凡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所以做事不要过于强硬。周总理不是说过求同存异吗,因此,遇到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时,不能太激动,要学会尊重别人,忍让别人。
最后还是从现在开始,要坚定一个信念,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希望自己能考研,走上人生的另一个台阶。当然为了这个目标,我会一直努力,一直坚持。
哦,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自主学习,掌握一个人学习的技能,而不是还像高中阶段那样什么事都听老师的安排,不管是以后工作还是现在大学,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学会自主和创新,对人生的发展应该会大有裨益吧!
总之一句话,相信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路就在自己脚下,为了梦想为了目标,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吧,加油,朋友!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表现和教学途径论文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及感受美、欣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能借助艺术形象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修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既有较高的思想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性。这些作品的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利用这些美育教材,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水平,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追求生活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情感,树立奋发向上的生活理想。如《海燕》所表现的那种昂扬奋发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对丑恶势力的蔑视,就是一曲响彻云霄的生活之歌、斗争之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去奋斗,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百合花》中新媳妇用新婚的被子装殓革命烈士,象征爱情的百合花尤为动人,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崇高美。《与妻书》以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表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纯美内心。学习这些课文,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并能激励学生追求崇高理想和美好生活。
热爱自然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对祖国山川和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的热情。无论是古代的《望庐山瀑布》、《岳阳楼记》,还是现代的《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记》,作者都以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用绮丽秀美的文字和形象逼真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倾注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这些作品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生动优美的艺术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使读者获得美的艺术享受。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也会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感受艺术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生活情趣。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体态美、品质美、行为美,形成了一种整体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建造很多“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高楼大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真挚的情感,情与景构成了一种非常深沉而又优美的境界。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结合的优秀之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艺术美的感受和认识能力。就美育而言,笔者认为,教学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朗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是书面语言,当学生受语言文字的限制时,对课文艺术美的感受就会大打折扣。教师通过声情并茂、富有魅力的范读,可以更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美,让学生借助听觉形象步入文章意境,舒心畅怀地接受美育;而学生通过朗读,不仅能理解文章的意境,还能提高语言能力。
以情动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或激昂,或肃然,或悲壮,或委婉,引导学生进入“无我境地”。这样,不仅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感知美,热爱美,而且也会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较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
视听教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形象和画面,能通过视听教学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感其情,效果自然不同。这样的教学方法使艺术形象变得更加鲜明直观,既能使语文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大大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内容是很丰富的,文学作品中的美感是随处可得的,只要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育成份,就一定能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