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时间:2019-05-15 09:5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 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 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第一篇:论文 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摘要:社会惰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大学生合作活动中更是普遍存在。可以从社会惰化理论、大学生心理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在这个群体中出现社会惰化现象的原因,并找到预防或抑制大学生群体社会惰化现象的措施。关键词:大学生群体 社会惰化现象 合作活动 团队合作工作

一、概述

社会惰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影响的很重要的一个现象,社会惰化现象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正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在团体中,责任分散,团体中成员越多,每个成员分到的责任越少,责任定位越不明显,社会惰化现象产生。

在心理学上,有许多实验用以证明社会惰化现象的存在。

法国人马克斯·瑞格曼(Ringelman,1913)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他要求被试在分别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结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 53.5公斤,八个人时是31公斤。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曾在个体独自的情况下和在不同群体规模的情况下测查个体鼓掌和欢呼的声音强度,他发现,与个体独自情况相比,个体的声音强度(鼓掌声和欢呼声)是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弱的。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能证实社会惰化现象的真实存在。

根据有关研究和统计,在前苏联,私有土地占总农用地的1%,但产量却是农业总产量的27%;在匈牙利,农民则曾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在中国,自1978年土地承包责任制,农作物的总产量每年递增8%,这一速度是过去26年里平均增幅的两倍半。

二、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社会惰化现象作为社会群体合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被概括为,哪里有群体合作,哪里就有可能出现社会惰化的身影。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被要求培养为一个懂得创新、合作的特殊群体,他们内部相互之间的合作必不可少。可以说大学生和自己同学的合作是他们的必修课,是他们学业甚至整个人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既然存在着相互合作,便会面临着团体成员的责任分散,出现惰化现象。

在生活上,只就宿舍生活处理上来说,就有合作,也有社会惰化现象的出现。宿舍里的卫生是需要宿舍几人共同保持的。然而相比一个人在家居住的房间卫生保持来说,宿舍住了更多的同学,按理说,人多力量大,宿舍应该更加清洁,但事实上,大多数大学生宿舍的卫生程度要远不如一人独住的卧室卫生程度高。在大学生宿舍中,大家对于打扫卫生的事情相互对托,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宿舍的卫生保持中。值得注意的事,当大学生在找各种理由拒绝的时候,大家多数在心里觉得心安理得。室友们一致认为,即使他不去打扫,对于宿舍这样工程量小的工作,也还有其他几个人顶着,况且,宿舍并不是一个人的干的好还是不好,干了还是没干,完全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最后,大学生宿舍,一般卫生表现得与大学生们的身份年龄不符。

在学习中,特别是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中,社会惰化现象同样常常出现。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在被要求代表小组表达看法或是观点时,在中国传统的追求低调、才不外露的中庸之道的社会氛围下,各组员即使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要表达,但依旧会羞于表达。最终小组成员相互推脱,勉强情况下一位小组成员“挺身而出”,小组其他组员的可能会独树一帜的观点就被掩埋。当然,出现这样的现象,还有可能是小组成员对于问题讨论没有引起足够的兴趣或是注意。小组发言的难度或是紧张度都要远小于个人发言,从而在这样被分散的责任下,小组成员更寄希望于其他组员能“挑大梁”似的关心讨论的主题,最后代替其他组员发言。就这样,在小组成员们身上出现了社会惰化现象后,进行讨论学习的最初目的被违背,也使得讨论学习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讨论也形同虚设。

此外,在大学生实践学习,例如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的过程中,社会惰化现象更是成为影响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统计高校学生论坛中对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感受以及人员招募情况可以初步看出,对于大学生创新项目此类的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利的活动上,大学生参加项目的目的并不完全处于兴趣爱好,更有一部分功利的考虑因素在里面。对于所要求的5人的人数而言,多数项目团队中都会出现有些成员的惰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类行为俗称“打酱油”。深入的对此类项目团队的成员进行分析,大致上包括一个或两个主管人,这两个主管人一般是项目组的发起者,他们负责招募队员,多数情况下,项目所研究的主题是有这两个人所提出的,主题大多与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他们的兴趣相关,这两个主管人有他们的知识背景,清楚项目的主要运作流程,是项目组的主导力量。此外,项目组中一般还会存在着几个能被调动得起来的成员,他们会给团队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但对于项目的执行上面,他们更倾向于听从指挥,然后执行。大学生一般会评价这类人为“比较靠谱的人”。在某些团队中,在某些情况下,一部分团队成员会出现懈怠情绪,认为在整个项目组中,自己不干还有别人,况且无论怎样,自己最后还是能拿到一分成果,因此以各种理由不参加拒绝项目组的任务。所以最终在一些项目组中,真正从头到尾参与项目的成员只有两三位,成员越多,责任越分散,责任的界定月不明晰,甚至会出现项目组的人数为三人时的成果要好于五人时的成果。

在大学生的社团工作中,更是有此类社会惰化现象的发生。一般刚刚加入社团的干事在前期会充满干劲,怀抱着对大学社团工作生活的美好憧憬。然而,在一段时间过后干事们在被分配任务时,往往会以各种理由推辞工作。一般社团中干事众多,不乏能坚持到底的积极的工作的干事,所以这时候对于某些干事,社会惰化现象明显。在社团中,不仅是干事会表现出现惰化,最初,下定决心想把部门发展好的几个部长在后期的部门管理中,也会出现社会惰化现象。就大学生社团来说,一个社团的一个部门通常有三个负责人,即部长,一个发展的比较好的部门,往往部门里的几个部长之间的默契度还有理解度是非常高的,部长们私下里也是非常好的朋友。部长们对部门的工作通常需要分配,当到了部门管理后期,部长们也会对工作产生情绪,出现少参与或不参与社团活动的趋势,部长们考虑到朋友情分等因素,往往对这种惰化选择忽视,由剩下的部长继续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部长们缺乏及时的沟通,导致积怨加深,最终产生矛盾,社团很可能最终不欢而散。这也就解释了有些社团中成员很多,但办事效力却远不如一个人数少得多的小组的情况。

三、大学生群体社会惰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认为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因为这时测量的结果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

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

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整个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那么,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这些是心理学家就社会普遍人所总结出来的三个原因,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既具备与社会上其他群体一样的普遍性特征,有因为大学生特殊的身份等因素具有差异性,故这个群体出现社会惰化现象的原因与其它社会群体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会不完全相同。下面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以上拉塔奈的三点分析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社会惰化现象的原因。

首先,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不仅受到父母的宠爱,还受到来自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心宠爱,可以说在进入大学之前,从未离开过家庭,一直由家里照顾,俨然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这样十多年的家庭的保护下,他们习惯了一切由家里拿主意,一切事情出了事情有家里担着的事实。久而久之,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养成了骄纵、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集体的利益、甚至缺乏责任感的性格,他们渴望脱离家庭的束缚,渴望自由,渴望象大人一样自己做主,承担责任。然而他们却不具备那样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能力,在困难的时候还是会想到家里,希望在家庭的庇护下能摆脱困境。就这样,他们进入大学,远离家庭,加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却依然没有调整过来自己的性格上或是处理事情上的习惯。就这样,无论是在合作学习中、社团活动中、小组项目还是宿舍生活中一遇到稍微不顺心或是稍微困难的情况,由于本身责任感的不强烈,并且因为一直生活在温室里,不能忍受来自他人的一点批评和来自外界的困难,会想要退缩,觉得个人在组织中的作用不大,出现惰化。所以说,大学生自身责任感的缺失以及自身缺乏强大的内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生群体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

此外,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大学生无法协调课业学习和其它校园活动,当大学生感到无法协调过来时,会选择舍弃一些方面。有的大学生选择舍弃学习的时间投身于社团活动等方面,而有些大学生会选择放弃参加社团活动转去学习,从而在这种无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出现了社会惰化现象。“90后”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可以说是一直按照一个确定的目标——考大学日复一日地努力,在进入大学后,自己的理想、自己想选择的未来、自己追求的生活全由自己决定,每个人都不同,在大学里所有的选择没有对或错,只有适合和不适合。大学生们在合作活动初期很大一部分对将要进行的活动缺乏一个具体的了解,很多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到别的同学参加,自己也要参加。直到后期,他们才发现自己时间安排不合理,无法平衡学习和其他校园活动的时间分配。在进入大学以前,学生们一直把学习当做生活的重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进入大学后,学生们无法权衡理论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在学习与社团或是其它项目等活动冲突时,会选择退缩,以将时间腾出来关注学业,牺牲社团和实践项目。另外,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其实并不适合社团的活动或是课外时间项目,或是对于这些团体的管理感到不适应,也团队里面的伙伴不能好好相处的时候,大学生群体里面的社会惰化现象也会出现。

四、如何避免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惰化

心理学上,个体努力工作的条件有三: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有好的成绩;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被认可和重视;个体相信努力工作能得到满意的奖励。

对于大学生群体这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如何避免这样一个群体中社会惰化现象的出现,下面结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在合作活动开始之前,比如说在宿舍卫生值班制度制定时、在学习小组组建时、在课外创新项目组队时和在社团换届负责人交流时,应当尽量把团队成员人数减少一些,这样有利于每一个人分得适当的尽可能多的一些责任,更能让他们感知到自己的责任感,避免责任分散;另外选择一个善于协调与沟通的团队领导人也是十分有效的,一个好的团队领导人能在成员懈怠的时候鼓舞士气,在成员之间有矛盾时及时化解,一个有个人魅力的领导人是团队的核心,让团队充满凝聚力;此外,合作工作开始之前,向组员明确工作规则制度,约法三章,加强成员的责任意识,告诉他们一旦加入到团队当中就要承担必要的工作任务,不能轻易退出团队,这样事先说明情况能使团队中社会惰化现象更少发生。

第二,在合作活动进行过程之中,比如是宿舍中实行卫生值班制的过程中、小组讨论学习阶段、创新项目正式开始准备后、社团部门部长开始管理社团后,也能通过一些措施抑制社会惰化现象的出现。首先,不仅公布整个团队的工作成绩和进度,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然后还可以帮助成员认识其他成员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此外,团队领导人可以定期组织大家谈心,了解他们工作中的困难和感悟,及时化解成员之间的矛盾,确保团队合作工作能持续进行下去。

第三,在合作工作阶段性结束时,比如,在宿舍某次卫生值日后,小组学习一部分完成后,实践项目获得阶段性成果后,社团部门某一项重大工作完成后,可以对成员采取适当的奖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是能被大家所知道的,是有回报的,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五、总结

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在大学生合作活动中普遍存在,通过分析每一个具体的出现社会惰化现象的案例,结合相关心理和环境等因素,能分析出这个群体出现社会惰化现象的原因,找出适当解决办法并着手来预防、抑制和解决。

第二篇:社会惰化作用明显减弱了群体的工作效率

社会惰化作用明显减弱了群体的工作效率。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是:(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

时下,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改革创新、优化服务的主旋律,且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毋庸讳言,极个别政府部门却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政效率不高、服务态度不好、办事推诿拖拉、敷衍塞责、失时误事、不少工作制度形同虚设等突出问题。这种“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不良现象,从心理学上来说就叫做“社会懈怠”。

1920年,德国心理学家黎格曼为了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专门进行了一项心理学实验。试验要求参加者先独自一人拉绳,然后再以3人或8人为一组群体拉绳。原本以为拉力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却偏偏显示为拉力随着人数的增加竟然减弱了:个体的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的人均拉力为53公斤;8人团体的人均拉力仅有31公斤。黎格曼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为什么会出现个体在团体中不太卖力的“社会懈怠”现象?罗列起来大致有这样几个缘由:当团体成员一起工作时,每个个体都认为自己的努力被淹没在团体当中,因而伴随着责任感的降低,努力水平也大打折扣;当团体成员一起工作时,团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在怀疑自己的合作伙伴不像自己一样卖力,所以自己也就没必要费力费神了。

既然“社会懈怠”现象是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对症下药积极应对,减缓乃至消除“龙多不治水”的无端内耗。

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是围绕速度的竞争,谁赢得了速度,谁就能走在前头,进而把握发展的先机和未来。换句话说,现代的市场竞争已不单纯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了。既然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那么政府部门也应适时跟进,牢固树立效率意识,下大力气消除“社会懈怠”不良现象,全面提速行政效能。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坚决克服办事推诿拖拉、敷衍塞责的官僚主义习气,坐言起行,从我做起,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起,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做到服务一流。

“人管人,收效甚微;制度管人,一抓就灵。”全面提速行政效能,个体的努力和自觉必不可少,但根本上还要靠制度建设。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就要切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把部门首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评估制、行政过错追究制落到实处,在对广大公务员加强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靠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保证政风的好转和政府形象的改善。治事先治政,治政先治官,治官先治心。我们相信,随着行政效能建设的深入、持久、广泛开展,“社会懈怠”不良现象定会越来越少,最终淡出人们的视线,“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的群体功能定会生成超值效应。

化解“社会懈怠”心理

时下,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改革创新、优化服务的主旋律,且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毋庸讳言,极个别政府部门却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政效率不高、服务态度不好、办事推诿拖拉、敷衍塞责、失时误事、不少工作制度形同虚设等突出问题。这种“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不良现象,从心理学上来说就叫做“社会懈怠”。

1920年,德国心理学家黎格曼为了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专门进行了一项心理学实验。试验要求参加者先独自一人拉绳,然后再以3人或8人为一组群体拉绳。原本以为拉力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却偏偏显示为拉力随着人数的增加竟然减弱了:个体的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的人均拉力为53公斤;8人团体的人均拉力仅有31公斤。黎格曼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为什么会出现个体在团体中不太卖力的“社会懈怠”现象?罗列起来大致有这样几个缘由:当团体成员一起工作时,每个个体都认为自己的努力被淹没在团体当中,因而伴随着责任感的降低,努力水平也大打折扣;当团体成员一起工作时,团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在怀疑自己的合作伙伴不像自己一样卖力,所以自己也就没必要费力费神了。

既然“社会懈怠”现象是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对症下药积极应对,减缓乃至消除“龙多不治水”的无端内耗

国男足多年徘徊不前原因何在?有人认为球员缺乏斗志、精神、勇气;也有认为是体能、球星、技战术、教练员问题;还有人从训练、选拔、体制、思想教育、医疗保障、球员利益、荣誉意识等因素考虑。诸位见仁见智。

问题虽多,但如果每一位球员尽自己最大努力,整支球队就有无限潜能。07亚洲杯,没有联赛的伊拉克夺得冠军;02世界杯,韩国队打入第四名……这些案例,不正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吗?

有什么办法能让中国足球在现有基础上快速提高比赛成绩?教练员如何激发球员斗志和拼搏精神?短时间提高足球成绩的切入点在哪里?这里涉及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因为,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社会懈怠

一般情况下,你认为10人集体种田产量高,还是将田分给10人种植产量总和更高呢?国外有人发现:当10个人拔河时,众人所出的力气,大约只有5人的合力。心理学家为此做了实验,让蒙在鼓里的被试认为自己在和身后的人一起拔河拉绳子(实际上只有被试者一人拉绳子);测试显示被试未尽全力。

一辆汽车媳火需要人推才能启动,推车的10人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吗?如果没有,又如何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这正是社会心理学家关心的社会懈怠问题----当大家一起工作时,如果我们个人的努力无法被单独评估,这种一起工作的群体,会导至个人责任的扩散,产生社会懈怠(偷懒)现象。

为进一步证实群体中的懈怠存在,更多心理学家做过更大样本的类似实验,同样证明了个体在群体中会减少努力这一事实;并且,群体越大,这种出人不出力的偷懒现象随之增加。有趣的是,参加实验的人中,他们承认在集体中会有懈怠发生,但没有一人认为是自己制造了懈怠。

实验结果表明,当某人不单独为事件负责时,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感会被分散,社会懈怠现象就会发生。如果我们将这种社会心理拿到足球这个大的集体项目中去看,球员的懈怠现象则是普遍存在的了,只不过每支球队,每位球员的懈怠程度不同。换句话说,个体球员懈怠程度越大,群体战斗力就明显减弱。

解决办法(略)

理论依据

这一措施主要目的在于作出个体评估,通过个体评估所激活的意识、需要、动机----产生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这类似心理咨询中的行为疗法----通过行为改变态度。当球队形成良性互动,当团队成员间和谐,当个人意志、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出现时,就能将群体懈怠降到最低程度;并且,转化成社会助长。

上述对个体球员单独评估以及相关措施,是以心理学的社会懈怠、社会助长、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认知行为理论为依据的。它带来每位球员、每一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并传递其目标和责任感。

总而言之,当球员被单独评估时,当他们因成功而被授予适当奖励时,当球员有一种把自己的球队看作是“团队荣誉”的信念时,就会解决赛场精神意志问题,社会懈怠现象也会降到最低程度,从而达成快速提高整支球队成绩的目的。

第三篇:大学生“族化”现象

摘要:分解大学生“族化”成因,从族化的主要矛盾中寻求解决方案,能更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族化透明度,使社会整体健康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正强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族化”主要矛盾大学生健康

“族化”是具有类似价值观,审美观,思考逻辑,条件背景,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相似个体的群体化表现,社会活动使不同群体的的总体特征及分类有了符号化的区分,例如:月关族、啃老族。“族化“群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群体,而是对某一类人的总称,个体之间并不存在一定的互动,所以不能与传统意义上的群体混淆概念。

一、大学生族化原因分析

大学校园族化日益严重,各种“XX族”的个体对周围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族化浓度不断加深。从正面分析我们能得出一些族化现象的原因,但并不能总结出主要矛盾,所以这就要求同时要从侧面分析。

1、为什么当代大多数青年进入大学校园?社会发展程度的要求。

当今社会早已经济全球化,这是人类的全球化活动产生的。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不断膨胀的人口,促使优胜劣汰的形势更加严峻,学历贬值速度加快,所以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遍人群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有就业优势。然而对当代部分大学生而言,期望值与实际值往往差距太大,然后就会产生不适应性。

2、大学校园不同族群到底是怎样产生的?社会综合因素及大学生内在因素共同作用。

社会综合因素包括了会影响到大学生思想的所有外刺激,而内在因素就是每个人在进入大学校园前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考逻辑和拥有了不同能力,所以对不同刺激会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反映体现在具体的思想内容和行为上。这里要强调的是思想和行为是不能分开的,因为不同思考方式会有不同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是难以捉摸的隐性因素,显性因素就是行为,所以同一行为可能是由不同思想条件下而产生的。

3、现代社会文化是怎样影响到大学生族化形成的?

现代社会文化在这里是指新时代发展条件不同地域、不同专业领域、不同信息载体、不同时代条件的各种信息相互交融、筛选,自然或人为形成的一些可接受到的流行性或非流行性因素。人在理想状态下筛选信息的原则是接受感兴趣的或认为对自己有益的信息。进一步深化理解,这种筛选信息的原则起源于对外界事物的有形或无形的感知,或者说进入大学校园前所形成的一些对事物固定的认知态度。

4、国家政治体制及政策对大学生发展有如何影响?人才扩大化的同时也产生了族群扩大化的双向影响。在国家积极推展人才强国的战略下。大学不断扩招,每年的毕业大学生不断增加,同样造成了学历贬值,就业压力增大。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更强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去适应现代社会。

5、家庭历史是怎样影响大学生的入学态度?早期是否形成相对正确的人生观。

众所周知,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环境非常重要。但是在我国这个复杂的人口大国里,教育观是由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家庭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等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按这种理解条件下,一般人们都会认为家庭贫困的学生会更加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然而现实中这部分学生在大学却显得更加的无所事事,颓废。当然这只属于部分现象不概括所有,只是这种趋势俞显明显。

二、怎样解决大学生族化问题。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总结出思想是影响行为的最直接因素,“族化”的根本原因在与思考逻辑的相对错误,要逐渐解决的这个“族化”问题首先要从有效的思想引导开始,使大学生建立相对正确的思考逻辑从而改变行为,逐步解决“族化”现象。

族化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就业形势对大学生造成的巨大压力。在学校好好学习,并不一定就能有份好工作。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才是关键,所以这需要学校与我们自己的共同努力。学校需按照社会需求建立学科体系,完成知识补充;提供更多的锻炼实习机会;设置心理教育课程时常辅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环境。我们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自己的追逐目标,对自己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不断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多思考问题,改进自身缺点。

学号2011310007

第四篇:大学生群体过度社会化了?

大学生群体过度社会化了?

调查显示,56.8%的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化不足,同时 31.2%的人感觉大学生过度社会化

江江 何志坚

‚这都要12月了,年关怎么过啊?‛在浙江一所高校上大四的刘舒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找工作找了半年,依然毫无头绪。二十三岁的成年人了,刘舒一到面试还是紧张得面红耳赤、手足无措,更别谈集体讨论、策划方案了。简历中各种奖项一个不落,独独没有让公司看中的实践经验,一个小公司经理在结束面试后好意地提醒他:‚你还是学生气太重了,要多锻炼。‛

‚想找份好工作,单有漂亮的成绩单是肯定不够的。‛刘舒发觉,自己多年的校园生活在就业考试面前显得一无是处。以前做家教、打零工等兼职社会实践还能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改善经济条件,现如今仅仅有这些经历显然已经不够用了。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搜狐网教育频道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2180名参与者中,56.8%的人认为现今的大学生‚社会化不足,仍然单纯幼稚,对实际工作不适应‛。

‚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毕业不足半年,小张已经换了三份工作。上个月,新老总把他叫到办公室,‚你上班也有一阵子了,为什么工作总是缩手缩脚,做事却爱冲动,搞得人事关系恶劣,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小张再一次选择了辞职。‚我不喜欢勉强自己迎合他人,这样我宁愿辞职。‛但是,回过头来看,愤而辞职的小张依然对前途一片茫然。

本次调查中,‚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超过了‚学习科研‛,被选为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应该注重培养的能力。

‚前不久大学同学毕业十年聚会,大家都饶有兴趣地打听着彼此的近况。令人惊讶的是,当年全班公认的‘高材生’如今在一家小公司里做着职员,表现平平,而当年学习一般的同学中有几位在不同领域里已功成名就。‛一位工作多年的吴小姐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感慨道。

‚第十名现象‛已经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专家指出,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业智力与现实生活很少发生联系,它只能对学生在成绩和分数上产生作用。社会转型阶段,大学生作为已‚成年‛还未‚成人‛的一个特殊群体,必须要实现自身和社会的融合。

刘舒他们班一共30人就有7人放弃找工作选择了回家,‚等着家里给找工作‛成为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

东华理工大学大四的曾国盛回忆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时说:‚我认为在学校学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现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要求越来越淡化,他们更注重的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而调查中,只有13.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实现了社会化,他们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思想成熟、独立。‛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冯桂林认为,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里程碑。大学四年是走入社会前的最后准备,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跨入社会后的成败。而不少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接触少,走上工作岗位后处理不好各种复杂的关系,容易脱离实际,一旦碰壁就一蹶不振。阅历浅加

上自控能力差,使得他们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本次调查的参与者,普遍感觉大学生们在‚独立生活能力(17.8%)‛、‚思维方式(16.9%)‛、‚就业/找工作(15.7%)‛和‚人际关系(14.9%)‛方面表现仍显幼稚。

‚很多奖学金都是人缘奖‛

近年来,一群‚懂人情世故‛的大学生在校园里活得如鱼得水。

据媒体报道,有大学生为了得奖学金‚托关系暗箱操作‛,有人借钱开店经营引发争议,更有远见卓识的新生在入学前就开始铺垫‚大学关系网‛。

‚现在的孩子,太厉害了。‛刚刚留校授课的李勤老师,最近被大一新生吓了一跳。第一次记录完平时成绩,就有学生课后跑上讲台跟她‚讨价还价‛,理由是‚三年后要申请留学,成绩很重要‛。

本次调查中,95.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当中存在过度社会化的现象,甚至33.5%的人认为这一现象‚非常普遍‛。

1993年,北大做出一个轰动全国的决定——推倒南墙,成为大学校园面向社会开放的一个信号。8年以后,北大决定复建南墙,有人说这是回归教育本位的一个信号。一拆一建之间,校园已经不复从前了。

‚国外的大学没有围墙一样能挡住社会的喧嚣,中国的大学被围墙隔离却难免世俗。校园本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伊甸园,是理想与梦想放飞的净土。而这份宁静,这片净土,现在却被一些不好的事情侵蚀破坏。‛北京某高校大四的小李略显无奈地对笔者说。

小李刚来北京时,行李中自己的东西并不多,都是些大包小包的家乡特产。‚爸妈特意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在北京的一位阿姨‛,他说,‚我刚办完入学手续,屁股还没坐下,爸妈就打电话让我把东西给阿姨送了过去。爸妈就是希望我在外地有人照应,不过当时我觉得挺别扭的!‛

‚现在想想,这种人情来往还是比较单纯的,进来之后才发现,大学的人际关系比这复杂得多。大学评定奖学金、入党、保送研究生时,人际关系的‘学问’大了去了!人际关系不好的话很难轮得上你。‛大四的他已经深谙其道。

‚很多奖学金最后都是给了班干部或者人缘好的人!‛小李说。调查中,31.2%的人认为‚大学生过度社会化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红文认为:‚大学生应该社会化,但大学生的社会化更多地应在校园内完成。‛她指出,大学生越了解社会、越适应社会,社会化程度就越高。‚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大学生社会化必须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失去自我身份的认同,弄得大学生不像大学生!‛

‚谁把他们变得那么现实?‛

‚现在的大学生太老成了,昔日大学所倡导的科学、民主、自由的精神气质正一步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采访中,一位在高校工作20多年,并长期担任班主任职务的教授发出如是感慨。

来自海南文昌中学的吴老师,同时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在读教育硕士。‚我们当然不能否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东西,仅有人际关系是不够的,既有能力,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她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很后悔上学的时候一心死读书,毕业到现在我还觉得人际关系很难理清。‛工作了近十年的吴先生,至今仍对自己的学生生涯表示

遗憾。

本次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看法各执一词。13.3%的人认为社会化‚利大于弊,可以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36.7%的人认为‚弊大于利,过度社会化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近期,一名内地赴港读书的博士生自杀事件引起社会的持续关注,也再一次引发了民众对于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思考。

有分析指出,曾经的辉煌,多年的付出,对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是该生走向不归路的重要原因,而这一切,内地学生也有同感。

‚如果不是高额学费,如果不是就业困难,大学生也不会整天想着追求金钱、钻营关系。谁不想脚踏实地地往前走,你们说是谁把他们变得那么现实?‛调查中有人这样留言。

同时,也有半数以上的民众认为,大学生社会化‚利弊参半,关键在于学校和社会如何引导‛。

发布时间: 2007-12-03 10: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第五篇:论在校大学生逃课现象

论在校大学生逃课现象

中文摘要:目前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常常不上课的“逃课族”,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大四毕业班学生出现“空巢”现象,折射出就业难与扩招热,也使得大学本科教育无奈“缩水”。因此,高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治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逃课 归因分析 学习疲倦

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达的时代,因为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至理名言,因此,愈来愈多的人选择继续读大学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实现人生的目标。可是,在读的大学生,或者曾经是大学生的都很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的破坏性大。试问:这样的逃课,这样的大学生活能学到知识吗?能改变命运吗?虽然高校管理部门都对“逃课”现象深恶痛绝、严防死守,多数大学生对“逃课”也持否定的态度,但“逃课”现象始终在大学校园里普遍不合理的存在着,这足以说明此问题的复杂性。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中心环节的地位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激发和引导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走出“逃课”误区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这也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因此,透视“逃课”现象、寻求解决途径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逃课现状

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殷

切期望的大学生应该更加珍惜机会,努力学习。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却令人堪忧,逃课也成了大学生的家常便饭。“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由此看来,逃课现象的普遍性。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逃课已经成为大学生无需掩饰的公开秘密并且有了经验总结和逃课指南。而那些“坚守”上课之道的学生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睡觉者、用手机打游戏、聊天者,比比皆是。

据不完全统计,当今大学中从未逃过课的学生几乎为零。在大学里基础课逃课率一般在25%以上,专业课的逃课率在20%以上,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公共课学生到课率在50%左右。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已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给高校的管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正常学习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特点

1、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特点(1)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性

据调查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逃课率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大一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为50.5%。(中国教育网大学生调查数据分析)

(2)男生的逃课情况较女生更为严重

从全国高校的调查情况来看,经常逃课的男生占16%,偶尔逃课的男生占70%,没有逃过课的男生只占男生总数的14%;女生中没有逃过课的学生占33%,有逃课经历的占67%(其中经常性逃课的占女生总数的4%)。

(3)大学生逃课对课程有选择

大学生逃课时,对逃什么课有比较明确的选择:政治理论课占54.8%,选修课占32.6%,基础课占27.3%,专业课占21.4%。(4)高校的层次与学生逃课比例成反比

重点院校,逃过课的学生占50%以上,经常逃课的学生占6%左右;一般本科院校,逃过课的学生占67%左右,经常逃课的学生占10%左右;而高职高专,逃过课的学生在80%以上,经常逃课的学生高达15%以上.(5)隐性逃课现象严重

所谓隐性逃课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学生做其他事情或者想其他事情,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本科与专科生都存在高比例的隐性逃课现象。毕业班,本科生与专科生的隐性逃课率分别达到了89.4%与84.4%,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6)学生逃课率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呈现不平衡性

我们以山西某大学的调查结果为例;在学历方面,本科与博士学历教师授课的逃课率较高,分别占到41%与37.1%,而硕士学历的教师所授课的逃课率只有24.2%。在职称方面,讲师与副教授授课的逃课率较低,分别为28.8%与22.1%;助教与教授的授课逃课率却占

到44%与31.4%。在年龄方面,年龄在30~45岁的教师所授课的逃课率较低,为17.4%,55岁以上的教师所授课逃课率很高,达到了44.7%。(7)其他特点

军校没有经常逃课的学生,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外地学生高于本地学生,文史类课的逃课率高于理工类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大课堂高于小课堂。

三、大学生逃课产生的后果

1、逃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从长远角度看学生应培养自己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而这些都必须在平时课堂上一点一滴积累。学生逃课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纪校风,同时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大学生逃课更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浪费无论是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2、导致大学教育无奈“缩水”

现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仅学生有压力同时学校也有很大压力。就业率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评估、招生等各方面问题。面对就业挑战一些学校出现教学为就业让路。许多学校在大四时尽量少安排或不排课,毕业论文则会提前布置。大学生因为找工作而影响上课和写论文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实在令人担忧。而对毕业生“逃课”往往采取默许或回避的态度,这种不惜采取牺牲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不负责

任的。它直接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

四、大学生逃课现象归因分析

1、外部因素(1)学校因素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相对滞后,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许多大学在制度和配套设施建设上也由于跟不上扩招的速度,使高等教育模式出现了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逃课的现象。

① 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现状。大学的定位应是教学与研究并重。但是,现在大学的实际情况却是本在研究,面在教学,研究高于教学。在大学,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有其特殊性,教学的质量无法用分数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教师评定职称时依据的仅仅是教学课时的数量。课上得好与坏没有太大关系,写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更为关键。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学质量着实不容乐观,质量上不去,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就会逐渐淡化,形成“一次多,二次少,三次寥寥”的课堂到课率,即使采取强硬的管理措施,比如:课堂点名,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大量出现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隐性逃课”现象。②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都未能默契配合。教学管理一条线:部分教师上课满堂灌,只管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则不闻不问;学生管理一条线;学生管理工作者与课堂教学几乎脱钩,只注

意让学生多从事社会工作,有的还让学生旷课来协助自己的工作,使学生逃课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③ 学校对非专业课的管理相对忽略,公共课、选修课流于形式。高校忽略对公共课、选修课等非专业课的管理,忽视人才的引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案一教到底。非专业课往往采取上百甚至几百人的大课教育方式,学生兴趣自然降低,加上无法有效管理,逃课现象大量出现。④ 严进宽出的课程考核不科学

由于高校没有淘汰制使大学生感到在校学习压力不大,学生普遍存在“分不在高及格就行”错误思想。另外,大学考试制度及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有的大学教师考前圈重点、划范围尤其表现在文史类考试。许多逃课学生都采取复印、抄写笔记的考前“突击思想”应付考试。那些公共课和基础课更不必说,要么写一篇论文要么开卷考很轻易通过。

(2)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教学内容过于理论,致使学生上课时感到课程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没劲。久而久之,便对该科目产生了厌烦和排斥的心理,发展到极点便是逃课。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部分教师的师生教学关系不协调。教学关系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由于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师的考核制度与高中相比都发生

了改变,导致师生间缺乏了解和沟通。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淡化,学生和老师行同陌路。部分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的新变化,认为老师不关心自己,产生了对老师的不信任和反感,因而对该科目也产生了厌烦心理,心离课堂越来越远,产生逃课心理,表现在行动上便是逃课。即使还坐在课堂上,也是“隐性逃课”。(3)社会因素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随着毕业生择业的临近,求职压力成为毕业生除学习压力外最重要的应激源。就业的压力迫使大四学生无暇顾及正常学习。进入大四后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当前就业形势又不乐观,为了让学生及时找到工作学校也不得不默许学生逃课找工作的做法。大四“空巢”现象看似普遍,但它折射的其实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和大学的扩招热。

2、内部因素(1)盲目从众心理

高考后大学生上理想大学的目标实现了,然而新的目标尚未确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于理想的重建期。其心智、情感、人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真正健全。最常见的逃课理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为了考研或预备英语四、六级、GRE、考公务员等其他重要的考试。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要为找一份好工作增加砝码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证书考试培训,但是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行为呈现一定的盲目性。不少毕业生盲目考研,盲目提前离校找工作,盲目追求证书等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造成了毕业生的“空巢”现象。

(2)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学生逃课折射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自制和自律能力。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价值评价失衡、理想渺茫是导致逃课现象的主导因素。这些“逃课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打牌、谈恋爱。

(3)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是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有学习倦怠心理的学生对自身完成学业规定的有关内容学习能力的信念不高,碰到困难不愿意努力克服。一些学生在高中是优等生,而到了大学里不再优秀落差比较大。有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前途渺茫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动机不强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出现逃课现象。(4)就业认知有偏差

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四周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深感困惑。面临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时不知所措,自我认知不准确导致对外在环境认知不确切。不少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因而就业心理压力很大。(5)家庭背景的客观因素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以家庭背景、就业方便自居,逃课、上网、睡觉、打牌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而家庭困难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只能利用上课时间多做些社会兼职来帮助完成自己的学业。“逃课风”随之形成。

五、解决途径与建议

1、改革专业招生模式

首先,高考招生应“先统后分”。即,先统分学科类,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分专业。这样学生在对学科类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专业。其次,提供专业调整空间。即,在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学习之后,高校应给一些对本专业毫无兴趣而对其他专业有所成绩的学生提供转专业的便利通道。

课的监测评估制度改变以点名为主的监督方式转变到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上来防止学生隐性逃课。

(2)加强考试制度改革加大素质教育力度

要坚持大学考试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大学考试应不拘泥于笔试、更不能拘泥于书本,而应注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一些公共基础课要加强考教分离力度,要通过合理、有效、科学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正确发挥师德师风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由于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教师的言行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德育人,要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引导教育学生。学校也要切实加强建设良好的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4、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大学与高中的生活千差万别,班主任、辅导员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应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首先,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使之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加强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明白大学“60分万岁”已毫无意义,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5、加强与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下的逃课行为,我们一是要改变那种毕业班才谈就业的错误观念。从大一就应逐步引导学生规划人生,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二是要引导学生获取一些有用的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防止学生盲目追求证书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三是要加强大学生考研的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考研。杜绝学生逃课“跟风式”的盲目考研,防止其出现因专业知识不扎实而造成考研与就业“双落空”的现象。四要教育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去工作,不能再以精英教育时代的传统就业观念来对待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需要把大学生定为一个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五要加强和改进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高校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素质准备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要致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就业。

6、建立与完善科学的招聘制度

建立一个科学的招聘制度,适当改变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改变原有顶岗“关系户”等制度。政府应提供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社会要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共同面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

7、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大学生逃课表面上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而实质上已经上升为社会问题。针对大学生逃课原因的多样性高校应该注重招生、学生培养与就业的系统性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才能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尤其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高校要把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教育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当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把大学生教育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问题。

六、总结

逃课现象从表面看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态度,而深入研究后则是学校制度、教师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注重高校教育、学生培养与就业的系统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加强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荣辱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网 [2]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关系[J].心理科学

[3] 李双,李国辉.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 施章清,孙昕怡.高师学生择业心理归因结构调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5]郑玫,包华林.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下载论文  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 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社会调查报告

    上课发短信、占座不到、考试作弊、浪费粮食……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与大学校园厚重、高雅、宁静的氛围极不相称。减少校园不文明现象,亟待各方关注--- 不文明行为......

    关于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现象的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从他们自身利益出发, 对某些大学生就业采取偏见和排斥的态度, 以及由此带来的这些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被损害和被剥夺的社会现象,主要表......

    论大学生短期支教热现象

    论大学生短期支教热的现象近年来,伴随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等国际性赛事陆续在中国登陆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热潮,再加上社会各方......

    论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精选5篇]

    论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 ——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例,浅谈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 摘要:电视节目同质化发展一直是人们所深恶痛绝的。几乎所有的电视媒体受众都不......

    论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象与反思

    论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象与反思摘要:老人摔倒敢不敢扶?孩子被撞敢不敢救?这两个“敢不敢”,成为今年中国街头每一个“路人”可能面临的选择题。老人摔倒无人搀扶在近年来引起社会......

    思修课论文论-大学生加强法律修养的必要性

    NEUSOFT 论大学生加强法律修养的必要性 作者:XX 班级:XX 学号:XXXXXXXXXXX (地址:XXXXXXXXX 邮编:XXXXXX) 指导老师:XX 2011/11/25 内容摘要 【摘 要】:我们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

    思修论文论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精)

    论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摘要: 法制观念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

    大学生眼中的社会分层现象[最终版]

    学院:建测学院大 学 生 眼 中 的 社 会 分 层 现 象专业班级:给排水082 23姓名:戴先水 日期:2009年12月28日学号: 大学生眼中的社会分层现象 【内容提要】 有人说,有富人就会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