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活动促进学习提升文化自信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教师初步懂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更加需要在文化自信方面起引领示范作用。小波学校党支部通过开展“学习达人”挑战赛、青年教师“青春献教育、爱心铸师魂”演讲赛及参观红色基地学抗洪英雄等活动提升了全校师生文化自信。
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全校师生逐步懂得:
1.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自信更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宣传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讲清楚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制度原因,增强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底气。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能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2.文化自信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学校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小波学校党支部每年组织党员和团员去抗洪英雄许广墓地参观吊唁,掀起了学习抗洪英雄许广做四有新人活动。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把他们演绎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鼓吹为“普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销,对那些不听命、不顺从他们的国家,更是挥舞价值观念的大棒进行打压。我们要警惕借所谓“普世价值”抹黑我们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传统的行为,学校教育要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香港修例**根本上是西方颜色革命和香港教育失败的苦果,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缺失。
总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我们必须用活动促进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教师初步懂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更加需要在文化自信方面起引领示范作用。小波学校党支部通过开展“学习达人”挑战赛、青年教师“青春献教育、爱心铸师魂”演讲赛及参观红色基地学抗洪英雄等活动提升了全校师生文化自信。
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全校师生逐步懂得:
1.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自信更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宣传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讲清楚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制度原因,增强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底气。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能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2.文化自信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学校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小波学校党支部每年组织党员和团员去抗洪英雄许广墓地参观吊唁,掀起了学习抗洪英雄许广做四有新人活动。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把他们演绎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鼓吹为“普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销,对那些不听命、不顺从他们的国家,更是挥舞价值观念的大棒进行打压。我们要警惕借所谓“普世价值”抹黑我们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传统的行为,学校教育要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香港修例**根本上是西方颜色革命和香港教育失败的苦果,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缺失。
总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我们必须用活动促进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第二篇:丰富党员学习形式提升党员学习效果
丰富党员学习形式提升党员学习效果
太平地镇党委为提高党员干部个人素质,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培训教育狠下功夫,形式上坚持“八突出”,效果上实现“八增强”,切实加大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
一是集中学。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5次、20课时,镇机关党员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制,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整体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突出自学。要求党员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每周保证自学4小时,深入扎实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实用科学技术以及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党员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三是突出互学。机关党员干部以周五干部学习日为平台,组织干部转换学习角色,由学生变为老师,轮流上台讲课,内容涉及到党的理论,法律法规、科学技术、农牧业实用技术等各方面。镇党委根据属地将全镇党员划分30个学习讨论小组,选出学习小组组长,坚持每月对学习内容检查交流1次,切实增强党员相互交流理论知识、互帮共进的积极性。四是突出外出学习。党员在党支部的组织下,经常到外地学习借鉴生产经验。年初党委组织镇机关党员协同各村党支部书记共同前往山东寿光学习、参观取经;东山湾村党支部组织27名党员南下先后辽宁朝阳学习了露地蔬菜种植模式;潘家沟村党支部组织36名党员远
赴辽宁朝阳和河北李家湾学习枣树栽植技术,这些带有目的的外出学习,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理念,切实增强党员立足实际、科学发展的信心。五是突出专家讲学。今年4月份,积极邀请市理论宣讲团来我镇宣讲,讲课内容翔实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大家欢迎。5月份,市、区远教中心的专家来我镇举办远教管理员培训班,培训采取理论授课、实际操作和现场问答的形式进行,使每名远教管理员掌握了应该具备的知识。6月份区农牧业局在我镇为部分党员干部群众上了一堂实际实用的设施农业课。这些专家的现场授课,切实增强党员创新思维、更新观念的意识,使全镇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六是突出巡回宣讲促学。针对全镇党员人数较多,文化水平不均的现状,镇党委建立了4支由理论宣传、科技、法律服务等政府干部组成的便民服务小分队,坚持每周两次下乡服务制度,定期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项目小区为农民零距离宣讲蔬菜种植、葡萄栽培、药材种植、肉牛养殖等科技知识和法律服务,切实提高和增强了农村党员群众的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水平。七是突出编发资料辅学。根据党员分布较广、集中学习较难的现象,几年来,镇党委组织相关部门印制了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宣传单近5万份,向群众党员发放,在三个有线电视和21个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多次放映各类学习资料,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切实增强了这些弱势党员群体学习受教育的程度,逐步提高了党员群体素质。八是突出利用各村的农民教育大讲堂这一阵地,对广大农民党员进行实用技术、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培训,集电教观摩与现场授课于一体,既有专家讲座也有农民党员的现身说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广大党员群众增强了发展信心,形成了发展共识。
太平地镇
郑耀春
第三篇:用学习培训成果 促进干部素质提升
用学习培训成果 促进干部素质提升——临沧市领导干部赴北京大学培训学习总结
时间: 2010年11月15日 来源:市委组织部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临沧市54名领导干部在北京大学学习
今年,市委作出了“三个一百”、“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市委的安排,2010年9月18日至29日,临沧市54名领导干部赴北京大学参加了为期12天的“临沧市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参训学员珍惜机遇、勤奋学习,更新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提升了能力和水平,为推动临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培训学习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学习的基本情况
本期专题培训班,时间虽短,但特色鲜明,富有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办班规格高。市委决定以“公开选拔一批、送学深造一批、挂职学习一批、下派锻炼一批”的“四个一批”工程来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其中选派干部到北京大学培训学习,就是落实“四个一批”的具体措施之一。市委书记杨洪波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锁飞同志,市委副书记张泽军同志对举办好这期培训班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贺国飞同志多次听取举办培训班筹备工作的汇报,并作出具体的工作安排。作为这次培训班的承办单位市委组织部,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组织安排好这次培训班,数月来多次与北京大学反复衔接、沟通和修改完善培训方案,在开班之前,还派专人到北京大学就住宿安排、课程设置、教师聘请、参观考察等具体事宜进行实地勘察、商定。在赴北京大学前,市委组织部召开了动员会,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赵子杰同志作了动员讲话,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建民同志对学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林同志对组织好这次培训作了具体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市委、市委组织部对办好此次培训班的的高度重视。在协商这次培训班的工作中,北京大学根据我市干部培养锻炼的需求,在内容设置和主讲阵容方面作了很好的安排,授课教师中有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有中央党校的专家学者,有国内著名金融专家、经济学家等名家大师,课程内容既涉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国际投资趋势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等经济热点,又包含政府投融资与资本运作、县域经济与工业发展战略、城市建设与规划等现实问题,安排的培训内容紧扣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二)参学对象广。按照市委的要求,本次外出培训学习主要以少数民族、妇女、年轻和非党四类干部为重点,经市委组织部与市委统战部、市妇联、市民宗局共同研究,并按以下三个原则进行选派:一是按照四类(年轻、妇女、少数民族、非党)干部的原则选派,共选派54名干部,其中:年轻干部类14名,妇女干部类14名,非党干部类12名,少数民族干部类14名(其中拉祜族1名、佤族3名、布朗族2名、傣族2名、彝族2名、白族1名、苗族1名、回族1名、景颇族1名)。二是按照职级搭配的原则选派,其中:正处级干部13名,副处级干部25名,正科级干部16名。三是按照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搭配的原则选派,其中:每个县(区)各选派两名,孟定片区1名,市直相关单位37名。选派的54名人选名单最后报经市委审定同意。
(三)组织机构全。为确保本次外出培训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市委还安排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建民同志为此次培训班的带队领导,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科长段倩、科员颜野2名同志作为管理人员进行跟班学习。培训班建立了组织机构,设班长1名,副班长2名,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纪检委员各1名。下设4个学习小组和1个跟班学习管理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设组长1名和联络员2名。跟班学习管理小组设组长1名和成员1名。同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还安排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教育培训部的李延国同志为班级指导、邹洋同志为班主任、张立冰同志为班主任助理。
(四)培训质量高。培训课程紧紧围绕推动临沧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的思路和临沧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来设置,具体有《从转方式调结构,解析城镇化发展》、《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热点分析》、《县域经济与工业发展战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学习型组织建设》、《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策略及方法》、《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政府投融资与资本运作》、《领导科学与艺术》、《依法科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城市发展战略》、《高级政务礼仪》、《政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区域发展格局及其瞻望》等17个专题的知识。授课的老师都是国内知名专家和教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在本专业领域学术造诣很深,同时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感染力强,讲课中既有深奥的理论,又有易懂的道理,也有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学员听后普遍反映务实、管用。同时,还开展体验式教学,组织学员实地参观考察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中关村科技园区、燕京啤酒集团、神州数码公司、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通过12天的培训学习,我市参训学员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在政治理论、政策水平、党性修养、组织能力、形象礼仪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五)后勤服务实。在赴北京大学培训前,市委组织部就做出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带队领导,建立了培训班组织机构,明确了班委工作职责,详细的说明了培训班行程安排、相关事宜及有关要求、参训人员名单、课程设置安排及其他应注意事项,把培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在培训过程中,市委组织部跟班管理人员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工作人员在学员的吃、住、行等方面都体现了重细节、抓落实,实实在在为学员服务。如:住宿的酒店干净整洁、离学校距离适中,安排的食堂品种丰富、营养均衡,工作人员每天为学员打好开水、打扫教室卫生、复印好讲义,外出考察学习的车辆配置好、参观考察的地点和线路选择适宜。尤其精心策划组织的中秋联欢晚会,给9月份出生的学员集体过生日,让全体学员在首都北京度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中秋节。
参观中关村科技园区
二、培训学习的主要收获
这次培训学习,全体学员普通认为收获很大,效果很好。特别是北大的学习培训站在发展的前沿,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感染力强,对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提高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达到了培训目的。
(一)学到了新知识。短短12天时间,先后学习了工业经济、宏观经济、县域经济、金融改革、招商引资、城市规划、政府投融资、科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政务礼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区域发展等17个专题的知识,参观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中关村科技园区、燕京啤酒集团、神州数码公司、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让学员学到了许多平时在书本上和在临沧了解不到的新知识和现代思维观念,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素养,完善了知识结构,也找到了差距与不足,对提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做好今后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了新认识。通过培训,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深了市委“三个一百”、“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认识,转变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明确了本部门、本单位服务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坚定了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三)增强了新能力。在培训学习中,授课的专家、教授、学者既有前沿的理论又能联系实际,对问题的分析做到深入透彻、旁征博引,语言风趣、引论精辟。既讲课、又提问,实现了互动,启发学员动脑,思考问题,气氛活跃,引起了大家共鸣,让学员们感受到北大民主、科学、平等、和谐、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和氛围,使自己胸怀更宽阔,视野更宽广,知识更丰富,为今后结合实际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妥善处理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开拓工作局面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培养了学员从更多角度、更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了理性分析问题和敏锐洞察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树立了新形象。在培训学习中,学员们时刻树立“人人都是临沧形象,处处展示临沧风貌”的理念,自觉置身于组织之中,严于律己,遵守北大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尊重老师,不迟到,不早退,注重言行举止、仪容仪表,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勇跃发言,以求真务实的学风、谦虚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北京大学老师们的认可和肯定,充分展示了临沧干部的良好形象,让他们更加直观的认识临沧、记住临沧,并通过他们向更多的人宣传临沧。
参观燕京啤酒集团
三、下步工作建议
通过培训,大家纷纷表示,十分感谢市委、市委组织部为干部提供了这一次难得的学习培训机会,回到工作岗位后,一定要用学习培训成果,促进素质提升,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并建议:
(一)加大外出培训力度。建议今后每年安排一批干部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或港、澳及国外知名大学学习培训,把高等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内外著名教育培训机构的优质培训资源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充分依托他们在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基础研究及教学设施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努力构建开放竞争、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
(二)增加培训经费投入。建议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加强外出培训专项经费管理,确保干部外出培训一年一个新台阶。
中共临沧市委组织部
2010年11月4日
第四篇:用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
用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
尊敬的党组织:
我们党中央一直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在我看来构建一种和谐的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的帮助。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和隐性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底蕴。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总是力图构建一种和谐的文化,以便从人们的内心深处给出一种价值标准,使这种标准内化为一种强大的自省力和约束力,在人们依据这种标准做出某种行为的时候,能够“发而皆中节”,保持社会的和谐状态。创建和谐文化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和方略,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为我们考察和构建社会体制及文化形态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哲学理念、新的实践逻辑,为我们实现科学发展、造福人民、推进文明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和思想动力。和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值得我们从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的深刻层面加以把握和理解。
首先,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文化哲学。作为文化哲学,它研究人们精神生活的一般规律和根本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需要“和谐哲学”,强调各种积极的力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动互补,同心协力,为振兴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和谐哲学是与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哲学,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哲学。所以,和谐文化的形成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广阔的文化背景,深度和广度上的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激荡着和谐文化产生强健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其次,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文化能力。文化的作用在于化入人心,日渐渗透,成为人们修炼素质和习惯的指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观念、行为等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在多元化与多样化的选择中,东方与西方、文明与冲突、高雅与通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现象造成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浮躁并存,斑斓与喧嚣同行。我们面对多样性,应积极有效地引导多样性的和谐,妥善处理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发挥和谐文化的能力,使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和谐文化需要对多元文化产生认同,不能简单粗暴地压抑和消解多样性,而应运用和谐文化的操控能力,积极引导、协调、提升和规范多样性,在多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从中提炼出民族的向心力和前进力。
第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文化创新。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的转型”。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应贯穿一种具有世界眼光的积极有为的创新思维。当代世界并不平静,和平与发展、对话与对抗的世界格局一波三折,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诸如,强权政治在以不同方式干预、颠覆别国政权,霸权主义以强凌弱用战争的形式推行它的“国家利益”,超级大国以文化为“软实力”把它的价值观进行“世界普适性”的包装在全球兜售,而它的理论家又以“世界级言论”论证它在世界热点地区进行战争的合理性。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冲突应对冲突,而应进入更高更新的思想层面,提出“和谐文化”的理念,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和创新发展。
总之,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底蕴。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智慧的结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所在,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也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我们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这样才能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申论:传承优秀传统 提升文化自信
申论范文:传承优秀传统 提升文化自信
导语:申论文章可能是很多考生的一大难点,对于申论作文技能的提升,考生其实可以从模仿开始,从背诵好的文章,模仿优秀文章入手,看的多了,学的多了,自然而言会在自己的体内消化,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时间久了,就能写得出一手好文章了。在此,中公教育申论频道推出【跟着大咖学写作】栏目,会定期更新我们精挑细选的优秀大家手笔,供考生背诵学习之用。文章中的红字考生可以着重背诵,化为己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近,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做好新时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极其重要的社会工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认知
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浩浩荡荡,上下5000年;二是历史延续。无论朝代如何更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延绵不绝,从来没有被其他文化征服过、替代过,从来没有中断过;三是历史创新。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作出过贡献,都创造了属于自己时代、具有自己时代特征的中华传统文化;四是历史贡献。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跨度最长、体系最全的封建文化,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传播,让全体人民、让全世界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合理成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内容,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当前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有人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极力贬低、歪曲、抹杀历史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就是要铲除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严肃指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及列宁的名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些精辟论述都说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振兴中华民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必须从维护民族和国家安危的高度,彻底批判、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以及一切蔑视、丑化、践踏、遗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行。
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深入挖掘和清晰展现出来,才能为人们全面认知传统文化提供客观、真实、鲜活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形态。因此,要增强文化自信,就一定要加大历史文化的发掘、收藏、鉴别、整理、展现的力度,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就一定要从文化振兴和文化自觉的高度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内在结构和基本走向;就一定要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就一定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就一定要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
当前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有人借口财力不济而轻视文物保护、文化宣传,有人借口市场开发而损毁文物、妨碍文化事业,有人借口古文化文言文阅读不方便而放弃保护传承,有人借口给学生减负而削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有人借口国际社会文化冲突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拓展。凡此种种,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消极应付、行为抵制和实践扭曲,都不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要求,都必须得到立即、切实的纠正。
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毕竟是过往悠久历史的汇集、叠加和延续,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传统文化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但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要增强文化自信,就一定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要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采取辩证客观的态度,分析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绝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接受;就一定要在真懂、真信的基础上实现真的扬弃、真的创新、真的转化、真的活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当代存在形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和推进力量。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当前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有人钟情于怀旧复古,留恋于汉服唐装,着力于古风重现;有人以囫囵吞枣式的背诵古文经典为雅致,以研习风水八卦为清高,以蓄须作揖、长袍马褂为时尚;有人拜神弄鬼、迷恋陈规陋俗;有人独断专横、崇拜帝王将相。这些文化复古主义的现象,都是过分看重了传统文化的形式,过分复古泥古,甚至是对传统文化中糟粕成分的恢复和传承,与当代文化发展不相适应、与现代社会进步不能协调,都不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要求。这些现象都应该而且必须被彻底杜绝。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中创造、延续和提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动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振兴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宏伟、持久的战略任务。全党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全情投入、实践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活血液,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牢固的思想文化基础。
本文源自南方日报 作者 董玉整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