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文化滋润课堂 以智慧提升品质
用文化滋润课堂
以智慧提升品质 ——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研究
执笔:薛法根、娄小明
文化就像空气,你虽浸润其中,却往往难以体察,而又须臾不可或缺。一方文化养育了一方人,滋润着他们的心灵,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一方文化孕育了一方教育,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提升了教育的品位。丝绸文化是我校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土壤,自觉汲取丝绸文化的精神品质,积极融入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将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校园生活质量和学科教学品质,有利于我们自由、滋润地成长。
一、学科教学的文化启示
《文心雕龙》曰:“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盛泽的丝绸经济生活孕育了盛泽的丝绸文化,盛泽的丝绸文化化育了盛泽人的精神和品格。千百年来,盛泽先民在从事蚕桑劳作、开创丝绸行业的进程中,凝聚了 “仁爱”、“尚智”、“精细”、“坚韧”的精神品格,四者之间相互促成,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丝绸文化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础,开启和陶铸了盛泽先民的文化心智。丝绸文化之所以那样旖旎,富有摄人心魄的魅力,就在于具有仁爱、尚智、精细、坚韧和包容、开放的精神品格,以及神秘性和想象力。
作为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校
教育,应该建基于采桑织绸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植根于这种特殊的丝绸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才能顺应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并积极触发学生血液中沉睡着的文化基因,激活他们内心孕伏着的仁爱、尚智、精细、坚韧和包容、开放的精神品格,消解当代时尚文化中的消极影响,融合周边文化的健康因子,保持、生发他们内在的丝绸文化精神品质,促进他们健康、自由、充分的生命成长。
作为学科课堂教学,不仅仅要融合丝绸文化内容,以丰富课堂学习生活,更要的是融合丝绸文化精神与品格,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与品位,使师生获得智慧的成长。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科教学,需要以“仁爱”为底色,“尚智”为核心,“精细”为特质,“坚韧”为保障。
学科教学呼唤“仁爱”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仁爱”的缺失将使课堂失去教学的生命意义。教师应该像蚕桑先民一样,对孩子怀着敬畏、圣洁之心,虔诚地布施甘霖。这样充盈着“仁爱”光辉的课堂教学,就有了期待,有了温暖,有了宽容,有了尊重,有了保护……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有了“儿童”意识,充满了文化的关怀。
学科教学需要“智慧”生成: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情意的熏陶,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儿童内心“尚智”的本质追求,创造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环境,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锻炼思维品质,使儿童得以智慧地发展。
学科教学讲究“精细”运作: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培育心灵的科学与艺术,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儿童心灵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教学,需要教师谨慎地运用科学的方法与艺术的手段,“精耕细作”。教学的无数个细节中,透露的正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慧心。
学科教学崇尚“坚韧”品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是一项需要倾尽一生精力的工作,“教人六年,为人想六十年”,“用一生备一课”,我们需要用坚韧之心去守望自己的理想。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困难是学习品质的试金石,你攀登的困难有多大,获得的智慧就有多大,这就是“坚韧”的教学价值。“坚”,是信念的坚守;“韧”,是百折不挠的勇气,对坚韧的追索是教学智慧的行为。
如此,我们就能创造一种具有丝绸文化特质的卓越的教育,而丝绸文化“仁爱、尚智、精细、坚韧”的文化基因,又能通过这种教育,造就一大批社会人才。
二、学科课堂的人文关怀
课程内容、文化精神,都需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影响,而主阵地是学科课堂教学。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活质量;用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高质量地实施学科课程、高效能地传承丝绸文化精神,需要建设高品质的学科课堂教学:用文化滋润课堂生活,以智慧提升教学品质。
1.让文化滋润课堂,滋养学生,提升学科教学品位。课堂教学是师生校园生活的主要方式,必须扎扎实实抓好课堂教学,提升师生的文化教育质量。这种文化的浸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协调,将丝绸文化和学科文化中的目标、思维、体态、范规、行为等在功能上相互依赖,结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二是文化的创新,将丝绸文化整合到学科文化中去,或者用学科文化去改造丝绸文化,产生新的校本文化。三是模式的建构,生成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构架新的行为体系,产生新的评价制度,营造新的教学环境,使丝绸文化生活方式与学科教学方式结成一个整体。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上突出丝绸文化发展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渗透丝绸文化核心要素,在教学方式上顺应丝绸文化精神品质,在教学反馈上符合丝绸文化规律要求,在教学环境上展示丝绸文化本质内涵。一方面使学科课堂教学彰显出各自的特性,符合学科教学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科教学都烙上丝绸文化的底色,突出文化的整体效益。
2.让教学触发智慧潜能,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以智慧提升教学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离开校门的时候,也可能有些知识没有学到,但他必须是一个聪明的人”,而“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在人的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中,知识的生命是怎样进行的。”这句话揭示了智慧教育的本质联系——知识与生命的共同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丝绸文化比学科文化的时空范畴更加广泛,将两者整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的功效,而其中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否得以显现。用学生的认识结构去比照教学结构才是一种智慧的教学,用学生的个性发展去评价课程体系才是一种智慧的课程,用学生的身心发展去衡量师生交流才是一种智慧的交往,让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生命活力得以加强,生命潜能得以发挥,让个性鼓起生命的风帆,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生活,让学生、教学、知识获得共同生长,这才是一种智慧的教学。
三、教学策略的文化生成
在“文化课堂、智慧教学”的学科教学理念观照下,我们积极变革教学行为,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形成教学特色。
1.从“书本教学”回归“生活教学”,重构课堂生活。
丝绸文化的核心就是基于人的存在、为了人的发展,便于人的操作的“仁爱”品质。“仁者爱人”,一种“仁爱”理念关照下的课堂必然是以人为本的课堂,人的一切生活要素就是就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但是曾几何时,对文本的过分追求成了教学活动的主宰。如果我们的学科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科书本知识的教学,而与儿童鲜活的生活隔离开来,就会使课堂教学枯燥、呆板,儿童便将课堂学习排除在自己喜爱的生活之外。教师只有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儿童就会在课堂教学中找回自己的生活乐趣,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
2.从“结论性教学”回归“情境性教学”,生成教学智慧。智慧是灵动的、发展的,是思维敞开之境的澄明。知识是智慧的成果,智慧是知识的关照,“对智慧的最大尊敬就是运用它”,实践的智慧只有在知识的运用中才能成立。因此只有将知识还原成过程,设置成情境,以一种有机的组织形式展现出来,而不仅仅是作为标本,才能传承人的智慧。对智慧的学科教学必然需要传授结论性的核心知识,那种只求过程体验不注重梳理归纳结论的教学是片面的,会带来教学的散漫与无目的。但同样的知识结论,是教师直接讲授的,还是儿童主动获得的,所代表的教学有天壤之别。丝绸文化的精神就是“尚智”,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智慧特征将知识点转化为待探究的问题,有了问题情境就有了理智的挑战,儿童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此才能实现让儿童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得到发展,并生成教与学的智慧。
3.从“记忆型教学”回归“思维型教学”,提升思维品质。
学习的过程需要“坚韧”品质的终身相随,它是思维的长途跋涉,而不仅仅立足于文本知识的简单获得。如果将教学仅仅定位于知识的记忆,而忽视思维的内化;仅仅满足于认知的简单,忽视困难带来的愉悦,那么这样的教学不是智慧的教学。学习需要记忆,没有记忆就不可能产生学习,教学应该促进儿童有意义的学习,在儿童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给予适时的训练,激活记忆潜能。但学习不能只有记忆,而没有思维,尤其是儿童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纯粹的记忆型学习泯灭的是儿童生命智慧的无限潜能,使学习由刻苦变成了痛苦。“思维型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中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对知识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对坚韧的学习态度保持一种兴趣。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通过自身的深度思维获得属于自己的见解、产生自己的思想,获得学习思维所带来的内在愉悦感,以增强学习的信心,体会学习的力量,砥砺坚韧的学习意志。具有思维品质的教学才是高品质与高质量的。
4.从“批量化教学”回归“个性化教学”,促进风格形成。教学是一项精细的劳动,这个班的教学不同于那个班的教学,昨天的方法无法适用于今天的课程,教学的情境性、偶然性、湍流性需要教师有一颗细腻的心,根据教学的现实(师生、环境、课程)作出个性化的探索。教学是应该面向全体同学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为人才的批量生产而服务的。但是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如果仅仅是作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操作,那么其结果可能是大量不合格人才的出现。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自身的教学特长,创编有效的教学素材,构建独特的教学模式,形成自我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教师获得个性化完善,课堂文化产生个性化魅力。
当然,四种教学策略与四种文化理念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渗透、交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学科智慧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创新是对规范的突破与超越,创新与规范是辨证统一、相互融合的,缺少规范的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缺少创新的规范也不是真正的规范。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研究为我们树立了一种规范,更加唤起了我们创新的欲望:如何突破学科的视野,来唤醒人生命的本质;如何突破课堂的时空,去走入思维的自由之境;如何去创新丝绸文化,回归智慧的解放……这都需要我们建立一种大智慧、整体智慧、动态智慧的智慧教育。
薛法根,男,1968年生,江苏省吴江市桃源人。本科学历,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近十年来,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十杰”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于1998年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200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2007年被评为全国小语年度人物。
自1988年从教以来,潜心研究丝绸文化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形成了“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1999年起,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组块教学模式。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语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等100多篇论文。
第二篇:提升审美素养,用美滋润心灵
提升审美素养,用美滋润心灵
——大学生学生干部培训
亲爱的同学们: 在大学生活中,你们肩负着就业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对于美,你又是怎样理解的呢?对于审美观你能否给出一个客观的定义?那么审美素养的提高,对于我们将来就业、处事又有怎样的作用?在面对一些事物的时候你是否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不准,自觉不自觉的运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评价一个事物的美丑?而这样往往是由于我们把握不住美的本质的东西,收获的仅仅是表层。
美,通俗的说就是能能够使人感到愉悦的事物,而审美是指我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做出的一个评判过程。我们之所以要去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取舍的方面,存在着许多我们需要的美的东西。
面对周围缤纷多彩的世界,很多同学并不知哪些是美的需要取的东西,哪些又是丑的,需要舍弃的东西。即使知道某些事物是美的,却不知道为什么美,不能对美丑做出正确的评判,更不用说用审美去完善自我了。在这里简要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些我们在审美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和问题:
第一印象.衣着美
服装是我们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品位、审美意识以及生活态度等。着装只有恰到好处,并与穿着者的身份相符,才能体现美。它是一个人审美观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具体反映。我们正处于青春时期,着装确实不应太古板守旧,但是也不能太新潮时髦。单纯追求新潮、时髦,其着装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雅致端庄的着装表示对他人的尊敬,邋遢不洁的着装则是一种不自重的行为。现阶段同学们尚处于求学阶段,因此着装应以朴素大方、活泼整洁为原则。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些色彩鲜明、线条流畅、有特点的服装,既符合学生身份,又能充分体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这样的穿着风格,同样能创造出一种“稳重”的“时代感”。
但是,在我们校园中,可以发现,对于服装的品味真可谓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穿戴实在是不敢恭维。夏天已到,同学们穿得更是五花八门,“招摇过市”。
有些男生无论是上课下课,还是课余,脚蹬拖鞋,上着挎带背心,下穿大短裤,很不雅观。而有的女生穿得更是离谱,脚上是无带拖鞋,上身是吊带衫,下身是无腰短裤,身材倒是一览无余,可就是露骨露肉。衣服穿得如此随便,不仅不美,也与学生身份十分不相配。
自然、恰当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做衣服要“量体裁衣”,穿衣服自然更要“度身择衣”了。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多穿着便于行动、适合年龄要求的休闲装、便装等;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着装上应体现出自己的文化层次、道德水准、审美品味。
爱美之心.妆容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多女同学进入大学,喜欢用化妆品来装扮自己,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浓妆艳抹固然是不适宜的化妆方式,这不仅不美,反而会起到丑化的效果,在这里我不提倡化妆,但是也不反对化妆,但要得体。
首先,化妆应以自己面部的客观条件为基础,适当强化和美化,不可以失真。其次,化妆应该随着环境、场合、时间、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大学生化妆应显示出年轻人的朝气蓬勃、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化什么样的妆呢?
工作后,为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外出需要化妆的时候,应以自然、清淡为主,切忌人工痕迹过重,那会丧失年轻人自然的美感。
在社交娱乐活动中,可适当浓一点。
化妆品的色彩要和服饰色彩一致或具有一定的反差;化妆和服饰的格调也要一致。
化妆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化妆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和强化美点,这个美点,或是眉,或是眼,或是唇,或是肤,只要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总会找出这个值得突出强化和令人羡慕的美点等。
自然,拥有美丽青春的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以不化妆为宜,爱护肌肤是最主要的。
朝气蓬勃.姿态美
姿态指的是我们走路的姿势、站姿、坐姿等,姿态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有些同学,走路没个走相,低头哈腰,鹅行鸭步;站立则弯腰鸵背,懈而晃荡,松松垮垮,缺乏年轻人的虎虎生气、青年人的如虹豪气、当代学子的风发意气。热情奔放、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的的精神,在我们80、90后的新一代学子身上很难体现。
社交艺术.语言美
说话:是人际交往的主手段。
谈语言美,这自然不是恶语伤人的恶语,秽语。语言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机能。我们的一些朋友,总是以为骂人,可以显示出自己的本事,谓之口才好,真的是这样吗?
追本溯源,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骂人的,范增曾骂项羽为竖子,孔子骂他的学生无非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而已,可见古人骂人也无非如此,我所举的例子是圣人和伟人。古人骂人其实也很难听,但那只伧夫,倥侗之人,一类而已,古人自然要演变,现今便到了我们大学生之中。
优美语言在人际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美也有它独到的一面,幽默便是一种。做为大学生,机智的头脑自然是有的,在特定的场合,说出自己别出心裁的见解,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不需用骂人引起人注意。
再谈语言的风格,却要从沉默说起,其实沉默也是语言的一大风格。年轻人自然很狂傲,因此大学生之间很容易对某一件事,产生不同的见解,而争论不休,甚至于破口大骂。试问,值得吗?
如果说到语言美,我们在与人争论时,不如默默地停止说话,静静地听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其实是件好事,如果认为别人对,我们还可以褒奖几句,这样有利于创造和谐的氛围。
语言美更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握好一个“度”,美将无处不在。
行为美
有的人也很爱美,很喜欢欣赏美,但是不能很好地塑造美,似乎自己只有欣赏美的权利,而没有塑造美的义务。
对待环境美,有的人也很喜欢整洁、绿化的环境,但他自己却不爱惜环境,在公共场所随地乱抛杂物,为了照像践踏了草坪等等,诸如此类行为,怎谈得上美?
还有就是我们常见的 “床板文化”、“厕所文化”、“课桌文化”……你可以不写,你也可以不看,但你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
厕所文化是学生们在上厕所的时候写下的,他们可以用上厕所的时间来思考人生;课桌文化是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写下的,他们可以用上课的时间来感受人生;床板文化是学生们在睡前醒后写下的,他们可以用睡觉的时间来打发人生;可是回过头来,也能看见那些课桌、床板上刻着的脏话,和那些字迹一样,将整个教室、寝室环境变得脏乱不堪。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整洁、自然的环境,但是我们又在创造垃圾,破坏这种美,却毫无察觉。我们总是说着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却从来不能从捡起身边的一块垃圾做起……
最后请同学们谨记这样一句话“播种一种愿望,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德;播种一种品德,收获一种命运。”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从点点滴滴做起,逐步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用美来滋润自己的心灵,收获一种全新的命运。
第三篇:构建服务文化,提升服务品质
构建服务文化,提升服务品质
今年,是我港开展“优质服务月”的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优质服务月”的广泛开展和积极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港“服务是生命,满意是追求”的服务理念得到不断深入和升华,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得到不断增强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硬件和软件等各项服务设施也得到了大幅改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特别是近几年,我港通过不断加大物质投入,新建和改造服务设施,整治港区道路交通,在不断完善港口客货运服务大厅、服务绿色通道,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了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我港调度指挥中心和我港客户呼叫中心,极大地提升了我港服务硬件设施档次,在全国沿海港口中走在了全国前列,奠定了我港的领先地位。二十年来我港“优质服务月”的开展历程,充分展示了我港在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服务文化建设上不断充实、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是我们我港以“服务是生命,满意是追求”为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和深化延伸。
服务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对客户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它包括服务标准、服务理念、服务宗旨、服务效果的统一,并以此培育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以及行为规范。服务文化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创造客户满意为目标,以形成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以服务机制流程为保证,以服
务创新为动力的企业文化。对于广大客户来说,服务文化就是以客户为本,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客户,以规范的行为满足客户,以先进的手段方便客户,以高尚的品位感动客户。服务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港口服务文化建设,既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需要,也是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产品的竞争过渡到服务的竞争,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也已转变为服务品质的竞争。因此,不管是制造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都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通过加强企业服务文化的建设来全面提升企业的服务品质,以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从而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对于港口服务型企业而言,我们本身不生产产品,我们的“产品”就是服务本身。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优胜劣汰。“服务是生命,满意是追求”的服务理念不仅体现了一个港口企业以客户满意为出发,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基本理念,更体现了服务水平和能力对于整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服务文化的建设。把服务思维升华为理念,把服务做法升华为制度,把服务要求升华为习惯,以文化提升服务,将文化力转化为竞争力,已成为企业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打造核心竞争能力的重中之重。
服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鲜明地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重视并致力于抓好服务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发展和深化细化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我港自1990年开展以“让您满意在我港”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月活动,二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实践步伐充分展示了我港在服务文化建设上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眼光和魄力,有效的促进了整个我港在服务文化构建上的建设步伐;促进了企业服务精神、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向广大员工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的转化;提高了员工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和员工自身发展要求的职业技能。二十年的实践历程,彰显了我港积极推进服务文化建设,在服务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服务,不断增强企业服务功能和服务领域的开拓创新精神。
今昔对比,二十年来“优质服务月”的实践历程成绩斐然,但我们还应清醒的认识到,构建服务文化,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推进和提升,我想对于构建服务文化,还应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深认识,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服务理念。思想和观念是企业行动的先导。构建港口企业服务文化,首先应深化对服务文化的认识,要在思想和观念上树立起以“服务是生命,满意是追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传统的服务观念更多的关注于满足客户对企业的基本需求,然而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只能说是一个企业能够生存的根本前提。企业若要具有竞争力,并得到可
持续的长足发展,不仅要不断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更要在满足客户这些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做到超越客户期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因此,在这一服务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应加快实现由传统服务理念到现代服务理念的转变,使员工由热情服务、微笑服务延伸到切实站在顾客的角度用心服务、用情服务;使员工由被动的服务切实转变为更好的满足顾客的积极主动的服务,真正实现服务从自发性向自觉性的转变;由“我提供什么服务你就接受什么服务”的单向服务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人性化的互动服务;由粗略的服务转变为精细化的品牌化服务;由普遍的大而化之的服务转变为个性化、差别化、情感化的服务;由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向超越客户需求的服务的延伸。
第二、建立起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服务机制。有效和长效的机制是推进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企业要努力围绕构建先进的服务文化,完善相关的宣传、教育、管理、激励、监控、奖励机制,把优秀的服务文化用制度规定下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同时把抽象的服务概念和服务要求变为具体的服务标准、服务守则,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服务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因此,企业不仅要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需要由此而建立起的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服务机制。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公司以及各部门的服务制度、对各项服务标准进行规范,才能使员工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公
司的各项服务得以规范,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服务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三、构建企业服务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服务理念体现了人们对服务内涵的理解、认识以及所形成的观念。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体现着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贯穿企业生产服务的全过程。企业要通过服务文化建设,把服务思维升华为理念,把服务做法升华为制度,把服务要求升华为习惯。通过服务格言的熏陶、服务理念的导入和对共同愿景的追求,逐步构建企业自身的服务文化。通过建立公司服务文化来加强品质服务在公司上下的辐射力;并通过不断丰富品质服务的内涵,来发挥服务文化对公司所有员工的陶冶力;并通过对公司服务文化的不断的完善,来带动公司服务品质的升级,从而发挥服务文化的推动力,推动公司发展,进而实现构建服务文化的真正目的和愿望。
构建企业的服务文化,不仅是我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作为港口服务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二十年来,“优质服务月”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对构建企业服务文化的内涵有了更多的认识,也积累了很多建立服务文化的宝贵经验。相信,通过“优质服务月”活动,也会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整个港口服务文化的全面开展和不断完善,带动和促进整个我港服务水平的提升。
第四篇:用智慧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习作教学 多元开发
【内容摘要】 在习作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习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开发写作素材,让同学们在课堂与生活中能摄取更多的写作素材,在阅读名篇中能汲取营养,丰富想象力,真正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习作 生活 课堂 阅读 有效性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习作变得虚假、机械,几乎都是应训式的练习。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学生见到写作文就头疼,教师也怕上习作课,习作教学存在“低效高耗”的现象。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爱写、乐写、会写,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生活为习作奠基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习作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习作的源头,小学生习作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是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习作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观察人物,可抓住肖像、衣着、神态和言谈举止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观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等;如观察植物,可通过视觉了解植物的形状、颜色、姿态等,通过嗅觉去闻它的气味等等。另外,老师还可引导学生及时捕捉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现象,作为习作的素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景物,突发的事情,有些画面如不及时捕捉,就会稍纵即逝。因此,我们要学会抓准机会进行有效的习作训练。如:近期经常下雷阵雨,同学们看到变幻莫测的天气,他们感到很好奇,他们坐在课室里就会情不自禁地向窗外张望,甚至发出怪叫,面对这样的一种自然景观,同学们就会想看得更清楚些,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培养孩子们观察能力的好时机,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带到走廊上仔细观察天空,看看风起云涌的景象,看看暴风雨来临之前大地的变化,孩子们有了亲身的观察,有了习作的第一手材料,孩子们写起习作来就会有话可说,就不会出现:假、大、空的现象。习作最根本的要求是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孩子们亲身经历过了,他在文章中就会自然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走进课室给孩子们上课,课已经上了十分钟了,突然,从外面传来 了一声巨响,顿时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接二连三地传来了两三声,这时我注意观察了班上的孩子们,孩子们一个个闻声望去,神情惊慌„„随之“哗”的一声惊叫起来,注意力全集中在那巨响当中。看到孩子们那一脸愕然,我告诉了孩子们那是隔壁工地打桩的声音,打桩孩子们从来没看过显得特别感兴趣。于是,我把孩子们带上楼顶上去观察打桩的过程,因为新鲜的事儿,孩子们看得特别认真,下来时还喋喋不休地议论着。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设下一个小练笔:那一声巨响„„(要求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知道的写下来。)
学生一:那一声巨响声音实在太大了,似乎要把我的耳朵震聋,随之课室又晃动了几下,我还以为是发生了地震,心里一慌,整个心都要跳出来了。
学生二:那一声巨响来得太突然了,那一刻,我很想知道到底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接着老师说带我们到楼顶去观察隔壁工地打桩的过程,那时,我迫不及待想马上冲上去看个究竟。
学生三: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打桩的过程,虽然看的时间不长,但让我认识到万丈高楼从地起,实在不简单。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从小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性。
学生四:外面突然传来巨响,顿时我以为地球爆炸了,迅速闻声望去,只见外面工地上一根又粗又壮的黑铁杆插入云霄,远远望去就像我们的“神州六号”那样威武。„„
这一个个精彩片段的描写,是我们一个个孩子独特的感受。这独特的感受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许多新鲜事,生活也变得精彩起来,生活有多精彩,我们的习作就会有多精彩。
二、课文为习作引路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习作最好的典范。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好课本上的优秀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记得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把习作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堂积累优美词句。我们谁都知道优秀的文章少不了精彩语段的修饰,这些优美华丽的词藻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就要教会学生积累与运用的方法,为我们的习作做好准备。在我们的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文章写得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我们训练孩子们习作的大好机会。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课标》将充满意趣的想象作文,列为小学生习作的样式,开辟了学生自由写作的新天地,大大地丰富学生的作文题材,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地挖掘教 材中的“疑点”、“精点”,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放飞他们的心灵、放飞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自由地遨游在广阔无垠的蓝天下去寻找、去发现教材中的精彩。
在学习《争吵》一文时,故事我们是那样地熟悉,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个故事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与启发。我们大家都知道,发生矛盾以后,“我”可以说是百感交集,甜酸苦辣一起涌上心头。我俩课堂上都相约好了,放学后,都在外边等着你,想象我们见面时会说些什么?会发生什么事?假如你是克莱蒂你心里会怎样想?有了心灵的触动,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上完了这节课以后,我请同学们赶快把自己所思所想写下来:
学生一:克莱蒂轻轻地走过来对我说:“安利柯,真对不起,请你别把这事放在心上,我不是故意的,让我们像从前一样做好朋友,好吗?”“我”当时愕然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学生二;说实在的“我”(克莱蒂)觉得安利柯有点小气了,这么一点小事还怀恨在心,但我不能与他斤斤计较,“我”应该用我的宽宏大量去化解这一场矛盾。
学生三:“我”(安利柯)一路低着头走过来,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一起涌上心头,正在我苦恼之时,后面有只温暖的手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让我们做回好朋友吧!”
学生四:他们两个相见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朋友应该经受得起考验,患难才能见真情。
有了大胆合理的想象,就有了更多完美故事的结局。在同学们的习作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克莱蒂”“安利柯”的形象,这些习作的内容,正是我们同学一个个心灵的表白,更是真情的流露。
三、多元开发为习作积累素材
学生的课堂除了语文课堂,还有各具特色的其它学科课堂,只要稍加留意,课堂中的美无时不在,激情无时不有,我们要善于发现,用心捕捉,巧妙引导,就会自然地捕捉到写作素材,激发起写作激情。比如,从音乐欣赏课上捕捉孩子们那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驰骋的情景;从快乐体育课中捕捉孩子们那忘我活动的场面;从美术课上捕捉孩子们的妙笔生花;从品德与社会课上捕捉孩子们撞击出的思维火花;从科学课上的一个个小制作、一个个小发明、一次次养蚕经历、一次次播种过程、一次次观察发现中获取习作材料。让学生尽情享受其中,同时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并及时引导,让学生在激情满怀中快乐作文。
四、拓展阅读为习作提炼润色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 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我除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并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
在阅读过程中,我强调学生要自备阅读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取之精华的作文基本功。我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为自己的文章增色生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说多读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基础。小学生活泼好动,真正让他坐上数分钟,读一篇长文章,他是没有耐心的。即使让他读作文范例,他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式的读法,不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与他们一起欣赏好作文。我就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采取不同的读法:写景的文章就读得山清水秀、心旷神怡,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感;记事的文章,就读得扣人心弦、如痴如醉;写人的文章,就读出欢蹦乱跳、活灵活现的感觉。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段,并和自己一起去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培养学生语感,激发灵感,有了语感与灵感,习作就会水到渠成。
五、勤于动笔为习作广开思路
好文章是练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习作课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或周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可以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
习作教学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那么难,关键是我们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教得有方,写得 有法,多元开发生活素材,为精彩习作增添光彩。
【参考文献】
[1] 《开放式习作教学》[M] 张云鹰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1.[3] 《语文教学通讯》 [J] 2012年第7、8期
第五篇:用智慧点亮课堂9.28
用智慧点亮课堂
——高秀慧小学语文“激趣—诱导—合作”教学法
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 高秀慧
“慧于心,智于行”,在教学工作中 “轻负担,高质量”离不开智慧,用智慧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不止的追求。我的发言分为三个部分。
激趣
【儿歌】 儿歌有节奏感,琅琅上口,孩子们乐于接受。我大量搜集儿歌,将所学的知识融汇在其中,让孩子在乐中学。
规范一年级新生的儿歌,如:坐: 头正、身直、脚并拢。读: 书斜立,眼睛看,大声读。写: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吃:先洗手,再排队,不说话,不挑食,吃完饭,清桌面。立:回答问题先站直,出门站队快静齐。听:上课听讲要认真,老师讲话不插嘴,同学讲话不打岔。说:普通话,要坚持,小声议,大声说,要发言,先举手,一句一句讲清楚。看:老师讲话看老师,老师写字看黑板,同学发言坐正听。备:下课了,换书快,先入厕,再休息,文明游戏要牢记,听铃声,进课堂,安静坐正把课上。
学习汉语拼音的儿歌,如: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字母住里边。住上格的不顶线,住下格的不贴边,中格写满顶两边。j q x
和 ü
相拼省点规则:
小ü 小ü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见了声母j q x,马上就把点省去。点省去,还念ü。标调儿歌:
见 ɑ 别放过,没 ɑ 找 o e,i u 并排标在后。声母与整体认读音节区别儿歌:
z c s(zh ch sh r)是声母,发音轻短要记住,zi ci si(zhi chi shi ri)是音节,汉字注音它帮忙。音节拼读儿歌:
两拼音节——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三拼音节——声(母)轻介(母-指中间的 i u)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识字儿歌,如:团:口才口才,才在口里吐不出来。圆:口员口员,员在口里吐不出来。拜:拜年先举手,四横加一竖。扫:手劲可真大,大山推倒啦
【绘画】直观生动的绘画更是孩子们所喜爱的,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简笔画、课本上的插图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拼音字母时,(出示简笔画)利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孩子记忆抽象的字母,化繁为简。识字时,(出示简笔画)图画与汉字对照,让孩子对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课文时,(出示简笔画)利用简笔画帮助孩子理解课文,激发兴趣。如:《青蛙看海》 这些简笔画很容易画,几笔就能在黑板上勾勒出了,孩子们在一片惊叹声中兴致勃勃地学会了难学的知识,并且天生爱好画画的他们,在脑子里记住了这些画,自然而然也就记住了相应的知识。
【讲故事】喜欢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我在课堂上经常讲一些孩子们喜爱的故事,既调节神经,又学到其中蕴含的道理和知识。
例如,写字时,我给他们讲怀素写字的故事,给他们讲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故事,懂得下苦功夫。
做题时,我给他们讲陈景润的故事,懂得专心。
学习《雨后》、《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等充满生活情趣的诗歌时,我给他们讲我小时候的趣事,让孩子感受乐趣。
学习了《王二小》,我给他们讲邱少云、罗盛教、黄继光等,让他们更充分地体会革命烈士的精神。
通过讲这些故事,孩子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将知识向课外延伸,刺激孩子的求知欲。
【猜谜语】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猜谜语,我在教学中通过猜谜语刺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内心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动力。猜谜语识字,如: 告:一口咬掉牛尾巴 甩:用字长尾巴 怕:大白天心里慌 志:男士在心上,有志气.考:考试考5分.始:一个女的到台湾去了.为:力字上下加两点.猜谜语理解课文:《画风》 看不见来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
猜谜语调节气氛:让孩子出谜语,也可以来脑筋急转弯,让孩子轻松一下,俗话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做游戏】这也是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
背上写字猜一猜,既巩固识字,又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照片)
小小绳子变变变,我拿了一根小绳,做出了一个a,又做了一个s,孩子们一看很好玩,纷纷拿出小绳做起来。我就让他们比一比看看谁做得多,孩子们饶有兴趣。在游戏中巩固了拼音知识。(图片)
【歌曲】
为了让孩子积淀文学素养,扩充知识,我们每年都要举行阳春诗话,搜集大量关于春节、二月
二、清明等关于春天的故事,让孩子可以用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如:说、演,其中唱也是一种主要的形式。我们将古诗编成歌曲,让孩子在唱中背诵古诗。如:《村居》、《春晓》、《元日》(新年好)等。(时间关系,不为大家一一播放。)
【竞赛】
竞赛也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如:读词竞赛、写字竞赛;形式多样,如:个人竞赛、小组竞赛、男女竞赛、分排竞赛等。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孩子在轻负担高质量的列车上快乐、飞速地前进。
诱导
在课堂上,除了灵活多样、精彩纷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外,组织学生有序地学习,塑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树立榜样】
树立好榜样,能带动整体。
写字时,我一边观察孩子们写字,一边表扬,“余家写的字真俊!老师就喜欢看漂亮的字,这样的同学老师喜欢。” “文瑞这个捺脚尖出得到位,刚刚第一次练就能写地这么好。太了不起了”,“雨寒也写得好,亚峰也很棒,同学们刚学写字就写得这么好,真了不起。”在榜样的感召下,在老师的赞扬声里,孩子们用心地写着,教室沉浸在一片安静的氛围中,这种感觉真好!
【明确要求】
磨刀不误砍柴工,布置一年级的小孩做事情,要求要少要小,还要多叨叨几遍,确保每个小孩弄明白了。
如:布置孩子读课文,老师先提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请一名同学再说一遍要求。”“小红再说一下。”“小刚再说一下”,指名三四个同学说了,孩子明确了要求,再开始读课文。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是必要的。
【巧妙激励】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老师鼓励孩子要恰到好处,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关键时候入情入境地来上一句,会对孩子的心灵起到震慑的作用。
孩子学习往往注意力不够持久,看,王昊正被指名读书呢,小凌志等几个同学开始要“出轨”了,我不动声色,拿起一个小红花,走到听得最认真的妍雯面前,给她贴在手上。王昊一读完,我就说:“妍雯听得最认真,所以老师奖给她一朵小花。”孩子们一下子身板挺得更直了,眼睛睁得更亮了,小凌志也一下子精神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奖励要注意把握时机。因为奖励的时机有效,所以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正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教学也跟打仗一样,有时得讲点孙子兵法。为了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知识掌握好,就得想办法让孩子的大脑动起来。
【快速记忆法】
复习的时候,要求会写的生字词比较多,让孩子写在本子上,费时间,而且快慢不一,赶急了还容易写不好。为了统一速度,节约时间,我把需要掌握的生词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伸出手指在空中写一遍,必要的时候写两遍,写得时候还要强调用脑子记住它,这是空中练习。然后我一个一个读着,让孩子闭上眼睛再写一下试试,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记不住可以睁开眼睛看看黑板,这是空中自查。最后我就通下来空中听写一遍,孩子碰到不会的还可以睁眼看,记住这个词,全部结束后把不会的多下功夫记忆一下,这是空中检测。
这种学习的过程孩子眼、手、口、脑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学习效率自然大大提高;还可以锻炼孩子自律意识,自我检查的习惯;并能有效杜绝书写潦草,保持工整、漂亮的本色。
【限时记忆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要求背诵的东西是很多的,为了让孩子们快速背诵,我让全班同学全体起立,背过的就坐下,孩子们要面子,都争取早背过表现给老师看,因而特别卖力。这样很容易就把没背过的同学筛出来,老师做到心里有数,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如果有同学没背过就坐下了,好办,请一个怀疑对象起来试试,背不过的话,就可以用来“杀一儆百”,这样基本就不敢有“做假”的了。这个办法非常好,我经常用。
【阅读扩充法】
多涉猎各类课外读物,为课堂补充动力和营养。
要想孩子学习得更好,课堂上效率更高,光啃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培养、鼓励、刺激孩子多读课外书,孩子读得课外书多了,主动地去吸取外界的各类知识,他的思维就开阔了,眼界也放远了,对文字的敏感度就提高了,反映在课堂学习上,他接受得就更快了,学习负担也就更轻了。我们学校分为低年级段,中年级段,高年级段为孩子推荐了读物。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用是最好的学】知识学会了,该背的、写的、读的都过关了,就得打造最后一个环节“会用”。
要检验孩子会不会用,就得精心设计练习题目,把握住两点:全、不滥。
如:“温暖”一词必须掌握,那必须要考查到,这是“全”;设计一次,就不要以同样的形式老出现,这叫“不滥”。
每种题型都要练到,把规律、技巧、注意事项拎出来千叮咛万嘱咐,然后就得放手,让孩子放开思维的缰绳,从脑子里提取储存的知识,到战场上去纵横驰骋,如果碰着新题型,要教孩子沉着冷静,记住一点:万变不离其宗,运用所学知识,多思考,自己想法解决。
合作
【小组合作】
老师要摸清楚一些孩子后进的原因,是年龄小,还是智力差,还是不喜欢学习,还是家庭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付成,年龄小,学习习惯差,成绩很差,但这个小孩很聪明,我就针对这个小孩的特点,在小组内,让小组长帮他找出错误之处,给他讲,让他自己想明白为什么错了,然后考考他,这个孩子进步惊人,这样既给孩子减轻了负担,不用一遍遍地写呀,抄呀,补呀,还取得了好效果。
【师生合作】
活动并不是傻玩,老鹰捉小鸡,可以锻炼孩子的敏捷性,责任感;丢手绢,可以培养孩子的期待心理;我利用大课间跟孩子玩游戏,让孩子感受玩的无尽乐趣。有的孩子,我利用玩的过程,帮着孩子找足差距。
我班的小泉,父母在远方打工,一岁多就由保姆带。这个孩子由于父母爱的缺失,常产生一些怪异行为,喊着他的名字,他无动于衷;有时故意躺在地上出洋相;上课要么趴在那里不动,要么扯着嗓子大声喊… …学过的东西基本掌握不了。小泉喜欢画画,我在大课间活动的时候,就单独跟他玩,我就跟她玩画杠杠的游戏,我用脚画一个a,再让他学我的样子画一个,或者在空中画一个,我跟他不停地画,他渐渐地好起来,期末考试还得了94分,家长满意,我也高兴。
【生生合作】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一起玩过家家,合作的非常好,玩的很投入。在孩子的学习中,也可以让他们同桌合作,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诸如,背古诗,读课文,说话练习等,然后让他们展示,给他俩捆绑打分,为了俩人都好,他们会联合起来,取长补短,这样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亲子合作】
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帮家长家长系鞋带,这都是心灵与感情的交流,借助这种强大的动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如:亲子打牌,识记拼音,识记生字;亲子竞赛,提高运算能力;亲子阅读,提高文学素养等。轻负担,高质量,是老师的追求、孩子的愿望、家庭的福祉、社会的期盼。让我们携起手来,打造一片更加晴朗、高远的蓝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