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环境下Flash动画设计原则与方法的论文
1、前言。
日常所阅读的报纸中的图片、杂志与期刊中的图片、电视里面的动画片,这些都是人们通过图像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突破了传统的时间与地域的局限将人们相互连通在一起,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图像或者是动画以其较为形象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传输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单纯以文字形式传播的信息在表现能力上则会有一定的欠缺。而 Flash 动画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互联网络信息传输的问题,但是在互联网形式下需要解决很多相应的技术问题以使得 Flash 动画能够更好地通过互联网中的各种应用为载体实现传播以及达到更好地视觉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软件的不断升级正是与动画制作的效果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相关的。基于动画和传统的影视作品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源于拍摄对象的不同,动画的创作的对象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形象本身是不具备生命的,而其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也就是对象是具备生命的。
动画的定义非常的广泛,包括电影中的特效动画,用于宣传产品的广告动画,以及游戏动画、教育类动画节目和其他类型的动画等。
这些动画作品从技术上的实现细节来看都是完全一致的,其目的也是一致的即更好地表达所要表述的内容。Flash 网络动画相对于传统动画,具有娱乐性强交互性好等一系列的优点,本文对互联网络背景下的 Flash 动画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2、Flash 动画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2.1Flash 动画设计的原则。
2.1.1 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所包含的内容方面非常的宽泛,人性化不仅囊括了人的生理、心理还包括物质以及精神。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知识结构以及审美的观念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希望通过网络充分张扬自我的个性展现自身的情感以及得到大家的认可。因而传统方式的动画片以及不能够满足互联网背景下人们对于信息交互性的要求,这是实现人性化获得动画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目前互联网背景信息的传输具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人们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只有将动画作品的内容做好,形式做好,在这两方面更多体现人性化的东西才能够得到观众的青睐以及选择。因而作为动画作品的创作者应该具备较好的人文学科的额基础,对于自己所要创作的动画作品有较深的理解,而不是凭空捏造的含有人性化东西较少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角色都来源于生活,动画片中的主人公也并不都是或者基本上都不是各个方面都称得上模范的人物,而是具备一切小人物身上所都具备的缺点但是在他们身上也往往能够发现闪光点,通过他们人们往往就能够看到自身的影子,这样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因而也才能够得到观众的青睐。
往往较为成功的动画作品都会牵动观众的心,能够让观众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往往脱离现实的作品,就往往脱离了人们现实的生活,因而也就往往不会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好的动画作品是对真实客观生活实际的反映,只有充分具备人性化的作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用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1.2 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也是动画设计获得观众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缺少个性化的作品往往无法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这是目前很多动画作品所欠缺的。个性化的作品并不是要在动画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完全的脱离生活,而是要紧密的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在动画制作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任何的特技效果都能够通过动画技术轻易的实现。只要掌握相关的软件,就能够轻松的进行动画作品的创作,在这种情况下动画制作的原则以及观念遭受了较大的冲击,这致使很多的动画作品只是注重技术只是注重动画的外在表现而忽视了动画作品的内在,致使很多垃圾动画作品的出现,因而在动画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要搞清动画设计的目的和原则,要知道动画的灵魂是动画作品制作的本质,通过动画制作技术也只是让动画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贴近动作作者所想要表现的东西。目前动画制作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这也导致动画制作的门槛降低,很多动画出现了。而如何能够在这动画林立的情况下能够独树一帜,动画本身所具有的个性化是非常关键的。
2.1.3 时间化原则。
动画的制作还要充分考虑到时间原则。目前网络上较为流行的动画都具有时间性的特点,由于事物流行的时间以及周期都相对较短,因而对于动画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动画制作者具备较好视野。能够在恰当的时机来利用较为流行的题材,动画节目往往也才会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比如在 1998 年非典时期人心惶惶,有的动画制作者有效的利用了这个时机制作了七种武器,通过一种诙谐搞笑的方式提出了预防非典的措施,因而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而在年前所制作的动画贺岁片也往往受到人们的青睐,一般都会获得很高的关注度,因而动画的制作还要注意时间。
2.2Flash 动画设计的方法。
2.2.1 传统设计技巧的借鉴。
传统动画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往往是指动画中动画的绘制技术,在软件制作的过程中也称为关键制作技术。动画中的动作的绘制是整个动画的基础,动画的绘制人员要在领会动画制作者思想的基础上将角色的动作以及样貌和形态绘制出来。如果要表现角色的运动方式,那么就必须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关节的构造等,最后将各个环节部门联系起来,要对人体的运动的规律具有充分的了解。由于动画作品的角色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因而所绘制的人物要在形象上更加契合人物的性格,人物性格体现的设计可以通过基本元素的选择以及动画中人物的配饰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在该环节设计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动画设计了。该环节的作用能够让动画中人物的动作更加的流畅,按照动画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对动作进行过程中的连贯的环节进行补充,该环节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一般称为插帧技术。动画制作的技术环节众多也十分繁琐。优秀的动画来源于生活,要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详细的观察,并把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应用到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在动画制作传统的技术中,动画中人物动作的制作具有重要的连贯性的原则,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原则,只有这样动画中的动画才会较为连贯看其来才能够较为舒服。在 Flash 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具有自动生成中间动作帧的技术,对于较为简单的动作在设计完成原画之后可以利用软件来自动生成中间的动作数据。而对于动画中较为复杂的动作,在 Flash 动画制作的过程中一般要将其进行简化,或者是变形和残影的技术来实现,避免出现动作过于繁琐的动画画面; 而对于必须的复杂动作则需要通过动画帧来实现。
2.2.2 借助 Flash 进行动画创作。
Flash 软件具有绘画、编辑以及声效合成等动画制作的基本功能,原画的绘制以及场景甚至是动画都可以在该软件中较好的完成,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具有一整套专门的规范的文件与流程来完成动画的制作。动画中的配音以及各种字幕插入等环节都可以在该软件中较好的实现。因而可以实现动画设计整个流程的无纸化。元件化是目前 flash 动画设计又一新的理念。该技术将角色拆分成各个容易组装的原件,可以将一个角色拆分成多个的原件,包括人的头部、手臂、眼睛、鼻子、眉毛、肤色等各个环节。通过对这些元件进行组合就能够获得多个角色; 元件还具有属性,通过对元件的属性进行改变就能改变各个元件的形状。元件在动画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重复的使用,提高了动画设计制作的效率,也使得动画制作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利用该软件既可以通过手绘的方式完成动画的制作也可以通过软件自动插入帧的方式完成动画的制作。目前在我国很多大型的游戏软件公司,关键以及该软件所涉及的动画设计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
2.2.3 利用技术和思想推动个性化的动画设计。
利用 Flash 软件来制作动画大大的降低了软件制作的难度提高了软件制作的效率,而在这个过程中制作者本身的素质也是决定动画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利用 Flash 软件制作动画作品的过程中,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好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具有创新的勇气通过思想上的独创性以及技术来推动动画的设计。动画技术是将各种艺术结合字一起并最终以动画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漫画家、插图画家以及音乐家都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动画作品的制作者不仅要掌握动画制作的技术,更为重要的如何提高自身在文学方面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对于生活的敏感程度; 能够摒弃传统的惯性思维方式,能够针对的题材都有一定的涉猎和感悟,这是动作作品制作的基础关键,动作的内容决定了动画作品的生命力,而技术手段只是将作品的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好的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内容本身才是最为关键的,因而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要利用个性化的思想以及合理的技术来设计更好的动画作品。
3、结语。
通过对动画设计的原则包括人性化原则、个性化原则以及时间性原则的介绍,以及动画设计技术的介绍包括对传统动画设计技巧的借鉴,利用 Flash 软件制作动画的技术与利用个性化的思维来推动个性化的动画设计。指出了在动画设计的过程中,具备三原则的内容是一个号的动画作品的基础,而技术手段是动画思想得以体现的重要保障,在互联网背景下动画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艳,黄桂兵。浅谈高职院校平面动画设计与制作的教学[J].无线互联科技,2013(10).[2]任群。计算机动画设计及制作中的特效技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3]杨平均。动画教育·创新思维---《网络动画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技信息,2013(10).
第二篇: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项目教学教案
《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教案》
实训题目:快乐转转转
目的要求:颜色相间的发散色条不断旋转,并且有一行文字由左向右运动。相关技术:直线运动、旋转运动
步骤提示:(1)该动画有两层组成,第1层是旋转层,第2层是文字运动层。
(2)创建一个“图形”符号,绘制一个发散的颜色相间的色盘
(3)在第1层中导入该“图形”符号,制作该符号的旋转动画。
(4)在第2层中制作文字“快乐转转转”的运动动画。(5)测试影片。
实训题目:纸飞机
目的要求:两个纸飞机沿着同一轨迹相向运动。用引导线动画制作,实现一个引导层控制两个被引导层。
相关技术:导向动画、一个引导层和多个引导层建立关联。
步骤提示:(1)设置场景尺寸为400像素×300像素,填充色为蓝色。建立“图形”符号1,在其中绘制一个黄绿色相间的纸飞机。
(2)建立“图形”符号2,再回至一个粉蓝色相间的纸飞机。
(3)在场景中的第1层中导入“图形”符号1,并在第50帧建立关键帧。
(4)新建引导层,绘制椭圆形运动轨迹(可以使用“工具”面板中的圆形工具,设置其无填充色,线条颜色为黑色)。
(5)在第1层,设置符号1沿轨迹运动的起始点和中指点,并创建运动动画。
(6)新建普通层,在其中导入“图形”符号2,设置该层与引导层关联。创建符号2的导向动画。
(7)测试影片
要点:(1)一个引导层和多个引导层关联的方法。
(2)为了使纸飞机在运动过程中效果逼真,应设置该运动为“沿轨迹运动”。
实训题目:变脸魔术
目的要求:通过此例可以说明使用变形精灵制作形变动画的方法。相关知识:形变动画制作、形变精灵的使用。
步骤要求:
1、创建电影文件:首先选择菜单“文件—新建”(file_new)(3)
创建一个空白的电影文件,然后选择菜单“修改—文档”打开“电影文件属性设置”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设置背景色为白色,舞台尺寸为500像素×400像素。、创建线条的形变
(1)单击第1帧,选择“工具”面板中的直线工具,在场景中绘制一条红色的直线。
(2)右击第20帧,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关键帧(insert keyframe)
单击第20帧,调整直线的形状。
(4)打开“属性”面板。单击第1~20帧中任一帧,在“属性”面板中的tween下拉列表中选择“形状”(shape)项,创建形变动画。
实训题目:海底世界
目的要求:实现文字中水波荡漾的效果。要求使用形变动画和遮蔽动画制作方法完成。
相关技术:形变动画、遮蔽动画
步骤提示:
1)将场景尺寸设置为300像素×200像素,背景色为黑色。2)在第1层中输入文字“水波”,颜色为白色。3)将该文字按原位置粘贴至第2层。
4)在第3层中绘制一蓝色的矩形。在第3层中设置4个关键帧,调整每个关键帧中矩形的形状,在每两个关键帧之间创建形变动画,从而产生水波效果。
5)将第2层拖动至第3层上面,将第2层设置为遮蔽层。6)测试动画。4((((((实训题目:节日的彩灯
目的要求:在背景画面的衬托下,彩灯在不断的变换颜色,同时“新年快乐”和“万事如意”这两组字在交替变换出现。
相关技术:电影片段符号创建、颜色变化的色彩动画。
步骤要求:(1)设置影片背景色为黄色,并放置图片“小熊”和“礼盒”在场景的下方。
(2)创建一个电影剪辑符号,其中灯泡颜色不断变换。再创建一个电影片段符号,灯泡颜色变换区别于第一个电影片段符号。
(3)在Layer2层绘制一条曲线,将电影片断符号1和2放置在曲线上。
(4)在Layer3层上绘制“新年快乐”和“万事如意”的文字变换效果。
(5)测试电影。
实训题目:色彩变换的文字
目的要求:文字“FLASH”逐个字母由右至左飞入画面,并且填充色发生变化。要求使用运动动画和形变动画的方法制作。
相关技术:运动动画制作方法、形变动画制作方法 步骤要求:
1)在第1层的1~10帧制作“F”的飞入效果
2)在第2层的11~20帧制作“L”飞入效果。依次类推制作其他几个字母的飞入效果。
3)在第6层制作字母的颜色变化。注意:使用性变动画制作颜色时运动对象是打散的文字。
4)测试影片。6((((实训题目:网页banner 目的要求:使用流行的元素,banner具有现代感。相关知识:影片剪辑的运用。
步骤提示:(1)设置场景尺寸为468像素×60像素,背景色为蓝色。
2)新建影片剪辑符号,命名为“六边形”。
3)在影片剪辑“六边形”符号中,使用钢笔工具绘制六边形的形状。选择六边形,将其转换位图形符号。在时间轴的第10 帧处,添加关键帧,在属性面板中调节符号的Alpha值为0%;在时间轴的第20帧处,添加关键帧,在属性面板中调节符号的Alpha值为100%。创建动画动作。
4)返回场景中,新建15个图层,并在各图层分别拖入“六边形”符号。
5)适当缩放个图层中“六边形”符号的大小和调节器位置,并作出向右移动的动画。
6)可以再添加图曾,添加文字的移动动画。7(((((
第三篇:“互联网+”环境下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 要: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一体化教学常采用的“六步法”,分析了互联网+对一体化教学所起的作用,并对一体化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 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师
一体化教学体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一般通过项目教学中六步法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最终目标是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有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
一、“互联网+”环境下一体化教学的“六步法”
一体化教学常采用项目教学法,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六步法”来完成授课。通过六个教学环节,互联网+教育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
1.资讯
资讯环节需要对任务进行分析,识读任务书,确定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最终的输出是成果、是任务分析报告。
为了能够明确内涵,需要理解和分析任务书的各项参数,需要对相关关键词进行检索和消化。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使用手机就可以查阅相关的资讯。为了保证效率和检索的正确率,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常用的专业网站或者相关文献库的检索方法。
2.计划
计划环节要求学生编制工作流程,编制仪器设备清单,最后输出检测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对于计划,通过教学app蓝墨云班课提供作业指导书和检测方案模板等,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地输出。在执行计划时,信息化的发展使小组在线讨论成为现实,而且分工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完成。在进行课程统计时,对每个学生参与的工作都会进行统计和评价,形成一个类似档案袋的文件,便于后续的项目总结和评价。
3.决策
决策环节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加便捷和快速,教师通过点赞成或者批阅,直接实现电子签名授权并开展工作。如果有相关建议,也可通过邮件或者建立线上小组讨论组,直接对该小组进行指导。这样既保证了小组计划的私密性,又尊重了他们的劳动成果,还能确保计划的正确性。
4.实施
在信息化背景下,实施环节最大的体现是实时汇报、沟通、监控和答疑。在进行分析检测的过程中,所有的过程都记录在cnas要求中,现在也允许电子记录,这也是目前分析检测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适应行业发展。在实施环节中,学生的照片、语音、视频等记录和求助均可以及时地得到反馈意见,也能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数字化资源的课程素材也为实施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学生能够通过线上和线下来获得关键操作点的学习与实践。
5.评价
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常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的评价方式,信息化背景下,通过app就能够快速地实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繁琐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6.反馈
反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要求学生撰写项目总结和编制一个近似项目的检测方案,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点评和提出意见、疑问。在互联网+背景下,提交作业一般采用电子文档形式,对学生的办公软件使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对教师的建议等采用调查问卷、头脑风暴、现场答疑等形式进行。当然,这些都是基于信息化平台开展的,能够快速获得反馈信息,能够明确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获取学生关注或提出的下次课堂需要加强或进行授课的内容,师生关系更趋近于一种平等关系。
二、“互联网+”让一体化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的六大特性,让一体化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好地发挥了一体化教学的作用。
1.“互联网+”能更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学校有智慧校园平台建设,课程也开发了相关的数字化资源,教师收集、整理、分类放置的电子课件等,学生均可以通过手机、平板或其他网络终端查阅,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可以与二维码、蓝墨云app结合,实现手机浏览。通过邀请家长加入平台,教师和家长均可以查看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和评价结果,包括积分排名、资源阅读情况、撰写的总结、分工等情况。比如,要求学生课外收听一场自己感兴趣的仪器信息网的在线专业讲座并撰写总结,总分10分,纳入平时成绩,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时间安排。
此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预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碎片化知识的学习,为完成项目做好准备。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均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分工、执行、评价、反馈、求助、答疑、提出要求等,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2.“互联网+”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体化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互联网+”背景下的一体化教学开展能够使学生咨询、计划、决策、思考、讨论、表达、总结、创意等方面的能力快速提高。
首先,面对着海量信息和知识,学生须学会如何选择、深入思考挖掘核心知识点,提高了其检索、选择的能力;其次,在项目中,计划和决策环节如果没有合理的表述方法,也不能够得到通过,所以对学生的软件应用、表达方式等提出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通过图示的方式展示了工作方案,得到了全班学生的掌声和赞美;再次,所有成果、过程中沟通等在信息化平台上的交流媒介也发生了变化,有视频总结、图文总结等,充分展示了学生作为“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土著”一代的特点。3.“互联网+”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评价导向作用
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评价、决策、导向,构建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项目。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更好地设置学习情景,通过超链接或者在线视频、图文,甚至是当前热点新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化手段,设置好引导问题,可以是集中讨论、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投票、测试等,能更好地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确保教育的公平。
在评价上,信息化手段能够实现评价的及时性、针对性和保密性,提高了评价的效率和质量。课程采用蓝墨云实时积分排名模式开展评价,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教学中采用积分悬赏方式,学生的竞争意识非常强,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保证了教学效果。
三、“互联网+”对一体化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联网+教育是以思维方式培养为导向,真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启发、开拓和训练,最终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所以迫切要求广大教师了解 “数字一代”学生的学习习惯,熟悉数字化的教学环境,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以适应他们的诉求。
1.开放心态,抓住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的热潮正在席卷整个社会,“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慕课、蓝墨云、腾讯等一系列在线教育平台、机构都在进行尝试,这是教育的趋势,也是职业教育必须接受的事实。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增强了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充分利用互联网相关联的网络课堂,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通过线下各类活动的设计,通过师生互动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动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大大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所以,我们要开放心态,不能故步自封。不接受新鲜事物,很容易被时代抛弃。即使不能做潮流的领军人,也得作为参与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开展一体化教学实践,积累经验,成为“数字教师”。
2.冷静应对,坚持教育为本
“互联网+”环境下,师生之间更多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教育的育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其次,学习的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也需要去辨识与选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冷静应对,不能过分地放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失去了教师的知识构建作用。
所以,信息化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和方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育。教师的深度讲解、示范、剖析、点评等在课堂中也是不可获取的元素,在课堂中要加强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好信息化平台,为教育所用。
3.提高素养,加强自身信息化知识的储备
“互联网+”环境下,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尤其是资源的整合能力,包括信息页、数字化资源、链接和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料的开发和整合,并在合适的平台上使用和分享,所以前期的教学设计、备课等特别重要。
其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要求也提高了,比如相关app的使用、试题盒子、慕课平台的使用等,对软件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所以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加强对信息化手段的学习。
再次,由于“互联网+”模式下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解答的问题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还包括信息化检索技术、视频制作、多媒体制作技术等方面的技能,这对一体化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小结
总之,“互联网+”时代来临,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不断冲击,如何构建适合“数字一代”学习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实践,“互联网+”让一体化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只有开放思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才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四篇:互联网环境下大学体育实验室教学探究论文
摘要:在目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其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对构建高校体育实验室以及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根据新时期下高校体育实验室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从体育实验室建设和体育教学工作两个方面进行充分分析,探索出高效可行的体育实践教学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体育;实验室;探究
体育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时代元素,在互联网+环境的背景下,其存在的意义和传播的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传统体育传播途径的改变。大学体育是高校全面教育的核心内容,不光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为国家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目前大学体育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初步构建出体育教学体系,包括体育课程教学安排和体育活动室以及体能测试室、体育心理测试训练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辅助设施,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实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高校对体育教学以及实验室的建设不够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没有切实发挥出作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数字体育在体育发展中非常落后,使体育实验室更倾向于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布局,由于体育教学方法的落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没有跟上时代脚步,不够创新,体育课程教材内容非常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完善大学体育实验室教学的方法
(一)规划出符合要求的实验室
大学体育实验室在引入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规划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三个方面:(1)很多大学在体育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所以必须依靠其他专业学科的实验室,把实验室资源进行统合和优化,实现资源共享。(2)借助实验教学平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的环境中,把实验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化,依靠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完成网上辅助教学,加强微课程设计,积极引入到各运动项目中。(3)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把整套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体系很好地支撑起来。
(二)创新发展理念
必须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首先要从观念认识上进行积极转变。从高校领导到体育教师,坚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凭借现有的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出以基础实验课程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教学方案,其中把设计性试验和综合性实验作为教学辅助,然后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建设的核心目标,对体育实验室进行顶层设计。首先,在互联网+环境下,要切实突出各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优势,把体育教育教学和相关专业实验课程进行融合。其次,要重视技术和战术的融合,体育运动中技术和战术是紧密相连的。虽然技术是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但是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战术作为保障,即使引入数字化技术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最后,要以体育数字技术来指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出“三位一体”的高校体育实验课堂教学方法。其中包含体育老师的授课和实验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实验室课堂教学知识内容和实际操作,课内学习和课外的实际应用。
(三)高校体育实验教学创新发展
(1)建立高校体育实验室。随着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体育事业的日新月异,在世界青年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曾明确提出,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构建体育实验室,并且要当作一项重要的公共项目来建设。近几年,一些新鲜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步引入高校体育课中,通过建立完善的体育实验室,使高校培养体育人才更加具有层次性。在课前进行深入了解,掌握新时代大学生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恰当地调整相关的体育课程体系。
(2)建立体育技能仿真中心。由于在体育实验室进行教学时,教师的讲解经常受到教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上的约束,在当前通过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方式,在新媒体数字教育平台中,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虚拟仿真中心,可以把体育教师讲解的重要内容,详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把体育动作恰当地进行分解,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3)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必须加强引进人才的力度,重视教研活动,通过聘请专家举办座谈会的方式,让体育教师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从整体上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要构建健全的公共体育设施,把公共体育教学和专业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到一起,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好习惯。
(四)实验室的项目建设
效仿其他院校体育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依靠互联网+环境下创造的各种资源,构建出别具特色的体育教学方法,引入“三位一体”体育实验室实践教学运营观念,在排球和跆拳道的运动项目中,体育教师和实验课程、项目以及设备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形成完整的综合系统。这种方法不光使体育教学方法得到了有效创新,同时也拓展了体育课程资源,还补充了师资队伍,对于短时间内教师师资不足的现象,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改变了那种只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学习态度。体育课落后于其他学科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约束,体育教学重视体育项目和学生学习的开放,跟一般的文化知识学科相比,体育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这种平台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丰富了高校体育的内涵,保持了学科的原本属性,主要表现在:
(1)实现了师资和课程的开放,学校主管部门指定的体育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在各个学校和各个区域进行交流学习。
(2)有效地实现了考核制度的开放,这种方式的确立,使大学公共体育课更加有魅力,使学生乐于主动接受,并且在时间上很自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相同专业不同班级或相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有效地共享资源,并且也使学校的现有资源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三、互联网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的使用效果
首先,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互联网信息的能力要更强,并且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好,可以在具体的应用实践出体现出来。其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具有个性化的学习的平台。虽然体育课自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倘若单纯地只学习书本上的体育知识,没有经过体育教师有效的指导,那么学习的目的性就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依靠互联网技术建立起健全的体育实验学习的平台,不光为学生提供了无空间限制的学习的平台,更加强化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交流互动。最后,依靠互联网媒体实验室,在体育教学和日常的管理中,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四、结语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还处于“弱势”位置,体育数字媒体实验室是在媒介融合下产生的新生事物,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体育领域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体育实验室不光对学生教学训练发挥着作用,也具有科研和对社会服务的功能,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丰富专业领域,使新媒体在体育教学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芳.“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17,39(5):110-112.[2]陈福运,布特.“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7,39(1):22-26.[3]陈天霞,张惠芹,胡学龙.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体育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6):233-235.
第五篇:互联网与教学论文
论互联网的运用与教师专业成长
江苏省阜宁板湖小学 王丹君
摘要:从当今的信息时代中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出发,以互联网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为研究课题,通过论述互联网与教师专业成长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互联网方法,从而论证了互联网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因素和负面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 教师专业成长 合理运用
当前,“互联网”作为核心概念广泛地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成为了主导诸多领域的重要成分。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与普及,也对21世纪的人们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育技术论坛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就包括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1]p1。学生的这些能力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这也考验着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不得不将自身知识技能进行提升,同时,在信息化的时代,合理的运用互联网,也能从多方面给予教师提升。
一、互联网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终身学习由近年来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渐渐转变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概念,它是诸多行业适应其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互联网不仅带来了信息爆炸,许多时候,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离不开网络,它慢慢地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人人网络的时代,互联网也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提高的渠道与动力,而教师的发展也绝非是单一的,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内容。
1,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层面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团队的素质,其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所应具备最基础的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熟练程度;二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和提高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自己个性的教育见解;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反思,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机制,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所谓学习共同体,是通过将学习的成员置身于学习和社会环境中从而促进个体的进步与群体进步[1]p7。互联网正好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为教师终身提供了一个全面、新型的知识面,同时,多元化地呈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吸取优秀教师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缩短教师专业成长的时间,也能够节省人力,教师能够在网络世界中进行交流、学习,钻研从而实现学习共同体。
2,对于教师发展曲线的作用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在内容上有所界定,它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世间万物的形成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形成一条曲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例外,教师的发展同样有起步期、发展期、高原期、下降期和衰退期几个阶段,它们构成一条周期曲线,成为了教师专业的生命曲线。通常情况下,30岁之前的教师专业的生命曲线指数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提高的,最终到达高原期,30岁之后就呈现下滑和衰退了。教师若想让专业生命持续地发展,就不能只有一次专业成长的生命曲线,必须第二次攀爬高峰,形成生命的“第二曲线”[1]p136-p141。不断在教学中追寻“第二曲线”的教师才是一个富有活力,与时俱进的创新型教师,对于这类教师而言,日常的教学活动往往满足不了他的这种需求,他们需要“走出去”,更需要将视角投向世界,投向包罗万象的网络,于是,互联网学习,不仅在时间和人力上为教师发展提供便捷,它还在内容上给予了教师更多的启发,使之在学习、思考和研究后得到持续成长,它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甚至是第三曲线的形成。
二、合理运用互联网,促进教师的成长
互联网不单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它也逐渐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成了教师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多方位地为教师提供帮助。但是任何东西都是有两面性的,互联网这个广袤的世界给予我们丰富资源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教师合理科学地选取、运用它,否则,互联网对于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枉然。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合理运用它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呢?
1,网络与知识储备
这是一个迅速发展中的世界,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是应当永无止尽的,而组织教师网络学习便是一种省时又有效的途径。在网络学习的平台中,有教师在日常中很难探索出来的具有科学性的权威见解,例如,一些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的讲座就值得教师反复地观看、学习与反思,教师的职业生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储备的专业知识也在慢慢损耗,在大学中所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由于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得到好好地运用,它们已然逐渐成为一个死知识,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再次学习它们就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巩固自己的教心知识,也可以获得不同学科的技术指导,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所具备的特点与规律,教师掌握其学科规律之后,教学也会渐入佳境,特别对于一个新手教师,接受学科指导非常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信心与热情;另外,对于班主任而言,他们在班级管理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同样还是知识储备不够的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学习“充电”十分有必要,可以看一看班主任管理的心得总结,学习班会课的开展等等。
2,网络与教学能力
完善好知识储备之后,再着眼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当然,每一课都有其特殊性,仅仅按照本学科的模式套用下来肯定是不够完善的,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很多优质的资源,如教案、课件、图片等等,教师可以仅仅将它们当做参考,提取其合理的地方,改进其不足,从众多的设计中,取其所长,从而将备课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同时,教师也不可以总是依靠网络的资源,也可以转变为资源的开发者,向他人提供课程资源,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行资源共享;上课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备出来的课若处理不当也会同样收到不理想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网上观摩优质课,观察他人在上课过程中的过度语,上课环节的细节处理,从中吸取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尝试与训练,最终使其成为自己的专业技能。
3,网络与科研能力
教师的专业生命力来自于教育的科研,通过教研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不过,传统的教研资源少、操作繁琐、参与面也不广,无法跟上教育形势的发展,然而网络教研因其不受空间时间约束且形式多样等优点,被许许多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师的科研能力就是来源于平时点滴的记录、钻研和反思,教育博客这一新型网络工具就提供了这一帮助,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博客向大家呈现某一个教学案例并进行解析,也可以和网友交流探讨,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教育感想、生活感悟、教学反思与大家分享;此外,教师可以参与到教育论坛当中,就某个教学疑难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众多教育者一起商讨,一同进步,实现学习共同体;对于网络上针对教师所举办的一些比赛,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敢于展示自己,将自己的微课、晒课视频呈现给大家,接受大家给予的评价,进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
4,网络与沟通能力
网络已经带给我们太多便捷,它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让信息传递变得更为快速。沟通是语言传递的过程,无论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教师与家长之间,都需要沟通来调和,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的沟通调和功能来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大大提高了教师上课的效率,丰富多彩的课件取代了教师的许多语言,课堂更多的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说,自己交流,自己感悟,教师作为指导者,配角应当掌控好整个局面,适时与学生交流,给他们引导方向;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单纯靠家长会肯定是不够,考虑到省时省力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建一个班级群与家长成员交流,不仅向家长们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不定期向他们传授教育方法,在帮助学生与家长的同时,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
5,应当避免的问题 在上述中,提及了许多合理运用网络的方法,但不少教师运用互联网时也遇到一些误区:第一,过分依赖型。很多教师一备课就上网找资源抄教案,有的甚至将别人的课件拿过来,原封不动地照用,完全没有通过删选,也没有进行反思,这样运用互联网的教学方式肯定是无法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只会让其停滞不前;第二,盲目排斥型。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他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也收到很好的成效,于是他们常常会因为多媒体教学操作困难而盲目地排斥它,这时,可以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教学的培训和观摩,激发他们使用热情。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高效工具,同时,它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合理地运用互联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芒主编.现代教育技术[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2]邱德乐著.课程教师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