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分析论文
摘要: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对文字、图形以及色彩等视觉审美元素合理、科学地利用,能够使平面设计作品的质量、经济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在分析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基本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有效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为平面设计的优化提供有效凭据。平面设计又称之为视觉传达设计,主要通过视觉作为沟通方式及表达方式,借助文字、图像以及色彩等基本视觉审美元素,让想要传达的视觉表现有效传达出来。在平面设计中,为了使设计作品的经济学、秩序性以及创新性得到有效体现,合理应用视觉审美元素非常关键。鉴于此,本文对“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有效构建”进行分析与探讨意义重大。
1.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基本元素概述
基于平面设计过程中,文字、图形以及色彩使三大视觉审美基本元素,在三者有效利用的条件下,才能够使平面设计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文字。文字除了自身具备的文化功能以外,实质上也是一种设计。基于平面设计过程中,对文字进行有效应用,并与图像、色彩相互搭配,能够使平面设计更加有说服力,让需表达的主题充分体现出来。图形。图形构成要素包括点、线及面。基于几何角度而言,线使通过无数个点构成的,面则是通过无数条线构成的。图形在平面设计中是传达视觉主题的重点,并且图形不会受到国家、民族语言的限制,使其在表现主题上具备非常突出的优势。色彩。如果说文字和图形是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的“红花”,那么色彩则可充当为“绿叶”。在色彩的配合之下,才能够使文字、图形更具感染力及表现力。人们看待事物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色彩。色彩能够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从而使平面设计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充分展现出来。
2.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有效构建探讨
对于视觉审美元素来说,在合理、科学应用的条件下,能够使作品的经济学、秩序性以及创新性得到有效体现。为了使这些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基于平面设计中使视觉审美元素得到有效构建便显得极为重要。有效构建策略如下:(1)对传播载体合理应用这里提到的传播载体即为文字,有时候对于一些主题难以用图形及色彩表现出来时,文字作为传播载体,便起到了辅助的作用。鉴于此,对文字传播载体合理应用便显得非常重要。基于平面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考虑文字的识别功能;与此同时,需使文字能够和表现方式有效融合,从而使文字的阅读特点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需注重文字的合理性,即在平面设计中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为平面设计增添色彩。此外,需注重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以及风格等等,让文字能够与平面设计充分契合,从而使平面设计的视觉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提升平面设计的凝聚力及感染力。(2)充分展现构图的功能性图形是平面视觉中视觉传达的重要元素,为了使图形在传达中的效果更佳,进而体现出形象化以及具体化的特征,便需要充分展现构图的功能性。第一,需对构图的层次感加以重视,基于平面设计过程中,需充分掌控图片的主次,做到主次分明,避免表达不清状况的发生。第二,需重视构图的视觉牵引。合理利用图形的特点,让设计作业的主题有效体现。第三,需注重色彩的配合,特别是在包装设计过程中,有效利用色彩,能够使包装产品设计水准得到有效提升。(3)注重视觉冲击效果的体现要想使平面色剂的视觉冲击效果得到有效体现,既需要有效利用文字、图形元素,又需要注重色彩的添加。在这里,色彩起到了辅助的作用,能够让视觉冲击效果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例如:基于平面设计当中的色彩明暗度的调配,便可以将喜怒哀乐充分表现出来,与此同时在充分与饱和度以及明度等充分配合的情况下,可以使人们的情感得到有效阐释,进而使人们的视觉效果得到有效增强。为了确保视觉冲击效果不会受到影响,在平面作品设计过程中,需注重色彩是否与作品相符合,通过色彩对比的方法,选择更为优化的色彩,以此使视觉冲击效果得到有效增强。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结合市场调查结果,通过大数据分析受众对颜色的偏好,从而选择大众喜欢的色彩,这样既能够增强视觉冲击效果,又能够增强广告效应,从而吸引受众注意力。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文字、图形、色彩是平面设计的视觉审美三大基本元素。为了使视觉审美元素得到有效构建,便需要对传播载体合理应用、充分展现构图的功能性以及注重视觉冲击效果的体现。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在视觉审美元素得到有效构建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保证平面设计质量的提高。
第二篇:少数民族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运用
课 程 论 文
系(院)博雅学院 课程名称 艺 术 采 风 学生姓名 钱 雨 骏 班 级 BMZ平面091班 学 号 0961410113
少数民族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运用
摘要:民族元素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被传承和发展下来,如今人们的吃穿住用都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元素”味道,“少数民族元素”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骨髓里。如何认识传统少数元素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增加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意蕴,加强民族化的风格特点,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
图1 关键词: 少数民族元素 视觉传达设计 运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五千年来,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劳的双手,不仅创造了曾经领先世界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居于世界前列的古代精神文明。经过这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被传承和发展下来,如今人们的吃穿住用都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元素”味道,“少数民族元素”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骨髓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少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正在逐渐增强。
一、少数民族元素
少数民族元素是中国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熠熠生辉。如何认识传统少数元素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增加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意蕴,加强民族化的风格特点,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对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图2
在设计中加入少数的民族文化元素,不仅能充分表达出我们神秘的东方色彩,而且能更好地起到国际传播及交流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现在许多设计师都将注意力转向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将民族意识与设计意识相结合,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心理的延续与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民族审美特征的强化。视觉传达设计师张小平说:“在设计实践中把握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种使命。”
二、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简称为视觉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其内容包括:报刊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电影海报。简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店内外环境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由于这些设计都是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的,因此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它起着沟通企业—商品—消费者桥梁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民族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图3
中国少数民族的色彩语言特性是中华民族传统色彩观念多元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代设计中充分运用少数民族的色彩语言,是创新现代设计思维,提升现代设计理念的色彩运用基点之一。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图案、配饰、手工艺术等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即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丰富了现代设计,但同时也要注意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当代人类已进入21世纪现代化的文明时代。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思维理念不断更新,现代与传统、民族精神与经济全球化等各种新老理念,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地产生碰撞和摩擦。而人类社会就是在各种新老理念不断碰撞和交替中发展、前进的。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源泉,现代理念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民族元素的应用和创新发展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4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象展示。这种赋予文化内涵的服饰,展现了民族的鲜活个性,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面貌。它不仅有实用性的特点,方便着装,便于劳作,而且更有观赏性的特点,节日盛装,美化生活,有的还具有收藏性的特点。这些服饰,大都由劳动人民自己动手,从纺线到织布,到刺绣到成衣。
而且这种手工制作技艺大都是祖传的,不带有任何伪造、模仿的痕迹。有的民族的服饰已形成系列,多款式、多层次、多体型,适合多种类型的人穿戴。这是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一图一案,一花一叶,都是精心设计、精心打造出来的。而且在民族特质文化的背景下,每一件又有其不同寻常的艺术特点,堪称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品。
对于服饰文化的成因,日本著名服装教育家、民族服饰研究家田中千代女士曾在世界各地对民俗服装进行考察后认为:“一个民族本来的特征是保存着某一特定地区自古以来的某种习惯”,后随着迁徙和战争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使民族丧失了纯粹性,混血化了,服饰文化也随之混合,由于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碰撞及新文化的入侵,纯粹的民族服装也就不存在了。”民族服装与整个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民族审美、民族风格、生
活习俗甚至民族的经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民族服装的这些品格,均可通过一定的服装造型设计及服装图案设计呈现出来,通过特定的民族服装形体语言和形式特征,使人们体味出它的舒适、美观和其中所隐喻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蕴和民族审美习惯,领略它的装饰美以及朴素纯真的艺术品格。
色彩是民族服装视觉情感语义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民族服装色彩语义的传达依附于展示媒体,通过视觉被人们认知,不同的色彩其色彩性格不同,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了冷热、轻重、强弱、刚柔等色彩情调,既可表达安全感、飘逸感、扩张感、沉稳感、兴奋感或沉痛感等情感效应,也可表达纯洁、神圣、热情、吉祥、喜气、神秘、高贵、优美等抽象性的寓意。民族服装色彩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以色块的并置使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美感,明亮、鲜艳、热烈、奔放,显示出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
图5
服装的图案色彩经营,完全脱离了事物原始图像的固有特征,自然界中的红花绿叶,在民族服装图案中已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转变成为纯粹的色彩情感信息符号,一切为表现审美情感服务,“画画儿无正经,好看就中”,民间艺人们正是依据这一原则随心所欲地驾驭色彩,以满足人们的情感欲望。
“耕田而食,织布而衣”,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本能。自从人们发现了纤维,又学会了编织和剪裁,服饰便开始出现了。人们最早的服饰可能只是简单的御寒遮羞的围裙,还只是衣着的概念,远还谈不上装饰美化自己呢。至于服饰,那恐怕是后来才出现的事物了。
服饰是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复合表征,即外表特征与心理审美的结合。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创造智慧的结晶,展示出各民族的精神风貌。民族服饰的诞生首先是由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结合而形成的。客观也就是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物产、资源、性别、体形等等因素;主观也就是社会因素,包括生计活动、风俗、信仰、审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等因素。
因此,也使服装产生了各种不同风格的个性。从穿着上便可以分辨出民族及地区。它与国际服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是样式比较单纯的国际性服装.它与我们现在常见的最普遍的西服套装(不分男女)、女性西装套裙、男女衬衣、长短裤子、T恤衫、休闲套装有所不同。以上要素是形成民族服饰的主要因素,因此各民族都有各自民族服饰的不同特点。而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中我们又可以找出它的共通性。那就是无论哪个民族的服饰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材料和制作。民族服饰所采用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利用本地区的物产资源,体现了材料的天然性;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都体现了家庭性和手工性,不是工业生产。传统民族服饰的材料主要以棉麻,毛、真丝为主,其它还有各种兽皮,鱼皮。除此之外,还有应用不太多的纸纤维和果实的韧皮纤维,如香蕉、椰子等果实的韧皮纤维。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面料多为天然纤维,染色多以蓝、黑或本白等纯色为基底色,为了丰富其服饰,其中搭配了其它许多丰富的色彩,使用了原色、纯色、对比色、互补色等,增强色彩的对比,形成鲜明、艳丽、装饰性极强的效果。而这种色彩搭配现今也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淡雅纯朴的素色中也会在局部出现不同比例的互补色。独一无二大胆的用色:红配绿、紫配绿、紫配黑,我们通常认为很俗的色彩搭配,在其中却被大胆地使用,达到了夸张的效果,效果却不落俗套。许多设计师们纷纷在借鉴运用此种搭配,英国著名设计师HusseinChalayan曾在其发布会上充分展示了这一配色效果,以苗族的服装为灵感,尝试以黑色为主调,搭配不同比例的对比色,互补色等鲜艳的颜色,从而产生出一系列丰富的视觉效果。这样的色彩搭配在江南布衣、木真了等国内的知名品牌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黄色和紫色相搭配,而裙子也由红色和绿色的面料相拼接,虽说这样的服装确实不显得高雅,但却散发着一种纯朴的气息。在电子化、都市化的今天,淳朴自然的感觉反而成了人们所追求的。
民族元素,带着厚重的历史感与新鲜的时尚感,席卷了变化万千的时尚舞台。它不仅体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以及审美主体内心炽热情感的外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高度艺术化地概括反映了民族服饰文化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出民族服饰语言从审美意象到具体化艺术符号情和意的整合构筑与传达。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近年来民族服饰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大肆的运用。
设计师从不同国家、民族的风格、图案、色彩、式样和材料中寻求创作的灵感。民族文化精神对现代时尚的影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和再现,它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全新的创造。设计师们从不同民族文化中得到创作启示,激发创作灵感,从中提炼出精华所在;并结合现代时尚精神和自己的艺术思想,创作出既有民族文化内涵、又具现代时尚精神的服饰艺术作品。因为它既体现了世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又给现代流行服饰注入了一股乡土风情。
今天,人们可以采用现代先进的服装制作工艺制作出带有不同民族风格的,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服饰。从最新的时尚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到,民族元素的应用在流行趋势上绝对是一股锐不可挡的新势力。民族元素已渗入了时尚的各个领域,受到了设计大师的青眯。这些元素往往被认为最能表现出民族意识和民族的个性。当今服装设计师所要探索和追求的就是让民族精神融于世界精神,让古代精神融于未来精神,把东西放不同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下所表现的不同的神气与韵味互补的强化和体强。在进行了大量的民族服饰设计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民族服饰时代化研究和设计的紧迫性,广大群众都希望具有时代特点和本国民族风格的时装多多问世,但我们服装设计行列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努力还很不够,把珍贵的民族服饰遗产从文物堆、博物馆中解救出来,使它们焕发新的魅力,为时代服务,为人民生活添彩,为世界的时装百花园增色,这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一个从事服饰设计专业技术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现代人喜欢追求新的东西,由于大量信息的重复,导致感觉的麻木。在这种背景下,要去激活原本尘封的神经,就必须有一个极其与众不同的突破口,就需要一种精神内涵丰富、视觉冲击力超强的形式以让神经为之一振。
民族服饰的审美文化均反映出民族的审美心态和人文精神。由于我们自古受儒学及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的影响较多,透露着中庸、自然、平淡等审美特征。而皇族服饰与乐舞的华美、堂皇、宏大也是礼乐文化审美观念的表现。但随着改革开放、中西文化的交汇融合,民族服饰的审美文化也会注入新的血液,呈现出崭新的审美理想。中国独特的民族元素、潮流风尚、设计风格与东方时尚元素将深深吸引世界的眼球。
四、结语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启示:首先,“少数民族元素”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还是中国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这些少数民族元素和中国人的情感是一脉相承的,在平面设计中运用这些元素可以使平面设计作品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广告宣传。其次,我们在提倡中华民族元素的同时,不能只是将其进行简单的罗列,而应该采取兼容并举的方法,吸收西方设计的优点和长处,洞察世界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将中国审美造型元素与时代风格相结合,使之赋予时代性和现代感,真正使中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成为与世界沟通的纽带。
参考文献:
1.胡梅芳《民族服饰与创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2002
2.安毓英.杨林.《中国民间服饰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1)
3.彭梅.《中华民族服饰文化语言在设计中的装饰手法》 大众科技, 2005(8)
4.董雪丹《中华民族服装化的理论探索》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6)
5.靳埭强·身度心道——中国文化为本的设计·绘画·教育[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5)
第三篇:老人与海中的圣经元素分析
《老人与海》作品中的宗教内涵
文学院2008级12班
冉婷
学号:200802121221
《老人与海》是海鸣威本人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这个简单的故事富有象征意义,是一则多层次的寓言。海鸣威本人曾人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实的老人,一个真实的男孩,真实的大海,一条真实的鱼和许多真实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它的事物。那么他所说的代表究竟是代表什么?评论《老人与海》的人很多,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歌颂了硬汉形像。他笔下的老人是一个英雄一个硬汉,一个愿意与狮共眠的人。一个有如此胸襟、对勇敢这样歌颂的人为什么会自杀,为什么一个几乎什么都有的人,在获奖不久选择性了死亡,而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渔夫,却悠然地颐养天年?为什么我们不从美国社会深厚的信仰背景出发来谈谈在这样简单的故事中作者融合了什么宗教涵义。
对于一个美国人,美国建国产生重要作用的那些人,是为寻求信仰的纯洁和自由来到那里的,他们的信仰不是他们发明的,是人的先知,也是从古代学习继承下来的,从来源上讲,《圣经》并不是西方人写的,是从犹太人和早期基督徙那里传过来,欧洲人慢慢接受了,他们相信,圣经里面神给人的应许,后来也有很多人不再信了,但建立美国的那些人很多人保守了这个信仰,他们对这个很看重。
本书中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说明作者有意识地把老人比做基督的化身,在故事的全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被钉十字架的过程。第一次是老人钓上了大鱼时开始的,他和小船被鱼拖着走,把钓索勒在背上,感到疼痛(耶稣头上戴着荆冠),双手被钓索勒得出血(耶稣手上钉着钉子)。而出海前男孩给他送来的吃食,喻指耶稣的“最后晚餐”。
第二次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是从鲨鱼来袭时开始的。他用鱼叉扎死了第一条来犯的鲨鱼。后来等他看到另两条鲨鱼中首先露面的那一条时,不禁“AY”一声。作者描述道路:“这个词儿是没法翻译的,也许不过是一声叫喊,就像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双手、钉进木头时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声音。”这不是明白无误地表示老人又被钉上了十字架吗?
再说,圣地亚哥这名字是圣雅各在西班牙语中的拼法。圣雅各原是一个渔夫,是耶稣在加利利海滨最早收的四门徙之一。所以老人同时也脸有耶稣的门徒或一般谋求圣职的信徙的身份。他在钓鱼过程中一再吃生鱼肉,渴水,这喻指信徙领圣餐。鱼肉代表圣饼,基督的肉体。老人一声声叫唤那伟大的棒球明星迪马吉奥的名字,拿他当圣徙看待。最后老人回到家,摸黑躺一。作都写道:“他脸朝下躺在报纸上,两臂伸得笔直,手掌向上。”耐人寻味的是海明威没有写明这两臂是朝上伸出(这是教士领受圣职时的姿势),还是向两旁伸出(这是基督被钉十字架的姿势)。作者分明暗示这主人公是人又是神,兼有人性和神性的双重身份。
本书开头时提到老人曾一度八十七天没捕到鱼。根据耶稣的事迹和基督教的节期来看,这个数字似乎含有深意内在。按耶稣受洗后,曾被圣灵引到旷野,禁食四十昼夜,受到魔鬼的试探。(本书开头描写老人双手上由于用绳拉大鱼而留下的刻得很深的伤疤时,作者特意写到:“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这无鱼可打的沙漠即喻指“旷野”。)这四十天加上基督教大斋期的四十天再加复活节前的“圣周”那七天,刚好是八十七天。这次老人在海上一连八十四天没打到鱼,接下来在海上待了三天,刚好等于基督从受难到复活那三天。老人在这三天中经历了大磨难,最后获得精神胜利。
这两个八十七天的过程,似乎表明了人生是循环的,是无休止的一系列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以前发生过,现在重复经历,今后还是会不断发生。老人圣地亚哥代表着所有人的形象,经受着最强烈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苦难历程。这是符合海明威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悲剧的观点的。另一方面,这大马林鱼被钓上了,在拖着船走的过程中,被嘴里的钓钩勒得好痛。这时鱼也成了基督的化身。所以老人自言自语地说:“你现在没得痛了吧,鱼,老实说,我也是如此啊。”他不禁止替它感到伤心,并且认为它“也是我的朋友”。等到把它绑在船边,在归航途中遇到鲨鱼时再袭击时,这双重基督的形象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为了突出人生是一系列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作者在最后写到老人独自深夜返港,背直卷着帆的桅杆爬上岸去,一再摔倒在地(这一点又和传说中耶稣背着十字架上骷髅地时跌倒的故事交相辉映),第二天男孩来看他时,老人提起夜间“吐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这是暗示基督被罗马兵丁用长矛刺身,流出血水来。而最最生动的一噗是老人扛起桅杆时,曾回头望那绑在船边的鱼的残骸。这一个静止的镜头显示老人作为一个基督,正在开始另一次苦难的历程,而那鱼作为另一个基督,正绑在十字架上。作者就这样的把十字架的全过程浓缩在一起了:基督上骨髓地、基督被绑在十字架上、基督死去。这着重指出了所有生物的共同命运是一系列上十字架的磨难。而那条大鱼的残骸,作者最后描写道:“它如今仅仅是垃圾,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了。”这等于暗示,所有物质的东西,包括人在内,都注定要毁灭的,只有人的行动,和对行动的记忆才是永存的。所以全书的未一句是:“老人正梦见狮子。”他保持着完好的对美好事物的记忆。
《老人与海》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品,原因何在?因为在这个作品里边有一种“未知结构”。这个“未知结构”又与美国人的信仰相结合。“未知结构”是什么呢?就是看完这个作品以后,你却很难评价这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人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他在奋斗,捕获了一条非常巨大的鱼,可是到了最后,他拉回来一副空骨架,他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海明威先生一直在积累或是寻找,找到一种释放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现出来。《老人与海》就是他表现自己的一生的方式,老人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象征,“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这几乎可以被看作海明威一生的精神支持。
如果读一部书使你产生了深刻的丰富的联想,这部书无疑也给了你许多有益的启迪。而近读海明威《老人与海》便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觉。毫无疑问小说的艺术特色是独特的,所传达给读者的是一个硬汉子性格,是一种永远也不会屈服于大自然的强者精神。我不能认同的是某些国人认为小说以“老人”最终惨败给大自然,表现了一种消极的情绪,给人一种低沉的失望感。我敢说,小说的最成功也最有力度的正是这样一个又老又病的孤老头子面对强大的自然作殊死搏斗时那种惊心动魄的过程,在这种力量对比悬殊的搏斗中,小说自始自终都是乐观主义的,即使被击得惨败了仍然表现一种真正的内心深处的自信与乐观精神。一个惨败后还能充满乐观一点也不沮丧不消极,这就是一种硬汉性格。我把这种不屈服大自然,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理解为美国精神。”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就缺点这种精神。有外国人说中国人很柔顺,没有以色列人,德国人、日本人甚至美国人强悍。中国人遇事多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宽容:“算了算了”,或者“我不能把你怎么样,你一定讨不了好死,”的和事佬,而善于恶就这样分明了。善良总是屈服邪恶。于是恶势力就更如张狂。在这样社会更新竞争激烈的时代,倡导和培养这种面对强大势力不屈服的硬汉精神,对于一向柔弱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我相信我将努力于这一领域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审美素质是构成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素养体系。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以此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人格、陶冶情感、发展智力、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整体目标。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1.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地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
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2.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首先,发挥想象,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意的过程,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教学中必须将语言形象转换、补充、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方能创造性地提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的表象、抽象思维的参与。其次在构思过程中发现美,在写作过程中创造美。在作文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美。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加生活积累,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美、人情美,并引导学生发现美并展示美、创造美。
第五篇:分析赵树理作品中的通俗元素
解析赵树理作品中的通俗元素
一赵树理自身的民俗文化积淀 从《赵树理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赵树理出生在山西的沁水县,那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这山野地方,历来是“敬神信巫,有不平必质于神”的,理所当然的赵树理生活在一个封建迷信风气浓重的家庭。他祖父给他的启蒙教育不是四书五经,而是不伦不类的“三圣教道会经”。他的父亲给他讲卦术知识,让他阅读《玉匣记 》《麻衣神相》等算命先生的经典著作。他的祖父能够将三圣教教文倒背如流,能算会写。他的父亲更是擅长音律,懂得卜卦、算命。他的祖母敬惜字纸,对灶神、喜神、财神等民间诸神恭敬备至。这些都成为了他创作中可以汲取的养料,比如《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的原型便是他的父亲。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环境,使他获得了实用乡土词汇妙语连珠的能力。
作为写反映农村生活、农民心声作品的赵树理来讲,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是他创作的最根本。通过了解我们知道,赵树理各种农活基本上拿得起,放得下。而且在其父亲的熏陶下,赵树理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上党梆子”迷。他从小就喜爱民间曲艺、戏曲和民间乐器,这些熟悉与爱好民间艺术的热情还有他父亲给他传授的手艺成为了接近群众的“好帮手”。正是因为他爱好民间艺术,具有民间艺人所具备的各种特质。所以,他才能了解农民的文化知识,深知群众的艺术爱好和艺术要求。在《三里湾》是赵树理的长篇代表作,全书以生动、质朴的笔触,描写了土地革命之后我国农民响应党的号召,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故事。全文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全文具体描写了四个不同家庭,合作化带头人、村支书王金生家,热衷于个人致富的村长、党员范登高家,富裕中农“糊涂涂”家,党员袁天成家。他对农民的感情(他自己就是农民)是发自肺腑的真实情感,没有半点装腔和虚伪,不含同情的成分。农民想说的、骂的、爱的、恨的也正是赵树理要说的、骂的、爱的、恨的,和农民是一脉相承。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农村农民中一些非解决不可的问题写出来,为农民兄弟提供适合自己口味的精神文化粮食,还要和那些当时统治着农村文化的旧东西争夺阵地。因为这些旧东西大都通俗易懂,农民喜欢看、喜欢听。
《三里湾》成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范登高(翻得高)、马多寿(糊涂涂)、袁天成作为作品中落后人物的代表,有着共同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坚持着私有观念,与新的生活潮流相抵啎。文章中还创造了与之相反的一群年轻人,范灵芝、王玉生、王金生、马有翼、菊英等等,他们朝气蓬勃,有改革的热情,有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全文从农民的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婚姻恋爱、道德观念等各个方面为我们描述了土地改革过程中队农村产生的深刻变动,真实显示了实现农村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社会主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有优越性。
《三里湾》中村长范登高,是一个私心过重、有着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小人
物。他在抗日时期曾经为党做过一些好事,并且以此为骄傲的资本。但是,在土改的时候,他的田要分的比别人多且好,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对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产生了“离心力”。他自己雇人帮忙看骡子,做小买卖。他处处与党对立,却又摆出老革命的架势,表面说维护党的利益,实际上千方百计维护个人利益。就此而言,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是非常意义的。故事中的范登高真实地显示了当时农村斗争的复杂性,显示了在生产体制变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党内的思想斗争。故事还以“糊涂涂”一家为特例,为我们呈现了一群落后、顽固与自私的富裕中农形象。其中以“糊涂涂”为代表,他在政治上十分保守、糊涂,但在为自己谋利益时却很精明能干。在合作化运动中,他利用范登高的错误,顽固阻挠合作社的扩建;利用妻子“常有理”的胡搅蛮缠,阻挠合作社开渠;利用互助组的劳动力为自己种田。日常生活中,他刻薄成性。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以及小块土地经营方式所造成的旧式农民身上的精神负担。这种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落后思想,不仅强烈地抗拒着农业合作化的潮流而且还深深毒害着年轻一代。但是,马家最终还是四分五裂了。儿子、媳妇都先后冲破家庭的阻挠,参加了农业社。这说明了在生活新潮流冲击下农村封建宗法势力的必然瓦解。袁天成是开辟工作时候的老党员,但是他“两只脚踏在两条路上”。在党内接受教育,参加了农业社,但是回家接受老婆“能不够”的领导。作者在描写的时候把人物放到了家庭琐事、婚姻纠纷中去塑造,但却深深揭示了旧思想残余对人们发生的可怕的销蚀作用。
作者通过这些落后人物的着力描写,从侧面肯定了年轻一代接受新思想,参与新改革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正反两面人物的形象描写,作者真实地写出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一场艰苦而伟大的革命。
二浅析赵树理作品中体现的民俗色彩以及人物形象的民俗特色
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开创者,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作家。这个流派因为其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而赵树理作为其中杰出代表,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的土壤,熟悉农村,热爱人民,大量描写了晋东南独特的区域民俗事象,有的作为作品浓厚的民俗背景,有的作为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心理,推进了人物性格发展的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他把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大量运用到了文章创造当中,并彰显了自由驾驭的能力,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质朴混纯的民俗变成了创作的文学素材,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三赵树理作品中的语言特色——浅显易懂、质朴生动
在谈到通俗文学时,我们总难免把赵树理扯进来。通俗文学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我认为赵树理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而且还深受读者喜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坚持走广大群众的基本路线。把赵树理作品归为通俗文学,我认为是合适的。
对于赵树理作品的评价历史上是众说纷纭,对“通俗文学”概念的厘定现在也充满了内在矛盾。首先,“通俗文学”和市场的关系,市场可以定义为经济上的市场和观念的市场,我们谈论现代都是的市民阶层中存在市场,那么在中国更广袤的农村难道就不存在市场吗?而赵树理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有力的印证,我们广大的农村也应该是“通俗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其次,如果说“通俗文学”是接续了某种中国传统的,或者继承了某种传统的文化趣味的,那么我想,和程小青等人相比,赵树理反而是更传统,更乡土。更有中国趣味的。我们往往容易把“市民文学”和“通俗文学”这两个概念混淆,如果把“市民文学”的趣味和标准潜在的化入对“通俗文学”的考察和描述中,这样做是不正确而且是对我们了解通俗作品和时代之间关系的一种障碍。
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遍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而赵树理的作品正是如此,从《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到《锻炼锻炼》,再到《三里湾》,作者无不深入农村生活,笔耕不辍,为我们抒写了一段又一段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生动画面。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真实地再现了我们农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革,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也正是我们所说的“通俗文学”。
参考文献:
1.赵树理:《三里湾》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2.戴光中:《赵树理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
3.赵树理:《三里湾——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 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4.白春香:《赵树理小说叙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5.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6.范伯群、汤哲声、孔庆东:《20世纪通俗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7.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8.朱栋霖 范培松:《中国雅俗文学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年1月出版 年11月出版200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