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陆城市外贸现状与发展前景(5篇范例)

时间:2021-02-10 12:4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内陆城市外贸现状与发展前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内陆城市外贸现状与发展前景》。

第一篇:浅析内陆城市外贸现状与发展前景

区域经济发展快慢,如今受传统资源及区位影响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弱。经济全球化,则成为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发展的主导因素。在国际化影响下的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市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国家、地方甚至企业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从本质上看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改革较早的区域、开放程度较高的区域也毋庸置疑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外贸易在城市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为**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利益。近年来,**政府也在着手建立外向型城市,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扬长避短,创造高效、可持续的对外经济贸易结构是**市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结合**经济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本人着重分析以下几点内容:

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四大特点

1、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偏低;

2、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仍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但出口效益不高;

3、从出口贸易国别结构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4、从出口主体类型看,私营企业上升较快,外资企业仍占主体。存在主要问题:出口商品结构低级;

加工贸易以初级形式为主;

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

出口贸易市场过于集中,贸易风险大;

外资企业出口份额占主体,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应该着重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以及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合理引进fdi,提高民族企业的技术水平。

二、**市概况

**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和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南依秦岭山脉,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北靠渭北荆山黄土台源,东起零河和溺源山地,西到黑河以西的太白山地和青化黄土台源。**市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最大宽度为100公里,辖未央、莲湖、新城、碑林、雁塔、浦桥、阎良、长安、临潼九区和蓝田、高陵、户县、周至四个县。从全国来看,**市位于我国大陆腹地的中心地带。历史上曾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东方贸易的大都会;

也是交通要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目前**已经形成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国际方面,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线从**穿过,**国际航空港咸阳机场也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80多条;

国内方面,**市有陇海铁路横贯东西,东连焦枝、京广和京沪各县,西接兰新、兰青、包兰和宝成各县,是我国东部和西部的联结点,是开发大西北的重要前沿基地;

全市公路里程3413.61公里,有5条国道和12条省道经过,**至临潼、陕北、宝鸡等高等级公路己建成通车,使**成为连通省内及西北、中原、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作为国家、地区的经济中心和货物集散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唐时期,**就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己将我国的丝绸和工艺品源源不断的输往西亚和欧洲;

**自古以来就是西北、晋南、豫西、鄂西北及川北的物资集散地。现在仍是西北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要素的流动已经不再是以一个独立的城市为基本单位,而是以城市群、都市区为基本单位。**独有的优势条件,为**巩固与发展经济中心地位提供了机遇与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出口贸易打下良好基础。

三、**市对外贸易的特点

1、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市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2017年1-7月,**地区进出口总值1343.12亿元(占全省93.9%),同比增长27.89%。其中进口569.12亿元,同比增长9.27%,出口774.00亿元,同比增长46.22%。**市属进出口总值1270.07亿元(占全省88.8%),同比增长21.91%。其中进口541.23亿元,同比增长4.67%,出口728.84亿元,同比增长38.9%,完成省考指标65.30%,超过时序进度6.97百分点。

2、国有企业出口比例较大。**地区的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一直占有较大的比例。其整体外贸出口额占**省外贸出口总额的50%左右。根据早前数据显示,无论是进口总值、出口总值,还是进出口总值指标,国有企业都占据企业外贸额的主体地位,始终没有改变。

3、机电产品等成为出口重要支柱商品。**市机电产品、矿产品、农产品和纺织品出口量快速增加,其中机电产品目前已成为全市出口的支柱商品。在主要进出口商品方面,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31.73亿美元,增长18.3%,进口27.97亿美元,下降11.7%;

农产品出口呈增长趋势,其中苹果汁出口3.52亿美元,增长12.3%;

矿砂进口总值为5.22亿美元,下降28.2%。

4、高新技术类产品外贸出口潜力较大。**地区高新技术类产品出口企业所拥有的技术优势使其具备良好的外贸出口发展潜力。航空及其零部件产品、重型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等高新技术类机电产品出口以及高科技商品和软件开发外包服务项目等都具有良好的出口发展势头。

四、**市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1、外贸出口对本地经济的贡献能力还不够强。私营和外资企业出口额比例较小。**市对外贸易的出口额中,有超过50%以上是依靠进料加工出口,约有30%多为来料加工出口,均是建立在大量进口基础上的简单加工再出口。出口的增长主要还是靠量的扩张。尤其是一般贸易出口,竞争手段少,综合营销能力不够强大。

2、出口地区市场布局过度集中,竞争力不强。**外贸出口市场虽已遍布世界179个国家和地区,但对其出口额超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按消费国口径统计)只有20来个,占与**有贸易来往的国家和地区总数的比重不足两成。市场过度集中加大了外贸出口的不稳定性。由于加功贸易的资金、原料和市场大都是在外的,**外贸出口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抵御出口市场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3、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出口竞争力。大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忙于眼下的订单和利润,在产品的技术革新和升级换代上给予的关注不够,某些企业在价格压力下甚至不愿意添加现代化加工检测手段和设备。更不愿意在研发新产品、创造企业自主品牌的产品上有所投入。更多依赖底层次的价格竞争和数量扩张。缺乏抵御市场变化的能力。

4、以技术贸易为主的服务贸易出口有所发展,但进展缓慢

近年来,**市在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上进一步提速,并发展成为门类众多、吸引力日益增强的国内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地区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力量。同时,技术贸易出口仍存在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东部地区差距较大。

五、加快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

1、创新出口激励机制,提升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有目的的吸引国外大财团、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的关联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拓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品功能,从而形成高中低、优势互补、多层次推进的出口商品生产结构布局。作为企业,一要以发展出口品牌为目标,通过转变经营方式,培育自己的品牌,提高商品的质量和声誉;

二要积极参与国际质量标准的贯标认证。

2、以服务贸易国际化经营为方向,努力推动贸易向前发展。引导和鼓励多方力量广泛参与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为主的服务贸易发展,逐步推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对外开放,鼓励中介服务机构与外商合资合作、联合经营,引入国外先进服务和管理,促进软件服务产业上水平,并推动有条件、资质好的企业及中介机构迅速走向国际化经营。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政府应加大政策优惠,鼓励服务出口的迅速发展;

作为企业应抓住机遇,更新服务理念,加快人才培训和科技资本的投入,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服务水平。合理利用**雄厚的科技、人才,进一步拓展海外合作领域和业务。努力开拓合作市场,让服务出口上新台阶。

3、全面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市场环境。政府应加大对本地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国际港务区等外向型经济配套平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发挥其对外贸出口的助推作用。总之,**市对外贸易要实现加快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国内外产业转移加速和**本地优势的影响和带动下,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推动各项工作,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助推**开放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六、结论发展展望

我们应积极扩大我市优势产业的产品出口规模;

重点扶持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交通工具、输变电设备、太阳能、航空航天等优势技术领域产品的出口。实施“大通关”工程,积极协调财政、银行、税务、海关、商检、外汇管理等部门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服务,全面促进我市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在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的演讲

(驻俄罗斯使馆供稿)

2010/04/28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2010年4月22日)尊敬的哈列耶娃校长,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感谢哈列耶娃校长邀请我来莫斯科国立大学,就当前中俄关系发表演讲。贵校在全俄大学排名中位列前十名,在全俄语言教学中占有领军地位,培养了大批语言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我对贵校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贵校已与中方有关部门和院校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希望这种合作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作为中俄关系领域的一个实际工作者,我愿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我的工作感受谈一点个人看法和意见。之后,我愿回答大家的提问。

我大体讲四个部分,一是当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情况,二是发展中俄关系的意义和经验,三是中俄关系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前景,四是发展中俄关系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

1991年苏联解体后10年时间里,中俄关系在政治和法律定位上连续上了四个台阶:一是1992年12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关于两国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把双边关系提升到“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二是1994年9月,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三是1996年4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是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步步升高的政治和法律定位,不仅使中俄关系高潮迭起,也为中俄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自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合作格局,成果丰硕,势头喜人。可以说,我们两国关系步入全面、快速、深入发展轨道,其重要性、特殊性和成熟性更加凸显。

(一)两国建立起完善的高层定期会晤及其他各级别交流与会晤机制

1996年4月,双方决定建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随着各领域合作的展开,两国还建立了议会领导人会晤机制、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委员会、战略安全磋商等高层次的合作机制。在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委员会框架下设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人文合作委员会和能源谈判代表会晤三大机制,机制下设的分委会和工作小组数量不断增加,基本覆盖中俄合作的所有领域,是中国对外合作中规格最高、组织结构最全、涉及领域最广的磋商机制。如此完备的大国合作机制,对中国来说是唯一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它为中俄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制度框架。

(二)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为解决两国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从1987年至2004年,中苏(俄)根据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的精神,进行了长期认真的谈判。随着2004年10月《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最后签署,两国最终全部确定了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走向。随后,两国又在2008年结束全部勘界工作,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全面彻底解决。《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相互没有也不会有领土要求。中俄边界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的纽带。考虑到中俄关系史中边界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和敏感性,两国最终能够本着和平友好、互谅互让的精神完全彻底地解决边界问题确实是来之不易。这为中俄关系发展扫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

(三)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

中国坚定地支持俄打击恐怖主义及分裂势力,支持俄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俄在台湾、西藏、“东突”等问题上也坚定地支持中方立场。在去年乌鲁木齐“7.5”事件等问题上,俄始终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国。中方坚决谴责恐怖势力在俄制造爆炸袭击等犯罪活动。中方还在俄维护二战历史荣誉、反对改写二战史观等问题上坚决地站在俄一边。中俄两国在对方最关切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与一些西方国家对两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证明在关键时刻两国彼此是靠得住的朋友和伙伴。

(四)两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军事合作

根据中俄两国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有关协定,两国在边境地区建立军事信任措施,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回想中苏两国即使在50年代同盟时期,也从未举行过任何联合军演。但2005年8月,中俄两国在中国境内举行首次大规模陆海空三军联合军事演习。2007年8月,中国首次派出成建制部队、携带重装备赴俄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两次演习在中国对外关系史和军事史上都是第一次。2008年3月,两国开通了国防部长直通热线电话。2009年7月,两国举行了“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反恐演习。中俄军事合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说明,双方已不再相互视为潜在的军事对手或军事威胁,两国间的互信程度已发展到很高水平。

(五)两国经济合作稳步上升,经济合作长期滞后的局面逐渐有所改观,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开始增强

自2000年至200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加到560多亿美元。去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两国经贸额在保持10年连续增长后首次下降,但两国经贸合作基本面保持良好,相互投资有所增长。随着两国经济逐步好转,今年第一季度两国经贸额同比增加60%。

近年来,两国相互投资也逐步扩大。2009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超过2008年的3倍,俄对华投资新增项目超过2008年一倍以上。双方签署了政府间投资保护协定。至今为止,共举行了五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达成的一系列投资项目已开始运作,涉及资源开发、木材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组装、农业综合开发、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中俄能源合作稳步发展。2009年中国自俄进口原油约1500万吨。由俄承建的田湾核电站一期1、2号机组已投产,二期正在积极推进。去年,中俄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双方签署了关于原油管道建设、原油长期贸易、长期贷款等一揽子协议。两国天然气、核电等领域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六)边境和地方合作日益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增长点

1983年中苏恢复边境贸易,当年边境贸易额仅为1000万美元。2009年,中俄边境贸易额增加到57.3亿美元,在双边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1983年的1.5%提高到2009年的14.8%。边境贸易成为双边贸易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适应边境贸易发展的需要,两国边境地区口岸、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卢布和人民币已成为边境贸易中重要的结算货币。两国地方合作已从毗邻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省区已位列中国对俄贸易的前列。目前双方已建立友好城市和省州71对。同时,边境地方合作已不仅局限于经贸合作,逐步向文化、教育等领域扩展。

为加强两国边境和地区合作,两国领导人就协调两国地方发展战略达成一致,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两国主管部门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建立了边境地方贸易合作常设工作组和边境地方贸易协调委员会,启动了边境地区经贸合作政府间文件的商签工作。

(七)两国民间交往和合作空前活跃

两国在1997年4月建立了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成为中俄民间交流与合作的主渠道。两国人民往来频繁,留学生人员数量逐步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在俄中国留学生约有18000人,在中国的俄罗斯留学生有9000人。在国家关系中,人同样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某种程度上也是最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中俄两国越来越密切的民间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了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好感,加强了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八)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卓有成效

作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始终把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作为一个主要的合作领域。1997年4月、2005年7月和2008年5月,两国元首分别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声明、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声明和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特别强调要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气候变化、朝核、伊核等当前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进行了良好的协调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更是中俄两国在地区问题上开展建设性合作的典范。可以说,中俄两国在当前几乎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都有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彼此成为了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的主要伙伴和重要的战略依托。

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其他领域的合作也都可圈可点。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非常值得一提的2006年在中国和2007年在俄罗斯分别举行了“俄罗斯年”和“中国年”,向两国人民和全世界集中、全面展示了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成果。互办“国家年”是中俄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是中国第一次与其他国家举办这样的活动。根据“世代友好、携手共进”的宗旨,两年时间里,双方共举办了500多项活动,包括两国政治、经贸、人文、科技、教育、军事、地方等双边合作的方方面面,活动内容之丰、涵盖领域之广、民众参与程度之高、社会反响之强烈,都创下了中俄交往史的新纪录。双方已确定将14个活动项目长效化、机制化,今后长期在两国轮流举办。互办“国家年”使两国民众深切体会到了中俄友好的浓烈气氛,充分领略到了中俄两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近距离感受到了两国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化,全面提升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既为两国关系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营造了强大的声势,也实实在在的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语言是人类心灵沟通的桥梁。通晓对方的语言,是读懂对方心灵,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中俄友好合作,提升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继成功举办“国家年”活动后,两国元首宣布在2009年和2010年启动两国“语言年”活动,在两国掀起学习对方语言、文化的新高潮。去年,“俄语年”在中国成功举办,今年的俄罗斯“汉语年”也已拉开帷幕。

二、中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对中俄两国,而且对本地区和整个世界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中俄开展战略协作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难以估量的现实和长远利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主要的利益是,中俄两国由冷战时期的对手变成了朋友和伙伴,两国不用再拿出巨大的资源防备对方,而是可以集中力量搞建设、发展自己

中苏对抗时期,两国人民间的往来几乎完全断绝。而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的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双方目前每年人员往来数量以已百万计。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中国已成为俄第三大贸易伙伴,俄也是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之一。去年中国一度跃至俄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双方友好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好处之大,已经是无法用金钱衡量。

第二、两国在国际舞台彼此多了一个有利的支持者

中俄不仅直接相互支持,而且还利用自身影响,带动其他国家支持对方,经常在其他国家面前替对方说话,做工作。这使两国增强了自己的国际行动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影响,扩大了自己的空间,也减少了面临的国际压力。双方已经彼此把对方视为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三、两国在一些重要的具体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两全其美

军技合作和能源合作是两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军技合作使中国得到了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改善了军队的装备水平。同时,俄罗斯也通过对华军售获得了巨额资金,从而不仅帮助本国一些曾经非常困难的军工企业摆脱困境,而且增强了研发更先进技术的能力。中国通过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满足了国内一部分需要,俄罗斯也获得了大量石油收入,打开了中国石油进口市场,进入了中国石油加工和成品油销售领域,同时实现了俄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战略。

第四、中俄战略协作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带动了两国各自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发展

这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在中俄解决边界问题的示范效应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继签署了边界协定,全部、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使长达7000多公里的原中苏边界变成和平、友好和合作的纽带。2001年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后,中国以此为模本,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睦邻友好条约,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

(二)中俄战略协作促进了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这在中亚地区表现的最为突出。1992年,中俄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这直接推动了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措施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而后两个协定直接促成了“上海五国”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中俄通过双边途径和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为促进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中俄战略协作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和平与稳定因素

作为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中俄战略协作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双边和地区框架。首先,中俄战略协作为世界大国,特别是相邻大国如何发展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示范。其次,在冷战后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一度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中俄战略协作发挥出了“1+1大于2”的作用,使国际格局更趋均衡,是国际关系维持了一个较稳定的框架。第三,中俄开展战略协作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调整与变革,价值观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普京总理谈到中俄关系时曾说过,中俄高度互信的关系是促进世界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而这使中俄开展战略协作的最重要的原因。这非常准确地说明了中俄战略协作的国际意义。

2004年10月,中俄两家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用一份问卷分别在两国完成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中俄两国民众对两国关系给予积极评价的比例分别高达74.4%和73.2%。2007年8月,俄罗斯“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中国已跃居俄罗斯“友好国家排行榜”的首位,有21%的俄罗斯民众认为今后10至15年内中国是俄罗斯最友好的国家。排名第二的白俄罗斯,民众支持率为12%。通过举办中俄“国家年”和“语言年”活动,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和信任进一步加深,彼此亲切感加深,相互把对方看成最友好国家。俄罗斯政府和社会高度评价中国的和平发展。中俄相互看重和倚重进一步增强。

中俄两国能够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使其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可以总结,主要的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牢牢抓住共同战略利益这个龙头

中苏之所以从同盟走向破裂和对抗,意识形态争斗是个重要原因。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两国以史为鉴,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别,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真正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以寻求和扩大共同战略利益为中心来发展双边关系。这使中俄关系有了正确和牢固的基础。

第二,准确定位双边关系,在全面合作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灵活性

中苏关系的历史教训说明,结盟和集团政治的做法不适合中俄两国。基于此,中俄两国确定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要遵守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这种非结盟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既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两国共同利益的需要,又使两国各自在对外政策的选择上保持了足够的灵活性,为两国处理国际事务和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真心为对方着想,相互照顾对方的利益和关切

这不仅表现在两国在涉及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问题上相互支持,也表现在许多具体领域。一段时间以来,俄十分关系关心和担忧其对华出口中机电产品比重持续下降的情况。中国十分认真、积极地对待这一问题,倡议建立了中俄机电商会,采取各种措施自俄扩大进口机电产品。这些努力已开始收到效果。当全球贸易因金融危机普遍大幅下挫、中俄贸易下降达30%之时,2009年,俄机电产品出口中国逆势增长1%,达到4.3亿美元。俄罗斯希望中俄不仅进行原木贸易,而且重点在俄罗斯开展木材深加工合作。中国对此也予以认真对待和积极配合。中俄林业合作常设小组确定了多个在俄罗斯木材深加工合作项目。这种彼此照顾对方利益和关切的做法,使双方能及时解决两国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为两国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总体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深化、细化合作的关键阶段

中俄发展战略协作已有十多年时间,成绩斐然。但相对来说,这些年的主要任务总体上是建立和完善双边关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础,搭建各领域合作的机制框架,确定有关合作的方向和规划,更多需要的是双方的政治决断。这一阶段任务完成后,中俄战略协作需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追求更多具体的合作成果。在这一新阶段,中俄关系的发展更多地要体现在各具体领域的合作水平高低,成果多寡及相互满意度方面,需要着力落实有关文件和共识。完成这些任务,不仅同样需要及时和正确的政治决断,而且需要更多深入细致地的工作。西方谚语说“细节出魔鬼”,随着中俄双方合作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触及两国的切身利益,利益协调难度无疑会有所增大,出现利益分歧的情况在在所难免。

(二)中俄两国同时快速发展使两国战略协作面临新的形势

中俄两国目前都在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这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在中俄两国300多年的关系史上也是第一次。随着中俄两国国力的同步增强,两国关系中的竞争性会不会扩大?两国会不会调整对对方的政策?会不会提高甚至改变与对方合作的条件?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考虑的。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仍然是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在经济合作仍然远远滞后于政治合作

中俄双边贸易额在快速增长,但无论是绝对额、还是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都不符合中俄作为两大邻国的身份和潜力。2009年,中俄贸易额为383亿美元,在中、俄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例不算大。双方相互投资所占的比重也较小。中俄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现状,说明中俄两国经济合作还有很大的潜力未能挖掘出来。

尽管面临着上述问题和新形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动力仍然强劲,前景远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有了牢固的政治和法律基础,这一关系已经产生巨大利益,得到两国民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但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两国必须友好合作。

第二,国际政治的现实要求两国必须友好合作。

四、关于今年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几点思考,我想谈几条宏观和原则性思路

(一)始终把增进政治互信放在发展中俄关系的首要位置,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

就国家关系而言,政治互信是一切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以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标志,中俄政治互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增进政治互信是个没有止境的进程,而且与两国发展合作的需要相比,与世界范围内一些国家的政治互信程度相比,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也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需要解决一个核心思想认识问题,就是中俄两国彼此如何看待对方的强大。

中俄两国都在走向强大。中国如何看待俄的强大?俄如何看待中国的强大?是否认为一方的强大将会对另一方构成威胁?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俄政治互信的基础就难说牢固。解决的办法是,双方真诚地欢迎对方的强大,为对方的发展高兴,把它当作是自己、对整个世界有利的事情。中国一直是这样做的,不担心俄的强大。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俄十分困难的时候,中国没有对俄做任何落井下石的事情,而是以极大的诚意同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将来中国更不会做对不起邻居和朋友的事情。对这一点俄完全可以放心。中俄两国解决了这个思想认识,就可以确保两国关系不可逆转,就可以破解历史上和国际关系学界的一个魔咒,即两个相邻的强国不能长期和平共处、友好合作,两国的同时发展和强大就可以为两国的战略协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二)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目前两国具体合作中有一些问题,今后还可能出现。我认为,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时应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随着两国合作越来越具体和务实,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无需紧张,也不要情绪化,更不能政治化。第二,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加以协调和解决。要就事论事,不能搞挂钩,把解决出现的问题作为开展其他领域合作的前提,以致影响其他领域的合作。

我愿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看法。中俄双边贸易中,中国过去一直处于逆差地位。2007年这一形势出现转折,俄在对华贸易中首次出现逆差,全年为88亿美元。我注意到俄舆论非常关心这一问题。我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是动态的,出现逆差和顺差都很正常。前些年俄罗斯对华出口机电产品比重下降也属同样的情况。中国没有可以追求对俄贸易顺差,没有故意减少自俄进口机电产品,更没有任何政治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是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提高产品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再从两国友好合作的大局出发,辅以政府引导和鼓励等其他措施。单纯以政治和行政的手段解决不了问题。

(三)下大力气把经济合作尽快搞上去

政治合作与经济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要尽快改变经济合作短腿的情况。

这首先需要中俄两国增强开放意识,彼此扩大市场开放,只有打开国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才能不断提高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的做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但中国并没有被外来产品冲垮,反而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机电产品出口大国。

其次,努力创造便利的贸易和投资条件。中俄两国贸易和相互投资情况不尽如人意,有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原因,也存在不少人为的贸易、投资方面的壁垒。两国政府都要努力为两国的企业和公民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住所环境,特别是要在消除投资壁垒、扩大投资合作方面下功夫。

第三,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两国总体经济合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基础设施的不足成为阻碍两国边境经济合作的瓶颈。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努力推动跨境公路、铁路、桥梁、口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边境经济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全面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

中俄两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两国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要有更宏大和更宽广的世界性视野和思维,更有意识地以自己的合作去影响、推动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和地区问题形形色色,中俄两国在每个问题上的处境不完全一样,由此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立场不可能时时处处完全相同,或立场相同、但具体策略和做法有所区别。因此中俄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开展战略协作,既在某些问题上步调一致,用同一声音说话,也包括一方支持另一方在一些问题上承担更多工作,而一方给予另一方配合和协助,还包括一方理解和支持另一方在个别问题上的行动。以前中俄两国在国际问题上的战略协作更多地集中在政治和安全领域。随着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两国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制约都在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充分说明当前国际经济秩序需要改革,两国应该研究如何推动其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两国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加入后)等组织和机构中开展协调与合作,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对目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感到满意,对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的意愿十分真诚,没有任何保留。胡锦涛主席曾提出,中俄要做真诚互信的政治合作伙伴、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和谐友好的人文合作伙伴、团结互助的安全合作伙伴。这获得俄领导人的积极响应,为中俄战略协作关系发展确定了原则和方向。中俄双方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做下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谢谢大家。

第三篇:智慧城市行业现状以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八大互联网公司评中国幸福城市智慧城市渐行渐近--------1 第二篇:无线城市掌上公交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增速--------------------3 第三篇:智慧城市建设分析市场将增强综合竞争力--------------------4 第四篇: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迈进新阶段-----------5 第五篇:智慧城市建设规模大幅增加产业价值持续提高--------------6 第六篇:中国超万亿投资布局500余城市智慧城市前景可期--------7 第七篇:发展智慧城市成为国家战略--------9 第八篇:我国积极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10 第九篇: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将超2万亿元------------------------------10 第十篇: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刷新万亿投资将惠及哪些产业?---11 第十一篇:信息消费产业投资增加智慧城市发展前景分析---------12 第十二篇:综合布线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13 第十三篇: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浅析---------------------------14 第十四篇:信息消费规模扩大智慧城市建设加速---------------------15 第十五篇:智慧城市对照明需求大---------16 第十六篇:4万亿市场规模待挖掘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趋势分析---16 第十七篇:在线旅游行业投资加热智慧城市进一步完善------------18 第十八篇: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方正科技全方位便利生活------------18

第一篇:八大互联网公司评中国幸福城市智慧城市渐行渐近

近期,支付宝、知乎、墨迹天气、IPE、高德地图、36氪、阿里旅行与陌陌八家互联网企业共同发布了中国城市幸福指数排名,此次排名以智慧生活、知识交流、空气质量、创业环境、交通便利、旅行出游、移动社交等7个维度出发,利用了各家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分析,最终结果显示,上海的”智慧生活“程度高,且在空气质量、交通情况上表现较好,因此成为了150个样本城市中最幸福的城市。深圳、杭州、广州与武汉则分别获得第二至第五名。

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度是衡量城市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因此空气质量、交通状况与城市智能化在这次评比中权重较高。上海凭借智慧生活程度较高获胜,不难看出,在互联网的飞速影响下,智慧城市在我国发展正渐行渐近。

智慧城市指的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从而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城市发展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

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规划之一,国家已经先后发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0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并均出台了相应规划,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从实际效果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医疗、政务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广泛成果。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左右,随着物联网迅猛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4万亿。

上述利好因素驱使下,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将有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大层级架构。基础感知层包含GPS、RFID、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以及光敏、热敏等传感器制造;网络层包括低速近距离技术、IP承载技术等,涉及到ZigBee、NFC、蓝牙等技术;平台层主要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和虚拟化;应用层处于整2 个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涉及的产业门类也最为丰富。包含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电子商务和食品安全等。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150805-04945544.html

第二篇:无线城市掌上公交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增速

无线城市掌上公交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智能公交的建设对提升城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WiFi系统采用最多的是政府与运营商合作模式:即运营商承担大部分建设费用,政府按一定标准向运营商购买服务,用户免费使用。在公交系统建设上体现在多个方面,WiFi上公交打开了智能公交建设的一个新环节。沈阳4G公交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对其他城市而言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然而4G公交在全国全面推广却难以实现。

而无线城市掌上公交这一模式要长远发展,政府以什么资费标准购买,企业通过什么盈利渠道收回投资成本,是比较关键的问题。

目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投入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大中城市对公3 交企业新建公交设施的财政补贴率一般不足10%。城市公共交通场站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车辆配置更新、信息化及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等均缺少财政资金支持。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10年,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42.05万辆、45.82万标台,比上年底分别增长2.1%和3.2%。拥有轨道交通运营车辆8285辆、21165标台,分别增长51.2%和55.8%。出租汽车运营车辆122.57万辆,增长2.7%。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713-609e5407.html

第三篇:智慧城市建设分析市场将增强综合竞争力

作为城市发展的热点,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即城市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全球主要城市包括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新加坡等已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布局,纷纷构建智慧城市,以期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智慧城市=城市+互联网+公众服务,中国已经进入智慧城市时代。国内目前有很多大中城市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国内目前有很多大中城市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互联网+智慧城市”是一种手段,将互联网手段与城市、社区结合,为城市运营管理提供策略,提升城市科技化管理水平,推出为之服务的产品和科技创新,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幸福指数更高。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8/150710-09c42c32.html

第四篇: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迈进新阶段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我国智慧城市经过几年试点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当把握关键,谋定而后深,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之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走的是特色发展之路,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发展思路也有所不一,虽然可以借鉴其它国家或城市经验,但主要还是要一步步进行摸索实验,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把握好关键点才会使建设过程少走弯路。

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的整合、协同、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除了硬件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数据资源建设,没有数据就没有智慧产生的根源,就没有构架在数据整合开发基础上的智慧决策。

采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智慧城市,就是采用互联网的规律和手段来思考问题,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心要以百姓为本,打造百姓满意的智慧型城市。

应从城市自身的发展现状出发,围绕满足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寻求合适的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为当地居民在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提供方便便捷的服务。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8/150709-437fac7e.html

第五篇:智慧城市建设规模大幅增加产业价值持续提高

在物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保持年均14%左右的增速,加上未来智慧城市的大范围落地,行业投资增速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基于这样的目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更为理性,摒弃口号工程,分清轻重缓急、把握方向、稳步推进。同时,智慧城市需要更加智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更加合理和充分的资源分配,且城市环境保护到位、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突发事件具备应急反应能力、且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目标应定位于应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让城市更高效、更便捷,同时让城市居民能从中受益。因此,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前景将十分美好。“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左右,随着物联网迅猛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4万亿。

随着中国政策红利释放,智慧城市建设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就需要非常强大的基础网络的支持,与之密切相关的综合布线却是最为直接的受益者。预计,未来10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有望超过2万亿元,涵盖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数字城管、智慧医疗等解决方案市场。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703-2ddac44b.html

第六篇:中国超万亿投资布局500余城市智慧城市前景可期

近日,“2015中国城市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会上业界专家透露目前我国已经有500余个智慧城市试点,并均出台了相应规划,国家为此投资的金额将超过万亿元。在此利好背景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前景将十分美好。智慧城市,是指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作为其重要的分支,智慧城市的概念被范围推广。中国完成500余个智慧城市实验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如城镇化建设一样迅速席卷全国。数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左右,随着物联网迅猛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4万亿。随着中国政策红利释放,在“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将有史无前例地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大层级架构。每一个层级又涉及多个大类目的产业。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直接惠及这些产业。感知层将覆盖物联网的所有传感层体系。其中包含GPS、RFID、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以及光敏、热敏等传感器制造,这些都是物联网信息传感的基础设备。网络层是智慧城市技术架构中间环节,包括低速近距离技术、IP承载技术等,涉及到通信网、物联网和互联网。

平台层主要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和虚拟化,就是现在讲得比较多的“云”。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信息孤岛。搭建平台层需要涉及数据支撑、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等大数据产业。应用层处于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涉及的产业门类也最为丰富。包含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电子商务和食品安全等。居民对这一层面的满意度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8/150629-6f358dbf.html

第七篇:发展智慧城市成为国家战略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近2-3年来,智慧城市领域的战略性部署陆续出台,从顶层设计、信息基础设施、云平台、城镇化、经济、民生应用、信息安全等领域作出部署,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省市一把手们关注、讨论和布置的重要战略任务。这些战略包括:

1.《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八部委2014年发布,是指导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涵盖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顶层设计、信息资源开发共享、新技术新业态、网络安全、组织制度建设等内容。

2.宽带中国战略:2013年,工信部牵头制定,国务院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部署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3.云计算战略: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提出探索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

4.新型城镇化之智慧城市战略: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智慧城市纳入新规划之中。

5.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6.国家信息惠民工程:2014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信息惠民工程,重点解决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

7.信息消费战略:2013年,工信部牵头制定,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

8.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战略: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指出 9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努力建设网络强国。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401-7842c376.html

第八篇:我国积极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问题越来越突出,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智慧城市目前正被各国列为重点建设目标。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重点集中智慧政府、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智能安防、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十大领域。随着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进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实战阶段,在政策推动下不断提速。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围绕加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和重点领域提供智慧应用服务,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4G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上升至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401-ec763c19.html

第九篇: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将超2万亿元

根据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政协提交的报告,到2012年年底已经有超过230个城市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估计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根据国开行与住建部下属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签订的《“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国开行将在“十二五”的后3年内,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支持中国智慧城市建设。

根据协议,国开行与住建部将以推进城镇化为引领,加强在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综合运营平台、城镇水务建设和运营项目、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等领域的合作。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建筑既可以提高建筑舒适度和管理效率,又兼顾了节能减排需求,近几年在新建建筑中占比不断提高。短期来看,公共建筑对智能化管理和节能需求更迫切,是行业发展主要推动力。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319-3412db7d.html

第十篇: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刷新万亿投资将惠及哪些产业?

自从2013年国内首批智慧城市名单发布以来,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历经一年之多。随着智慧城市上的名单越来越多,国家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据了解,目前国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已达到193个,预计未来总投资将会超过1.1万亿元,那这万亿市场将会利好哪些产业呢?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智慧城市“不智”的困局? 据了解,2013年首批智慧城市的试点地区一共有90个,包含37个地市、50个区县和3个乡镇。但现在,智慧城市的试点名单已经刷新至193个。从试点名单上看,首批试点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一带城市,这些城市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不过新增试点名单已有向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蔓延的趋势。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住建部将主要负责整体战略的推进。在试点城市三到五年的试点时期内,住建部将对试点城市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具体评定等级以一、二、三星级划分。由于建设智慧城市被认为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步奏,因此被予以了国家级的战略高度。

国内193个试点城市创建智慧城市项目,预计总体投资将超过1.1万亿元。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大层级架构。每一个层级又涉及多个大类目的产业。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直接惠及这些产业。

以基础层感知层来说,感知层将覆盖物联网的所有传感层体系。其中包含GPS、RFID、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以及光敏、热敏等传感器制造,这些都是物联网信息传感的基础设备。

作为智慧城市技术架构中间环节的网络层包括低速近距离技术、IP承载技术等,涉及到通信网、物联网和互联网。ZigBee、NFC、蓝牙等近场传输技术将在网络层得以应用。

平台层主要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和虚拟化,就是现在讲得比较多的“云”。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信息孤岛。搭建平台层需要涉及数据支撑、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等大数据产业。

应用层处于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涉及的产业门类也最为丰富。包含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电子商务和食品安全等。居民对这一层面的满意度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

对于如何运营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以政府牵头BOT模式、政府和运营商共同投资、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或第三方建设,这三种模式最符合国情也最具有可行性。换句话说,也就是民营资本也将共享这万亿市场的狂欢。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150213-6c68e1dc.html

第十一篇:信息消费产业投资增加智慧城市发展前景分析

目前,信息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将对相关行业带来很多利好影响。2014年的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资金73.4亿元,同比增长了42.7%,12 且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9.4个百分点。

在互联网的发展刺激下,政府对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帮助的产业将推出较多优惠政策,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另外,会吸引较多资金涌入信息消费产业,推动信息消费迎来大发展。

信息消费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拉动作用,包括软件开发、云计算、通讯设备等行业的发展都将带来利好。其中,在集成电路领域,鼓励集成电路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使本领域投资持续加速,集成电路领域全年共完成投资644.5亿元,同比增长11.4%。此外,随着“一带一路”等经济带的建设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信息消费都将有所贡献。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206-184533c1.html

第十二篇:综合布线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综合布线是伴随着智能建筑的产生而产生的,作为智能建筑领域最基础性的建设,综合布线对于建筑“智能”功能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所有智能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最初安装的综合布线系统。也正因为如此,综合布线行业在智能建筑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综合布线行业在智能建筑领域发展较成熟,2013整体走势平稳,行业综合增长10%。刚刚过去的2014年,信息产业受到了国家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其市场规模再次扩大,综合布线行业也自然而然受之影响。特别是当前的四大热点,更是强力推动了整个综合布线行业的发展。

在物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但智慧城市的建设并非一朝便能建成,它需要许多系统相互作用才能达到所谓的“智慧”,而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就需要非常强大的基础网络的支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智慧城市建设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与之密切相关的综合布线却是最为直接的受益者。

综合布线市场前景可观,各个品牌也是风起云涌。作为业内的佼佼者,苏州兰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却是不得不提的一匹综合布线市场的黑马。苏州兰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综合布线、机柜等系列产品整体方案的提供商。15年的历程,兰贝始终致力于为传输语音、数据和视频图像信号制造完善的铜缆和光纤数据传送解决方案。

多年来,兰贝一直面致力于全满足客户需求,把握新技术发展趋势,在新品开发方面不断追加科研投入,使产品的拓展性及应用变得既高效又简便。作为方案提供商推动卓越运营,兰贝高素质的研发者们在不断地为世界各地的客户设计、开发和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优越先进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一直帮助各种规模的企业在通信网络中快速安全地传送数据。

为了使产品在每一个市场都能成为客户的最佳选择,兰贝始终不断超越自我,并致力于高水平的国内外营销团队的建设。目前,苏州兰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六大洲均已拥有地区销售代表处和分销渠道,相信丰富的产品和服务资源,定能够满足地区和全球的客户需求。在客户服务方面,每个团队成员时刻谨记以客户满意为目的,通过密切协作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客户认可,所有这些举措都将驱动兰贝的长期发展,为各地区、各行业的用户提供可靠的应用及优质的服务。

兰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至今,也获得了多项殊荣。如2014年12月11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的“2014年中国智能建筑品牌奖”。兰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脱颖而出,一举获得2014年综合布线领先品牌奖。此项荣誉既是对兰贝信息多年来在布线行业品牌实力的一个肯定,也成为兰贝信息在未来道路上不断发展的助推力。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204-18393388.html

第十三篇: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浅析

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城镇化建设时期,城镇化率也从1983年的21%左右提升至了2013年的54%左右。我国城镇化高速进程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高速城镇化的同时,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包括城市中的交通拥挤、医疗卫生保障、大量的人口流动、城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都成为了如今的“城市病”。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则可以成为有效化解“城市病”的方式之一。

如何解决“城市病”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政府的重要议题,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的信息化是一种可行且非常必要的方式。例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立,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平安城市系统的推广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犯罪率并为事后侦破提供重要线索;智慧医疗对于提升医院诊断效率,缓解医患矛盾成效显著;智慧食品安全可以从溯源的角度保14 障食品安全,抑制掺假、造假等行为的蔓延。智慧城市所涉及的产业环节非常多,通过相关测算显示,智慧城市相关投资总额达到了9700-41000亿元之间。

智慧城市涉及产业环节众多,我们通过测算,智慧城市相关投资总额或达到9700-41000亿元,将成为政府下一轮投资周期的重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2013年的试点报批高峰期后,在2014年有望迎来规划初步落地,由于193个试点城市中目前大部分尚处于规划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投资增速将明显提升。

智慧城市中的融资问题一直都是大家比较担心的,但是随着BT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庞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是信息化的投入,信息化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且政府对于信息化的投入意愿较强。且随着国家对信息化战略的日益重视,未来信息化投入水平将与国际接轨。智慧城市建设融资模式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202-9788a8f8.html

第十四篇:信息消费规模扩大智慧城市建设加速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信息化基础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基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业态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智慧民生应用成果十分显著。

2014年全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增长18%,拉动相关产业1.2万亿元的发展,对GDP贡献约0.8个百分点,成为两化融合的一个成果体现。

据悉,在传统电信业面临增长瓶颈,市场化竞争仍不断加剧,三大运营商也纷纷提出要向互联网转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两化融合持续深化,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慧民生等领域,电信运营商无疑应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两化深度融合的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在加快,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更高点。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129-ca2c2e88.html

第十五篇:智慧城市对照明需求大

具有灯光亮度的强弱调节、灯光软启动、定时控制、场景设置等功能,并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的特点。LED照明产品,前几年以节能和长寿命为主要诉求,近年来其适应智能化发展的优势被业界所重视,因此智能LED灯开始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不仅仅是餐厅、商厦、KTV、酒吧等商业场所,一些家庭用户也开始引进智能LED灯以实现调光调色及情景照明。

随着智能化照明热度的不断提升,飞利浦、三星等国际大厂率先推出了LED智能照明产品。LED智能化产品家用智能灯泡和商用无线控制成为了热门话题。

据了解,电工智能照明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商务领域和公共设施领域,一般在酒店、高端别墅项目、会展场馆、市政工程等对智能照明的采纳使用较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家居领域的智能照明应用也愈来愈普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123-4da45bad.html

第十六篇:4万亿市场规模待挖掘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趋势分析

智慧城市,英文为Smart City,大意是指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IBM公司提出,在2001年IBM正式提出“智慧的城市”并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助力包括中国在内的城市。

2014年,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作为其重要的分支,智慧城市的概念被范围推广。中国共设有409个智慧城市“试点”,完成这一批实验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如城镇化建设一样迅速席卷全国。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智慧城市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左右,随着物联网迅猛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4万亿。随着中国政策红利释放,在“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将有史无前例地发展。

预计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趋势有以下几点:

1、富有远见的智慧城市企业大佬将显现。随着近年来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展开,一些错误的方法将被剔除,剩余企业的正确方法将得到重用,这类企业将获得智慧城市领域话语权,逐渐成为行业大佬。

2、智慧城市将由“噱头”走向实际。早前智慧城市概念火爆,一些企业盲目跟风,将与智慧城市无关的企业也纳入智慧城市范围。随着产业发展成熟,这类“陋习”将得到更正。

3、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将更为清晰。受益于早期的智慧城市“试点”探索,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将有更为清晰的思路,尤其在智慧交通与智慧医疗等领域,相关厂商已掌握相当多的经验。

4、配套产业技术将有爆发式增长,尤其在云计算、大数据与传感技术等领域。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150119-161a32b7.html 第十七篇:在线旅游行业投资加热智慧城市进一步完善

自2014年以来,在线旅游成为了旅游行业的热门话题,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投资热潮。伴随着国内旅游在线服务、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配套服务的陆续兴起,大数据挖掘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亮点。另外,大数据挖掘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在线旅游的趋势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数据及其相应的技术不断崛起,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旅游大数据系统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旅游业的应用更加广泛,加快了旅游价值链网络的建成。随着我国在线旅游服务能力的明显提升,以及在线交易管理能力有增强,利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增长。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线旅游建设对于旅游业转型和中长期发展十分重要。预计到2016年,国家在线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和平台也会更加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会进一步加速。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115-b29fb9b9.html

第十八篇: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方正科技全方位便利生活

方正科技的PCB业务、宽带接入业务以及信息化解决方案业务已经贯穿了从智能终端、通信设备到通信网络服务,从智慧社区到智慧城市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整个智慧城市产业链。方正科技将转型成为致力于“智慧城市、智慧生活”软硬件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政府预期城镇化率目标已超过50%,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方正科技的智慧城市业务正有助于建设高科技的智慧城镇,改进城市运行效率,优化居民生活体验。方正科技智慧城市垂直应用行业囊括了公安、交通、金融、媒体、城市管理等各个重要领域,近日又对医疗、智能家居等新概念加以关注,对于智慧城市业务的全方位构想趋于完善。

智慧社区方面,方正科技将利用方正宽带已有的想到数量的用户群,有针对性地切入智慧社区服务领域。2014年4月,方正宽带即推出智能柜业务,在部分小区安装智能快递终18 端,进行快递揽收。未来方正科技还将为社会居民提供更为广泛的增值服务,如社区缴费、便民信息查询等,让日常生活更便捷。

智慧政务建设方面,方正科技开发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方正科技能为政府提供在线、实时、高效的空间信息服务接口,各政府部门能够享受遥感影像、政务电子地图等基础数据及地址匹配服务。以北京为例,方正科技打造的北京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形成38个部门的393类共享目录、337类共享资源,40个部门的3084类需求目录,记录总条数共计727985条,支撑了45个政府部门的76个业务系统和33个部门的公众地图服务网站建设。

除此之外,方正科技也将关注目光投向了智慧医疗领域。北大医信公作为国内最早做医疗信息系统的企业,如今已为北大人民医院全面升级信息系统,并助其通过HIMSS7级评审,成为国内第一、亚洲第二家获此殊荣的医院。这令北大医信一跃成为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第一品牌,也为方正科技未来的发展更加值得期待。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109-21b9a494.html

更多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可查看《2015-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微信公众号:qianzhancy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主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战略参考价值的细分产业竞争决策支持系统、细分产业研究、专项市场解决方案、产业园区规划、区域(城市)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数据库营销服务等以及为满足企业学习和提升经营能力的世界级经营管理智慧。

第四篇:香菇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香菇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香菇产业化发展现状

香菇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香菇蛋白质中含18种氨基酸,人体必须的8中氨基酸,香菇占7种,还含有多量的谷氨素,各种糖类等,香菇在日本、美国已被列入药典。其中:“香菇乃食物中佳品、味甘性平,能益脾助食及理小便不禁,具有托痘疹外出之功效”。据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100克干香菇中含有265毫克的维生素D母,可用于防治婴儿佝偻病和促进小儿骨骼、牙齿、身体等正常生长发育,还含有腺膘呤和各种酶,用于预防肝硬化及治疗因人体缺酶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因含多糖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具有一定抗癌作用,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小组证明水溶性木质素具有刺激巨噬细胞的功效,对艾滋病毒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是经销商放心的菇类产品;香菇消费量大,是成批交易的品种;香菇耐运输,各种包装都可长途运销;香菇可简单烘干、冷冻销售;制作加工产品品种繁多;含大量的香菇多糖,可用于保健品和药品开发等。

目前香菇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美洲、澳洲、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香菇生产可以忽略不计。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香菇综合开发的星火计划”,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南方各省,大力推广木屑袋栽香菇新技术、新工艺(脱袋斜置栽培、不脱袋层架栽培、高海拔地区反季节栽培、低海拔覆土地栽、小棚大袋层架式栽培、半生料野外地栽……),并采用各种热风干燥机,使我国香菇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出口量直线上升。近几年年我国香菇干菇年产量约达9万t(约合90万t鲜菇),雄居世界第一位。相反地,长期垄断香菇国际市场的日本,由于森木资源紧缺,能源紧张,日元危机,生产后继乏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香菇生产跌入低谷,段木栽培的干香菇只有7 000 t,鲜香菇不足10万t。虽然日本香菇振兴协会采取各种对策,但日本香菇始终“振兴”不起来。为了维持对外贸易的渠道,近5年来日商每年约从国外进口香菇7 000~8 000 t,其中75%是从我国进口的,特别是近3年来日本每年向福建、浙江、安徽、山东等省进口保鲜香菇1.5~2万t,以应付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随着我国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渠道增加,东南亚、欧美各国对我国香菇需求也逐步增加,特别是高品质的保鲜香菇进入日本、新加坡、泰国、美国市场,倍受

当地消费者的欢迎。福建省寿宁县的夏季花菇,国内收购价每公斤12~26元,最高价值达每公斤50~60元。由于香菇生产前景看好,大大刺激各地生产者的积极性,除南方的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老产区之外,北方各省如陕西、河南、河北、甘肃、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掀起生产香菇热潮。除木屑之外,北方各省棉籽壳、玉米芯、麦皮等原辅材料丰富、成本较低;气候低温、干燥有利于优质香菇的生产,并开发出许多适合北方气候条件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

最近几年,香菇市场行情出现预料中的周期性下跌。但下跌状况比预料的要好。低档产品下跌幅度较大,高档产品价格依然持平。主要原因是前两年行情一路看好,生产规模扩大,产量提高造成供求变化,近十几年已基本形成这样的规律。

2012年生产规模有所下降,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空间仍然有潜力,国际需求也呈上涨趋势。加之前两年效益好,菇农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下降幅度不太大。2012年产销形势平稳,上半年未出现大的波动,下半年春秋两季生产情况有一定程度变化。

目前全国已有“庆元香菇”、“随州香菇”“西峡香菇”、“平泉香菇”四个地理标志产品。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密集度最高的产业。以这四个地理标志产品为主基本形成了以“庆元香菇”为核心区域的浙江、以“随州香菇”为核心区域的湖北、以“西峡香菇”为核心区域的河南、以“平泉香菇”为核心区域的河北等四大产区。这四大产区同时也是四大香菇集散地,占了全国总产量和总交易量的80%。

这四个地理标志产品代表了我国香菇产业的最新发展水平,具有高达百亿的品牌价值。

香菇生产的前景

在我国香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文化,且我国在香菇生产方面具有更方面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香菇相比于其他产业也有一定优势。

在我国诸多农、林产品中,香菇最具有竞争力。1999年全球总产量10万吨,我国占7.8万吨,香菇主要市场在日本。经过近20年的较量,中国香菇在数量上,已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质量提高也非常快。

我国和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省相继加人WTO后,香菇的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发生明显有利作用。

台湾将香菇作为特殊保护产业,不许进口。为加人WTO,台湾当局作出决定:少量放大陆香菇贸易。台湾一些大香菇农场主已决定放弃生产改种花卉或其他产业。台湾香菇市场消费总量达5500吨,价格则高出我闽、浙产地两倍以上。韩国香菇质量高,商品量大,极富竞争力。近年来以65%的高关税阻滞中国香菇进人,加人WT0后,韩国关税必然大大降低及至取消。韩国香菇无法与我大陆菇竞争,其市场不得不让出,总消费量为0.25万一0.3万吨。

中国香菇独占鳌头的原因是,香菇属于微生物生产方式的密集型劳动,未能解决机械化生产问题。手工部分占劳动量的65%。日、韩、台湾省经济发达,香菇作为较艰苦的劳动,已逐渐被年青一代所放弃。香菇生产在我国,尤其是浙江丽水、闽东北等已有数百年历史,具有最坚实的基础,只要调理好与森林及财政税收的关系,改善品质,便能适应国际香菇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当没有更优势的产业可以取代时,香菇产业将在很长的时间内,造福于广大菇农。

在2007-2011年,香菇的产量一直呈现增加态势,预测2012-2017年香菇产量增长速度会有所逐渐缓慢,但将一直呈现稳步增加态势。

万吨

2007-2017年中国香菇供给量分析及预测

香菇通过各种生产工艺加工成保鲜、速冻、盐渍、冻干、烘干等初加工产品,还可加工成各种小食品、调料、饮料、酒类、食用油、方便面等,经过水醇酶提取精细加工成保健品、化妆品等,常用可起到明显的防治癌症、预防流感、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充血、糖尿病、胆囊炎、肝炎及消化系统、泌尿

系统等疾病,是提高人类寿命、强身保健的优选佳品。

香菇作为传统的出口产品,随着国内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和国外农产品反倾销政策的淡化,大国际化出口形势会越来越好。香菇产品消费的广泛性,具备了市场销售的可靠性。只要有人类存在,市场就会越来越广阔。

香菇产业化发展有以下趋势:

一、按照香菇系列标准,推行全过程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向高质量香菇发展,成为今后香菇生产发展的主方向。

二、向四季均衡供应方向发展。传统的香菇产业是把香菇烘烤后干销,出菇季节基本集中在11月至翌年5月。近年来国内外香菇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干菇消费转向了干、鲜消费并重,鲜菇消费越来越活跃。因此,香菇产业将按市场要求考虑,适当安排干菇和鲜菇品种的比例,普通香菇与花菇的种植比例,鲜菇品种还要适应四季的均衡消费的需求,通过各种温型品种的组合、栽培模式的组合实现四季出菇、均衡上市。

三、向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集约化生产过程有分工,可成立菌种公司、培养料公司、栽培农场,规模经营,有利于树名牌、开拓市场,获取规模效益。这样。香菇生产批量大、品种齐全,质量好,价值高。

四、向新原料资源发展。长期以来,都是用阔叶树栽培,导致阔叶树资源越来越匮乏。以后香菇原料向节木栽培,废菌糠再利用、松杉木屑、竹屑、果树枝条和蚕桑枝条、棉花和豆秆、谷壳等农林废弃资源栽培香菇,使香菇生产向利用新资源的方向发展。

五、向深加工发展。香菇加工向香菇多糖、香菇嘌呤、香菇精、香菇速冻产品、即食旅游休闲食品、膨化食品、调味品、保健饮料等药品和功能保健食品的开发方向发展,形成多元化的香菇生产品种。

第五篇:俄罗斯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本文针对俄罗斯自1991年至今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按照时间历程将俄罗斯二十几年来的对外贸易划分为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阶段,然后分析俄罗斯的贸易体制及政策,对在这些贸易体制及政策指导下形成的俄罗斯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及贸易伙伴进行分析,综合上述分析后得到俄罗斯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俄罗斯对外贸易总体发展历程

俄罗斯从1991年至今的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基本上呈W型,即经历了两升两降的变化过程,从上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

初始下降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是1991年至1992年。1991年,苏联全民解体,俄罗斯作为前苏联最大的经济结构体,在苏联解体后,其经济由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急剧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转轨非常猛烈,爆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生产力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严重,外贸额锐减。1991年和1992年对外贸易总额与上年同比分别减少了33.5%和20.7%。对外贸易额度的锐减是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信号,是社会经济猛烈转轨后国有外贸机构不能进行正常运营而私营外贸机构尚未成长起来的必然结果。为了有效扭转对外贸易的颓势,1991年11月15日,俄罗斯通过了《俄罗斯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法令》,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俄罗斯废除了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体制,开始了新外贸自由化改革,为参与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之间开展公平竞争创造了相对平等稳定和完善的竞争条件,从而保证对外贸易活动得以复苏,并开始正常发展,逐步推动了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

转型增长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是1993年到199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夕。随着俄罗斯对外贸易活动的健康发展,对外貌似总额稳步上升,从1992年的965.76亿美元上升至1997年的1619.39亿美元。该阶段中,俄罗斯的商业活动比较活跃,国内金融市场也比较稳定。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为俄罗斯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中1995年,对外贸易总额、出口总额及进口总额相比1994年分别上升了20.3%,20.1%,20.6%,达到了一个非常新的高度。

1.3

金融危机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是1998年到1999年。199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海啸,金融危机对每个参与全球经济的国家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坏,俄罗斯作为全球经济体中重要的一员,受到的创伤非常严重,在经历了1995年对外贸易最辉煌时期之后,1996年和1997年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是任然在增长。经历199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之后,当年对外贸易总额相比去年下降了17.6%,而1999年相比1998年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了13.3,经历连续下降之后,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基本回到了1993年转型增长阶段的起点。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俄罗斯的货币——卢布大幅贬值,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出口额度随之下降,另外生产能力的下降在降低出口的同时也降低了进口产品的需求,再加上欧美等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对俄罗斯发起了多起反倾销案,使俄罗斯每年又因此蒙受更大的损失。另外,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市场行情低迷,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中,原材料的出口占据比重较高,也是造成该阶段俄罗斯对外贸易遭受重创的原因。

1.4

稳步上升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是2000年至今。经历两年的时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散去,2000年普京总统执政,它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一方面出台了很多刺激政策,促进经济恢复,另一方面,着力打击外贸走私集团,使俄罗斯顺利的快速的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保持稳步增长。2000年,普京总统上台后,当年的对外贸易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较1999年增长了29.7%,38.9%和11.9%,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金融危机使卢布贬值之后,使得俄罗斯出口商品的价格极具竞争优势。另外,俄罗斯内部不断完善经济结构,在保持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进口替代型企业,完善本国市场体系,减少对外来产品的需求,从而抑制了进口贸易,保持巨大的顺差,2000年和2001年的外贸顺差分别为610亿美元和496亿美元,2002年,外贸顺差有小幅下降,但仍保持在370亿美元以上。此后的几年中,顺差继续扩大,2009年,俄罗斯外贸顺差达到110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0033亿美元,进口额为1927亿美元。而根据俄罗斯海关与2011年公布的数据,2010年,俄罗斯外贸顺差为167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出口额为3964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1.4%,进口额为229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6.8%。所有这些数据表明了俄罗斯在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独特经济地位。普京总统上台后确定的“自力更生、外援为辅”的对外贸易方针及对国内经济结构的成功改革是俄罗斯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原因,从而可以看出国家的外贸体制和外贸政策对国家对外贸易的巨大影响。

俄罗斯的外贸体制及外贸政策

俄罗斯外贸政策和外贸体制的转变极大的促进了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发展。1999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需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组件新的外贸机构的同时,对俄罗斯的外贸政策和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俄罗斯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废除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的垄断体制,建立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外贸体制,在生产能力、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及支付手段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同时,也要认识到,外贸政策和外贸体制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俄罗斯的外面政策和外贸体制的改革也是经历了很多坎坷和挫折之后逐步完成的,而且目前仍在完善当中,目前,摆在俄罗斯外贸体制与外贸政策改革前,最难以抉择的就是维护自己的外贸利益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间的利害关系。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外面体制和外贸政策的改革是积极务实也是卓有成效的,而且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来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势在必行的。下面分别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和对外贸易政策改革两个方面来叙述俄罗斯的外贸体制及外贸政策:

2.1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俄罗斯的外贸体制最初是继承自前苏联的外贸体制,前苏联的外贸体制有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特点,国家的对外贸易活动完全掌控着国家对外贸易中的进口和出口经济行为,任何企业或者个人都不能单独从事对外贸易经济活动。前苏联的对外贸易,更像是一种政治活动,经济行为中的盈亏概念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对外贸易中根本不存在,因为所有的盈亏都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决定的,这样就导致了国内外产品价格的严重脱钩。实行双重外汇制度,不允许货币自由兑换,对外贸易中的汇率远远低于非对外贸易中的汇率,而且从国家安全层面考虑,对外贸易的伙伴只限于经济互惠国,没有真正的融入到世界贸易体系之中。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得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拉动作用变得尤为显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对外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双边国际分工逐步被世界性的国际分工取代,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减少了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世界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各国贸易体制自由化趋向[3]。20世纪80年代后,俄罗斯进行了对外贸体制的改革,首先就是废除了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体制,改变过去的对外贸易体制,下放对外贸易权限,用市场调节的方法代替行政调节的手段,实现对外贸易自由化。概括的说,俄罗斯的外贸及经济改革的任务与外贸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薪火相承的。俄罗斯选择了外贸自由化之路,以适应对外开放需要和吸引更多资金发展国内经济,这是一项重大的转折。在这项转折中,确立了俄罗斯对外贸易的两大宗旨:一方面必须要最大限度的促进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复合全球外贸规则,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

在完成了对外贸易体制的重大变革后,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大门向俄罗斯内部的诸多企业敞开了,但是如此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之后,必然会存在着相互之间的竞争,竞争需要一个公平公正平等的市场,因此为了保证参加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之间开展公平竞争,同时竞争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国家安全。因此,俄罗斯对国内的对外贸易市场也进行了改革。首先将参与外贸活动的企业进行私有化,推行股份制,联合组建集团公司,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可以协调同行业内部之间的矛盾,这些集团公司都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与国家主管对外贸易活动的部分进行政企分离;其次,国内外贸企业在参与对外贸易活动时,不再受国家严格管控,可以自由进入国际市场,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最后国家外贸主管部门及相关部分虽然不参与对外贸易活动,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国家宏观调控,发挥关税、利率及汇率等经济调节手段对外贸活动进行宏观上的掌握与调控。

俄罗斯以“既要重视西方,又要兼顾东方”的对外开放政策取代了最初向西方“一边倒”的做法。俄罗斯不仅与各国际组织建立了联系,同时也确立了自己的国际地位,使俄罗斯争取到了更多来自西方的援助,既能完成本国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多边经济计划,能够实现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4]。最后,俄罗斯经过多方调整和改革,对外贸易体制主要发生了以下几点重要的变化:首先,企业获得经营外贸业务的权利和义务使得国家垄断经营机制得到改变;其次,基本打破对进出口的各种限制,向世界各国开放俄罗斯国内市场;第三,出口对象以面向包括西方的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代替原来主要面向经互会成员国,进出口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四,在外汇管理和汇率制度方面,外汇管理和汇率制度发生转变,俄罗斯改变以往由国家垄断的外汇管理机制,采取适当干预的措施,同时汇率制度也以有管理的浮动代替了以往的自由浮动。

俄罗斯建立的外贸体制不仅满足了实际的机制和对外经济活动的原则又符合市场的逻辑的机制。具体来说,第一,考虑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战略和纲要的政策和措施的实施;第二,确保对外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可靠的系统的规则和严格执法监督,第三,扩大俄罗斯对外经济活动才能真正达到互惠的相互联系的贸易伙伴之间的地理空间和地域的互动;第四,形成了对外经济关系,利益和有效的制裁机制完善的基础设施。;总而言之,俄罗斯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趋势,改革垄断性的外贸体制,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组建新的对外经济贸易管理机构,并向着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4]。

2.2

对外贸易政策改革

俄罗斯在完成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其对外贸易政策。普京就任(时任总统)以来不仅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在对外贸易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2000年俄罗斯外贸出现大幅度的回升,全年对外贸易总额(包括个体贸易)为1499亿美元,增长30.2%,其中出口达1050亿美元,增长38.9%,进口则达到449亿美元,增长13.7%,实现顺差601亿美元,但尚未完全恢复到1997年水平。而2001年至2002年对外贸易额分别为1557亿美元和1682亿美元,已经超过1997年水平,并且显现出进口增速高于出口的势头。2003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对外贸易额为457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加了118亿美元;出口304亿美元,同比增加了88亿美元;贸易顺差151亿美元,同比增加了58亿美元。但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实在是太小。无论是进口规模还是出口规模不仅无法与西方的大国相比,而且远远低于一些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

普京总统曾发表国情咨文时特别强调,脱离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现代社会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3年来,俄罗斯已实现了社会经济领域的优异成绩,首先是要加快国际一体化进程。2002年6月,俄罗斯成为“八国集团”的成员,加入WTO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俄罗斯的许多公司也位于欧洲和世界许多大企业在的行列,成为一对外国公司强劲竞争对手。3年来商品出口增长了25%,其中机械,运输设备和汽车出口有超过70%的增长。俄罗斯已经从过去半个世纪前的粮食进口国转变为粮食出口国。1991年以来,俄罗斯粮食出口增长2倍;石油,化工产品和天然气的出口增长18%,目前俄罗斯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原材料出口国。普京总统指出,俄罗斯必须在可预见的将来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有影响力的地位,真正成为强大和有影响力的国家。所有政策和行动必须服从这个目标。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应至少在10年中翻了一番。普京认为,俄罗斯完全有条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完成这个任务,并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最终创造一个在各个领域逗非常强大的有竞争力的国家。可以看出,俄罗斯融为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争取成为下一个世界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根据本国经济状况特点参与国际合作的潜在机遇,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当作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再结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以确保进出口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提高国内企业和产品的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对国内企业及市场的有效保护,保持现有良好的对外经济关系,并争取继续升级到新的高度,以确保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占有有利的地位[5]。这些都是俄罗斯外贸政策的根本定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俄罗斯的贸易政策。

第一,加强管理,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顺利的推进经济治国方针,俄罗斯将继续保持对现任总统的中央系统,确保政令畅通和政治稳定,同时建立亲总统的新型政府。新政府也将积极支持企业和外国公司的贸易活动,坚决抵制国际商品,服务和资本市场,歧视俄罗斯行为的反倾销的法律尽早引进。争取早日出台反倾销法。

第二,外贸法规和国际规则相结合。目前,俄罗斯的对外贸易法,海关法,许可,知识产权法,进出口制度,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标准,外汇管理制度,生产和技术标准对于许多产品国家和地方补贴与WTO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修改法律制度是对俄罗斯加入WTO的前提。像所有的改革一样,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随着外贸体制将逐步改进和完善,但是人们对WTO规则的方向演变的确是无庸置疑的。在关税方面,进一步降低关税。目前,在发达国家有效关税税率已降至5%以下,发展中国家已经跌破10%。2010年4月,俄罗斯进口关税平均税率为10.5%,在国家经济复苏的前提下将继续下降到10%或更少。为了对出口商品进行技术组织和信息的查询,俄创建了“俄罗斯出口机遇”信息查询试行系统,网上查询系统正在试运行中。这更有利于组织和参加国际展洽会,争取多签出口合同,培养潜在客户等。

第三,坚持全面的经济开放。可以预测,21世纪的第一个15年将建立一个多中心模式,后期将会形成三个超级贸易集团,即扩大后的欧洲联盟,美洲自由贸易区和亚太自由贸易投资区。这三个强大的经济贸易集团将加入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他们将确定国际服务,商品和资本流动的监管体制和形式。与其外交政策同步,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有一开始的向西方一边倒到现在的全面开放,发展与独联体、亚太地区和美洲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外贸政策,积极建立和和加入世界三大超级贸易集团应是俄罗斯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趋势。首先,加强与欧洲联盟的伙伴关系;其二,扩大亚洲国家的关系,为加入亚太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三,在原苏联地区建立统一经济区,保住原有的世界市场。

上面是俄罗斯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中的总体框架及思路,具体到实际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又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中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及其它调节措施分别在产品进口及出口中的调整来分析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的巨大转变和改进:

2.2.1

关税

首先分析进口关税政策的变化。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刚刚成立之时,俄罗斯的进口关税继承了前苏联进口关税的政策,对大部分进口商品征收非常高的进口关税。但是,随着国家体制的变化,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创伤,为了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不得不对一些进口产品的关税进行调整。在进口关税调整的过程中,针对同类产品并不进行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国家进行差异关税征收办法,比如对同俄罗斯有最惠国待遇关系的国家征收15-50%的基础关税,而对对同俄罗斯没有最惠国待遇关系的国家征收30-100%的普通关税,对同俄罗斯有贸易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则征收7.5-25%的优惠关税,其中中国就属于享有优惠关税的国家。为了增加国家收入,1993年2月1日,俄罗斯开始对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1994年3月15日起,为了保护本国同类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量,免遭国外同类产品的冲击,俄罗斯大幅提高了进口商品的关税,这次对进口关税的调整具有非常强烈的贸易保护色彩,从而也遭遇了欧美等国家针对俄罗斯商品开展的反倾销。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1996年5月起,俄罗斯在原来进口关税的基础上又提高了平均进口关税的税率,由原来的13%左右提升到15%左右,同时加强了对进口商品的管理,对进口商品实行严格的安全检疫检验制度。2000年4月份和2001年1月份,俄罗斯又分别针对不同产品进行了进口关税改革,进口关税的改革总体上有升有降,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进口关税税率。

其次分析出口关税的改革。在出口关税的调整方面,因为俄罗斯的地域比较广阔,不同地域的经济结构比较复杂,造成商品出口秩序比较混乱,因此俄罗斯对出口关税的调整比较复杂。1991年,在从苏联的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过度的初期,俄罗斯因为有丰富的基础原材料资源,同时又放开了出口限制,出现了大量原材料低价甚至倾销价竞相出口的问题,这些原材料很大一部分属于战略原材料,因此,俄罗斯不得不实行出口专营并针对这些战略原材料的出口出台了新的出口关税,这样战略原材料出口混乱的局面才得以抑制。1992年,俄罗斯开始实行新的出口关税制度,新的出口关税制度的主要内容是:适应贸易自由化政策的需求,大幅度降低出口商品的出口关税,并大幅度减少出口关税征收的产品种类。出口商品的税率从原来的5%-70%大幅降至3%-25%,而关税征收的产品种类则从53个大类减少到29个大类。1994年俄再次调低商品出口关税并决定今后商品出口关税将受到两种限制:其一是数量限制,只有少数商品征收出口关税,其中包括某些矿产原料、燃料、黑色和有色金属、化工产品、林产品、粮食、航空装备、武器和军用材料等。由于无法精确计算这些商品的国内生产费用,所以,俄征收这些商品关税是依据出口效益而定。其二是时间限制,根据俄联邦《海关税》的规定,出口关税征收到1996年1月1日为止。1998年8月俄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后,在国家财政日益恶化的压力下,为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弥补国家预算亏空,1999年年初以来,俄政府颁布命令,开始对部分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征收临时出口关税,需缴纳出口关税的商品清单中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有色金属、木材、皮革料、大豆、油菜子、葵花子、某些食品等。

2.2.2

增值税

增值税政策的调整也分为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自1993年2月l日起,俄开始对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针对不同的进口国别,俄实行以下两种增值税征收办法:对独联体国家的商品免征增值税;对非独联体国家的商品计征增值税。目前俄实行两种增值税税率:粮食、基本食品、原糖、野生果实、浆果、核桃、用于科技目的或生产饲料或制作药品的鱼粉、鱼和海产品、儿童用品等进口商品的增值税税率是10%;其他商品的增值税税率是20%。根据有关法律,进口商需两次支付增值税:首先是在办理商品进关手续时,要按商品的海关申报价值、进口关税和消费税的合计金额计征增值税;之后,在俄联邦境内加工和销售进口商品过程中的新增价值部分也要缴纳增值税。

针对出口增值税,根据出口地域的不同,俄实行两种增值税征收办法:一是对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的商品免征增值税。1996年这一优惠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凡与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商品相关的运输、装卸和换装等服务业务也予以免缴增值税。二是对向独联体国家出口的商品则按全额税率(20%)征收增值税。增值税先由买方支付,再由出口商负责上缴国家财政。1996年年底到1997年上半年,国家加强了对享受增值税优惠的出口商品的监督管理,规定出口商必须向税务监察部门提供由海关出具的书面证明,证明货物确系运往非独联体国家。

2.2.3

消费税

消费税政策的调整也分为进口消费税和出口消费税等。俄对进口商品征收消费税始自1993年2月l日。目前仅对酒类、香烟、汽油、首饰和小轿车等五大类进口商品征收消费税。无论从独联体国家还是从非独联体国家进口上述商品时,均缴纳消费税。消费税税率与关税税率一样,可以按从价(按商品海关申报价值的一定百分比)、从量(每一计量单位商品应缴纳多少欧洲货币单位)或复合(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办法征收。与增值税不同,进口商只需一次性支付消费税,即在办理商品过关手续时支付。在此之后,缴纳过消费税的商品在俄境内销售时,无需再次缴纳消费税。

出口消费税政策的调整根据贸易方式、商品品种和出口地区的不同,对消费税应税商品规定如下计征办法:一是通过易货合同的出口需缴纳消费税。二是向非独联体国家的出口(石油和天然气除外)免征消费税。三是向未加人独联体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主要指波罗的海三国)的出口,如以非自由兑换货币结算,免征消费税。四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均需缴纳消费税。石油、天然气的出口消费税税率由俄联邦政府的专项决议加以确定。根据不同产地的矿业地质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国家对不同的石油开采企业规定了不同的消费税税率。

2.2.4

其它调节措施

俄罗斯对部分进口商品实行许可证管理。迄今为止,商品进口到俄罗斯一直不受配额限制,许可证管理也只针对有限的商品。需接受许可证管理的进口商品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某些特殊商品,包括保护植物的化学产品、工业废料和译密码设备;第二类是需按俄总统和政府规定的特殊程序进口的商品、技术和科技信息,包括武器弹药、核材料、贵金属、宝石、麻醉剂、镇定剂、可用于制造武器装备的个别原材料和设备等。但按照保护国内市场的需要,俄逐步增加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种类:自1997年1月1日起,开始对食用酒精和伏特加酒的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自1998年5月l日起,开始对彩电整机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自1999年1月1日起,开始对烟草及其工业代用品的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

针对出口商品,开展的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些商品实行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目前俄对以下两类商品的出口实行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第一类主要指那些按照国际协议的规定应主动限制出口数量的商品,如纺织类半成品和成品、个别黑色金属制品、碳化硅等;第二类是某些特殊商品,包括野生动植物、药物原料、译密码设备、武器、核材料及其装置、贵金属及宝石、矿物学及古生物学的收藏资料、麻醉剂、镇定剂等。在实践中,出口配额的分配主要是通过招标或拍卖进行。配额如有剩余,也可通过实际出口业务加以分配。出口许可证由俄经贸部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负责发放。二是对出口商品进行海关估价。为了防止出口商低报出口价格、海外结余利润,自1996年12月起,俄规定对出口商品实行海关估价。确定关价格的基础是合同成交价即出口商品买方实际支付或应该支付的费用,此外,还应包括由买方承担的、但未包含在合同成交价内的费用,如中介费、代理费、包装费、知识产权使用费等。三是对加工服务贸易的出口进行管理。近年来,加工服务贸易(外国商人购买俄产原料后,不将其运出俄境,而是与俄企业签订加工合同,委托其对所购原料进行加工。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

对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体制和政策进行分析之后,就需要对俄罗斯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和贸易国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3.1

外贸商品结构

3.3.1

进口商品结构

俄罗斯进口商品结构自1990年以来变化相对稳定,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在进口商品中一直是占领首要地位的,其次是食品和农业原料。其他主要进口商品是木材和纸张纸浆制品、纺织品及纺织原料。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的商品大多为金属、宝石及其制品和矿产品。此外,俄罗斯相应增加了家用电器、家具的进口,同时还减少了服装鞋帽等纺织品和布匹的进口。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于俄罗斯国内农产品生产规模大幅下降,农业原料和食品在俄罗斯进口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进口食品占俄罗斯消费需求的近一半的比重,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样的大城市进口食品的需求量的比重占到一半以上。这种状况严重的形象了俄罗斯经济发展响[6]。

另据相关统计,在俄罗斯进口额中占据非常重要位置的是大众消费品,份额约占20%一25%,但这其中大部分未列入官方统计之中的,换而言之是通过无组织贸易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大量国家税收的流失。总的来看,进口货在俄罗斯国内消费市场容量中占到50%以上的比重,这严重威胁到俄罗斯经济安全。不仅如此,另一个给俄罗斯的财政造成了重大损失的原始是俄罗斯与其他独联体国家边界的“半透明”状况为其进口走私和假伪商品创造了极好的机会。1994年,俄罗斯农产品进口146.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9.1%。2008年,农产品进口342.8亿美元,占比11.7%;2009年,农产品进口290.8亿美元,占比15.2%。1994年,俄罗斯燃料和矿产品进口34.9亿美元,占比6.9%;2008年,燃料和矿产品进口122.6亿美元,占比4.2%;2009年,燃料和矿产品进口73.1亿美元,占比3.8%。1994年,俄罗斯工业制成品进口322.1亿美元,占比63.8%;2008年,工业制成品进口2418.4亿美元,占比82.9%;2009年,工业制成品进口1531.1亿美元,占比79.8%。

1994年,俄罗斯钢铁进口5.82亿美元,占比1.2%;2008年进口85.40亿美元,占比2.9%;2009年进口44.90亿美元,占比2.3%。1994年,俄罗斯化工类产品进口45.18亿美元,占比7.2%;2008年进口270.09亿美元,占比9.3%;2009年进口224.48亿美元,占比11.7%。1994年,俄罗斯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口116.49亿美元,占比23.1%;2008年进口1299.09亿美元,占比44.5%;2009年进口679.82亿美元,占比35.4%。1994年,俄罗斯纺织品进口6.97亿美元,占比1.4%。2008年进口55.12亿美元,占比1.9%;2009年进口35.25亿美元,占比1.8%。1994年,俄罗斯服装进口11.16亿美元,占比2.2%;2008年进口120.18亿美元,占比4.1%;2009年进口72.50亿美元,占比3.8%。

3.1.2

出口商品结构

以能源产品和生产性原料为主是俄罗斯出口商品的结构特点,能源产品和生产性原料所占据的出口总额比例始终保持在42%一47%左右。制造业产品包括深加工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甚少。而出口总额的比例大幅度的锐减的是交通工和具机器设备。俄罗斯作为世界市场基础性产品的最大供应者,生产的原料性产品大部分用于出口。这种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虽然保障俄罗斯经济发展资金的同时,但使得其对外贸易及宏观经济对世界原料市场行情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大[7]。俄国内外专家则认为,这中医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对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的消极影响极大。俄政府也深刻地意识到调整现有的商品出口结构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994年,俄罗斯农产品出口36.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3%;2008年,农产品出口238.8亿美元,占比5.1%;2009年,农产品出口210.6亿美元,占比6.9%。1994年,俄罗斯燃料和矿产品出口342.3亿美元,占比50.7%;2008年,燃料和矿产品出口3417.2亿美元,占比72.5%;2009年,燃料和矿产品出口2093.9亿美元,占比69.0%。1994年,俄罗斯工业制成品出口223.2亿美元,占比33.0%;2008年,工业制成品出口923.0亿美元,占比19.6%;2009年,工业制成品出口639.0亿美元,占比21.1%。1994年,俄罗斯钢铁出口57.72亿美元,占比8.6%;2008年出口318.83亿美元,占比6.8%;2009年出口200.10亿美元,占比6.6%。1994年,俄罗斯化工类产品出口39.63亿美元,占比5.9%,1995年出口56.21亿美元,占比6.8%;12008年出口275.30亿美元,占比5.8%;2009年出口184.28亿美元,占比6.1%。1994年,俄罗斯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31.64亿美元,占比4.7%;2008年出口174.08亿美元,占比3.7%;2009年出口125.19亿美元,占比4.1%。1994年,俄罗斯纺织品出口6.17亿美元,占比0.9%;2008年出口4.8亿美元,占比0.1%;2009年出口4.33亿美元,占比0.14%。1994年,俄罗斯服装出口1.5亿美元,占比0.2%;2008年出口1.47亿美元,占比0.03%;2009年出口1.16亿美元,占比0.04%。

表1

俄罗斯1994年—2009年出口产品类型结构

年份

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出口比重(单位:%)

农产品

燃料和矿产品

工业制成品

农产品

燃料和矿产品

工业制成品

1994

36.05

342.29

223.18

5.34

50.68

33.04

1995

43.49

414.26

291.05

5.36

51.08

35.89

1996

68.47

500.15

247

7.73

56.45

27.88

1997

62.65

541.45

224.29

7.09

61.30

25.39

1998

62.5

414.39

257.53

8.35

55.34

34.39

1999

66.65

409.40

246.77

8.81

54.11

32.61

2000

75.27

704.17

248.09

7.13

66.71

23.50

2001

73.79

645.45

268.77

7.20

63.35

26.38

2002

87.29

670.40

264.03

8.14

62.48

24.61

2003

101.45

868.26

327.78

7.46

63.88

24.11

2004

115.30

1205.99

455.68

6.29

65.83

24.87

2005

144.64

1717.87

528.63

5.93

70.46

21.68

2006

173.61

2218.25

593.38

5.72

73.08

19.55

2007

236.11

2519.08

725.26

6.66

71.08

20.46

2008

238.78

3417.21

923.00

5.06

72.46

19.57

2009

210.56

2093.94

639.02

6.94

69.02

21.06

资料来源:北海居网站

3.2

贸易往来国家

俄罗斯主要进出口区域为欧盟(15国)、亚太经合组织和中东欧自由贸易区等。2006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对上述区域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94.9亿美元、127.1亿美元和72.9亿美元,在俄外贸进出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3.2%、18.6%和10.7%。

俄罗斯在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荷兰、德国和意大利,其中荷兰是最大的贸易伙伴。2006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向荷兰出口65.1亿美元,自荷兰进口4.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9.9%和55.9%,俄荷贸易占俄对外贸易总额的10.3%。同期,俄对意大利和德国的出口额分别达到44.3亿美元和28.6亿美元,同比增长53.9%和31.5%。石油及其制品和有色金属产品是俄对上述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

在亚太国家中,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是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6年第一季度,俄自日本的进口额为13.4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3.5%。2006年第一季度俄从韩国的进口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幅为81.7%,是俄主要贸易伙伴中进口增幅最大的国家。汽车及其配件,以及通讯设备是俄罗斯自日本和韩国进口的大宗商品。

乌克兰是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年初俄乌天然气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间贸易的正常发展,但在2006年第一季度,俄乌贸易仍然取得了较好业绩。俄对乌克兰的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24.1亿美元和6.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2%和13.4%。哈萨克斯坦是俄在独联体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季度俄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达到13.9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进口6.8亿美元,同比下降14.5%。

根据俄联邦海关局2009年2月4日公布的数据,2008俄罗斯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大,中国仍为继德国和荷兰之后俄第三大贸易伙伴。

2008年俄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350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33.2%,实现外贸顺差2012亿美元(07年为1522亿美元)。其中,俄罗斯与远邻国家贸易额为628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4.5%,贸易顺差为1679亿美元(07年为1294亿美元);与独联体国家贸易额为106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0%,贸易顺差为333亿美元(07年为228亿美元)。

2008年俄外贸出口完成了468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3.0%。其中向远邻国家出口3982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向独联体国家出口699亿美元,同比增长32.7%。2008年俄外贸进口完成266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3.6%。其中,从远邻国家进口2303亿美元,同比增长35.6%;从独联体国家进口366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2008年按俄与主要经济体贸易额比重统计的俄主要贸易伙伴排名为:

1、欧盟—占52.0%(07年为51.3%);

2、亚太经合组织—占20.4%(19.3%);

3、独联体—占14.5%(15.0%);

4、欧亚经济共同体—占8.2%(8.7%)。

2008年按双边贸易额统计的俄主要贸易伙伴(含独联体国家)排名为:

1、德国—673亿美元(是2007年的127.2%,下同);

2、荷兰—618亿美元(132.3%);

3、中国—559亿美元(138.6%,注:中国海关统计数字为568.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0%);

4、意大利—529亿美元(146.7%);

5、乌克兰—398亿美元(133.7%);

6、白俄罗斯—342亿美元(131.1%);

7、土耳其—338亿美元(149.0%);

8、日本—290亿美元(142.2%);

9、美国—273亿美元(153.2%);

10、波兰—272亿美元(151.8%);

11、英国--225亿美元(134.8%);

12、芬兰—224亿美元(142.1%)。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

在对外贸易发展以至于俄罗斯整体经济提升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至关重要的。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俄罗斯的外贸政策的制定的核心是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俄罗斯赞成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进程,并致力于以合理的条件加入世贸组织。具体来说,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可能促使以下积极的变化。

4.1

加入世贸组织是促进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虽然俄罗斯为加入WTO已作出了种种努力,但由于受国内外因素的制约,其加入WTO的道路仍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西方国家不会轻易放宽俄罗斯加入WTO的条件。因为,在西方国家看来,“一个严峻的问题是,俄罗斯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WTO的规则要求商品价格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但受70年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的影响,俄罗斯要建立起市场经济不是一天、一年甚至十年能够完成的。”因此,俄加入WTO的谈判会有起有伏,时断时续,其加入WTO的道路仍然艰难而漫长。但是,俄积极要求加入WTO的决心不会改变,其加入WTO也是必然的。目前俄罗斯已经完成与美国的谈判,与欧盟的谈判也接近尾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俄罗斯将在2011年加入WTO。尽管俄加入WTO历程看来还有重重困难,但是俄罗斯具备条件一旦加入WTO,至少在两个方面会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其一,俄罗斯极其丰厚的能源以及在欧亚大陆的运载管道,特别是天然气资源,将形成俄独特的竞争优势;其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尚待开发的辽阔国内市场,以及随着国内形势的日益稳定,俄罗斯将成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加入WTO并摆脱传统计划体制和思维模式束缚的俄罗斯,经过若干年的奋争并不是没有可能重新跻身于世界强国。

尽管如此,有些国家还是担心俄罗斯加入WTO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前,世界也有很多担忧,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全球的经济会崩溃,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是那么的便宜,但是过了10年之后我们会发现,正是因为中国加入了WTO,在国际上有了很大的竞争力,带动了国际上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将使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得到改善,俄罗斯可以在一个更广阔的国际空间进行资源配置,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其次,加入WTO可以扩大商品出口的数量和种类,这将有助于吸引外国投资。长期来看,加入WTO将有助于改善俄罗斯经济的质量。第三,加入WTO有助于俄罗斯国内市场机制和产业发展趋于合理。目前俄罗斯国内市场,还存在着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无序的现象。一些不适当的贸易保护措施使俄罗斯国家行业亏损。加入WTO后,有利于国家内部经济部门健康有序的发展。

4.2

俄罗斯积极参与国际劳动分工体系

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确保原材料的生产相对低成本,特别是一些矿物原料具有世界意义;当前达到或超过世界级的工业科技的潜力;相对廉价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工业及运输业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可为投资者节约生产性开支;铁路运输连接欧洲和亚洲。在某种意义上讲,俄罗斯仍然占据国际服务市场的重要地位。一位代表的竞争优势,运输服务,空间技术和加工工业领域[10]。

第一,俄罗斯在运输服务市场的地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今天运输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显示,21世纪初期的主要的商品流和筋肉流通将集中在“欧美远东”这一三角地带。俄罗斯则位于三角形中心位置,西伯利亚大铁路在客观上又起到了贯穿东西方国家的作用。然而,据有关统计显示,俄罗斯在1998年的东西方贸易中只占有约2-3%。从目前来看,以西伯利亚大铁路为基础,连接包括哈萨克斯坦、中国和蒙古在内的西欧、俄罗斯、朝鲜半岛、日本的国际运输大通道的方案已在拟议之中。所需投资总额约为158—160亿美元左右。以目前的局势来看,俄罗斯预计会在25年后收回对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投资。由于一系列的原因,西伯利亚大铁路在国际过境运输的作用并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欧洲和亚太地区之间过境运输潜力的增长,国际运输价格降低以及运输周期的缩短将刺激区域间贸易的发展,俄罗斯由此而获得的收入指日可待。

第二,俄罗斯在航天技术市场上的地位。目前,在航天业方面,俄罗斯最富前景的领域是航天器的销售、为航天系统用户提供服务和有效负载导人太空服务。俄罗斯从航天技术市场主要部门所获得的收入,直到2009年达到了1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由现在的1.5%提高到5%—6%。这使俄罗斯在中期发展前景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从远期发展的角度来看,2005—2015年,俄罗斯宇宙火箭工业从国际航天业务所获得的收入每年增长15%不是凭空想象。即便是在国际市场增势趋缓的情况下,到2015年俄罗斯每年所获得的收入也将达到约400亿美元,将会占世界市场容量的12%左右。

航天产业的具体项目的实施要求大量协作生产的参与,因此总体而言对整个民族工业都大有利弊。宇宙火箭工业中近80%的生产技术都具有普用性质,并可成功的用于其他经济部门。因此航天领域是世界贸易中科技含量最高,也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第三,潜藏着巨大潜力的加工工业。俄罗斯工业家企业家联盟专家研究所常务副所长A·涅夏金在评论普京总统第二任期内的社会经济政策时提到,社会经济发展将依靠加工部门、以及创新技术和高科技来进行。事实上,俄罗斯在开发高科技产品加工和原材料深加工方面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如光电子、光学仪器、新技术材料、核技术、遥感设备、勘探石油和天然气中使用的大地测量设备、信息工具和激光技术以及航空、原子能、软件开发、造船工业等领域。在销路上,俄罗斯商品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一些国家具有竞争优势。俄罗斯开展的对外经贸合作,尤其是与东南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其中最具有前景的方向之一就是加工工业,即开采加工俄罗斯的矿产、森林等原材料。通过这种合作途径可以大幅度的扩大俄罗斯的生产规模,提高俄罗斯生产的技术水平,优化出口,为俄罗斯国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作为俄罗斯原材料重要基地的应该成为发挥加工业潜力的前沿阵地,地缘和资源优势为其利用国外资金发展加工业提供了先决条件。根据俄罗斯和西方独立鉴定人对投资成就率进行的研究表明,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具有中等投资潜力、风险适度。属于发展前景良好的地区之列。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方式以居民人数来参与国际分工方式一不被接受,经济技术基础现代化是俄罗斯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以克服外债增长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还必须顾及国际市场上工业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将俄罗斯的高新技术领域与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相衔接,尤其是国内市场来适应国际市场的改组。只有这样,俄罗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立锥之地。

参考文献

[1]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23-226

[2]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百度文库

[3]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资料.百度文库

[4]冯舜华.转轨国家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比较.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3).189-200

[5]张养志、王娟熔.对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东欧中亚研究2009年(6).87-89

[6]杨青.世纪之交的俄罗斯对外贸易状况及前景.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1年(11).124-125

[7]普京将完成个人权力制度构建.解放日报,2004.3.14.

[8]2008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情况统计资料.百度文库

[9]中国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2002至2009外贸数据大全

[10]2010年俄罗斯统计年鉴.百度文库

下载浅析内陆城市外贸现状与发展前景(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内陆城市外贸现状与发展前景(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节 中国民间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

    第三节 中国民间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 编者按: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民间投资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位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方法 5年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对开展包括预防、保健......

    充电桩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

    www.xiexiebang.com 境问题促使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环境恶化、雾霾多发,原因之一在于汽车尾气的排放,传统汽车业以石油为动力,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资源。发展清洁可再生......

    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 要 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是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何做好农村金融工作,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邮政储蓄银......

    南昌商业地产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 随着南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GDP的上涨,经济快速崛起,消费水涨船高,老 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而原有的商业业态已不能满足洪城百姓的需求。目前,南昌市商业......

    数字档案馆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一、数字档案馆的概论 ............................... 1 1.数字档案馆的含义 ......................... 1 2.数字档案馆的特点 .................

    中国汽车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一)中国汽车物流市场增长态势 中国的汽车物流业同其他国家一样,也是随着整个汽车工业的崛起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我国外贸发展前景及展望

    我国外贸发展前景及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尤为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