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学少女》读书笔记
《文学少女》读书笔记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学少女》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学少女》读书笔记1《文学少女》系列正篇一共八本,开始以为是分开的小故事,后来发现其实所有的故事都并非完全独立。
每个故事,都是远子从叶子、文阳和结衣三人身上看到的遗憾,想要跨越和挽回的心结,她劝说众人的那番言语,也就是当年她从书中得到的自我救赎,是当年帮助她跨越这些心结的言语。而心叶,他的作品满足了远子对于所有美好情感的期待和向往,因此远子才会如此期待心叶能写出下一部纯洁无垢的作品。
若没有纯粹的爱与善,应该无法像洁白的吗哪那样去救赎人们的心灵。
1、渴望死亡的小丑《人间失格》太宰治
片冈愁一也好,竹田千爱也好,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非自我的伪装来迎合周围的人。毕竟人类是群居生物,过分忠于自我的行为往往会被扣上情商太低,自私自利的帽子。谁又能真正带着初生时的样子过一辈子呢。
在天野远子自己的故事里,叶子、文阳、结衣三个人的感情纠葛中,又有多少是言不由衷的痛苦。即使明知是毒药,也依然心甘情愿的吞下肚子,结束自己的痛苦,同时也希望不再为别人带来痛苦。如果人只是孤独一生,又有什么关系。到头来也不过是自己任性妄为,想要自我解脱罢了。善良的远子,相信生活总会有光明的一面,希望这些求死之人,能够再一次面对自己的内心,勇敢的活下去。这应该也是她想要对如亲生母亲般的结衣和父亲文阳说的话吧。
2、渴求真爱的幽灵《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相爱相杀的典型范例吧。因为太爱你,想要不顾一切的占有关于你的一切,这样无法救赎和自我救赎的故事,强烈到失去自我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感情,以复仇为名,实际是深藏在心底,深到连自己都想否认的感情。这是不是远子在叶子身上看到的,对结衣的爱。远子从不愿否认这样的爱情,只希望他们能不留遗憾的拥抱对方。这有何尝不是远子对叶子的期待。
3、沉陷过往的愚者《友情》武者小路实笃
青梅竹马的三个好友之间的三角关系,友情与爱情之间该如何抉择,难道选择了爱情就真的是背叛了友情吗?还是说为了友情,明明深爱着对方却要默默退出。叶子、文阳、结衣是不是也像这样,因为深爱着对方,因为无法在爱情和友情中做出抉择,最终只能带着深深的爱意和悔意,踏上自己选择的那条路。
4、背负污名的天使《歌剧魅影》加斯通·勒鲁
天才的引路人。你的才华,你的天分,经我之手才得以熠熠生辉,如果说魅影处于自私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文阳却是希望叶子的才华,能够展现在所有人面前,让人为之倾倒,走向神坛。
5、绝望恸哭的信徒《银河铁道之夜》宫泽贤治
真希望,陪我走到最后的人会是你。半路离开的结衣,曾经是叶子的全部,然而文阳的出现,到底夺走了谁的幸福,其实叶子和结衣一直在默默地守护着对方,却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为对方思虑再多,都比不上倾心一语,为何就不能将自己的心意说出口。
6、怀抱花月的水妖《夜叉池》、《草迷宫》、《外科室》泉镜花
那一段如梦如幻的幸福时光,虽然被现实打碎,虽然阴阳相隔,但是怀抱着对你的深深爱意和幸福回忆,也能够勇敢的走下去。一见钟情,多么令人向往的词语,也许只是一次擦身而过,也许只是一次回眸,也足以让人怀念一生,生死相许。现实中虽然很难有这样的际遇,然而在人群之中,与你相遇,成为你的好友,相知相守,又何尝不是美好而足以让人反复回味的时光,叶子就是这样,一直带着对结衣深深地爱意和怀念,独自一人走向窄门的吗。
叶子,只要你愿意,就能够拥有家人。不必独身一人走向窄门,我们一直在你的身边。
《文学少女》读书笔记2当我把书读完的时候,原来想说的很多话都说说不出来了,好像有什麽东西萦绕在胸口,悲伤地的气氛在心中一直挥散不去,明明是一个美好的结局的。
较开始当我看到《文学少女》这个标题时,并不知道这是一本怎样的小说,她讲的是怎样的故事,我以为会是蛮轻松的情节,就毫无戒心的看了下去,于是,就这样被束缚住了呢?
刚刚把桌面设为了《文学少女》了,远子学姐抱着书,略带哀伤的表情,非常的美丽,真的非常非常的美丽。
那就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讲吧,剧情就不讲了,说起来自杀还真是日本人的专利呢,因为自己不会感到悲伤觉得羞耻,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认为自己是“人间失格”,虽然无法完全明白那种痛苦,但是戴着面具而活着,自己也差不多,虽然我没有每天带着笑脸,但是也在勉强着自己,用自己厌恶的方式生活。也稍微了解了一些美羽,和心叶的过去。当看到竹田千爱被心叶和远子拉上来的时候,我以为这个故事就结束了,可是我又错了,每一个故事的人物都影响着后面的剧情。而且竹田对剧情可以说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的。
对于雨宫萤故事的结局,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在ACG作品中,女儿喜欢父亲并不算特别。不过这个谜团是较后才接晓的,一开始,我也无法看清到底是怎麽回事,真以为萤是被夏夜乃附身呢,不过其实整篇故事只有会吃书的远子学姐算是不大普通,其他人,都只是普通的人类,没有什么妖怪,幽灵,连远子学姐,都是一个如你所见的普通的文学少女呢。
个人感觉芥川的故事并没有什麽特别的,当然,较后除外,美羽还活着!,不过惊讶的可能只有读者们,心叶自己也知道美羽没有死,只是没有说,所以大家都都想错了吧。
比较喜欢第四个故事呢,感觉这个故事很唯美,就像歌剧院的幽灵一样。在里面,七濑终于鼓起勇气坦露了心声,心叶也抱住了哭泣的她,看到这一幕时,我心里也在为他们两个人而高兴。臣这个人物,我本以为后面还会有他的剧情,可是我又猜错了。
第五章应该说是相当重要吧,不但美羽终于出现,在这一章的结尾,每个人,都释怀般得说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心叶的心结也解开了,并和七濑正式确定了恋人的关系。要是故事在这里结束,该多好,可是我无法改变故事的。因为还有一个较重要的人没有提——天野远子。
请允许我跳过外传一样的第六章,直接讲较终的两章。以前都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文学少女,在较终篇里成了当事人。怎么说呢,我个人不是太喜欢较终篇,我希望就维持在第五章结局,然后来一句“从此以后他们幸福的生活着”这种感觉的话。在较后两章里,美羽的存在感完全被淡化了,明明应该是个很重要的角色,几乎沦为和芥川一样的龙套下场,事情一解决,就被放到一边去了。还有七濑,看到心叶对流人说琴吹是自己的女朋友,甚至有杀掉流人冲动的时侯,谁都不会怀疑心叶的感情吧,可是较终还是没有和七濑在一起,我不禁伤感(果然我是琴吹派得吗?那让我纪念一下吧。
其实在琴吹说想要围巾时,对心叶说可以不用写小说时,让心叶撕掉小说时,我就知道,她输了。无论怎样他都不是心叶较特别的人,“较特别的人”这几个字所产生的羁绊是世间所以故事的共同点,而井上心叶的较特别的人是——天野远子!尽管和心叶的相遇是有预谋的,但是正是她的微笑,她的声音,她的脸庞,她的胡闹,她的温柔,心叶才能一点一点的填满空洞的心。“午安,心叶”,“心叶,今天记得来活动室哦”,“肚子饿了,写些什么吧,心叶”。如果心叶真的和七濑较终走到一起的话,远子一定会很伤心的,她也喜欢心叶啊!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远子她非常非常喜欢心叶啊!所以,这样的结局是较美的。
当远子看见那个叼着鱼的熊,以及在夏天为了她而戴上围巾的心叶,会是怎样的表情呢?我们无法看见,但是可以想到,那一定是较较较幸福的表情!
《文学少女》读书笔记3《文学少女》共分八册,每一册都以一本书作为中心,再穿插了不同的各种小说,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讲述故事的,是一个以十四岁神秘美少女作家出道,作品一炮而红却因为之后的时间而受到压力,成为家里蹲的少年,井上心叶。而故事的主轴,却围绕在另一个人身上。她是一个自称“文学少女”,以书为食物的女孩子,天野远子。
从第一册《渴望死亡的小丑》到最后那一册《迈向神境的.作家》,天野远子用她的双手,抚开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上,掩盖真相的那层迷雾,指向了,新生的路口。在我的心中,比起心叶,我觉得她才是真正的主角。
即使再绝望,再黑暗,再愤怒再哀伤,她也总能指出那明亮的道路:“但就算夜晚降临,黑暗包围我们的时候,天空中仍旧会有星光闪烁着。而那清冷的光芒,一定会寄宿于我们的胸口,给予我们向着目标继续前进的勇气。”
就算到了现在,还记得远子和心叶在第五册中的对话:“远子学姐想要成为的,是怎样的人呢?”“无论多么悲伤的时候,也能漂亮微笑的人吧。”
所以,我们只能在最后才知道,她掩埋的秘密,她的存在,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所抹灭,即使她微笑,元气满满的向母亲打招呼,也得不到任何的回应。即使她在心中深深的喜欢着心叶,她也从不会说出口,她只会如同紫罗兰花一般的微笑着。
他们的故事里,没有掩盖人性的黑暗,朝仓美羽每天都对心叶说着喜欢,心中却包含恨意去将对方的一切破坏殆尽。
他们的故事里,没有回避死亡,因为嫉妒与愤怒而颤抖的毯谷的双手渐渐捏碎水户夕歌那百合般柔弱的生命。
他们的故事里,有绝望的爱恋,爱上不能爱上的人,雨宫萤用自己最后的生命阐述着自己的爱恋。
但是,带着清淡紫罗兰香气的远子,面对着那些悲伤,那些绝望,用她那温暖的笑容,化解着一个个故事的黑暗。她始终相信,在黑暗的尽头一定可以开创崭新的世界。她说:“真实不一定都是美丽的。也有让人不忍目睹的丑陋的真实、痛苦的真实存在。然而,夜晚将包容一切,月光也将一如往常的挥洒在我们身上。永不改变的东西和美丽的东西也是存在的。”
最后,她融化了心叶心里的那块寒冰,她默默地帮助心叶再一次拿起了笔,再一次能够接受别人的好感。对于心叶来说,就在一切都恢复正常的时候,远子,一直支持他,不曾背叛不曾舍弃不曾嘲笑他的远子学姐,淡淡地离开了他的视线。
为了帮助他,成为真正的,惠临神明的作家。
“绝对,不再哭泣了。从今以后,我要像小丑那样藏起悲哀而笑着,时而会像幽灵一般渴望,时而会作为愚者定下决断,但就算背负着堕落天使的污秽,我也要在胸中怀抱着花与月,像朝着圣地前行的巡礼者那般继续走下去。最后,成为惠临神明的作家。”
这是,在远子的守护下成长起来的心叶。
我相信不管是心叶还是远子,终究会幸福的。因为他们相信着:“永远的幸福什么的,或许根本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是,那双温柔的眼睛,向我们诉说着。在人的一生中,散落着无数一瞬间的幸福和感动。或许那就像白天到来就会消失的星光一样,梦幻般的东西。但是那小小的星光,仍旧会在我们心中持续照耀下去。然后,等到黑暗消失,天空晴朗,悲哀的事情全都被净化,那个无边无尽、清澈美丽的世界,终究会出现在我们眼前的。”
第二篇:文学读书笔记
《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
十九世纪,想起来真是音乐、文学的嘉年华。二十世纪时绘画的嘉年华。无知的人总是薄情。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不幸的童年,使人性尖锐。
拜伦说:我一早醒来,一夜成名,成为诗台上的拿破仑。拜伦反对权威,崇尚自由,绝对个人自由。达则济穷,穷则独善。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济慈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司汤达到墓志铭--------活过、写过、爱过。
他像一座远远的山,不一定去爬,看到他在,我就心安。(说莫扎特)不要怕重复,再说一遍,再说一遍,你爱我!
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失散或就别的亲友又在一起了,总是夜晚,总是壁炉柴火熊熊然,总是蜡烛,热茶,大家围着那张不大不小的圆桌,你看我,我看你,往事如烟,人生似梦,昔在,今在,永在。---狄更斯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爱情是一门失传的学问。诗意上来时,文字不要去破坏它。
欣赏艺术需要本钱-----天性、学问------没看懂的东西是没有本钱。童年的朋友像童年的衣服,长大就穿不上了。----查尔斯--烂姆
最好的东西总是说使人快乐而忧伤。魏晋人夜听人吹笛,曰:奈何奈何? 读书如交友。读万卷书,朋友总有千个把,但刎颈之交,不过十来人。没有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语人生。---卡莱尔 打开窗户吧,让我们透一口气!---卡莱尔
一个人要成熟、成长、成功,其过程应该是不自觉、半自觉、自觉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人要从凡人做起,也要学会做观众。历史是更伟大的圣经。
个人的青春是不自觉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浪漫主义是自觉的青春。---定义浪漫主义 人有那么一种心理,痛悔,内疚等待,放在心里深思即可。一出声就俗了,就要别人听见-----就居心不良,人妖博得同情、叫好,那就是犯罪的继续。
文学史不许人拿来做忏悔用的。忏悔是无声无形的,从此改过了,才是忏悔,否则就是,至少是装腔作势。
要忏悔,不要忏悔录。
(评忏悔录)作为一个有心性的男子,人生的快乐无非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巴尔扎克,他的整个人为文学占有,被作品吸干。福楼拜的父亲说医生,反对其从事文学创作。
父子对话。父:你学了最无用的东西;子:脾脏有什么用?但割去脾脏,人就死了。旅行,走到室外,有钱的旅行和无钱的流浪。
别那么专心文学,至志学问。换换地方,换换活动,弄些情妇,随笔你。蜡烛不应该点两头,然而你却要点点这头,又点点那头。-----乔治--桑
福楼拜死,学生莫泊桑说:终于,这次他倒下了。文学杀死了他,正如爱情杀死了一个情人。天才就是坚持不懈的意思----布丰 人之所以要写诗,就是为了表白人格。
现在是什么时刻?他们会说,沉醉的时刻,快去沉醉于诗,沉醉于美,沉醉于酒。读波德莱尔,不会吸鸦片,也够沉醉。
香水用完,闻闻还香,神给狗闻,狗大哥喷嚏,走掉。
如果你愿意,那么一起走。如果不愿跟随,那我一个人走。---魏尔伦 艺术不必清晰,不必理论,不必要机智,而必须要音乐。---魏尔伦 他对兰波一往情深,而兰波是一匹野马,不回头。
我爱的物、事、人,是不太提到。我爱音乐,不太听的。我爱某人,不太去看他的。现实生活中遇到他,我一定远远避开他。----兰波
太阳底下无新事-------这就是悲观。悲观主义是一个态度,是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得不到快乐,很快乐,这就是悲观主义。一切都无可奈何,难过的,但是透彻。
谁有一个心,心里有爱,就被弄得半死不活------海涅 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在次之,做观众。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个人的作品不要随文学大流,大流总是庸俗。求知欲、好奇心、审美力,是人类最可宝贵的特质。
人类要自救,只有了解自己、认识他人,求知、好奇、审美,是必要的态度。做到人群当中不可更替的一员------纪德 我是我奇异的诗句的奴隶----季娜依达--吉皮乌斯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
我爱耶稣。但叫我穿上黑袍去传道授不愿意的------爱默生 文学艺术在极权下成了丫头,一遍歌功颂德,一遍长期愚民 人生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的诗----芥川龙之芥
既是思想家,何必去找马。
艺术家是飞蛾,扑向美的火,烧死。一个人要有一个方向,中途可以有种种走法,但方向不能乱变。爱情的小舟撞在礁石上,沉没了。
我要是温柔起来,像一朵穿裤子的云------马雅可夫斯基
文学,表达我们生命的奥秘,赋予我们存在的真实感,以完成我们精神的业绩。------波德莱尔。
一个没有文化的富国,等于肥胖的白痴。
显示是永久的一环------我年轻的时候不看报,唯美,空灵,抽象,很长一段时间如此,不好的,不行的。一定要有土壤,不然生命就没有了,味道没有了。
他们认为,诗不是描写社会生活,无法表现真实,只有寻求个性真实,超脱现实,刻画内心的微妙、孤独、忧郁、悲伤。
一个诗人,参加党,无论是什么党,都是愚昧的。你做了诗人,已经是入了最好的党,何必屈尊去和小党怀党厮混。
汤显祖说:智极成圣,情极成佛。
性质有在爱的前提下,是高贵的、刻骨铭心的、钻心头骨的。爱情没有性欲,是贫乏的,有了性,才能魂飞魄散、光华灿烂。
言而不尽-------赏艺术,品人生,分析世界,都要为自对象留有余地,为自己留下余地。恨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苏东坡 要谦逊,谦逊是一种弹性。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陶渊明 死不算新鲜,生也不算奇迹------叶赛宁
他不知怎样爱自己,最后把自己杀死,我看他是自恋者的情杀案------说叶赛宁 我的头脑是清醒的,我的膝盖上软弱的------蒙田 有人形的上帝我是不信的----爱因斯坦
很多至理名言,如果心领神会,不多嘴,是蛮有道理的,然而人总归要解释。一解释,就跌价,味道就不对了。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尺度。你可以不按这个尺度生活,但你要知道这个尺度。
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的巨大兴奋----尼采 因为礼物太精美,使得接受的人不配-----木心
深沉的烦恼好像寂静的雾,遍布于生存的深渊,将外物、他人和我们自己搅在普遍的冷漠中。这种烦恼显示出生存的全貌-----海德格尔。
看清世界的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世界荒谬,人生痛苦。
艺术另有上帝,另有摩西。天堂的门是窄的,向来认为只有单身才能挤进去。不太好看的人,最耐看-----木心 一种思想,不是书中传来,是风中送来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教子
唐诗宋词,多少爱情,没有一篇讲“我爱你”。
破执----是解除迷障。
放弃生命的人,可以获得生命----耶稣
知识、学问,使人通达,使人平静。也有人得点知识,张牙舞爪,日夜不得安宁。走了,又回来的,特别显得珍贵。耶稣放羊,走失一只,找回来,比其他九十九只还宝贵。家禽出在大学,虎豹出在山野。
小说一定要有生活体验。
我们是太“脱离生活”了。这样说对的:有点自然,有点人,人在自然里,自然里有人----人是荤的,自然是素的,蛮好。
纪德说:不要安排快乐。
坐而思,起而行。
故乡最无情-------------《杰出公民》
好酒不能掺一点点水,好茶不能有一点点油渍。这品性,就是上帝的意思。情人化仇人,容易。情人化朋友,很难。
文学范畴,你不理会欧洲,等于在蜡烛下研究电灯。
现实生活中人来人往,找不到好朋友,书本中有。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总要用完了再走。生活中用不到,就用在精神观念上。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电视屏幕越来越大,脑子越来越小。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人却越来越贫乏。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信,是写给别人的日记。人应该时时怀有一种死的恳切-------纪德
对子女的好,好在心里,不要多讲。我对朋友的好,也不讲。上册
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对神的崇拜是初民的精神生活。开始我为祈求,求必出声,起先喃喃,后来高声,再后来高唱,即导词。
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艺术不能完成真实,不能实际占有,只可保持距离,两相观照,你要沾惹她,她便消失了,你静着不动,她又显现。
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
人人知道荷马,谁读过荷马?人所崇拜的东西,常是他们不知道的东西。上帝最伟大的作品:将最伟大的诗人弄瞎,使最伟大的音乐家耳聋。战争是兽性的爆发。
诗人不宜多知世事。黑格尔说:希腊式人类的永恒教师。中国的思辨,印度的参悟,希腊的酒神精神。没有足够的误解,就没有足够的知名度。
宗教总是从情理开始,弄到不合情理,逼人弄虚作假。你要人如何看你,你就如何看人。
狐狸有洞,飞鸟有窝,人子却无放枕头的地方。那杀身体的人不能杀灵魂,不要怕他们。
如来,不去不来之意,三生如来,过去,现在,未来
宗教归根到底是意识形态,是文化现象。宗教与哲学的分野,一个是信仰,一个是怀疑。宗教,稍有怀疑就被视为异端。
第三篇:《补鞋少女的故事》读书笔记
《补鞋少女的故事》讲述了在1986年,一位小姑娘,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可以到深圳补鞋而收入成倍增长的故事。
我一向认为中国人的先天智慧及刻苦耐劳的本领,并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然而,无论是学术的成就,生活的水平,中国的表现实在使中国人无地自容。说什么因为人口太多,资源短缺,其实都是一些毫无实证的借口,老早给香港及日本的例子推翻了。为什么在美洲、欧洲、东南亚各地,中国人都能出人头地,成就屡见经传,但偏偏在中国本土却是那样?这问题似深实浅。我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被制度束缚了。试想,单是让这些青年有一点走动的自由,一点择业的自由,他们的收入在几个月之间就增加了八倍!这是翻三番,不是翻两番,而这些青年不用到21世纪就有这样的成绩了。
在中国的制度改革下,国民总收入的迅速增长,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劣迹,史无先例,稍加改革,收入增长以倍数计算不足为奇。我国近几年来每年百分之十强的增长率,从乐观的角度足以雀跃,但从悲观的角度看,却反映出制度改革之不足。
补鞋少女在几个月间收入增长八倍,是否例外,难以肯定。但究竟多少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收入的激增是自由发展及劳力私产化的效果。为什么我们几十年来高举着为人民谋福利之旗,却一直没想到自由发展能带来的好处?以中国人的智慧,应该能够想到这么浅的道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想到,还要限制这限制那的?令人思之惘然。
为什么人们现在愿意在知识上投资?比较深入一点的经济学解释,就是自由择业意味着人力资源是私产,加上产品可在市场出售,收入可独享,知识投资就增加了。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是知道的,然而,可能还不知道,劳力一旦变为私产,知识投资就一日千里!劳力资产是这样,其他资产也是如此。令人惋惜的还是墨守成规,坚持其他资产应为国有。另一方面,劳力资产的知识投资,是会严重受到其他合作的资产之一“非私有”的不利影响。假若把其他资产像补鞋青年的劳力一样,界定为私有,知识投资会更加彰显。这是可以断言的。
劳力,是你的资本,但这必须是在制度允许之下的。在监狱,你体壮如牛,有经营天下之才,都没用。因为你被限制和束缚。五十步笑百步,社会不是如此?
感觉如这篇文章从小见大,由浅见深,贴近生活的调查,才是真正的知识。经济学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而不只是填塞。
第四篇:读书笔记——现当代文学
读书笔记
其一
鲁迅篇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高峰,他的许多作品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早在小学时就读过他的《故乡》、《社戏》、曾给了我极大的影响:自己心中的故乡和儿时的生活并不清晰,可是再当我重读这两部作品,又加上高考后第一次回到故乡时,那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就使我切身体会到鲁迅先生做文时的心情了。假使我冒昧的以鲁迅先生的角度思考,我是没有回忆中的故乡的,但是我却有无数个理想中的故乡:它该是清新的,该是活泼充满生机的,该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理想,在我第一次踏上故乡的黄土之后便破灭了,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有嬉戏追逐的少年,它的确非常五彩,可是深蓝的天空中没有翱翔的鸟灵,圆月下没有饭后聚坐的热闹,碧绿西瓜地外牢牢树立起了栅栏,而嬉戏的少年背上压着重重的书包„„故乡,是我给了你太多的期盼吗?还是我的期盼过于理想。
现实,在我回到了故乡之后便体味到鲁迅形容他的故乡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而我的故乡又何曾不是呢?年轻人纷纷出外闯荡,留下孤弱的一家老小,哪怕在外风吹雨打,也不肯回到面朝黄土的故乡。在家的人整日守着土地,除了这些嬉戏的孩童们,还有谁会发出油然的笑声呢。少年不知愁滋味,鲁迅的少年也应当不知晓愁为何物„„在这点上大家彼此都是相同的。
鲁迅先生回忆中的故乡是个美好的世界,而我心中所想的故乡也是个美好的世界,但是当我们回到现实中来,发现美好的故乡并不存在了,这当不是故乡变了。故乡依然是如同中国广大农村一样,不是异类,异类的是我们这些美化故乡的人,鲁迅以故乡为美,是因为童年美好的记忆,我以故乡为美,是久未见故乡而生的神秘期待之美。这可能都是一种自恋式的希冀,太过于主观了吧。
鲁迅先生众多的作品中,读过最多的当属《呐喊》小说集中,其中的多数文章都曾用心品读,如《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头发的故事》《**》《故乡》《端午节》《兔和猫》《社戏》。而其中的《故乡》、《社戏》则可谓我最喜欢的两篇鲁迅文章。虽然我比较喜欢鲁迅先生的乡土小说,但是由于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在老师们的推荐下也曾读过《彷徨》中《伤逝》、《祝福》、《孤独者》,还有《故事新编》中的《采薇》、《铸剑》,还有不得不说的《朝花夕拾》,因为这是一本鲁迅先生唯一的回忆散文集,我比较喜欢里面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然还有鲁迅其他的杂文、诗歌,细细一数发现,原来不经意间,也曾不少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可见鲁迅先生对后世的影响该有多深呐!
其二
散文篇
我读过的散文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新”,郁达夫先生的作品则给我的感觉是“真”,冰心的散文让人觉得“美”„„当然都是个人之言,尚待斟酌。
读过的第一篇朱自清散文就是课文《背影》,当时也深深的感动了每一个学习这篇课文的同学,也曾作为公开课教师必讲的一堂课,所以文中描写父亲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不停叮嘱的话语都让人历历难忘。第二篇则当是《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多美的语句啊,现在重新读来,都觉得身心为之清爽,怪不得当年我们要熟背这篇名作,它的确是写春景描摹的范本。朱自清的散文被鲁迅先生称之为“漂亮”、“缜密”,的确读朱自
清先生的散文,不像是在读文,而像是品画,一幅美丽、形象逼真、妙景横生的写意画。朱自清先生其他的散文,大多数都是在高中之后读过的了,如《荷塘月色》。
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却是我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品读的,可能在以前一味的听从师教,私自把郁达夫先生从自己的视野中剔除了,这该是多么的不明智的做法。据说郁达夫先生在早期创作了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可是我却仅仅读过其中两篇《故国的秋》、《北平的四季》,更多的还是读过郁达夫先生的短篇小说:《沉沦》、《出奔》、《迟桂花》《她是一个弱女子》、《春风沉醉的晚上》。读郁达夫先生的散文,莫过于感受到颓废之美,散文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情调,比如《故都的秋》,光从名字来看,故都给人一种旧地重游的眷恋、惆怅的思绪之情,而更与“秋”放在了一起,无不从伊始就开始陷入感伤的阴影之中,再往下读的时候,才开始领略到这篇文章的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而郁达夫先生的小说,读过之后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这样的作品在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无怪乎初中课本难以寻觅郁先生的作品。《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她是一个弱女子》中郑秀岳的境遇描写;《迟桂花》中“老郁”内心思想的斗争,这些胆直率的心理描写,尤其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的描写,是不能被当时的人们所接纳的。所以这些作品即使在当今也是难以向青少年推荐的,可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透过郁达夫先生直白的描述背后所透出的对人性真挚的表露,他所写的完全是正常人的心理,只是没有一个正统作家敢于如此赤裸的表述出来,这大概是因为郁达夫先生崇尚“写作的自我表现”,是追求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他并不掩饰的表露自己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并且将自己的精神苦闷融入文章中,所以在我认为郁达夫先生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真”。
世纪老人冰心的作品曾出现在小学课本上,如《小桔灯》、《寄小读者》,而真正长大后读过的则寥寥无几,于是赶紧借来一本《冰心文集》,以补充自己对冰心作品的欠缺,其中有一篇《离家的一年》,虽然不是冰心很出名的一篇小说,但是内容很平凡,细节也比较感人,让人读后多少有点深切的体会,毕竟大家都在离家的状态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就要离开家人,独自在外学习。孤独、无助让他想念自己的小姐姐,想念那一起打闹的日子。当他要离开的日子到来,小姐姐为他织了双绒袜子,还带他出去玩,反倒更引起他的伤心。此时他倒是希望小姐姐能跟他打上一架,或是家里人都不理他,他也不至于落到这么伤心,看了这句话,每个有过离家经历的人都会被这点所打动吧!
其三 小说篇
小说自来就是我最爱的文学体裁之一,我喜欢小说是因为它的可读性高,故事性强,但是真正的长篇小说,我却是经常望而却步,读小说,还是短篇来的上口啊。
这个阶段的小说,我主要读过沈从文、老舍等人的作品。沈从文最出名的作品就是《边城》,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对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了排名,遴选出前100部作品。参与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王晓明等。在这一排行榜中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整部小说读完心内有中怅然难疏的感觉,自己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也为翠翠与大佬、二佬之间的爱情纠葛而烦心,总是想能等待着奇迹的出现能够使有情人得成眷属,有爱人能得善终,但是到最后沈从文先生给了众人一个大大的问号:善良的爷爷在雷雨中死去,大佬溺水而死,傩送下桃源再未回来,而可怜的翠翠只好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心爱的傩送归来,也可能永远不会再回来„„
这无疑是一部爱情悲剧,作品看似轻松酣畅,却暗含了幽幽的凝重,沈从文先生通过《边城》展示给读者的湘西世界和谐、纯净的自然形态,展现出一个诗意的社会,当然也是最能吸引我的地方所在。
看过老舍的《骆驼祥子》、《我们家的猫》、《我这一辈子》、《柳家大院》,老舍的作品文字在我认为稍微有点痞性,可能是老舍写作京味十足所造成的。《我这一辈子》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也是一个人生的大悲剧。它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还笑,笑我这一辈子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当然我也曾从老舍的其他创作,如剧本《茶馆》、《龙须沟》中领略过作者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的创作风格
其四 其他篇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都曾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原因无他,唯电视是尔矣,当初因为没有空闲看电视,只好慕名借来原著小说来充饥,张恨水的小说追求情节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动有趣、语言的平易通畅、同时也注意读者对美的心理和欣赏习惯,作品以章回体来表现现代生活.看完《金粉世家》曾为金燕西爱上灰姑娘感动的一塌糊涂,为才子佳人的结合感到非常高兴,但如果张恨水此时收笔,估计这又是一部难以让人落泪的庸俗之作,到最后金燕西背叛了冷清秋之后,想要重拾真爱,却哪里寻得到?这时,读者才能明白爱情是没有回程票的。
至于解放区的文学作品看的比较少,而且看过的多数都是以诗歌歌剧的形式出现的,如《白毛女》、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小说中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孙犁的《荷花淀》等。
其他文学作品如张爱玲、如钱钟书。都看过他们的名篇之作,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基本看过了《红玫瑰与白玫瑰》、《留情》,还看过《倾城之恋》、《半生缘》、《色•戒》。钱钟书的文章则只看过《围城》、《人•鬼•兽》。
张爱玲擅于书写细腻的情感,擅于将生活艺术化,而她笔下的主人公往往以一种悲天悯人的眼光看着芸芸众生,看着他们可笑的背后的可怜,但自己却经常冷漠寡清。白流苏如此,张爱玲自身恐怕也是如此。
《围城》整个是一场炫目而又复杂的争斗剧,主人公在归国不久就接连卷入一场场争斗,虽然看不见硝烟,却又真实的存在着勾心斗角的角力,在旧社会的堡垒圈围着的人们,为了情场、名利场的利益互相争斗,小说的现实性用了一句话能概括出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完>
第五篇:边塞文学读书笔记
1.唐代边塞诗中会引用到汉代开发河西、经营西域的史实,此处可作一论文。有关的诗有: 李昂的《从军行》(汉家未得焉支山)
2.汉代文学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唐诗中的汉代情节):
建安风骨与唐诗的风骨
建安文人的慷慨激昂对唐代文人的影响
建安文人建功立业对唐代文人的影响
汉代边塞诗对唐代边塞诗的影响
汉代开发河西在唐代边塞诗中的影响
3.河西地名与唐边塞诗:
如:玉门关与边塞荒凉、艰苦,不能活着回来有关。陇山与漂泊之苦和陇山的难于翻越有关。可参看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137页。
对于唐代边塞诗中的地名研究,似可以做一些文章。可参《学林漫录》(五集)p178
4.《从边塞地域看几首边塞诗的注释》可以补充一下例证:
月黑雁飞高
瀚海阑干百丈冰
王昌龄孤城遥望玉门关
杜牧《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也把梨花写作雪。
苏轼诗《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也是把梨花写作雪,且是从杜牧诗化出(参张鸣《宋诗选》200页)
5.卢照龄《战城南》:“将军出紫塞,莫顿在乌贪。”“紫塞”可与李贺《雁门太守行》“塞上燕脂凝夜紫”参看。
6.从空间划分边塞诗
边塞诗虽然主要面对的空间是广袤神秘的大西北,但从诗歌实际创作来看,又有几个点,根据这几个点又可以把这个空间分割为几个部分:一是以陇头、陇坂为点向东的空间,这是诗人进入边塞的门槛,也是第一个严酷的考验,以这一个点为中心的诗多写陇头的严寒和对故乡的思念。二是以凉州为中心,包括整个河西走廊,以这一个点为中心的诗多写边塞的荒凉、苦寒,出现比较多的词语是大漠、孤烟等。第三个是西域,即今天的新疆地区,当然这个地方因为广阔,又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可以再细分,这一部分比较突出异域风情。那么这样区分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一是可以对边塞诗进一步细分。二是可以统计这三个点诗歌的数量,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7.唐代诗人对岑参诗歌最看重的是什么?是不是就是今天我们认为的昂扬奋发的盛唐精神?
8.是不是可以以模式来研究边塞诗,因为看岑参边塞诗是岑参两次入幕而作,其创作的心路历程是:踏上从军之路,初到陇头,诗人感受到的是离乡的思念,对从军边塞的茫然畏惧,就算是到西域,诗人描写所谓的从军豪情也很少,也就是说岑参的诗不是为表达理想,借写边塞豪情来写人生豪迈的理想,他是诗人在从军的旅程中自然地表达,这种模式与李白的边塞诗不同,李白的边塞诗基本是想象式的,主题是闺怨加人生理想。王维的又是一另种模式,前期同于李白,后来他也到边塞,但与岑参不同,他是到边塞慰问,这种心态与岑参不同。等等,这里实际上有重重的不同。
9.岑参边塞诗的创作对其后来的诗有没有影响?有没有印记?
10.试拟的论文题目:
王晶波有《陇右文化中的李白杜甫》,那我们可以拟《陇右文化中的高适、岑参》,《河西文化中的高适、岑参》,还有可以把“河西文化”与“陇右文化”作一比较辨析。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