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广播电视论文
一、传播农业信息,使农村电视节目突出个“实”字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朴实无华,尤其是广大农民更讲究实实在在,做好农村电视节目,就要把握住实际,在“实”字上下功夫。在节目内容选配上要针对农民,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全面详细丰富,选择与农业生产休戚相关的、能够解决农民或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节目内容。同时要选择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或焦点,明确时间特性和地域特征,符合农民需求和农业生产需求,把握好适时性和时效性。当下农民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比如国家新近出台的有关农业的政策法规、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农村建房用地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卫生医疗状况等,这类信息尤其要进行适时报道,能够使农民及时掌握国家的各项政策,以便做出农业生产计划的调整。农业节目的突出特点就是想让电视观众从节目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所以农业电视节目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农作物栽培生长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产销信息等,这些都是促进农业生产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中农民亟待掌握的。尤其在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上,要对重点环节进行合理分解,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让农民能够看懂学会,进而能够切实应用到实践生产上,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这才是农业电视节目的目标和主题。农村节目主持人只有把握住这些实质性内容,正确引导观众才能充分体现农村电视节目的实际效用。
二、找准工作定位,使农村电视节目突出个“适”字
农村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的观众绝大多数是农民,所以说在主持节目过程中要切实找准工作定位,避免“说”和“听”脱节。找准定位就是要求主持人必须做到入乡随俗,首先从主持风格上要具备亲和力、沟通力,既不能用洋气十足的都市化语言使受众感觉到处于两个层次,也不能用言辞冷峻的书面化语言拉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最合适的语言风格就是根据节目内容要求做到平易近人,语言表述上要平和通俗、亲切自然,以农民易于接受的口语化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农民的情感之中。其次从形象设计上要朴素大方,包括发饰、发型、着装等各方面都应该得体,要完全符合节目内容背景,使自身成为整个节目情节中的一份子,融合进去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认可,完全适合节目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第二篇:广播电视概论论文
2011.11.08
电视是伴随着现代科技出现的现代化大众传媒。电视新闻是电视宣传中的主打节目,新闻立台、质量兴台,又是电视繁荣的基本途径。其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之间的竞争表现的尤其突出,一方面是因为新闻专题节目的对象观众群较为集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闻焦点比较集中的缘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树立新闻节目的品牌形象,保持市场占有率和收视率,是一个值得所有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
在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媒体间的竞争已呈现出一种白热化的趋势。而电视新闻节目在未来又会呈现出怎样一种趋势发展下去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评论员和嘉宾队伍更加专业。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评论占整个节目的比重较大,是丰富新闻节目,帮助观众分析新闻内容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闻内容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往往不是凭主持人一己之力就能够完成解说工作的,需要多个人的配合。因此,在很多新闻评论性节目中都有邀请到各种专家来解说某种现象,但是往往都是由主持人下某个定论,专家再来加以阐述,这种评论往往会过于单调、乏味。真理只有在交锋中才能体现出来,比方说央视的《今日关注》节目,每次都会请到两三个嘉宾来点评时事,仅仅限于主持人来提问或者询问,专家在解答或者分析。再比如说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就会邀请到双方观点的嘉宾,以驳论的形式将新闻时政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两者一对比,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后者的激烈交锋更胜一筹。
2、评论更加独特,富有个性。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不一定非要按照死板的评论方式,循规蹈矩、照搬硬套的模式化节目在当代生活中已经失去了关注性。更多的应该是采取独特的评论方式,来吸引眼球,以调侃风趣的说话风格,来引发观众更深一层的思考。这种独特性一是来自主体本身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二是叙述和评论方式的独特。同样是新闻节目,凤凰卫视的专业评论员在独特性上就起了带头作用,还有一个是《海峡两岸》里台湾连线的时事评论员,他们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阐述新闻观点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些都起源于评论员自身不同的经历、学历和日常积累来形成的风格,评论员的独特性纷纷彰显是电视新闻评论发展成熟的标志,具有独特性的评论员能与评论栏目融为一体,他们本身就是栏目的形象代言人,能够吸引一批认同他们的忠诚受众。
3、高端评论和本土民生评论两极分化严重
像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海峡两岸》、《今日关注》等等一些电视新闻节目,都是一些处于高端的新闻节目,关注的全是各个省市所发生的大事件,而像湖北电视台的《百姓连线》、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等各地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处于本土民生评论阶段,更接近于老百姓的生活,更贴近民心,相对于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走的是亲近平民路线,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中央电视台是天高皇帝远,好多民生问题的曝光率比不过当地电视台,从而也导致了两种方式的新闻节目两极分化严重,各自拥有各自的观众和关注度。
在未来的道路中,相信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会越来越精彩,每档节目都会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会用犀利的言语来指出关键之处,也会用打趣的方式来点明观点,让大众在深思中受益匪浅。
第三篇: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汇报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汇报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汇报2007-02-18 09:41:58
农村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建设情况汇报
郧县辖区20个乡镇(场)338个行政村,5896个自然村,约15万户、60万人,版土面积3800平方公里。80%的村处于山区、半山区,地理环境复杂,村民居住分散,特别是自然村位置偏僻,户数人口数少,交通极为不便,到2004年底,全县约有20余万人不通有线广播电视。自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自然村“村村通”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以来,我们结合郧县经济基础薄弱、地形复杂的实际情况,克服了种种困难,全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2006年2月底,全县140
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已有4套广播节目全部通了有线电视,可以接受30套高清晰电视节目,有效的解决了盲点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村村通”工程建设推得动
广播电视是农村宣传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科技、法律、信息、政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可或缺的平台。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近年来,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架设县乡有线电视光纤主干线路819公里,到2004年底,全县除黄龙库区叶大乡外,基本上实现了城乡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一体化,行政村通有线电视率达到73%,但是由于郧县地处丘陵地区,地理环境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个别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农村仍有近10%的农民看不上电视,40%左右的农民看不好电视。为了充分发挥广播
电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郧县县委、县政府把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作为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明确要求确保完成14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的目标任务,为此成立了由书记、县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各乡镇(场)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强化了组织领导,层层分解了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广播电视部门和农户家中调研,指导广播电视搞好规划论证,确保建好优质高效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县委、县政府督查部门按月对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二、多措并举,抓好落实,确保“村村通”工程建得快
140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共需投资700多万元资金,国家、省、县配套资金有限,为化解资金难题,我们多措并举,筹集建设资金,稳步推进“村村通”建设进程。一是县政府大力
扶持。为切实解决5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有线电视的问题,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两年来挤出70多万元配套资金,用于自然村覆盖工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二是采取“三个结合”的办法筹措资金。即采取广电部门集资与社会筹款相结合的办法,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广电职工和社会把资金投入到网络建设上;采取银行贷款和乡镇农民筹资相结合的办法,争取银行和用户支持;采取协议供货和分期付款相结合的办法,争取厂家、商家支持。两年来我们通过三结合的办法,共筹集资金500多万元,用于140个50户以上自然村覆盖工程。三是广电部门干部职工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节省资金。为了节省开支,降低建设成本,县广电部门职工自己规划、自己设计、自己安装,自己相办法攻克施工和技术难题,千方百计为工程建设节省资金。全县组建10个工程队,共70多广电部门职工冒严寒、斗酷署,抢晴战雨、日夜奋战在“村村通”
工程建设一线。他们不叫一声苦,不叫一声累,不多要一分报酬,不讲任何代价,全力以赴投入到“村村通”工程建设,既为工程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也保证了工程质量,还提高了工程建设速度。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保“村村通”工程建得好
村村通是我们工作的基点,户户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完全通和长期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了切实让偏远山区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我们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郧县实际的广播电视覆盖体系。对于集中成片、光纤通达方便的自然村,我们选择投资大、效果好的光纤联网方式,以满足山区群众对广播电视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完全通、长期通的问题。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从规范网络建设入手,做好建前规划,建中检查,建后验收,保证网络建设质量,确保建一片网络,成一片网络,造福一方百姓。具体做到“四统一”:
一是统一建设规划。搞好网络建设,我们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讲求实效”的指导思想,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做好乡镇主干网整体规划。在掌握全县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及广播电视覆盖情况的基础上,统一规划了乡镇到村的网络建设方案。同时,要求村到户的网络建设方案必须经过审定同意后方可施工。
二是统一技术标准。城乡联网,技术标准必须统一,否则建起来的网就会“肠梗阻,”影响传输质量,发挥不出网络应有效益。为此我们统一了网络建设标准,要求无论是县到乡镇的主干网,还是乡镇到村组的接入网,都要实行专杆专线,不能依附于其它杆路,走自己独立发展之路;同时对有线电视传输技术参数、传输干线的设计、工程施工等做出统一规定。技术标准的统一,保证信号的安全和优质传输。
三是统一材料供应。以前乡镇站进货渠道不一,标准不一,甚至购进劣质
产品,导致网络前建后垮。加之乡镇站收入有限,有些根本无力购进材料,造成乡镇想建网却无力建设问题,影响了事业发展。为此,我们出台了从原材料上扶持乡镇建网的意见,实行材料集中统一供应,公开采购,同等材料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服务。精心挑选材料,邀请有关部门组成设备器材检测小组,对设备、器材一律进行抽检,凡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入库。统一材料供应杜绝了不合格产品,保证了网络建设质量,节约了资金,此举大大推进了乡镇网络建设的进程。
四是统一检查验收。我们挑选了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组成验收专班,每一个施工环节完成后,由县组成网络建设技术专班进行统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个程序,不合格者立即整改。对于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严肃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工程全部完工后,经检查验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四、建立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确保
“村村通”工程长期通
为提高“村村通”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和规范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我们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建立农村广播电视长期通的运行保障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运行月报制度。对网络运营情况,要求各乡镇做到月报表、周汇报,由县局审核把关,对于谎报、瞒报、漏报的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二是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故障维护电话,在农村刷写宣传标语,公开维修电话,设立故障维护公示版报,严格故障维修值班制度,确保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公开承诺乡镇政府所在地故障2小时内排除,边远村屯4小时内排除。对用户电话投诉,做到有投诉记录、有维护记录、有反馈记录,保证用户满意。为规范服务行为,保证优质服务,制定了《广电从业人员服务规范》,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仪表仪容、行业举止、服务用语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并举办了专门培训班,对从业人员进行服务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是严格春检维护制度。除日常维护外,我们始终坚持一年一次的春检,进行扶正线杆、调整信号、整理设施,保证安全优质播出。
郧县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在去年召开的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会议上,对我县建设城乡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一体化,保障农村广播电视长期通的典型做法进行了推广交流。今后,郧县将在继续做好14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刹尾工程的同时,全面展开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的上报建设工作。我相信,有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郧县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工作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新的贡献!
第四篇: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辖区20个乡镇(场)338个行政村,5896个自然村,约15万户、61万人,版土面积3800平方公里。80的村处于山区、半山区,地理环境复杂,村民居住分散,特别是自然村位置偏僻,户数人口数少,交通极为不便,到2004年底,全县约有20余万人不通有线广播电视。自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自然村“村村通”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以来,我们结合郧县经济基础薄弱、地形复杂的
实际情况,克服了种种困难,全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2006年2月底,全县140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已有4套广播节目全部通了有线电视,可以接受30套高清晰电视节目,有效的解决了盲点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把我县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建设工作向大家作以汇报: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村村通”工程建设推得动
广播电视是农村宣传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科技、法律、信息、政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可或缺的平台。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近年来,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架设县乡有线电视光纤主干线路819公里,到2004年底,全县除黄龙库区叶大乡外,基本上实现了城乡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一体化,行政村通有线电
视率达到73,但是由于××地处丘陵地区,地理环境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个别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农村仍有近10的农民看不上电视,40左右的农民看不好电视。为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郧县县委、县政府把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作为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明确要求确保完成14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的目标任务,为此成立了由书记、县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各乡镇(场)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强化了组织领导,层层分解了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广播电视部门和农户家中调研,指导广播电视搞好规划论证,确保建好优质高效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县委、县政府督查部门按月对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二、多措并举,抓好落实,确保“村村通”工程建得快
140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共需投资700多万元资金,国家、省、县配套资金有限,为化解资金难题,我们多措并举,筹集建设资金,稳步推进“村村通”建设进程。一是县政府大力扶持。为切实解决5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有线电视的问题,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设法配套资金35万元用于自然村覆盖工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二是采取“三个结合”的办法筹措资金。即采取广电部门集资与社会筹款相结合的办法,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广电职工和社会把资金投入到网络建设上;采取银行贷款和乡镇农民筹资相结合的办法,争取银行和用户支持;采取协议供货和分期付款相结合的办法,争取厂家、商家支持。两年来我们通过三结合的办法,共筹集资金500多万元,用于140个50户以上自然村覆盖工程。三是广电部门干部职工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节省资金。为了节省开支,降低建设成本,县广电部门职工自
己规划、自己设计、自己安装,自己相办法攻克施工和技术难题,千方百计为工程建设节省资金。全县组建10个工程队,共70多广电部门职工冒严寒、斗酷署,抢晴战雨、日夜奋战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一线。他们不叫一声苦,不叫一声累,不多要一分报酬,不讲任何代价,全力以赴投入到“村村通”工程建设,既为工程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也保证了工程质量,还提高了工程建设速度。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保“村村通”工程建得好
村村通是我们工作的基点,户户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完全通和长期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了切实让偏远山区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我们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郧县实际的广播电视覆盖体系。对于集中成片、光纤通达方便的自然村,我们选择投资大、效果好的光纤联网方式,以满足山区群众对广播电视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完全通、长期通的问题。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从规范网络建设入手,做好建前规划,建中检查,建后验收,保证网络建设质量,确保建一片网络,成一片网络,造福一方百姓。具体做到“四统一”:
一是统一建设规划。搞好网络建设,我们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讲求实效”的指导思想,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12全文查看
第五篇: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入户工程
负重奋进 全力推进农村有线电视进村
入户步
伐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全区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XX镇作为有线电视起步较晚的乡镇之一,能有机会发言,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和鞭策。
XX是农业大镇,有5.4万人口在农村。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切需要科学知识的农民要求安装有线电视的呼声越来越高,有线电视工程成为农村获取最新实用科技信息、传播精神文明最重要、最直接、最快捷的通道,成为关系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去年3月份以来,我们镇党委、政府把有线电视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责成专职分管人员着手启动此项工作。市区分管领导多次到我镇走访调研,提出指导性意见,区广电局也经常深入到我们XX和党政负责同志交换意见,研究制定发展的好路子。经过集思广益、综合论证,我们突破常规思维,跳出圈子求发展。提出用启动民间资金的方法,积极引导广电站职工参股,筹集主线路发展资金,并且以合同公证的形式让他们吃下定心丸,以激发他们参与有线电视发展的热情。
与此同时,技术不懂也是制约有线电视发展的主要困难,在有线电视未开通前一个月,就未雨绸缪,安排站内3名同志到区有线电视台学习培训,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关技术知识,为有线电视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经过区发展部紧张有序的施工调试,有线电视信号于去年4月8日在我们XX镇顺利开通。我们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本着“超前运作、科学规划,市场化经营、滚动发展”的原则,投入到紧张的施工工作中,没材料,就先赊一点,没资金,就找用户支一点,没有
施工工具,就找兄弟单位借一点,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站里6名工作人员克服非典和雨季较多的影响,挥汗如雨,早出晚归。经过近一年的艰辛付出,全镇共积累固定资产投入30万元,架设镇村线路40公里,全面开通三个农贸市场和8个行政村的有线电视信号,为580余户农民搭起了“连心桥”,使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应该说有线电视在XX发展,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从无到有,直至今天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是与区广电局的大力配合分不开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线电视发展在XX镇开了个好头,也使我们党委政府坚定了发展的信心,看到了发展的美好前景。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离群众的要求和兄弟乡镇还有很大的差距,进村入户的工作担子还很重。为此,我们将一如既往,按照市里提出“三年建成有线电视村村通,五年实现户户通”的奋斗目标,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多方争取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吸取兄弟乡镇发展的经验,全力推进我镇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