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化信息化社会老年人融入障碍探析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生活方式翻天覆地,我们已经
进入到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截至2019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3.19亿,占据全球网民总规模的32.17%;
4g基站总规模达到544万个,占据全球4g基站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球覆盖最完善的4g网络。到2020年3月底,全国已建成5g基站19.8万个,套餐用户规模超过5000万。在数字信息瞬息万变的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2009-2019,我国老龄化比例由2009年的12.5%增长至2019年的18.1%。面对越来越数字信息化的时代,老年人口在当下社会的融入障碍问题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生活方式的信息化转型,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它的影响不仅是工作生活效率的提升,更是服务量化、多元化服务通道的打通,尤其表现在智慧城市当中线上办公、电子政务、网络购物、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网上医疗等,智能家居、共享单车、无人售票系统、电子支付、无线网络等数字化平台和设备,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对我们的老年人却并不友好,面对“数字信息化生活”洪流,老年人很难置身事外。
一是网购难。老年人长久以来习惯现金购物、排队挂号、在窗口购票等生活方式,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了社会的全面数字化,导致老年人跟不上时代变迁的节奏,就购物而言,2020年重阳节之际,阿里巴巴发布《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报告显示,尽管银发族正加速拥抱数字生活,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在生活中仍面临“数字鸿沟”,比如在网购中遇到困难时,50%的老年人会选择放弃。我国老年消费市场前景可观,但存在老年人网上消费习惯没养成、购物方式方法不了解、消费需求多样化、老年消费产业供给不足等特点。
二是交通难。前段时间,一段“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公众对于老年人遭遇“数字鸿沟”窘境的热议。互联网时代,动一动手指,世界就在你眼前,许多生活上的事情就能即刻办妥。但在数字化的一路狂奔中,老年人似乎成了被遗忘的群体。交通出行方面,随着出行方式和支付习惯的改变,老年人并没有很快的适应这一变化。
三是医疗难。置身于数字信息化医疗的背景下,老人预约挂号难题,其背后的症结,不仅仅只是老人不习惯使用网络这么简单,医疗资源本身也存在严重不足。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远程救助、智慧医疗等健康服务将会更加普及,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专业化、远程化的医疗服务。数字化的成果将会让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但这些“高、大、上”的智能生活,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们来说无疑于水中月般的飘渺与遥远。
数字化时代老年人群体该如何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已经成为亟需考虑的问题。怎样让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享受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重视的一大问题。老年人群体也应努力克服自我的排斥心理,不要一味地认为自己学不会、学不懂,拒绝接触新事物。只有社会各个层面都行动起来,帮助减小“数字鸿沟”,共同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一份便利,老年人群体才会切切实实感受到智能所带来的红利。
第二篇:老年人社会问卷调查表
老年人社会问卷调查表
家庭属性:① 单身② 夫妇俩
居住方式:①单身独住②夫妇俩同住③与子女同住
A1、您的性别是:① 男② 女
A2、您的年龄是:① 55-60岁② 61-65岁③ 66-70④71-75 ⑤ 80岁以上
A3.请问您户口性质:A.农村B.城市 C.农转非
A4、您的文化程度:① 不识字② 私塾③ 小学④ 初中⑤中专/高中⑥大专以上
A5、您以前的职业身份是:
农民②乡镇企业退休职工③国营大集体企业职工④文化教育、医疗系统从业人员⑤机关干部
⑥个体户⑦ 其他
A6、您现在有几个子女?①1个②2个③3个及以上。其中在本地的个④无子女
A7、您和子女住在一起吗? ① 愿意② 不愿意③住房小,分不开④无所谓
A8、儿女多久回家看父母一次? A 每天B一星期C一个月D.有特殊事情发生时E.从不F.其他A9、您们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如何? ①很好 ②比较好 ③一般 ④不太好 ⑤很不好
A10、您家的家务主要由誰来做?① 妻子 ② 丈夫 ③ 子女④ 共同分担
A11、您目前生活自理的能力:能自理需要别人适当帮助完全需要别人照顾身体健康可以照顾家人
B1、您(或您夫妇)目前的月收入是:①1000元以下②1000—2000元③2000—3000元④3000元以上
B2、您的收入来源是(多选题)①政府救助②退休金③养老保险④社会福利⑤子女赡养 ⑥其他
B3、您的住房面积有多大?_________平方米
B4、您觉得您的居住环境如何? ① 非常舒适② 一般,但也挺舒服的③ 不太理想
B5、您觉得自己的经济状况如何? ①够用有余②大致够用③有些困难④十分困难
B6、平日大部分钱用在哪儿?a.给儿孙b.健康投资(如健康体检,购买健身用品等)c.实际医疗 d.娱乐休闲e.旅游观光
C1、您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怎么样?① 很差② 较差③ 一般④ 较好⑤ 很好
C2、您的睡眠状况如何?a.感觉较好b.晚间睡眠好c.晚间睡眠不好 d.总睡不着
C3、您现患有哪些疾病?a.白内障b.高血压c.冠心病d.糖尿病e.心脑血管病f.便秘 g.慢性支气管炎h.尿失禁i.其他
C4、您是否办理医疗保险?① 有,是农村医疗保险②有,是城镇医疗保险③ 自己办理的其它保险 ④
没有
C5、您生病了怎么办? ① 只要有病就去医院② 大病去医院就医,小病不去医院,只是在家吃点药③只
能听之任之
C6、您生病时谁陪您去医院看病?①老伴②子女 ③邻居或朋友④亲戚⑤老同事⑥保姆⑦社区干部
⑧自己去
C7、子女对您的健康有多少了解?a.完全了解b.一部分了解c.不了解d.其他C8、.您认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内容?a.不喝酒、不抽烟b.健康饮食c.锻炼身体d.心情好
D1、您家现在有没有雇保姆或钟点工?① 雇保姆② 请钟点工③ 没有
D2、您现在使用下列辅助工具吗① 老花镜② 助听器③ 拐杖④ 轮椅
D3、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① 自己或夫妻俩自己料理②与子女同住③住养老院④请家政保姆照料 ⑤ 其
他
D4、您子女对您养老方式的意向是:①由子女照顾日常生活②请家政保姆照料③住养老院④其他
E2、您体育锻炼运动健身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多选)① 散步② 跑步 ③ 球类 ④ 游泳⑤ 打拳舞剑 ⑥
其他
E3、您有心事时向谁诉说?①老伴②子女③老邻居④老同事朋友⑤亲戚⑥社区工作者⑦没有可以
诉说的人
E4、您有一些兴趣或爱好吗?① 有很多② 有一两种③ 没什么兴趣爱好
E5、您觉得老年人最需要?a.金钱 b.儿女的爱 c.社会关爱 d.其他____________
E6、您觉得每天都过得幸福吗?a.幸福b.满意现状c.孤独d.痛苦e.只要子女幸福就好
E7、您每天说话最多的对象是谁?a.老伴b.子女c.朋友d.宠物e.医生 f.活动组织的人g.身边所有人
h.其它__________
F1、您对目前政府养老体系和设施建设的现状是不是满意?
① 很满意② 比较满意③ 一般④ 不太满意⑤ 很不满意
F2、为了安度幸福晚年,最希望政府为您做的事是什么?G1、您对自己的哪个方面最关注?a。外表b。健康c。穿着d。其他
G2、您觉得您的性格属于什么类型? a.内向b.外向c.外柔内强d.外强内弱
G3、您经常发脾气吗?a.经常b.不经常c.很少
G4、如果您生气了,怎样解除不好的情绪?a.忍b.骂c.找人倾诉d.唠叨
G5、您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a.健康b.金钱c.事业d.其他
第三篇: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高校档案是高校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是高校发展历史轨迹的真实记载,客观地反映和记录着高校各方面的改革发展历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档案已成为一种文化资源、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开发和利用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档案工作的网络化已成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数据库及互联网为主体,把文字、图纸、声像等信息存贮在光盘、磁盘等载体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终端等方式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生动、丰富及到位的档案信息服务。高校档案信息化,就是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各高校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技术,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支撑点,以档案信息资源为管理核心,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为目标的智能管理过程。
高校档案信息化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处理、传输、应用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实现高校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高校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从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和社会化。
二、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信息基础设备和网络通讯设施配置是整个档案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基础。要解决信息资源开发中面临的信息安全、信息共享、信息存储问题,需要配置安全性能高、稳定性强的大容量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例如服务器、高速扫描仪、磁盘阵列、光盘库、缩微影像数字化设备等,这些设备价格昂贵,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学校每年办公经费十分紧张,无法满足档案馆购置大量信息基础设备的需要,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发展的最大问题。2.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落后
高校内部分单位、部门档案分管领导、兼职档案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正确认识到档案信息化与本单位本部门日常工作之间的联系,认为档案信息化是档案馆自己的事,与己无关,每年只需按部就班做好纸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就可以了,表现在对本单位形成的电子档案监管不力,导致疏于管理、电子档案流失严重等诸多不良后果,直接影响到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3.档案从业人员素质无法完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
部分档案人员素质无法完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数据标准化工作的完善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新载体形式的档案资源将大幅增加,机读型、缩微型、视听型档案资源大量涌现。这些变化深刻影响着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对档案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滞后,电子文件归档困难
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实现档案数字化信息的完整生成、便捷传递、永久保存、利用共享及其全过程安全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如档案信息的传输、流转、共享必然涉及诸多相关主体及其相互间的关联;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更使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系统、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的关联度明显提高。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加需要讲求统一技术语言,更加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但从现状看,我国档案信息化工作中的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其系统性、配套性,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实际需要。
5.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由于经费有限,馆藏档案数字化程度较低,经数字化扫描加工处理的档案仅占馆藏档案极少比重,加之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一时难以大规模推进,可供利用的档案电子信息资源少之又少,无法满足学校与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
三、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的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信息设施配置
高校每年应当设立档案信息化专项经费,为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档案事业一般经费的预算,力争将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列入学校专项建设经费,尤其是列入学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同时档案馆也应妥善高效地使用来之不易的专项经费,在选购信息化相关设备时尽量让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价值的利用。一方面,档案部门在购置新设备时,要根据本馆信息化建设需求和支付能力合理购置适合的、性价比最优的信息设施;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旧设备利用率,节约利用资源,将部分淘汰的仍可正常运行的旧机器用于档案目录的信息录入等,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旧机器,也可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购置其他更急需的信息设备上。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的出台
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是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并发挥其功能的必备条件。各高校档案馆必须根据国家业已出台的相关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和信息化标准。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归档和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并负责指导实施。各种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要具体全面、系统规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从而形成约束机制,使所有人员都感到责任重大,自觉履行职责,遵守制度,把本职工作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应该包括: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查阅利用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的岗位目标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完善,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3.与电子校务系统进行信息资源合作共建,加快推进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
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是电子校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也是未来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工作重点,对促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各高校校园办公自动化统一平台系统和数字校园的陆续投入运行,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必将提上工作日程。高校档案工作者要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促进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与电子校务系统平台的尽快接轨,抓住机遇依托电子校务平台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进程。
4.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确保档案信息利用安全
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必然会涉及多方面的信息安全问题。首先,我们应重视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凡是涉及国家安全、单位机密、个人隐私等内容的档案,必须保密,防止失密、泄密的发生。其次,必须保障网络服务器和数据库安全。使用安全级别较高的操作系统,及时进行系统漏洞、补丁升级,并对数据库进行定期多重备份、异地备份,维护好数据库事务日志,实行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权限控制等安全措施,避免由于系统故障或人为破坏造成信息丢失。再次,提高档案信息网络安全意识。在网络中流转的档案信息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档案部门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除了对已有的防护措施,如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网络安全检测、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技术等进行综合运用之外,还要不断跟进了解新的安全防护技术,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最后,档案部门要不断进行信息的保密、安全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保密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对信息的保密与安全意识。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与利用水平
随着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传统档案的收集、管理与利用环节均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档案管理技术的发展和档案管理者角色的转变,必然要求档案从业人员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学习和掌握档案数字化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在知识和技能上都要有显著的提高。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数字档案管理的需要,档案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档案信息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成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者、组织者、传播者和信息利用的导航人。档案馆要大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有机会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知识,提升他们信息的鉴别、筛选能力,以便主动适应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和工作手段的发展变化。档案工作人员也必须不断努力,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尽快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发展的需要。
6.畅通档案信息服务渠道,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网络设施建设,建立电子阅览室,利用网络终端、多媒体、触摸屏等现代技术,使档案利用者享受到方便、快捷、直观的服务是档案馆发展的必由之路。故应努力实现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完备的档案数据库、局域网,充分发挥和拓展现有档案馆网站的作用,使档案馆网站真正成为宣传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实行新信息上网发布;提供在线电子邮件服务、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光盘远程检索服务、视频点播服务等功能,开展档案信息咨询服务,与用户进行交互式信息咨询,运用跟踪反馈、搜索代理等方式,为用户构建制定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7.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学习,缩短与他校的差距
目前国内各高校档案馆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有的已经实现了完全的数字档案管理,有的还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始阶段。正是这种水平上的差距,要求各高校档案部门之间应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交流学习,在技术共享基础上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经验要素、技术要素等诸多方面的交流学习,发挥先进档案馆的示范带头作用,缩短高校之间的差距。
高校档案是高校最重要、最鲜活、最有权威性的知识资源。随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越来越重视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档案工作者也必须强化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把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作为今后的重点任务来抓,变静态档案信息为动态档案信息,积极寻求新形势下高校档案信息开发的新方式、新办法,努力创造条件,搭建档案信息化平台,为尽快适应信息时代的步伐奠定基石。
第四篇:老年人社会瞻养问题
老年人社会瞻养问题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是我们新时代大学生面对社会应有的态度.而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也是党和社会对我们的必然要求.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积极的回报社会,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学院安排了我们06级本科生的既定培养方案,要求我们在这个暑假期间参加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我关注到在当今农民工潮涌向城市的形势下,农村一方面在经济上实现了飞跃,而在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不仅让农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损伤,而且那些年高体迈还需要赡养的老人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还要帮助子女照顾孙辈,艰难地生活,他们的夕阳生活几乎成为严重问题.所以,我抱着增加认知和完成任务的态度,在暑期亲自进行了走访调查.日程安排:
7月14---20日:走访20户人家,与各户的家庭成员进行交流,并作相关的记录.7月21日:到相关部门去收集关于农村老人家庭赡养问题的数据和资料.7月22日:到县城书店查阅关于赡养问题的资料.7月23日:综合整理所有资料,调查内容初步成稿.在采访过程中,基本上得到了采访对象的配合与支持,尤其是老年人们,当的只我的调查对于他们获得相应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的帮助时,在谈论过程当中,他们娓娓道来,滔滔不绝,意味深长.当然,到相关的部门去获取资料时是费了一定的口舌和周折的,一般来说那些资料是不随便让人获取的,在我仔细跟相关工作人员解说一番后,终于取得了战果.而到书店去查阅资料,就不得不自己带上纸和笔去花时间记录了.综合所有材料,我作出了相应的总结
一、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内容涉及子女是否愿意赡养老年人,老年人均赡养费用数量,老年人对当前敬老风气的评价,老年人对赡养最不满意的问题,以及老年人对赡养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等,随机选择了20户有老年人的农村家庭进行调查。从调查的资料看,农村老年人的赡养状况不容乐观。
1、农村老年人的子女不赡养现象突出。从调查的资料看,一是子女不赡养老年人的比例高,20户中就有14户,占70%.二是越是贫穷的家庭,赡养问题就越突出,老年人不但同样参加超负荷的劳动,而且还要帮助在外打工的子女照顾他们的孩子.2、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标准偏低。调查数据显示,子女对老年人每年的赡养费用支出基本保 1
持在1500元以下:在1500---1000元以下的占20%,在1000---500元以下的占45%,在500元以下的占20%,而15%的子女根本就不支付给老年人赡养费用,老年人必须靠自己劳动来维持生活。
3、家庭养老功能呈弱化趋势。农村大家庭的格局正在解体,家庭趋于小型化。谁在家庭中创收多,谁说了算,改变了过去老人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父母子女分居,各尽其能。
二、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子女不赡养老人的原因主要有:①家庭矛盾严重,父母子女因观念不同经常闹得不愉快;②女儿户家庭或女儿出嫁,因农村习俗而不赡养;③家庭经济困难;④子女没有劳动能力而无力赡养.2、子女赡养老人费用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老年人普遍缺乏养老意识。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都是活到老,劳动到老,为子女减少负担;二是没有明确的农村赡养老年人的标准。三是社会敬老风气不尽人意。四是老年人维权仪式不强甚至可以说是很薄弱.3、家养老功能呈弱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父母子女分居,各尽其能,而农村老年工作机构不够健全,不能保障老捏弄人养老。
从整个调查情况来看,笔者还综合分析一些原因:
1.赡养人与被赡养人的人口不成比例;
2.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在丧失劳动力后无自己的经济来源;
3.我国甾0年代以前,没有开展农村社会保险,加之农村收入普遍较低,大多数人无多少积蓄,无法靠自己解决晚年生活保障问题;
4.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时间还不长等等.三.据调查,近年来,赡养案件也长期一直居高不下
单个看起来赡养案件只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有人认为赡养案件比较简单.其实不然,在民事案件中,赡养案件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交大的比例,而且赡养案件也是最为人们关注,且最为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一类案件.如果处理不好或者不妥,极易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各类报纸也经常登有这样的报道.从统计分析看得出,赡养案件的比例总体总是有所上升,并且占民事案件较大比例.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好多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有的还把赡养父母看成额外负担,想赡养就赡养,不想赡养就不赡养,不认为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甚至有的还提出“先分父母财产再来赡养”等理由.从赡养案件的成因来看,当前赡养纠纷案件有几大特点:
1.农村赡养问题突出;
2.物质赡养需求突出;
3.老年人主动寻求诉讼保护意识淡薄;
4.不可忽视儿媳幕后拒养的作用;
5.老人再婚也有引起赡养纠纷...四、建议与措施
(一)将老龄工作列入各级政府责任制考核。首先,要进一步健全乡镇、村二级农村基层老年工作组织,并将老龄工作列入各级政府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以此促进基层老龄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农村的老龄事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制订出农村赡养老人最低标准,用法律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当前,有些地方推行协议养老工作做法,收到一定成效,但赡养老人的标准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定下来。建议各级政府建立长效养老机制,制订出台不得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村赡养老人最低标准法律文件,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为老年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各级司法机关要对农村老人的赡养案件制定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免费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制度,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要尽快创造条件建立老年人巡回法庭,就地审理,扩大影响。
(四)在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要加大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各部门进行宣传,在全年龄段进行宣传,把敬老、助老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计划。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宣传、教育等手段,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中,抓好敬老养老的教育。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敬老好家庭”、“敬老好儿女”、“敬老模范村、模范乡(镇)”评选、表彰活动。
我国一向有“礼仪之邦”美誉,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和继承这一传统美德,不断健全为老服务体系,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农村老年人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使农村老年人在有保障、有尊严、有安全的社会条件下生活,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关爱老年人感恩社会
关爱老年人社会实践报告
国际贸易系10级报关二班 时振杰1012180207
为了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和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社会上形成抚平济困、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同时,让老人共享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我与几位同学自行组织展开了“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三名志愿者来到一个敬老院,我们陪老人们聊天、打牌 去年志愿者社会实践也来到这里 所以我们与许多老人都很熟悉了 他们都非常欢迎我们 我们看到他们也非常亲切 在聊天的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这里的老人大都是本镇的且大都是孤寡老人,政府和敬老院为他们提供了优良的食宿环境,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娱乐健身设备为他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了许多娱乐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一位83岁的老战士他们52年的复员兵,在聊天过程中她给我们讲起了他所参加的几次战役,讲起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来之不易,他还给他们演唱了许多抗战歌曲,他还说感谢党和政府给他提供过了这样好的环境让他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们深深的祝福这位共和国的老兵健康长寿,感谢他为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所作出的贡献。在和老人们聊天之后 我们又与工作人员聊了起来,他们说这里残障老人比较多,每个人刚来的时候都不太适应,爱发脾气,但这他们都能理解,虽然这里的工作有些苦有些累,但看到这些老人们展开的笑颜时光匆匆,已经好几个老人纷纷的离开了„„比起去年的兴奋与冲动,今年的自己则少了分冲动,多了分理性与冷静。冷静地看待着每一天、出现的每一种状况、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分析、认真解决。解决了,不敢懈怠地迎接着下一个困难。
二月六日,我们来到王爷爷家,王爷爷是一名老兵,在中年的时候取到了一位精神上有点问题的媳妇,从此艰难的生活就开始了,如今,家里的儿子学业有成,但因为娶媳妇,担心妻子会嫌弃自己的家庭,却离开了父母,去市里过自己的生活。这老两口,真是有苦难言啊,一心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生活得更好,看着两个人现在靠捡垃圾为生心里实在不是滋味。这天我去的时候,竟然发现,王爷爷门口停着一辆车,进了院子才发现原来是王爷爷的儿子和儿媳妇回来看望两位老人家了,王爷爷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卡不能到这些我以为放心了。在往后的几天里却发现王爷爷家的门是锁着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被儿子接到市里去生活了,老人家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
二月18日,带着水果和奶粉等营养品来到了孙奶奶家。孙奶奶的老伴很早去世,儿子在外地工作,平时一个人生活很孤独。每次回家我就会找孙奶奶聊天,孙奶奶从年轻时候谈到年老,从儿子谈到孙子,老人兴致盎然,聊的是不亦乐乎。他的生活态度很乐观,我们一起唱老歌,打牌、有时还会看上一段经典的的黄梅戏。孙奶奶待我特别好,就像亲孙子一样,这是这个假期最后一次来看望她了,我们一起包了饺子,吃饺子的时候,她哭了,说“要是我的孙子也在身边该多好啊”我就笑嘻嘻的劝她,您就把我当您的亲孙子,我把您当亲奶奶对待,她笑了,什么都不说,只是一个劲的点头。每次离别的时候,孙奶奶总说“别忘了有时间再来啊。”我就说“知道了,会来的!”可是我知道这次是假期的最后一次了。其实还真有点放心不下她„„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大爷说他因坚持打乒乓球,至今脚步仍十分灵活,脑子的反应速度也很快,已将近5年没有感冒了。他老伴张大妈平时喜欢扭秧歌,71岁的她精神十分饱满,对今天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幸福感。
2010年1月30日至2月18日的短短20天的实践活动,从开始筹备到实践总结让我体会到了爱的力量,青春的力量,生命的力量。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在这次为期20天的实践活动中获益颇丰。在实践中,我亲眼目睹了老年群体的辛酸与无奈,我亲耳聆听了老年人的心声。在此,我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老年人这一群体,更加需要我们的关注、关心和帮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献出自己力量,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敬老、爱老、助老!了解社会老年群体生存状况,倾听老年人的声音,关爱老年人的生活,奉献爱心,肩负起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老年人这一群体,更加需要我们的关注、关心和帮助。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近日,聊城大学社体部的志愿者们先后在人民公园、柳园小区等地方进行了以“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当今社会里,老年人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关爱老年人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尊老”“敬老”是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的提高,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不仅是社会文明、发展、和谐的需要,更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需要。
人民公园里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为老年人的锻炼方式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他们有的围着公园散步或慢跑,有的聚在一起打太极拳,有的在单杠旁边做伸展活动。65岁的市民李大爷一头黑发,看上去精神充沛。通过与李大爷的交流,志愿者们了解到,李大爷自从退休后便坚持每天早上来人民公园锻炼身体,他从那时开始学习打太极拳,并且通过打拳认识了很多老年朋友。李大爷表示,每天都有很多老年人聚集在人民公园进行锻炼。通过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减少了患病的几率,同时身心也得到了很好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