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职高语文课美不胜收论文
让职高语文课美不胜收论文
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认为学好专业课,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就行了。他们认为学不学文化基础课无关紧要,因此,对语文等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如何上好语文课,让学生能身心愉悦地接受语文课,一直是我们职高语文老师梦想并思索的问题。经过长期思考,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接纳我们的思想并喜欢上语文课,必须以“美”为突破口,让语文课变美,而且要美得有韵味。作为美丽课堂的总设计师——教师,需要从教态、教学语言和教学形式上进行精雕细琢。
一、亲其师,信其道——塑造美的教态
教态美,首先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仪表的静态美和表情、动作、姿势等的动态美。仪表是教师文化素质的审美修养的外在表现,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引导和熏陶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衣着发式要符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在整洁、大方、自然、庄重中透露出时代气息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使学生感到真诚可敬,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姿态是教师传递情感信息最常用的教学艺术,一个适度的手势、一种饱含某种感情的眼神、一个自然或严肃的表情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增强教学效果。表情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使学生在教师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中领悟其中的精神实质,从而使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深化。
其次,美的教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美的情绪。美的情绪展现着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创造美的教态的前提和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情绪中进行并受一定情绪控制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步入讲台前的教师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把任何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应用自己饱满、乐观、热情、向上的情绪影响和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效应,实现情与理的统一。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精雕美的教学语言
(一)要有科学美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否具有凝聚力,关键在于语言是否具有科学美。语言的科学美表现在课堂用语的专业性和对知识阐述的准确性、科学性上面。课堂教学语言用词要准确,保证传情达意,符合科学性、富有教育性,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更不能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以词害意,甚至忘了科学性、教育性,使课堂语言杂乱无章,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数是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体会其丰富的内涵、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教师的讲解就必须运用准确、清晰、真切的语言,说理要精辟、透彻。
(二)要有激情美
语文教师讲课必须要有激情,既要触动学生,引起心灵上的震颤,也要控制好感情使它在合适的度内流动,激情过度也会失去美。要使语言具有激情美,必须在理论的经典中注入时代的气息,在深沉的理智中蕴含激越的情怀。
(三)要有逻辑美
教师的语言一方面要揭示教学内容本身的逻辑内涵,另一方面,教学语言自身也要合乎逻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符合逻辑的形式、规则和规律。语言有了逻辑美,才会生动。
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导学生的思路,将知识连成“网”形成“块”。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教学,进行层层深入分析,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四)要有情趣美
教师在讲解复杂的问题、抽象的理论、深奥的道理时,要恰当地选用一些精彩动人的笑话或幽默故事、趣事轶事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克服空洞说教,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求得发展。情趣美在语文课教学中能为教学锦上添花,恰到好处的运用能引人入胜。
(五)要有韵味美
“丰收不失一,曲韵皆尽意”,具有韵味美的语言才有艺术感染力,学生听了才能够感到轻松愉快,神清气爽。语言的韵味美,要求语言首先要有一定的力度美;其次要有一定的色彩美;第三,要有一定的自然美;第四,要有一定的节奏美。语言的.韵味美,表现着教师的成熟与自信,能给学生可信赖感。
三、灵活多变——细啄美的教学形式
语文课本以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为载体,它以真为精髓,以善为血肉,以美为仪态,集真、善、美于一身,因而只有通过美的教学形式,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学任务,高层次、高品位地实现教学宗旨。美的教学形式应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一)是美的教学方法。
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发放的知识”。中国也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材的质量、教师的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上。教须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讲究教学方法不是要人们摆花架子,而是要人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法,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动力和内驱力。比如,启发式、情感式、多向式、开放式等,这些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在动脑、动口、动手中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充分显示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些教学方法,都是美的教学方法。
(二)是美的教学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学任务,高层次、高品位地实现教学目标,在选用恰当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运用科学有效的辅助手段,比如使用多媒体、走进阅览室、走出课堂去参观、调查、采访等,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美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衡量课堂科学结构模式是否美,应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来认识,凡是根据教学内容难易、抽象程度采用最能落实教学内容的方法,并达到最佳效果的课题结构模式,都应该是美的教学模式。目前,在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以启发式为特征的教学模式、自学——辅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情境——陶冶的教学模式、集体讨论的教学模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都是美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创造性地构建和尝试美的教学模式,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篇:浅谈如何上好职高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职高语文课
语文组杨世锵
内容提要:在职高生的发展中,语文知识是形成各科技能的基础。但职高学生普遍基础差,上好一堂语文课是至关重要的。了解学生,备好每堂课,上课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打心里喜欢上语文课。
关键词:目标定位 实用性 个体差异
•当前职高学生大多对语文课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不浓,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比较差。语文是职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如何上好职高语文课的课题摆在了每位语文教师的面前。笔者以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试从以下方面来探讨如何上好职高语文课。
一、职高语文课的目标定位
如何上好职高语文课,首先要明确给职高学生上语文课的目标。职高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受完两年的学校教育,直接面临的不是升学,而是就业。所以给职高学生上语文课,语文教师应有不同的定位。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给职高学生上语文课,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1.语文课要与专业课相结合,强调实用性
我是教幼师班的语文课。幼师班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是去当幼儿园的老师。要当好幼儿园的老师,除了要能跳会唱,多才多艺外,还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在语文课上很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平时上课,我都会在正式上课前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散文以及其他文学作品,在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也浓厚了。除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外,我也会在早读时亲自督导学生普通话的练习,纠正他们的发音、指导他们把握正确的语速、培养他们的语感。练好普通话是做教师的必备素质,幼儿园教师也不例外。能否说好普通话关系到幼师班学生毕业后的前途,所 1
以学生们学得也很起劲。
职高的语文课面对的学生是接受完学校教育后要走上工作岗位的群体,所以教师在上语文课时要注重实用性,要与学生的专业课结合起来,催化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语文课时,教师也可教授学生学习写商业信函、公文以及学生找工作时的工作简历和求职信等,这些都是职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必须准备的一些技能。
2.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
语文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好工具。语文是美的,文学是美的,要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体悟美的东西,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课文的教学,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调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提高素质,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求的目的。教师应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激发起他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教育他们养成助人为乐,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平时和睦相处,为以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学生达到分辨是非,审视生活中美丑的能力,能自觉地抵御邪恶,发扬正气。
语文教学中,还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职高生的发展中,语文知识是形成各科技能的基础。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理想、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劳动,善于劳动以及各种文明行为等,没有语文知识是不可想象的。在职高语文中,学生应对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做到熟练掌握,能够掌握一定的汉语知识、文体知识、语法常识、文化常识,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备好课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一环
教师如何备好课,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首先,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知道自己的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厌恶,知道学生的语文水
平,智力情况,这样就能占据主动,每一步的教学就有了依据。备学生是备课的第一步,不了解学生,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
其次,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备课。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点背课,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让学生有所收获,难度要合适,太难学生会失去兴趣,太简单学生又不屑一顾。要多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能力。
再次,备课既要备得详细周密,又要突出重点。备得详细,教师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案应对自如。但备课时只有备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开展深入地讨论。那种蜻蜓点水式的什么问题都提到,什么问题又都没有讲清楚的课堂教学显然是失败的。
三、课堂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上语文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会令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劲来。要灵活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用多媒体教学,屏幕上有画面、有文字、有音乐,学生能接收到多种感观的刺激,听起课来也更轻松、更明白易懂,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比较浓厚。笔者曾经用多媒体上李煜的一首词《虞美人》,雅致的背景图片配上《虞美人》的唱词,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新鲜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又比如上幼师班的课,也可以发挥幼师班能跳会唱的特长。选一篇较有故事性的课文,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下,上课时分组到讲台上来用歌唱和舞蹈来叙述故事。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但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如写作文,是职高学生认为最痛苦的事。笔者的办法是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比如,我校是半封闭式管理,学生平时不能外出,只有周六下午和周日才能就学校附近玩玩。即使寒暑假放假回家了,也有父母亲管着,所以自由是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渴望的。我就出题让他们写《某某流浪记》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结果学生们的流浪记写得又生动又有趣,五花八门、天马行空,也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想法。让职高的学生写作文,大可以不必局限于教学大纲中要求的作文题目,语文教师们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拟一些题目出来在作文课上引导、讨论以后再让学生写。
上语文课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水平差异、个性差异和兴趣差异。有些学生本身比较喜欢上语文课、有些学生上课喜欢发言、有些喜欢朗读、有些喜欢阅读、有些喜欢写作等等,教师上课时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所长,调动学生上语文课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总之,只要教师们定位好职高语文教学的目标,课前努力备课,课堂上多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多多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多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学他人之所长,必能上好职高的语文课。
第三篇:语文课改论文
语文课改论文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入校园,带给我们一个明媚春天。但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也发现了存在于老师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要确保课改的顺利推进,我们必须做好以
下几种观念的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教育工作者,即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育过程的研究者。在新形式下,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的学习群体中的“首席”;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递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因此,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
二、教学观的转变
我们都记得曾有这么一个实验:在一张纸上画了个这样的图案“ ○ ”。当去测试学龄前儿童时,20个孩子竟能说出100多种答案,当去测试高三的学生时,答案却只有两种;还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的一处小学曾出过一篇作文《郊游》,它给出了作文的开头:四个小朋友出去效游,在树林里发现了一个蛋………让学生续写这篇作文。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四个小朋友争论不休,有的说是乌龟蛋,有的说是鳄鱼蛋,还有的说是蛇蛋……到底是什么蛋?有个小朋友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说:我们把蛋拿回去孵化,不就知道是什么蛋了吗?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好,于是就把蛋拿回来,像孵化小鸡那样精心呵护。然后又细写了孵化过程。终于有一天,蛋裂开了一条小缝,里面有个东西也一动一动的,大家争先恐后地去看,结果你猜猜,孵出了什么?孵出了一个——里根总统。当我们为美国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而惊讶的同时,也为中国学生的状况而担忧。的确,在我国以往乃至现在的课堂上,总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已的真实理解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如今新课改正全面展开,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课改先驱的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已进行探索、自已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已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我省的刘品一老师也曾说过,今后要评价一节课,首先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要关注过程和方法,最后才关注知识技能。
第四篇:语文课教学论文
写好论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语文课教学论文,欢迎大家查看!
摘 要: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主要从低年级趣味课堂的创设进行探索,以期为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低年级;趣味课堂;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施,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低年级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积极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实施创新教育,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从而在构造趣味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把握好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低年级学生个性是活泼灵活的,如果采用传统和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些僵硬化的教学模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更无法帮助学生学习和探究课本知识和教学内容,由此学习效率大幅下降。相反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在积极和独立思考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2.把握好学生的兴趣意识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主动和自觉学习的关键,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够在课堂上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才能有学习的动力,而由此课堂教学效率便可得到快速提高。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学生的兴趣意识。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喜爱,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还能够促使学生对老师的喜欢转化为对这门学科的热爱。
二、让课堂语言变得更有趣味
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学重点应该是教学生识字和写字,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识字、写字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趣味性语言,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促进师生关系的升温,学生在和谐而愉快的课堂环境中便能够积极主动思考和学习。
例如,在教“步”字时,由于该字无法形象的表达,对学生而言写起来和记起来会比较艰难,这就需要教师将该字形象化,教师可以在分解“步”字时,让学生猜字谜,并带有风趣的语言说:“上面正差一横,下面少去一点,应该怎么写这个字呢?”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便可以很容易记住这个字。总之,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运用趣味性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对学习产生莫大的兴趣。
三、创设趣味性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
为了创设趣味性课堂,教师应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发挥其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低年级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充分抓住两者之间的特点,将多媒体提供的外部刺激,包括图片、图像、动画、声音和文字等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加之,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及表情,为学生创设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图片,也可以在展示图片时配上相应的音乐,再加上教师生动的描述,将西沙群岛中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和海参、成群结队的鱼以及栖息在树林中各种各样的鸟等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将学生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这样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便充满了兴趣,并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四、指引学生感受阅读乐趣
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随着阅读活动的不断增多,让学生逐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能过快地使其进入严肃的、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而是要逐步引进。教师要逐步摸索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尽量为学生讲解一些具有故事性、神秘性的文章,通过精彩的故事,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好奇与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去阅读,这样阅读就为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自我想象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独立阅读,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探索。如果在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直接讲授,让学生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厌烦读书,这样教学只能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自觉投入其中,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跟同学交流,每个学生获得的乐趣都各不相同,都带有个性化的色彩,不同乐趣的汇集必然会丰富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喜欢阅读,并从阅读中产生兴趣。
低年级趣味课堂教学的创设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需要对低年级学生个性特点加以全面把握,一切从学生出发,让学生感受课堂教学带来的乐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季红。浅谈趣味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
李信亨。谈课堂教学中的“活”与“乱”.安徽教育,1966(01)。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美丽“有声”,绽放精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课程在改革教学要创新语文课堂教学论文:静心倾听做学生最好的听众
第五篇:让语文课回归本真
让语文课回归本真
——听赵丽月师的《画家和牧童》有感
连江二附小 邱洁琛
春暖花开的三月,一切都那么欣欣向荣。在这阳春三月里,连江县名优教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展示课。今天,我有幸听了赵丽月老师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一课,使我受益匪浅。《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方面表现了戴嵩的谦虚的品质,另一方面表现出了小牧童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课堂上,赵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感受和体验,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形象具体地展示了新课标的精神。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主线鲜明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时提出: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今天,赵老师的这堂课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课堂伊始,赵老师就通过复习“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戴嵩、非常惭愧、连连拱手”这五个生字词,带领学生直奔文本的核心内容。首先通过学习“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引导学生感悟戴嵩高超的作画技巧;而后,出示后面的三个词语“戴嵩、非常惭愧、连连拱手”引导学生学习下文。整堂课以几个关键的词语贯穿全文,主线鲜明,脉络清晰流畅,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能轻轻松松地学语文。
二、引领品读,学习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赵老师非常重视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有让学生默读、男女生分别读、体验角色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读书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与人物对话,充分体味了角色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在理解“惭愧”一词时,赵老师通过对“惭愧”二字字形上的观察,让学生明白“惭愧”与心情有关,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很快就能记住“惭愧”一词,并且能明白此时戴嵩不好意思的心情,更好地体会戴嵩谦虚地向小牧童学习的可贵品质。赵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的词语重复的好处时,通过“画的太像了,画的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和“画的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这两句进行对比朗读,多次的品读中学生感悟到词语重复具有强调的作用,表现出了戴嵩精湛的绘画技巧。其次,赵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读、说中进行角色体验,通过角色体验读--男生读商人的话,女生读教书先生的话,入情入境地读文,来进一步体会戴嵩绘画技艺之高超。另外,赵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这一句时,其中的“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赵老师并没有直接讲解两个词语的意思,而是巧借课件出示国画的“荷花图”,再配上语言叙述简要介绍这两种不同的国画绘画手法,以直观的形象带领孩子们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在润物细无声中,两个抽象的词语便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鲜明的形象,给学生以真真切切的感受,而后在反复多次的读的训练中学习了语言。
三、捕捉语言现象,促进乐于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赵老师就从这个例子中挖掘了很多。赵老师善于把握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捕捉语言现象,注重语言点的训练,词句的训练非常扎实。如在体会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这个句子时,赵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句子,在学生抓住了两个“一会儿”词语之后,马上进行了句式的迁移训练,让学生自己用“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句式的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当学生读到围观的人纷纷夸赞戴嵩的句子时,赵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怎么夸?面对孩子夸词中的贫乏,教师在渗透词语重复使用这一个语言点的特色时,又及时地出示了“词语加油站” :“上乘之作、神来之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出神入化、活灵活现”等词,通过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激发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运用这些词来夸一夸戴嵩的画。学生畅所欲言时,教师并顺势引导理解“纷纷夸赞”:大家都在夸,这就是“纷纷夸赞”。这样既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读、说结合,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商榷之处:
1、课堂教学是灵动的,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难免会有“节外生枝”的教学现象,课堂教学也因生成而更加精彩。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有效地进行引导呢?我想这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教学过程中,赵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哪个词来写牧童的声音时,学生说出“炸雷一样”。这时即有一生质疑什么是“炸雷”?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未能及时引导,而后对学生的七嘴八舌的声音教师说道:这就是“炸雷”。对于“炸雷”一词,教师引导得还不够透彻,仅仅停留在声音大这一层面。其实,教师若能顺势而导深挖这个词眼,引导学生理解当人们都在那儿纷纷夸赞戴嵩时,突然间传出了这样一个不和谐的喊声,围观的人会怎么样?可通过看图理解人们呆住了的样子,想象围观人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让学生在对比的教学中充分感悟到小牧童的勇敢。此时,可以再请那位孩子起来问问他是否理解了会更好。其次,在引领孩子感悟“这是一个怎样的画家”时,有一个学生说他觉得很奇怪,教师没有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后来孩子又提了一次。面对这个小细节时,我想如果教师这时能及时把握这个问题,引领学生联系自己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设问:“假如你就是这位著名的大画家戴嵩,如果你听到别人对你做的画表示否定的态度,而且又这么突兀,你会有什么感觉?对啊,可能会生气。可戴嵩却没有生气,所以老师明白了你为什么感到奇怪了。”在这个角色互换的体验中,也可以从侧面衬托出了戴嵩的从善如流、谦虚的高尚品质。
2、第一自然段中有“著名”这一关键词教师可渗透到这节课中。在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中的“著名”一词,追问:他是一个怎样的画家?正因为他的技艺高超,因此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面对这么著名的画家人们的纷纷夸赞是在情理之中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牧童那一声突兀的“画错啦,画错啦!”才显得尤为有胆识,从这可以感受到小牧童的勇敢,实事求是的品质。我觉的这节课中牧童勇敢的品质凸显得还不够。
崔峦教授说:“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是啊,我们的语文课,要回归本真。我想这次难得的听课机会,将会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点亮一盏明灯。小语的教学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还需不断求索,不断实践,才能在小语教育这一片展台上绽放出绚丽多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