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关于感悟的论文
几年以后我不知道该怎样去重复这段故事,也许不会在有人记忆起,那些曾经的往事就像枝头的绿芽,在夜晚肆意的萌发,关于感悟的1500论文。那些关于青春关于爱情都是过眼云烟。而我也是沧海一粟,在红尘中无处安身。曾经走过的那条林荫小道以已经变成宽阔的马路,在秋天再也没有落叶洒在上面了。还有学校对面的拉面馆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样规模了,来这里吃饭的也不只是学生……
人世间所有的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将不的不面对的事实。
一个人独自走小路上,默默的点燃一支烟,细数这那些曾经的过往。老师已经白发苍苍,而我们也走进了社会,在这个大熔炉里默默享受自己的人生。
回想走过的这些年,有欢乐有哭泣,有悲伤有美丽,有惆怅也有开心。只是自己默默的承受着,承受着所有的一切。
夜晚,城市的灯光依如白昼,可是走在大街上一块砖头砸在头上都不会有人理你的城市,只有自己面对。也只有在夜晚,打开那深锁的记忆重门,享受一下那些惬意的时光。这些年的时光让自己变的冷漠,变的沉默。可是谁又知道自己心中那颗炙热的心想在阡陌红尘中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净土,可以安身。
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也不知道该从谁说起,是时间淡漠了自己,还是自己忘记了时间,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们在尘世究竟是为的什么,为自己,为父母,为大众,还是为天下苍生,范文《关于感悟的1500论文》。不可能我不是救世主没那么伟大,这些年走过山川崇岭,跨过江河云海,见过无数的人情世故,见过无数的悲欢离合。一直在追寻,追尊自己的答案,寻找最初的那个梦。可是距离却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甚至自己都认不清自己了。
有人说认的头脑太复杂,自己欺骗了自己也不知道。我想的确也是这样,我们这些年一直都在欺骗自己,欺骗父母,欺骗关心我们的人,可是到头来只剩下影子和自己相伴。
渐渐的渴望有个相爱的人可以和自己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坐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一壶茶,一本书足以;可以和自己相爱的人去名山去海边,去那些我们想去的地方,看风土人情,体悦名山大川。一个地方厌倦了就去另一个地方,累了可以躺在爱人的怀里小酣,饿了有人给做饭哪怕只是一碗白水面也会觉得香甜。
但是一个人始终是一个人,一个人上班下班,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洗衣服,一个人的房间,一个人的天,也只是一个人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有干涉,不会有人打扰。但是一个人久了就觉得无聊、无趣,我们把这种无聊无趣称之为孤独。
于是就出去走走,这次我选择的是很近的地方,不用乘飞机,做火车就可以直达。从起点到终点只需十几个小时,列车启动了我也出发了,一路上,列车每到一站都有人下车上车,身边位置上做的人上了又下,下了又上,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人,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多少人曾在你生命里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九月,这边的天气变的有点冷了,还在下着雨。来这里游山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沿着登山的路慢慢的往上走,想在山顶上体验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可惜这儿的山太小,找不到哪种好感觉。
叫一壶茶坐于凉亭,细细的品味着,看人来人往,山虽然小仍就是一片绿,那一场缠绵的秋雨,渲染了秋山,空气更加新鲜,山间更加明朗,行走的人群行走的人群慢了脚步,忙于拍照留念。原本以为物换星移的岁月,只是老去了那么一点点时光。
务渐渐的弥漫了整个山间,放眼望去一片,就像穿上了一片洁白的婚纱犹如一位美丽的新娘,在山间曼舞。泉水慢慢的流淌传来一阵阵的歌声,演奏着婚礼进行曲。不时传来山寺的钟声,悠远,明朗。
第二篇:交响乐论文。感悟
交响乐学习的杂忆与杂谈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我一直很喜欢音乐,音乐带给人的那种闲适心情难以言表,而交响乐正是各种音乐中最能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的重要部分,在晴朗的午后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看书,或是在阴雨的傍晚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冥想„„似乎所有事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都变得完美起来。因为喜欢音乐营造的那种心灵的宁静,喜欢高深莫测的交响乐,喜欢那种震撼。音乐是纯洁、高尚的,需要全心聆听、感受,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不会像球迷那样用狂热和躁动来诠释自己的喜怒哀乐。对我来说,音乐永远是生命中最美、最真的享受。而我义无反顾的投入了交响乐的课堂。
或许课上的时间很短但一个学期下来给我带来的又岂止这十几节课呢?现在写着论文仍很高兴这学期选了交响乐欣赏这门令人陶醉的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在交响乐的世界里留连忘返,学习了许多关于交响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史,了解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伟大音乐家,聆听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作品,仿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畅快休憩的迷人小岛。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交响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室内乐、钢琴协奏曲等,还有令人啧舌的音乐歌舞剧。莫扎特忧郁绝望的安魂曲、贝多芬激情澎湃的命运交响曲、舒伯特洋溢飘洒的小夜曲、柴可夫斯基俏皮灵巧的四小天鹅,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经过课程中与交响乐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音乐,特别是交响乐中的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
交响乐(SYMPHONY),人们常把它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而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如中国作曲家郑路、马洪业的《北京喜讯到边寨》等。那么欣赏交响乐又何曾不是获得一次和谐之美的享受呢?音乐美学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然而无一例外的是音乐的美只有在音乐的格调中静心体味才能完全领会而不是只凭苍白枯燥的文字能加以描绘的。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的„„”
还记得当巩老师给我们上交响乐发展历程时说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时脸上所表达出的那种欣赏与陶醉,更记得在音乐中伴着老师惟妙惟肖的画面讲解,当然还有老师清吟的曲调„„每当阶梯教室回荡起雄浑震撼的《第九交响曲》时那种带给人听觉和精神的冲击又怎可用苍白的文字能表达清楚呢?!而唯有静心在他的音乐中感悟才能顿悟音乐中的精妙!假使有人试图来褒贬贝多芬的音乐那他是显得那么的自不量力!
喜欢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天才人物贝多芬。在其生命短短几十年的创作中,就将交响乐的创作成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罗曼-罗兰曾称赞贝多芬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最伟大的音乐诗人,是最生动地描绘了拿破仑时期的暴风骤雨的艺术家;他的描绘包括人民的苦难、悲伤;战争的紧张以及自由精神那沉醉的狂欢。”
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因为喜欢那种逆境中挣扎后迎来的阳光,喜欢的是那种人性的坚持和生命的阳光与安宁。历经7年完成的音乐,贝多芬计划在柏林首演,后经维也纳众多的朋友坚决请求,才改在维也纳。首演当晚音乐厅里座无虚席,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盛会,贝多芬的往年好友兹梅斯卡尔,正卧病在床,他要求别人用担架将他抬到剧场以恭奉盛会……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赢得全体听众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听众沸腾了,欢 呼、兴奋、不能自己,许多人流下了热泪。起初贝多芬在指挥台旁,背向听众,因耳朵早已失去听觉,对身后沸腾的场面毫无察觉,当女中音独唱演员把他扶转过来时,他才发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受感动,频频致意。谢幕五次仍掌声如雷,激动的人们不能平静。这早已超过了当时的皇帝到场只准三次鼓掌欢呼的标准,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成功,给晚年的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丰子恺赞叹道:“世间最伟大的杰品”。
培根说:“凡美而妙者,比例上必有怪异”。浪漫主义向往超越眼前的时代或境界去捕捉永恒,向后退回到过去、向前伸展入未来,跨越广阔的世界、穿过太空;一反古典主义的秩序、平衡、控制和一定范围内的完美,而珍重自由、运动、激情和永不休止地向往和追求那不可攀登的高度。浪漫主义是感性多于理性、想象超越现实、本能超过理智。
从古典音乐中陶冶高雅情趣;从对巴罗克音乐之逻辑与秩序的抽象感觉中,可以找寻到人类智慧的崇高;从宏伟、气派、壮丽的音响里,可以体会英雄的人类形象;从富有动力感的节奏中,可以体验人类明确的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对理想彼岸的向往;从乐思精美的演变中,可以体会人类的创造力及追求高雅;从小提琴音乐中寻找隐藏在乐谱中的色彩;在圆舞曲中踏着节拍与音符起舞;在诙谐曲中捕捉音乐丰富的喜怒哀乐„„
我喜欢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喜欢把小提琴乐器领入到“乐器之皇后”的位置的意大利小提琴巨匠帕哥尼尼。喜欢他之后的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西贝柳斯等等名流青史的人物。浪漫主义时期带来了音乐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可以说,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又归于感性。但是,这种感情不是肆无忌惮的,它也遵守着自己的结构框架,只是形式上更为自由。同时,音乐理论、和声、演奏的发展也让表达更多情感成为可能,标题音乐的繁荣放飞了人们的想象:乐句也可以自如地描述故事,描绘风景。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也拉动了整个欧洲民族音乐的发展,格里格、西贝柳斯、德沃夏克、格林卡„„民族音乐的代表层出不穷。同时,音乐先驱与保守派人士并存,瓦格纳和勃拉姆斯在维也纳展开了没有硝烟的战争,无论怎样,他们都在音乐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古典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情感、自然„„一切都在音符中或舒缓、或豪放地流淌,淌出了一条不朽的音乐之河。
音乐总是在不断地超越。斯塔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让多少人为那些从来没有听到过的音符、和弦所震撼;勋伯格将十二音音乐推上了历史舞台,音乐变成了形式主义创作;梅西安与布列兹玩起了序列音乐,音乐创作也是在做数学题;施托克豪森更是让电子音乐也展露头角,“古典”这两个字都快要被踢翻了。十二音音乐和序列音乐等,将音乐圈上了形式主义的套子,充分凸显了理性甚至科学规律般的色彩。
欧洲音乐史,就是这样,一个经历理性—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的本身也是音乐家们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探索音乐与人性、思想和生命的关系的过程。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充满了大量令人欣喜的和声和旋律,那些乐句或激昂、或柔情、或愤怒、或欣喜,它们都是作曲家细致入微的感情的外化表现。
音乐便是拥有这样一种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神奇。交响乐气势磅礴的意境,作曲家宽广博大的胸怀,会让我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灵魂洗礼。音乐是天使飞翔时扇动的清风,可以穿越种族、国界、宗教和时空的壁垒,进入每个人的心灵;它是造物主赐给人类的甘泉,从人的心上汨汨地流过,带走污垢和尘埃。音乐又是神奇的,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地方,挽救你、感动你。
古时有“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 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恶,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之说。
而我一直以来都认为音乐是高于语言的交流。
音乐已成了我每日的必需。或早上一个人听着MP3或晚上躺在床上伴着音乐入眠„„自己对交响乐有什么高深独到的见解我只是愿意在音乐的世界里守着一片宁静,遗世独立„„它流泪、微笑、震撼、放纵、思考„„
参考文献:
《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交响乐赏析》
第三篇:感悟现代舞论文
《感悟中国舞》
——论文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通信专业 班级:1103班 姓名:苏小梅
学号:311109020305
舞蹈是人类艺术之母。舞蹈艺术形神兼备,融会了音乐的动感、诗歌的韵味、哲学的思辨、戏剧的激情、雕塑的质感、绘画的灵性、宗教的神秘。在舞蹈世界里,人们可以尽情地把自己真诚、自然、朴实无华的对真善美的体验和情感洒向人间。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以它那浓缩的情节变化与细致的心理描写,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在舞蹈的世界里,感受心灵的碰撞,体会百味人生。
提及“舞蹈”,我们都知道它不仅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文化,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的有形表现。宗白华先生也曾说过,舞蹈是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和理性,同时又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量和热情。它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终极状态。
一、艺术舞蹈与生活舞蹈
在舞台上面我们看到的那个“舞蹈”我们统称为“艺术舞蹈”,它就是我们人类艺术皇冠上的钻石,是普通人不可触及、只能欣赏的“视觉艺术”。而我们身边的那个“舞蹈”,则是属于每一个人,是随时可为的“生活文化”,也可以称为“生活舞蹈”。“艺术”和“文化”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不同的价值,谁也替代不了谁。
我们既然对舞蹈感兴趣,就应该对舞蹈(特别是中国舞)有更多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舞,当今的这个“中国舞”又是怎么来的呢?别说普通中国人不明白,很多基层舞蹈工作者都稀里糊涂。
二、简述中国舞“种类”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人类在创造语言和文字文明之前就有了肢体语言,也就是“舞蹈”的雏形。在世界各地各民族,几乎都记载着本民族的舞蹈历史,因为它和民族的发展史紧密相关无法分割。但是中华民族的舞蹈史却很特别,中国舞蹈的史书从远古开始就有记载,但到了近代,也就是隋唐五代之后,从宋代开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史出现了空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断层期。这个时期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十年八年,而是好几百年,是好几个朝代,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民族舞蹈艺术的历史性悲哀。
到公元907年唐代灭亡的动荡历史时期,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格局,大约有50多年。在那个时候,五代十国还延续着宫廷乐舞的制度和机构(也就是国家歌舞团制度和机构),但虽然承袭唐制,却又远不如唐代兴盛。逐步逐步,随着
宋代的建立,宋家皇帝宋徽宗酷爱书画,加上那时经济状况远不如发达的唐代,那么随着皇帝的喜好,先后解散了宫廷乐舞机构(即解散国家歌舞团),将歌舞艺人们发放生活费遣散到民间去了。这些艺人即不懂务农也不会务工,在民间只能靠卖艺为生,并不断在民间繁殖。也就是从宋代开始,“中国舞蹈”由宫廷流落到民间,民间舞蹈开始大规模流传和盛行。在史书上被称作“宋代的队舞”(即民间艺术社团,今天俗称“民间舞”或“社火”)。其实我们可以仔细分析这些舞蹈,很多都有皇家的影子,比如“狮子”,狮子原是外裔来的动物比如“龙”,龙被看作皇帝的象征比如宫廷每年开春时节举行的大型春耕仪式“打春牛”,又叫“鞭春”以及“鞭春”之后的插秧歌舞(即秧歌),都曾盛行于宫廷和地方政府。
自从宋代解散了“国家歌舞团”之后,宫廷艺术(也就是国家艺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常说“唐诗宋词元曲”,也就是说宋代盛行“词”,元代盛行“曲”。“词和曲”紧密相联,都与说唱(吟唱)有关。那个时代“曲艺”开始在官方盛行,皇家也逐渐改以“听书”作为精神享受了。元代时间不长,进入明代已经开始有了戏曲,直到清代,戏曲受皇家追捧,使得中国戏曲越来越讲究,越来越完善,发展到极致。我们可以回想,在介绍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的书中都能够看到皇家经常和“戏子”交往,甚至皇子业余时间会去做“票友”唱几场戏,而各地的官家更以包养名戏子戏班为时髦,比方《红楼梦》中的贾府、包括民国时期的《家春秋》等等。这时候,我们可怜的舞蹈在中国的艺术舞台上彻底消失了。这一消失就是八九百年。在中国的词汇库里有一个词叫“看戏”,很长很长时间以来,这个词几乎是所有“舞台艺术”的代名词,中国人只会说“看戏”,找票的时候会说“谁有戏票”,连我们遗留下来的演出古迹也都叫做“戏台、戏楼、戏园子”,在那么漫长的历史时期,那么大中国、那么多的人口,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汉代赵飞燕、唐朝胡姬那样名垂千古的舞蹈家,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解放中国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上,仍不存在任何一个正规的歌舞艺术团体和可以供舞蹈演出用的剧院。
建国后,中国舞蹈艺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在党的号召下决心重建中国舞蹈艺术体系,这个重建的工作是从50年代开始的,从那时起步到今天,中国舞蹈艺术体系从无到有的蓬勃发展,已经另世人刮目相看,在人类艺术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年轻的中国舞蹈
艺术”走过了两个“制高点”。
1、风格化语言形成的制高点,既然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舞”(包括现在舞台上的民间舞、民族舞、古典舞等)是在解放后逐步产生和建立的体系。
2、性格化语言形成的制高点,中国舞蹈发生最大的革命,就是“编导”概念的出现。并且由这个概念产生了“创作”。
张继钢老师的藏族独舞《母亲》,从始至终,演员都没有直起过腰,这个节目高级就高级在他选用了这样一个体态来完成他对于这个人物的刻画。看似简单,其实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类似这样的节目也给我们许多启示,什么是美?什么动作才是美?美绝不仅仅是华丽,也绝不是曼妙的身材、漂亮的脸蛋才能够传达美,美是由心灵来传达的,准确的人物内心世界的感染力传达美,独特鲜明典型的个性传达美。
三、关于中国民间舞蹈的特点
产生和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它反映人民的劳动、斗争、交际和爱情生活。
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间舞蹈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甚至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显现出风格特色的明显差异。民间舞蹈也具有它的共同特点:①自娱性。动作步法比较单纯精炼,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传身授的独特方式继承流传,其表演性质常常和群众性的自娱活动紧密相连。许多种类的民间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万人的大型舞会。②即兴性。民间舞蹈动作姿态的规范性较弱,可变性较强,在大体一致的步伐、动作、节奏、韵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种即兴的发挥。③稳定性。由于其常在特定范围内流传,受外界影响甚少,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但其风格特色相对比较稳定,改变缓慢。
民间舞蹈是专业舞蹈创作主要素材来源。各国封建社会的宫廷舞蹈、各国各民族的古典舞蹈、剧场歌舞和舞会舞蹈,都和民间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过专业工作者加工,运用在芭蕾中的穿插性民间舞,被称为“性格舞”。中国的戏曲舞蹈和新的创作舞蹈中,也大量地吸收了各种民间舞蹈。同时,民间舞蹈仍然独立存在于自己原有的范围内,沿着自己的途径世代相传。中国各民族各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其共同的特点是:载歌载舞,多用
道具,自由生动的表演形式和借助故事传说,形象鲜明生动,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
四、民族民间舞饱含民族群体的人文内涵
在原始社会中,舞蹈最初的产生源于一种生命的冲动,是生存的欲望和力量。人类的这些最原始、最自然的思维活动,使舞蹈成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和延续。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民间舞蹈一直在不同部族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对丰收的祈求,对神的膜拜,庆祝胜利等等。这种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中始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同的民族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的文化背景,因而出现文化之间的种种差异。如苗族的芦笙与“芦笙舞”的历史源远流长,苗家人认为它是本民族的始祖母创造出来的,芦笙象征苗家人的母亲,芦笙发出的声音也是母亲的声音。彝族的“老虎笙”、“左脚舞”,以最质朴的舞蹈形态表达彝族人对母亲和祖先的亲情;傣族的“孔雀舞”、“鱼舞”传递的是傣族百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质朴的宇宙观;壮族的《纸马舞》源于壮族女子保家卫国,毅然为国捐躯的历史真实。诸如此类在千百年中积淀而成的彼此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必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不同部族的舞蹈。所以说,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价值总是透过的其肢体语言的表层形态,去揭示或表达那一个个族群整体深层的人文内涵,从而展现出人类不屈的生命历程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探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若能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就能保证该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也就是向世人昭示了该民族存在的价值。因此,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要达到与时代同步的发展和创新,其当其冲的就是必须先踏踏实实地深入生活,恭恭敬敬地向民间艺人学习。只有真正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本质特征,感悟到民族民间舞蹈中饱含的人文精神内涵,才能谈得上更好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创新
五、流传于民间的各民族舞蹈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
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太平鼓”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哉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多于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堞”、“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秀球”等。顾名思义,这此名目繁多、变化多端的击鼓动作,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联。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开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亦有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杂技色彩。
“灯舞、盅碗舞”系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主要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它的形成,与元代《倒喇》戏不无关系,《历代旧闻》注云:“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瓯灯起舞”,足见其历史悠久。对此,清陆次云在他所作“满庭芳”一词中曾有所描述:“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汀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卉,故使人惊。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其温雅婉约的技巧,可见一斑。此舞因受地点(蒙古包)道具(灯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坐、立而舞。主要赁借手、腕、臂、肩的樟、挑、拉揉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技艺精湛者,亦能双手各托燃灯,边快步奔走边作流星般盘绕动,此时灯焰飘忽摇曳,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
“达力根巴雅尔”是鄂尔多斯草原,自古留传着一种“招福致祥”的民间祭祀仪式。多于丰年或战争凯旋时举行,以示感恩,祈求康乐太平。祭祀完毕,所有参加者便开始在草原上尽兴欢歌起舞,往往跳至更深不止。主要动作有甩臂击鼓、跪蹲请安、拧身跺足、横摆漫步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真挚地表现了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人民欢乐时的情感和豪迈的精神气质。
“查玛”(俗称“跳神”或“打鬼”)系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十六世纪后半叶随同噶鲁派(黄教)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并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它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态各异,分“大查玛”(主要神祗)和“小查玛”(泛指鸟兽
及侍从)两大部分。有殿堂舞、米扩佛传舞、寺院舞、大场舞四种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应俱全,亦可穿插即兴表演。表演程式化、规范化。舞蹈语汇的运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个性划分。一般是“大查玛”动作沉毅坚定,庄重徐缓,“小查玛”动作乖巧多变,灵活敏捷。表演时二者相映相衬,各具特色。如却吉勒(阎王)舞动作劲犷悍,举手投足都极富雕塑性;鹿神舞动作矫健奔放而有气势,技艺性颇强,带有竟赛性质;好扣麦(骷髅)舞动作灵活洒脱,时而随鼓声颠跑跳跃,时而故作威风状进行喜谑表演,身体的起伏,头部的昂垂,手的绕动舞步的踏跳配合融洽,很有韵味。“查玛”舞在内蒙古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寺庙均于宗教节日时表演。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安代舞”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活跃的世术特色,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相传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姑娘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神智恍惚,举止失常,几经医治不见起色,老阿爸只得用牛车拉上女儿前往它乡求医。行途中车轴断裂,女儿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老阿爸急得绕车奔走,以歌代哭。歌声引来附近百姓,见此状无不潸然泪下,皆随老阿爸身后甩臂跺足,绕行哀歌。不料姑娘悄然走下牛车,尾随众人奋力而舞,待发现时,她已跳得汗如雨注,病愈如初。消息不胫而走,以后,人们皆仿效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治病,取名“安代”。又在求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群众集会中采用,并广为流传,逐步发展成为自由地表现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体舞。
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男子单人表演。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随着腿部韧性屈伸、身体的左右晃摆,快速抖动双肩。两臂松驰流畅地用筷子敲打手、肩、腰、腿等各个部位,继而绕圈行进或直线进退。舞姿洒脱利落,击筷动作灵巧多变。至高潮时,边舞边呼号助兴。
傣族舞蹈
傣族的舞蹈丰富多彩,按舞蹈的方式可以分为群舞、单人舞、对舞、器械舞等;按其所表现的内容可以分为孔雀舞、象脚鼓舞、刀舞、蜡条舞、长指甲舞、捞鱼舞以及马鹿舞、狮子舞等。其中,最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最著名。
象脚鼓舞的特点是动作节奏性强,手的敲打,腿的踢踏,胸部的拱缩,肩的耸动,身躯的仰俯都按固定的节奏动作。小象脚鼓舞以灵活较巧见长,可进行斗鼓、赛鼓活动,以踢中对方或扯下对方的头巾者为胜。中象脚鼓舞扎实稳重,以鼓音和鼓尾摆动大小定优胜。大象脚鼓鼓声宏大,主要在群众性舞蹈场合作伴奏,舞步比较简单。打鼓以右手为主,左手按住鼓面起配合作用。象脚鼓舞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每当插秧结束后的日子里,傣家人常常在象脚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许多地方有赛鼓之风。赛鼓时,许多象脚鼓同时敲响,鼓声震天,喧声雷动,场面壮丽动人。
傣族人喜爱孔雀,并以跳孔雀舞来表现自己的民族性格,表达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孔雀舞多在节庆的日子里表演。过去表演权限男子,表演时还要身戴形似孔雀的装饰,脸戴尖塔形白净菩萨面具,单人舞戴女面具,双人舞戴一男一女面具。舞姿摹拟孔雀的各种动作,已形成出窝、下坡、起舞、找水、照影、饮水、洗澡、展翅飞翔等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式,有严格的步法、方位和动作组合,以雕塑性舞姿造型见长,着重表现孔雀的温驯、轻巧、美丽善良、婀娜多姿的特点。孔雀舞以象脚鼓、鋩锣等乐器伴奏,动作和鼓点配合严格。新中国建立后,孔雀舞经过加工改造,丰富了舞蹈情节,丢弃了沉重的道具装饰,换上了有孔雀图案的衣裙,充分发挥了舞蹈者体态的曲线变化和眼、手、腿的灵活运用,大大丰富了孔雀舞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使孔雀舞更加活泼优美。
(1)傣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这种身、手、腿“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姑娘着紧
身上衣、长筒裙,与他们信仰小乘佛教,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等,均颇有相关。我们可以看出,服饰的特点、佛教的雕塑、孔雀的姿势神态等都较为直接地反映在傣族舞蹈中。
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手型有: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头)、嘴型(模仿孔雀嘴)、爪型(模仿孔雀爪)等;基本脚型主要有形成三道弯的勾绷脚;基本手位有:“低展翅”、“平展翅”、“双合翅”、“抱翅”、“JI质展翅”等。其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弯”即是模仿栖息在树桩上的孔雀,那长长的尾翅垂下来的自然的三道弯形态。
(2)傣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又生活在“宁静的田园”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都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舞蹈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这种律动不仅模拟孔雀行走时的步态,还颇像大象在森林中的漫步,具有一股内在的含蓄健稳的力量美。
舞姿造型的“三道弯”和“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多种柔媚线条的组合,体现出傣族舞蹈特有的安详、舒缓的规律特点。舞姿“一顺边”来自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如傣族姑娘挑水,挑谷,扬场劳动时的步态和形态。又如农家活中,手拿特大的蔑扇风筛选谷时,手、脚、身体一致,都顺着一个方向,因而在舞姿造型上不仅有三道弯的特点,也具有“一顺边”之美。
(3)傣族舞蹈典型的表演形式:
“孔雀舞”是傣家最喜爱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也是傣族人民审美特征的生动具体的体现。其表演的形式是:一种是以广场上表演片段为初始的,由男子挎道具舞蹈,舞者头戴塔盔假面具,身穿绘有孔雀羽毛花纹的衣衫,腰部系上用彩纸或彩绸扎成的雀身和雀尾,表演时双手拉线牵引雀尾以使其舞动,内容多为表演孑L雀的林间漫步,:、溪嬉戏,飞翅下山,拖翅、晒翅、尾翅、飞翔以及极为精彩的开展抖翅等。这种孔雀舞借助道具的表现力,使舞蹈更具形象化,但它同时却又影响了舞者身体动态的发挥。另一种“徒手的,孑L雀舞是·道具舞·的进一步发展。傣族舞蹈家毛相率先改革了笨重的面具和舞具,吸收了许多外来民
族舞的动作和技巧,如汉族的圆场步,蒙族的碎抖肩等
四、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与各民族的历史联系与特点
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艺术,尤其是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就是人人能歌善舞的民族。《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都有当时的龟兹乐舞的记载。边塞诗人岑参曾专门赋诗形象地写出了古回纥舞的绝妙风姿。白居易咏西域胡旋舞的诗中所描写的纵横腾踏、旋转如风的舞态,今天仍然可以在维吾尔舞蹈中看到许多相似之处。由于世代相传,兼收并蓄,现代维吾尔族的舞蹈有了很大发展,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加新颖。在众多的传统民间舞蹈中,流行最广的是“赛乃姆”。这种舞蹈有时一人独舞,有时二人对舞,也有时三五人同舞。在乐队伴奏下,群众拍手唱和。当节奏渐速,舞步渐急时,舞者、观者的情绪更形炽烈,“加油”、“妙啊”喊声不绝于耳。各地的“赛乃姆”,风格有所不同。通常冠以地名,有“喀什赛乃姆”、“伊犁赛乃姆”、“库车赛乃姆”、“哈密赛乃姆”等。除“赛乃姆”之外,“夏地亚那”(意为欢乐的舞)也很受群众喜爱。它是一种民间集体舞蹈。舞者人数不限,基本步伐以小跳步为主,两臂上举,手掌内外快速抖动,给人以欢乐、轻快之感。还有“萨满舞”也是较为流行的形式。它原先是一种宗教舞,后来发展为一种在节日举行的群众舞会。参加者多为男性,他们随着鼓点的节奏,作出连续性的旋转动作,由缓慢而逐渐加速,真是“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匝无已时”。有时甚至旋转到跌倒在地才止。处于沙漠包围中的麦盖提县,还盛行着富有地方色彩的“刀郎舞”,伴奏音乐称为“刀郎赛乃姆”、“刀郎木卡姆”。这种舞蹈的内容大多是反映古代麦盖提人的狩猎活动。舞蹈的开始、高潮和结束,各有鲜明的节奏。舞蹈动作粗犷健美,演唱曲调热情淳朴。舞会常常通宵达旦,尽兴而散。在吐鲁番、哈密盆地,其舞蹈形式也有自己的创造,其中如“纳孜尔库姆”,形式活泼自由,表情幽默、诙谐,往往引人捧腹大笑。此外,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族群众中还盛行盘子舞、手鼓舞、沙巴依舞、火舞、鸡舞等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藏族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
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维吾尔族(中国西北)舞蹈的特点是与民间音乐结合得十分紧密。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膝、脚都有动作,传神的眼神更具代表性。还要加上“动脖”、“打指头”、“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小装饰,更形成了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维吾尔族舞蹈大致可分为自娱性舞蹈、礼俗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赛乃姆”就是一种自娱性舞蹈,不管是什么场合,只要是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都来跳舞,自由进场,即兴发挥,还可以和场外的人进行交流,邀请围观者进场一同跳舞,使人感到亲切,气氛融洽。人们在乐鼓声中,伴唱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尽兴。
还有一种非常有特点的舞蹈是多朗舞。多朗舞来自塔里木盆地多朗地区(中国西北)。多朗舞有着结构严谨的舞蹈形式。开始跳舞以双人对舞为主。多少对不限,中途是不能退场的,直跳到竞技开始,竞技是旋转,随着乐曲的不断变化,竞技的人逐渐减少,直到只剩下一个人,这时到了舞蹈的高潮,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结束。舞蹈自始至终都在“多朗木卡姆”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热烈而欢快。是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舞蹈。
五、民族民间舞是民族历史的沉淀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人文因素又各不相同。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的文化背景因素。所以,各民族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在舞蹈方面也一样。千百年来,民族民间舞蹈以它动态的形式和迷人的风采成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载的载体。
西南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旧石器遗址很多,目前已考证出这些远古人类文化遗址与舞蹈的关系。现存最早的舞蹈图像,当属新石器时期的沧源崖画舞蹈图像。沧源崖画中,可以看到的舞蹈图像有圆圈舞,羽人舞、蛙人舞等。圆圈舞及羽人舞在当今的佤、苗、傣、彝、哈尼、景颇等族中都还有表现;蛙人舞、羽人舞在布依、壮、瑶等民族中仍有遗传。本世纪五十年代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基诺族,每年都要隆重祀大鼓跳大鼓舞,大鼓舞就是祭祀与洪灾搏斗的基诺族始祖。哈尼族每年要跳“奥玛妥”,哈尼族中老妇女要跳“棕扇舞”。“奥玛”是哈尼人的女始祖,她创造了万物,“奥玛妥”祭祀的是一颗“神树”。哈尼人视神树为“奥玛”的化身,这种舞蹈祭祀树林、祭祀自然神,当是原始母系社会的文化遗痕。许多民族的舞蹈都以葫芦笙伴奏,《礼记,明堂位》载:“女娲之笙簧,说葫芦笙是女娲制作的,我国的汉、苗、彝、佤、拉祜、纳西、傈僳、瑶等二十个民族都有葫芦传说。”传说,他们本族的祖先出自葫芦笙,葫芦是创造人的母体,葫芦笙的声音是祖先的声音,葫芦笙的声音也是母亲的召唤声并以歌舞祭祀崇拜,现彝、拉祜、傈僳、纳西、佤、白、苗、瑶等民族都流传着葫芦笙舞,葫芦笙舞可能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社会。类似的民族文化历史的厚重沉淀事实,在我国各族的民族民间舞蹈中随处可见。
我国长期民族舞蹈研究的专家学者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在一些偏远地区的罕见少数民族里,会跳本民族舞蹈的人越来越少,有的民间舞蹈甚至已经失传。宁夏回族有一种“筵席舞”,这是歌舞结合的节目,非常难得,可现在已经没人会跳了,只有一个60多岁的老艺人会跳了。这主要是1958年以后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大量的民间舞蹈被斥责为“封建迷信”、“伤风败俗”,优秀的民俗习惯也一并被禁止。民间舞蹈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本民族年轻人大多不再热爱本民族的舞蹈。优秀的民间舞蹈濒临失传,优秀的民间舞蹈亟待传承。
民族民间舞蹈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濒于失传的舞蹈得到抢救,一些被渐渐遗忘的舞蹈也被搬上了舞台。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开拓创新,繁荣民族文化,给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示范作用。民族明间舞蹈以她独有的特点,将个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着,让我们更能够了解她的美丽与特色。民族民间舞蹈在保护的前提下,在充分继承、挖掘和发展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几经打磨的艺术精品,体现了丰富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土风文化、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特色,反映了丰饶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美好前景。
第四篇:感悟人生论文
感悟人生
人生其实就是一段心灵的旅游,在这过程中难免有着触动心灵的力量。生活及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源自于心灵深处的力量,就在那么的一刹那间我们感受到了触动着心灵的力量。父母对于我们的唠叨、师长的教诲、朋友及同事的一个眼神及一份关怀,那无疑也使我们感到也是一种触动着心灵的力量。在今天,2010年11月12日的今天,那是一个世纪的经典活动,在广州举办亚运盛会的开幕式,有花城之称的广州洋溢着浓厚的亚运气氛,激情的亚运盛会触动着全广州人民以及全国人民的心灵,让亚运深入民心,融入生活。
生活犹如一望无垠的大海,人生便是大海上的那一片扁舟。大海并不常有着风平浪静,人生也总没有着安安稳稳,生活就像是一场激情的运动比赛,在面对自己人生的失败或挫折,生活中很多的不舍时,我们应该学会放弃,只有放弃了我们才能更好的放开去追求,学会了放弃那也就证明了我们更懂得拥有,人生有着许多的不舍与追求,那是对自己执着的不舍,对自己美好梦想的追求,但是人生有时更需要懂得放弃,放弃错误的执着和毫无结果的理想。在当你执著的追求毫无结果的理想时,当你的努力是徒劳无功时,你就应该学会放弃,放弃无谓的追求与徒劳的努力,这就是触动心灵的一种力量。
触动心灵的力量——感恩与感动。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你的灶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你是否依然怀揣着感恩的心相信未来?当残淡的斜阳孤独地徘徊在高原的脊梁,当阴冷的高原风煽动微弱的翅羽,你是否依然怀揣着感恩的心相信光明?当你淡漠了感情的时候,你是否因此而忘记了感动?于是,我一直思索着:何为感恩?情为何动?还记得在2009年7月24号那天,突然传来了一个噩耗,打破了原本很宁静的夜晚,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在与病魔抗争中过世了,那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个相当大的感触,没有一个人相信那是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他本是一个很活泼、很阳光的人,但是须不知命运还是对他做了一个很残酷的考验。在得知身患重疾的他,与病魔的抗争中,他还是保持着很积极的心态,没有对自己的人生感动失望,也没有对生活持有放弃的态度,仍揣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相信自己的未来、相信看到的光明,坚持着为自己从未放弃的梦想创造出更多的感动,而在他心灵深处他深深感受到有着很多的人在关心他,他不想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为此而感到担忧,不想让关心他的人感到悲伤,因为他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但是,人生无常,不可抗拒的因素还是导致了这些悲剧的发生,年轻的他不得不提前放弃了自己坚持的理想,在人生还没走完的道路上,触动他心灵力量的便是那父母对他的期盼以及朋友对他的关怀。是的,只要我们停止抱怨生活、工作以及身边的人,当你真正揣怀着感恩的心,你就会发现所发生的一切是那么的充满着感动。
触动心灵的力量——宽容和理解。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理解是一曲动人的乐;宽容是一种博大的人生境界,理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品德。宽容和理解是一种境界、一种豁达的胸怀,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宽容别人,宽恕自己,然而对于我在刚刚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时,很多的事情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在接触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挫折和失败常让我觉得自己的梦想很理想化,而在这些挫折和失败的背后常有着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宽容与理解,让我知道,宽容是一种豁达的挚爱,而理解必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当只有在经历过了挫折和失败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生活的真谛,才会在失败中拼搏,才会在挫折中成长,才会更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所以,只有抛弃内心的虚伪,坦然面对人生的一切,无论荣誉、成就、辉煌、挫折、失败、痛苦,其实只要自己学会去宽容和理解,那这些都是最幸福、最值得你难以忘怀的回忆,同时也是最触动内心深处的一种感怀。触动心灵的感动——诚信与真诚。诚信是词,真诚是曲。只有同时具备诚信的心态,真诚的态度,这样才能谱写更多感人的乐章。相信很多人还记得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多的企业在那个时候经受不住市场的压力,被迫无奈退出了强烈的竞争行列。而影响最为严重的可数房地产行业市场,各方面的影响使得住房价格猛涨,很多人因此而放弃对住房的购买需求,而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这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以销售佣金作为收入的房地产公司来说,当市场行情不好,收入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很难维持到一间公司的正常运作。我们公司同样也深受影响,然而在我们公司全体同事的一致拼搏努力下,公司熬过了金融危机的难关,渐渐的以突飞猛进的速度跨进竞争激烈的市场,赶上市场的运作轨迹。能有这样的一个转机,需要的是公司具有以诚信为本的服务水平,还有真诚待客的服务态度,才能在这消沉的市场上谱写一个又一个的动人乐章,所以诚信是道路,能指引我们迈向成功;诚信是心灵的财富,能让我们更好的塑造完美的人生。真正做到了“诚信为本,服务领先”的传统文化精神,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这就是来自我们心灵的力量,它可以让人找到属于自己心灵的镜子,创造出更完美的人生。
其实生活就像是一部记录片,我们就是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摄像师,将在生活中最难忘、最触动我们的都拍摄下来。而那触动我们的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个微笑、也许是在那么的一霎那间,但它展示着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最真实的认知和情感,我们会经常不经意的再度忆起或回味。
也有人说,心灵就像一座殿堂,每一次次触动心灵的力量都可以让它变得更宽敞。而在人生的过程中总有着太多的不如意,得到今天却又盼望明天,不必太过于执着,能在平凡中获得精彩才是一生的幸福。这种幸福能给心灵带来感激、鼓舞,让触动心灵的力量成为美丽的邂逅。
第五篇:感悟文化论文
感悟文化·感悟人生
闽侯实验中学 程美燕
[关键词]感悟 历史 文化 人生 成长
感悟文化,知识才会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感悟文化,世界才会给我们打开崭新前景。人生就像一杯美酒,岁月走过,美酒更加醇厚;岁月走过,人生愈显美丽。那些曾经的喜悦与忧伤不经意间已在成长的道路上烙上一个又一个的脚印,那些成长的酸甜苦辣也在心中不断地回味着,回味着„
【正文】
我们的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素质关系到民族 的兴衰,他们的血缘状况关系到时代的脉搏跳动,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高举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实施生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感悟文化·感悟人生”教育措施对青少年成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感悟文化
一、从文学作品中感悟文化
我们有值得骄傲的辉煌的文学遗产。在我们的文学遗产里,存留 着我们的先人的情怀和希望,他们的人格操守,他们的志趣追求。从 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们的精神岁月,而且依稀可以看到他们的风度 神态。我们看到了孔子的“诲人不倦”、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 孺子牛。”
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重视自我,重视人性 和人格尊严,又重视个体与自然,社会依存关系的精神。我们看到了 “乡国情怀”,一代代文人反复抒发对乡土的春恋、对国家的执着深 情报国热情,以及以身报国的英雄气概,对山河之美的描写与赞颂,这些都是民族自尊、自信、自爱和凝聚力的心理基础,是一种宝贵的民族情怀。
我们的文学遗产里,有先人美的创造,我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其中一些不朽的作品,曾经给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以美的震撼,美的享受。
中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 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种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增强学生的民 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二、穿越历史感受传统文化
京剧、中医、武术、国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半个世纪 前,它的名角、头牌在演出时,往往是万人空巷,一票难求,而今天 却让“超女”们,嗓门并不优雅的三流歌手们所取代,不免让人心 头酸楚,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似乎是企业界领袖、歌星、影星,或是摘 金夺银的运动员,很希望他们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遗憾的是,有人并不在乎有没有这种文化底蕴。年轻一代,对本土传统文化弃之 如敝屣,对洋文化趋之若骛。因此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捷。
三、探究中华礼仪,感悟文化魅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曾几何时,我们有 “占得清秋一半好,趁得明月十分圆”(中秋)、“爆竹一声除旧,桃
符万户更新(春节)”、“艾酒除瘴己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端午节)、“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元宵节)等等丰富的节日文化,我们有无数蕴藏在民间游戏中的文化,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但是,这些民风民俗,这些中华礼仪现在正在悄然消失。有的已经难觅踪影。让中学生探究中华礼仪,实施“中华礼仪”教育,对他们的行为素养的影响应是深远的。
(二)感悟人生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富有。可以说,这两个字包涵了人生所有重要的东西--成功,快乐、亲情、爱情等。如果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我们懂得知足常乐,我们就是最富有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可以说,梦想成真是所有人最美好和最真切的期待。
中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是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 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教育有极大的关系。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我们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的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的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良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一、要通过语文课内课本教学,让学生学会“感悟人生”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 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落难的王子》中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通过这则寓言,告诉中学生,我们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不向命运低头。又如:通过学习《生命·生命》一文,让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内涵,使他们明白要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必须对生命负责,要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二、通过课外阅读拓展“感悟人生”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里,有很多热烈而真挚的亲情主题,有体味人生的理性思索,有执着而深沉的家园情怀,有对人生不幸的反映,有对公正的呼喊。这些都是可贵的精神财富,它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对民族的自豪感,是对生命永恒的向往,是个性生命的张扬。
通过开展课外第二课堂的阅读活动,扩大阅读面,品读美文,感悟人生。摘录哲理性语句,组织讨论心得体会。感悟一: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
没有人能够永远成功,也没有人永远失败;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所以,当我们遭遇一些挫折时,不要灰心和失望,要相信:失败只是暂时的,成功就在前面。感悟二:成功的秘密相当简单,就是比别人多努力一倍。
上帝非常公平,谁付出的努力多,谁就会成功。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珍惜时间和充分地利用时间。在一天当中,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 4小时。然而,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成功者往往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而庸者则在不知不觉中虚耗自己的生命。
感悟三:只有不停奋斗,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感悟四:这世上最靠得住的东西,是智慧和本领。
在这世界上,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竭尽全力,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如果做事都能竭尽全力,那么我们就能梦想成真。
寄语:在你们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上,有若、有甜、有酸、有辣„„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书,这部书的主角就是我们自己。
愿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参阅资料:《中外教育简史》
《 走进新课程》
《二十世纪美文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