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技术预见学术研讨会
全国技术预见学术研讨会 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加强区域间技术预见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挥技术预见在科技管理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中国 XX 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 XX 院科技政策与管理 XX 研究所、上海市 XX 学研究所、中国 XX 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研讨会”,定于 2012 年 9 月 18 日--21 日在郑州召开。
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家科技部、中科院以及地方的科技主管部门、科技管理与政策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有关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参加。
会议将就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各地运用技术预见支持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家、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保持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优势;加强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和科技发展计划管理,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创新方法工作、技术成熟度预测、区域间技术预见合作研究、技术路线图研究和竞争情报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进行交流与探讨;进一步提升技术预见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此次会议主题是:技术预见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地位与使命。
会议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中国 XX 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河南省 XX 技术厅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河南省 XX 技术信息研究院 本次学术会议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评选参会优秀论文,于会前结集出版;会议期间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由《创新科技》公开发表。
会议论文截止时间为 2012 年 8 月 31 日(星期五)。
参会回执于 2012 年 8 月 27 日前将以传真或邮件的形式发至会务组。
此通知。
中国 XX 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中国 XX 院科技政策与管理 XX 研究所 上海市 XX 学研究所 中国 XX 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 二 O 一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湖州市超声学会举办全国胃肠超声技术学术研讨会
湖州市超声学会举办全国胃肠超声技术学术研讨会
近日,由湖州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国胃肠超声技术临床应用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2011湖州市超声学术年会在湖州市织里东盛国际大酒店举办。来自全国十三省市的130多位超声医师代表出席会议,其中全国代表近80余位,有30余位是各省市三级甲等医院超声科负责人。在开幕式上,湖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魏明副局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李建国教授、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分会会长刘学明教授、湖州市科协学会部谢卫部长、湖州市第一医院朱鸣院长、湖州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温晓红会长等领导专家出席并讲话。在2天的会议上包括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建国教授、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分会会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学明教授、四川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会长、四川省人民医院岳林先教授、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庄华博士、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陆文明主任等8位专家教授先后就超声检查在胃肠道疾病、腹膜后肿瘤、甲状腺疾病及产前诊断与治疗作专题报告和学术研讨,学术研讨内容全面、新颖且实用,使与会代表们获益匪浅,受到广大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讲学专家知名度之高、学术研讨内容之广泛和实用、参会全国代表之多,在湖州市医学界举办的同类学术上是罕见的。本次学术研讨会不仅大大提高了会议档次,提升了湖州市超声医学技术水平在国内的声誉和知名度,为湖州市各级基层医院的代表和全国省级医院的代表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向全国各地与会代表宣传、介绍了湖州,为我市走向全国提供的平台。(湖州市科协)
(浙江科协)
第三篇: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0月19至22日在绵阳师范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主办,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承办,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等40余单位1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共48名学者在分会场交流时作了报告。
此次大会分四个阶段进行:大会主旨讲话、专家大会报告、分会场讨论、自由研讨及大会总结。
一、大会主旨讲话
大会开幕式在绵阳师范学院行知音乐厅举行(见图1),由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秘书长李小诺主持。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表演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林首先介绍了绵师音乐与舞蹈表演艺术学院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并对本次大会的顺利进行表示祝愿。其次,音乐心理学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世斌教授对本届大会进行致辞。周世斌会长简要介绍了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逐渐的走向成熟,学术成果的积累及人才培养方面的进步,回顾了音乐心理学建设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基础研究和实践运用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并对未来新形式、新机遇下的音乐心理学表达建议和期盼。
二、专家大会报告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的报告题为《音乐学习中的动机问题探源―需要与行为动机的“调色板”理论模型》(见图2)。该研究提出了人类六种本能需要及行为动机的“调色板理论”,其中涉及到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习惯、经验、信念和规则四个方面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会构成个人在瞬间的选择,当人们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后,对人的特征的描述和了解能就够预测未来行为的倾向,同时提出了怎样正确发展孩子的正向情绪与正向行为,倡导人们走出“野蛮”的教育,走出“学琴苦”的音乐教育误区。
中国音乐学院的刘沛教授以《西方心理学传统与中国人认识论传统的悖论―中国心理学方向的疑问》为题做了报告,并引用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的观点,阐述了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学术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音乐心理学发展提出了贯通古今、交融文理、寻根问祖、启迪当代的发展构想。
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博士的报告题为《音高认知的特征及脑机制研究》,该报告建立在三个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其中,实验一是只运用钢琴音色检验、探索固定音高判断的表现特征;实验二是分别运用钢琴和小提琴两种音色探索音色对音高判断的影响;实验三是在实验二的被试中选取典型被试进行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扫描,从而探索音高、音色加工的脑机制,通过分析被试对音高和音色感知的脑成像来判断认知的特征及认知方式对脑机制的影响。
三、分会场报告
1.音乐心理与儿童音乐教育方面
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任恺博士在报告《音乐课堂教学中几个重要环节的音乐心理学诠释与启示》中介绍了心理学相对性原则的理论在音乐课堂中对音乐教育者的影响与启示,主要通过联觉理论、期望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心智理论、符号理论、即兴理论及反馈作用理论对音乐课堂的五个教学环节进行了诠释,认为审美同情感与表现是相关联的,因为不同的人对音乐有不同的预期和感受,所以在音乐过程中应注重每个人独特的表达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交流和关注。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的郑莉凡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介绍了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对儿童胎儿期、婴幼儿期、学前期三个阶段的音乐心理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儿童时期进行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使其具有更强的感知与认知的协同能力,同时针对胎儿期音乐感知问题提出:音乐本身具有教育形态,通过音乐教育可能会对儿童的情商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音乐学院的梁菁关注了音乐课堂上学生很少针对音乐聆听对音乐产生直观感受的问题,认为音乐学科与历史、美术等学科相结合使得音乐学科本身较模糊,所以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雅安市的小学音乐教师展开了访谈研究,该研究主要以教师的音乐聆听教学心理为研究对象,以如何提高音乐聆听教学质量及音乐聆听教学的内容为研究问题,通过研究结果总结了教学策略中应注重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家校融合、多重参与、自主学习、团体合作的新型音乐聆听教学策略,并对教学策略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
2.国外心理学研究动态方面
爱丁堡大学的高弋力以《DT-MRI在音乐训练与大脑结构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简介》为题进行了报告,以音乐训练与大脑连接关系的研究发展简况、DT-MRI的概念及其在音乐神经学科中的应用两方面对近15年内DT-MRI技术在音乐神经科学领域中几种主要的应用方式进行了介绍。其中涉及到DT-MRI的观察性研究――通过听节奏时被试大脑的变化了解音乐刺激对大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高博士指出在实验中音乐家被试与非音乐家被试呈现不同的反映,同时提出从小掌握音乐技能对大脑的帮助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的蒲道深关注了音乐治疗在痴呆症治疗中的应用问题,认为及时和恰当的音乐治疗措施可以改善痴呆症病情的发展,防止和延缓痴呆症病人生理及精神功能的恶化。在此基础上对近10年中国台湾及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痴呆症的音乐干预治疗研究进行了分析。
3.音乐心理学实证研究方面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蒋存梅教授就音乐训练对先天失歌症者音乐句法加工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此研究针对音乐精细加工障碍和音高分辨障碍的被试展开。蒋教授认为如果人类大脑对音高知觉加工独立于音乐认知的话,音乐训练对音高知觉的影响也可能独立其对音乐结构认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短期音乐训练对先天失歌症者具有积极影响。
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宋蓓教授报告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打通实验室到音乐教室之门――国内外音乐神经科学研究现状分析》。该报告运用“超扫描”技术对器乐和声乐表演过程中不同个体之间的脑同步现象进行了研究,从而探索在从事音乐活动的过程中,群体内部如何实现脑间的交流与互动。
4.音乐心理与音乐治疗方面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赵亮报告了《音乐放松训练对运动性疲劳消除的研究》采用接受式治疗方法,探索如何更好地把音乐与体育结合起来,该研究运用聆听音乐的刺激来调整被试的认识和心理,使被试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进入放松状态,在音乐背景下自由想象,剔除不良感受、改变紧张状态。运用潜意识音乐疗法研究其对运动疲劳恢复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表明,音乐放松训练可以促进集体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减轻机体主观的疲劳感觉,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操作,同时证明音乐放松训练对心理缓解更为有效。
中国儿童教育发展中心的陈泽铭教授认为音乐治疗需要关注感觉统合,对感觉统合的前庭觉、触觉、本体觉3个核心层面进行解析,从听动统合、视动统合、视听动统合三个方面分别举出了行为的例子。音乐感统是伴随功能性音乐进行感统训练的一种方式,为现当代儿童限制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途径。
5.音乐心理学人才培养方面
中国音乐学院赵苏从视唱练耳和音乐心理学两个方面提出了《“唱名法之争”及其背后的心理学分析》,指出了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两种唱名法之间的表现误区,认为使用固定唱名法不等于发展绝对音感,使用首调唱名法不等于调式感,音乐教育者应厘清谱式与唱名法之间的关系,两种唱名法之间不存在哪种更正确、更科学的差异,不要盲目地推崇或排斥任何一种唱名法。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黎莎介绍了“伪本能”理论在奥尔夫教学实践中的体现,论文主要从有意模仿、念动模仿和移情激发三个方面的联结进行阐述,并对奥尔夫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曼谷吞武里大学的姚林辰在论文《音乐教育对儿童音乐感知的培养》中探讨了音乐教育中对儿童感知培养的三个方面,即对儿童的感官培养、审美培养和培养的教学方法,就儿童如何形成音乐的初步感知、如何增强音乐审美能力及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儿童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四、自由研讨与总结
大会的自由研讨环节(见图3)由中国音乐学院的谢嘉幸教授担任主持,与会者就报告中的问题积极与专家们进行交流,就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育的研究中怎么应用、人类的左右脑分工及音乐心理学跨学科该怎么做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刘沛教授讲到:“不要给自己限制边界,学会在客观和主观之间寻找平衡”。李小诺博士认为研究方法是多元的,即便是大的心理学方面,也不排斥思辨的作用,究竟用什么方法取决自己的研究问题,问题意识很重要,实证研究要以思辨为前提。
本届研讨会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但内容充实、富有成效。据悉,此次会议为历届音?沸睦硌аЩ岵位崛耸?最多的一届。分会场报告人员中含有大部分年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使人相信音乐心理学有着充分的后发力量。虽然在本次研讨会中实证研究报告的比例仍占少数,但学科研究方向明显增多且研究领域更加深入。期待3年后第七次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的召开,相信大家会有更好地学术成果。
第四篇:2011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
2011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中国呼和浩特2011年7月18日至19日
2011年7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承办的“2011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顺利召开。7月18日上午,研讨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举行开幕式。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牛森发来贺信。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太平,内蒙古教育厅大学处处长包牧仁,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刘丽华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杨一江教授,副校长云炜恒研究员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党校、期刊杂志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内蒙古电视台、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等新闻媒体记者等八十余位参加此次研讨会。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党委书记张树天主持开幕式。牛森在贺信中说,“2011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正值全党全国人民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此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内蒙古社会科学联合会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及理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半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及《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等向各界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等相关人员征稿,取得了丰硕成果,研讨会将围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讨论,我们深信“2011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深入研究探讨,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创新,多出成果,多做贡献。
杨一江在开幕式致辞中首先介绍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及基本情况。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国家最早在边疆建立的高等学府,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为边疆建设和民族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内蒙古师范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校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
自治区级的品牌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并成为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学校从党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意义上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此次举办2011年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会议为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交流经验、增进友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作为承办方,内蒙古师范大学将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大家的学术交流提供优质的服务。
张太平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说意义重大,从目前总的情况来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健康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历史时期,学界特别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方式来有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张太平希望与会专家能更深入地了解内蒙,独特的文化造就了内蒙独特的快速发展,而内蒙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他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颇有成效的三级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他认为,要想基层群众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的工作必须要有主动性,要考虑受众的实际需要,群众是否爱听也是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七大社会思潮”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重新审视”的大会主题报告。
程恩富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这次“七一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到了“四个危险”,可见思想领域问题之严重。程恩富认为,这些问题普遍和社会思潮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研究,首先要分清中国存在哪些社会思潮,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些社
会思潮。只有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思潮,我们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最后,程恩富充分肯定了“重庆模式”,认为这个模式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值得深入学习和进一步推广。同时,国外的模式,例如白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模式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张耀灿指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元理论研究具有可行性和紧迫性。元理论研究之重要,是因为它是论证、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相应理论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应以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要看到,研究和掌握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研究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前提、依据和基础,“两个规律”不可分割;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体系结构应该进一步发展完善。对于当前学术界对张耀灿等人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争鸣不够的问题,张耀灿强调,加强学术争鸣才能深化认识,促其完善。
大会交流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清华大学帅松林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石书臣教授、河海大学孙其昂教授分别做了专题发言。余斌在“资本主义已死,社会主义当立”的报告中指出,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资本主义的生存条件,而市场无法无限扩大已经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了穷途末路。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还远未结束,未来若干年内世界局势必然发生很大的变化。帅松林以“树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学新风”为题,从自身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来一套以美学为传播媒介,深受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石书臣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谈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信仰魅力;二要提升理论水平,增强理论魅力;三要加强师德建设,增强人格魅力。孙其昂则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行动思路的角度,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四化”,即视野系统化、方法科学化、主题内部化、队伍精英化。
本次研讨会还分别就思想政治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四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和交流。《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三家期刊社的负责人还与参会代表交流了如何撰写科研论文及如何办好学术期刊的心得体会。会后部分与会代表到蒙牛乳业研发中心和昭和草原进行了参观考察。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为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辛苦而周到的服务。
与会代表们认为,研讨会为全国各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这对于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经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和实践素养,加强学界之间的联系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并希望每年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学术研讨会。
第五篇:“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6年5月14日
2006年5月13日至15日,“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淮安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国家文物局、国家《清史》编委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聊城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等高等学府与科研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学者、淮安市部分文史专家和淮安地方院校的代表也出席了研讨会。此外,国家与省有关部门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到会代表103人,多为明史、清史、运河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中国城市都会史、中国自然科学史、中国历史地理、城市规划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研究领域中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向会议发来了贺信。会议一共收到论文48篇,其中有35位专家作了大会发言。
会议于5月13日上午在淮安市淮州宾馆开幕,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教授主持了会议,中共淮安市委副书记、淮安市市长樊金龙同志致欢迎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交通部代表王明志、水利部代表祁正卫、国家文物局代表李耀申先后致辞祝贺。之后进行大会交流发言。与会学者以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围绕淮安“运河之都”的历史定位、“运河之都”淮安的历史地位、作用与特点,围绕淮安城市的兴衰嬗替,淮安城市未来的发展、运河历史文化研究以及运河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申遗,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会议交流发言于5月14日下午结束,宋林飞教授对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丁解民同志致答谢辞。15日上午,与会专家还实地考察了淮安市区的运河历史文化遗存。
这次会议学术层次高,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中有博士生导师15人,研究员、教授、博士42人。会议主要收获有:
一、对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历史定位达成共识
与会代表认为,京杭大运河被世界公认为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她不仅是中国历代重要的经济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明的重要象征和载体。
与会代表认为,京杭运河贯通五大自然水系,淮安地处古淮河之滨,握邗沟入淮处末口和泗水入淮处清口,在京杭运河的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淮安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通邗沟,邗沟是大运河最早的河段之
一。隋大运河全线贯通后,淮安作为“江船达扬州入淮,汴船自清口达河阴”的中转站,地位重要,商旅辐辏,城市繁荣。元代以后,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明清时期,确立了以内河为主的漕粮运输制度,并设立统管全国漕运的理漕长官,驻节淮安府。据光绪《淮安府志·漕运》记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艘,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虽山东、河南粮艘不经此地,亦皆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咽喉要地也”。同时,负责督运的漕运总兵官也驻节于此,与漕运总督并称文、武二院。时转运漕粮的官军曾达12万多人。同时漕运总督兼巡抚南直隶淮扬庐凤四府及徐和滁三州,淮安为苏北与皖北地区的政治中心。
为了方便漕运,明朝廷还在淮安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漕船制造厂,由工部分司管理,仅1490至1544年的55年中,在清江成造的漕船就达30558艘,占运河漕船的绝大多数。同时,在清江浦建有规模宏大的漕粮转搬仓—————淮安常盈仓,该仓有800间仓房,可容纳150万石漕粮,由户部分司专管。同时,刑部也派有专官驻淮,称漕运理刑刑部,具体负责漕运中的刑事案件问理工作。
明代黄河全流夺泗、夺淮以后,淮安作为黄、淮、运河交汇处,成为治理黄、淮、运河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治黄、治淮、治运,根子在治黄,重点则在于保证漕运畅通。“治河、导淮、济运三策,毕萃于淮安清口一隅。”故明代总河一职,多次由总漕兼任。清代漕、河管理机构分设,河道总督初设山东济宁,康熙十六年,始迁于淮安清江浦,便于就近指挥。雍正年间,将河道总督职掌一分为三,涉江苏、安徽之境的,受辖于南河总督;涉山东、河南之境的,受辖于东河总督;涉直隶之境的,受辖于北河总督。其中又以设于淮安的南河总督最关紧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明清时期的淮安,是大运河沿线最重要的运输、治水的指挥中心,其“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名实相符,是他地无可取代、无可相比的。
二、对“运河之都”淮安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与会专家通过多视角、多侧面的深入研讨,认为,明清时期淮安作为“运河之都”,发挥了“五大中心”的重要作用。即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可以说,淮安一带的黄河安,则大运河安;淮安一带的运河通,则漕道通;淮安的支运、兑运顺,则漕运顺;淮安仓的漕粮足,则京城粮足;驻淮安的漕运总督尽职尽责,则国用无虞。在大运河漕运历史上,淮安厥功伟矣!在北京维持作为明、清大一统封建王朝国都的历史上,淮安的贡献大矣!
三、对“运河之都”淮安兴衰的原因高度认同
与会专家广泛认为,“运河之都”淮安,因运河兴而兴,也因运河衰而衰。既得水之利,也受水之害。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的驻节,使淮安城市“俨如省会”。盐商巨贾的云集,更为淮安城市的繁华注入了活力,使淮安城市发展达于鼎盛,从末口到清口,有十多个城镇,“夹岸数十里,街市栉比”,使这里的人口聚集度非常高,淮安“三城内外,烟火数十万家”,人口规模居于全国名邑大都的前列。
与会专家指出,在当年运河经济兴盛时期,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列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有“南有苏杭、北有淮扬”之说。同时,虽然当时淮安城市繁荣,但由于常受洪水受害,农业经济条件恶劣,与城市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末,随着漕运改海,津浦铁路开通,运河的作用下降,加之水灾兵燹,淮安城市也逐渐衰落。
鉴于以上认识,与会专家对如何保护“运河之都”淮安的历史文化遗产及振兴淮安、再现昔日辉煌,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
一、进一步加大保护“运河之都”淮安历史文化遗存的力度
会议认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运河之都”历史文化遗存弥足珍贵,挖掘整理、保护利用、积极参与“申遗”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与会专家就此提出:
1、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应以淮扬(淮安至扬州)为主要代表之一;
2、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清江大闸、清晏园、河下古街等,可考虑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3、建设中国运河博物馆及中国漕运博物馆;
4、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妥善保护老城。
二、建设现代“运河之都”淮安的新战略
与会专家认为,要重现昔日“运河之都”的辉煌,建设现代的“运河之都”,需要增强新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1、规划与建设淮扬镇、淮宁、淮连、淮蚌铁路,加强淮安铁路枢纽建设,促进淮安加快融入长三角;
2、规划与建设机场,为淮安与周边地区提供便捷的航空条件;
3、规划与建设淮(安)扬(州)城际交通,形成淮安与南京都市圈的快速通道;
4、加快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和淮北盐河航道“五改三”工程,疏浚泄洪与水运入海通道。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江苏实施的沿江、沿海、东陇海沿线发展战略,对淮安的覆盖不足。作为江苏的腹地,淮安需要新的发展战略作为补充。他们倡议:将江苏腹地淮安建设成为特大型城市,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培育江苏第四大都市圈。通过进一步促进淮安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增强辐射效应,带动周边2000万左右的人口,形成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
会上,淮安市人民政府还向有关专家学者颁发了“淮安市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的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