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
【篇一】
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关键在于突出问题导向。监督是制约、督促和规范之意,对问题不监不督,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并不是监督的本意,监督有力才能支持有力,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揭短亮丑,强制或督促被监督者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监督目的。一切从问题入手,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监督全过程,人大监督才能精准发力、增强效能。会前调研要坚持“以我为主”,自主选择走访对象,明察与暗访结合,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会议审议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敢于亮剑发声,直击问题实质。要完善督办机制,跟踪推进问题整改,形成监督闭合回路。动员千次不如问责一次。对监督中发现的违法问题,要责成有关方面依法整改,并追究法律责任;
对审议意见落实不力或办理不认真的,要依法启动质询、撤职案等手段,让人大监督长出利牙、咬合有力。
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蕴含的是一种价值追求,彰显的是责任和担当。人大监督刚性不足、实效不强是问题表象,根源在于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缺乏担当斗争精神。一些同志认为在人大是“二线”歇脚,不是“一线”创业,工作“意思意思”就行了;
有的存有“多栽花,少栽刺”思想,明哲保身,温情脉脉。人大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人大监督不仅是宪法法律要求,更是制约规范“一府一委两院”职权行为、维护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有力保障。人大监督越有力,人民越有获得感。人大监督如果不严格、没有力度,就是缺位和失职,就是对人民不负责任。人大要摈弃“二线”思想和情面心理,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理直气壮履职,动真碰硬监督,持续跟踪督办。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充分发挥社会专业力量作用,增强履职本领,提升监督底气、硬气。
进入新时代,人大工作被赋予更多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人大是工作机关,就要有效运作、发挥作用。没有刚性和实效的监督,不是真正的监督,是做做样子、流于形式。地方人大要勇于担当作为,切实履行职责,以更严的要求和更硬的举措,推进人大监督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篇二】
为法律监督的重要方式,检察建议不仅是办案手段,更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媒介。用好检察建议,能够让法律监督有效延伸,让检察机关在作为提升中自强发展。具体路径为:
一是提高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检察建议作为检察监督的重要手段,应在立法层面进行更加系统高位的规范。一方面,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检察建议。在检察建议运用较为广泛的刑事诉讼领域,检察建议立法仍停留在司法解释和工作规范层面,相较于检察建议在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的体现,立法层级低且存在较多模糊性,这也使得检察建议在三大诉讼立法规范上缺乏协调性,故应当在相关法律修改中进一步明晰和确立检察建议。另一方面,助推专门性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出台。为适应新时代检察建议的发展需要和实践要求,有必要通过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针对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制发程序、法律后果进行更加系统的规范。
二是加强检察建议的监督刚性。检察建议的刚性,突出体现在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规定中,将检察建议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一旦行政机关怠于履职,即会产生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结果。但在司法实践中,多数检察建议缺乏刚性后盾,检察建议流于形式。为此,要善于运用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和宣传智慧,提高检察建议的监督刚性。应促进检察建议纳入人大监督范围,借助人大监督,提升检察建议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同时,采取有效送达方式增强刚性,如通过检务公开和舆论引导,增强检察建议的落实力。
三是提升检察建议的质量水平。检察建议代表检察形象,代表法律监督权的运行,离不开质量和权威。检察建议的有效性和作用力,最终要依赖于检察建议质量。一方面,要提高调研论证本领。注重检察建议问题导向,切实关注发案单位、系统或行业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因素,善于运用业务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撑,提升调研能力和水平,增强检察建议论证力、说理性和可行性,提高检察建议监督水平和效用价值;另一方面,要加强文书质量管控。对撰写的检察建议文书,要严格进行质量把关,避免出现用语瑕疵和逻辑错误。借助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上传检察建议书,在促进检务公开、强化舆论监督的同时,倒逼质量文书升级。把检察建议纳入案件质量评查范围,促进检察建议质量不断提升。通过检察建议文书评比和优秀文书汇编,鼓励和指引检察建议书制作。
四是增强检察建议的落实保障。检察建议不能停留于发出,更要重视反馈和落实,这需要检察机关加强制发管理和跟踪督促。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检察建议制发管理程序,以检察机关内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平台,加强检察建议的统一编号、文本规范和程序审批,注重对检察建议的落实跟踪、办结归档管理和质量评价。加强与其他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协同配合作用,以文件会签、联席会议等方式,强化检察建议在行政执法和司法办案过程中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与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健全违法违纪线索移送衔接制度,对于运用检察权仍不能保障的检察建议,及时诉诸纪检监察手段,给予保障落实。
五是深化检察建议的治理作为。立足办案,针对问题,研判制度漏洞,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层面上的制度构建和落实,才能有效延伸法律监督,促进检察职能与法治需要的深度融合。以检察建议为路径,一方面,要用好诉前检察建议。在行政公益诉讼和督促依法履职领域,敢于行使检察机关对其他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具有的制约监督职能,对于适格情形常态化适用检察建议监督方式;另一方面,要深入参与社会治理。检察机关的作为亮点和体现,往往在于案件办理后的社会治理延伸,这需要在司法办案过程中,积极探究案件背后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检察建议,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和制度完善。
【篇三】
人大要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行职权、增强监督实效。总书记关于人大监督工作的理念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兼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时,总书记就提出要“加大监督的力度,运用多种监督手段在提高监督实效上狠下功夫”。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传承弘扬总书记在**工作时留下的工作理念,注重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创新专题询问监督工作,制定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办法》,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询问,着力打造“121模式”(即听取一次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两场专题询问会议、跟进一次满意度测评),为提升人大监督实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
一是创新会前收集发现问题机制,变“单向找问题”为“立体找问题”。
原先主要由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根据议题内容,采取调研和座谈的方式发现问题。**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调研、广泛征集意见作为开展好专题询问的基础性工作,全方位、立体式地精准收集群众关注的痛点问题和工作推进的难点问题:一是从专题调研考察中发现问题;
二是通过《**日报》等市属主要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三是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等征求意见建议;
四是从政府有关部门自查报告中发现问题;
五是向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二是创新会中提问问题产生机制,变“导演式”为“实践式”。
原先主要由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根据议题内容,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列出问题清单交由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会上提问。**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大胆改变这一“导演式”监督方式,坚持从工作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实践式”专题询问:一是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工作实际,从前期发现的问题中归纳提炼拟在会上提问的问题;
二是提问问题由提问人自行准备,不提前交给政府部门;
三是从现场网络直播网友提问中筛选关注度高的问题,交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提问。
三是创新会上发问回答机制,变“一问一答”为“多问多答”。
原先的问题清单是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和政府部门共同拟定,故政府部门的回答也可事先准备,会上问答形式基本就是一问一答式的“念剧本”。**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为增强监督的刚性,一是鼓励常委会组成人员盯紧一个问题,由多人多次提问,直至问到满意;
二是针对政府部门的回答情况酌情进行现场追问,做到“一问到底”;
三是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也参与提问,使询问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
四是政府部门现场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要求在会议结束后的10日内书面答复市人大常委会及询问人。
四是创新会议宣传报道机制,变“单一监督”为“复合监督”。
积极推动人大监督与媒体监督的有机融合,从会前调研,到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从会议现场的报道,到会后整改情况的报道,均引入市属主流媒体全程参与。一是对专题询问进行全程网络图文直播和电视录播,二是以专题片、系列跟踪报道等形式反映承诺事项整改落实情况,三是通过网络征集询问问题,将直播间网友提问转为询问现场的询问问题。这些全面深入的报道,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专题询问直播网页累计访问量超过12万人次),使人大监督的方式更加丰富、社会关注度持续提升。
五是创新会后跟踪监督落实机制,变“点式监督”为“链式监督”。
综合联动运用考察调研、座谈汇报、听取报告、专题询问、会后跟踪监督、满意度测评等手段打好监督组合拳,打造监督链条。一是将会上询问问题和会前收集发现的问题,及在网络直播时网友提出的意见,汇总形成问题清单,要求市政府部门根据问题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
二是同一议题的两场询问会结束后,形成专题询问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办理,要求规定时间内书面反馈研究处理情况;
三是在次年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清单及研究办理询问意见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切实推动承诺的兑现和问题的解决。
通过创新专题询问机制,有力促进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询问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提升了询问问题的精准度和深度,提高了审议发言的质量;
更促进了政府及其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工作,推动政府部门结合询问会上的回答和承诺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使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得到迅速推进和有效落实。
**年开展了消防工作专题询问,督促市政府领导多次带队调研检查消防工作,组织签订年度《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政府为核心、市直部门和行业系统为主体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推动各级各部门开展一系列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65289处,摸排并整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32家;
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共建成微型消防站2526个,并纳入了“119”指挥调度体系;
发动全市各商业区、工业区、旅游区组建区域联防组织75个;
新增消火栓127座,整修396座,社会火灾防控基础不断夯实。同时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在全国率先与共享单车开展消防公益活动,使3万辆共享单车成为消防宣传流动平台。
**年开展了房屋征收回迁安置工作专题询问,督促市政府加快安置房建设和选房回迁,推动解决不动产权证办理的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区上渡新苑、浦口新城和晋安区火车北站改扩建工程安置地d1地块3个项目551户745套5.775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完成回迁选房;
年底前可完成中寰花园(斗中加洋地块)等14个项目的回迁选房工作。**区凤仪家园、**区联建新苑二三区、金闽二期、永南佳园和晋安区洋里佳园5个项目已按规定完成初始登记工作,年底前可完成**区凤湖新城二区等18个项目的初始登记工作。
专题询问监督机制的实际成效,验证了对特定监督议题,有效组合多种监督形式,打造监督链条,可以达到比单一监督方式更好的监督实效,今后还可以把“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形式结合进来,切实打好监督组合拳,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第二篇: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刚性思考建议
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刚性思考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
要充分认识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和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制度安排,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是我国监督体系中层次最高、最具权威的监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作为区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是最主要的经常性工作。区人大常委会要将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行使职权、集体行使职权、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向社会公开作为基本原则,将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作为基本遵循,克服监督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不断增强监督刚性,保证和促进“一府一委两院”及其工作人员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二)加大监督力度。
一要加大对法律法规在我区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力度。增加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的数量。突出执法检查重点,促进法律关键条款和重点内容的贯彻实施。落实区委第五次人大工作会议要求,创新执法检查工作方法,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加大暗查暗访力度、推进法律知识问卷调查常态化等方式,查找影响法律实施的症结关键和深层次原因,将推动法律有效实施与完善法律制度紧密结合。探索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在常委会上作执法检查报告,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执法检查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跟踪监督,增强监督实效。二要加强对决议决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监督。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过程监督、跟踪检查、专题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多种监督手段和工作方式,延伸监督触角,开展持续监督、联动监督,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三要转变工作理念。从过去“讲成绩、讲成效”向“找问题、想办法”转变,克服监督工作的形式主义,严格按照《市委意见》和区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关于“两个三分之一”的要求,正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精准查找制约工作发展、事关群众利益的关键性和深层次问题。加强对问题原因的分析,依法依规从专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举措,并增加相关内容在报告中的比例。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要敢于提出要求,善于指导有关国家机关按要求做到位。同时,要避免凑问题、编原因,防止走过场。
四要提高审议质量。加强常委会会前调研,广泛汇集民意、集中民智,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减少常委会会议听取汇报的议题,采用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方式,做到“议而有决”。突出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加大审议力度。做好服务保障,丰富审议参阅材料,将专门委员会相关调研报告提供给常委会组成人员,作审议参考。探索由常委会会议审议“一府两院”办理审议意见情况,加大督办审议意见力度。
(三)精选监督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找准人大工作的着力点。
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区委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民生保障,有效运用对X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集中问题的梳理,广泛征求代表和选民意见,充分与“一府一委两院”沟通,将中央有部署、市区委有要求、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符合人民群众期盼、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作为监督重点,列入工作计划,增强监督的针对性、扩大监督的覆盖面。(四)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要落实好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完善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会议制度,规范列席代表审议发言工作。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建议督办,加强综合分析,将代表反映突出的问题纳入监督计划,把代表议案建议督办作为重要监督工作有效落实。特别要对连续多年反复提出的议案建议集中督办,加强对办理效果的评估,强化结果导向。对该办能办而不办的议案建议要通过专题询问、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督促办理。在议案建议办理中注重代表参与,更好回应群众关切。探索采取议案建议办理公开等措施,推动代表提高建议质量和办理机关提高办理质量。(五)加强自身建设。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政治保证。没有区委的领导和支持,人大监督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区委决策部署,将监督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及时向区委报告,争取区委的领导和支持,确保把党的领导主张和决策部署转化为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举措,转化为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实际效果。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人大监督工作,完善监督工作制度和议事程序,健全常委会、主任会、专委会内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提高监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兼顾专业化和代表性,进一步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常委会专职委员比例,配齐配强专职委员。提高专门委员会具有专业领域工作经验的委员比例,建立专业代表小组,聘任监督顾问和专业领域顾问,充分发挥专委会特点和优势。设立社会建设委员会,及时调整相关专门委员会职能,统筹安排常委会工作机构人员力量。配备具有财经工作经验的人员进入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机构。
第三篇:浅谈如何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浅谈如何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地方人大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必须在工作实践中改进监督工作,努力提高监督实效。
一、要始终坚持党对监督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宪法规定的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的根本保证。因此,县人大常委会在依法行使各项职权过程中,注重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接受县委领导,围绕党的工作大局确定监督工作重点,使人大的监督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合拍;坚持每年向县委汇报人大工作,凡遇重要决定、重大监督活动主动向县委请示报告,事先取得县委同意和支持;在遇到重大问题自身难以解决时,能及时向县委反映,依靠县委协调关系,排除阻力,提高监督效果。临武县人大常委会每年制定工作要点,通过县委审定,并以县委名义下发全县机关单位,就是党对监督工作领导的具体表现。
二、要突出监督重点
人大行使监督权应有量的控制,不能事无巨细,胡子眉毛一把抓,否则监督难以取得实效。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监督大事的原则,监督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本行政区域内那些带有根本性的、长远的重大事项。一方面既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度,从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中确定监督的重点;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政府工作的承受度,把握好轻重缓急,掌握好适当的量,重点要放在法律法规的实施上,放在“一府两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上,抓准几个突出问题,化力气、下功夫,一抓到底,使之出成效。在监督工作中,对于某一项监督内容也应紧紧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切忌面面俱到,否则难以深化,会影响监督的实际效果。
三、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
监督与支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是支持寓监督之中,两者往往融于一体,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大机关与行政、司法机关的根本任务、目标的一致性。人大监督“一府两院”的目的,是使它们的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人大实施监督的过程是对“一府两院”工作给予支持的过程,不能片面认为是对“一府两院”错误行为进行监督。因此,人大在监督过程中,要加强与“一府两院”的沟通和联系,取得彼此信任、相互理解,对它们的工作,只解难而不作难,参与而不干预,支持而不代替,肯定正确的行为,纠正失误的做法。对于“一府两院”具有开拓性的改革举措,要予以充分的支持;对于人民群众的要求,也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经“一府两院”主观努力仍解决不了的,要支持、帮助“一府两院”向人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使之取得理解和谅解。只有这样,人大的监督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环保世纪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农民健康行”、“民族团结进步行”等活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反映较为集中的热点、难点。同时“四行”活动的相关工作也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人大牵头开展好“四行”工作,就是对政府相关工作的大力支持,实实在在的增强了人大监督效果。
四、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监督工作中,要处理好常规工作与创新工作的关系,一些行之有效的常规性工作,要坚持做好,并且要进一步予以深化。但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些常规性工作,在实践中要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谋划工作,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突破。近几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在拓宽监督渠道、拓展监督领域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把事后的监督扩展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把单纯对事的监督扩展到对任命干部的执法、工作和廉政等情况的全方位监督。如临武县长河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县人大常委会事前开展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出决定,在县政府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中,进行全程跟踪督促,充分体现了监督的力度和实效。实践证明,以创新精神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更能体现监督的力度和实效。因此,在履行职能中,要不断探索人大工作的新路子,凡是法律规定的要大胆做,对人大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法律规定又不具体的,也要在不违反法律原则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大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监督的实效才能进一步得到增强。
五、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监督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者的自身水平。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机关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依法监督的能力是提高常委会监督质量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突出抓了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加强了常委会和机关的各项制度建设,规范了工作程序,并注意发挥非驻会委员的作用。由于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因此,在监督中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提高监督实效的原动力。
第四篇:多措并举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
多措并举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
(一)加强宣传,促进人大监督观念的转变。
首先要不断强化人大日常工作的宣传,通过对人大日常工作动态、人大代表先进事迹的宣传,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和人大代表不断深入人心。其次要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促使领导干部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从而端正态度,严肃认真对待人大监督。(二)创新监督方式,提高人大监督效果。
首先,要突出重点。要把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在年初人大工作安排中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安排。在开展监督时,重点视察,重点调查,重点检查,增强针对性。其次,要突出法律监督。始终围绕法字开展监督,坚持以依法办事作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和评价一府两院的工作。再次,要发挥代表的监督作用。在日常监督工作中,要多邀请代表参加,不仅仅是本级人大代表,还要多邀请驻本地的省、市等上级人大代表参与,来加强对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的监督。要把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结合,把监督情况通过各种媒介向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开,使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和一府两院的工作置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第四,要建立完善工作评议相关机制。要制定具体的对一府两院及政府工作部门实行工作评议的办法,如被评议单位未获半数以上满意或基本满意的,人大常委会应联同组织部门向党委提出调整该单位班子成员的建议,单位主要负责人应该提出辞职等。第五,要注重监督效果。每次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人大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视察等活动之后,都要及时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审议意见或建议,交由“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在整改过程中,人大相关工委要派人跟踪督办,力争问题得到解决,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三)加强自身建设,树立人大良好形象。
首先要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年龄、知识和阶层结构,适当增加专职委员;其次要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交流、大胆提拔重用,使人大机关干部真正“活起来”;再次要在坚持精简、统一、高效、廉洁的编制原则基础上,适当增加人大常委会机构编制。合理布局和充实人员,完善智囊和专门性机构及人员,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和程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监督工作实效。第五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规范工作评议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规范工作评议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工作评议是《监督法》规定的人大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方式的重要手段,笔者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评议,增强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做一探讨。
规范评议程序。要规范工作评议的各个环节,以制度的形式将其确定和巩固下来,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努力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首先要科学确定评议对象,结合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既要考虑工作的平衡性和评议的普遍性,也要考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大对执法单位的工作评议,不断增强评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根据法定的程序和要求,严格按照评议工作设定的内容程序,逐步进行,不能随意简化工作步骤,操之过急,不求实效,走走过场,切实把《监督法》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
系统开展调研。前期要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收集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找出规律,找准问题的症结,提出富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在评议调查阶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突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这个重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又要有所侧重,聚焦民生,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在继续用好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明查暗访等方式的同时,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广泛开展网络问卷调查、网上征求意见、民意测评等现代手段,尽可能多地征集企业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使评议调查更加充分地表达民意、反映民声,为组织开展评议工作提供可靠翔实的客观依据。
确保评议效果。要将强化整改、提高实效作为提升工作评议效果的重要抓手,有始有终地推进工作评议整改阶段的各项工作。会议评议结束后,人大常委会应根据评议会议上的评议发言,对反映强烈、形成共识的评议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形成书面意见,并以正式文件形式向被评议对象反馈,要求被评议对象根据人大常委会评议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整改,并限期上报整改结果。评议意见反馈有关部门后,要组织相关工委对评议对象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经常性地对评议对象办理评议意见的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由主任会议或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审议。对个别敷衍应付的,要敢于动真碰硬,依法运用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罢免等刚性方式,确保整改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