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五篇范文)

时间:2021-02-01 15:4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

第一篇: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

“树木与森林”看似抽象,其实内容非常具体。把发现的问题线索放到全局范围中,作出综合分析、判断,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一般中找出重点,这样才能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纪律审查工作服务于遏制腐败蔓延势头这个目标,就要深入了解所联系的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整体状况,结合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用从严治党的尺子来衡量“树木”和“森林”,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把查办腐败案件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大局结合起来,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坚决把隐藏其中的“烂树”连根拔掉,防止病毒蔓延。对于问题严重的腐败分子,一打就要起到警示效果。要站在政治的高度认识“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向。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重点不能泛化。纪律审查不能大水漫灌、水过地皮湿,不能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

不能根据自己掌握的问题线索,哪个容易就先查哪个;

也不能跟着感觉走,满脑子都是线索和案件,失去了对全局的判断和把握。必须突出重点,形成足够震慑。要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种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必须马上严肃处理;

有两种情况的要重点关注,抓紧处理;

有一种情况也要认真对待,不能放过。这就是中央根据形势任务确定的政策和尺子。纠正“四风”也要把握三个时间节点,重点查处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后的顶风违纪行为,越往后执纪越严。要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列入审查重点,作为纪律处分的重要内容,拿着放大镜去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含糊,不能等其他问题搞清了再一并处理。现在“四风”问题多已转入地下,但这种“星星之火”不可小视。一定要把“四风”问题死死看住,防止不正之风成为腐败的温床。

要抓住监督执纪问责的要害和关键。班子问题最重要,不管是哪个地区还是部门,都要先分析掌握班子情况。而在一个班子中,一把手尤为重要,决定着一个地方或部门的政治生态,必须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这样才能以点带面,促进“两个责任”的具体化和深化。对问题严重的一把手,哪怕是难办也要先办。只有把一把手看住了,把领导班子建设好了,才能以上率下,一个地方和部门的风气才能正起来。同时还要掌握好后备干部、即将进入党政领导班子的干部情况,不能出现“带病提拔、边腐边升”。要保证党的事业一茬一茬、永续发展。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震慑作用才会更大。

在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重要阶段,纪律检查机关要透彻分析“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第二篇:如何处理“树木”与“森林”关系—— 用好纪律审查“杀手锏”

如何处理“树木”与“森林”关系—— 用好纪律审查“杀手锏”

王岐山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治‘病树’、拔‘烂树’,形成震慑。”这就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眼于所属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整体情况,用好纪律审查这个“杀手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转变纪律审查观念

纪检监察工作不是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办,其职责是依“纪”进行监督执纪问责。纪检监察干部要正确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始终着眼于党风廉政建设大局,以纪律之尺衡量“树木”和“森林”,既盯住少数“烂树”,更放眼整个“森林”,避免和纠正把全面从严治党简单理解为处理少数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把纪律审查局限于查办重大案件的思想倾向。转变观念,紧紧抓好三方面问题。一是要重点查处“三类人”,即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二是要把握三个时间节点,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后的顶风违纪行为,越往后执纪越严。三是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问责的要害和关键。同时,还要掌握好后备干部、即将进入党政领导班子的干部情况,不能出现“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纠正一些错误倾向

当前一些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和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与纪律审查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其一,在工作内容上。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只重拔“烂树”,轻治“病树”、正“歪树”,忽视“森林”健康。具体表现为,重视问题线索的前期调查,而忽视纪律审查的效果和治本作用,警示教育效果不明显,整改措施跟不上,未能充分发挥震慑腐败、纠正错误的治本功能。

其二,在工作方式上。一些纪检监察干部不能转变纪律审查观念,做到快查快结、快进快出;一些人只注重收集被调查人违纪事实及错误性质的证据,而对具有从轻、减轻或从重、加重处分情节的证据考虑较少,不能突出纪律审查的全面性、精准性;少数人在具体工作中不能严格执纪,“小错”不忍心处理,怕得罪人,甚至选择性执纪。

其三,在落实主体责任上。一些党组织不能正确按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方式表面化、形式化。一些党组织落实仍然不到位,认为本管辖范围只要不发生大的腐败案件就行了,缺乏责任担当。切实落实“两个责任”

没有“两个责任”的落实,没有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纪委的认真履职,纪律审查就是一句空话。

要健全机制,严肃倒查追责。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领导、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的主体责任,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制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各级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的日常监督,不断健全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强化倒查追究,建立制度化、程序化和常态化的责任追究体系,坚持“一案双查”制度,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于纪委监督不力、监督缺位的责任主体,要追究相关人员监督失职的责任。不断强化纪律审查

要坚持纪在法前,用纪律的尺子去查找“病树”、“烂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新修订的“两项法规”精神。决不能用处理“少数”问题干部来代替对“多数”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教育管理。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根据自身情况成立检查组,分片划区、明确责任,针对“四风”变异、隐身问题进行检查,重点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行为。特别注意要在重要节点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提醒和明察暗访。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依纪进行问责。执纪中,要着眼于查清主要违纪事实,尽快作出党纪处理,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要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通过警示教育专题会、主题宣讲团、下发违纪党员干部忏悔录等形式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在加大巡查检查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目的不同开展各类约谈,对党员干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防止由“破纪”向“破法”演变。更多地运用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进行问责处理,在做到对各类违纪问题“零容忍”的基础上,对一般涉案人员进行挽救帮助,体现组织关怀。

拔“烂树”应计成本,要严格遵守纪律审查的时限要求,坚持快查快结。集中精力把主要违纪问题查清后,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做到用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代价,最大限度地惩治腐败。

要加强反腐败组织协调,整合资源,更好保护“森林生态”。改革和完善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突破案件和调查取证的效率。健全与公检法机关日常协作机制、相互移送问题线索工作机制,完善检举、控告制度,加强对问题线索的梳理、分类和归口管理,健全线索集体排查制度,规范线索的梳理分析研判,突出线索核查重点,提升问题线索综合处置能力。

(作者李其超系山东省阳谷县纪委书记)

第三篇:处理好上级下级的关系

国际经贸专题心得体会

即将毕业,学院为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组织开展了四场专题讲座,从如何解决上下级关系、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等方面给我们讲述了毕业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种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给我们讲了就业环境和就业的形式还针对我们每个人一些困惑解答,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技巧,为我们就业,踏进社会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其中陈朝阳老师为我们讲解的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让我产生了兴趣,别切切合实际的讲非常实用,所以就此来说说我的收获与体会。

陈朝阳老师给我们讲到了毕业后在工作当中如何的处理上下级沟通、相处的一些问题,还有平级同事之间还有与一些资深的老员工之间的一些沟通技巧。我觉得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涉世未深的年轻毕业生来说,实在是非常棘手的问题。90后的生活环境已经成长经历是这些问题产生的很大的音响因素。除此之外,陈老师在此次的讲座当中为我们剖析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习惯和特点,为我们提了许多的建议也与我们分享了他在生活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正准备步入社会、迎接全新挑战的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也增加了我们日后在工作岗位中更好地发展做出了铺垫。

一、如何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一)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即上级与下级之间矛盾解决的成功与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预定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整个领导体系领导绩效的高低,为原本困难的问题再加上一层困难。所以,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上下级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如何处理与上级之间的关系

1、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从初中的政治课堂上,老师就交给我们如何用换位思考去解决和同学之间出现的矛盾。现在我们已经步入社会,接触的人越来越多,接触的层面越来越广,所以换位思考是一个很有效解决隔层关系之间矛盾的方法。人都是生活在一个统一联系体当中,自然要与他人不断的发生联系。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各持已见,沟通永远都只是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也就无所谓有效沟通。只有放下心中对自我的坚持和对他人的偏见,将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找到双方争执不通的症结所在,便可雨过天晴,相互充分理解。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有时候领导作出的决策可能会影响的个人的利益,但是,领导肯定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为了大局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不会因为个人因素去看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体谅领导的苦衷。

2、承认双方的差异存在的合理性,理解双方产生的差异。或许身份不同、等级不同;或许是人世观、价值观不合;或许性格相反、思路相悖。每一个人的出身、遗传基因、文化影响已经定为事实无法更改,我们在与领导沟通时必须承认并理解这个事实,即使强势的一方有可能使对方暂时屈服于认同其观点,差异依然不可消除。与其执拗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不如欣然接受。沟通也自然增添一份理解的恬淡。

3、相处要真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和领导之间的沟通也是如此。我们都有沟通的需要,有被理解的期望。所以我们要以一个真诚的态度去和领导交流、互动。尽管讨论与争执不可避免,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存在,每一个人都被允许表达不同的声音,怀抱真诚的心态,就算面红耳赤,也不会计较所得所失。当你的思想碰撞我的思想,你的气度包容我的理解,沟通便绽放美丽的花朵,理解也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如何处理平级之间的关系

平级之间较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其中夹杂着利益关系、合作关系甚至更有情感关系,所以处理好平级之间的关系就更讲究方法。平级之间多为合作伙伴,决定着办公环境的好坏,因此平级之间有讲究尊重、相互信任,但不代表要一直随声附和,我们要拿出自己的主见,坦诚相待,这样才能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1.取得主管的认可

在部门工作时,平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会更多一些,因此,关系更难处好,因此要注意礼节和人际关系;在重要的工作中,要将重要的结果首先向主管报告,多为主管考虑以取得其认可。在跨部门接触时,先请同阶主管打好招呼,有争议出现时,请上级出面协商。在同级之间,平时要建立互助团队的良好默契。

2.要避免的问题

在平级之间,要注意避免部门本位主义,员工短视倾向,对组织的结构偏见,个性的冲突、猜疑、威胁、恐惧等。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建立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默契,更好的做好工作。

3.策略

在平级之间,如果要更好的相处,沟通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我们更好的了解到对方,才能将彼此之间的关系拉近,从而和谐相处,在关键时刻,还可以互相帮助,建立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是很好的朋友伙伴。

学会处理好自己与领导之间、自己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同事和领导不仅仅充当着自己的合作伙伴,他们更是我们的朋友,可以给闷闷出谋患侧、指引方向,让我们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学会到更多东西,让我们不断进步。

二、学习感悟

(一)对待工作的态度

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找准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同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并且主动帮助他人,给自己的工作团队带去正能量。

1.认识自己

四次讲座无疑是学校我们在毕业前夕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各位讲师们给我们讲述了他们自己的找工作的一些经验。从他们的经验中我知道了不管是在我们找工作还是在工作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知道自己我们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擅长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就是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客观地评价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希冀。

2.走出误区,少走弯路

在我们找工作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些不利于我们今后发展的误区,比如,非高薪不做,非本专业不看,费白领不做,非大型企业不去,非大城市不留等等。我们不能把自己陷在这些无趣中,我们知道,不经历一番磨砺怎么能成就一番事业。高薪,高职位都得通过我们工作的积累慢慢实现,不能一蹴而就。

(二)工作中同事关系处理

现阶段是我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能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一个良好的考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十分重要。不管我们以后在工作上是从一而终,还是历经几次工作岗位的变换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工作,第一份工作带给我们的无疑是今后职场路上的第一桶金。从第一份工作我们不仅能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个人的锻炼绝对是最好的时机。所以把握住和工作中同事的关系,处理好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1.与上级沟通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的的是,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屈卑与他人,不能为了讨好领导做一些溜须拍马和不要尊严的事情。其次,领导之所以是领导,说明他比我们有经验,有阅历。我们要虚心求教,不懂就问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吸取经验。再次,我们要给领导面子,当领导做错事情时,我们要敢于提出来,但是方法一定要委婉不能当着众人的面,找一个适当的机会,私下里和领导说清楚。最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守住自己的本分。

2.交流分年龄 我们在与他人交流和相处过程中需要学会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或许这样让人就得我们圆滑,但是这个社会就是让我们学会在不同类型的人群中如何生存。我们在处事中,不仅要考虑他的地位,还要看他处于那个年龄段。我们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用不同的话题和交流方式来与他相处。可能这些对我们来说会很难,但是只要我们以坦诚的态度和他人交往,就一定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和他人交流相处的方式。

3.个人的看法

与人相处说起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老师交给我们这么多的在工作中的相处之道,我觉得关键的还是看我们自己平时的做法,这些相处的道理只是一种他们总结的经验。或许现在的我们还比较天真,比较单纯,对这个社会认识还不清楚,但是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勇敢的走进社会中,大胆的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本领,以平常心来面对我们即将面临的种种挑战,不应太计较个人的事。有一句古话叫做吃亏是福,可能在一开始我们和别人相处会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总结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听了这四场讲座后,我们可以更加自信的用自己的所学来迎接我们即将走进的职场生活。未来属于我们,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未来要遇到的挫折和挑战,大步向前,去开辟出属于我们的蓝天。

第四篇:怎样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而能否正确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能否坚决执行上级规定、模范执行本级各项规章制度、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立足本职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根本性问题。正确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既是班子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构建“和谐国税”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局的安排,结合我自己作为县市“一把手”这几年来工作实际,准备从处理好班子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分析和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具体做法等三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首先要正确认识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由于每一个单位的班子成员都是由不同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领导个体组成,因此,在班子成员之间必然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工作中不仅有分工,更需要有合作;思想认识上既要有高度地一致,也有诸多矛盾的现象;感情上有坦诚交流的需要,也有疏远隔阂的可能。所有这些重要性都会反映在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体现在干部职工的看法上,表现在最后的工作实绩上。可见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形成“风正、气顺、劲足”的国税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一)正确认识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关系,可以保证领导班子的团结和统一

团结是顺利开展领导工作的基础。领导班子怎样才能团结统一呢?我认为,如果领导群体中的各个成员,都本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工作原则,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六多”“六少”,即多信任,少猜疑;多负责,少推诿;多民主,少专横;多奉献,少自私;多关心,少冷漠;多理解,少指责。那么,就能减少班子内部相互之间的摩擦。这样的领导集体才会是一个步调一致、团结战斗、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反之,如果在领导活动中,领导群体中的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或者面和心不和,那么,势必内耗,矛盾不断,更无法带好队,收好税。

(二)正确认识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关系,可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作为班子内部关系的最终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班子之间关系处理得正确与否。班子内部各种关系处理得妥当、正确,班子成员之间互相信任,感情融洽,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就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工作的节奏,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反之,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诸种关系,造成相互关系不正常,甚至很紧张,缺乏信任感和凝聚力,形同散沙,就不会形成整体合力,表现出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互相拆台、互不负责的不协调现象。所以,要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关系。

(三)正确认识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关系,可以树立领导班子的良好形象

领导班子的整体形象是其内部结构素质、相互关系、整体功能发挥的外在表现。在领导班子结构和领导班子成员素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塑造良好的领导班子形象,首先取决于一班人的团结与合作,形成合力,发挥出高效的整体功能。实践证明,领导班子成员能够从大局着眼,讲党性,讲原则,守纪律,按制度办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补充,领导班子好的形象就能够树立,领导集体在群众中的威信就能够提高,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相反,班子内部关系处理不好,造成无谓的矛盾丛生,班子成员相互拆台,相互掣肘,甚至造成内讧,群众望而生畏,弃而远之,领导班子形象一落千丈,肯定不会得到群众的拥戴!

二、对班子成员之间关系的分析

上面我就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谈了一些看法。但仅就重要性问题有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还要对领导班子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进一步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干部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都在发生着很大变化,党的领导职能、领导制度和实现领导的途径、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使领导班子成员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进而影响着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正确处理。从实际工作上看,影响班子成员之间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存在,同样体现在领导班子各成员具有明显的性格行为特征上。有的反应敏捷,有的深思熟虑;有的冷静,有的急躁;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正因如此,也会使各个成员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可能就会表现得更加错综复杂。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差异往往就会反映在对问题、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中,产生意见、评价不一致的分歧。由于个体性格特征的复杂性、内隐性和可变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对领导班子成员思想观念的影响,并与性格特征交织在一起,使得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而产生的分歧和摩擦有增加之势,注重个性差异也是一把手要高度重视的。

(二)在领导制度方面由于执行得不力或偏颇而发生的关系问题

领导制度是班子成员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工作规程和行动准则。包括民主集中制的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等。在领导制度方面由于执行得不力或偏颇,不能切实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制度处理问题,也容易造成领导班子之间不团结、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比较突出;容易出现:“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意见相左,相互指责,形不成统一认识等等。

(三)在领导工作方面由于诸多原因而发生的关系问题

在开展领导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分工不同,领导成员担任着不同的领导职务,承担着不同的岗位职责。不同的工作职责,决定着各自的领导活动范围和工作方式,并在某种程度上使其领导行为朝着本位方向倾斜。这种因分工的不同而产生的行为差异,往往会导致有些人强调自我的重要,忽视他人的价值,注重本人分管的工作,忽视别人负责的领域,只讲分工,不讲合作,使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和谐的因素。

三、正确处理班子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有效途径

(一)正确处理班子之间关系的原则

班子内部存在着诸多关系,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处理。我认为正确处理班子之间关系的原则,最基本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局原则。

在处理班子之间关系过程中,要始终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单位的健康发展出发,个人、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大局是相对的,集体、部门是大局,个人则是小局,班子团结是大局,班子成员之间的个人矛盾则是小局,等等。着眼于大局,从大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处理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要领导方法和工作原则。现实中常常会发生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和矛盾,“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班子成员都要着眼于大局,以大局为行动准则,而不应以个人得失利害为准则。在具体处理关系时,一是不计较个人得失;二是自觉维护班子集体领导的权威;三是有时上级、班子集体的决定自己认为是错误的,有意见可以保留,但一经决定,也要坚决服从。我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是这样处理的。

第二,尊重原则。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了他人,就等于更尊重了自己。如我局的班子成员包括局长助理6个人当中,就有4人是交流干部,可以说是来自四面八方,领导的信任、干部职工的期盼,都是为了国税工作的大局,我认为在班子成员中,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人格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我十分重视彼此间在人格上的相互尊重,即使有时工作上相互有些矛盾,都告诫自己保持冷静,只要是从工作出发,从宁国国税的发展出发,从与人为善的角度出发,都应当尊重、理解。二是尊重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工作中,对他们的正确意见表示肯定,并尽量采纳;瑜瑕参半时,就充分肯定其正确部分;他人意见不对时,就平心静气地说明道理。三是尊重班子其他成员的分管权限。班子内部都有明确分工,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虽然在重大问题上是由集体讨论决定执行的,但在日常工作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一般不要越权干涉。四是尊重班子其他成员的劳动和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正确处理班子之间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信任原则。

相互信任、互不猜疑,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是正确处理班子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减少许多因猜疑所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人只有自己行得端,立得正,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同时还要信任别人,正确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忠言和直言。正是因为别人信任你,才敢于同你讲真话,敢于同你倾诉肺腑之言。信任别人和被人信任,既是领导者高贵品质的表现,也是正确处理班子之间关系的必要前提条件。在我局的日常工作当中,我们就提倡议事时畅所欲言;交谈时敞开心扉;决定后坚决执行。

第四,协调原则。

协调,就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把思想统一在共同目标上,并为此团结奋斗。协调,要求班子成员统一行动听指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遵守党的纪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协调,要求班子成员之间经常进行思想交流,相互之间多沟通,以化解矛盾,减少摩擦。协调,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求大同,存小异。在我局,我们采取的二项重要举措。一是每周一的局长例会;由各分管领导在例会上通报上周工作,重点是工作开展情况,布置工作未完成的原因和补救措施和本周工作安排;使分管领导对其他部门的工作情况充分了解,并沟通协调好交叉工作;二是召开局务会实行中层干部季度述职制,由中层干部向局务会述职,使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对全局的各项工作都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

第五,团结原则。

团结就是要求班子成员在处理班子之间关系时,始终本着能够增进班子团结的宗旨来进行。比如,我们在召开党组民主生活会、党组会、局长办公会时,都能本着团结的愿望和目的,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由此班子成员就能够敞开思想,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坦诚相待,相互切磋,相互批评,相互帮助,使不健康的思想认识、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得到及时纠正,正确的得到坚持,从而达到统一基础上的新的团结;反之,如果不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可能变味,要么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要么相互指责。其他如不同年龄段成员之间、一把手与副手之间、不同个性不同思维方式领导成员之间等关系的处理,团结的原则是否贯彻始终,结果都会不大一样。但我们讲团结,是讲党性、讲大局的原则,而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任意迁就的勉强统一。在日常工作出中现差错的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斗争的不斗争,一味回避矛盾。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其消极、庸俗的作风,应当切实避免。

(二)正确处理班子成员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

正确处理班子成员之间关系的途径有多种,如优化班子结构、恰当配备领导班子成员等,但我认为根本途径是在建立健全制度和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的同时,作为“班长”要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建立健全制度。

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起作用的。党的制度是党内生活、组织的活动、运转规律的条文化、规范化。当前,除了继续建立完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等基本制度外,应该结合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任务和对领导班子的新要求着重建立健全下列制度。一是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制度。这是提高领导班子成员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根本措施之一。当前仍然存在忽视理论学习的倾向,把学习视为“软任务”、“额外负担”,重事务、轻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健全理论学习制度。这一方面要向市局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学习,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的劲头。二是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为保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当前应有重点地建立健全有关具体制度。几年来,我局相继建立健全了局长办公会制度、局长例会等议事规则以及我局工作规则等。三是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我们做到:严格程序,会前有准备事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会中认真对照检查,制订整改措施,会后加强跟踪管理。

税务部门是政府行政执法部门,为规范执法,在日常税收管理当中,我们还根据上级局规定,结合宁国实际,也相继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办法,如:欠税管理办法、减免税受理、审核、审批管理办法,退税管理办法、所得税税前扣除以及耐磨、煤炭、农副产品等宁国“六大行业”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对于减免税、退税、所得税税前扣除等重大事项,明确了在分管领导审核后,必须报局长办公会研究讨论。这些都为规范管理,优化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

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制度,重要的就是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制度。否则制度再好、再完善,不认真执行,只是一个摆设,有时比没有制度更坏。制度的贯彻执行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要不断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制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兑现落实。要通过学习和引导,使班子成员不断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按程序办事、按规定办事、按集体讨论的决定办事。二是要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为了维护制度的权威,发挥制度的威力,坚决改变执行制度“弹性过大,灵活性太多,原则性不够”的现象。我局对凡是对重大问题自作主张、“先斩后奏”,或者有章不循、明知故犯的,都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经济和行政责任。三是一把手要有良好素质保证制度的执行。制度执行得好不好,关键在一把手。一把手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把维护制度、执行制度作为衡量自己党性的基本要求。要克服特权思想,增强公仆意识,以身作则,处处起表率作用。四是强化考核。为加强监督,我局还制定了综合考核办法,对于分管范围内出现的工作失误的,将追究分管领导的连带责任。

第三,沟通协调,民主集中

在日常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搞好和维护班子沟通协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取决于一把手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坚持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一是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处理好班子成员间的关系,一把手既要扩大民主,又要善于集中,不折不扣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果断而不武断,有主见而不主观。按照这一要求,我努力做到:在制度上,制定完善民主决策的程序、内容和范围,坚持定期召开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局长例会,做到会前定议题、有部署;会上研究问题,统一思想;会后有决议,分头去落实。在决策上,对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先要广泛征求意见再提交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认真讨论,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定。一般性问题按分工负责由分管同志独立决定,避免事无巨细都由集体决定。在工作布置上,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班子成员提出观点、拿出意见、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二是处理好分工负责与集体领导的关系。作为正职要充分发挥副职的作用,我感到,班子每个成员,都各有优势和专长,熟悉一个方面的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挡一面的能力。而工作又是大家干的,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为此,在工作中,我注重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专长,进行合理的分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并注意听取和采纳他们的意见,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做到属于分管领导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谁主管谁负责,积极工作,让分管领导能感到其存在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发挥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确属事关全局,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事项,也要首先征求意见,进行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如:近期宣城市局先后召开了网上办税业务、纳税人端信息采集系统推行以及征管工作会议后,局长办公会就专门听取汇报,包括向每位班子成员传达会议精神,听取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具体贯彻意见,然后集体讨论,帮助完善。

三是处理好个别沟通与集体研究的关系。沟通和协调是形成和集中正确意见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疏导和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工作中,往往由于缺少沟通和协调,产生不必要的误解甚至出现矛盾,而恰恰由于有了沟通和协调,一些误解和矛盾得以化解,形成共识。我感到,在互相沟通与协调,促进团结的问题上,少一句不如多一句。为此,在工作中,我注重加强沟通与协调。对重大决策事项,在班子集体研究决策之前,都主动与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进行反复沟通、充分协商、达成共识,为班子集体研究决策打下基础。这个沟通和协商的过程,实际是统一思想的过程,是减少阻力的过程,是完善方案的过程,也是贯彻实施班子正确决策的过程。

第四,与人为善,凝聚人心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作为“班长”,必须尽可能地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优势和能力,同时“班长”更需要靠坦诚、诚信、公正处事的态度和作风感召人,需要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技能感召人,努力提高影响力和人格魅力。

一是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尊重班子成员的个性特征,每个班子成员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和爱好特长,在工作中尽可能求同存异,扬长避短。努力做到公正处事、平等待人,不有远有近,不厚此薄彼,努力建立起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和谐工作局面。

二是团结共事,与人为善。对同志,努力做到宽以待人。对工作推功揽过,敢于承担责任。对全局性工作出现失误,我总是主动承担自己所负的责任,不推卸。想问题,做决断,注重换位思考。做到与人为善,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对工作中出现的认识上的不统一、方法上的不一致,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努力化解误会和隔阂。对不同意见和呼声,力求做到不轻易否定,认真吸取采纳其中的合理部分,融入到工作和决策中。

三是沟通思想,建立感情。在工作中注意加强与班子成员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增进情感,同时力戒关系庸俗。我感到,对待班子成员(包括一般干部),不仅表现在有民主意识,而且也应表现有同志式感情。对待同志,注重关心,关注每个同志的需求并尽可能帮助解决(包括:家庭的困难和问题,子女的求学和就业,工作上需要的帮助等),创造工作的动力。

以上是作为县市局长,我对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关系的一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各位指正。

第五篇:处理好猜测与证明的关系(1方程组加)

推理能力

一、推理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推理既包括以三段论为主要形式的演绎推理,又包括以归纳、类比为主要途径的合情推理。这两种推理形式无论是在数学的研究中还是在数学的学习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合情推理是获得猜测提出猜想的有效途径,在数学的发现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演绎推理是数学学科的特点,是确认数学命题为真的推理。但演绎推理所论证的对象往往是由合情推理得来的,同时,由合情推理所得到的猜测必须经过证明(即演绎推理)才能确定其正确性,因此,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关于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人的发展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著名的美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G.Polya)的一段话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一个认真想把数学作为其终身职业的人,要学好论证推理,---------”。

在以往的数学教育教学中,我们对论证推理给与了充分的关注,在我们强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中,都表现出对逻辑的强调,即给出已知条件,求证一个结论,这是演绎的方法。但我们对引导学生们尝试着去推测、猜想等关注的不够,也就是说对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强调的不够。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认识上,也有客观的原因。(引用史校的话)然而,归纳、类比等与创新思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不注重归纳等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就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创新型的人才的培养。

在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的数学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的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例如,高中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设立了专题“推理与证明”,就强调了培养学生两种推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参见课标)。

课程标准中对推理能力的全面要求,推动了课程实施中对合情推理的关注,新课程的数学实验教材以及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也都重视了学生探索、猜测的过程,为学生进行合情推理提供机会。同时,由于评价(尤其是选拔性的考试)的导向作用,我们发现在各种类型的学业评价中也增加了对学生观察、探索、归纳、概括、猜测以及证明等能力的考察。

但是,归纳、类比等推理与演绎推理不同,它们没有固定的程序和具体的步

1骤,对它们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运用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和体会。因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问题情景和探索性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亲自去观察、概括、抽象,进而发现规律并作出相应的猜测,是十分必要的。同样,评价学生的推理能力也需要利用恰当的问题情境,以全面衡量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提供恰当的问题情境实现推理能力的培养

1、问题的选择应与学生的知识相适应

在有关合情推理的教学和评价方面,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营造出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气氛,也编制出一些可供学生进行这方面探索的问题以及考察学生能力的测试题。例如,如下的一道中考试题就是其中的一例。

问题①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52-32=8×2,92-72=8×4,152-32=8×27,王华接着又写出了两个具有同样规律的算式:112-52=8×12,152-72=8×22,(1)请你再写出两个(不同于上面算式)具有上述规律的算式;

(2)用文字写出反映上述算式的规律;

(3)证明这个规律的正确性。

事实上,上面问题①的已知条件中,五个等式分两次给出,按照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观点①,将前三个等式称之为启发式联想,因为对这三个等式的观察与分析,能够启发观察者获得对某种规律的初步认识,但这样的认识是模糊的;接下来的算式波利亚称之为支持性联想,也就是对前面得到的较为模糊的认识的进一步的清晰和认可,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获得了猜测的过程。继续下去,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成是对前面的猜测进行验证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支持性联想的一部分。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就已经是将发现的规律进行一般化的表述,形成猜想了。最后则是给出形式化的数学证明。

在完成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既包含了对所给的算式的观察、分析和类比,又要求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探索出规律,并进一步对规律进行数学的表述,最后对此规律进行推理证明。因此,笔者认为这样的一个问题就为学生进行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提供了可能,作为试题也能全面地考察学生两种推理能力的情况。①波利亚.《数学与猜想》.科学出版社, 1984, p2.

上面这个例子中,无论是类比、归纳还是推理证明,都是学生们能够完成的,因此,它既适合对学生相应能力的培养,也适合考察学生相关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小学生或者初中学生来说,通过对某些问题的观察、分析,进而发现一定的规律并获得猜测是可能做到的,但是要证明这个猜测的正确性有时就是学生们力所不能及得了。例如,问题②计算21-1=1,22-1=3,23-1=7,24-1=15,25-1=31,…。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的规律,猜测22006-1的个位数字是()。

问题③用计算器计算:919,9999199,9999991999,, 请你猜测9999991999的结果为多少?

对于初中生来说,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并猜测结果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证明则不是本阶段数学学习所要求的了。那么,与前面的问题①相比,在这两个问题中,主要是希望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发现计算结果中的一些规律,对规律的验证只能是再多计算几个式子而已,而对规律的证明在初中阶段就不在要求之列了。因此,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容易形成固定的模式,缺少了一定的挑战性,归纳的味道也不足。

2、问题的提出和呈现应保证探究性和科学性

还有一些问题,本身是具有探究价值的,但由于问题的提法不当,而使问题的可探究性大打折扣。例如,问题④某公园的侧门口有九级台阶,小明一步只能上1级台阶或2级台阶,小明发现当台阶数分别为1级、2级、3级、4级、5级、6级、7级……逐渐增加时,上台阶不同方法的种数依次为1、2、3、5、8、13、21、……,这就是著名的菲波那契数列,那么小聪上这九级台阶共有种不同的方法。

实际上,这是一个富有一定探索和推理空间的问题,但由于出题者“不打自招”地将问题的规律道了出来,而且是强加给学生,所以学生思考此问题时就只能是对几个冰冷的数字进行加减计算,发现其规律了。其中还很容易使学生将归纳和推理证明混为一谈,即把归纳代替了推理。

再看下面的例子,其中的问题更加需要给与关注,否则就会出现学科上的问题。例如:

问题⑤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3当输入数据为8时,输出的数据为。问题⑥观察分析下列数据,寻找规律: 0,3,,3,2,32,……

那么第10个数据是。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目前的各种练习册以及考试的试题中会经常见到,而且通常从这类问题的表述上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所要求的答案似乎是唯一确定的,学生们需要通过观察、试误等的方法找出所给出的一组数的特征,并依此特征给出答案。

如,对于问题⑤,答案是这样给出的: 因为的数据为11223344,„„所以输入n时,输出2,2,2,2211521103117418n,所以当n=8时,输出的数据为。n216

5类似的,问题⑥给出的答案是:

因为0=(11),33(21),6(31),3(41),233(51),(61),„„

所以第n个数据应是(n1),当n=10时,所对应的数据是3。

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样的解答似乎是合理的。然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的答案不仅不是唯一的,而且可以是无穷多个。我们可以构造出无穷多个类似于上述的n及3(n1)的所谓的通项公式,这些通项满足题目中给出的前几项的要n21求,而且依此通项我们可以使所求的项中的数值是任意的。

例如,对于问题⑤,当输入数据8时,我们可以使输出的数据为任意数M,具体做法如下:

定义多项式函数y=a5x5+a4x4+a3x3+a2x2+a1x+a0,并令其满足,当x=1,2,3,4,123455,8时,y=,,,M。25101726

由此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关于an(n=0,1,2,3,4,5)的方程组,5+a4+a3+a2+a1+a0=1 5

35a5+34a4+ 33a3+ 32a2+ 3a1+a0= 10

45a5+44a4+ 43a3+ 42a2+ 4a1+a0= 17

55a5+54a4+ 53a3+ 52a2+ 5a1+a0= 265a5+24a4+ 23a3+ 22a2+ 2a1+a0=

85a5+84a4+ 83a3+ 82a2+ 8a1+a0=M

解这个方程组,求出an(n=0,1,2,3,4,5),就得到了满足条件要求的多项式

函数,即按此规律(多项式函数),它不仅满足原来题目已知的几项的要求,也能够使第8项有随意选择的余地,同样地,问题⑥的解答也是可以任意地选择一个实数添入空格内,并能类似地写出其满足的规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类似的问题的提法上就显得不那么严谨了,尽管这些还不至于使中学生产生怀疑。

那么,与问题⑤类似的提法不严谨的探究规律的问题是不是这样就无法提供给学生了?如何改进这些问题情境呢?进一步的,如何为学生提供可供探究和思考、既包含合情推理有包含演绎证明的问题情境呢?

其实,对于问题⑤和问题⑥这样的一类问题,我们是希望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一定的规律,而且整个的思考过程应该有一定的理性基础,即要么能证明之,要么能说明规律和理由,比如,我们的问题可以表述为,“观察下面的几个数„„,那么第×个数可以添几,理由是什么?”,这样的提问,既避免了问题的漏洞,更主要的是增加了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意识和能力的要求。

另外,应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像问题①那样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出既可以探究规律又能够加以证明的机会,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归纳、类比的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相依关系,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事实上,前面提到的问题④,如果经过适当的改造,也可以成为一个利于探究和证明的较好的素材。如,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前提下(每一步只能上1级台阶或2级台阶)自行探究台阶数分别为1级、2级、3级、4级、5级„„时,上台阶不同方法的种数,并在获得的数据的基础上,验证并获得猜测,进而去说明

5或证明。这样就充分挖掘和利用了这个问题的可探究的空间。

总之,推力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人无之一,我们的教学要努力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出发,为学生创设出体现数学的本质、富有探究和推理空间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载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干部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5篇

    学生干部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明确三个概念,认清一个关系,掌握一些方法) 一、明确三个概念: 学生干部:顾名思义,既是学生,又是干部。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

    处理与领导的关系)

    (一)解题技巧 1.意识认知 从性质上说,个人与领导是工作关系、同事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个人与领导是上下级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政治上说,个人与领导一律平等,是一种同志......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劳动关系体现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关系,处于劳动过程不同地位的人通过劳动关系体现社会经济地位。具体说明了( B )。P8 A.劳动关系......

    处理与外来人口的关系

    处理与外来人口的关系1、协助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做好外来流动人口的登记、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暂住证、注销等手续,填报有关外来流动人口统计报表等工作。协助劳动和......

    处理与同事关系类

    三、处理同事关系类 1.怎么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第一、尊重同事,尊重同事的人格,职权,工作成绩。 第二、团结同事,积极向同事学习,取其之长,补我之短,共同把工作做好。 第三、与同......

    我是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家庭的关系

    我是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家庭的关系我是06年秋进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班学习。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的学习,让我感受颇多 .一:在学习中如何处理好家庭与学习的关系。......

    项目经理应处理好工作中的几种关系

    项目经理应处理好工作中的几种关系 物业管理企业的项目经理,等同于前线指挥员,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优劣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名声,作用不可小视。结合自身从事......

    如何处理与上级领导的关系

    项目八如何处理与上级的关系一、与上级关系的重要性 上级关系的重要性,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上下级的关系处理,是领导的核心问题。 (一)不能和上级相处的危害是巨大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