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电视时代传统的电视媒体解析的论文
摘要:新形势下,以电视传播为主的传统媒体应如何挖掘优势、创新形式应对互联网电视带来的挑战,成为目前传统电视媒体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在本文中介绍互联网电视时代传统电视媒体遇到的冲击与挑战,以及面对这样的冲击该如何应对。
关键词:互联网电视;传统电视;应对策略
电视作为传统的主要信息传播媒介发展迅速,而互联网在电视媒体领域的渗透逐渐加深,并有强劲的取而代之的势头。互联网电视对传统电视的冲击是挑战,同时也是一个促使传统电视进行改革创新、推陈出新、优化体制的机会。
1互联网电视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的现状
1.1传统电视媒体的收视率下滑严重
当前,智能手机已经完全攻占了手机市场,2G、3G、4G网络层层递进式快速发展,对于信息的获取也越来越快速高效。电视剧作为电视主打的收视王牌,也被互联网电视分流,致使传统电视收视下滑。几大视频平台,如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等适用于移动端与PC端,多以情爱为主线的电视剧吸引居家时间少的年轻人,他们更喜欢用手机收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老年人成为电视收视的主体,然而,适合这类群体的节目内容较少,收视率回升困难。
1.2传统电视的优势逐渐减少
在过去,电视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收视群体广泛,影响力大,种类丰富,有实时报道性的新闻,形式内容各异的娱乐综艺,也有剧情跌宕的影视剧,容易制造和引导社会舆论,然而,这些优势在互联网新媒体面前逐渐丧失。互联网电视相比传统电视而言,有更强的互动性并且可以很好地满足群体碎片式的休闲时间。无线网络的运用更是极大冲击了依赖于线路的传统电视。在新闻播报方面网络电视快捷高效;在娱乐综艺方面,网络电视平台与频道远多于传统电视为数不多的固定频道,其评论等多种互动功能增强了网络电视的互动性;影视剧方面,网络电视更加自由,不受固定时间播放和空间限制,活动性更强。
1.3传统电视成本高,盈利少
我们所能直观看到的无论是电视剧播放还是新闻播报,或者是娱乐综艺,现场录制背后都有一个人数众多、规模庞大的团队在运作,其中需要的设备仪器昂贵,精密度高,而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广告费与有线运营商等,而网络电视平台的大规模分流导致原本投入传统电视的广告大幅减少,盈利减少,部分广告投入各大视频播放平台,相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有更好的播放率。
2传统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
2.1利用融合新媒体,创新建设
新媒体的强劲攻占给传统电视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改革契机,新形势下传统电视媒体只有与网络电视强强联手、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近年来,传统电视在融合互联网方面有显著进步,如诸多节目中利用微信等平台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实现对互联网的利用,如春晚吹起的“摇一摇”之风。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电视应积极融合互联网,探求更优的运作模式。
2.2突出优势建设,做到更优更精
传统电视存在许多网络电视难以企及的优势,传统电视应深刻挖掘自身优势,并不断优化。相比网络电视而言,传统电视的运作和制作更加精良,其拥有这庞大的运作制作团队。选择更专业的团队,优化设备器械,在质量上做到精益求精。电视不受网络与流量限制,这一点也是网络电视无法比拟的。电视媒体作为传统传媒,更具有公信力。随着各种编辑软件的成熟,对原本图像等的编造篡改也愈加严重。而传统的电视媒体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在公众心中增强公信力。
2.3共享资源,高效整合利用并深入报道
传统电视媒体有更多正规的信息源、视频资源、专业的处理团队,而网络视频信息来源广泛,发布门槛低,各种虚假信息充斥网络,不实报道增多,传统电视媒体应抓住这个契机。对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处理整合优化资源,共享网络资源,增强吸引力。
2.4丰富内容,优化形式
电视传媒以播放内容为主,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收视、增大盈利还需从内容上进行改革。近年来,我国电视剧题材单一老套,缺乏新意,新闻形式单一,娱乐综艺多从国外引入或模仿现象严重,这些不良之风导致了收视群体的大量流失。集中力量打造精品节目,针对性地根据观众的年龄喜好考虑社会价值与内涵创新节目形式。减少浮夸低俗的节目,注重节目的教育意义与深刻内涵,做经典的好节目。
3结语
新媒体网络时代带来的不只是冲击,还有契机。传统电视媒体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更应积极谋求发展新渠道,融合互联网,发挥自身优势,改革创新打造精品节目,整合利用资源,在时代的洪流中砥砺前行。当电视品质提升到一定地步,下滑的收视会出现回升,收益也会更加乐观,最重要的是可以使广大群众受益。
参考文献:
[1]黄升民.电视生猛且坚强的“六缸”驱动力[J].电视研究,2013(11).
第二篇: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导演的创作技巧
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导演的创作技巧
隨着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再泾渭分明,这对于电视节目制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电视导演创作能力提升带来了一定挑战,因此需要电视导演依托于传统媒体,加强新媒体的融合应用,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技巧,促使电视节目质量得到稳定顺利提升。
一、媒体融合时代对电视导演创作提出了新要求
1.善于借鉴优秀的节目形式。近些年我国在电视节目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在节目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今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观众在电视节目上有了更多选择,因此为了更好地留住观众,电视导演需要具备一定的优秀节目借鉴能力,比如近几年大热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都是借鉴的韩国综艺电视节目,并且在国内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电视导演善于借鉴优秀的节目形式,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收视体验,同时对电视导演的专业技能也能够起到良好的锻炼作用,还能促进本土电视节目不断进行学习,最终实现更好的发展。
2.良好的创新能力。如今在媒体融合时代下,信息交流更加便利,电视节目播放从原本的“卖方市场”转为了“买方市场”,为了更好地留住观众,借鉴国外优秀的电视节目仅仅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而创新才是王道,电视导演只有不断加强本土节目内容的创新,才能够吸引更多观众成为“自来水”,向更多的人进行推荐,实现电视节目创作可持续发展。
3.过硬的媒体技术。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还包含背后各种丰富的新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因此电视作为传统媒介,在节目创作方面,还应加强信息技术的融合,采用丰富的媒介传播技术,增强节目与观众的互动,不断扩展电视节目影响力,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媒体融合时代下电视导演的创作技巧
1.电视节目应注重彰显本土化特色。电视导演应注意,在进行国外优秀节目借鉴时,不应完全照搬全抄,还应在原本节目的基础上,融入本土文化特征,彰显本土文化内容,才更容易激起观众共鸣,提高电视节目播出效果。例如韩国近几年有一档大火的综艺节目《runningman》),受到了民众的热情追捧,国内电视导演在借鉴该节目形式时,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制作了《奔跑吧兄弟》这一节目,在节目内容上,通过以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向观众展示独特的人文形态,同时在节目之中,还融入了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使得该档电视综艺节目更是适合中国观众观看,从而成为了一档大热的电视节目。
2.注重做好节目形式创新。电视导演在电视节目创作方面,除了进行适度的借鉴,还应结合实际,做好节目的创新,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如当下一档综艺节目《奇遇人生》引发了较高的热度,该档综艺节目主打“纪录片+综艺真人秀”,同时在节目形式和内容呈现方面,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形式,使得传统真人秀节目被诟病的编演成分进行了有效的弱化,通过采用未知和充满变数的奇妙旅行,向观众展现人间万象。同时节目本身并不是只为了博取流量与关注,而是善于从邀请的嘉宾身上挖掘感性或者文艺的一面,借助嘉宾身上一些正能量的品格,引起观众共情,在“慢综艺”的制作过程中,传递出人文关怀和诗与远方的人生态度,充分彰显了节目内涵,从而使得电视节目更加成功。
3.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电视导演在实际进行电视节目创新中,为了带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带给观众一场全新的电视节目观看体验,还可以加强微博、微信以及各种短视频平台(比如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应用,不断扩大节目宣传范围,在与观众互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参与微博话题活动、扫描二维码等形式,增进与观众的交流,扩大节目影响力。在进行电视节目创作时,必要时还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与观众的互动更加新颖紧密,例如在2015年美国总统大选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用了VR技术,观众只需要戴上VR眼睛,就能够如同在现场一样观看总统辩论比赛,从而有效提升电视节目互动效果。
第三篇:电视访谈:开启法庭审理“互联网+”时代
电视访谈:
开启法庭审理“互联网+”时代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平安广汉》,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将一起来关注广汉人民法院采用“互联网+庭审”的新方式,有效地推进巡回审判的那些事儿。
(主持人)我们常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这是信息化建设对公正审判作用的最好诠释。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渴望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司法的公开与公正;对审判工作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年来,广汉法院在认真开展巡回审判过程中,引入互联网思维,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定期直播庭审现场实况,并由法院专业人员与观众网友现场互动,最大化地将案件审理过程向社会公布,让司法活动更透明、更阳光。
首先请大家看一个短片。
(视频)2015年9月23日上午9点,在一起盗窃案的公开审理中,广汉法院第五审判庭座无虚席,40多名群众参与旁听。与其他案件庭审稍显不同的是,这次庭审正同时在3个社区、乡村的巡回审判点予以全程直播,400余名群众、基层干部直接观看了审理过程,并同现场讲解的社区法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互动。这是广汉法院通过“互联网+庭审直播”、“互联网+庭审解说”、“互联网+庭审信息”、“互联网+评审评议”四个“互联+”工作,使庭审公开更加接地气。自2014年8月首次开展庭审直播进社区以来,已对80多起案件庭审予 以直播,直接观看人数近万人。
(主持人)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揭开庭审活动的“神秘面纱”,公开审判过程,将重大案件和人民群众关注案件的开庭情况进行电视直播,这是体现审判工作公开、透明的重要方式之一,广汉法院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互联网+庭审”工作,在认真开展巡回审判过程中,引入互联网思维,以信息化措施作为创新源点,使自身信息化发展惠及各界群众。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请来广汉法院副院长张战涛、广汉法院基层法庭的***庭长、广汉法院网络技术员袁**,以及广汉新丰镇金华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道宽、金华社区的居民李先生,大家一起来谈谈这个新鲜的话题。
主持人:张院长,请问咱们广汉法院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要开展‚庭审直播‛工作的呢?
(张院长……)
目前这项工作开展的情况怎么样呢?
广汉市法院副院长张战涛: 广汉法院从2014年8月起就将传统巡回审判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在全省率先开展‚庭审直播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活动。为了这个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主要着重完善软硬件设施和工作机制,在各部门协调配合下,目前已经开展了80多次直播,直接观看群众近万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完善,这项工作得到各界群众、上级法院和相关基层组织的高度肯定,走出了一条具有广汉特色的巡回审判之路。
主持人:张院长,那么你认为这样的庭审形式相比较过去传统的 庭审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广汉市法院副院长张战涛:这对于普及法制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知法、守法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互联网+庭审直播‛针对传统现场开庭存在的效率较低、案件类型较单
一、安全存在隐患等局限,我们将到现场开庭与科技审判相结合,采用自主开展的视频接访专线,对法庭审判过程进行数字化编码处理,通过电视机、投影仪等终端设备,在社区、乡村对庭审实现现场直播。目前已经对8个社区、乡村、学校巡回审判点完成了数字化改造,直接覆盖群众3万余人,并采取每月两天与重要、典型案件随机直播的方式,确保直播活动常态化开展。开展活动一年多来,营造法治、和谐社区效果明显。
主持人:对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庭审程序和难懂的法律表述,在我们这里是十分地难以理解,那么势必会加大了他们的观看难度,当群众自发观看庭审难以激发持续的兴趣时,我们是如何来让老百姓听得懂的呢?
*庭长 针对老百姓对法律专业术语不太懂的情况,我们主要采用‚互联网+庭审解说‛来帮助群众了解庭审过程。我们在与老百姓的接触中,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老百姓对法律知识的渴求,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示,我们法律工作者更应该走进老百姓,多与他们交流、让法制教育更加具体,更加深入人心,有实实在在的事例,这样呢,老百姓会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普法教育效果会更好。为了充分发挥巡回庭审的法治宣传作用,庭审直播过程由驻点的社区法官针对庭审程序、法条规定、法律小常识等内容向观看群众做通俗 易懂的介绍,对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积极开展互动,有效地就日常生活会出现的矛盾冲突及解决途径作出指导。
主持人:*庭长,那么在这一年多的庭审中,你觉得有什么人或事给你留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呢?
*庭长:有嘛,我印象最深的是西外楠林村70多岁的吴进大爷是我们直播活动的‚忠实粉丝‛。每次庭审他多早就要到守到听,他说可以从这里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家里的年轻人没时间到现场看,我就把案件材料拿回家让他们多学点法律。时间久了,吴大爷也习惯了与法官直接交流,有时他还会针对案件内容,提出心中的疑问,有一天庭审结束后,他就问我,‚既然被告人对于包里是否是毒品都不清楚,这样就定罪会不会太重了,可不可以从轻处理?‛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说明吴大爷现在已经对法律知识略知一二了,提得出来很有深度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庭审走进社区所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一个人我的印象也很深刻,金华社区有个叫陈理慧的大妈也非常喜欢观看我们的庭审直播,她每天要上街买菜,有时遇到有庭审直播时,她经常是买了菜,没时间放回家,就拎着菜站在门口,也要把庭审现场听完了才回家做饭。‛
主持人:庭审直播是一个新鲜的事物,那么在刚开始接受庭审任务时,你们紧张吗?
*庭长:在刚开始时,我们每个人都怕拍到自己参加庭审直播,就像要上考场一样。因为我们除了要严格遵守庭审规范之外,还要考虑到社区、乡村群众的观看需要,每一个细节都要充分考虑,庭前准 备工作明显加重了。现在直播次数多了,我也享受到‚明星‛一样的待遇,好多次走在街上都被不认识的群众认出来,直接叫我‘法官您好’,这种成就感让我觉得辛苦一点都是值得的。现在我们这项工作已经制度化了,院里在年初就以庭室为单位制订了直播排期,既做到了审判员心中有数,各直播点也一目了然。今年最多的法官已经直播开庭6次了,院长、副院长、审委会委员以身作则,带头直播庭审展示法官风采。这个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抵触到理解、配合、主动的过程。庭审中法官、书记员、法警的一言一行都展示在各界群众面前,语言表达清楚、法律解释透彻,同时庭审中要将案件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掘,发挥出直播工作的价值,并接受群众评议,这种压力对审判人员可想而知。‛)(张战涛:这一年来大家还是非常辛苦,我们也针对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司法礼仪、庭审表达、普通话培训,目前庭审现场评议优秀率同比足足提升了7个百分点。
主持人:李先生你好,我听说你曾多次参加网络庭审的收看,请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新鲜事物的呢?
李先生:通过网络、社区直播来旁听庭审,使我们真正晓得了法院是咋个开庭审案的。网络直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只需一台电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庭审的全过程。而社区直播则为不识字、不上网的社区群众提供了旁听的办法,这种大家聚在一起像看电影、互相讨论的方式,对于曾经认为案件审理过程神秘、难懂的我们来说,确实很方便,也很有趣。‛
主持人:陈书记,当法院经常用网络直播的形式,也等于是把庭 审现场搬到了咱们社区,这样做对咱们社区有什么好处呢?
广汉市新丰镇金华社区书记陈道宽 ‚其实我们老百姓还是很关心人民法院每天在审理啥子案件,有啥子新的动向,可是我们总是觉得法院那是很神圣神秘的地方哦,就象旧社会的衙门公堂一样,我们老百姓哪可能随随便便进得去呢,现在好了,现在居民都用不出社区就可以旁听庭审,与法官交流。这样子的形式对我们老百姓也起到了很好的法制教育意义,现在我们社区法治氛围明显浓厚了许多。
(主持人)如何将各法庭开庭情况及个案的审理及时传递到院领导和有关部门,将群众关注的案件公布出来是法院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当日的庭审互联网直播中,通过镜头的切换,法官和当事人的一举一动都无一遗漏,让观看“庭审直播”的观众就好像亲临庭审现场。
主持人:庭审直播是审判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小袁,你们在技术和设备有什么要求吗?
小袁:除了科技法庭设备之外,我们加装了高清摄像及音频采集系统,保证能以高品质画面直播。在直播前一天,工作人员会将审判人员信息、基本案情和相关法条通过LED屏、公示牌、社区广播向群众公布。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将案情介绍和相关法律解释以宣传单的形式在社区向过往群众分发,并介绍案情及争议焦点,争取更多群众的关注。这种‚互联网+庭审信息‛的工作模式使相关工作广为人知,另一方面密切了法院同群众联系,建立了良好司法形象。
(主持人)实现互联网直播庭审,可以进一步提高法院庭审的透明度,让更多群众关注法院案件的审判,深入推进审判公开工作,对 于“阳光司法”、“透明审判”,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扩大审判工作的法制宣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持人:张院长,通过这样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你觉得给法院工作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张院长:变化就大了,现在每名审判员、书记员、司法警察都对程序、司法礼仪高度重视,这是庭审直播带来的一个直接变化,庭审质量明显提升。每次庭审直播结束以后,旁听群众都可以现场填写《案件庭审评议表》,对庭审过程及裁判结果进行评议。‚互联网+评审评议‛这一举措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法院共收集到各类建议超过100条,我们都及时加以整改、回复,以实际表现取信于民。
主持人:张院长,你觉得广汉法院推行的‚互联网+庭审‛工作除了能让庭审过程与群众零距离的接触外,对人民法院工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张战涛:网络与社区直播意味着法庭向全社会敞开了大门,对于法官自身而言,同样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对提高法官素质、庭审驾驭能力都是一个促进。而通过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也实现了审判监督,对于促进司法公正和廉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那么,这样的形式上级是如何评价的呢?
张战涛:广汉法院推行的‚互联网+庭审‛这一新颖审理模式得到了省高院领导的认同,他们认为这种以网络视频直播庭审形式让老百姓也能同步关注法院案件的审判,提高法院庭审的透明度,对于推 进审判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法制教育方式。同时,网络、社区视频直播庭审全过程对法官的审判能力也将是一种挑战,对法院工作来讲是种有益尝试。
(主持人)广汉人民法院开启了法庭审理“互联网+”的新时代,揭开了庭审活动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庭审活动中,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司法的公开与公正;它打开了一扇司法透明的窗口,缩短了司法与百姓的距离,提高法院庭审的透明度。它是最生动、最直接、最丰富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通过以案说法,提高公众法律意识,拓展了法制宣传教育的空间。
主持人:下一步,广汉人民法院在这方面还会怎么进一步把法院工作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拓展法院工作“互联网+”的内涵呢?
广汉人民法院在认真开展巡回审判过程中,引入互联网思维,以信息化措施作为创新源点,使自身信息化发展惠泽各界群众。一方面使诉讼公开透明,促进公正司法,有效防止司法腐败,提升司法公信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个案庭审的社会效果,进行普法教育,让公众对法律有更深刻的认识,指引他们未来的行为选择。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后,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已全面启动。作为司法程序的中心环节,审判体制无疑成为这一轮司法改革的滩头阵地和实验区,根本而言,启动司法体制改革的主旨在于提升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威信、培植全社会的法律信仰,为最终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搭建坚实平台。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广汉人民法院正在路上!
感谢收看我们今天的《平安广汉》,观众朋友再见!
第四篇:电视媒体策划
第一章 电视媒体策划概述 第一节 策划的定义
一、策划的定义
•策划:借助一定的信息素材,为达到特定的目的、目标而进行设计、筹划,为具体的可操作性行为提供创意、思路、方法与对策。
•电视策划:对于电视的某一种行为,借助特定电视媒体信息、素材,为实现电视行为的某种目的、目标而提供的创意、思路、方法与对策。
•电视策划的意义:为电视提供了新观念,给实践以指导;避免大的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提供了成功的保障。
第二节 电视策划人的从业素质
电视策划人:作为策划的行为主体,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是一个媒体、频道、节目总体设计人员,他们能使所在单位或部门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综合能力:懂社会、懂环境、懂节目、懂受众、懂制作、懂市场、懂沟通、懂传播及其技巧。
一、相当的政治思想觉悟与政策把握能力
二、由丰富的社会经验带来的决策能力
三、勇于创新、善于发现、细致严谨
四、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修养
五、懂专业
1、懂电视
2、懂策划方式与技巧 第三节 策划人的人际环境
一、策划与领导
二、策划人员与创作人员
三、策划人与受众
四、策划人与投资者 第二章 电视媒体策划的原则 第一节 策划原则的确立依据
一、策划要针对受众
媒介所提供的是一种产品或服务,它所从事的是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的的活动。
1、确立受众地位
电视策划在保证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要从以“媒体为中心”向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方向转变,即要从以生产为核心向以消费为核心转变,将受众的需求,特别是潜在的需求作为“传播什么、如何传播”的起点。
2、锁定目标受众 电视节目受众的细分化
3、争取黄金时段 在一天之内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最高的时间段。
4、引导受众
二、策划要针对市场
1、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通过调查分析和策划活动提炼、凸现品牌形象,并力求最终将此形象根植于顾客心中,在市场上为产品赢得一席之地。
2、品牌的打造与延伸
品牌节目:是指那些具有稳定的收视群体并能吸引稳定的广告投放、占据一个能够维持节目生产良性发展的市场份额的节目。
品牌延伸:是指品牌拥有者利用原有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开发同名或类似名的系列产品的行销策略。
三、策划要针对电视传播的特性
1、电视的视听综合性
2、传播信息的适时性
3、传播对象的大众性
4、传播过程的直线性
5、收视状态的随意性 第二节 策划的原则
一、创新性
1、树立实事求是的创新观念
2、创新的基本途径技术、理念和内容。
二、专业化
三、整体性
四、重大性
五、娱乐化
六、可行性
1、政策分析
2、经济分析
3、竞争对手分析
4、操作能力分析 第三章 电视栏目的策划 策划与电视节目
电视策划的产品:电视节目 电视策划的目标: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的传播特点:直观的 直接的 直播的 直白的 连续的 群体的 公众的 私人的 策划与电视栏目
栏目化:就是以星期为单位,把电视台的时间按计划分割给各个节目,而这些节目就按这即定的播出时间和长度,有规律的播出。
节目的编排上:栏目化大大减轻了编排工作的劳动强度
节目的创制上 :栏目化使节目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 栏目化方便了观众的收视 第一节 栏目化及制片人制片人制 栏目有两层意义:
第一层:是电视节目被分门别类、定时定点地制作和播出,其从策划到制作都由制片人负责,与“制片人制”紧密结合;
第二层:所有定时定点播出的节目都叫栏目。
一、栏目化的意义
1、有利于观众收看
2、有利于管理
3、催生了新的运作机制
4、使主持人的作用凸显
二、栏目化带来的问题
使节目的创制人员变得不爱创新,使得电视台的应变能力降低。
三、栏目制片人
管理模式:制片人和监制两级管理
1、制片人的素质
◇能够准确把握电视市场行情,掌控栏目发展方向
◇精通节目创作规律,掌握电视节目制作各环节的基本知识
◇懂得如何组织、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高超的识才能力和用才艺术 ◇具有突出的执行政策的能力和丰富的相关法规知识 ◇懂得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是电视营销方面的专家 ◇服从台与频道的整体利益
2、合理运用制片人制
第二节 电视栏目的设计
一、栏目的特色
栏目特色:栏目各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栏目的表达方式。
1、符合频道特色
2、根据市场环境设计特色
3、界定目标受众群
4、与主持人特色的融合
二、栏目的编排
1、内容要有“实”
2、形式与内容相吻合(1)栏目的结构形式
通栏型:指一期栏目讲述一个内容,即使中间有主持人串联,其上下文也有逻辑关系,杂志型:指一期栏目由若干个板块构成,板块之间各自独立成篇,可以没有逻辑关系,(2)栏目的表达形式(3)栏目的播出形式 3.与播出时段相对应 第三节 策划主持人
一、主持人与栏目的关系
二、主持人的分类
1、非主持人类节目
指可以没有主持人的节目或主持人并不起决定性作用的节目。
2、主持人类节目
指主持人在当中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节目在策划中充分考虑主持人的能力与个性,甚至为个性极强的主持人量身定做内容形式的节目。(1)新闻政教类
指以主持新闻类节目为主的主持人,内容包括政治、社教、经济、法制、军事等题材严肃、形式相对严谨的节目,主持人以相对严肃的面孔出现。(2)生活服务类
以服务类为主的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节目的主持人,如一般性的生活、服务、经济、社会活动或群众性娱乐活动节目的主持人,还包括一些日常体育转播节目的主持人。(3)娱乐类
主要是指包含文艺节目在内的、形式活泼、题材浪漫的节目的主持人,如综艺晚会、文艺栏目或艺术性较强的专题片、少儿节目等等节目的主持人,他们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修饰性或扮演性较强。
三、策划对主持人的把握
1、具有正确把握问题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现场组织、调度能力
3、具有外向而热情的性格,勇于表达,善于表达
4、具有充分的“合作意识”
5、与节目相符合的个性和知识结构
6、演播条件
四、主持人形象塑造
1、栏目内的形象:表情、语言、体态、化妆与服饰
2、栏目外的形象:观众认同 →保持形象、行为的连续性 →以塑造和强化栏目品牌 第四章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策划 第一节 信息类新闻节目
信息类新闻节目: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节目形式,其内容以消息为主,辅以连续报道、新闻点评等节目样式。多样化的特征:
地域:国内要闻、地方新闻、国际新闻等; 性质:政治新闻、社会新闻、文体新闻等。
形式:简讯、述评、现场报道、滚动字幕新闻等。
一、选题:重要性 新奇性 贴近性 公正性 时效性 栏目选题的策划和单个新闻的区别: 栏目:突出的是节目整体的传播效果。单个新闻:体现自身的独特性。
二、小记者大编辑
1、客观、公正的角度与观点
2、编排 将所有本不相干的信息进行有机串联,使之最终成为一个节目整体。(1)体现重要性(2)体现节奏
三、节目风格
1、新闻报道的形式
2、播出时段
3、播报者
第二节 评论类新闻节目
评论类新闻节目:就新闻事实发表评论、见解的节目类型,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报道某个事实,还包括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分析提示,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借以影响、引导舆论。
一、选题
◇弘扬提倡的:主要是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重在正面表述; ◇解疑答惑的:对一些新鲜事物或国家新的政策法规的阐述; ◇批评监督的:针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评和监督;
◇社会警示性的:对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二、节目形式
单个主持人结合采访播报的电视评论显得形式灵活、短小精悍,具有较强的倾向性;由主持人和专家进行的新闻访谈则有较强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多人座谈这种形式突出的是广泛的参与性,每个参与者都是不同观点、阶层、利益、角度的代表,很有贴近性。
三、评论员
1、节目主持人
兼播报员和评论员的双重职责。除了要求其具备一定的主持功底,更要求其具有解读新闻事件的专业眼光。
2、各领域的专家学者 国外:专职评论员
国内: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四、思辨色彩
1、用事实说话,图文并茂
2、述评结合,分析全面 第三节 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
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是对重大事件、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包括背景介绍、分析解释、归纳预测的报道与评论。
一、选题
选题遵循的原则:
1、热点
2、难点、疑点
3、故事性
二、调查方式
挖掘深度的方向不是唯一的,但无论节目制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向来寻求节目所要达到的目标深度,都必须首先寻求支撑这个深度的事实与证据。所谓深度就是对事实的占有,作为记者,你获得事实越多,你离深度越近。
三、表现手法
节目组成元素:记者的采访、现场取证、主持人演播室的评论、专家点评、现实场景的记录等。结构:逻辑清晰 多线索的结构方式 悬念的设置
第四节 杂志类新闻节目
杂志类新闻节目指借助杂志的编辑方式组合起的新闻节目:消息、访谈、深度报道等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新闻,通过一定的方式融合在节目中,各板块或段落各具特色但又和谐一致。
一、内容的策划
“电视民生新闻”
理论界对目前在各地方电视台争相做出的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的概括,是指以广义社会新闻为自身定位,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内容上关注普通老百姓生存状态与心灵空间的节目类型。
二、报道形式的策划 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重视主持人的内涵与评述能力,塑造其权威、可信的形象。第五节 社教类新闻节目
一、社教类节目概述
社教类节目是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各类节目的总称,它承担了国家政策法规、道德规范、科学技术、先进文化等方面的传播职能。
社教类节目的类别(内容属性):社会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
二、社教类节目策划要点
1、润物细无声
吸引受众的首要因素:
知识的新颖或实用,内容相对严肃、权威。
2、针对性
3、可看性
(1)内容的深入浅出(2)节目形态的多元化
4、权威性
媒体本身在观众中的可信度。
节目权威性的树立在很大程度上由节目自身的内容所决定。第五章 文体娱乐类节目的策划 第一节 游戏类节目的策划
一、游戏类节目概述
游戏类节目指以游戏作为节目主体,可以结合其他如文艺节目、体育、各类知识等内容,通过屏幕内外多种互动手段实现广泛参与的娱乐类电视节目。
益智游戏节目 综艺游戏节目 竞技游戏节目
二、游戏类节目策划要点
1、竞赛与悬念
2、常变常新 两种途径:
创造出新的节目;
在一档节目中不断引进新元素,淘汰旧元素。
3、参与 :互动
4、主持人
优秀的游戏类节目主持人:
反应要快;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个性。
5、奖励 :实物形式、非实物形式
6、视听愉悦
7、选手 第二节 电视赛季节目的策划 赛季:非一次性同类项目的比赛 赛季节目的策划
一、竞赛本身的策划
1、确定竞赛内容与规模
2、制定规则
二、电视赛季节目的可视性策划(如何让竞赛在电视中顺畅地展现,即把竞赛转化为节目。)
1、项目与规则 项目 可看性
规则 制定不宜太复杂
2、评委与选手
评委是竞赛标尺的落实者 选手是竞赛最核心的要素
3、主持人
4、观众与节目的互动
5、节目营销
第三节 真人秀节目的策划
一、真人秀节目概述
真人秀节目也被称作“真实电视”,它是用纪实的手法表现节目参与者在特定条件下的状态,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真人秀节目是一种记录以普通人为主体的参与者在游戏规则制约下,在人为设定的场景和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完成某一目标或展现生活状态的真实过程的电视娱乐节目,往往最终获胜的选手会获得极高的奖励。真人秀节目的规则
→ 可看性服务
→ 真实性和实用性(不顾及)
→ 游戏娱乐性
◆引导和表现参与者最真实的状态和人性特征。
二、真人秀节目策划要点
真人秀节目最根本的特征:在于虚拟规则中人性的真实展现。真人秀节目在策划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国情
◆电视内容上有差异。
◆艺术传统上,中学求善,西学求真。
我国真人秀节目的特点:内容设计尽管也有奖励,但更多以体验为主。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定位:当个体体验扩大为群体体验时,节目就可以通过对参与者心理状况的深入挖掘和表现,形成与受众广泛的互动。
2、规则
◆制定具有“双刃剑”效应的规则
◆把奖励看作娱乐的源泉,就能解决一些受众或管理者对奖励额度的顾忌。
◆规则还一定要能制造悬念:不确定性真人秀的悬念可以有阶段性悬念和终极悬念。◆最终结果应该是规则的必然性与发展的偶然性共同催生的结果。◆节目在选手的选拔上比其他节目更加注重设计。
3、设计的纪录 “等来的真实”
◆细节的策划和捕捉
4、互动
5、场景
6、以“人”为本
从策划角度看,善与恶的交锋是人性的最佳看点。
◆人与环境的冲突不仅指选手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也指他们在进行社会活动时相互发生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是指节目参与者之间的冲突。
◆人物自身观念的冲突大部分是缘于价值观难以找到平衡点。不仅要表现选手之所为,还要让观众知其所思。第四节 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策划
一、电视文艺专题节目概述
电视文艺专题节目是一种以一定主题构架文艺内容或形式的形态。从内容方面分类: 电视文艺人物专题
电视音乐艺术节目(电视音乐艺术片、音乐电视等)电视舞蹈艺术节目
电视文学艺术节目(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电视评书、电视诗等)、电视风情风光艺术节目 电视文化文献艺术节目
二、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策划要点
1、电视与多种艺术元素的兼容
业内外往往把无法定义的节目形态称为专题。电视艺术的整体特征:兼容性
一部电视文艺专题中,往往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绘画、摄影等艺术美的综合体现,并成为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重要审美特征。传统艺术在电视文艺专题节目中的综合运用还能达到带给观众多重艺术享受的效果。
2、对“电视化”的把握
诸多传统艺术形态的电视化是有限的
◆所策划的艺术对象是否适合电视化的处理方式 ◆在创作中将不适合电视表达的部分进行重新构思 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策划的立足点: 如何用电视的思维构架文艺
如何更好地实现文艺的¡°电视化¡±
3、时空的拓展
时空的拓展不仅可以丰富节目的可看性,更可以明确或提升节目的意义。客观时空(写实场景)
主要是基于对现实生活情境的营造,指每一个局部、细节都要努力寻找生活依据,从而令观众产生真实感和亲切感,体现在创作中往往是实景拍摄。主观时空(超现实时空、写意场景)创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各种电视艺术手段对现实生活场景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它可以充分表现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和创造力。电视文艺专题的画面形象策划: 追求可视性(画面好看)
一方面追求画面的形色美,即所谓“赏心悦目”;
一方面追求在美的基础上寻求视觉效果的“奇”,即有引人注目的内容。画面的许多奇特效果策划还往往在于拍摄时借助各种特殊手段。
对《我爱记歌词》节目策划分析
《我爱记歌词》是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歌唱类综艺节目,每周五晚间九点二十一分播出,由主持人朱丹和华少主持。
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是全国首推门槛最低的互动音乐节目,这档节目由美国《合唱小蜜蜂》演变而来。节目分为“歌词大接龙”、“歌词大填空”、“今天谁领唱”、“冠军决定战”、“爱心大冲刺”等四个环节。以卡拉OK歌词记忆方式,选取各年代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进行比赛。它对参赛选手没有职业、年龄、性别的限制,激发唱歌爱好者的热情参与。每期节目都有不同的方式去挑选选手上台挑战,有接唱成功的,有表现热情的等等。
该节目的主持华少和朱丹是浙江卫视的一哥一姐,在节目没有明星评委的前提下,华少、朱丹妙语连珠,带动挑战者、领唱队伍与观众的互动,引导观众与台上的选手大合唱,营造现场欢快、轻松的气氛。
《我爱记歌词》用“领唱、歌曲、氛围、预告”这几方面进行包装,领唱是由节目激烈比赛而后选定的,领唱不仅有实力,也有一定的粉丝群,为节目的收视率提供了保证。节目挑选的歌曲都立足于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和时下的流行歌曲,力求让观众有更多的共鸣。
每期节目的挑战者都是主持人在台下的唱歌爱好者随机挑选“接唱成功者”上台比赛,从节目开始就点燃观众的激情,而挑战者与主持人、领唱队伍的火花也随即点燃。在节目中,现场的乐队演奏、歌曲伴舞等给观众造成视觉冲击,也为气氛的营造提供了辅助作用。
这个节目在节目预告方面存在悬念不足、不便宣传的劣势,所以节目通过精心剪辑,在节目内容、主持群、挑战者方面制造看点,通过悬念、挑战者的幕后花絮来制造悬念。节目由oppo ulike手机、韩伊化妆品、正大赞助,虽然赞助商少,但是节目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选歌填词”的方式,让选手互选歌曲,记忆歌词去赢得公益金,通过累积公益金的方式把娱乐同慈善结合起来,以慈善来包装节目,这让节目在公众心目中有了慈善的印象,把节目包装得相当成功。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第五篇:关于电子竞技与传统电视媒体的关系
关于电子竞技与传统电视媒体的关系
前两页文章来源:中国电子竞技网;后面内容来源网络
关于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不得不说都与媒体更确切说是电视媒体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关系。现今社会对舆论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电视媒体,不只因 为其覆盖面广,受众人群多、更加主要的是其舆论导向代表着社会主流人群的思想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能反过来左右社会主流人群的思想方向。电子竞技这个新生事物 需要它的扶持与帮助走向社会从而影响大众行为。
从电子竞技在中国诞生的那一刻,这个新生事物的目标被设定为与主流媒体----电视相结合。以媒体为核心打造成为一个被主流社会(媒体)认可的体育市场,由“行业协会—职业俱乐部—职业选手—软件开发商—硬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赛事场地—和场馆—游戏代理商—品牌赞助商—广告业—教育培训等环节组成的庞 大产业链。那么我们就简单得叙述一下历史和现状,展望下未来。历史---大起大落 曾经的辉煌
中国的电子竞技起源于2001年反恐精英和星际争霸进入中国市场。第一个非单机版游戏—反恐精英的进入,极大地发展了局域网的对站。那时候起中国一些一线 城市涌现了以网吧为基础的 “战队”行为。印象最深和颇具影响力的北京deViL战就是那时候成立的。而通过向韩国电子竞技职业化道路学习,以星际争霸为开端的职业化模式也逐渐走入 人们的视野。
中国职业游戏的发家史恐怕就源于电视的支持。2002年旅游卫视《游戏东西》的热播,让无数年轻人知道了什么叫做竞技游戏,什么是职业玩家。到了2003 年,央视《电子竞技世界》的播出把中国电子竞技推向了高潮,一时间无数人纷纷下海,顶起职业的光环。那时,全国范围内的比赛层出不穷(或者说到历年之最,无论是03年前或至今),奖金也持续增高。看似情形一片大好。
冬天的来临
2004年4月21日,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节目的通告》,所有的相关电视节目统统下马。失去广告效应,很多厂家纷纷退出,比赛奖金 减少,以致许多职业选手纷纷转型。职业游戏变得赔钱。基本上所有还在坚持的俱乐部都是亏损经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现今状况---青涩中的彷徨与尴尬
从去年开始,以凤凰卫视为代表主流媒体游开始关注起,“山河日下”的电子竞技了。无论是以“电子竞技”为专题的12分钟小节目,还是把现在中国电子竞技界 人气最高的魔兽争霸游戏中的“人皇”李晓峰请进演播室,都从侧面反映出主流社会的转向—开始逐渐关注这个拥有1000多万参与人群的电子竞技产业。
传闻说,近日来央视10套节目也有可能打政策“擦边球”开始介绍中国知名俱乐部“Ehome”的宣传片。记得在08年8月中的《IT时代周刊》等一些主流杂志报纸也借助WCG的开幕或多或少的分析了下现今中国电子竞技行业的状况。
与此同时,和传统主流媒体相对冷淡相比:网络上的主流门户网站、各种视频网站、博客等和最重要的网络电视对电子竞技的宣传可是热情多了。无论是建立网站,推销站队视频,直播转播重要赛事,网络上呈现着与传统媒体迥异的态度。
主流媒体或多或少的“暗送秋波”到网络媒体的“大献殷勤”看起来都是电子竞技朝好的一方面在走。但是对于远没有形成产业链的电子竞技来说,这两者都没有把 握住。换句话说,电子竞技在媒体给予关注面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效率的维护自身产业发展的有效渠道。说白了,媒体完成了报道,赚到了眼球,而产业自身甚至 说被报道的俱乐部和职业运动员没有通过媒体正面包装自己。有人会说,像李晓峰这样的就是通过媒体的高曝光,成为中国“第一”职业玩家。是的,他的月工资最 高可以到2万以上,但是对于树立电子竞技产业健康形象来说对杯水车薪,对改变电子竞技的社会地位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
我们所说的“统一有效”的媒体渠道就是有一批电子竞技相关从业人员从产业和市场的角度出发,利用一切可用的媒体资源为产业本身,俱乐部本身等树立良好的正面的品牌效应,从而获得商务资源。很遗憾,没有一个组织脱颖而出,电子竞技行业在对待媒体方面青涩尽显。
而青涩带来的问题就是在面对主流媒体和网络等媒体面前等待报道,彷徨不知所措,不懂得推销自己。最后在尴尬的发现无论是依赖传统媒体报道还是等待网络媒体成为主流都将遥遥无期。未来---无尽的冬天还是可预期的春天?
上面一段最后的结果是每个参与电竞的人员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现在他们在尽力避免的。通过和很多电竟从业人员的接触,我了解到其中大部分人都对主流媒体开 放抱有相当的信心。并且产业投资者也在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尝试 改变主流媒体的冷漠状态。基本上他们有一万个理由证明,电视这个-传统媒体在逐渐靠近我们,电竞的春天就要到了。而且主流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所代表 的各种主流文化也在渐渐转变着。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等待电视这个主流媒体的认可是电子竞技产业改变现状唯一的灵丹妙药。
诚然,纵观世界重要体育赛事的发展与进步(美国三大联赛,足球三大联赛,网球大奖赛,高尔夫大师赛等等)都和电视媒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横观同为游戏产 业大国的日本和韩国,前者借上世纪80年代出家庭个人电视游戏机之力逐渐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条,至今其游戏业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他的汽车产业,后者则是在亚 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以政府为主导借助有政府背景的大财团,从商业手段把电子竞技这项游戏带入了职业化也形成了产业链,其推广形式仍然是电视转播为主。
这样看起来以媒体为核心支持电子竞技是必须条件,那么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要等待到什么时候?
我想借用著名房地产商王石的一句话:“在任何时候,我们有都要明白中国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明白这个,那么政府让我们降的时候我们就要降”。电子竞技行业 与其说在等待媒体支持不如说是等待政策的开放。从2004年广电总局出台“通告”之后,就流传无数版本对于此次事件背后隐藏真相的猜测。猜测的目的无疑 是,找到“封杀”的关键,从而改变自身,为以后的解禁铺平道路甚至加快解禁路程。政策---灵活而审慎
在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提问(中国游一个全面的经济政策体系,对于企业界也有很多政策,你对企业界的领导人有什么建议?)中,重点阐述了:“要以采取灵活的、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解决经济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这是我在听过众多对“通告”原因猜测版本中,最接近其答案本质的。在电子竞技发展的2001伊始到中国政府逐渐了解电子竞技的2003年,无疑充分展示了 其灵活的一面。要明白当时很多圈内人都可能不真正清楚什么是电子竞技,而我们的体育部已经率先定义了这个新事物并且把它列为第99项体育运动----不可 谓不灵活。
2004年“通告”发表和2003年列为第99项体育运动相隔不到1年的时间。原因众说纷纭,但主要版本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与传统文化的背离,玩物丧志这 四个字顶在当时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而不知道强调体育精神或撇清“游戏玩物”的电子竞技产业上。第二个有可能什么政府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干脆一切封杀。这个原因说的最有鼻子有眼,但是最经不起推敲。根据某商业组织对电子竞技人数的统计2003年到2004年人数为223万增加到340万,人数少(CNNIC2003年调查报告中国网民当时已经达到8000万),奖金规模就更不能和足球等重点项目比。换谁都明白等猪养肥了再杀得道理吧。
所以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电子竞技太弱小,市场蛋糕不够大。简单点说就是:
1、生产水平积累不够导致产业基础不足;
2、与传统文化的背离;
3、市场主要目标人群偿付能力弱;
4、与强势传统体育争夺市场资源等等。
正如在前一阵温州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时候,中央为了这些企业的生计不但逐步放宽贷款门槛甚至通过了降低民间融资等等这类特别政策。在一般情况下,放宽民间 融资这类敏感政策即使是有条件都不会通过。这件事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遇到了中国历史上最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和最开明的政府。但是在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这 个问题上,政府面对的是上千年的传统文化背景下不明朗的电子经济产业前景与相对小众的人群行为的取舍。从这个角度看政府在面对电子竞技产业化只是把主流媒 体电视封杀,没有在面对群情激愤的千万父母“讨伐”的时候给与类似“玩物丧志”之类的定性已经相当审慎了。电子竞技按照政府不支持不鼓励的态度,在市场这 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本应该走上正常的商业化的道路。
市场是现实的,资本更是。所以与其强调着政府、赞助商要如何如何,不如我们电竞人自己多做点什么。当你身后也像国足一样拥有亿万球迷市场的时候,当你的职 业化深度能塑造出NBA的乔丹一样的英雄人物的时候,当电子竞技已经成为特有文化经网络媒体传载而冲击到传统媒体的时候,我们才能拥有与电视媒体博弈的资 格才能让政策“解禁”。这就是现实,也是电子竞技未来必将走的路。《电子竞技世界》被禁播原因初探
这是一个让学步的中国游戏产业颇费思量的时刻。
一边是久盼而终至的产业光环,一边是突来而凌厉的禁播风暴,一热一冷的处境仿佛是春天里乍起秋风,让业内人有些无所适从。
大乱之后有大治。也许只有产业负起更多的责任,“还游戏一个绿色的洁净空间”,才会让这场风暴平息。
一.禁播事件时间列表 .3月中旬,在国内也颇有影响的旅游卫视栏目《游戏东西》被叫停,陕西卫视的《游戏攻略》被“枪毙”,已经预兆了这场禁播风暴的来临。.4月中旬,各地电台、电视台就开始收到了来自广电总局《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但各地一直在观望。.4月18日(周一)中央电视台接到广电总局的通知。
央视 5 套每周五黄金时间播出的《电子竞技世界》栏目组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向央视总编室提交了情况说明,表示这个节目是体育竞技类节目,而不是“通知”里要禁止的“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4月22日(周四)从中央电视台传出正式消息,央视 5 套刚度过一岁生日的《电子竞技世界》栏目被停播。
这则消息才开始先是在国内有播放电脑游戏类节目的电视媒体间引起反响,继而疑惑蔓延到数百家游戏企业、众多游戏平媒及网媒,也引起了大众媒体的关注。《电子竞技世界》的合作伙伴上海浩方科技方面仍心存侥幸,因为央视方面刚刚传过来本周五的节目表,里面有浩方 CPL 竞技项目的内容。5 .央视总编室最终还是作出了决定,《电子竞技世界》本周起停止播出。6 .各地与游戏相关的节目全部被影响。
其制作公司上海天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节目总监何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接到了好几个询问的电话,包括关心栏目的热心观众。她说,一切要看东方卫视方面的安排。公司会照常准备节目。
与此同时,成都经济电视台《玩家》栏目组主编徐吉仍表示此事自己不适合接受采访,但节目“应该不会停止”;北京电视台青少年频道《游戏任我行》也在把 节目里面网络游戏的内容全部删除以求过关,但自从听说央视带头停掉以电子竞技为主要内容的《电子竞技世界》后,他们不再心存侥幸,开始考虑和广告客户及赞 助商的谈判。.新闻出版署传出的消息,游戏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尚不会被叫停。
因为事态在不断扩大,使得一些游戏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开始担心对游戏媒体的严管会波及到他们身上。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国内有刊号的游戏平媒超过 140 种,而大大小小的游戏网站、综合网站游戏频道则至少上千家。8 .国家体育总局尚未就此事作出反应。
全国电子竞技运动会(CEG)方面表示,是否会影响到 CEG 决赛的电视转播,现在还不能肯定,有待和有关方面进行沟通。2 回复:《电子竞技世界》被禁播原因初探 二.为什么会出现禁播事件?
暴源头:游戏这个“东西”
知情人士透露,这场风暴的来临,也许是必然的。《游戏东西》不过撞在了枪口上。
社会各界对游戏多年来指责不断。最近的 3 月份全国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上,王淑贤、赵少华等妇女界 17 名政协委员提出了编号 2079 的“关 于努力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文化环境” 的提案,温克刚等政协委员提出了整顿网吧方面的提案,这些促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基于这个意见,广电总局制定了四大工程计划: “ 建设工程 ”“ 净化工程 ”“ 防护工程 ” 和 “ 监察工程 ”。先是要求涉案剧情电视剧退出电视台黄金时段,后又下发了上述“通知”。
《游戏东西》被禁止是枪打露头鸟?
有消息人士表示,虽有其它因素存在,但《游戏东西》栏目在“通知”发出一个月前就遭停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栏目和福建一档游戏节目被作为典型在政协委员提案中举例。
自 2002 年 7 月 28 日开播以来,《游戏东西》占据旅游卫视收视率榜首,约有 6000 万中国玩家关注这一日播节目,每天固定收看这一节目的用户达到了 400 万左右。
记者在《游戏东西》网站上看到一个口号:游戏无罪,互动有理。负责《游戏东西》发行工作的刘丹认为,庞大的观众群既给这个节目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阻力。
《游戏东西》号称是“全方位游戏视频资讯网络媒体”。其采编内容既可以在电视台收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或下载观看。该栏目“下星”之后,仍在寻求 在地方台发行。有消息说,新的节目改名叫做《游戏榜样》。近日该栏目总制片人葛孔明仍然表示,《游戏东西》不是被禁,而是停播,在剔除了其中只 占 10 %的网络游戏的内容之后,5 月份仍会继续和旅游卫视合作。
广电总局总编室尚未就如何界定“电脑网络游戏”内容作出进一步解释。
和葛孔明的想法类似,某省一家半年前经过广电局审批的 24 小时滚动播放的游戏电视频道制片人曾就此向直接主管部门广电总局社管司寻求解释,得到的 答复是把网络游戏内容去掉,应该没有问题。但直接起草《通知》的广电总局总编室尚未就如何界定“电脑网络游戏”内容作出进一步解释。
从 95 年就开始从事游戏业、曾主持制作国产游戏《血狮》的知名游戏人李健认为,不论是以前风行的街机电子游戏,还是电视游戏,都和电脑游戏在内容 上一脉相承,只是技术手段有所不同而已。他认为,广电总局提出大力发展动画片,实际上现在游戏业的美工很多是原来的动画美工,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互动 性。
他说,1997 年左右电子游戏被称为了“电子海洛因”,游戏厅的被禁,客观上促成了网吧的兴起。当前,网络游戏在市场上的成功实际上就是迎合了青 少年在世界观形成阶段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寻求成长帮助的心理需求。他们在虚拟世界里交友、聊天、PK、进行团队合作,这些活动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游戏运营商在游戏中对玩家的引导---宣扬什么、鼓励什么,惩罚什么、批判什么,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游戏规则是目前的审查机制无法把关的。这 就要求游戏从业人员的高度自律。
国产游戏产业尽管磕磕碰碰,但经过十年的积累,已经初步培养了大批的策划、美工、程序人才,也造就了盛大、金山等游戏企业。光是网络游戏,2003 年的产值就达 10 亿人民币,超过了电影。
回复:《电子竞技世界》被禁播原因初探
三.禁播事件背后的故事。
在此之前,网络游戏的审批权一直在新闻出版署,文化部为了加强网络的监管,在 4 月也介入了网络游戏审查。
在 4 月中旬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向媒体透露,文化部网络游戏内容审查专家委员会已告成立。这个 委员会将执行对进口网络游戏的严格审核,同时对目前已经取得发行许可的网络游戏重新审查。
前金山副总裁 裘新认为严管是必要的。
现任国产网络游戏《侠义道》的制作兼运营方,并是成都梦广场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裘新来说,这似乎并非坏事。这位前金山副总裁 2003 年另起炉灶张 罗起了这款游戏,释放自己的创业冲动。他认为,有些运营商代理国外游戏,“崽卖爷田”,打擦边球,推广手段恶俗;而国产游戏一般能洁身自好,所以严管是有 利的。
新闻出版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说:不同意这个看法。
原来,网络游戏的审批权一直在新闻出版署。音像司早就成立了游戏审读专家委员会,由 30 多位专家对游戏出版物进行严格审读。这里面包含了占进口电 子出版物 5 %的网络游戏。而文化部一直都很关注这项工作,但并未直接干预行政。
寇晓伟担心,文化部主要针对进口网络游戏成立的委员会会对网罗游戏审查工作带来混乱。他说,无论从经验、技术角度而言,还是根据《行政许可法》,文化部都没有必要再成立一个专门的审查机构。
寇晓伟表示,中央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和“保护未成年人”实际上已经是各部委甚至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情,文化部完全可以和各行政部门进行协调来进 行。他说,随着游戏业的繁荣,新闻出版署每年用于专家审读游戏的劳动报酬已经有 30 多万元,这仅是新闻出版署在出版物审查和监督体系里投资的一小部 分。他质疑文化部没有必要在财力和精力上进行重复投入。
寇晓伟也表示,网络游戏作为新生产业,必然产生新问题。他认为,即便文化部要参与网游把关工作,也要依照国务院“三贴近”的精神,和专家、企业和新闻界的朋友多进行学习交流,学会真正解决游戏产业的问题。
一位游戏企业老总说,寇司长对这个产业非常爱惜,但这个产业本身存在问题,的确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比如说文化部可以加快规范网吧管理的进度。
四.文化部的两头为难。
由于文化部并未正式对外宣布委员会的具体情况,而且也未查到有关文件,记者试图向文化部了解该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有关机构的分工问题。但由于各种原 因,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但有侧面消息表明,文化部在保护未成年人问题上承受了很大压力,所以才会有亲自操刀网游审查工作的举动。
有消息人士称,如果复查网络游戏,某些以血腥、性感等为噱头的韩国游戏或许是重点对象。
五.游戏传媒:产业链上的一环
游戏专业媒体几乎比其它任何专业媒体都更象产业链上的一环,因为其已经得到了商业化发展。
业内人士估计,不仅电视,市面上 80 %的游戏杂志、报纸或者综合杂志里面的游戏栏目都是近两年内发展起来的。而所谓游戏“门户网站”,几乎每天都 有新的冒出来。而这两年,正是游戏业获得迅猛发展、游戏的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促进效果逐渐被认识的阶段。
东方卫视《游戏玩家》栏目就包括几个栏目:“玩家快报”,报道游戏新闻;“激情前线”,体验游戏操作;“尝鲜坊”,介绍游戏新作。游戏公司为栏目提供赞助和样品,购买该栏目广告。回报当然是不遗余力的推介。
电视台赢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游戏商则更直观地宣传了产品,争取了市场。
一位玩家表示,很多在国内尚未正式发行的游戏,自己可以通过电视提前感受。当然,如果很感兴趣,也许会因此寻购该游戏的盗版。在韩国,家庭主妇边做饭边看电子竞技比赛的电视转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编者按
广电禁播是一个国家要整顿游戏市场的信号。这一措施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消极的一面是:游戏宣传手段的减少,不利形成正常的游戏文化。
积极的一面是:中国国产游戏业一直很脆弱,直到网络游戏出现才让人如梦方醒。中国游戏业也从清贫苦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产业扩张。大量从利益出发而并非出于行业理想的资本涌入游戏业,自律的行业标杆企业匮乏,这客观上造成了行业的混乱。需要有国家来规范市场规则,规范运营商的商业道 德,减少急功近利和泡沫。
正如凭借网络游戏,成为行业新贵的盛大 CEO 陈天桥所言:这是个充满风险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