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媒体时代电视法制节目的标题制作
摘 要:全媒体读题时代的到来,电视受众的信息需求和选择发生变化,节目标题的作用在竞争中日益彰显。《今日说法》作为一档法制栏目,成功地将标题与栏目的关系融入到节目制作当中,凸显了节目特色,促进节目有效传播。本文通过分析《今日说法》节目标题,总结其标题制作特色与方法,以期为电视节目标题制作提供思路,进而增强节目公信力、传播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今日说法》;节目标题制作;特色;方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30-02
《今日说法》自1999年开播以来,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宗旨,受众关注度不断攀升,影响力日益增强,充分发挥了法制节目社会动员能力和普法功能,成为法制节目制作中的典范。节目标题既是节目内容的高度浓缩,又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在传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以央视网《今日说法》2015年全年共344期视频节目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今日说法》节目标题制作,分析特色,总结方法,为电视法制节目标题制作提供思考。
一、《今日说法》节目标题制作特色
1.展示平民化视角。第一,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如0929《房价上涨10倍之后》,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房价”入手,命题设疑,“房价上涨10倍”,之后发生了什么?引发兴趣,讲的是没有过户的房屋买卖纠纷,关注房产交易过程中如何分清买卖和人情,避免法律纠纷,通俗易懂,以小见大,使得法律宣传与节目一起深入人心;第二,立足百姓,传递情感,如1113《让校车不再危险》0329《平安是福》,用百姓视角来传递态度表达观点;第三,解析百姓关注热点,如1106《“南京虐童案”调查》0814《女生群殴事件调查》,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深度调查对涉案双方行为和心理进行专业解析,增加节目关注度的同时,更好地实现普法。
2.侧重故事化表达。《今日说法》每日一案,采用故事化叙事方式举案说法。因而标题的设置也很少直接用抽象的法理法律术语等的表达,而是凸显话题焦点,强化案件情节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通过设置悬念给受众以想象的空间,强调情节性、可视性与趣味性吸引受众,来配合这种故事化表达。第一,多数用偏正式“**的**”表述,通过修饰与被修饰中心的关系,凸显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或事件关键人物,这种格式的标题2015年共125期,占总数的36%。如0412《武汉郊外的夜晚》1108《出租屋里的悲剧》1229《消失的举报人》1219《残缺的指纹》等;第二,用“**记”“**故事”“****”“**悲剧”“**谜案”的方式,强调故事性,如1125《天价葡萄丢失记》0209《糊涂父母卖子记》0210《遗产**》0622《法官故事》等。
3.体现人文关怀。第一,关注弱势群体,如0419《为了一个女孩的尊严》0308《孩子,你别怕》0306《放下你的拳头》0120《九旬老人谁来养》等,站在社会或亲历者的角度,发出呼吁,表现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与关爱;第二,第一人称视角,内心独白的方式,如0205《请判我死刑》0821《我成不了白天鹅》1118《妈妈,您在哪》0528《谁养我老》,直接表达节目主人公的思想和意愿,发出对法律和社会的呼唤,将法与情结合,将新闻事件中的情理渗入其中,关注当事人立场,具有震撼力和抒情性。
4.发挥导向作用。第一,反映新闻事实同时又旗帜鲜明突出立场,发挥社会动员作用。如0626《莫以生命当赌注》暗含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引导人们坚持法律约束与道德底线,珍爱生命,不要心怀侥幸。0519《为荣誉求证》讲述见义勇为者被认定的曲折,“为荣誉求证”表达了社会正能量终获得支持与认可;0521《赌徒的深渊》表达赌博终将使人走向深渊,警示人们远离诱惑,动员全社会共同抵制赌博。第二,关注受众心理,恰当设置悬念又不故弄玄虚,避免血腥、怪诞与耸人听闻刺激眼球的标题,如春风化雨般实现满足受众需求与避免低级趣味的平衡,实现“普及法律知识,弘扬道德风尚,宣扬精神文明”的宗旨。
二、《今日说法》节目标题制作方法
1.设置悬念法。利用与常理的反差拟题,唤起受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起受众探究心理。如0901《瞬间消失的巨款》1014《货车,无人驾驶》0914《所有邻居当被告》1206《消失在自家门口的男孩》等,在标题中均突出了一种意料之外,巨款为何能瞬间消失?无人驾驶的货车将会发生什么?什么原因使得所有的邻居都成为被告?男孩为何会在自家门口凭空消失?唤起人们对未知新鲜事实的了解欲望,渲染情节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吸引受众,从而实现最大的宣传效果。
2.数字凸显法。通过强调与凸显案件关键信息的数字特征拟题,直观醒目说服力强,提高标题的新闻价值,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法制新闻节目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排除标题中含数量短语的情况(如0703《一张假借条》),2015年共42期标题运用数字凸显法,占总数的29%。具体可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涉案数额巨大,如1228《绑匪开价400万》1124《一个饭局二百万》;这种用法其实也可以强调金额之少,如《3毛2毁了一个好官》,但本年度未见此用法;第二,事件发生在特殊时间点,如0301《案发,大年初八》0125《案发1994》;第三,涉案信息时间之长与时间之短,如0503《保存了20年的证据》0514《鏖战16小时》0405《只有十分钟》0410《丹丹的最后六天》;第四,与线索相关的特殊数字信息,如0917《二十八米刹车印》1203《三十三次通话》0823《尾号5570》1211《三十封情书》;第五,还有一种特殊有价值的方法,即数字对照法,如0212《八个孩子一条命》0722《一杯硫酸,两个悲剧》,在拟题的时候将数字特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意义的对照表达,达成醒目效果。
3.巧用修辞法。巧用修辞艺术拟题,略带文学气息和调侃意味的标题可以让人耳目一新,提高新闻价值。第一,移就法。这是一种词语搭配的创造性使用,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态同事物联系起来,富于变化,饶有情趣。如1109《骑楼城的心病》1216《车祸的谎言》1130《愤怒的工地》等;第二,引用法。直接引用历史典故、影视经典、诗词歌赋等经典元素,将新闻内容与这些元素相结合,增强表现力,如1129《插翅难逃》0527《速度与危情》0411《寻枪》0328《三岔口》等,当然引用法的运用一般需要特定的情节,要把握好法制新闻主题的特点,量力而为,否则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第三,仿拟法,巧妙仿拟翻新人们熟知的语言格式,相较于引用法,更为生动灵活,如0805《碰瓷无间道》0811《此地有银三百两》1224《“小丸子”变形记》1201《手机蒙了我的眼》等,法制性与趣味性结合。
4.巧用疑问法。标题主要通过特指问、选择问和是非问几种形式设置疑问。问题的设置暗含了制作者代表当事人发出疑问寻求解答的潜在思维,是心理学知识的巧妙运用。首先,标题引发受众的探知和解答欲望,把问题作为推进新闻事件的主线,对案件进行抽丝剥茧式剖析,受众观看节目的过程即是参与体验与解惑的过程。如1030《撞人还是讹人》0924《谁是救人者》1118《妈妈您在哪?》0710《谁为倒地负责》0120《九旬老人谁来养》让受众跟随标题的疑问层层深入发现答案,同时,这种疑问又不仅仅是针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疑问,同时也是作为对一种社会现象的发声叩问,引人深思。
5.警示语劝诫法。结合新闻事件通过形成告诫、劝导和要求等警示语拟题,表明态度立场,制造形成舆论场,实现普法和引导功能。如1113《让校车不再危险》0626《莫以生命当赌注》0313《让正义不再迟来》0306《放下你的拳头》等,对人们行为起到导向作用,理智上启发人,情感上打动人,情理结合,实现宣传法理法规,弘扬法制精神,提高人们的自觉法律意识的传播效果。
6.特殊词汇运用法。这里说的特殊词汇指的是法制事件中一些常用词汇,如致命、追凶、谜案、悬案、疑云等悬疑色彩的词语,使得真实的新闻事件蒙上一层传奇神秘色彩,形成紧张感与镜头感,增强新闻关注度。如0623《致命饮料》0621《滴血追凶》0925《客房悬案》0923《务川迷案》1115《车祸疑云》0615《神秘订货人》0418《伪证迷云》0402《致命追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标题制作方法,必须结合事件本身,适度使用,用不好则成为故弄玄虚,降低节目格调。
以上是2015年《今日说法》节目标题中出现频度较高,且制作手法上能够发现共性的几种方法,总的来看,围绕法制节目主旨,吸引受众关注,注意节目导向是《今日说法》节目标题设置的核心。
三、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思考与启示
电视法制节目以普法为目的,同时倡导人文关怀,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法制节目的成长与发展与我国法制化进程相辅相成。而《今日说法》栏目受众面广、社会影响力大,其舆论导向作用尤为明显。“因此作为节目的一部分,标题的制作应努力促使节目报道的主题产生强烈的“舆论场”效应”,更好地承担并行使着议程设置的重要社会功能。
从指导思想来看,法制节目本身常与凶杀、暴力、刺激等元素相关联,在满足受众猎奇心理方面有巨大的新闻市场,但法制节目又不同于悬疑小说、警匪片,如果标题的设置,单从迎合市场的角度去运作,不仅会损耗其新闻价值,而且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因而,在法制新闻节目标题制作过程中,既要善于提取关键信息,发挥法制新闻事件本身故事性情节性镜头感的优势,同时又要兼顾法制节目社会舆论引导功能,围绕普法知识设题,体现人文关怀,发挥法制新闻节目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从具体操作来看,有两点想法,第一,针对“一日一案,举案说法”式法制新闻标题制作,更多是对新闻事件的引出。一般情况下和盘托出不如抛砖引玉,适当的隐藏些新闻的内容,留些想象的空间,“简洁明了,意味深长”往往会让观众的关注度更高;第二,引用法标题制作集中于影视作品名称,结合法制节目特性,是否可以适当引用网络流行语,如《山寨包工队盖出“楼脆脆”》等标题,引入新闻事件流行语,增强新闻信息表达的灵活度与感染力。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法制节目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做好法制新闻节目也任重而道远。标题作为新闻眼,做好标题其实不难,需要节目制作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尝试。
第二篇: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标题的制作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标题的制作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再是一个信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一个参与者,而媒体往往成为这些信息交汇的平台。在全媒体时代大环境里,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具备公文的严肃、严谨又要具备美学效果(形神皆备)因素下,以武昌职业学院为例,探讨“读题时代”下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制作艺术 新闻标题
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的概念。从传播载体形态上,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等的总和;从传播内容形式上,则涵盖了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从信息传输渠道上来看,包括了传统的纸质、频率、局域网(如有线电视网、数字电视、IPTV、地铁电视等)、国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WiFi等。如果从受众的感知也就是互联网行业俗称的“用户体验”来讲,“全媒体”事实上已经不是一个媒体的概念,而是一个媒介的概念。在“全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再是一个信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一个参与者,而媒体往往成为这些信息交汇的平台。
在这样一个全面、现代的全媒体传播时代,纸质媒体怎样才能更广泛地吸引大众的眼球和注意力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从新闻标题制作来阐述纸质媒体吸引读者的技巧。
新闻标题被称作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好的标题,可以在一瞬间吸引读者的视线,可以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在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许多读者都是忙里偷闲读报,通过随意性翻阅来了解周围环境、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新闻标题的制作准确、凝练、鲜明、生动。
新闻标题是用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登于正文之前,通常被用来指代整篇新闻。新闻标题具有以下特点:1.以新闻中的具体事实为内容来命题;2.有主题、引题和副题,结构比较复杂;3.新闻标题是一个表达意思比较完整的句子。
在全媒体时代大环境里,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具备公文的严肃、严谨又要具备美学效果(形神皆备)因素下,以武昌职业学院为例,探讨“读题时代”下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
1、精心选用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和变化的词。动词在句子结构中是一个活跃的因素,恰当地使用动词可以使标题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新闻要告诉人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事物)、发生了什么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最想知道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传递“发生了什么事”这一信息的重任主要是由动词来担当的,因此,我们应该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来实现“发生了什么事”这一新闻内核的准确表述。例如:《武昌职业学院报》刊登的:“淘课”不“逃课”;“选修”不“选休”;今年就业形势好,毕业生很“刁”;图书漂流让知识“动”起来;企业投入百万元到高职“买忠诚”等等。
2、灵活运用“热”词和流行语
词语总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而不断更新迭出。读者总是具有“猎奇”、“赏新”的心理。签于此,新闻标题在制作时就应当与时俱进的融入“热”词和流行语。例如:《武昌职业学院报》刊登的:Lady飘飘,你Hold住了吗?;要“前卫”更要“前位”。《武汉科技大学报》刊登的:我校一论文直面最具挑战性课题真“给力”;爱心超市:爱的“N次方”;湖北省大学生集体在我校“晒”创意。当然也不课乱用网络用语,例如:有木有、好滴、偶们等等这些。
3、在准确概括事实的基础上,使用或者活用多种修辞格
不同的修辞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例如:《黄冈职院技术学院与我校成功“联姻”》、《企业教师与2011级新生“面对面”》等。比拟的作用是使所写的“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例如《硬币正悄然“退休”》。对偶的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排比的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设问的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能生发出不同的光彩。
4、运用新鲜活泼的群众口头语或通俗化的语言,增强标题的鲜活性
例如:《校医院加快对外“开门”速度》、《校长讲课 学生蹭课》
5、非语言符号的使用
非语言符号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等;第二类是体态语言,如手势、表情等;第三类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如交通标志等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
美国社会学家、预言学家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符号学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种潮流。
(1)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在叙述中辅助文字进行信息的传达,各种不同类型的符号本身具有不同的作用,语言是人们用以表情达意的工具,而语言又不可能传达出言语主体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例如:《追梦“影”者行在“影”途》
(2)物化、程式化符号的运用。例如:《迟来的正义=无正义》
6、版面语言的运用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版面语言,主要是指标题的装饰和对标题的形状进行的编排,编辑手段对标题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好的编排方式能够打破常规,吸引读者。
6.1以色彩斑斓的新闻标题来吸引受众
6.2以别出心裁的编排来吸引受众
我们传统的新闻标题的编排形式以横排和竖排为主,所以在新闻标题在编排形式上突破传统也可以打破读者既定的阅读习惯,从而吸引受众。
引题竖排,主标题横排,或引题横排,主标题竖排,二者构成一个直角。或者复合式标题的多层标题在排列形式上组成多种几何图形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引题当作栏题,并且与主标题横竖结合。这些栏题,往往与主、副标题不同,它们以黑底白字出现,像条幅一样,利用颜色的反差来刺激人的视觉神经,从而使引题显得更醒目些。
主标题中运用不同的字体。
例如:《武昌职业学院报》第33期第一版的新闻。
除此,新闻标题制作还要规范:
(1)标题应该准确的表达原文大意(文体的基本规范);
(2)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如无可能出现的纠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3)单行通栏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9~11个字之间(无论对开或者是四开,人眼的正常阅读视角为25℃,一瞥而无须转动视线的字数为6~8个字。小于9个字,字号太大,版面留白太大,注水。大于11个字,字号太小,不易引起注意);
(4)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5)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如“阿国发生军事政变”,不知道是阿根廷、阿富汗还是阿联酋);
(6)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7)副题在补充说明主题意思的时候,避免出现主体事实的重复;
(8)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9)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总之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标题的制作在遵循事实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具有美学性、艺术性、欣赏性。
[1] 张惠建.“全媒体时代”的态势与路向[J].南方电视学刊,2009:7-10.[2] 周权.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标题制作[J].中国地市报人,2011(7).[3] 刘毓民.新闻标题的写作艺术[J].道客巴巴,2009(12).
第三篇:如何办好电视法制节目
如何办好电视法制节目——以《今日说法》为例
摘要:从创办之初,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就承担着极其重要和多样的社会功能,在法制建设进程中一直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教化普通百姓的责任和使命。目前我国电视法制节目超过200多个,正以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社会。而在电视娱乐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法制节目该如何发展?又如何强化法制节目自身的特性?
关键字:法制类节目 《今日说法》举案说法
一、法制类电视节目在我国的发展
1985年,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法制节目《法律与道德》开播,至今电视法制节目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创办为标志,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从1985年至今经历了开创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目前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9套,全国电视法制栏目超过200个,其中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日播法制栏目和专门的法制频道。
然而从创办之初,我国的法制节目就承担着极其重要和多样的社会功能,在法制建设进程中一直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教化普通百姓的责任和使命。但是电视的本质是娱乐,娱乐性是电视这种大众媒体的传播特点。②电视法制节目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节目类型,它本身受制于法律的严谨、缜密,受制于法院判决的无尚权威,受制于转型期法律不完备条件下的“道德”、“法律”间的冲突。这些特殊的因素又导致了电视法制节目的传播困境。
电视法治节目重任在肩,却有些不堪重负。近年来,电视法治节目普遍遭遇困境,节目收视率下滑。全国200个电视法治栏目,9个专业法治频道,除几个有品牌影响力的法治栏目如:央视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经济与法》,北京台的《法治进行时》,重庆台的《拍案说法》等之外,其它法治节目大都处于惨淡经营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法治节目难以为继,不得不改弦更张甚至停办。2007年,全国唯一一个开办20年不间断的法治栏目,山东台的《道德与法治》改名为《天下故事》,脱离法治节目的定位。全国第一个开办的法治频道,长沙政法频道也因为面临节目生产的压力,准备从单纯的法治频道转为包含娱乐、文体等内容的综合频道。④
二、《今日说法》的成功
(一)《今日说法》介绍及节目定位
《今日说法》是1999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个全新的法制栏目,每天中午12:40在央视一套节目播出,每期15分钟。周一至周五13:45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重播。2010年10月8日开始,《今日说法》播出时间延长到30分钟。《今日说法》采取以案说法、大众参与、专家评说的节目样式。栏目的功能定位是:重在普法,监督执法,推动立法,为百姓办实事。①
在选题上注重适度性,贴近百姓生活。涉案内容包括: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知识产权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青少年犯罪、诈骗盗窃等,涉及民事、刑事、行政多个方面,但是又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无法绕开的话题。开播初期较多的涉及刑事案件,近年来较多的涉及民事和行政案件。
《今日说法》的风格具有独创性,它以“点滴记录中国法制进程”为宗旨,将复杂的案件和法律问题解释得通俗与精确,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强的媒体
责任感和影响力,365天,每天为老百姓讲一个案例,解释一个法律小常识,在普及法律、监督执法、推进立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平民化的视角使节目弥漫着人文的关怀。
(二)《今日说法》的叙事模式
《今日说法》采用的叙事方式是“以案说法”,选择一个新近发生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通过记者深入采访调查,用镜头来还原案例事实,每期邀请一个法律界人士作为嘉宾,与主持人互动访谈,解读案例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评述,帮助观众理解。
而在记者调查的叙事阶段,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故事化模式,设置悬念,节目一开始就把关键性问题提出来,制造悬念,使得观众被吸引,急欲知道结果而一直看下去。如在今年的“药家鑫案件”中,节目一开头就向观众抛出一串问题,“开车撞人,司机不但不救,反而杀人灭口?没有考虑到后果,就拿刀捅了她?连个三岁小孩都不如?有人说他是官二代,有人说他是富二代,记者调查杀人者到底是怎样的人?节目随后向急于知道内情的观众娓娓道来。
注重细节描述,用细节描述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通过细节和插叙来进行案件原因、背景介绍来进行人物塑造。
而每期节目后面的评论也是其亮点,评述不是采用很严肃和生僻的法律名词进行解读,而是通过嘉宾通俗的解释,来告诉观众其中蕴含的法律知识。评论不仅限于每期节目的案例,而是升华其意义,推广其教育价值,引起观众更多的思索与情感升华。
(三)《今日说法》的成功之处
由于法律知识较为专业,案件的权威来自法院的审判,不管是电视媒体还是纸媒体对案件的立场都来自于法院的审判,对法制事件的报道应注意立场,不能干预司法独立。因此,法制节目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传播上,譬如一宗案例剖析,一段法律名词解释。媒体更深层的责任是培养公众学会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意识,在日常行为和办事中处处有法律意识,懂法、用法。
“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换句话说,一个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学习的方法。”③作为一个好的电视节目,《今日说法》没有直接向观众传达法律知识,而是发挥电视的本质作用,鼓励人们热爱电视节目,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形成法律意识。
《今日说法》外在表现是一个个故事,推动故事发展的是人物。通过对故事来龙去脉的介绍,有意识的运用行为、心理、情感等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用人物的命运来打动观众,体现人文关怀。
三、电视法制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节目法制含量较低
法制节目不但要有新闻节目、综艺节目等节目共有的要素和特征,还必须具有其他节目所没有的鲜明的“法治”特色。法制节目应该关注与法律制度相关的事物和信息,尽管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但它关注的是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法律现象和法制问题。
法制题材与其他的社会新闻相比,具有一定的题材优势,突出表现在它所报道的内容大多是生活的非常态,能较好地带动受众的知晓欲。“理论上,法制节目可以涉及的角度很广泛,但实际上,大多数节目最常选择的是刑事犯罪、民事
纠纷(特别是婚姻、继承)等情节性、可视性较强的案例,而对于行政法、国际法及民法中合同法、公司法、商法等领域却表现出一种令人遗憾的选择性忽视,给予的关注不多。”⑤
再者,我国法制电视节目的主创人员,大多都不是法学出身,自身的法律知识有限,对一些法律条文和案件理解也不够透彻,不能很好的在节目中融合法律知识,做到普法的节目宗旨。另外,电视的本质娱乐,而法律的特点是严谨权威,带有较强的知识性,要将二者巧妙的结合,又不至于枯燥无味,实属不易。
我国法制节目的普遍做法是,将案例故事化,对案例进行故事化包装,以故事元素来吸引观众,用专家点评来进行法律知识点评。但是,这样的节目模式只是法律“擦边球”而已,法制含量过低,很多的民生新闻节目也有涉及法治,法制节目不足以承担起其应有的功能。
(二)法制节目内容和形式同质化
以央视两档知名栏目《今日说法》和《经济与法》为例,就能看出法制节目的同质化。《今日说法》与《经济与法》两个栏目的节目选题重叠率达到了76%,涉及的领域大致是婚姻纠纷、情感纠葛、赡养与继承、产品和服务质量纠纷、医患纠纷、侵犯名誉权、交通事故、政府机关行政不作为等。
虽然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三农”日益重视,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以保障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但就电视法制节目来说,对农村、农民、农业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是普法教育更为重要的地区,但现阶段大部分节目的农村选题与庞大的农村收视人口及其普法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法制节目类型分为法制资讯节目、法制专题节目、法制谈话节目、法制庭审节目、法制娱乐节目五种,但每种节目类型里真正做得好的寥寥无几。”⑥一旦出来某种比较成功的模式,其他台就争相模仿。
四、怎样办好电视法制节目
(一)找准节目定位
电视法制节目应该找准节目定位,明确电视的根本特性是“娱乐”,纵然面对的是法制类选题,有其特殊性,也不能让其普法功能掩饰掉电视特性,娱乐本质,电视节目如果承载了过多的教育功能,在电视节目中让观众心生疑惑,就意味低收视率,不利于电视节目的发展。但是,也不能让“过度娱乐化”破坏了普法功能。
作为具有教育功能的法制节目,在节目定位上,可以参照美国儿童教育节目《芝麻街》的节目定位和运行模式,《芝麻街》没有直接鼓励孩子热爱或任何和学校有关的内容,它鼓励孩子热爱的是电视。观众热爱电视,节目才能生存下去,节目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承载的功能就能潜移默化的渗透给观众,从而达到其目的。法制节目也是如此。
(二)重视节目策划,讲好故事
法制节目的叙述载体就是案例,而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里本身就存在叙述所需要的基本元素,而法制节目的创作者是需要有好的手段和方法,运用电视特有的表现形式,将故事讲述出来。
业内人士都知道电视媒体法制类节目不好做,做出来的节目很难吸引观众。究其原因在于不少法制类节目过于严肃、拘谨,增强法制类节目的故事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法制类节目的制作中,凸显节目的故事性,变以往的“用事件讲道理”为“用故事讲道理”,尽可能地用“小故事”反映“新时代”,“小人物”体现“大背景”,“小事件”映衬“大法理”。
(三)发挥电视节目的画面优势
“电视之所以是电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名字叫电视的原因。”⑦
电视不同于其他的媒体,诸如广播、报纸,电视能够充分利用声画等要素,包括图像、声音、音乐、文字、图表、特技等,多视角讲故事。通过电视节目的动态演示,加上电视画面的颜色和切换速度等都能反应感情和情绪。这样人物形象更鲜明,内容更丰富,故事也更生动。
注释:①《今日说法》百度百科
②《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③《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④“找准问题 突出重围—办好电视法治节目的思考”朱鸿栋 邓勇
⑤《电视法制节目—语言传播策略》
丁龙江 中国电影出版社
⑥《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
胡智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⑦《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教学大纲
《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052 课程名称: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英文名称:Television editing and program production 学分: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广播电视新闻学
一、课 程 说 明
㈠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本大纲依据教育部指导性文件,结合该专业的专业特点,考虑省级广播电视新闻部门的实际需要,对一些内容进行调整,不断将前沿内容充实教学。它以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重点是电视编辑工作和画面编辑理论和原则。
㈡教学目的和指导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每个问题从概念入手,理解其内涵、特征、要求,抓住重点,融会贯通。学生能充分认识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进一步了解电视编辑工作。学生既要掌握电视编辑的理论,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能了解到国内外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的最新动态、了解电视制作的最新理论,认识中国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趋势。
㈢教学重点与难点
该课程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培养未来的从业者在节目创作中的个性、想象力和美学追求。作为一个复杂的创作环节,电视编辑涉及节目的选题、构思、采访、拍摄、后期编辑、文稿创作、混录合成等诸多内容。由于电视节目的内容不同,对电视编辑的要求也不同。电视创作是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运用独特的电视语言,以蒙太奇的思维方式反映生活,并调用光线、色彩、运动等造型手段,实现艺术化表现。
学习本课程的重点是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的基本理论,难点是蒙太奇理论及电子编辑系统的操作。
㈣知识范围与相关课程
学生应具备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传播理论知识,了解电视艺术和观众需要,熟悉节目策划的有关内容。相关课程有《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艺术理论》《舆论学》《受众心理学》《电视节目策划》。
㈤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张晓峰著《电视编辑思维与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参考书:《实用电视编辑》黄著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电视节目制作基础》陈思善
复旦大学出版社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美)加里·安德森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视制作》李平云
中国电影出版社
㈥教学进度
每周3学时,18周共计54学时。讲授侧重电视编辑部分,节目制作部分与“广播电视综合实验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绪论(1学时)
第一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5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电视节目制作有电子新闻采集ENG、电子现场制作EFP、演播室制作ESP等3种主要的制作方式。一般来讲,电视节目制作包含前期采访拍摄、后期编辑制作2大阶段,具体分为四个环节,即形成稿本、前期准备、录制、后期合成。
2、电视节目制作的两种体制,制片人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几种制片人制的比较:CCTV、广东模式、上海模式。
3、制片人的素质构成: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人格魅力。
二、思考题
1、什么是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的种类及主要内容。
2、电视节目的特性。
3、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及其内容。
4、制片人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电视编辑工作(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电视编辑的含义
2、电视编辑的工作任务
(1)制定报道计划
(2)负责节目策划,参与采访与拍摄(3)画面编辑(4)处理文字稿
编辑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业务技巧,对节目的各个环节把关。强化编辑部新闻策划意识。
3、编辑的职责包括把好政治关、把好艺术关、充分运用视觉材料、4、电视编辑及相关意识
5、电视编辑的素质培养
电视编辑既是节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又是节目的设计者、制作者。所以,对电视编辑有很高的要求。
电视编辑的素质构成。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组织管理、受众意识、灵活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二、思考题
1、电视编辑的含义。
2、电视编辑的主要工作任务。
3、电视编辑应具备哪些相关意识?
4、电视编辑的素质构成
第三章 蒙太奇理论(9学时)
一.主要内容
1、蒙太奇的内涵
蒙太奇Montage,原是法国的建筑术语,意思是按一定的构思、方案和计划,把建筑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
蒙太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蒙太奇是指镜头组接的章法及其技巧。把一个个镜头按照一定逻辑和一定的原则组合起来叙述一个事件,阐明一个道理。其中的逻辑与原则就是我们熟悉的 生活规律、思维规律以及视觉规律。
从广义上讲,它是指电影电视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蒙太奇诞生于节目构思时,体现于编导的分镜头台本,完成于剪辑台上。
从默片到有声,蒙太奇的概念也随之发展,一般来讲,它包含三层含义: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结构手段与叙述方式、串联镜头具体技巧。蒙太奇是构成电影电视片的独特表现手法或技巧。
2、蒙太奇的产生
3、蒙太奇的发展
4、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A、叙事蒙太奇
它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目的。主要是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把镜头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组织起来,叙述一段内容,展示一个事件。符合视觉规律,自然、连贯、流畅
B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又称对列蒙太奇,通过人物形象或景物造型的对列,产生一种冲突或体现某种寓意。它不是为了叙事,而是制造特定的效果,它是通过镜头的对列造成一种冲击,产生一种直接而明确的效果,引起或激发观众的联想。
5、蒙太奇的艺术功能有选择与概括、创造独特的电视时空、形成特有的电视节奏、引导注意
激发联想、表达寓意
创造意境。
6、长镜头。长镜头是与短镜头,相对而言。长镜头的拍摄时间大约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长镜头是指在一个不间断的镜头里,连续拍摄事物的全过程,用景深镜头使事物变化和周围环境全部包容在一个镜头内,形成独特的纪实风格。
7、长镜头理论要点:
[1] 追求银幕形象的“空间统一性”。[2] 强调影像“本体论”.[3]使用大景深镜头保持叙事真实性
8、长镜头叙事与蒙太奇叙事的比较分析
在叙事观念上,用长镜头不间断的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这是对静态构图和分切镜头的一种革新。长镜头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事件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形成独特的纪实风格。
(1)长镜头理论与蒙太奇理论是对立的。
(2)从叙事效果上看,长镜头原理和由多镜头组接的蒙太奇原理是相同的。(3)长镜头与蒙太奇在叙事观念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点
9、长镜头的时空结构特征 二.思考题
1. 什么是叙事蒙太奇。2. 什么是表现蒙太奇。3. 什么是长镜头? 4. 长镜头的种类及内容。5. 长镜头的时空结构特征。
6. 长镜头与蒙太奇在叙事观念上的差异 7. 蒙太奇有哪些主要艺术功能
第四章
电视画面编辑(6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画面编辑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系的观点、忽略次要情节之倾向、正常的观察习惯、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之要求。
2.画面编辑的相关环节
⑴用不同景别造句形成前进式、后退式、循环式、片断式句子。⑵把握镜头的含义。熟悉单个镜头的具体含义和多个镜头的整体含义。⑶安排镜头的排列次序。找到独特的叙事线索表达主题。⑷电视镜头的选择。用最好的镜头,讲述最好的故事。
⑸镜头的选择需要考察的内容包括:镜头的含义、镜头内容、镜头的视觉因素。
二、思考题
1、画面编辑的基本原理
2、选择电视镜头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五章
镜头组接规律及其原则(6学时)
一、主要内容
电视编导借助蒙太奇技巧,把单个镜头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表达一定的内容和意境。
1、符合观察规律和逻辑规律
2、轴线规律----方向一致原则
3、“动接静”与“静接动”的结合
4、机位与景别的变化
5、景别的变化
6、保持影调和色彩协调一致
二、思考题
1、说出镜头组接的主要原则
2、合理越轴的主要方法
第六章
镜头组接的方式(6学时)
一、主要内容
1. 电视场面划分的依据。
场面转换的视觉心理学依据与电视场面划分的依据。时间段落,空间段落,情节段落的划分
2、技巧转场的方法
技巧性转场是利用特技手段,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来完成镜头间的过渡。20世纪70年代西方电影开始采用这一技巧。到70年代末,日本发明了“电子特技机”,引发了人们的兴趣。80年代初,电子特技机被引入中国,在中国兴起了特技热。
从功能上来讲,电子特技机可分为淡变、叠化、划变,定格、数码特技等多项功能。而每一项特技都有不同的表意功能:淡变、叠化、划变、定格、快慢动作、数码特技。
3.无技巧转场的方法
无技巧转场又称切换,是两个画面直接过渡。无技巧转场干净利索,加快节奏。要做到镜头衔接自然、流畅,无技巧组接更需要技巧。
4.镜头的连贯因素。除了注意镜头组接的基本原则,还要寻求连贯因素:逻辑因素、相似因素、缓冲因素、对列因素。
5、常见组接技巧有:利用主体动作连接、利用不同主体的相似动作连接、依照心理的连接、利用特写镜头连接、利用空镜头连接、利用镜头遮挡连接、利用声音因素连接。
二、思考题
1. 什么是技巧性组接
2. 镜头的连贯因素及主要内容。3. 镜头无技巧组接的常见方法。
第七章
电视节奏的形成(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电视节奏的内涵
电视节奏是指电视镜头在时间长短、内容起伏、轻重、缓急、张驰、动静方面有规律地交替变化。
2、镜头是影响影视节奏的主要因素
[1] 叙事功能。[2] 叙事的感染力。[3] 叙事的情绪因素
3、镜头长度的确定。
首先要明确一个镜头到底该多长-、读者对文本解读---观众对镜头解读 之比较、有足够的时间认识画面信息、电视节奏的总体控制。
4、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1] 电视作品的两种节奏形态: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
[2] 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有机统一体现在深层结构的一致性以及共同为主题思想服务上。
二、思考题
1、什么是电视节奏?
2、如何实现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第八章
电视叙事的剪辑(6学时)
一、主要内容
电视节目创作中,创作者表达节目内容有两大类。一是描述一个动作或讲述一个事件。二是表现某种特殊的含义,如,节奏、情绪、思想、概念性内容。前者是叙事剪辑,后这是表现剪辑。
1、叙事剪辑的逻辑依据
叙事蒙太奇的作用在于叙述一段情景,展示一系列事件。
2、叙事蒙太奇的基本特点。为了展示事件,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组接镜头。
3、叙事剪辑的逻辑依据包括:生活逻辑、连续性、联系性
4、叙事剪辑的方法与技巧
镜头连接方案,就是根据内容要求来确定镜头的排列顺序。叙事要考虑,内容意义、景别的表意、动作的连贯、人物关系、主要事件、周围环境与事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叙事的基本思路和镜头的结构方法:前进式、后退式、片断式。
剪辑技巧有动作剪辑、情绪剪辑、节奏剪辑、声音剪辑
5、电视叙事的结构类型包括:单线结构、复线结构、板块结构
6、对叙事结构的一般要求是完整、自然、新颖、严谨、统一、7、电视作品的结构包括开头、结尾、高潮
二、思考题
1.叙事剪辑的逻辑依据是什么? 2.叙剪辑有哪些方法与技巧?
3、对叙事结构的一般要求是怎样的?
第九章
电视表现的剪辑(3学时)
一、主要内容
表现的剪辑,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意境或思想,造成一种情感的感染力。
1、表现蒙太奇的功能。创造隐喻、创造节奏、创造悬念、创造情绪、创造思想。
4、表现蒙太奇的特点。
[1] 不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意境或思想。[2] 不以逻辑顺序为镜头组接的原则。[3] 镜头的对列可以产生暗示、比喻等效果。[4] 表现蒙太奇具有视觉象征意义。
5、现剪辑的结构形式包括: [1]平行的剪辑――平行蒙太奇 [2] 积累的剪辑――主题蒙太奇 [3] 联想的剪辑――隐喻、象征蒙太奇 [4] 对比的剪辑――对比蒙太奇
二、思考题
1、第十章
电视声画关系(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声音的构成包括人声、乐声、环境音响。
2、声音的功能。
3、声音的编辑:同期声的编辑、音乐的编辑、音响的编辑。
4、电视声画关系有3种:声画统一、声画并行、声画对立。
二、思考题
1、电视声音的功能。
2、电视声画关系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
电视节目设置(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电视节目的设置
电视节目设置是电视内容的宏观选择。对一个电视频道来说,节目是相对稳定的。说出表现蒙太奇的功能与特点。
2、说明表现剪辑的结构形式。从表面上来看,电视台无非是每天安排不同类型的节目,节目设置似乎无学问而言。其实,它更需要电视编辑发挥创造性和敏锐才智,创办精品节目。
2、影响电视节目设置的因素有:电视自身的特性、办台方针、节目竞争、频道经营。
二、思考题
1、谈一谈电视节目的设置的重要性。
2、你认为如何科学地设置电视节目?
第十二章
电视节目编排(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电视节目的编排思想。
2、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特。点
3、电视节目的编排的依据是不同时段的价值不同、节目编排要有节奏、节目编排要有稳定性、节目编排要考虑竞争对手的节目。
4、节目编排模式包括均衡模式、板块模式、重点模式。
5、节目编排的方法与技巧。
6、电视节目的编排原则。
二、思考题
1、电视节目的编排思想。
2、电视节目的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3、电视节目编排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4、节目编排的方法与技巧。
5、电视节目的编排原则。
第五篇: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工作的现状及创新策略分析
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工作的现状及创新策略分析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传媒的产业出现较大的改变,微信,微博,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增加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并打破了电视节目播放的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已工作安排以及生活规律,选择观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大大提高电视节目的自由度。也导致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电视编导工作的作用逐渐增加,一个好的电视编导,可以推出创新性的节目,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一、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工作的现状
全媒体时代主要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同存在的时代。全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可以进行信息编辑,传播载体的时代,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性,增加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竞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论坛,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平台逐渐增加,增加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电视台与新兴媒体,电视台之间的竞争逐渐增大。
目前,电视编导工作中创新性不足,导致电视台的竞争力较弱,需要进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
二、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创新策略
1.善于借力,运用新兴媒体进行节目宣传。电视编导想要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首先,需要让人们了解电视节目,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电视节目中来,提高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关注度。电视编导需要善于借力,在新兴媒体中进行节目的宣传。电视编导可以通过创办微博,在电视节目播出前,在微博上进行宣传,将电视节目中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剪切,形成3分钟左右的小视频,放在微博上,可以充分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从而提高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关注。在剪切小视频时,需要将内容进行适当的精简,分段式将精彩的内容放入视频中,注意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悬念。其次,电视编导可以在电视节目进行策划前,在微博上进行抽奖,增加微博的粉丝,为宣传做好铺垫工作。最后,电视编导需要在电视节目的播放后发布一些相关微博话题,了解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想法,意见等,及时了解反馈的情况。电视编导需要了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看法和建议,将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增加电视节目中的内涵,提高收视率。
2.挖掘节目深度,打造节目品牌。现在,很多电视台会推出一些同质化的电视节目,观众感觉不到新鲜感,导致视觉体验较差,这样不利于电视台的发展。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增加,想要提高竞争力,需要增加电视节目的知名度,打造电视节目的品牌。首先,电视编导需要将域外电视节目的优秀因素与我国传统文化,观众的精神需求进行融合,从而制定新颖的电视节目。其次,电视编导可以通过音乐,动作,语言,电视画面,声音等因素,增加电视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可以通过提高电视节目的生动感,立体感,清晰度等方法,让观众感受到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再次,电视编导需要进一步的挖掘电视节目的深度,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比如通过让一些观众参与节目,对节目现场进行报道,在网上开展评论环节等,增加观众参加到电视节目中的机会,让电视节目变得更加的亲民,真实。最后,电视编导需要不断修改电视节目中存在的问题,使电视节目更加吸引入。电视编导可以通过QQ,微信,论坛,微博,网络电视,直播平台等方式进行宣传,增加宣传的渠道以及宣传面积,有利于打造节目的品牌。只有在电视节目中形成特色化的节目品牌,才能更好提高收视率。
3.全方位整合媒体资源,迎合观众需求。新兴媒体在传播信息中非常方便,大大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这些是传统的电视媒体所没有的。但是传统媒体也有自身的优势,不可将二者割裂,这样不利于电视台的发展。电视编导需要将媒体的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节目的特点,利用新兴媒体以及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电视节目,满足观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