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探建立每股收益分析指标体系论文(共)
每股收益(EPS)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因此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投资者往往将每股收益的高低作为衡量股票优劣的尺度。企业理财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核心就是每股收益,因此经理人员同样非常关心公司的每股收益指标。
杜邦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综合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以某一重要财务指标作为核心指标,通过指标的分解,将该核心指标分解成为一个指标体系,找出影响该核心指标的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下面运用杜邦财务分析的基本思想,建立起以每股收益为核心的分析指标体系,以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运用该体系作出有关经济决策。
一、每股收益的一般形式
每股收益=净利/股数=净资产/股数×(净利/净资产)
=(净资产/股数)×(资产总额/净资产)×(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净利/销售收入)
=每股净资产×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
从EPS的一般形式可以看出,每股收益受到以下几个指标的影响:
1、每股净资产:衡量投资者每股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帐面价值,常被称为“每股含金量”。
2、权益乘数: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的效率,是衡量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负债比率的提高会导致权益乘数的增大,从而单位所有权资本所支配的资本量增加。在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按息税前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之比计算)高于负债的资金成本率的前提下,提高负债,从而扩大权益乘数,对每股收益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资产周转率:以年周转次数表示,反映了企业资产营运效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较高的资产周转率说明同样多的资产产生了较多的流转额,经济资源得到较充分的利用,导致企业每股收益增加。
4、销售净利率: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
EPS分析指标体系的这种形式计算比较简单,实务操作中分析也很方便,不足之处在于指标分解不够彻底,销售净利率的经济含义比较复杂。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净利的因素赊销售外(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之差为主营业务利润),还有投资损益和营业外损益等非常损益。因此,对指标应作进一步分解。
二、每股收益扩展形式一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边际贡献率×(1-所得税税负比率)
=每股净资产×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销售收入)×(1-所得税税负比率)×(1÷主营业务利润占总利润比率)
=每股净资产×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1-所得税税负比率)×(1÷主营业务利润占总利润比率)
在此EPS分析指标体系中,影响每股收益的指标除前文分析过的每股净资产、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外,还有以下几个指标:
1、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获利能力的强弱,也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所在。核心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其主营业务利润率一般也是比较高而且稳定的,只有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了,每股收益的增长才会有实质上的保证。要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率必须一方面扩大销售收入,一方面降低产品销售成本、费用,从而提高每段收益。
2、所得税税负比率:是所得税额与利润总额(税前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3、主营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比率:是主营业务利润与税前利润总额之比。该比率较小,说明企业投资收益、营业外收益等非常收益多,并对每股收益作出了有利影响。但这种非常收益的有利影响往往是不会持久的。
此扩展形式对EPS的分析较一般形式深入了一步,主要在于分解出了主营业务利润率这一影响EPS的核心指标。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如果我们撇开企业的非常损益,单纯来考察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计算出企业的主营业务每股收益(CEPS)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类似地,也可建立起CEPS分析指标体系:
主营业务每股收益=(主营业务利润/股数)=每股净资产×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1-所得税税负比率)
事实上,如果证券市场是半强制效率,市场只会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变动作出价格反映。分析师通常认为主营业务业绩的增长,与净利润相比,主营业务利润更接近永久经济盈余的概念。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制效率,对会计盈余数据存在“功能锁定”现象,投资者无法“看穿”会计盈余数据中的不同性质的成分,因此造成股价只是单纯地对EPS而不是CEPS反映的现象。
三、每股收益扩展形式二
作为企业的特殊利益集团,如企业经理人员、控股股东、投资基金等,为了对影响EPS的因素作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可以将指标作更彻底的分解,并据此进行分析以作出科学的经济决策。这里试将边际贡献率、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等引入EPS分析指标体系: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边际贡献率×[1/(经营杠杆率×财务杠杆率)×(1-所得税税负比率)×(1÷主营业务利润占总利润比率)
其中:
边际贡献率=(S-VC)/S
经营杠杆率=(S-VC)/(S-VC-F)
财务杠杆率=(S-VC)/(S-VC-F-I)
式中:S——销售收入;VC——主营业务变动成本;F——主营业务固定成本;I——主营业务利息费用。
1、边际贡献率:反映企业经营的产品的盈利能力。如企业产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售价一定,但其变动成本较同行业其他企业较低,其他条件相似,则该企业经营的产品的盈利能力就较强,从而会对EPS作出积极的贡献。
2、经营杠杆率(DOL):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DOL越高,意味着相对较高的固定成本,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对EPS的影响也越大。
3、财务杠杆率(DFL):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影响DFL的主要因素是利息,较多的利息费用会导致较高的DFL,企业财务风险增大,对EPS的影响越大。
与扩展形式一类似,据此扩展形式也有相应的CEPS分析指标体系(见下式)。
主营业务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边际贡献率×[1/(经营杠杆率×财务杠杆率)×(1-所得税税负比率)
从此扩展形式的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与“扩展形式一”相比,该扩展的EPS/CEPS分析指标体系的优点,就是引入了现代理财理论中的盈亏分析和杠杆理论,在对EPS/CEPS分析时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考虑进来,这无论是对经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还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都是非常有用的。此分析指标体系在实际运用中的难点在于边际贡献率、DOL、DFL的计算。一是必须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合理地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二是必须将企业的借入资金合理地分为用于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以计算出用于主营业务借入资金的利息费用。只有这样,才能计算出这几个指标。
上文对各分析指标体系中影响EPS/CEPS的因素是逐个分析的,而对EPS/CEPS的影响实际上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权益乘数较大,表明企业负债较多,一般会导致企业财务杠杆率较高,财务风险较大,在企业管理中就必须寻求一个最优资本结构,以获取适当的EPS/CEPS,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再如在借入资本成本率小于企业的资产报酬单时,借入资金首先会产生避税效应(债务利息税前扣除),提高EPS/CEPS,同时杠杆扩大,使企业价值随债务增加而增加。但杠杆扩大也使企业的破产可能性上升,而破产风险又会使企业价值下降等等。还有,对EPS/CEPS进行综合分析时,必须进行横向(同行业的各企业之间)和纵向(同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才能对某公司的EPS/CEPS作出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价。因此,在作具体分析时必须多方权衡,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运用EPS/CEPS分析指标体系,并据此作出科学的经济决策,并促使证券市场向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第二篇: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分析探讨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能够对法治政府建设产生积极和长远的影响。本文围绕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我市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和如何建立并实施我市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等三个部分展开论述,认为: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
政的决定》的客观要求,是法治政府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作为全面衡量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一把标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基本构成上应包括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我市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应坚持政府主导,注重调查研究,倡导公众参与,落实督查考评。
[关键词] 法治政府 指标体系 建立
2004年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文件,以下简称《纲要》)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青岛市于2005年提出“争取经过五年左右的不懈努力,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青政发〔2005〕20号文件)。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文件,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为贯彻落实《纲要》和《决定》,青岛市积极践行法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与既定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尤其是什么样的政府才是法治政府、如何评估法治政府的实现程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作出回答的重要课题。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能够使法治政府建设看得见、摸得着,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清晰,问题和不足更加一目了然,进而能够对法治政府建设产生积极和长远的影响。
一、关于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一)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制度文明,也是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1]贯彻实施《纲要》以来,我市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法治建设的科学发展,先后制定地方性法规20余件、政府规章40余件,在一定时期内较好地解决了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完善了政府重大社会公共事项决策听证、重大行政决策法律论证和合法性审查、重要事项定期发布、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多项重要制度,提高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主体制度、行政执法程序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行政复议听证制度等,提高了行政执法质量和水平。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能否在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持续发挥作用,取决于我们能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其不断完善和深化。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正是为这些制度持续发挥作用提供一个长效保障机制,从而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增进制度文明,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二)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是贯彻实施《纲要》和《决定》的客观要求
从目标要求看,《纲要》提出的十年左右时间、我市提出的五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任务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已进入倒计时,形势紧迫、任务繁重,若没有更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既定目标就难以如期实现。从内容要求看,《纲要》在合理配置政府职能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和措施要求,构成了法治政府的构建骨架。这些制度和措施能否建立健全,直接关系到法治政府能否实现。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制度深入总结并加以完善。从落实要求看,《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具体落实办法和配套措施,做到五年有规划、有安排。五年多来,青岛市一直严格按照这项要求开展工作,2005年出台了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此后每年明确依法行政工作要点,近期还出台了贯彻《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09〕12号文件),这些举措有效保证了《纲要》、《决定》的贯彻落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其中一点就是还缺少一个可测评的指标体系来全面评估我市出台的各项制度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进展情况。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正是通过对法治政府的精神实质进行深入剖析和科学概括,把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分解、细化和量化,转化为可以测评的指标,组成一个体系和系统,综合测算各地区和各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并寻找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从而保证《纲要》、《决定》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实现。
(三)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是法治政府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
当前,青岛市法治政府建设的进展还不平衡,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偏弱,法治化程度与青岛市的城市地位和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的期待与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认识层面上,有些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淡薄,缺乏法治的“方向感”;二是制度效益上,对《纲要》、《决定》的原则性规定,配套措施跟不上,实际执行中出现偏差;三是规制强度上,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还没有完全纳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实绩考核,依法行政的“动力”不足。为此,建立一套直观的、可宣教的、容易执行的、有硬性约束的指标体系以纠正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一些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的失范、工作推进中的偏差和“动力”不足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从更广的视角看,作为法治政府,在不同地域普遍追求公平、正义、自由、人权、和谐等价值目标,要求依法行政,承认廉洁、诚信、有限、责任等,并致力于实现一种良性的社会秩序。[2]这就决定了各个地区建设法治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决定了形成统一规范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深圳市已率先研究提出了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很值得学习借鉴。青岛市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有责任尽快启动这项工作。
二、关于青岛市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作为全面衡量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一把标尺,基本构成上应包括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客观指标旨在解决青岛市建设的法治政府是什么样的问题,其数据大多可以通过统计报表或现有资料获得,能够体现法治政府应当具备的内在标准,是指标体系的主体部分。
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围绕这个基本要求,《纲要》在政府职能、决策机制、制度建设、行政执法、防范化解社会矛盾、行政监督、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等7个大方面的内容提出了33个小方面的制度和措施要求;《决定》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决策机制、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社会自治等6个大方面的内容提出了24个小方面的制度和措施要求;青岛市贯彻《纲要》和《决定》的实施意见中,还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对若干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提出了一些青岛市特别需要的制度和措施要求。这些制度和措施要求,总体上是对我市建设法治政府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的深刻反映,是法治政府蕴含的内在标准,可以设计为客观指标。
在客观指标的具体设计上,应体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要有全面性,能够涵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二要有操作性,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均应明确具体;三要有刚性,指标任务的约束力强;四要有开放性,能够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包容新的内容。据此,可以考虑将我市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中的客观指标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指标体现《纲要》、《决定》及我市的有关实施意见中规定的几个大的方面的内容,具体可以归纳为12项,包括:政府立法工作法治化;机构、职责和编制法治化;行政决策法治化;公共财政管理与政府投资法治化;行政审批法治化;行政处罚法治化;行政服务法治化;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行政救济法治化;行政监督法治化;行政责任法治化;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法治化。二级指标体现大的方面内容下的基本制度和措施。三级指标对应明确已经推行或应当建立完善的基本制度和措施的具体要求。各级指标完成的情况,可以客观反映各级各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努力程度、实际举措和具体成效。
主观指标旨在解决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的社会评价是什么样的问题,其数据需要通过合理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并经过统计处理后才能获得,体现社会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的总体评价,是指标体系的辅助部分。
依法行政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法治政府的实现,最终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承认。因此,社会公众对法治政府的评价,是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评价更多地通过对法治政府的主观感受和内在体验表现出来,其基本内容除了以上述客观指标为基础外,还应当反映法治政府的七个外在维度,即法治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廉洁政府和效能政府,其行为应当符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六项基本要求。[3]通过赋予主观指标的各项内容以不同分数和权重,交由社会评价赋分,再结合专家对各项分值及其关联数据的比较、分析和权衡,综合测算出总分值,即能反映出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状况和水平。
鉴于建立起科学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改,使之趋于合理和完善。指标体系基本确定后,可以先在相关的区、市及部门进行试点,以实践来检验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从而最终形成权威性的指标体系。
三、关于如何建立并实施青岛市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
法治政府建设涉及面广,关联因素多,时间要求紧,如何使我市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又好又快地建立并实施,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政府主导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建立与实施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工作性质和难度决定了只能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道路,而无法也难以期待走自下而上的自发演进型道路。为此,建议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设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或由已建立的全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承担,由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指标体系建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重大事务的研究解决。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负责指标体系建立的日常督导协调工作。二是积极争取国务院和省政府法制办的工作指导和智力支持,签订相关合作协议,推动指标体系的建立。三是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建立后,市政府印发相关配套文件,明确全面实施指标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和责任单位。
(二)注重调查研究
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难度大、问题多,必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详细分析和论证其可行性,提出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既要深入研究法治本身的特点,也要充分借鉴经济和社会指标研究已积累的经验与成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专家学者会同政府法制工作者共同确定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并按内在逻辑要求选择重要而有代表性的指标组成初步的指标框架体系,同时明确每个指标的分数和权重。
(三)倡导公众参与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法治政府建设水平的官方评价标准,本质上在于对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其设计必须科学、合理且符合政府工作实际,因而一般需要由政府法制工作部门牵头,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但如果仅限于此,政府部门就难脱“自己制定标准评价自己”的窠臼,指标体系也就会因脱离民意而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同。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除了征求专家的意见,还必须让公众充分参与到制订过程中,通过文本解读、专家访谈、座谈讨论等形式,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的宣传力度,为科学建立指标体系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参与;还应召开不同类型的征求意见会和论证会,充分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增强指标体系的公正性、权威性和说服力。
(四)落实督查考评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一旦形成,即具有多种用途,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运用:既可以由行政机关用来进行自测,为各级行政机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作为社会中介组织和研究机构研究与评价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上级政府评估和考核下级政府、政府评估和考核其工作部门全面工作绩效的基本方式。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只有把督查考评这种手段运用好并贯穿始终,才能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建成后,要坚持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每年确定指标体系实施的工作重点,并将有关工作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市级部门、各区市政府;要制定细致的工作方案,明确指标体系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时限和要求,并据此制订考评办法,明确评分标准,切实抓好指标体系的具体实施。
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是我们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实施《纲要》、《决定》的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工作,对于青岛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青岛市应将这项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程,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尽快启动,力争早日完成。
第三篇:教育乱收费的风险成本与预期收益分析论文
[摘 要]长期以来,教育乱收费禁而不止,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乱收费的低成本性与高收益性。教育乱收费的低风险性主要在于其具有群体性、隐蔽性、可融通性和利益共享性等特点。要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就要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要提高教育乱收费的风险成本;消除学校与收费上的双轨制;斩断乱收费的利益链,杜绝政府部门的惩罚性经济行为。
[关键词]教育乱收费;风险成本;预期收益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各级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来约束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乱收费问题,但教育乱收费却始终禁而不止。2003年,中央政府建立了由教育部和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牵头的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了对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但教育乱收费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且连续几年高居价格违法举报之首。2007年初,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当前规范教育收费的任务仍然很重,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行为还时有发生。比如:公办学校以改制为名乱收费;教辅材料过多过滥;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不规范;一些学校自行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一些地方和部门超越管理权限,违规出台教育收费政策等。2008年4月初,在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发布的《关于2008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中,再次要求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对学校收费的监督。这说明教育乱收费已经成为一个教育顽疾,虽屡次下药,却收效甚微。那么,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的教育乱收费始终禁而不止的根本原因何在?研究拟从成本——收益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教育乱收费的成本与收益
按照成本——收益理论,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收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收益则是通过投资或付出而获得的利益与效用。当收益大于成本时,付出就是值得的。教育乱收费也存在着成本与收益。教育乱收费的成本是乱收费必须承担的风险成本,而其收益则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教育乱收费现象之所以长期禁而不止,与其收益与成本的严重不对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教育乱收费的低成本性
教育乱收费面临的成本不是直接经济成本,而是可能的风险与心理成本。从近年对教育乱收费查处的情况来看,这种风险成本不外乎被撤职、党纪政纪处分、被勒令清退乱收费资金等类型。之所以称之为可能的风险成本,是因为这种成本只是一种潜在成本,且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概率很小,对于一般学校的乱收费行为不具有震慑力。这一点从乱收费的普遍性与受到查处的学校与人员数量的有限性即可见一斑。
近年来,教育乱收费一直居于各项价格举报之首,2006年达27637件。对于教育乱收费的查处却不尽如人意。2003年起,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于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2005年,各地共派出检查组5.6万个,检查各地学校87万多所,查处违规收费案件1.9万件,受到党政纪处分5931人,其中撤销校长794人。岡假定每所学校仅违规收费一件,那么,查处的违规收费案件仅相当于被检查学校87万所中的2.18%,受到党政纪处分者如果分属于5931所学校,则仅相当于所检查学校的0.68%,而撤销的校长仅占被检查学校的0.09%。再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来看,2006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据统计,各地共派出1.9万个检查组,对全国25万余所学校进行了检查,查出教育乱收费资金5.72亿元,清退教育乱收费资金3.49亿元,351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被检查的25万所学校中,仅有351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假如一所学校查处一人,其查处率仅为1.40%,换句话说,乱收费的风险仅占被检查学校的1.40%;如果把全国所有学校都纳入其中,那么,乱收费被查处的风险概率会小之又小。如此小的风险成本,无法给乱收费学校以强大的外部压力,很难对其乱收费行为产生有效的抑制力;而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力,也无法对一些学校的乱收费行为形成有效的内在约束力,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教育乱收费的禁而不止。
(二)教育乱收费的高收益性
与极低的风险成本相比,乱收费却可以使学校、教师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为例,在将初中部民办化为“知达实验学校”以后,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从中获得了极大利益。据一位知情教师说:“知达”早年实行梯级收费,根据考生成绩优劣,每个学生3年最低收1.5万元,高至3万元,有些甚至被索要8万至10万元。近几年,学校实行统一标价,每生交费两万元。所办班数,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2个;每班人数,多数接近或超过60人。以此推算,几年来,“知达”的收费达到上亿元。其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笔用于教师的外出进修、学习以及招待检查部门和迎来送往。但相当一部分——数千万元——一是发放月奖金和代课、补课的费,除工资外,任课教师凭此两项可额外领到三四千元;二是发放年终奖:退休教师象征性领取千八百元,普通教职工3000元,相当一部分教师分到几万元,甚至接近10万元;三是游山玩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每年让骨干教师去“放松”,2007年夏天,有些足迹远至港、澳、台。由此可见,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是学校乱收费的助推器。
二、教育乱收费低风险的内在原因分析
教育乱收费的低风险性一方面与监管部门的查处不力有关,同时也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
(一)教育乱收费的群体性
教育乱收费属于行业性乱收费,具有集体陸与群体性特点和广泛的社会与行业基础。在重点中小学,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一些学校顶风乱收费,大多数学校则是随大流,亦步亦趋,紧紧追随同类同等学校的脚步,结果,普遍的从众心理与从众行为进一步泛化了教育乱收费现象,也强化了整个行业的负面公众形象,学校不再是圣洁之地,教师的形象也不再高尚,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教育乱收费的隐蔽性
当前对于乱收费的查处数量非常有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较大的隐蔽性。很多学校在收费时,只收费不开票,学生在交费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凭证,学校以机构“信誉”保证交费学生在该校上学的学位或参与某种活动的资格,学生家长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接受学校的做法。最终,虽有乱收费之实或价格违法举报,结果却查无实据,不了了之。收费不开票成为各个学校应对乱收费检查并从根本上化解风险的重要法宝,这就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查处难度,乱收费现象也变得以肆意横行。另有一些学校则通过将乱收费合法化逃避查处风险,其主要做法是将强制性的教育乱收费转化为学生家长的自愿陸捐款,通过改变乱收费的性质使其变得更加隐蔽。
(三)教育乱收费的可融通性
这里所说的可融通性是指有些乱收费从道理上似乎是可以讲得通的,如补课的费。因为补课多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或者是在教师的正常劳动时间以外进行的,占用的是教师的合法休息时间,利用这样的时间给学生补课,给教师一定的补偿是应该的,从道理上是可以讲得通的。由于学校不可能获得该方面的财政拨款支持,对教师的劳动补偿只能通过向其劳动或服务对象学生征收。如此以来,课余时间对于学生的补课活动就变成了教师的有偿服务活动,只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服务不是自愿进行的,而是强制性的,服务的收费标准也不是通过师生双方协商确定的,而是学校和教师单方面制定的。尽管关于有偿服务有着明确的政策规定,如“学校向学生提供服务,必须坚持自愿和不盈利原则,严禁采取强制或变相强制手段提供服务和进行收费。”但是,高考指挥棒下社会推动型应试教育使得许多重点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不得不采取强制、有偿教学服务(补课或提高)的形式。在这里,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在是否接受服务上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对服务价格讨价还价的权利,不管学生是否愿意,都必须服从学校的安排。虽然这是一种不对等的交易,但却是学生不得不接受的交易。学生与家长的意见不在于补课或提高本身,也不在于收费本身,而在于其高收费。(四)教育乱收费的利益共享性
所谓利益共享,是指乱收费不仅使学校可以从中得益,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与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以从中获益。这就使得几个获利主体之间形成了一种利益联盟关系,对于学校的乱收费行为,上级主管部门往往会表示默认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其结果必然会纵容学校的乱收费行为。2006年3月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在“教育乱收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六成违规收费由政府引起”。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在对17个省(市、区)50个县(市、区)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时发现:有45个县违规教育收费4.13亿元,其中43个县地方政府及财政、税务、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挤占、挪用、滞留教育资金4.45亿元,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克扣教育经费的总额,比教育违规收费的总额还要多。地方政府部门的违规行政必然导致学校的乱收费,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监管部门对于乱收费的默认与“迁就”,自然成为乱收费得力且持久的外在动力。
(五)教育乱收费的政策诱致性
这种诱致性主要体现在学校及其政策上双轨制的影响。教育乱收费,不仅有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分,更有公办学校与以体制创新名义存在的转制学校之分,不同学校,收费政策与标准不同。以1999年率先在全省4万多所中小学中实行初中部转制的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知达实验学校为例,其在原有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开始收取高额学费,初中3年学费达几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此的是,其东相距约1000米的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学、其西不足500米的三十八中、其北约2000米的二十七中等公办学校,都免收学费,只收取书本费和杂费,每学年一两百元。办学体制的变化导致收费政策的变化,不同学校不同对待,从而人为制造并扩大了学校之间的收费差别和福利待遇差别,导致了一些学校领导与一般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也成为推动学校转制和高收费乱收费的内在经济动力。虽然自2006年起,各级政府部门全面停止了审批新的改制学校,清理改制学校也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学校改制及在改制名义下实行的高收费乱收费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难在短期内消失。
(六)教育乱收费风险的自我化解性
在乱收费的同时,许多学校还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教育乱收费风险的自我化解。一是钻政策的空子。即利用中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收费政策的不一致、或者政府收费政策前后的不一致乱收费。二是不认真落实业已建立起来的收费听证制度、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在很多学校,这些制度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办学活动中,对于学校的乱收费行为自然也起不到公众监督与阻隔作用。三是利用广泛的人脉关系与社会资本。重点中小学往往聚集了不少权力者的子女,在关键时刻学校总会千方百计利用这些可资利用的家长资源尽可能化解其面临的危机。由于重点中小学学生家长背景的特殊性和权力的集中性,在应对地方性教育乱收费的检查中,学校往往会得到满意的结果,从而实现权力者得益、学校得益的双赢结果。
总之,由于教育乱收费的特点及学校自身对于乱收费风险的化解,使得乱收费的风险成本大大降低;而与此同时,教育乱收费的预期收益则大大提高,对于学校来说,其诱惑力便也大大加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必须加大乱收费者的风险成本。
三、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对策
(一)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这种一致性和连贯性不仅体现在上下级政府之间的政策要一致、连贯,同一级政府前后的政策也必须一致和连贯。长期以来,在教育乱收费的治理方面,各级政府政策的不一致是导致一些乱收费冠冕堂皇、有恃无恐的政策根源。为了防止一些学校钻政策的空子,2008年4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发布的《关于2008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地方自行制定的与国家教育收费政策不符的文件规定一律废止,以消除政策之间的摩擦,为提高政策的执行力扫清障碍。
(二)提高教育乱收费的风险成本
要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就要提高其收费的风险成本,并且要提高到有足够震慑力的程度,使学校不敢轻易乱收费。这就要求对于乱收费一定要严加查处,真正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追究学校校长与主要领导的相关责任。对于社会上举报的乱收费行为,必须严加追查,在发挥专门监管机构责任的同时,充分利用家长及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加强对于重点中小学收费的审计、监督与惩处,提高其乱收费的风险,抑制其乱收费的冲动。“十一万”期间,政府准备采取两个“三管齐下”规范教育收费。其中之一是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和惩处力度,强化“不敢为”的惩治机制。如果两个“三管齐下”能落到实处,将会大大影响学校乱收费的成本与收益,并达到有效治理乱收费的目的。
(三)消除学校与收费上的双轨制
双轨制学校的存在是教育乱收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双轨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普通中小学区分为重点与非重点;一是在办学体制上分为公办与民办。不同学校,政策与待遇不同,但都对乱收费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前者,可以通过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办法,尽快缩小公办中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供给方面为所有学生提供大致相同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消除择校热,从而消除乱收费的温床。对于后者,不是消除公办与民办的区别,而是区分真民办与假民办,从根本上纠正公办学校改制和名校办民校的错误,使义务教育学校回归到政府办学的轨道上,实行统一的收费与免费政策,不给乱收费留下任何活动空间。
(四)斩断乱收费的利益链,杜绝政府部门的惩罚性经济行为
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教育经费的截流、挤占、挪用及对于教育乱收费的鼓励与分成,使学校与主管部门在事实上形成了利益联盟,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大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难度。所以,要使治理乱收费取得成效,必须斩断这种利益联盟关系,政府真正担负起投资与监管责任,治理学校乱收费才有底气,才能硬气。所谓政府的惩罚性经济行为,是指政府为了禁止教育乱收费而采取的经济惩罚行为,如税务部门对于教育乱收费进行征税的企图等。对于教育乱收费征税虽然有可能抑制学校乱收费的冲动,但更有可能使学校的乱收费行为合法化,如此以来,教育乱收费不仅得不到治理,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乱收费的进一步加剧。
第四篇:项目投资计划与收益分析报告
项目投资计划与收益分析报告
公司办公楼,总面积2500平方米
一、投资项目:快捷宾馆,酒店等服务项目。
二、计划投资规模:400万元
1、结构改造费用(含外墙):60万元
2、内装饰、装璜,设施配套(中上档次),电梯等费用:300万元。
3、消防配套改造费用:35万元
4、环评检测、消防、安全验收等其它费用:5万元5、1-4项费用小计400万元
三、预计收益
第五篇: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财务分析论文
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财务分析论文
财政部1996年6月制定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在财政部1984年4月发布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基础上重新修订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全面总结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实施以来的基本经验,结合新形势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有关内容,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定。为规范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章中又明确规定各单位要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各单位要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会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制度
为了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国家制定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和从事会计管理的基本依据。这些会计法律、法规作为“统帅”只是国家意志的原则体现,而作为“主体”的行业财务制度,也只是对不同行业行使不同调控手段的体现,不能解决各个单位千差万别的具体财务问题。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在不同单位的具体化,它能把国家有关会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单位会计管理制度是单位理财意志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实施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2、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秩序
会计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依法进行。从1996年以来进行的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情况看,有些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混乱,财务收支失控,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也对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另外,从建国以来发生的几起重大的会计人员贪污案中也可以看出,会计人员之所以能贪污巨款,都是与单位会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必须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使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才能保证会计工作在单位经济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有利于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
1993年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后,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会计管理制度通常认为由4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会计法律,即《会计法》;第二层次是会计行政法规,如《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第三层次是会计规章,如行业会计核算制度等;第四层次是单位根据会计法规、制度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很显然,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新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有利于改善单位经济管理
财务会计管理是单位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制定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参与单位内部经济管理,使会计工作渗透到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不仅有利于会计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更有利于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原则
各单位在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时,应从实际出发,以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八十五条对此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1、合法性原则
依法办事是会计工作的首要准则,也是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首要原则。尽管会计法规赋予各单位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和会计核算方法的自主权,但上述自主权如果超出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和界限,并对经济管理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则是会计法规所不允许的。
2、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是制度的生命。制度必须充分体现单位实际,不能生搬硬套书本上或其他单位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要与单位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只能是对单位制度中财务部门的进一步归纳和具体化,不能脱离单位实际另搞一套,必须使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适应内部管理要求并发挥作用。
3、规范性原则
必须全面规范本单位各项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会计基础,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规范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要符合并体现会计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能与会计学科的基本要求相违背;另一方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要全面,应严格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
4、科学性原则
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合理。即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便于操作和执行,缺乏科学性或不易操作的管理制度,就不会有生命力。
二是利于控制。即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必须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必须体现这方面的要求。
三是定期完善。即各单位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
三、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制定
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提出了应当建立12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使会计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可以有章可循,以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及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1)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内部会计工作组织体系是搞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在制定此制度时应明确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以及会计部门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
(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标准的规定。建立岗位责任制有利于会计人员明确职责,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利于会计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会计基础工作的加强;有利于强化会计管理职能,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
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时,应主要明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岗位职责和标准,岗位轮换计划、岗位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规定。
对会计岗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是对会计工作的一个新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会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既可以使接替人员对前任的工作进行检验,防错防弊,防止违法乱纪,又可以激励会计人员积极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按时完成份内工作,使每个会计人员熟悉本单位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和职责。
(3)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该项制度时,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考虑。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务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
制定内部牵制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核对,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防止会计事务处理中发生的失误和差错以及营私舞弊等行为。有的单位认为实行内部牵制制度手续繁琐、程序复杂,对内部牵制制度规定的必要程序任意简化;有的单位因会计人员少,认为不具备实行钱账分管制度而没有建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有的单位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甚至给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4)稽核制度。稽核制度是指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对有关账证进行审核、复查的一种制度。该项制度的建立也应结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一并考虑。制定的稽核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
会计稽核是会计机构本身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一项自我检查或审核工作,其目的在于防止会计核算工作上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通过稽核,对日常核算工作中所出现的疏忽、错误等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单位存在的会计数据失真、会计账目不清、会计核算混乱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不健全有关。
(5)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指确定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
2、会计核算工作制度
会计核算工作制度主要是规范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产清查制度。(1)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主要是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制定该制度也就是将会计核算日常工作流程和方法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规范。该项制度包括会计核算工作的全过程,从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到编制会计报表的种类和要求及单位指标体系等各个方面。
(2)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等制度是会计核算
工作的基础环节,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的保证,也是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措施。各单位应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制定各项制度。
(3)成本核算制度主要适用于企业单位。行政单位则不需要建立本制度。企业应根据单位成本核算的特点来制定。重点是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核算方法、程序,有关成本基础制度的制定、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方面。此项制度,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和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相互利益,是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3、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应建立定期财务会计分析制度,检查财务会计指标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该项制度主要是规定财务会计分析的时间、召集形式,参加的部门和人员;财务会计分析的内容和分析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项目。
综上所述,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改善单位经济管理。在制定时各单位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管理制度,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从而提高单位会计工作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