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茶几的遥控式设计研究论文(五篇范文)

时间:2019-10-29 15:1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移动茶几的遥控式设计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移动茶几的遥控式设计研究论文》。

第一篇:移动茶几的遥控式设计研究论文

1茶几的发展历史

在宋代时,家具呈现造型轻巧,线脚处理丰富的特点。明代出现了硬木家具做工十分精巧是家具发展的一个高峰。清代家具以装饰见长,繁琐堆砌,失去了淳朴和高雅。因其生产地区风格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最具有代表性的可分为苏作、京作和广作。苏作继承了明式家具的特点,精巧简单,不求装饰;广作很注重雕刻装饰,追求华丽;京式则重蜡工,结构用瓢、镂空。国外有高雅、古典风格的欧式家具,崇尚使用、气派的美式家具等。从中世纪以后,西方家具设计大致经历了古典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和后现代主义时期三个阶段。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家具的风格日趋多样化。北欧风格就是一种将本土的手工艺传统与现代功能主义设计思潮相结合的家具设计风格。而有机现代主义所设计的有机家具对待造型,主张家具造型应与室内空间环境相结合,就像是室内空间环境里一个固有物体。20纪80年代末以来,设计形态、设计意识、设计理念等呈多元化发展态势。目前家具的设计主要追求绿色设计和智能化设计。所谓的绿色设计就是研究、开发和设计既节约资源而又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而所谓的智能化设计就是在家具设计中融入现代高科技技术如采用智能材料、信息处理设备、自动控制技术等,使家具具有新的功能和性能。

2设计方案及结构特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茶几随处可见。而遥控式移动茶几是把现代科技———遥控技术应用到茶几中。人们可通过简单的遥控器操作完成茶几的移动,可满足老弱病残人的使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另外,遥控式移动茶几也是开拓创新的产品。它真正做到了设计以人为本,尊重人、关怀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2.1造型设计

2.1.1外观造型设计

遥控式移动茶几的外观造型见图1。在外型上,采用篮球的造型元素———圆球型的设计,适合它的移动功能,可减少在移动的过程中碰撞到其它物品,造成人体的伤害和机体的损坏。该产品整体造型流畅,且能吸引购买者的眼球。整体尺寸宽60cm、高65cm。

2.1.2内饰设计

内饰设计主要是遥控式移动茶几的隐性工作台的设计,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本设计采用分隔式布局,即在圆形球壳体里面有一两层的工作台面,上层是茶几的工作台面用来放杯子之类的东西,下面用斜板把空间隔开,可以放一些书籍、报刊杂志之类的东西。另外,在上面的台面上开个槽,下面是个盒子用来放抽纸。被下箱体当到的一部分台面隔开,在箱体后面开门作成备用巷。这样可合理运用空间,结构新颖。从而使我们的产品占用室内很小的空间,做到简约而不简单。这也是未来室内设计的一个走向。

2.2机械结构设计

2.2.1传动机构

遥控式移动茶几采用四通道遥控器驱动,可以十六个方向转动。遥控式移动茶几的传动机构是转动运动和转向机构,其传动机构见图3。转动机构主要是通过无线遥控技术遥控步进电机,步进电动机带动齿轮,再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轮子的转动。转向机构的设计思路源于汽车转向机构。两边的轮子各用一根轴连接(即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连接)。前轮轴上安装一个横拉杆机构控制转向。横拉杆用一个蜗杆,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使横杆移动实现转向。蜗轮用步进电动机驱动。再用一个步进电动机控制轮子的启动、停止和速度。转动和转向机构都采用步进电动机驱动装置采,它适合小型全自动或半自动机械。在这里可直接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脉冲波改变轮子的正反转和转向角。很大程度的简化了它的机械机构。

2.2.2半自动开合门

球型壳体是由两部分组成,两个部分用轴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可转动开和的箱体和盖子。它也是根据汽车上的某部件的开合原理设计的,即机械结构为把一个螺旋弹簧一端固定到下箱体上再把另一端固定到以开合门相连接的固定轴上,轴端有一个齿轮,齿轮在固定的轨道间运动。当螺旋弹簧被拧紧固定时,门处于开着的装态。通过按动门松开螺旋弹簧门就会自动关上。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对传统和现有家具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茶几进行改进和创新设计研究。即,整体造型采用具有动感的篮球外形,在加上隐形工作台面,摆脱了传统茶几桌面暴露在外面,做到当门打开时,就是一个新颖时尚的茶几,当关上就成为一个装饰品。其它传动机构都源于汽车的思路。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还节省空间。茶几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和电子驱动结构,就可以实现茶几的移动,使用也非常方便。

第二篇:移动论文

基于FPVT 模型的中国移动集团客户服务虚拟团队建设策略探究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移动公司外部环境变化以及自身运营短板,指出建设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是公司应对全业务竞争、实现集团客户规模拓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本文以虚拟团队绩效影响因素模型(FPVT 模型)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集团客户服务团队管理模式,并就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培训体系及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集团客户;虚拟团队;绩效管理

1.引言

虚拟团队的绩效管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前沿问题。Wysocki、Beck和Crane(2000)指出了高效虚拟团队的特征,包括承诺、共担责任、灵活应变、相互支持和开放性。[1]Lurey和Raisinghani(2001)提出了虚拟团队效能模型,考察了影响虚拟团队绩效的4类因素,即群体因素(规模、相似性、构成、凝聚力),任务因素(类型、复杂性),情境因素(组织文化、时间压力和奖励结构)以及技术因素(如沟通工具的选择等)。[2]

在此基础之上,Johnson(2002)等研究者提出了“影响虚拟团队绩效的因素模型(themodel of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virtual team,FPVT模型)”。他们将虚拟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团队内部特征,称之为“内部群体动力”;二是团队外部机制,称之为“外部支持机制”。“内部群体动力”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包含4个因素:工作特性,甄选过程,成员关系,团队管理者;“外部支持机制”则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包含5个因素:培训体系、奖酬体系、领导风格、工具技术及沟通模式。他们认为,虚拟团队的绩效水平是这9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

本文以FPVT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运营短板分析,初步探讨了公司建设跨部门的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的实施策略。

2.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建设背景及目标

2.1.背景分析

首先,随着国家倡导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产业链专业化分工日趋显著,集团客户需要采用基于行业应用的信息化手段对生产、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改造升级。这就要求公司构建基于行业特色的信息服务虚拟团队,提供渗透客户生产价值链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其次,随着电信市场普及率的提升,个人用户增长趋缓,集团客户市场成为新蓝海。为了满足集团客户日益增长的专业化、定制化、多元化信息服务需求,公司需要建立集团客户服务团队,提供顾问式服务。

第三,在全业务竞争时期,竞争的主要方式、手段、广度、深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针对集团客户的竞争更为激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过整合固定和移动资源,建立信息服务虚拟团队,获得了全业务竞争市场上的先发优势。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应积极迎接挑战,构建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以增强集团客户市场竞争优势。

最后,建立信息服务虚拟团队是适应未来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服务的复杂性、协作性不断提高,单纯提供基础通信业务和网络维护服务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必须变革信息服务模式,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过渡,从网络维护、服务保障向业务响应、需求创造方向演进。信息服务的演进趋势要求公司成立前后台联动的服务团队,打造一体化服务流程机制,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实现从网络运营、业务运营到信息价值运营的全面转型。

2.2.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运营短板分析

2.2.1.服务团队架构不够科学合理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目前的集团客户服务团队架构不够科学合理,尚未建立面向集团客户的信息服务运营体系和联合前后台的服务团队,在绝大多数省公司没有设置行业经理和产品经理岗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服务团队的行业化分工和后台技术部门人员的配合参与,公司无法实现对行业客户的全方位、深层次信息服务。

2.2.2.尚未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团队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首先,公司尚未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团队管理制度及相关模板、文档,前后台、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针对集团客户服务团队的考评指标体系不健全,系统性较差,缺少对流程效率和人员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对需求挖掘、产品开发、客户维护等关键流程环节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反馈制度。

其次,目前公司尚未建立面向集团客户的售前、售中、售后一体化信息服务运作流程,缺少针对需求识别、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差异化服务等关键环节的详细流程指引,流程环节存在断点,流程运转效率偏低。

2.2.3.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能力总体水平偏低

中国移动的集团客户服务力量较为薄弱,在集团客户经理服务水平、信息服务范围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存在较大差距。集团客户经理水平参差不齐,业务、技术和行业知识储备不足,需求挖掘能力、服务流程规范执行能力、产品推广能力、投诉响应能力及现场业务处理能力有待提升。公司信息服务范围有限,行业信息化资源整合力度不足,无法提供全套信息化解决方案。

2.2.4.IT 支撑力度不足

目前公司面向集团客户经理的 IT 支撑力度不足,端到端服务水平受到制约。首先,公司内部各个IT 支撑系统较为分散,系统接口不统一,无法实现客户资料完整收录、实时更新和同步共享。其次,公司尚未建立面向集团客户经理的IT 支撑平台,缺少针对信息服务的IT 支撑手段和分析工具,无法实现客户资料快速查询、工作流程实时监控、业务现场展示与办理等功能。第三,公司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不能充分利用投诉经验案例库、客户维护经验案例库等信息资源提升客户经理业务水平。

2.3.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建设目标

公司目标是打造高效的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全面提升市场反应速度,拓展信息服务广度,增强信息服务深度,实现集团客户价值提升。

首先,通过打造信息服务虚拟团队,提升需求挖掘能力、资源整合集成能力和业务实现能力,加快市场反应速度,提升客户服务响应速度和前后台联动的服务流程运转效率。其次,覆盖售前、售中、售后的信息服务流程,提供基于前后台一体化协同的全面服务,拓展信息服务广度。第三,全面渗透集团客户生产价值链,提供整合式、专业化解决方案,打造专家级服务,实现顾问式服务模式转变,全面增强信息服务深度,实现集团客户价值提升。

3.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构建策略

3.1.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管理模型

公司应结合虚拟团队管理理论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基于绩效的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管理模型,进行内部驱动力和外部支持机制建设。其中内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团队工作目标、职责与性质、团队文化建设和沟通机制建设。[4]外部支持机制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工作流程及制度规范、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培训体系和IT平台建设。[5]依据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管理模型,公司应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信息服务虚拟团队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中,增强内部驱动力的三项管理工作包括:

第一,明确团队工作的目标与性质,根据工作性质和员工素质能力甄选合适的团队领导和成员;

第二,建立团队内部协调沟通机制,通过制度化的沟通会议机制和非正式沟通手段建立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

第三,建立团队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

打造外部支持机制的四项管理工作包括:

第一,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团队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标准模板及文档,实现团队标准化运作;

第二,设计基于团队目标、流程及能力的团队成员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建立团队成员激励机制;

第三,建立客户经理培训体系、内部培训师制度,打造前后台双向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客户经理的素质能力与服务水平;

第四,打造集团客户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信息与知识共享机制,实现对客户经理的全方位技术支撑。

3.2.信息服务虚拟团队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建立领导者行为模式、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和流程、打造沟通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团队文化五个步骤来建立服务团队管理制度,增强团队内部的信任及协同合作关系,实现高效运作。

3.2.1.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领导者行为模式

以团队工作绩效为导向,以制定团队工作目标与管理计划、实施团队成员管理、培养团队文化作为工作重点,建立高效的团队领导者行为模式。

首先,领导者应为团队确立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流程计划、管理制度和团队内部绩效考核指标。

其次,领导者应结合工作目标和成员素质能力特点,分配成员角色任务,对他们的行为和业绩保持高度关注,并进行绩效评估和激励。

第三,领导者应确立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和指导原则,协调成员间的文化冲突,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文化氛围。

3.2.2.建设“四化”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监管机制,明确团队成员工作目标和职责衡量标准,制定相关的模板和文档。

其次,建立扁平化、充分授权的团队组织结构,赋予一线员工充分的责任与权利,提高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建立常规化的信息、知识共享机制,实现平等、充分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6]

3.2.3.打造“两层面、三维度”团队沟通机制

运用多种手段打通沟通渠道,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机制,促进团队内部、团队之间、前后台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首先,制定标准化、制度化的团队内部沟通机制,明确沟通会议形式、参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准则,促使成员就项目整体目标、任务、工作进程及成果快速达成共识。

其次,充分运用手机、OA系统等多种沟通媒介,通过正式例会、临时会议、远程交流等方式,创造无障碍沟通环境。

第三,建立虚拟团队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富有时效性、前瞻性的会议议题,确定合作方向和具体实施办法,加强对会议沟通效果的反馈。最后,加强团队文化活动建设,鼓励员工之间的非正式沟通与交流。[7]

3.2.4.建立“三结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成员绩效与报酬体系相结合:制定基于团队目标、流程及成员绩效的考评计划,细化考评指标,科学选择考评方法,严格监控考评流程,保证考评制度的公平、公开、公正,根据绩效考评结果给予成员相应的物质和非物质报酬激励。[8]

成员工作自主与团队工作目标相结合:结合团队工作目标和团队角色分配,制定成员自我考评框架,实施充分授权,激励团队成员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工作热情完成工作目标,实现价值创新。成员职业生涯规划与团队学习培训机制相结合:根据团队成员的工作需要、能力素质特点及职业规划,为成员提供交流、学习和培训机会,实现成员个人成长。

3.2.5.建设以“学习、创新、合作、执行”为核心理念的团队文化

团队领导和成员应致力于建设以信任为基础,以“学习、创新、合作、执行”为核心的团队文化。[9]首先,强化学习型组织观念,通过一对一沟通、讨论会、培训课等方式营造学习氛围,促使成员在学习中互相交流、共同成长。其次,制定团队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将创新行为和成果作为团队成员绩效考核的重要评估指标。第三,将团队文化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团队协作和执行效率。

3.3.信息服务虚拟团队工作流程设计

公司应以集团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质量和运作效率为目标,全面梳理集团客户服务流程,建立覆盖售前、售中、售后的信息服务虚拟团队工作流程,重点把握需求挖掘、制定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开发、营销推广、差异化服务、投诉处理等六个关键环节,实现流程闭环管理与持续优化。

3.3.1.需求挖掘及整体解决方案制定流程

识别需求流程是信息服务虚拟团队的关键工作流程之一,由需求信息收集、需求调研、需求可行性评估、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等四个环节组成。

首先,信息服务虚拟团队以客户拜访为主要手段,结合数据挖掘、客户体验、市场调查等多种方式,充分挖掘客户需求信息。

第二,以信息服务虚拟团队为组织者,依据需求信息价值模型对原始需求信息进行甄别,对有开发价值的需求进行进一步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客户产业链的上下游。

第三,举行跨部门讨论会,根据调研结果,对此需求的可行性从市场前景、技术实现、所需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行性并提交客户需求可行性评估报告。

第四,评估通过之后,依据需求信息分析报告和客户需求可行性评估报告详细分析需求信息,设计整体解决技术方案,提交项目立项报告。

3.3.2.产品开发流程产品开发流程

以信息服务虚拟团队为主要组织者,联合信息服务联队共同完成,包括方案标准设计、业务研发与技术测试、投入试商用三个环节。

首先,根据整体解决方案,对产品进行系统设计,提交设计方案及技术标准并联合第三方合作伙伴实施产品开发计划。

其次,将集团产品整合为信息化解决方案并投入试商用,根据客户反馈和网络数据分析结果,对产品及方案做出进一步修正,并提交市场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由评审委员会决定是否投入大规模商用。通过产品设计、研发和整合,团队将客户需求信息转化为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

3.3.3.营销推广流程营销推广流程

主要包括制定营销推广方案、团队成员业务培训、客户技术培训、营销推广效果评估等四个环节。

首先,信息服务虚拟团队根据集团客户行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制定营销推广方案,实施营销推广计划。信息服务联队根据项目具体需求,为信息服务虚拟团队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支持。

其次,信息服务虚拟团队组织内部培训,由技术人员编写产品使用手册,对市场人员进行产品性能、使用方法、应用环境、故障解答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第三,信息服务虚拟团队面向外部客户提供技术培训,通过与客户的深入沟通确定培训形式和培训方案,对产品相关使用、维护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及时了解培训效果。

最后,通过服务热线、客户经理、营业厅、网站等多种渠道考察客户满意度,深入了解客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营销推广效果进行评估,提交营销推广方案效果评估报告,并对业务、服务和营销方案作出改进。

3.3.4.差异化客户服务与维护流程

信息服务虚拟团队应采取驻地服务、行业推介会、关键人员关怀计划等多种手段,实施顾问式营销,实现客户长期价值捆绑。首先,针对各类重点工业园区、大型企业集团等,提供客户经理驻地服务,巩固、加强集团客户关系,拓宽业务、服务受理渠道,提升客户服务感知。[10]第二,以集团客户经理、行业经理、网络线条人员为讲师队伍,以信息化知识和业务应用为核心,面向集团客户开展行业信息化推介会,促进业务拓展与关系维护。第三,将重点集团客户内的关键人员分为四级关怀对象:集团客户的联络人、集团客户的关键人、集团客户的管理层、集团客户的其它人员,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实施关键客户关怀计划,前后台人员配合展开顾问式营销,实现长期关系捆绑。

3.3.5.投诉处理流程投诉处理流程

是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关键流程,由投诉受理、故障处理和客户反馈三个环节构成。

首先,公司投诉受理界面接到投诉之后,由信息服务虚拟团队负责对投诉进行处理。信息服务虚拟团队与客户进一步接触,确定故障具体原因和等级,根据集团客户投诉流程指引,确定故障处理承接部门。

第二,公司根据集团业务网络投诉指引进行故障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信息服务虚拟团队负责对整个处理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对客户进行信息反馈,通报故障处理进度及相关信息。

最后,故障处理结束之后,信息服务虚拟团队进行客户跟踪回访,评估投诉处理质量,根据回访结果出具客户需求分析报告。[11]

3.4.信息服务虚拟团队培训体系建设

以提升团队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为主要目标,实施“集团客户经理培训体系、内部培训师制度、前后台双向培训机制”三位一体的服务团队培训方案,全面增强信息服务虚拟团队的需求挖掘能力、服务流程规范执行能力、产品推广能力、投诉响应能力及现场业务处理能力。

3.4.1.集团客户经理培训体系

公司应建立集团客户计划培训体系,把握培训需求分析、课程设计、培训效果评估等关键环节,有效提升客户经理综合素质。

首先,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依据能力素质模型对客户经理的能力素质做出客观分析和评价,针对短板制定差异化培训目标和课程;

其次,从公司内外部选择讲师队伍,实施培训课程。在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引入多种有效地学习方式,例如小组情景讨论、案例研究、辅导与练习、游戏等,激发团队成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

最后,建立培训效果量化评估指标,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对课程设计作出进一步修改完善。

3.4.2.内部培训师制度

公司应立足于公司员工队伍,建立和完善内部培训师制度,实现团队成员自我价值成长。

首先,公司应设置内部培训师岗位,制定认证标准和考核制度,从工作成绩优秀、富有经验的员工中选拔内部培训人才。

其次,建立从内部培训师选拔、培训资格认证、培训课程设计到培训效果评估的标准化流程,对内部培训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三,根据考核成绩和培训课程反馈情况,设置培训师星级制度。四星级员工具有专职教师资格,可对一星级、一星级及三星级员工进行培训,并依据培训效果获得公司的奖励。[12]

3.4.3.前后台双向培训机制

公司应建立长期化、制度化的前后台双向培训制度,培养具备市场、业务、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公司通过后台技术人员对前台客户经理的技术培训,提升客户经理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前台人员对后台人员的营销知识培训,提升后台技术人员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营销技能,从而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3.5.信息服务虚拟团队 IT 支撑平台建设

建设集团客户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集成客户资料库、服务流程规范、产品展示、服务及投诉案例库、业务处理、客户经理培训等六大功能,提供信息管理平台在移动终端(如手机)上的IT 实现,为客户经理进行营销活动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提升端到端服务能力。

3.5.1.客户资料库模块

客户资料库模块包括客户所属行业特征、客户基本信息(组织规模、需求、联系人信息等)、客户接触信息(咨询、投诉、关怀、培训等活动信息)、客户使用业务信息、服务经验案例库、需求调研记录等信息,为客户经理提供集团客户统一视图,协助客户经理迅速掌握客户基本资料、行业背景及需求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推广计划和服务方案。[12]

3.5.2.服务流程规范模块

服务流程规范模块主要包括集团客户分层分级服务标准、客户拜访指引、业务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指引、项目管理流程指引等内容,包含所有服务流程中使用的文档、模板和工具,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运作,提升客户经理服务规范执行能力。[13]

3.5.3.产品展示模块

产品展示模块主要包括产品管理、产品名称及功能演示(图片、FLASH 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案例、产品技术资料等内容。通过检索产品及方案应用案例库,客户经理可以快速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客户现场演示相关产品、方案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并现场提供相关资料和业务咨询服务。

3.5.4.服务及投诉案例库模块

服务及投诉案例库模块主要包括集团业务投诉规范、客户投诉流程指引、报障工单回复模板、故障分析报告模板、投诉处理锦囊、投诉案例库等内容。服务团队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模板及流程指引处理客户投诉,以缩短投诉响应时间,提升故障处理效率。此外,团队还应充分利用投诉案例库和投诉处理锦囊,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升投诉预处理能力、标准化工单回复能力和客户沟通反馈能力。

3.5.5.业务处理模块

业务处理模块主要包括业务办理、业务使用及维护、业务变更及退订、资费管理等内容,协助客户经理开展驻地服务,在客户端快速完成所有业务处理工作,全面提升客户响应速度。

3.5.6.客户经理培训模块

客户经理培训模块主要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课程安排、培训效果评估、内部培训师资格认证考试、营销知识库、产品及技术知识库等内容。户经理应按照实际情况提交培训需求申请,查询课程安排,并反馈评估效果,并可随时查阅知识库,不断进行学习和提升。

4.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集团客户的信息化需求随着外部环境不断发展变化,客观上要求公司建立信息服务虚拟团队,提供综合信息服务。而另一方面,公司在团队建设上又存在着架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规范、工作流程未形成闭环、培训体系不健全、IT 支撑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立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成为公司改善运营短板、获取集团客户市场竞争优势、落实信息价值成长战略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

为了提升公司的集团客户信息服务水平,公司应打造富有集团客户信息服务虚拟团队,设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和一体化工作流程,建设客户经理培训体系,建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以全面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实现从简单产品组合向集成服务转变、从产品推送向需求满足转变、从关系营销向顾问式营销的服务模式转变,最终实现集团客户的长期价值捆绑和增值。京都名师论文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最顶级的论文工作平台,致力于为全国各类客户提供论文指导、发表论文服务,以提供高品质毕业论文服务为己任,是全国唯一一家依托北京各大高校学术资源、设置在北京大学校内的论文发表服务机构。一直以来,京都名师论文网致力于对高品质免费毕业论文下载、毕业论文摘要的传承与传播,对中国高品质原创论文事业的推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第三篇:侵入式教学设计论文

英语浸入式阅读教学设计及教学经验总结

司敏

西安兴华小学

西安

710065 摘要:教学设计又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基本点的科学设计,它既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又具有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他的具体的可操作性表现为;对教学过程这一系统的各个要素与环节的分析和设计,都提出了理论的依据、操作的内容、方法与程序。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可以概括为回答三个问题:

(一)教什么和学什么;

(二)如何教和如何学;

(三)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其实质依次是目标、策略(途径和方法)、评价三个方面的问题。而浸入式(immersion)教学是一种以外语为各学科教学语言(除母语学科)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浸入”在外语环境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从而使单一的外语学科教学与使用外语进行的各种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那么,怎样进行英语侵入式教学设计,怎样让英语侵入式教学在课堂更有效呢?为此,在进行侵入式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项尝试。

关键词: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简洁板书设计

一、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条件与学生的实际而定的。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逐步掌握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1)教学课时的划分。这种划分应根据所给的条件,如时间、内容的多少、重点和难点的分布等而定。

(2)教学内容应围绕着目标组织,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

在具体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每一课的文章长短,及课后习题量的多少,来确定课时数,一般来讲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以文章及新单词为主,第二课时以课文和课后习题为主。

二、明确教学目标

编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达,它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种评估教学的标准。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诸因素的核心,它明确课堂上学生应掌握什么,掌握到什程度。使检测与评估有明确的标。对目标把握的技能应包括如下内容:

(1)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应体现有认知、技能、情意、策略、文化的目标。在教学中全面落实个项目标,使学生的到全面的发展。(2)每节课应根据条件的许可确立适度的目标,即这个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的目标学生达不到,目标过低造成教学的时间的浪费,并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在发现目标不够准确时,可以作出调整。(3)认知的目标具有一定层次性,教师应根据课型与教学的进度,逐步地推进目标的达成。(4)不同的学生,对目标的达成度可以是不同的,对学生的目标达成心中有数,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英语侵入式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

一、第一课时,对于英语学习基础好,有一定英语思维习惯的学生,除了要求理解每篇文章的大意和正确认读新词之外,还要达到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复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课后问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的大意,并能正确认读新词。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就可以了。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三、优化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思考、策划和谋略。英语教学策略也可以说指教师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教学实践证明,不存在任何对达成教学目标都有效的、万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因此,在设计策略时应采取“最优化”的原则,根据教学的具体条件去选取最佳的策略方案,以期达到耗费最小、受效最大的效益。英语是一门语言课,仅仅用口头语言表达,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初学者在掌握一门新的语言知识时,来自于母语的干扰以及缺少语言环境都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对于英语侵入式阅读课来讲,语言的功能体现得更充分。

在进行侵入式阅读教学时,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做法:(一)情境激趣;将讲授每篇文章或者故事时。我先通过自己全英文讲述文章大意,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通过体态语,简笔画等帮助学生对文章有个简单的熟悉。比如学习两只青蛙时,我采用边画简笔画,便用英语解释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都来了,很快就进入到下一个环节,自学找疑。

(二)自学找疑:在这一环节里,因为有老师的提前讲述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比较感兴趣,自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提出了问题,比如说又不认识的生词或者不明白的句子等,这也为下一步的学生解惑做好了准备。

(三)学生解惑,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先放手让学生解惑,也就是你有问题,我来帮你,在这里要求解答问题的同学必须使用英文去解答,对于生词新单词新句子学生们想尽一切办法用他们理解的方法就讲解,这样就锻炼了一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对于讲得好的和能找出问题的学生适当加分或者发小奖品鼓励一下,这样又增加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设置障碍;在这一环节主要根据学生对文章熟悉的基础上进行的,我通常会就每一段提出一部分问题,有时候是课后题,有时候自编的问题主要检查学生对学习的理解程度。一般到这时候,学生对文章就有了更生的理解,为下一节解决课后练习题打下了基础。

四、简洁板书

板书上的内容就像演员排练时的“台词提示者”,使会话能够顺利进行。板书内容把所学的重点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重点提示,这对于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是十分有益的,如果是语法课,将语法结构板书在黑板上,会减少母语对于学习的影响。如果是一堂会话课,板书内容更能为学生提供语言操练的框架和丰富的替换练习,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趣。我们老师在一节课中要讲授的内容很多,不可能全都写在黑板上,而且写得太多学生也无法分清主次。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黑板上应出世示的内容。应在课前精心设计,不应该随意出示。黑板上的整个布局、内容出现的顺序以及重要内容在黑板上的位置应考虑在内因为是小学生,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插入一些简笔画,让学生把比较抽象的英语语言用几副简单的图来表示,这样学生学起来不是那么枯燥,也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把整个黑板画得很多,我们突出的还是英语,简笔画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在进行侵入式教学时,我的板书通常是题目和一些关键词,有时候会伴随一些简笔画等辅助教学,总之,黑板的大小是有限的,展示什么,如何展示教师应心中有数,在设计时内容的详略、去留、布局的调整都应事先考虑。一般把黑板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写重难点为主体部分,左边和右边为辅助部分。辅助部分可以较为灵活,并可以随时擦换,左边可以写课前导入,右边可以写小组竞争或补充材料。这样板书就不会太死板,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是画画得太多,就变成上美术课了

五、经验教训总结:

1、侵入式教学方法、形式有所变化,但还是较单

一、死板,对于比较抽象的文章没有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同学不太多,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输出量不够。

2、对中差生的英语侵入式学习信心不足,比如,课堂提问没有特别注意中等生和后进生。再如课后预习力度不够,很多学生都把侵入式英语阅读当成了副课,没有足够的重视,3、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量太少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

4、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预习复习的学习习惯,另外由于小升初考试影响,学生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也不够。

六、改进措施: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英语知识的学习,完善教学方案。

2、加强英语口语的练习,多听磁带,观看英文电影。

3、加强侵入式英语教学的课前备课环节,将所教的内容熟记于心,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及语言输出量。

4、多参加侵入式英语教学的听课学习与研讨,多余有经验的老师交流教学心得与方法。

第四篇: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作者:李华

富源县第一中学)

1、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运用教学技术分析教学问题,确定解决方法和途径,然后评价教学结果的系统计划过程。由于教学既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视听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占中有重要地位,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因此,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视听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认识论和教育哲学共同构成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①

学习理论是指在阐明行为变化何以产生,并揭示学习依据的心理机制而形成的理论,它是从学习的实际和实验研究中概括总结出来的。传统的学习理论,基本上分为联结派和认知派,联结派基本上是美国人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注重学习者的外部现象与外在条件的探索,其代表理论有:桑代克的“试误说”、华生的“刺激反应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说”等等。认知派是德国格式塔派的观点,它强调知觉的整体性,认为学习是个体对情景的了解,是认知的结果。其代表理论有:柯勒的“顿司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莱温的“场”理论等等。认知学习理论,其代表理论有:加涅的学习的层次与条件。加涅将智慧技能的学习分为连锁——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六个层次,每个高一级的层次都以低一级的层次为基础。他将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学习条件是不同的;在他的学习结构模式中,明确地指出了认知策略同智慧技能的区别②。这些理论对教学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在教学中常用的“发现学习”或“指导发现学习”,是指由例证到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法。但是这一方法的外部条件是:教师必须列举若干体现概念或规律的例证,内部条件是学生已掌握相关的概念为基础,学生的心理过程要经过辨别、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进行概括几个阶段。

传播理论:教学中的大量事例表明,学生所接受的教学信息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所讲授的信息输出量,即教学信息在传输与转换中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传播学,通过对传播模式、传播者和受播者的研究、传播的信息、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效果等的研究,使人们对大众传播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同时也给教育研究者以启示,因为教学过程也是信息传播过程,是特殊的传播过程,它遵从传播学的规律。所以,教学设计体系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传播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视听理论:视听理论产生于40年代,比较成熟的是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他将学习分为活动的(直接经验的)学习模式、图像的(模糊经验的)学习模式、符号的(高度抽象经验的)学习模式三种类型,并按由具体到抽象排成一个塔状③,形成了从实际活动到观察、再到抽象的完整过程。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对教学是很有启发的。首先,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随着学生知识和年龄的增长,逐步走向抽象,抽象的概念,应以具体经验为基础。其次,塔中的视听教具,它比语言更具体和易于理解,而且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的经验不足,所以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教学。

系统科学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统称为系统科学。近几年来,三论的许多原理被广泛地运用在教育系统分析、课堂教学的信息加工、反馈与控制等方面。这些研究使人们对复杂的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反馈与控制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①② 冯学斌,万勇.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P101~P103 ③ 尹俊华.教育技术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P18~P20 认识论、教育哲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必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指导。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必须符合认识规律,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教与学、直观与抽象、直觉与逻辑知识与方法、理论与实践、重点与全面、集体与个别的各种关系,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哲学无疑对教育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但对教学设计更直接作用的是教育哲学,到现在,五种不同的教育哲学对世界各国的教育起着不同的影响,这就是:传统的文科教育、进步教育、学科结构运动、新行为主义、人文主义心理学①。对教学设计有重要影响的还有美育理论,在教学中,不仅要将学科知识的科学美渗透出来,还应提倡教学美艺术美,从而使学生在振奋、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参与式”教学设计

2.1参与式教学的涵义②

“参与”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60年后逐渐形成“参与式方法”。.在《语言大典》(王同亿主编,1990年版)中,“参与”一词有八种含义,其中最基本的含义为“参加(指事业或活动)”。《辞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中“参与”一词的含义是“参加到里面去进行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中“参与”一词的解释是“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从这些工具书的解释可知,“参与”意为“参加”(Participate in)另外还有“同别人一起干或分享某事(Partake)”等意思。

“参与式方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一些国际发展组织和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当地群众自立、自强和自我解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国际发展组织和一些国家政府性、非政府性机构倡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指参与者主动积极地投入进去,与其他参与者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的方法。它是一种培训和教育的方法。

“参与式教学”是将一般的参与式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具体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领域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不仅关注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关注教学的过程,更确切地说,要关注教学过程中教育和教养因素的发挥;同时,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给学生以学习的主人的地位。它强调运用参与式方法教学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智力开发和创造力生成的过程、个性养成的过程等。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作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活动的伙伴;学生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自主的学习参与者,是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解决者”。

参与式教学的宗旨是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个性、态度和情感的健康发展。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摸索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参与式教学设计”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引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倡导平等参与的一种教学设计。它是围绕研讨的问题,以活动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教学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价教学的结果,共同促进师生发展,树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学习观念。

2.2参与式教学的主要特点③

①② 美罗伯特·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 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③ 祁丽娟.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参与性。参与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活动中,他们的身体一心理一精神高度投入,体验着一种生命的意义,或者说他们是用这种活动让释着生命的价值,表达着生命的激情。因此,主体参与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使学生在教学运行中不断获得发展自己的动力。

(2)互动性。互动性指主体行为的因果性、依存性、共振性。师生、生生互动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场。而活动是这个课程场的载体,离开活动就谈不上互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教师的创造才能和主导作用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它是展示人、发展人的重要途径。

(3)民主性。民主是现代课程中的重要理念。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在交流中教师以平常心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在交流中教师如果有错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在各种交往活动中,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男生与女生是平等的,尤其是“学优生”与“学困生”是平等的。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4)合作性。参与式学习提倡分组活动形式,这种形式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5)开放性。从教室内桌凳的摆放、墙壁的布置、教师的行为举止到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开放的。开放的课堂,形式是活泼的,气氛是活跃的,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是多元的。参与式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发现与创造的机会。

(6)激励性。参与式学习评价注重发挥激励功能。这里没有失败,只有不断的探究。每个学生在大家的热情期待中体验了学习的全过程。

(7)发展性。参与式学习过程期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只要你努力探究了,只要你在他人的帮助下进步了,只要你在学习中获得了自信的体验,你就获得了发展。发展有快慢之分,却没有高低之分。

(8)反思性。参与式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反思,在于顿悟,在于通过群体交流不断发现自身之外的知识世界来构建新的经验体系。

3.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的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莫定基础。有学者提出:①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③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其中,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在对知识的看法问题上,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唯一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的唯一答案。学习活动要发生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新知识有一定的相关度;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学习活动发生后: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在自己原有背 景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多元智力理论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把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认为智力并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据此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至少包括八种)①.它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它所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是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对症下药”;②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对症下药”。

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后现代知识观:

后现代知识观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观,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批判、反思与超越。后现代主义认为,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学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4)情感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 1902-1987)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是:教学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的;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教师作为“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设置、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这种态度品质包括三个方面:真诚、接受、理解。其中,真诚是第一要素,是基本的品质。情感教学的理论是参与式教学思想的重要依据。(5)活动教育思想。

杜威的活动教育理论强调“做中学”,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欲知必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流行“开放教育”,其具体实施有许多与杜威的“做中学”相似。英国、日本的“开放教育”源于杜威的“做中学”。杜威的这些思想,对我国当前开展的活动教学与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皮亚杰正是在杜威的活动教育理论基础上,重新肯定了活动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提出了教育要发展儿童的主动性;重视儿童的实际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正式将活动课程纳入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4、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意义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4.1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师方面:通过反思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方面:促使学生切实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经验得到激活和提升,智力得到开发和运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作为促进者、指导者,在课堂上要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教学相长。具体表现在:

①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将外在的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2)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会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和保证教学效果。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主体参与教学,学生可以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使得课堂教学中充满学习的热情。

(4)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5)有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参与式教学提供许多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会得到更多的合作和交流,使学生之间的认识更加深刻。

(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学生在主动参与的交往中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其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会得到提高。

(7)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8)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强烈的参与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使外部的教学活动逐步内化成为自身内部的努力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发展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2参与式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的活动设计问题

参与式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引导活动,围绕解决问题组织、开展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提出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激活学生的潜力,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顺利开展学习活动,能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

(2)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评价体制也影响着参与式教学的实施。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学活动难以实施,参与式教学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善,对参与式教学的结果还不能做出标准的评价。

(3)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存在形式化的倾向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体验。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师过分追求“华丽生动”,远离实效性的情形。

(4)小组活动缺乏实质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形式,而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来进行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通常是以讨论问题的形式出现的.但有的教师由于对问题、目的、时机、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使得学生的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学斌,万勇.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2]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P101—P103

[3] 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祁丽娟.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5] 尹俊华.教育技术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P18—P20 [6] 美罗伯特·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 [7]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 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5

第五篇:基于FPGA的红外遥控设计

题目:红外遥控

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 号:200812601680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 5月 23日 第一部分

设计题目及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及要求如下:

一、设计题目

红外线遥控

二、设计步骤

1、EDA实验板

熟悉的EDA实验板电路原理图、PCB图。能够熟练地使用EDA开发板。

2、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1)发射编码部分

发射编码用Verilog语言编写程序,在EDA实验板上实现编码。(2)接收解码部分

接收解码用Verilog语言编写程序,在EDA实验板上实现解码。

二、功能要求

1、将一体化红外接收解调器的输出信号解码,在EDA实验板上用八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2、当按下遥控器0—15号键时,在EDA实验板上用八段数码管显示出来,并通过发射电路发射出去。

第二部分

设计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路设计及电路焊接,二是程序的设计及编写。

电路部分,根据题目要求,要做到红外发送,显然整个电路系统要分为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两个电路,分别做到红外的编码发射和译码接受,再在接收板上显示接受到的红外信号。

一、红外发射电路 本次课程设计的红外遥控器由红外遥控发射头(LED)、三极管、电阻焊接而成。

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下图所示

二、红外接受部分

本次课程设计的红外接受部分采用FPGA实验板,FPGA实验板接受部分的原理图图如下:

.FPGA实验板原理图: 第三部分

系统模块的划分以及各模块的功能描述

在这一部分,我将对系统功能进行模块化划分,对各模块功能作详细阐述。

一、发射板部分

发射板主要由红外线发射LED、三极管和FPGA实验板构成红外编码这个模块。

实物图图如下图所示:

发送的编码规则如下:

发送的载波频率为38kHz,共发射8个脉冲,两个脉冲之间延时2ms。1ms的脉冲表示二进制的0,3ms的脉冲表示二进制的1。前四位是序列检测码1011。

二、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电路主要可分为红外接受模块,译码电路模块(程序),小键盘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几个部分,红外信号的编码从发射板发射到接收板上的红外信号接收头后,译码电路把红外编码翻译后送到数码管显示,小键盘输入的代码也经译码电路在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按键信息。

(一).红外信号接收

本课程设计采用的红外接收头,如下图:

其引脚图如下:

它的原理图如下图:。

(二)红外编码译码

红外接收头接收负责接收38k载波的红外光,解调得到脉冲,输出至实验板,有FPGA来处理。接收头接收到的脉冲如下图:

按键编码格式:

(三)显示电路如下图

对应的LED数码显示管显示译码程序如下:

always@(shu)begin

end case(shu)

4'd0: dm<=8'b11000000;// 0 4'd1: dm<=8'b11111001;// 1 4'd2: dm<=8'b10100100;//2 4'd3: dm<=8'b10110000;//3 4'd4: dm<=8'b10011001;//4 4'd5: dm<=8'b10010010;//5 4'd6: dm<=8'b10000010;//6 4'd7: dm<=8'b11111000;//7 4'd8: dm<=8'b10000000;//8 4'd9: dm<=8'b10010000;//9 default:dm<=8'b11000000;endcase

(四)小键盘电路

制作的4*4 的按键矩阵,当按键被按下时,其输出引脚为低电平,而其余时间内均为高电平。由于FPGA内无上拉电阻,矩阵按键输出要接上拉电阻。

这部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对应的按键译码程序为: always

begin

if(key_flag==1)

begin

case({col_reg,row_reg})//按键译码

8'b0111_0111:key_value<=0;8'b0111_1011:key_value<=1;8'b0111_1101:key_value<=2;8'b0111_1110:key_value<=3;8'b1011_0111:key_value<=4;8'b1011_1011:key_value<=5;8'b1011_1101:key_value<=6;

end

8'b1011_1110:key_value<=7;8'b1101_0111:key_value<=8;8'b1101_1011:key_value<=9;8'b1101_1101:key_value<=10;8'b1101_1110:key_value<=11;8'b1110_0111:key_value<=12;8'b1110_1011:key_value<=13;8'b1110_1101:key_value<=14;8'b1110_1110:key_value<=15;

endcase

end

Verilog顶层原理图:

第四部分

设计体会及心得

一、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4*4矩阵键盘及键盘扫描程序 一开始在万用板上焊接按键时,不知道按键长的两脚是连在一起的 导致在单片机上用程序验证是老是不正确。参考了别人的电路图后,才 发现这个问题。辛亏自己用的是万用板,不然这块板就废了。改好后,在单片机上运行没问题后,就在FPGA板上用程序运行,发现不行。自己纠结了好久也没弄明白。后来咨询了老师才知道,单片机的I/O有上拉电阻,而FPGA没有。本人又对键盘进行了改造,加上上拉电阻后程序又正常了。

2、发射板部分

我用的发射板使用电阻、三极管和LED红外发射管搭建而成的。由于自己没有去熟悉各种三极管。错把PNP的三极管当做NPN的三极管来用,结果可想而知。于是对其进行了修改后,发现程序运行不正常,拿别人的发射板又没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后,我怀疑是不是串联的电阻太大了,并联了两个电阻后问题解决。

二、心得体会

我的发射部分是先在单片机上运行,然后再移植到FPGA实验板上。其间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学到了很多。这使得自己更加了解单片机与FPGA板的不同,写程序的方式方法用很大的不同。同时,这启发我以后在做硬件的时候,要考虑全面一点,在了解单片机与FPGA不同的基础上做出可以通用的硬件。

还有在程序的移植上,要知道FPGA是并行执行的,与单片机的单步执行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FPGA的优势所在。为了模拟单片机的运行程序的方式,我用状态机的状态变化来实现。

通过对这个课题的完成,我发现我对单片机和FPGA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学会了如何把单片机上的C程序移植到FPGA上,这也促进我更好地学习FPGA。

下载移动茶几的遥控式设计研究论文(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移动茶几的遥控式设计研究论文(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移动学习中的教学设计研究

    移动学习中的教学设计研究 龙嘉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重庆400715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

    移动公司员工论文

    我为服务献计策“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服务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价值。服务不仅仅代表一种制度、程序,它已经融入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中,为所有员工接受......

    移动通信论文

    3G与4G技术标准概论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

    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通信》 论文院系:XX专业:通信工程年级班级:XX学号:XX姓名:XXX指导教师:李X设计日期:2011年6月26日第 1 页 一 移动通信的简介及发展 人类19世纪以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传递......

    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5篇

    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在全面有序地推进。伴随着教育改革对探究式教学的提倡与要求,如何设计和实施探究式教学活动日益得到关注,成为当前教......

    即热式电水壶研究及设计

    即热式电水壶研究与设计 摘要:传统的电热水壶的控制方式是由英国人发明的,已有将近15年左右的历史。中国的产量最大,每年将近8000万台的产量,大多数出口到欧美国家。由于饮水机......

    《“批注式阅读教学”》课题研究论文(范文模版)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课题研究 新疆伊宁市第一小学 高俊英 批注式阅读的定义: 课文批注就是边读课文边用符号和文字在文章的不同位置记录自己的阅读疑问、......

    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

    中国办公家具市场正在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根据中国家具协会发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家具业的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人民币,民用家具占其中的70%,办公家具占30%,办公家具行业处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