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企业建设用砂现状研究论文[精选五篇]

时间:2019-10-24 20:2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混凝土企业建设用砂现状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混凝土企业建设用砂现状研究论文》。

第一篇:混凝土企业建设用砂现状研究论文

1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1.1试验原材料

选择南宁市周边地区的12组机制砂生产商的成品样本和22家混凝土公司的混合砂成品样本。

1.2试验方法

(1)原材料主要矿物组成测试取12组机制砂样品研磨后过100目的筛子,烘至恒重,使用X射线衍射仪(丹东通达仪器有限公司生产X射线衍射仪)测定原材料中的主要矿物。(2)机制砂与混合砂基本性能的测定根据GBT14684—2011《建设用砂》标准,测定机制砂样品的石粉含量、泥块含量、细度模数、MB值、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南宁市机制砂场生产原材料情况

按照原材类别区分,目前南宁的机制砂主要分为卵石机制砂和石灰石机制砂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广西地区的水成岩分布最广,约占全区面积的88%,而水成岩的主要两大类别就是石灰岩和石英岩,这样原材料的选择就比较单一,稳定性较好;其次,由于石英岩的硬度要高于石灰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破碎石英岩的成本要高于石灰岩,这导致生产商更倾向选择石灰岩做生产的原材料。

2.2南宁市机制砂与混合砂的基本性能情况

按照最新的GBT14684—2011《建设用砂》标准的要求,分别对12组机制砂和22组混合砂进行了7项性能的测试。

2.3结果与分析

2.3.1制砂工艺和原材料对性能的影响

机制砂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方面对性能的最大影响是成品中的石粉含量,由表1的试验结果可知12组样品中石粉含量合格率仅为58.3%,这12组机制砂中,有11组是干法制砂工艺。典型的干法制砂工艺需要经过“三级筛分、三级破碎”,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方资金的投入和工艺路线的组成等诸多原因,造成干法制砂工艺的优良和对原材料的适应性差别较大,最终导致不同成品中各项性能测试数据有了较大的波动甚至不达标,因此出现机制砂的原材料相同,工艺相似但性能却相差较大的现象。在机制砂的原材料中,卵石经过流水长时间的冲刷,表面比较光滑、洁净,在使用前不需要除土,成品中的泥块含量也比较低;石灰石有所不同,石灰石多处于泥土或草皮覆盖之下,所以在生产前要进行相应的除土处理,此过程无法将岩石表面的泥土和岩石缝隙间的泥土彻底除净,加之制砂工艺的差异,除土程度优劣不均,导致大部分的石灰石机制砂中会有不定量的泥块。

2.3.2均值和标准偏差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合格率是58.3%,而混合砂是100%,机制砂中粗砂的比例是33.3%,混合砂中粗砂的比例是22.7%,其他各项指标无论是机制砂还是混合砂均满足标准要求,差别不大。但是,我们计算了机制砂和混合砂中的各项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从表3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来看,机制砂与混合砂有了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均值是混合砂的2倍左右;细度模数、MB值和空隙率的平均值,机制砂要小于混合砂,而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机制砂要大于混合砂;在各项指标的标准差方面,机制砂的各项性能的标准差均大于混合砂,表明石粉含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四项指标波动较大,表明南宁市及周边地区机制砂的品质参差不齐。相较而言,混合砂是混凝土公司通过试验,调配出各项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这样人为的控制,就大大的降低了数据的波动性。以上结果表明,只有优化机制砂生产工艺,加强机制砂生产的监督管理,才能提高机制砂成品质量,降低机制砂生产的环境负荷,以满足未来建设用砂市场的迅猛需求和环境需要。

3结论

(1)南宁市周边地区用于机制砂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是石灰石和卵石。(2)南宁市周边地区主要制砂工艺是干法制砂工艺,但工艺路线组成优劣不均,导致各项性能指标数据具有较大的波动,机制砂成品质量差异显著,合格率仅为58.3%。(3)只有经过人工调配的混合砂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GBT14684—2011《建设用砂》标准的要求,且数据波动较小,产品性能相对稳定。

第二篇: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工程能长久的安全使用下去,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应用面之广,使用次数之多是很少见的。尤其中近年来,一种较新的混凝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且运用到许多实际工程项目中,那就是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列举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研究应用中的重要成果,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随着我国建筑向高层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发展,HPC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体积稳定性

第三篇: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其基本性能论文

目 录

摘要................................................................2 第1章 研究的目的、方法、现状.......................................3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3 1.2 研究的方法..................................................3 1.3 研究的现状..................................................4 1.3.1 国外研究现状...........................................4 1.3.2 国内研究现状...........................................4 第2章 再生混凝土在粗、细骨料及再生墙体领域研究现状.................5 2.1 再生混凝土及再生墙体的基本性能..............................5 2.1.1 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6 2.1.2 再生墙体的基本性能.....................................7 2.2 再生混凝土粗、细骨料研究现状................................7 2.3 再生墙体研究现状............................................8 第3章 促进废旧材料再利用健康发展的对策探索.........................9 3.1 废旧材料再利用的基本方法....................................9 3.1.1 回填掩埋法.............................................9 3.1.2 加工骨料法............................................10 3.1.3 还原再利用............................................10 3.1.4 堆山造景的处理方式....................................10 3.2 废旧材料再利用在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11 3.3 废旧材料再利用建议.........................................11 3.3.1 创新废旧材料再利用管理模式............................12 3.3.2 产学研政联动、提升废旧材料再利用技术水平..............12 3.3.3、增强宣传教育、提高废旧材料再利用产品的社会认可度.....12 3.3.4 推进废旧材料再利用产业化..............................12 第4章 结论及展望..................................................13 4.1 结论.......................................................13 4.2 展望.......................................................13 参考文献...........................................................14 附录A.............................................................15 致 谢.............................................................17 1

摘要

二十世纪以来,建筑业的快速增长消耗大量环境资源,与此同时爷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建筑废弃物再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多数建筑废弃物用于基础回填,属于低等级循环利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令人满意。在我国践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建设目标的现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已变成不可逃避的课题。

本文在废旧材料回收方面的研究,首先对废旧材料再生利用的目的、再生利用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废旧材料再利用的发展趋势;其次对再生混凝土在粗骨料、细骨料以及再生墙体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再生混凝土和再生墙体的基本性能展开阐述;最后本文总结了废旧材料再生利用的一般处理方法,通过分析废旧材料再利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未来废旧材料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废弃物,低级循环,可持续发展,再生利用

第1章 研究的目的、方法、现状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废旧材料资源化开发利用制作成的再生骨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天然骨料,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天然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可以缓解因废旧材料露天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建材制品日新月异,废旧材料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会导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和多功能环保材料研究,特别是结构性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新型绿色隔墙板、室外装饰挂板、高性能的透水砖等,同时再生骨料的应用,替代天然骨料后取代率的增加,加上制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减少了天然骨料的掺量,节省了矿产资源;随着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压缩了建筑中混凝土成本,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再生保温混凝土同时具备了普通混凝土的承重能力,保温混凝土的保温性能,再生混凝土的环保性能,符合国家建筑材料的相关规定,与此同时代表了我国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再生保温混凝土是集合新型的轻质保温材料,再生骨料以及高性能的外掺料于一体的新型绿色混凝土,其在集合各种材料优势的同时也可以起到相互弥补单一材料不足的作用,因此是一种值得探索研究的新型建筑材料,再生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2 研究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由于我国开展废旧材料再生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较晚,国外进行研究较早,且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率达到 90%以上。因此,借鉴国外废旧材料资源化经验,构建我国废旧材料回收利用模式是必要的。

(2)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搜集、鉴别、整理以及研究大量的文献,形成对废旧材料循环利用以及处理模式的认识。了解国内外对废旧材料的成功处理模式及相关理论著作,对于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模式有很大帮助。

(3)实证研究法。本文以对温州市废旧材料处理模式的具体研究为例,分析不同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模式的优劣,从而总结出现阶段的废旧材料处理发展现状及基本性能。

1.3 研究的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已经实现了废旧材料资源化利用,并且达到了非常高的总体水平。下面以德国、美国、日本为例,分别分析这三个国家的废旧材料利用现状。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这源于德国设计了一套运作高效且周密的垃圾处理体系,“垃圾经济”是促使德国制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重要因素。为德国的垃圾回收、再生资源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发展的趋势,德国开设了大量的废旧材料综合处理厂,目前德国废旧材料回收利用率已经达到 87%[4]。

美国在西方发达的工业体系里,对废旧材料的处理起步较早,并于 1980 年至 1996 年间形成一系列符合自身情况的政策法规,其中最著名的《超级基金法》,不但从源头上遏制了废旧材料的排放,同时使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规范应用有了法律依据[5]。

日本属于岛国,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非常重视。早在 1977 年就出台了《再生集料和再生混凝土应用规范》等废旧材料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法规,并且在 1996 年颁布了“再生资源法”,使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有了法律依据。成熟的技术和政府的管理,使日本废旧材料回收利用率已经达到 90%[6]。

1.3.2 国内研究现状

[3]在我国,长期以来因国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等原因,还没有认识到资源化再生利用的重要性,好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迅猛发展与世界先进工业体逐步接轨,开始了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和开发。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对一系列贴近“节能减排”立项的课题,国家发改委都能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这样大大调动由于经费不足而缺乏系统研究的建材工业企业的积极性。并且在兼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同时,国家建设部、环保部、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如表 1-1 所示。

表1-1 中国废旧材料资源化相关法规

目前我国废旧材料在回收再利用技术方面也有很大提高,如利用废旧材料生产可再生环保型建材,马路方砖、盲道砖、路沿石、护坡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此外还有将废弃混凝土回收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这些都是经废旧材料再生骨料制作而成的,并且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应用。

第2章 再生混凝土在粗、细骨料及再生墙体领域研究现状

所谓的再生骨料是指将废弃混凝上经过破碎、分级,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骨料,根据其粒径的大小,再生骨料可以分为再生粗骨料(粒径大于5mm)和再生细骨料(粒径小于5mm)。再生利用混凝土按骨料的组合形式有以下几种:

(1)再生利用的骨料均为回收再利用的骨料;(2)粗骨料为再生骨料、细骨料为天然砂;

(3)粗骨料为天然碎石或卵石、细骨料为再利用骨料;(4)再利用骨料部分替代现有普通混凝土骨料。

2.1 再生混凝土及再生墙体的基本性能

2.1.1 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再生细骨料的尺寸一般为 0.15mm~5.0mm。再生细骨料主要包含砂浆体破碎后形成的表面附着水泥的砂粒、表面无水泥砂浆的砂粒、水泥石颗粒及少量破碎石块。废弃混凝土破碎为再生细骨料中,含有砂石、泥浆、杂土等各类杂质,会直接影响再利用骨料与水泥直接的粘结强度,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会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

再生细骨料与天然砂相比组成成分复杂,组分中含有微粉、泥土、有害物质,再加上混凝土块在破碎过程中造成骨料表面粗糙、棱角较多、骨料累积内部存在大量微裂纹,这些因素导致了再生细骨料的基本特性与天然骨料有较大的差异。

从外观方面来看(图2.1及图2.2),天然砂粒形完整、粒径偏小、分布均匀、颗粒圆滑,可以看出再生细骨料的颗粒棱角多、粒径偏大、表面粗糙,且含有较多的微裂缝,再生细骨料中含有附着水泥石的天然砂、水泥石碎屑、泥土以及各种杂质。再生细骨料同天然砂对比,再生细骨料较之天然砂,再生细骨料粒径较粗、颗粒棱角较多且颗粒分布不均匀。

图2.1 天然砂 图2.2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从空隙率、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方面来看(图2.3),再生细骨料和天然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进行观察及试验研究,其结果见表 2-1。由表 2-1 试验数据可知,再生细骨料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均小于天然砂,分别比天然砂小 8.73%和 9.12%。造成再生细骨料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再生细骨料的表面粗糙,堆积时所占个体面积较大,使得再生细骨料的密度小于天然砂。再生细骨料的空隙率较比天然砂高了 12.5%,主要原因是原生混凝土在破碎过程中造成骨料表面粗糙、棱角较多,因此堆积时形成多孔隙。

表2-1 再生细骨料和天然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以及空隙率

2.1.2 再生墙体的基本性能

将建筑废弃物、工业矿渣等经过清洗、破碎、分级并按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后得到的再生骨料揽拌混合,振动挤压制成各类墙体材料,这种墙体称为再生墙体材料,有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和再生混凝土轻质隔墙之分,多孔砖尺寸为240mm(长)x ll5mm(宽)x 90mm(厚),如图2.3所示。再生多孔砖抗压强度为8.0Mpa,孔隙率38%,重约3.4kg,组成原料中,42.5级水泥浆质量占16.2%,废混凝主块质量占41.9%,红砖碎片质量占41.9%。

再生混凝主轻质隔墙板如图2.4所示,墙板按其厚度分为90型600mm(宽)x 90mm(厚)和120型600mm(宽)x 120mm(厚),标准抗压强度为7.5Mpa。组成原料中,42.5级水泥浆质量占20%,建筑废弃物占50%,工业废渣占20%,粉煤灰占10%。

图2.3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 图2.4 再生混凝土轻质隔墙板

2.2 再生混凝土粗、细骨料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就陆续出台了再生骨料相应标准,我国直至2010年才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编制成国家产品标准《混凝止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2010》、《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2010》,以及行业工程标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2011》,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再生骨料利用方面的技术标准空白,为再生骨料的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合理 7 的技术支撑。

同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表面还包裹着相当数量的硬化水泥砂浆,这是导致再生骨料性能比天然骨料差的根源。徐亦东、陈莹、冯乃谦等通过对再生混凝上骨料的试验研究,讨论了再生骨料与天然砂石骨料的差异,都认为再生骨料表面包裹着相当数量的硬化水泥砂浆是导致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吸水率比天然骨料低的主要原因,此外再生骨料的外观略为扁平,同时带有很多棱角,外形介于碎石和卵石之间,这样的外形会降低新拌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表面光滑的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表面包裹有老的水泥砂浆使得骨料看起来很粗糙,且表面积较大,虽与水泥石粗结较好,但对于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不利。同时会增加水泥用量。

再生骨料成分不仅有少量脱离砂浆的石子,包裹部分砂浆的石子,还有少量独立成块的水泥砂浆。其本身表面粗糙、棱角多以及在混凝土构件破坏和在再生骨料的生产过程中,骨料内部生成大量徵细裂缝,导致再生骨料孔隙率大,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降低。目前文献显示的再生骨料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离散性较大。再生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分别为天然细骨料的75~80%、80~85%。

国外的研究发现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主要在7%-12.1%之间,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的在3.6%-8.0%之间,主要分布在5%左右。Salomon M.Levyfwsi等人认为:再生骨料的吸水率是天然骨料的6-8倍。Kreijger还从大量实验结果中发现再生骨料的吸水率与其密度之间呈拋物线关系;杜婷等人试验测得未被强化的再生骨料吸水率为6.68%,而经过水泥浆及混和其它外惨料浆液强化后吸水率有所降低。

水泥砂浆强度比天然骨料低,因此,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比天然骨料要高。再生骨料包裹的水泥砂浆越少,压碎指标越接近天然骨料。国内资料显示粗骨料为卵石的废旧混凝土生产的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为16.6%。杜婷等人测得原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的再生骨料压碎指标为20.6%。

2.3 再生墙体研究现状

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是指用混凝土、水泥或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生产的非粘土砖、建筑顿块及建筑板材。在实际应用方面,这类利用废弃材料而形成的新型墙材早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就已经在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日本由于资源匮乏严重,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着手开始研制再生材料和再生墙体,到了上个世纪末,日本建筑再生材料的利用率已经达到了65%,已经超过了英国和美国。再生墙体的研制和应用有很强的区域性质,再生骨料主 8 要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区域资源、民族风格、建筑材料的使用率等条件限制,所以我国在开发利用再生混凝土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废旧材料及环境特点,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建筑科技技术,发展适合当地使用和未来发展的再生墙体。很多产品符合节能节地的原则,但目前暂时在施工方法或生产工艺方面还不完善,就需要我们去完善开发市场,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做决策。将再生骨料利用到墙体材料是合理的再生方法,这已是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引起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白国良等[8]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砌块配合比中的四个主要因素(单位用水量、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优化了再生混凝主砌块的配合比,结果证明,对于单排孔再生混凝主小型空心砌块,若配合化选取合适,强度等级可以达到MU5.0。

卓玲等[9]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配合比设计,研究表明选取合适配合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82%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100%,制作的再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强度等级可以达MU5.0。

李丹等[10]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再生混凝主土砌块配合比中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三个主要因素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多排孔小型空心砌块,选取合适的配合比,强度等级可以达到MU10.0,可作为非承重砌块使用。

第3章 促进废旧材料再利用健康发展的对策探索

3.1 废旧材料再利用的基本方法

3.1.1 回填掩埋法

回填掩埋法是废旧材料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首先回填掩埋应该在进行充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对于一些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木材、构配件等应该首先回收再利用,对一些回收价值较低的诸如一些砖石材料、混凝土材料在道路铺设地基或者是基坑回填时可以充分的加一利用。

废旧的建筑材料在进行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在堆放过程中,又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地和水源,在运输和对方过程中,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损害环境,也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不良的影响。

3.1.2 加工骨料法

在建筑物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特别是现代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应用。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建筑废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然后将其中具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建筑废弃材料加一回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废料的废弃,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更是减少了从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一些废旧的砖石材料和混凝土材料,虽然直接回收粉碎再利用与混凝土承重构件中不能满足强度要求,但制作成一些用于装饰的构筑物、或者一些道路铺设的铺路面砖、透水砖等,将会极大的减少材料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保护了环境。

3.1.3 还原再利用

还原再利用,是最大限度上利用废旧建筑材料的一种方式,在对建筑废料进行充分的分类和整理后,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将其应用于较低标号的水泥,用于地面垫层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废料的在利用率和还原率。

生态水泥,是建筑废旧材料还原再利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生态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使用废旧材料加工,这样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建筑废料的利用率,更是能够有效地增加资源的使用周期,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却极少。利用微波技术还原沥青材料,重要的方式之一,而且利用微波技术还原的沥青,在使用过程中,与新的沥青完全相同,处理也相对廉价,可以有效地减少成本,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沥青对空气和土地的污染。

粉碎竹木材料可制作人造木材,还可以制成各种不同规格的密度板,这种人造木材和密度板可用于制造家具、室内装修材料、隔音板等,从而减少森林树木的砍伐,从某种程度上保护植被。

还原再利用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便是将从旧建筑拆除下来的木材、砖石、金属等材料,经过简单的整理便直接再次用到新的建筑中去。这样处理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但能够更容易的被当地的人们所接受,还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时能够从废旧的建筑材料中找到情感的归属。

3.1.4 堆山造景的处理方式

由于建筑废料通过回填掩埋的方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将废旧 10 建筑材料充分的应用于园林建设中,能够取得极好的应用效果。其中堆山造景的方式就是其中一种极为常见并且建筑废料处理方式。在资源与能源都成为我国发展的瓶颈的时期,任何资源都不应该被随意的弃置与浪费。园林建设,是保护城市生态的重要手段。同时,将废旧的建筑材料充分的应用与园林建设,不仅有效的避免的废旧材料堆放占地的问题,还会因为园林建设过程中堆山造景的园林艺术表现形式,对废旧的固体建筑材料做到的充分的利用,节约了资源,同时大幅减少了园林建设过程中经济成本。

3.2 废旧材料再利用在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上游区域法律体系不完备。

当前阶段,在国家层面尚无一部关于废旧材料资源化利用管理的法律法规,武汉市也尚未出台任何有关废旧材料再利用方面的法律条文。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城市废旧材料的管理条例,但是仅规定了个人或单位需要对其产生的废旧材料负责,不得随意倾倒及相关处罚的准则。

2、废旧材料回收处理费用过高,建设单位及施工(装修)单位消极应对 目前武汉市在废旧材料再利用收费,相比较废旧材料消纳收费用而言费用过高。对于注重利益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而言,会直接选择运输到垃圾消纳场。

3、政府监管缺位,废旧材料倾倒随意,导致资源化利用企业原材料匮乏 由于政府监管不到位,处罚力度不够。部分废旧材料产生单位会将废旧材料运输到非指定地点堆放或非法倾倒,如北京一建材科技公司虽已建成年消纳废旧材料 100~150t的废旧材料生产线,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每年仅消纳几万 t 的废旧材料。

西安蓝绿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为位于西安北郊的利用废旧材料制造制造免烧制砖的企业。该企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三项废旧材料处理的技术。公司经过多方资金筹集,在 2004 年进行了产品的生产试验,并建成了小规模的生产线。到2006 年初又筹建了一条半自动化的生产线。该生产线理论产量每天可达 2000 立方米,但在实际运营当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困扰,实际产量只有一半。因此,公司不得不自己去寻找购买废旧材料原材料,这无形中加大了公司的成本支出,削弱了废旧材料再利用企业的积极性。

3.3 废旧材料再利用建议

3.3.1 创新废旧材料再利用管理模式

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率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制。构建废旧材料处理大数据平台和互联网管理模式。成立废旧材料资源化处置管理机构,学习日本“废旧材料处理台帐制度”,各地区建立详细的垃圾产生和处理上报制度,构建废旧材料大数据平台,形成互联网管理模式。对于建筑拆迁、废旧材料产生、运输、堆放、消纳等各个环节,由专门的公司或单位负责,形成规范的链条式循环过程控制和管理体系。创新废旧材料资源化管理模式是垃圾减量化、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保障。

3.3.2 产学研政联动、提升废旧材料再利用技术水平

废旧材料处理技术的创新是废旧材料再利用水平提升的技术保障。首先,要完善废旧材料再生技术、产品认证。其次,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废旧材料资源化技术研究创新水平,如生产再生骨料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等。第三,提倡重点研究源头“减量化”技术,注重各类建筑物规划设计时的再资源化思考。最后,建议进行各地区废旧材料处理规划研究,根据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筑建设状况、资源赋存条件差异进行废旧材料资源化规划,科学的、有效的进行废旧材料资源化处置。

3.3.3、增强宣传教育、提高废旧材料再利用产品的社会认可度

政府要增加对废旧材料再生产品采购,并加大对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和建筑企业等对废旧材料再利用产品的认可,推进废旧材料再利用产品应用,为废旧材料再利用产品提供市场保障。

3.3.4 推进废旧材料再利用产业化

实现废旧材料再利用产业化发展是垃圾处置体系化、高水平化的体现,是废旧材料再利用发展的必然趋势。废旧材料产业化发展要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方合作。要加强废旧材料再利用产品及应用的先进企业和标志性项目宣传,发挥品牌效应,扩大社会影响,带动大众参与积极性,逐步实现废旧材料再利用企业的私有化。

第4章 结论及展望

4.1 结论

现在我国对建筑废料的回收利用,一般情况下都是简单的加工回收,并且回收效率以及回收利用率普遍较低。由于回收处理仅仅是简单的加工回收,所以导致大部分不易回收的再生资源大量的丢弃。在大量的建筑废料中,废弃的砖块、混凝土块,是构成建筑废料的主要部分,但由于废旧砖块以及混凝土块在回收利用是,需要的工艺较为复杂,并且成本较高,从而再回收再利用的效率极低,随意的堆放和遗弃,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更是污染了周边的自然环境,对于周围的人们的健康,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国内对于建筑废料的应用,不仅利用的效率极低、技术水平低下,开发利用过程中,更是只停留在了物质的基础上,对旧有建筑材料的历史文化的发掘,远远不足,这也更加重了普遍上对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思想的不重视。在国外,对旧有建筑的改造、以及对废旧建筑资源的回收,更多的是在文化、美学等方面的发掘,但这样的话,往往成本较高,所以这更需要政府的引导,通过政府的引导,促进人们对废旧材料再利用方面的思想转变。

基于以上分析,如果要改变国内现状,就必须更多的对旧有建筑、建筑废料的价值进行充分的挖掘,改变人们对废旧材料再利用方面现有的思想,这样不仅能够更好、更充分的发现旧有建筑材料的价值。

4.2 展望

目前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少之又少,已有的研究成果无法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结合本文研究内容,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展望:

(1)再生混凝土的生产加工工艺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以保证再生细骨料的基本性能符合要求,同时又能经济适用于实际工程中。

(2)再生混凝土对于我国绿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相关研究相对落后,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体系,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我国的再生混凝土的发展落尽绵力。

参考文献

[1] 张小娟.国内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 黄万千.城市建筑弃土消纳场布局规划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大众科技,2011, 07:103-105.[3] Gluzhge PJ.The wor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J].Gidrotekhnicheskoye Stroitel'stvo , 1946(04):27-28(only available in Russian).[4] 蒲云辉,唐嘉陵.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对我国的启示[J].施工技术,2012,41(376): 43-45.[5] Pollet V, Loutz S, Fontaine R.Blocsde Maconnerie a Base de Granulats Recycles [J].Braxelles, CSTC-magazine, 1997(2):12-19.[6] Guntran Zanker.Recycled materials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fields of application,development tendencies and quality assurance[J].Betonwerk.Fertigteil Fechnik,1999,(4):50-55.[7] 隋玉武.德国建筑垃圾高回收率原因简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12): 38-41.[8] 徐艳文.国外建筑垃圾处理利用面面观[J].城市与减灾,2013,02:45-46.[9] 李清海,孙蓓.国内外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J].中国建材科技,2009:119-122.[10] Chowdhury, R., Apul, D.& Fry, T.A life cycle based environmental impacts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used in road construction [J].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0, 54(4): 250-255.[11] 年廷凯,郑德凤,栾茂田.城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场选址评价的模糊集方法[J].岩土力学,2004,25(4):574-578.[12] 邵国霞,刘丹.模糊多属性决策在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 2015,23(3):88-96.[13] 侯晓峰,薛惠锋.遗传算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选址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45(7):1080-1084.[14] 钱丽萍,赵士德.层次分析法在垃圾填埋场选址中的应用-以哈尔滨市为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4):22-26.[15] 龙晋豫,邢振贤,孟小培.新农村建设建筑垃圾处置与再生利用初探[J].山西建筑,2014,31:203-204.14

附录A

浅谈BFRP 筋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钢筋用量约 2500 万 t、混凝土用量约 10 亿 m3,总耗量居世界前列。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状况下,针对建筑业这种情况,务必调整建筑材料消耗结构,大力推广应用新型材料来替代现有建筑材料,走节约可持续型发展道路。当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使用年限、城乡规划改造等原因大量旧建筑物需要被拆迁,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而如今在资源匮乏的时代,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破碎、筛选等一系列程序后,可将最后的产物再进行级配混合利用,会大大地降低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再生混凝土就是在此技术下产生的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此建筑材料会给社会、经济以及环保带来巨大的收益。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骨料自身的缺陷,使其力学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

新型材料即连续玄武岩纤维(Continous Basalt Fiber,简称 CBF),是由玄武岩矿石在经 1450~1500℃高温熔融后,通过拉丝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耐酸碱性能、电绝缘性、抗腐蚀、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早在 1840 年英国威尔斯实验室成功试制出以玄武岩为主要材料的岩棉。1972 年联合体的科研实验室开始研制制备 CBF,已成功研制出 20 多种以 CBF 为原料制品的生产工艺。继前苏联之后,近年来,例如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科技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这一新型非金属无机纤维的开发研究,并取得了新的应用研究成果。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展开对 CBF 的研究,在中国,最早是在南京研究设计院开始了对 CBF 的研究。目前,国内许多 CBF 生产厂家相继立项生产,主要生产产品类型为以 CBF 为原材料的丝、短切纱、薄毡、网布、筋材等。

再生骨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以及建筑材料的短缺等问题,但是由再生骨料所混合成的基体混凝土强度较低,不能满足建筑设计所需的强度值,所以需要一种新型材料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经研究人员大量的试验可知,纤维短切纱添加到再生混凝土中,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抗弯强度,短切纱纤维又有增强阻裂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满足建筑设计材料的要求,此材料已成功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等一些建筑行业中。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简称 FRP)筋是近年在土木工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结构补强、加固材料。按照原料不同主要分为碳纤维(CFRP)筋、玄武岩纤维(BFRP)筋、芳纶纤维(AFRP)筋、玻璃纤维(GFRP)筋,具有抗腐蚀、抗疲劳、重量轻、强度高、非电磁性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弹模低、极限延伸率低、温度膨胀系数与混凝土之间存在差异、热稳定性差等缺点。自 80 年代以来,各国学者针对 FRP 筋材料的力学特性和加工工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地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的来说,用 FRP 筋替代普通钢筋,其优点大于缺点。近年来,FRP 筋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以及沿海地区的结构加固等方面,能够有效减缓因环境对钢筋的锈蚀,提高构件和结构的耐久性。

市场上随着的纤维筋使用的逐渐普遍,各类型的 FRP 筋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

(1)AFRP 和 GFRP 表现出较差地热稳定性、耐高温以及抗碱性。

(2)CFRP 为原料的制品虽然物理、力学性能较好但价格昂贵,依赖进口。

(3)CFRP 加固的构件在高温下易发生脆性破坏,抗拉强度下降明显,而且 CFRP有导电性。故不能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工程,如要求绝缘的一系列材料。鉴于 AFRP、GFRP、CFRP 所存在的缺陷,亟需一种具独特力学性能且价格低廉的工程替代材料。因此,在试验 研究中,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脱颖而出,用 BFRP 筋材代替普通钢筋,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故进一步研究这种性价比较高、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增强复合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两者之间的粘结问题是研究 BFRP 筋纤维再生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关键问题,其结果直接决定着这种材料能否被大规模使用。尤其是在使用阶段,纤维再生混凝土和BFRP 筋材之间的粘结强度的大小对能否充分发挥 BFRP 筋的优越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普通钢筋相比,BFRP 筋不论在材料性能本身,还是筋材各自的外观表面形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BFRP 筋与纤维再生混凝土和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粘结特性有非常大的差异。所以,BFRP 筋与纤维再生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致 谢

第四篇:公共管理现状研究论文

公共部门的变革回应了几个相互联系的重大现实问题,包括:职能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低效率;经济理论的变化;私营部门相关变化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全球化作为一种经济力量的兴起;技术变化使得分权同时又能更好地控制全局成为可能。

行政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鲜明的发展阶段:前传统阶段、公共行政传统模式阶段和公共管理改革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从上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并非轻而易举,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过渡至今尚未完成。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新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非常强大。这场变革运动以“新公共管理”著称,尽管这个名称引起了争论,然而它不但在蓬勃发展着,而且是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采取的管理模式的最佳表述。传统的行政模式相对于它所处的时代是一项伟大的改革,但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前传统模式

很显然,在19世纪末官僚体制理论尚未健全之前,已经存在着某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它与政府这一概念以及文明的兴起一样历史悠久。正如格拉登(Gladden)指出的那样,行政的某种模式自从政府出现之后就一直存在着。

首先是创始者或领导者赋予社会以可能,然后是组织者或行政者使之永恒。行政或事务管理是所有社会活动中的中间因素,虽然不是光彩夺目,但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

公认的行政体制在古埃及就已经存在了,其管辖范围从每年的尼罗河泛滥引起的灌溉事务到金字塔的建造。中国在汉朝就采用了儒家规范,认为政府应当是民选的,不是根据出身,而是根据品德和能力,政府的主要目标是谋取人民的福利。在欧洲,各种帝国——希腊、罗马、神圣罗马、西班牙等首先是行政帝国,它们由中央通过各种规则和程序进行管理。韦伯认为,中世纪“现代”国家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官僚治理结构的发展”。

尽管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可以称为前现代。也就是说,早期的行政体制本质上是人格化的,或者说是建立在韦伯所说的“裙带关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以效忠国王或大臣等某个特定的人为基础,而不是非人格化的;以效忠组织或国家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为基础。尽管存在着这么一种观点,即认为行政管理本身不为人赞许的特点仅仅来自于传统模式,但早期的做法常常导致谋求个人利益的贪污行为或滥用职权。在早期行政体制下,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很奇怪的做法曾是当时执政政府职能的普遍行为。那些一心走仕途的人往往依靠朋友或亲戚获取工作或买官,这就是说先以钱来收买海关官员或税收官员,然后再向客户伸手要钱,从而既回收了最初的买官投资成本,又可以大赚一笔。美国19世纪的“政党分肥制度”意味着在执政党发生了变化的同时,政府中的所有行政职位也发生了变化。

前现代官僚体制是“个人的、传统的、扩散的、同类的和特殊的”,而按照韦伯的论证,现代官僚体制应当是“非人格化的、理性的、具体的、成就取向的和普遍的”。个人化政府往往是低效率的:裙带关系意味着无能的而不是能干的人被安排到领导岗位上;政党分肥制常常导致腐败,此外还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传统行政模式的巨大成功使得早期做法看起来很奇怪。专业化、非政治化行政在我们看来是如此顺理成章,以至难以想像到会有别的制度存在。西方的行政制度即使简单到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想法,也是直到1854年英国的诺思科特—屈维廉报告出台后才开始建立,尽管这种制度在中国早已通行很久了。

二、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在19世纪末期,另外一种模式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这就是所谓的传统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来源于几个国家的学者,即,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人们把他们和官僚制模式相联系;弗雷德里克·泰勒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也来源于对美国私营部门的运用,为公共行政提供了方法。与其他理论家不同,泰勒没有着力关注公共部门,可是他的理论却在该领域具有广泛影响。这三位理论家是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主要影响者。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还要加上诺思科特和屈维廉,他们对美国之外的国家的行政尤其是威尔逊的行政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世纪中期,诺思科特和屈维廉最先提出了通过考试和品德来任命官员的主张,并提出了无偏见和行政中立的观点。

传统的行政模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官僚制。政府应当根据等级、官僚原则进行组织。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度有一个经典的、清晰的分析。虽然这种官僚制思想在商业组织和其他组织中采用过,但它在公共部门得到了更好和更长久的执行。

2.最好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都在详尽全面的手册中加以规定,以供行政人员遵循。严格地遵守这些原则将会为组织运行提供最好的方式。

3.官僚服务。一旦政府涉足政策领域,它将成为通过官僚体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4.在政治、行政二者的关系中,行政管理者一般认为政治与行政事务是可以分开的。行政就是贯彻执行指令,而任何事关政策或战略事务的决定都应当由政治领导者做出,这可以确保民主责任制。

5.公共利益被假定为公务员个人的惟一动机,为公众服务是无私的付出。

6.职业化官僚制。公共行政被看做是一种特殊活动,因而要求公务员保持中立、默默无闻、终身雇用以及平等地服务于任何一个政治领导人。

7.行政任务的书面含义是执行他人的指令而不承担由此而致的个人责任。

通过对比早期的行政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韦伯体系的主要优点和不同点。韦伯制度和它以前的各种模式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以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制度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管理制度。一个组织及其规则要比组织中的任何个人都重要。官僚制度就其运作以及如何对客户做出反应方面必须是非人格化的。正如韦伯所论证的那样:“将现代公职管理归并为各种规定深深地触及了它的本质。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认为,以法令形式来命令执行某些事务的权威已被合法地授予了公共机关。这并没有授予某机构具体情况下通过指令实施某种事务的权力。它只能是抽象地管制某种事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过个人特权和赋予特许权管制所有事务。后者的情况完全是由世袭制支配的,至少就这些事务不是不可被侵犯的传统而言是这种情况。”

这一点非常重要。早期的行政管理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个人要忠诚于亲戚、保护人、领导人或政党,而不是对体制负责。有时,早期行政管理在政治上是比较敏感的,因为行政机关的人员是任命的,他们更是政客的臂膀或主流阶级。但是,它也常常是专制的,专制的行政可能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对那些不能够或者不愿意投入个人政治游戏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一个以韦伯原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制度可以完全消除专制——至少在理想情况下是如此。档案的存在、前例原则的参照和法律依据意味着在相同的环境中总是会做出相同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效率更高,而且公民和官僚等级制中的人员都知道自己所处的立场。

其他的差别均与此相联系。在各种规定和非人格化的基础上,会很自然地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等级制度及其规定在个人离开组织后保持不变。虽然韦伯强调的是整个制度,但他也注意到了官僚制组织中的个人任期和条件。

传统行政模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为全世界各国政府所广泛采用。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它都显示出了优势。与以前腐败盛行的制度相比,它更具效率,而且职业化公务员的思想对个人以及业余服务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该模式现在也暴露出了问题,这些问题表明该模式即使不能说已经过时了,也可以说即将过时。

传统官僚制度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发展起来的,它的制度和技术适用于更早的时期。如果政府工作人员被看做机器人,只需对简单的刺激做出反应,难以承担起做出决策的责任,而且在操作手册中都有了事无巨细的规定,那么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可能是合适的。然而在私营部门,正式的等级制度不再被认为是运行良好的了。

公共行政的理论支柱已经难以描述政府现实了。政治控制理论已经问题重重。行政意味着遵从他人的指令,因此要求有一个秩序井然的收发方法。指令的发出者与实施者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分。但是这并不现实,并且随着公共服务规模和领域的扩大而愈加不可能。传统模式的另一理论支柱——官僚制理论也不再被认为是组织的特别有效形式。正式的官僚体制可能有它的优势,但人们也认为它往往培养墨守成规者而不是创新者;鼓励行政人员规避风险而不是勇于冒险,鼓励他们浪费稀缺资源而不是有效利用。韦伯曾把官僚制看成是“理想类型”,但现在这种理想类型却培养了惰性、丧失进取心、导致平庸和低效率,这些被认为是公共部门的特有病。它也由此遭受批评。实际上,“官僚”这个词在今天更多地被看成是低效率的同义词。

传统模式的所有事实都已经受到了挑战,官僚制的确有威力,但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它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试图探求惟一的最佳方式是不切实际的,这会导致组织运作的僵化。私营部门中率先采用的灵活管理体制正在被政府部门所采用。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并不是政府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惟一形式。而且行使官僚权力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政府实际上可以通过补贴、法规或合同间接地在这一领域起作用。政治和行政在现实中很长时间里都一直相互交错。公众要求在原先政府独立于民众而运作的领域中建立更好的责任机制。虽然公务员可能会受到公共利益的奖励,但现在看来政治游戏者有他们自身的利益这一点也是无可争辩的。他们也可能是为了自身的进步或所在部门的发展而工作,而不再是原来想像的那样时刻都是出于纯洁和无私的动机。现在公务员的不同寻常的雇用现象已经弱化多了,特别是考虑到私营部门在这方面的变化,私营部门雇用制已是非常少见了。最后,公共部门的任务现在被认为具有了更多的管理性质,这要求行政人员对于他们的工作绩效负起责任来,而不仅仅是行政命令和执行指令。

关键之处在于,传统模式在大约一百年里没有多少变化,而现在却发生了全面变化。诸多观点构成了一种范式——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而现在由于传统模式本身的问题,范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和转移。

传统模式是僵化的、官僚的,只是侧重于结构和过程。然而它确实比以前存在的模式要好得多。以功绩制为基础的任命制、正式的官僚制以及政治和行政能够并且应该分开的想法都足以构成一个行政体制的充分原则,尤其是对一个处于稳定阶段运行的制度。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主导着公共服务理论和实践。尽管传统模式做出了多年的贡献,但它现在面临的主要批评是,其理论和实践都不足以适应公共部门管理的发展。传统模式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现在它的时代过去了。

传统的行政模式衰落的主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不再运作良好了。当理论和经济研究都表明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具有内在低效率时,政治家们开始询问一些笨拙的问题就毫不奇怪了。为什么公务员是终身雇用的而别人却不是?为什么他们不是以合同形式雇用?如果有人受雇从事一份工作,确保该雇员做好这份工作有何过错?公务员制度至少在西方国家已经大失民心,政府进行相关改革时阻力极小。而这些改革以前曾一度被认为会破坏公务员制度。一旦变化开始发生,传统模式的各个方面也就随之分崩离析了。

三、新公共管理模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公共部门出现了一种针对传统行政模式的缺陷的新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缓解传统模式的某些问题,同时也意味着公共部门运转方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种新的管理方法有很多名称:“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到9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尽管新公共管理的名称众多,但对于公共部门管理发生的实际变化而言,人们还是有一种共识。第一,无论这种模式叫什么,它都代表着一种与传统公共行政不同的重大变化,它更为关注结果的实现和管理者的个人责任。第二,它明确表示要摆脱古典官僚制,从而使组织、人事、任期和条件更加灵活。第三,它明确规定了组织和人事目标,这就可以根据绩效指标测量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样,还可以对计划方案进行更为系统的评估,也可以比以前更为严格地确定政府计划是否实现了其预定目标。第四,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更有可能带有政治色彩地致力于政府工作,而不是无党派或中立的。第五,政府更有可能受到市场的检验,将公共服务的购买者与提供者区分开,即将“掌舵者与划桨者区分开”。政府介入并不一定总是指政府通过官僚手段行事。第六,出现了通过民营化和市场检验、签订合同等方式减少政府职能的趋势。在某种情况下,这是根本性的。一旦发生了从过程向结果转化的重要变革,所有与此相连的连续性步骤就都是必要的。

霍姆斯(Holmes)和尚德(Shand)对这次改革的特点作了一个特别有用的概括。他们把新公共管理视作范式,这种好的管理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这是一种更加富有战略性或结构导向型的决策方法(强调效率、结果和服务质量)。(2)分权式管理环境取代了高度集中的等级组织结构。这使资源分配和服务派送更加接近供应本身,由此可以得到更多相关的信息和来自客户及其他利益团体的反馈。(3)可以更为灵活地探索代替直接供应公共产品的方法,从而提供成本节约的政策结果。(4)关注权威与责任的对应,以此作为提高绩效的关键环节,这包括强调明确的绩效合同的机制。(5)在公共部门之间和内部创造一个竞争性的环境。(6)加强中央战略决策能力,使其能够迅速、灵活和低成本地驾驭政府对外部变化和多元利益做出反应。(7)通过要求提供有关结果和全面成本的报告来提高责任度和透明度。(8)宽泛的服务预算和管理制度支持和鼓励着这些变化的发生。

新公共管理并没有认为实现某结果有一条最好的途径。管理者在被赋予责任之前并没有被告知如何获得结果。决定工作方式是管理者的一个职责,如果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管理者对此应当承担责任。

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由各种不同于传统行政模式的理论所支持。这包括:政府工作人员被假定为具有经济利益动机;私营部门的灵活管理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经验;政治与行政不可分离。在从行政到管理的理论变化中,一个关键的区别是:行政是执行指令,而管理是获取结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新公共管理从经济学和私营部门获取了主要的理论支持。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家是奥斯特罗姆。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就指出,组织有两种对立的形式:官僚制和市场。在奥斯特罗姆眼里,官僚组织相对于市场选择是低效率和低成效的。官僚行政模式缺乏竞争、消费者主权和低成本选择下的激励。他指出,许多当代政治经济学家以经济理论导出的一种范式为基础,“向传统行政理论的许多基本假设提出了挑战”。

新公共管理证实了奥斯特罗姆的观点,尽管这种观点经过一段时间才被采用。在奥斯特罗姆的著作中,我们能看到新公共管理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从经济学视角看,它是市场导向的。这运用的是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第二,它否定以官僚制作为组织原则。

正如亚当·斯密所洞见的那样,如果允许个人追求最佳结果,那么市场就是更为有效的资源分配形式。

另一个理论变化是私营部门管理理论的变化,即打破了公共部门制度中曾被认为是基本要素但实际不是的东西。公务员在和客户打交道时必须公平和公正,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务员需要保持政治中立或者终身雇用。衡量公共部门绩效可能确实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努力去这样做。公共部门的政治本质确实有别于私营部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动都是政治性的,或者所有的政策都由政治家做出。以前被认为是公务员必须做的现在已经成为特例,人们很难理解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会因为合同雇用制或业余工作制而遭受破坏。然而所有这些都有悖于曾被视为公共雇用的必要条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间除却最高层的管理外,许多工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很难认可公共部门的不同于一般的雇用方式。

也许,私营部门为我们提供了重视结果的经验。传统行政模式正是由于强调结构和过程而非结果才深受批评。另外,正如前面讨论过的,官僚组织并不自然就有效率。私营部门已经在实践其他的组织结构——利润中心、分权、雇员灵活性——所有这些也正在为公共部门所采用。

四、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管理

尽管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相比,新公共管理适合于发达国家,但这是否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却不得而知。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就必然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新公共管理可能与发达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那么与新公共管理兴起并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相比,不发达国家在采用时就会受到限制。

发展中国家的确也采用过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因此也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所有熟悉的官僚制度。官员通过考试获得了终身雇用。即使在最贫穷的国家,官僚制度也要维护那些地位显赫、薪水相对较高的精英集团的利益。

有人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传统的官僚制在许多国家都已失败。霍姆斯和尚德都主张,“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管理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我们相信,基本原则对每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另一方面,米诺格认为,“市场检测和内部市场等复杂的改革不可能在发达国家之外行之有效。”然而,与把新公共管理排除在发展中国家之外相反,更为合理的方法是以务实的方式具体确定新公共管理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的一系列前提条件。斯蒂格利兹主张一种新的发展日程。它包括国家作用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政府和私营部门进行合作,促进政府建立市场。在一些领域,政府应当更多地进行市场调节。这就要求政府改善自身的工作绩效,通过尽可能地利用和促进竞争来广泛使用类似于市场的机制。

任何国家在采用这些观点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时候,都应当有足够的基础条件以采用包括市场检验和履行合同在内的新公共管理。

五、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

毋庸置疑,人们会对这场改革有对立的评价。当然,这场变化还没有得到完善的运作,会出现一些错误,向新模式转变的过程也存在各种问题。这些不足似乎会导致政治上要求回到原来非党派、中立的行政制度,但这实际上极不可能。更为可能的是,要进一步完善改革中尚不完善的地方,然后逐步演进到另一种模式。传统模式以及它所坚持的主张已经结束了。

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普遍赞同。有意思的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批评家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批评涉及了公共部门改革的方方面面。有人认为没有什么范式变化,也没有发生国际范围的变化。批评家们认为,公共管理的改革是对民主的攻击,是意识运动,是一种流行时尚,在已经尝试过的公务员变化中导致了士气低落。这些观点有些是有道理的,而另外一些则完全不着边际。确实,反对者和批评家难于就争论的焦点达成一致。有无范式变化问题是公共管理改革中最具争论性的问题之一。

(一)范式变化

人们就新公共管理展开的争论最有意思的一个方面在于,尽管最激烈的批评家也承认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否足够大到可以构成一个范式变化却有待商榷。尽管有人仍然不太相信,但再次考察一下范式是什么,考察一下公共行政中的竞争性范式是否有效是有用的。我认为,无论是采用“范式”的通常意义,还是与库恩著作相关的用法,“范式”这个术语无论指代传统行政模式还是公共管理改革都是合适的(这些公共改革联系在一起就被称为新公共管理)。

除了强调结果并通过各种机制来实现结果外,关键的不同是其背后的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基础。在这一点上,公共行政的基础是公共利益激励理论、官僚制理论和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人们认为,有足够的差异可以说明存在不同的范式:官僚和市场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组织运作方式;公务员的公共利益激励不同于市场理性行为假设;政治与行政分离被普遍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侧重于过程的传统模式与侧重于结果的新模式完全不同。

(二)一场国际运动

公共部门改革是否构成了一种国际现象也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人们已经注意到,类似的改革运动已经在好几个国家发生了。汤普森认为新公共管理是一场世界性的变革,因为它几乎影响到了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对世界上最大的123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重要的政府改革正在全世界进行。在很大程度上,类似的改革也发生在各个不同的国家。凯特尔也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如火如荼。这场运动从两个方面看是国际性的。首先,它已经扩展到了蒙古、瑞典、新西兰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其次,改革范围很广,政府已经利用管理改革来重塑国家的作用及其与国民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胡德也提出反对全球化范式的思想。这有三个原因。首先,公共行政传统方法的部分撤退并不一定表明,新公共管理的单一模式会在全世界适用,也不意味着旧的模式就会彻底消失。其次,全球化范式的思想忽略了截然不同且路径依赖的国情,正是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中发生了当代公共管理的变化。第三,公共管理在过去一二十年里是否足够稳定以至可以被视为一套单一的思想和做法。

按照胡德等批评家的逻辑,不同国家的改革内容、时间安排和战略的差别就意味着不存在全球化的运动。在批评家们看来,只要说改革具有相似性,似乎就意味着改革应该一模一样并同时发生。其实,改革范围和速度存在着不同。英格拉哈姆认为有三种改革模式:新英格兰模式摧毁了旧结构而代之以竞争性、市场导向组织,这代表出现的线段的一个端点。美国代表了线段的另一端,新兴政府建立在旧的官僚体制基础上,并没有发生会导致游戏规则改变的系统改革。线段的中点是阶段改革战略,这以澳大利亚和英国为代表。这种模式奉行变化的战略,它首先攻击旧体制的复杂和僵化之处,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其他改革。不同的国家所受的制度约束不同,改革的不同之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目前,在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中,存在理论趋同化以及公共部门改革者所使用的工具和战略的趋同化的情况。我们没有必要由于存在一场世界范围的公共部门改革运动,就说改革是不可抵制的、统一的、全球的。更为正确的观点是公共部门改革涉及了相似的政策工具,正如博斯托姆(Bostom)认为的那样:虽然全世界对改革的说法五花八门,但最近关于政府重组、重塑和更新的大部分努力都有近似的目标,即提高公共部门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公共部门对顾客的反应程度,减少公共开支,增强管理责任。这些努力所选择的工具也非常相似:商业化、公司化和企业化;责任下放;从投入控制转向产出和结果控制;更严格的绩效规定和更广泛的合同履行。

凯特尔也认为,“这场运动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很多国家在短时间内以相似的基本战略实施着改革。”他进而列举这些战略,包括:生产率——以更少的税收生产更多的公共服务;市场化——利用市场化进行激励;分权:政策——分离购买者与供给者;对结果承担责任的制度。

因此,各国改革之间存在着比批评家认可的更多的形似性。发生变化的是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改革的细节。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会持续吗?

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家认为这场运动将会消失,有的甚至认为它从没有发生过。林恩认为公共管理将逐渐消退。他认为,尽管新公共管理被其推崇者尊为范式,但只是昙花一现,很可能衰退。因为:(1)在政治过渡中,曾赋予其灵感的威斯敏斯特改革的初始模式将最终被破坏,党派人士和学者之流将看到新公共管理被推出历史舞台。(2)随着各国各部门间比较实践的积累,改革的基本不同之处将使其表面化的相似之处相形见绌。(3)术语“新”将会由于后面出现了更为新兴的事物,而被看做一个很麻烦的形容词。(4)政治争论将呼唤新的主题来吸引和支持下一轮行政改革思想。

上述论点值得商榷。关于第一点,政治变化当然能够先于任何改革。但林恩所指的威斯敏斯特制度中发生的变化是指政府的变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表现为从左派过渡到右派,在一些地方是又回到左派。在英国则是从右派到左派。新公共管理或者变化依旧,或者像1996年的澳大利亚国民政府那样加速了变化。关于林恩所指的第二点,各国改革情况是不同的,但改革背后的理论是一样的。正如前面已经论述的那样,不同的国家不是处于不同的路径上,而是远近不同的路径。林恩所说的第三点和第四点有待进一步的考查。

林恩认为,“新”这个词变得越来越不合适确有几分道理。考虑到这个词首次引用以来已经有十多年了,那么什么时候这个“新”不再新了呢?在20世纪的美国有这么一件事情,6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新公共行政”。针对旧官僚制发展起来的这种制度,更多地强调价值、平等和公共行政的定性方面。几年之后,当效率问题日益突出的时候,该制度也就萎缩了。同样,将来,“新公共管理”中的“新”也将不得不退缩,但不管怎样,关键的变化是从公共行政过渡到了公共管理。

林恩的第四点易于驳斥。将来当然会出现新的主题或模式以供讨论,如电子政府。本文把世界看做是范式的连续,某种范式最终肯定会消失。

对新管理模式的批评实际上大多来自学术界而不是实业界。这似乎是因为学术界出于职业和专业的特点,对某个事件吹毛求疵而不是欢呼成功。

六、结论

政府管理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里经历了三种模式。首先是人格化或前现代行政模式,当该模式日益暴露其缺陷以及出于提高效率的目的,它就被第二种模式即传统的官僚行政模式所取代。同样,当传统行政模式问题重重时,它就为第三种模式即新公共管理取代,从政府转向替代性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主导地位就如同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官僚制度居主导地位一样。在任何一种政府制度中,官僚和市场都是共存的,只是在某个阶段一种形式占主导地位,而在另一阶段,另一种形式占主导地位。新公共管理时代是官僚制日益削弱而市场在公共行政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

在现实中,市场和官僚体制相互需要,相互补充。新公共管理不可能完全代替官僚制,正如1989年以前的东欧,官僚制不可能代替市场一样。但新公共管理运动表明的是,早期传统官僚制的许多功能都可以而且现在经常由市场来执行。在一个官僚制作为组织原则日益削弱的环境下,市场解决方案就会被推出。当然不是所有的市场药方都能成功,但这不是问题的核心。政府将从新公共管理这一工具箱中探寻到解决方案。如果这些方案行之无效,政府就会从同一来源中寻找其他方案。政府管理背后的理论基础已经发生了变革,我们完全可以用“范式”这一术语来描述它。在公共行政学术界,有许多对新公共管理持否定态度的批评家。但是他们的批评对迅速开展的政府改革影响很小。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之后,会出现另一种新的模式,但肯定不会回到传统的行政模式。

第五篇:绿色贸易壁垒论文研究现状

急求:论文开题报告—绿色贸易壁垒论文的研究现状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9-2-3 16:20 | 提问者:玫日心晴

开题报告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的现状,先谢啦 最佳答案

城镇规划?我是学国贸的。网上关于开题报告的资料蛮少呢,虽然专业不一样,但是也许对你有点帮助。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而言,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乃至我国入世战略的实施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本文通过介绍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剖析其基本特点,适时提出可操作性应对对策,力求对积极推动贸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起到一定的舆论作用。当前,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深入把握其形成和发展规律,成为当前一项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加强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付对策的研究已显得尤为必要。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发展,以及进口关税税率不断递减,各国的贸易壁垒的种类和形式发生了变化,绿色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应运而生,并具有愈演愈烈之势,各发展中国家正在加紧研究破除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条例对本国出口产品影响的办法,我国有关部门和众多专家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境标准的要求,我国质量认证和环境保护部门正在抓紧对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在我国的实施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试图通过行政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同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贸易壁垒。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文拟从五个方面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及对策。

第一章主要阐述绿色壁垒的涵义。

第二章主要从三方面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一)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第三章主要从三方面介绍我国出口产品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

(一)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绿色经济观念缺乏

(二)我国环境标准过低

(三)企业认证意识低下,认证能力薄弱

第四章主要从四方面介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对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二)对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三)对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四)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主要从四方面介绍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二)大力开发“绿色产品”,积极发展“绿色市场”

(三)推行国际环境标准制度,适应世界潮流,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贸易壁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1.2007年12月学生论文选题,2008年元月毕业论文任务书下发。

2.2008年2月-3月为毕业论文开题时间,学生在3月底前将开题报告通过E-mail的形式提交至论文指导老师。

3.2008年5月7日学生提交论文初稿。

4.2008年5月15日由学生,指导老师填写毕业论文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5月底前交至系办公室。

5.2008年5月30日前提交论文定稿(包括电子版),学生在每次与指导老师交流之后需要填写论文指导记录表,在论文定稿后交至论文指导老师。

6.2008年6月9日-6月13日组织学生答辩,具体答辩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1] 董长德《企业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实用指南(修订版)》.第2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P134-140

[2] 杨永华.《突破绿色壁垒—ISO14000标准实务》.第1版.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年:P11-21

[3] 余永定和郑秉文.《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P589-595

[4] 万后芬等.《绿色营销》.第1版.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P231-237 [5] 赵春明.《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P194-264

[6] 张汉林等.《国际化竞争—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1版.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P63-66

[7] 任泉和任颖.《WTO规则与应对方略700问》.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P51-52,P362-363 [8] 白津夫《.WTO理论与实务》.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P81-92 [9] 白光.《世贸冲击波—入世后中国与WTO规则的冲突与对接》.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P394-396

[10] 李左东.《中国对外贸易教程》.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P356-361

[11] 聂微和蔡东瑞.《突破绿色壁垒—家具企业实施ISO14001实务指南》.第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P3-11

[12] 赵平立等.《ISO14000环境管理保证体系认证指南》.第1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P233-236

[13] 大卫•格林纳韦.《国际贸易前沿问题》.第1版.北京:中国税务出版

社,2000年:P78-82

[14] 伯纳德•霍克曼和迈克尔•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第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P110-115

这只是我写的内容,格式应该是从你们学校网站上下载的,另外,每个指导老师的具体要求不同的,还是要听你指导老师的意见

下载混凝土企业建设用砂现状研究论文[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混凝土企业建设用砂现状研究论文[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教学管理现状研究论文

    1.当先学校教学管理的普遍现状当下众多学校都严抓管理,各个学校对其教学方法、课堂纪律、教学安排都有严格的要求,甚至不断更新、填充校园制度以加强管理,并希望借助管理方式的......

    中央企业基层团支部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央企业基层团支部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根据当前中央企业基层团支部工作与青年工作的主要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深度访谈等方式,从支部设置、支部活动和支部......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研究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研究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兴隆台公用事业处供暖公司,政工类的论文一篇。2800字符数一篇。 摘要:随着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社会也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河道采砂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论文

    【摘要】河道采砂管理是河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详细介绍了2011年以来,辽宁省在理顺河道采砂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河道采砂制度等方面开展的探索实践,并针对目前在规范河道采砂......

    建筑用砂行业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湖北十堰

    十堰市建筑用砂行业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 十堰市建筑用砂行业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 李秋生 项校尧 2011年12月 混凝土与砂浆是建筑业需用量最大宗的建筑材料。建筑用砂作为混......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研究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国已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论文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学前教育12级XX 摘要:现如今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日益增高,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中的自我期望和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幼......

    企业财务管理建设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模式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随着企业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