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助推脱贫攻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根据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在全区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助力复工复产、决战脱贫攻坚、化解涉疫矛盾纠纷作为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为困难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
二、活动时间
2020 年 6 月至 12 月
三、主要任务
(一)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1、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对涉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法律援助事项,优先受理、优先审査、优先指派。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免子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对因疫致贫的劳动者、个体工商户及因疫返贫群众,纳入免于经济困难审查人员范围,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衔接机制。
2、开展法治护航行动。实施贫困户“法律体检”专项行动,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律师、村居法律顾问等走进贫困户家庭,主动了解贫困户法律需求,开展法律帮扶。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为民营企业依法防控疫情和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引导困难群众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网及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获取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法律咨询服务。
3、创新援助服务方式。探索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人,可以采取书面承诺方式申请法律援助。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指导法律援助承办人员引导受援群众优先采取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二)助推脱贫攻坚
1、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动法律援助逐步覆盖至低收入群体,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逐步将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等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解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2、倾心服务重点群体。深化“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完善法律服务网“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功能,做好农民工欠薪线索收集、留言咨询解答、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等工作。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联合人社部门,明确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法律援助申请渠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信息。
3、积极参与帮贫扶困。配合扶贫办等部门,了解掌握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贫困边缘户等基本信息和法律援助诉求,推出有特色、见实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平台,主动为低保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农村特困户等帮扶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三)应援优援增强群众获得感
1、完善便民服务措施。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机枃的协助配合,降低困难群众异地维权成本。
2、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继续做好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的抽样质量评估工作,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定期开展案件质量专项检查。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的协助配合,降低困难群众异地维权成本。
3、强化科技信息应用。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合、实体平合、热线平合融合发展,加强“智慧法援”建设。依托法律服务网、APP、微信小程序等,逐步实现法律援助案件从咨询、申请、受理、指派到办案、结案等网上全流程办理,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效率。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实施。各司法所和法律援助中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活动组织实施,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职责分工,确定完成期限,抓
好落实。
(二)营造宣传氛围。区法律援助中心要积极联系地方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跟踪报道活动开展情况、亮点经验和典型案例,讲好法援故事,扩大品牌活动影响力。
(三)加强部门协作。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协作机制。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人社、民政、工会等部门沟通联系,坚持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挺在前面,促进援诉对接、援调对接,加强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衔接配合,努力实现活动社会效益最大化
第二篇:法援惠民生实施方案
法援惠民生实施方案
根据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在全区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助力复工复产、决战脱贫攻坚、化解涉疫矛盾纠纷作为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为困难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
二、活动时间。
X年X月至X月三、主要任务。
(一)助力企业复工复产。X、开展法治护航行动。实施贫困户“法律体检”专项行动,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律师、村居法律顾问等走进贫困户家庭,主动了解贫困户法律需求,开展法律帮扶。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为民营企业依法防控疫情和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引导困难群众通过“X”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网及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获取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提供X小时不间断法律咨询服务。X、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对涉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法律援助事项,优先受理、优先审査、优先指派。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免子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对因疫致贫的劳动者、个体工商户及因疫返贫群众,纳入免于经济困难审查人员范围,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衔接机制。
X、创新援助服务方式。探索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人,可以采取书面承诺方式申请法律援助。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指导法律援助承办人员引导受援群众优先采取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二)助推脱贫攻坚。
X、倾心服务重点群体。深化“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完善法律服务网“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功能,做好农民工欠薪线索收集、留言咨询解答、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等工作。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联合人社部门,明确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法律援助申请渠道、“X”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信息。X、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动法律援助逐步覆盖至低收入群体,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逐步将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等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解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X、积极参与帮贫扶困。配合扶贫办等部门,了解掌握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贫困边缘户等基本信息和法律援助诉求,推出有特色、见实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平台,主动为低保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农村特困户等帮扶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三)应援优援增强群众获得感。
X、完善便民服务措施。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机枃的协助配合,降低困难群众异地维权成本。X、强化科技信息应用。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合、实体平合、热线平合融合发展,加强“智慧法援”建设。依托法律服务网、APP、微信小程序等,逐步实现法律援助案件从咨询、申请、受理、指派到办案、结案等网上全流程办理,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效率。
X、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继续做好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的抽样质量评估工作,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定期开展案件质量专项检查。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的协助配合,降低困难群众异地维权成本。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实施。各司法所和法律援助中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活动组织实施,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职责分工,确定完成期限,抓好落实。(二)加强部门协作。
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协作机制。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人社、民政、工会等部门沟通联系,坚持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挺在前面,促进援诉对接、援调对接,加强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衔接配合,努力实现活动社会效益最大化(三)营造宣传氛围。
区法律援助中心要积极联系地方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跟踪报道活动开展情况、亮点经验和典型案例,讲好法援故事,扩大品牌活动影响力第三篇:真诚帮扶暖民心 扶贫解困惠民生
真诚帮扶暖民心 扶贫解困惠民生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改善帮扶户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帮助帮扶村发展主导产业,改善基础条件,积极主动地做好扶贫托底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扶贫托底”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措施和有效组织形式。局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以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参与扶贫托底所有科级领导为成员的扶贫托底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抓此项工作,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联系、协调工作,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四有”、“五落实”,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资金,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工作上有压力,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
二、调查摸底,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县卫生局扶贫托底联系村为
村,全系统15名科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村15户贫困户。由于点多分散,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取得实效,局党委 1 实行统一的工作机制。驻村后,为吃透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我们认真搞好摸底调查,一是坚持不吃请、不扰民,决不给群众增加任何负担,真正按驻村要求住得下,做到了身入、心入农户。二是卫生系统科级领导普遍对各自帮扶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村容村貌、帮扶户家庭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分别召集村组干部座谈会,听取村情汇报,走访老党员、老干部、村里致富能人全面了解该村基本情况和贫困户实际情况,全面了帮扶村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贫困原因,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吃透情况后,我们和村组干部一起共同商议,集体会诊,帮助村上和每户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开出更加科学、符合实际的脱贫致富处方,制定三年脱贫帮扶计划,积极帮助村上改善基础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展帮扶工作。
三、制定计划,全面落实帮扶措施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督查报告考核制度,并把各医疗卫生单位驻村扶贫托底帮扶工作确定为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各帮扶单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理出帮扶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帮扶活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每月对扶贫托底工作情况汇报小结,局纪委加强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的两个单位和六名科级领导发放督办通知书,督促做好补课工作,真正做到真扶贫,实帮扶。
一是政策帮扶。坚持定期不定期深入帮扶村,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开展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广泛宣传我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保障民生方面的政策,耐心解答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养老、低保、医疗等民生保障和群众权益等问题,加深了老百姓的感情。
二是思想帮扶。定期不定期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慰问,了解掌握其生活状况、现实困难,由于大多数帮扶户缺乏劳动能力,心里自卑,缺乏致富门路,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求所有帮扶科级领导真心实意结穷亲,通过谈心、交朋友、拉家常、沟通思想,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使其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脱贫致富的信心。
三是资金帮扶。15名科级领导个人捐资每人不低于500元,单位出资8000元,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党员干部捐款8300余元,筹资共计23800元,资金统一由村上管理,卫生局监督,专门用于帮扶户农业生产、致富产业、生活救济、看病就医等方面支出,确保贫困户在致富项目,生产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得到保障。先后为有生产能力的6户贫困户购买仔猪18头,发展养殖业。购买氮肥6吨,磷肥10吨,尿素20袋,帮助帮扶户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为帮扶户捐赠家具20余件,价值1.8万元;捐赠衣物160件(套),面粉35袋、食用油15桶。
四是产业帮扶。经过深入调查,广泛走访,结合村上和农户实际,根据贫困户意愿,给每户帮扶户制定帮扶脱贫措施。对有生产生活能力的11户贫困户重点发展核桃、花椒、苹果、蔬菜、药材等种植业,对6户有养猪积极性的农户发 展养殖业,给予每户农户一定资金、物质扶持。对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贫困户,及时提供务工信息,先后输出12名剩余劳动力在县级医疗单位担任保安、护工,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项目帮扶。积极和县上有关部门联系协调,为村上争取“一事一议”项目11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硬化了马鞍山村五组3公里道路,解决20多户群众出行难和农副产品运输难的问题。积极和省红会联系,争取红十字总会基金会博爱家园项目资金35万元,用于村上基础设施减灾工程建设和培训项目。
六是医疗扶贫。组织医疗专家到 ****村开展医疗咨询、义诊义检等活动,对个别行动不便的两户困难户,送轮椅一辆,为另一户送医送药上门,制定了康复治疗方案。经常性指导村卫生室开展规范化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宣传新农合和大病救助政策,使病人做到“小病不出村,健康教育进农户”,深受广大广大村民欢迎。
四、严明纪律,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在扶贫托底帮扶活动中,坚持从帮扶对象最希望办的事情做起,分清轻重缓急,能够帮助解决的尽快予以帮助解决;不好解决的问题,积极做好解释工作,做到指导不指令、到位不越位、助民不扰民。坚持帮困与扶志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物质帮扶、精神帮扶、科技帮扶多管齐下,引导和 帮助帮扶对象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脱贫。坚持每月至少到帮扶对象家中两次以上,利用下乡路过机会,必到帮扶户家中看望,重要传统节日抽时间上门慰问,平时电话随访。同时,我们要求每位科级干部要记好扶贫托底帮困活动民情日记,详细记载每次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帮扶对象反映和期盼解决的问题,以及帮扶活动中的体会、感受、建议等。通过帮扶活动,真正达到帮扶对象困难有解决、能力有提升、解困有路子。
虽然我局在扶贫托底帮扶中做了一定工作,得到有关媒体的关注,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兄弟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发挥县***局牵头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再接再厉、继续开展好扶贫托底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帮扶村的真实情况和帮扶户热切盼望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帮扶村发展最需要、贫困户要求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坚持 “一把手”亲自抓,紧密结合帮扶村、贫困户的实际,深入调研分析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不断完善帮扶规划,落实更加有力的帮扶举措。
(三)逐步转变帮扶方式,积极探索帮扶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和规章制度,使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 化、规范化。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帮助确定一批农业产业致富项目,积极为帮扶村争取一些基础实施建设项目,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四)落实 “一帮一”、“多帮一”活动。不断创新帮扶方式,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一对一”的结对重点帮扶,结合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性质开展工作,积极做好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农合政策宣传、农村卫生环境整治、致富产业发展,使扶贫托底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四篇:法援新闻稿
开创“法律援助助力精准扶贫”新模式
2017年6月26日,法律援助助力精准扶贫分队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教会议室举行了法律援助助力精准扶贫会议。
景勤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景勤老师在会上做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首先谈到了调研地的范围,在这些调研地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就范围的划分分队队长也表达了有关意见,就是把调研的地方扩大在精确范围在这些选定的范围内去做调研,其次讲了有关法律援助的突发状况以及怎样应对这种状况,法律援助还离不开法律援助中心的支持,景勤老师还建议把分队的调研与法律援助中心有关事务相结合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调研的过程中把法律援助中心做出一个宣传这样更能贴近调研小分队的调研主题,最后在会议上讨论了怎样在基层调研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小分队调研是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的介绍。
此次会议的举行确定了调研的方向,表明了法律援助助力精准扶贫的决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法律援助助力精准扶贫贯彻落实,把法律带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用法律去解决他们所以遇到的困难。
曾泽润
第五篇:法援工作总结
关注民生 服务大局 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
——兴宁区法律援助中心201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兴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城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局机关的精心指导下,以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重点维护农民工权益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现将2010年法律援助工作总结如下:
一、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情况
截止到2010年10月,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94件,解答来访来电咨询820人/次,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01%和52.1%,案件受理数和接待来电来访数均居南宁市十二县区之首。中心还提前四个月完成城区下达“办理100件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建立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所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中,刑事案件102件,民事案件33件,劳动仲裁59件,为受援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97.34万元。
二、法援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网络,畅通援助渠道
1、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中心在城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劳动监察、法院等单位设立便民服务点,同时充分利用设置在流动人口聚集的朝阳广场的法制宣传电子屏进行法律援助宣传,着力打造便民服务窗口。
2、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针对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中心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适时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的审查标准为家庭人均月收入600元以下,除落实好弱势群体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伪劣农药、种子、化肥坑农事件以及家庭暴力等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权益保护工作外,还从维护基层稳定角度出发,关注社会热点,把一些影响较大的案件也纳入法律援助服务范围,促进基层和谐。
3、拓宽申请渠道和简化受理程序。根据受援人的实际情况,中心在开通 “12348”电话申请法律援助服务的基础上,还推行网上申请、法律援助人员上
门受理申请等服务方式,同时为农民工开僻“绿色通道”,使法律援助“申请不出乡镇,咨询不出家门”。
(二)着眼大局,提升服务能力
1、关注社会热点,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针对金融危机导致企业拖欠工资、欠薪逃匿、断保等侵害职工权益的问题增多,农民工使用过激手段讨薪、上访事件频发的现状,在局机关的精心指导下,中心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主动服务城区经济发展,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特殊形势下的特殊任务。对一些有影响的重大案件,中心领导亲历亲为,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如平息花房餐厅29名员工欠薪上访事件、妥善处理昆仑采石厂爆炸案中受伤工人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涉嫌团伙犯罪的维吾尔族人员提供维权辩护等,较好地发挥法律援助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2、针对维权难点,加大服务力度。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中心除在城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劳动监察、法院等单位设立便民服务点外,还分别在城区75个村(社区)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为有法律援助需求而又无钱打官司的贫困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此外,中心还强化部门联系,争取多方支持,主动为贫困受援人申请“减、免、缓”收各类鉴定费用近万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中心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律师进驻南宁市人力资源市场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值班活动”,成为广西首家由政府出资,聘请专职律师进驻人力资源市场值班的法律援助机构。通过在南宁市人力资源市场滚动播放法律知识宣传光盘、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意见以及引导符合条件的人申请法律援助等方式,使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享受到及时、专业、低成本、高效率的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将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前移的举措,将对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事后维权”变为“事前预防”,对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维权、依法维权的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截止10月份,由人力资源市场值班律师引导到法律援助中心维权的农民工案件达68件,占已受理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总数的41%。通过深
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工作制度,促进了中心法律援助便民工作常态化。
3、聚焦工作站点,拓宽服务领域。中心注重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各部门的职能作用,除与城区妇联、劳动监察、劳动保障中心等部门深入到镇及街道为农村农民及农民工开展“妇女维权周法律宣传”、“春风送暖行动”以及解决“出嫁女”问题等法律宣传活动共十二场,播放法制宣传片三场外;还分别举办了两次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负责人培训班,组织包括镇、街道分管该项工作的人员共200余人进行培训,通过以会代训等方式,明确法律援助联络点组织形式及工作要求,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有序,覆盖全辖区的基层法律援助网络体系。
(三)注重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中心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反映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活动中推出的新思路、新举措。其中《兴宁区帮助农民工维权》、《兴宁区法律援助机构进驻人力资源市场》以及《服务促凝聚,援助显真情》等18篇报导分别刊登在司法部《中国法援信息》、《广西日报》、《南宁日报》、《法治快报》上,并在广西电视台资讯频道、南宁电视台《南宁新闻》栏目、中国法律援助网、南宁法制网、城区政务信息网等新闻媒体播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扩大了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此外,中心还积极参与南宁首届“政法文化节”法律宣传及摄影作品的投稿活动,累计共向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南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及城区政法委提交调研论文七篇,摄影作品三张,较好地展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风采。
(四)加强管理 提升服务质量
1、在软件方面,中心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受理、审批、指派、承办等各环节的制度和服务标准,通过制定集体诉讼案件跟踪反馈制度、到庭旁听制度以及案件回访等制度,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监督机制,提高办案质量。此外,中心还注重对人员的培训,通过开展周例会学习、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和跟班办案学习制度等多项举措,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中心还鼓励和支持法律援
助人员接受学历再教育和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以提高法律援助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能力。
2、在硬件方面,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中心已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在局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中心的办公环境有所改善。局机关通过对办公场所进行扩建,使中心有了专门的咨询接待室,咨询接待用房增加近20平方米。此外,今年6—8月,中心还分别获得南宁市法援和城区司法局配置的办公电脑各一台,极大地缓解中心办公电脑不足的现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存在问题
(一)规范化建设水平仍然不高。和其他城区法律援助中心比较,中心经费保障、交通工具配给等方面的总体水平不高,硬件设施仍处于中低水平;法律援助窗口临街落地便民要求还未全面落实。
(二)信息意识还很不够。中心指派的律师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中,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和典型的案件,但由于办案人员缺乏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致使对典型案例宣传报导的判断能力和洞察力还很不够,典型案例的宣传信息工作有待加强。
(三)统计工作能力亟待提高。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法律援助机构工作的规范化。但中心人员尚未能合理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出现统计咨询解答质量不高、数据不全的现象。
四、2011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大援助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和受援率。针对农民工当前因社会变革、转型、利益调整过程中产生的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问题,中心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保障民生、维护民生的突出作用,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2、继续推进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建设。中心将依托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通过定期对各法律援助联络员进行专门的法律援助业务培训,使他们能尽快熟悉
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业务能力,适应工作需要,切实保障法律援助网络建设的顺利进行。
3、进一步完善窗口服务。为了从多方面便利群众,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中心将继续在完善窗口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一是继续配合市法援完成“12348”法律服务热线的平台建设,提高法律援助服务功能;二是加强对窗口接待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培训,强化制度管理,树立亲民服务观念;努力在目前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接待窗口的功能设置,对来访人员提供更为周到便捷的人性化服务。
4、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法律援助知晓率。采取多种载体帮助辖区群众了解相关维权知识和申请法律援助途径。依托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联系点贴近群众的优势,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到流动人口聚居地和农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宣传,进一步扩大群众尤其是乡镇农民的法律援助宣传覆盖面和宣传效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