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油画的本土化论文 瑞文教育文库
浅谈油画的本土化论文摘 要:以“油画本土化”为线索,通过对油画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对我国现实主义油画民族化探索的分析,并立足现实,对我国油画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关键词:油画 写实 本土化油画这一画种最早产生在欧洲,是欧洲所特有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培育出的一门艺术画种。由于欧洲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他们绘画的兴奋点在于绚丽的油彩,就像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适合用水墨表达一样。欧洲油画艺术在世界是独树一帜的。与其他艺术种类一样,油画同样包含技术和精神内容两个层面。油画技术一般认为包括对画家自身色彩感受力的训练和掌握运用色彩的方法上;而其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则要取决于画家审美能力的高低。实践证明,我国油画家完全可以纯熟地掌握和运用油画的材料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油画不只属于欧洲也可以属于中国的艺术家。油画的本土化,可谓是近些年来争论的一大话题。西画这个外来画种引入我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创造出了中国油画逐渐走向成熟的百年历史,但也只能说是在油画本身的技法、对油画画种的认识观念上基本实现了本土化。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见证:首先是我们对油画观念认识的成熟,完成了从引进拿来、消化吸收到变成我们情感认可并自由运用的普通画种,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油画队伍,当今提起西画,基本没有人会觉得大惊小怪呢?西画和中国传统水墨和睦相处相得益彰,同样得到国人的认可。在今天提起什么油画展之类的问题,也只是指画种而已,并没有中西概念之分。特别是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发展并给予油画含义和价值与时代相符的准确定位。其次,对油画材料的经验运用也趋于成熟。我们再也不会孤立地谈油画材料问题了,我们情感关注的所有问题,成为我们绘画的主题。调色板上的颜料,对于每个中国油画家来说,运用自如。材料制造跟国外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也完全做到了国产化。再次,对油画技法的认识和理解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搞油画的包括油画教育者,多少年来一直认为学习油画,只是学习油画技法,至于学了以后要干什么很少有人去谈。对西方大师的技法学习不是处于一种拿来法,而是以跪拜的姿势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的学习。完全忽视了时代的变迁,在一种相对静止的泥潭里苦苦挣扎。在中国的艺术院校里,油画教学就有基础和创作严格的界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几年情况虽有好转,但没有从根本上跳出这个致命误区。近几年,关于油画民族化问题的争论已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倒不如丢掉包袱,以平静务实的心态,研究艺术本身的问题,做好自己的事情。艺术有其自身规律,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以清醒的头脑包容的心态,看待当下纷飞的艺术思潮。民族化是民族精神的自然外化,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争出来的。我们要调整好对待油画的态度,把它看成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材料特性的画种,是我们表达心灵感受,抒怀说话的工具。把它从我们心灵的神位上请下来,还它在这个时代应有的位置。我们不用担心会被完全西化,切实地静下心来,以对祖国对民族文化负责任的态度,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相信若干年后再来看中国的油画艺术时,它将会是另一种局面。而要使油画真正能“本土化”“民族化”其中更决定于画家本人个性、学养、训练、品格追求等主观方面因素,更有客观时代、环境、际遇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定论何种式样风格属于“本土”“民族”的成功标准。即便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吴作人的《齐白石像》这样大家公认的成功之作,在画家生前身后也注定只能是“孤本”而难以模仿。当年“民族化”命题的提出,反映了一种使命感,一种要为广大受众所理解、服务的精神,一种担当态度,可是当下具此心态的画家有多少?而要达到“民族化”更要求画家具备民族文化的广泛、深度的修养、理解和情感,但今天许多画家的情况和吴作人、常书鸿、艾中信一辈的画家们相较已大不相同。此外,“民族化”基本上是一个学术命题,需要以公认的作品来回答的命题,因此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宽裕、有利于学术探讨的社会条件,学术环境,更需要画家有一个远离浮躁、沉潜艺术、安于寂寞的心态,方有可能创作出好作品。中国艺术的文化价值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概念,它是个体化的本土意识(包括潜意识等等)的显现,是艺术家在其生存环境中与生俱来和在其生活经历中刻骨铭心的感觉与感受,是对本土的地域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历作出的反应与反思,是具体个人而不是抽象集体的,是现在时态而不是过去时态的。传统文化对于当代艺术而言,并非天然就具有意义,它必须通过个人对现实世界的体会,才能成为艺术资源和精神力量。强调个体性也就是强调当代艺术的民间属性,中国艺术当下最严重的问题正是它面临的官方化,对民间文化权利的过分剥夺,是中国社会由来已久的大问题,中华文化复兴的前提,必须恢复与重建中国民间发生文化、生长文化的自由权利。改革开放 30 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的国际大背景下,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我们到底该迎合西方的现代思潮还是该走自己的路?这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西方的艺术,特别是油画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造型功力、完备的教学体系以及意识等因素。某种文化思潮的诞生也是在这些基础之上顺其自然而来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事实,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交流和融合并不一定会给中国油画带来完善和成熟。我们还有很多课要补。眼下中国油画要想走现代之路必须首先全面解决其民族本土化问题,而坚持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道路才是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唯一出路。我们不能盲目屈从于潮流,要本着对中国油画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看清形势。所以,要想进一步实现中国油画的民族化,中国油画家将有必要继续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在中国油画的探索之路上狠下工夫。参考文献:[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第二篇: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教育理论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方向的指导,在面向国际化的同时,反观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突出基于中国特色的民族本土化特色教育,以民族本土化教育的文化核心竞争力不遗余力地发展各民族高等教育。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困境着手,探析高等教育及其教育理论的民族本土化的必要性,同时亦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指出发展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路径
面对席卷世界的民族化大潮的来袭,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发展的冲突与融合与之俱来。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发展路径面临莫大的机遇与挑战,值此高等教育的分野与两难选择之际,以更富人文性的本土情怀关注民族本土化教育,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从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中汲取新知,并使之最终转化为民族本土化教育成果,这是每一位肩负民族教育使命的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推卸之责。深入梳理民族本土化历史发展脉络,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教育是任何一个民族存亡续绝的关键所在,失去高等教育的民族迟早会成为世界其他民族的实际意义上的附庸,目前,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各民族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困境及思考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对任何国家民族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现代人类文明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透过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主导之下创造出来的,没有高等教育为其培养人才的民族将会在未来失去一切。审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程度之低却令人堪忧,几乎所有高等教育不仅其人才培养模式几近相同,而且其民族的本土化缺失亦十分雷同。首先,所有高等教育均忽略了民族本土化问题,过度追求高等教育的一致性,反而使得民族区域内部本应固有的民族特色日益淡化;其次,民族区域的民族特色既是民族赖以发展与维系的纽带,更是以民族区域内部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所需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所有民族的高等教育都应拥有其自身所独具的特质,且与本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特点相契合,照搬照抄的教育理论及方法绝对不是最适宜的,我国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中真正能够做到民族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理论与经验都是从苏联与欧美等国借鉴而来,这些理论与经验同我国的民族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我国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就其发展现状来看,既缺乏真正的民族本土化特质,又缺乏较好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困境
在梳理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事实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本土化落地生根的发展困境,无论是引进式发展还是借鉴式创新都必须回归到民族本土化内核,并将其内化为能够与民族本土化相同频率的文化,民族的固有文化是在长期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发展而来的,每一种文化,不仅是民族生存的源泉,而且更是民族发展的智慧源泉。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由于存在着过大的落差,因此,首先,必然会在发展的初期陷于如何完成文化差异的对接困境;其次,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中所教授的敷衍式的象征性的民族教育亦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拉向了边缘化的困境;另外,泛文化准文化等国际文化的的文化杂化的泛滥趋势更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带来了日渐非本土化的困境。从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引领文化制高点的高等教育更应是与国家民族联系密切的亲本土化的,而这一点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并不冲突,在多元化高等教育中适当添加民族本土化成分更能够促进并突显高等教育的同质化与一体化进程。民族主义与民族性的方法论及其处理社会关系的原则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法宝,这些基于民族宝贵遗产的智慧源泉的背后是历经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的积淀。高等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的国际化同化,以及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内化,最终都必然会汇流成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思考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既是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强而有力的支撑,又是发扬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保证,更将是引领民族区域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区域过多地关注并倾向于全球化,往往会迷失其民族化意识,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当然,民族本土化本身并不排斥全球化、国际化,更不排斥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但是民族本土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加以考量的一个攸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存在着传统与现实、扬弃与创新、本土与域外、理论与实践等诸多方面的必然冲突,从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教育现实显而易见地与民族教育传统存在着理念与理论上的冲突;从民族发展的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亦存在着必然的扬弃与创新的问题;从教育的地域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多元高等教育与一体化教育之间存在着本土教育与一体化教育的冲突;而从高等教育在民族区域的本土化实际落实来看,还存在着理论建构与教育实践的冲突。[1]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发展还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们认真衡量并找出本民族教育与其他民族乃至其他发达国家教育的差异点与共同点,从差异点中找到高等教育的差距,从共同点中找到高等教育融入民族本土化的着力点。
二、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意义
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困境思考为学界带来了一个热议的民族本土化发展话题,这一话题虽然与民族文化本位无关,亦与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无关,但是却与民族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同时,亦与民族文化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这就不由得不引发民族区域对民族文化如何更加有效地拓展的深刻思考,民族文化的拓展对民族区域而言具有更加广泛与深远的积极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区域的立域之本,失去了民族本土化特质,民族区域必将不断疏离于其民族性,由名存实亡而最终逐渐消亡。由此可见,不断增强民族本土化特征,增强民族区域优势,已经成为各民族尽皆知而不宣的立域之本。诚然,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交相激荡的现代社会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一体化显然是更为时髦的课题,但是,作为民族区域,加强误区域内部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与紧迫的议题。民族之间的以经济文化为纽带的快速渗透,已经达到了以往人类社会所无法企及的空前高度,这就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促进民族发展的和谐化过程,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个国家多民族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必要性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构成三要素、教育价值观以及教育学假设等因素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最终都必须还原到民族区域中来方能完成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从这些理论因素之中提取出既能够激发民族本土化的合理因素,并使其植根于民族本土化土壤之中才能得以真正焕发出高等教育的无穷力量。比如美国高等学府,在英国对美国进行殖民时期,英国在美国本土兴建了许多英式学院,其中的三所英式学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它们分别是哈佛、耶鲁与威廉玛丽学院,但是,令英国殖民者大惑不解的是,这三所学院直到殖民时期结束之后仍然名不见经传。虽然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亦为这些学院配置了优秀的教授,并且其课程依然保持着英式的传统殖民课程,直到18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着手针对高等教育大力进行民族本土化改革,此后其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才真正得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正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赋予了美国这三所大学以鲜活的血液,使之得以发展成为今天举世瞩目的世界著名学府。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并未影响这三所世界著名学府的国际化,反而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以其民族本土化成就了这三所著名学府今天的国际化,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已经成为民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关键。[3]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探析
国家民族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真正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更需要基于民族特质的多元化,而这与我国目前传统的一体化教育并不矛盾,且完全可以齐头并进。从复杂理论系统的视角来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本身就存在着民族自我禀赋的特质发扬,这对于民族本土教育而言是一个较大的优势,针对这一优势加以深入研究与深入探析不仅对于更好地理解民族本土化教育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将高等教育更好地引入民族本土化意义非凡。[4]促进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理解民族教育本身的意义,同时更需要在思维上彻底转变对于民族教育的传统的肤浅认识与顽固意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对其加以把握,通过对民族本土化文化传承这一主线作为调动民族敏感性的基本要素,围绕这一主线,将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渐进式的民族本土化渗透,在此过程中,小而言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可以从中最大限度地受益,大而言之则整个民族区域乃至高等教育领域也都将从中获益。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发展路径
(一)高等教育民族人才培养的创新
纵观世界各个著名学府的成功模式,我们看到它们无不秉承着民族本土化的发展之路,同时,这些学府亦都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但是,这些学府均能从国际化过程中以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脱颖而出。哈佛大学的前身就是剑桥学院,哈佛之所以能够从剑桥学院嬗变成现在世界屈指可数的顶级大学的决窍其实说来非常简单,那就从早期的模仿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从英式教育中“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之路。[5]高等教育民族人才的培养恰恰与这种发展思路吻合,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更加多样化,管理体制应更加规范化,生源应更加倾向于民族化,同时,应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教授,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拓展与创新。“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的民族本土化人才培养与创新机制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扎实的根基上,以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论、先进教育方式、先进教育理念汲取出来,使之成为可持续地浇灌民族本土化花朵的有源之水,同时,继续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基于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传承与培养
高等教育不仅要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情怀,更要有一份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之下的本土情怀,只有拥有民族化的本土情怀,才能从民族利益出发以民族视野观照传承与培养问题。解决民族本土化传承首先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问题,在时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思想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但是将其引入高等教育之中并将其形成培养机制尚需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次,在空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尚需经过一个由超越沙文主义达成以民族优势超越的过程。从教育理论的融会贯通着手,在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培养思路上,形成以民族化作为社区学院基座,以民族化进阶式高等教育为发展后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模式。同时,民族区域内部的高等学府中应针对民族本土化特质,为区域内部民族进行民族本土化方面的特别课程设置,使之成为既符合民族本土化发展又符合民族精神的多元化课程,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保有民族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维系民族内部必要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的具体实施,可在民族区域的高等学府内开设数门与民族本土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还应将越来越多的优秀课题转化为民族本土课程,在吸纳优秀教育成果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可传承的民族课程,以完善民族本土化的培养过程。
(三)基于教育理论的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展望
纵观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我们看到其虽然沿袭了英式教育的良好传统却在民族本土化方面不断地进行了完善与改进,其虽然效仿了德式教育的先进模式,却又对其进行了民族本土化方面的不断调试与改良,进而以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避免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边缘化问题。其实,推而广之,狭义的民族本土化如果善加利用、善加弘扬,也可以像美国各大学一样,快速发展成为广义上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本土化教育的骄傲。由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殊性进而到关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民族围绕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同时,更应与汉民族以及其他各族同胞一道,在教育理论的支撑之下,竞相为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无形之中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6]。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从其一开始就是一个面临选择的过程,这取决于各民族在所谓的“地球村”中的迷失程度,迷失愈深则愈难选择,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同化对文化与文明活动的影响由来已久,为民族本土化所带来的困境亦由来已久,惟有走出困境方能真正引领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仅只是单一民族的发展诉求,究其本原,其实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发展的普适化诉求,民族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懈创新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本土化发展则是高等教育理论民族化创新的必经之途。高等教育理论不仅需要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国特色”,而且更需要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民族特色”。高等教育的“民族特色”可以借鉴我国成功引进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的经验,更多地汲取国内外优秀高等教育成果,面向世界,立足本土,植根本土,深耕本土,以关注世界的视野关注本土化教育发展,让民族本土化教育与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同步。
参考文献:
[1]董云川,张建新.本土情怀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选择[J].教育与现代化,2004:51-56.[2]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41.[3]买琳燕.寻找一种力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J].当代教育论坛,2014,(01):22-23.[4]于伟,秦玉友.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9,(06):9-10.[5]凡奇,孙守安.先进文化与当代大学教育[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16-17.[6]买琳燕.高职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辩证关系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07):17-19.
第三篇:钟瑞 论文
听障学生不良性格的成因及对策
障学生由于听觉缺陷使其对物体的声音特性得不到反应(或正确反应),影响了其他感知觉的发展,使其与外界交流渠道不畅通,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必将影响他们对人生的认识,同时对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形成一种威胁。面对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价值体系的变化、竞争的激烈,他们会意识到自身生理缺陷以及欠缺同龄正常人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就很容易形成孤僻、胆怯、自卑、焦虑、困惑、不安、退缩、多疑、盲从甚至过于极端等许多“灰色”心理特征。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听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认真、审慎地分析这个问题,寻求良好的教育和补偿措施,充分挖掘、利用校园生活多方面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适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以培养听障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听障学生“灰色”性格的成因
1、自卑心理导致听障学生的“灰色”性格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在这个生活圈子里,每个人相互之间都会形成参照和对比关系。在参照和对比中人们会对自己产生一个自我评价,过低的自我评价就是自卑,以怀疑自己或轻视自己为心理特征。自卑心理在正常人身上也会经常出现,但在听觉障碍青少年中具有较大的普遍性。绝大部分聋校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听障学生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
2、期望值低也是形成听障学生“灰色”性格的重要原因
听障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往往缺乏积极的期待,尤其是地处不发达地区的聋人,人们对残疾人教育问题认识不足,从家长、学校到整个社会大环境,人们对聋人受教育能不能取得效益和能取得多大的效益往往持怀疑态度。家长的要求很低,家庭教育不够,家长的不重视使听障学生难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对聋童的要求从宽、从简、从易,普遍认为聋童由于生理缺陷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缺陷,学习能力落后正常儿童。于是从教材到教学到评估,聋童从小接受的就是“我是聋人,我不能跟健听人比”的暗示。家长的漠视、学校要求的简单都使听障学生缺少积极进取的动力。
二、教育对策及干预
1、掌握心理知识,提高教师的心育能力
聋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听障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注重实践研究,掌握关于听障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发展规律,使自己具备处理听障学生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及行为问题的能力。
学校要注重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一线教师队伍,让每一位教师都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听障学生心理健康的真正发展。
2、积极疏通引导,让听障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
诚然,耳聋对一个人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缺憾,我们不想让听障学生逃避这个问题,但承认缺陷并不代表要自我抛弃。听障学生失去了听力,但是生物的代偿机制告诉我们,聋人的其他生理机制会优于正常人,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这些,就能首先从听障学生自身找到他们的长处。大部分听障学生擅长独立完成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比如绘画、手工、裁剪等等,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让听障学生逐步看清自己身上的这些优点,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并不是无助和无能的,他们有自己的优势,这样他们就不会始终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给生活以信心,自卑和消极情绪将得到有效改善。
3、落实赏识教育,让听障学生不断增强自信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的周弘老师说:“生命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感。幸福感哪里来?就是得到赏识和尊重。”鼓励中的孩子能学会自信,人类本质最殷切的要求是希望被肯定和赞赏。聋校老师要做个细心的人和富有爱心的人,平时多关注学生,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来肯定和赏识、鼓励听障学生,用真诚的语言来表扬他们、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发挥榜样示范,让听障学生自强不息
听障学生的自卑心理还源于看不到生活的目标,怀疑自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取得成功,所以自暴自弃、放弃追求。教育者应经常利用残疾人成功的典范来激励他们,榜样的引导可以使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就会有学习的动力。榜样的树立,既要用最典型的事例,如海伦•凯勒、杨军辉、周婷婷等人,也要用学生身边的典型,用身边的榜样告诉同学们,每个人,只要你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绩。
5、提高教学质量,让听障学生不断增长知识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育听障学生,教师必须首先深入地了解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听障学生一知半解,对手语不能熟练运用,在聋校是行不通的,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对听障学生的现实需求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以人为本,符合听障学生的实际。有人说:“教师是清澈的小溪,滋润着幼苗吐出一片新绿;教师是晶亮的明灯,引导孩子们在人生的征途上学步„„”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更应用爱熔铸自己的那颗心,与孩子们融为一体,去感化、教育、引导那一颗颗受伤的幼苗,拂去他们心底的那一抹“灰色”,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第四篇:探究油画教学色彩论文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对于色彩的教学主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对于色彩的感悟和体验,甚至可以说每个学生们的体验与树上的叶子是完全不同的,每个学生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和色彩张力也是完全不尽相同的。这就是是艺术的本质,同样,我个人觉得这种个体上的差异恰恰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艺术的精髓便是创新,在世界艺术历史的长河中,艺术大师们正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来组织独到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艺术创新的基础就是发挥艺术个性,因此,在对学生们的艺术教育中,对学什么个体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发挥学生们的艺术个性。在油画的教学中,“整体划一”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摒弃,应该尊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并且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对于敢于打破成规束缚的学生应该鼓励,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鼓励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创新。
二、学生的色彩素质培养
绘画艺术的发展完全可以说明只具备普通的色彩表现力是不足的,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艺术绝对不会偏爱人的某一种本领,而是喜爱自身所具有的所有本领,所以我们可以说艺术是一切自身所拥有的本领可以得以发展的领域。在对学生的油画教学中,不可以只单一的针对色彩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掌控和运用能力,诚然,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其对色彩的创造性表现能力。关于色彩的教学,在传授学生绘画技巧与色彩理论的同时,对于色彩的寓意,象征,联想等相关知识以及色彩的表现手法,如夸张、含蓄、平面、简洁等手法也要同时传授,更全面的让学生掌握色彩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感性与理性的转换,让他们侧重对客观物体的写意,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客观的表象上面。强调主观感受,使学生注意到色彩面积的位置。形状、大小等不同勾出的不同视觉效果,以增强他们对色彩的感受。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们的色彩全面素质,为学生日后更好的色彩创作埋下铺垫。
三、以色抒情、以色绘意
绘画作品中的“情”,绝对不只是对客观景物的简简单单的模仿重复,而是将客观与主观上情感的统一,是一种独到的艺术境界,暴风雨前乌云的黑色会使人感觉压抑,嫩绿的小草会使人联想到春天,金黄色的麦田会让人体会到丰收的喜悦等等这些都是色彩所可以给人心理上的暗示。我们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现有的色彩与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反应,而是教会他们研究色彩与人的感情,从而使学生们画板上的色彩活过来,成为有感情的色彩,赋予作品灵魂。绘画作品中的“情”是含情之景,是见到真实事物真正具体的情,绝非虚无缥缈的抽象之情,是由生活感悟或对客观事物生出的由衷之情。在西方绘画作品中,不难看出色彩是至关重要的表现方式和手段,相应的色调分别对应不同的题材,需要表达的含义、需要营造的氛围都有特定的色彩搭配,这充分证明了色调运用的关键性。在西方的艺术中根本就没有“意境”这个词,但是西方很多优秀的画家的作品中,意境深远的作品却不少见。
或许我们该随他们称之为具有“诗意”或具有“音乐感”,这其实就是富有意境,只是说法不同,由此可以看出色彩完全可以表现出情绪。如列维坦的作品《在深渊旁》,取材虽然平常,但是作者所赋予了画面无限深情:渐渐拉开的暮霭,天际金色的余晖,远处渐渐模糊的森林,幽静的水潭,一切似乎都在静静的等待着夜色的降临,虽然没有华丽的色彩,但是完美的意境融合,色彩朴素却饱含凝重的意境。所以我们可以说运用完美的色彩就是意境。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善于运用色彩组成各种色调,才能营造出恰当的氛围,表达出自然的情感,创造出情景意境相融合的作品。由此可见,色彩是油画表现的关键与灵魂,对学生的色彩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以说只有可以熟练的运用色彩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油画艺术人才。
第五篇: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思考论文
一、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思考
1.管理会计本土化的概念
管理会计,根植于组织本身,也服务于组织本身。作为嵌入组织型的一种管理工具,管理会计主要利用组织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规划、控制、协调、监督组织活动,并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其功能的一种管理工具。它与生俱来的权变属性,也就决定了管理会计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组织本身的属性,考虑所处的经济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这也呼吁着管理会计的本土化发展。本土化,即在学术研究中,情境因素不管作为自变量抑或调节变量都要成为学者们的考虑因素之一。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就是把情境因素考虑在内,作为自变量或是调节变量进行深层次研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进行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的研究,无疑将会增强全球会计知识的发展。通过结合管理学研究的特征,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定义为,在对象的选择方面、问题的确立方面、框架概念的界定方面、研究方法的选取方面等整体形成的体系能够全面深刻地反映在中国这个特定情境下的管理实践问题。即管理会计的本土化可以这样定义:在理论体系构建以及指导实践过程中,引入环境因素,要考虑其根植的具体某个组织的特性,考虑整个环境的变化,考虑我国所面临的整体经济形势,考虑整个经济生命周期,同时发挥心理学、行为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优势,去探索典范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共性,根据已有的理论、已有的实践经验不断地升华、拓展适合具体情境的全新理论体系,进而指导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组织活动。目前,管理会计学术界分成三个流派,即基础派、批判派、咨询派。但无论从属哪个流派,我们只有结合本土化特征,在中国情境下才能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做出贡献,即我们通过对管理会计本土化的研究不仅要达到“本土化意义”,更要有“经济普世”意义。
2.管理会计研究本土化的迫切性
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是我国管理学说与西方学说共同发展的需要。回顾我国有关的本土化管理研究,学者们取得的成果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出发,进而建立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管理理论。例如,苏东水的东方管理学,齐善鸿的道本管理,曾仕强的M理论等。二是基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深入剖析,例如陈春花等编写的《领先之道》,苏小和著的《局限:发现中国本土企业的命运》。回顾我国实务界关于管理工具的应用,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一些企业实行的班组核算、流动资金定额核定法、因素分析法等经济分析,20世纪80年代商品流通企业的“保本保利分析与管理”,也属于管理会计工具范畴。近期的中石油的全面预算管理、中航工业平衡计分卡的应用、中石化以预算为基础的内控制度、中国电信的三级管理会计组织、以成本管控为核心的“邯钢经验”、国华电力的成本作业制度等,这都是在管理会计领域取得的优秀实践成果。从以上成果可以看出,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实践应用已硕果累累,但是我们需要清楚,这些硕果仅仅强调了“个性”,即仅从我国实践、我国传统文化出发,没有把“个性”的东西上升到“共性”,并且没有与具体的学科相结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管理思想走向世界,与西方优秀学说并驾齐驱。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是积极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需要。现在,世界经济正处于缓速增长、结构转型、竞争日趋激烈的阶段,全球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等因素迫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只有通过转变方式才能积极应对全球局势。我国在崛起过程中,经济要想转型升级,需要强化经济改革和转型升级,促进会计变革,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全国目前有828.7万个企业组织,有96.5万个事业单位,还有数不胜数的小微民间企业,这些组织的日常核算、管理升级、强化效能等都离不开会计的支持。然而,许多小型企业的会计工作,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记账、报账水平上,粗放核算、机械工作,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加强对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根据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层面资源优化,通过管理工具的创新,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事业法人的管理效能、组织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积极应对企事业单位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
3.管理会计研究本土化的可行性
目前,无论从全球经济中心的变化方面,还是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道路方面,抑或是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方面,我国都已完全具备进行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的可行性条件。从全球来看,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发展到北美地区,然后再逐步向东亚转移,世界级的经济大家、管理学大家和重大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就随之在地域上发生转移,这已是被全球公认的普遍规律。而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解释经济现象,解释会计现象。理论的重要性,源于所要解释的经济现象。全球经济放缓的今天,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要把握经济中心转移的良好契机,进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推动经济的深化改革,促进具有本土化的管理会计领域学术成果的创新、实践工具的应用创新,为整个管理学、经济学添砖加瓦。从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俨然成为学者们的讨论重点。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目前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模式再到今天的电商时代、微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也经历了从经济责任为基础的执行性管理体系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计划决策性管理体系的变化,再到新形势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战略体系的发展新阶段。综合来看,每一次管理会计的变革,管理会计理论的扩充,都离不开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近年来,政府抓紧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工作,这也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例如,20世纪末,国家经贸委颁布《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规范意见》,要求央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这使得管理会计的重心由成本管理转向了预算管理;2013年9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该制度从成本核算管理入手,将管理会计理念融入其中,积极探究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这也标志着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拉开序幕;2014年1月,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集思广益,在全国范围大力开展整个体系建设工作。2014年11月,财政部正式发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与我国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在监管部门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定能顺势而为,取得成果。
二、如何加强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
以上我们分析了加强本土化管理会计研究的迫切性和可行性,但如何去加强本土化研究,仍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进行高水平的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必须坚持几个指导思想:(1)要走出“管理”看“管理”,跳出“会计”看“会计”,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但不受原有知识框架的束缚,要摆脱固定模式思维,认真思考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2)管理会计的本土研究需要关注中国情境下的理论和实践的独特之处,以及具体的这些特征对所要研究的现象产生的影响,而并非去证明烙印了中国特色的学说的正确性;(3)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的方法并非已有方法的简单翻版,学者在运用研究方法的同时,必须保证计量方法、计量指标在具体情境下的适用性;(4)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转型,管理效能的优化,而非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5)倡导案例研究。对中国情境下的某些现象进行剖析,并加以提炼总结。具体来说,要加强本土化的管理会计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本土化研究需要全方位思维并将其与中国管理会计实践相结合为有效开展中国本土的管理会计研究,我们在研究中选取的概念、方法必须根植于中国情境,体现本土化的管理特征。整个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要着眼于研究本土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全方位思维,即做到全方位思维和本土管理会计实践的融合。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了具体管理工具、思想的多样性,管理会计的本土化探索正是对于多样性、差异性的积极回应,两者的融合则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化的研究。这要求学者们要走出“会计思维”看“会计问题”,扎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在实务中找出本土化管理会计的真问题,运用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全球思维去认识和解决实践中的会计问题,进而建立一种更为普遍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具体实践,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这也将实现学术成果的全球共享和交流学习。例如,财务信息系统的引入和进一步发展就是全方位思维和中国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完美案例。财务共享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通用、福特等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发展起来,并逐步应用于我国企业运营之中,并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世界一百强企业中,已超过八成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中国电信、中兴通讯、海尔、华为、联想等企业已经实施财务共享,把财会人员从日常核算、记账报账的烦琐流程中解脱出来,集中关注企业的管理决策层面。
2.本土化研究需根植于企业组织的自身特征
管理会计,作为嵌入组织内部的服务型会计,其本身具有权变性。所谓权变性就是平时说的灵活性。权变学派的权变理论也称“随机应变法”“情境决定论”等。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劳伦斯和洛希。他们在撰写的《组织与环境》中全面地介绍和解释了组织管理的权变性。他们认为,一个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方法,或是最优的方法,要采取适合组织本身的具体措施。而对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就是要考虑企业的权变特征,根据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选取最适合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升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这样有助于克服缺乏弹性的内部管理问题,使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更好地创造价值。例如,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采取“轻资产”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重点放在研发环节;对于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企业,可以采用“项目经营模式”,以顾客为导向,为顾客创造价值;对于一些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的存货管理,可以引入“期权理念”,通过管理工具的创新,促进价值的增值。
3.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需要积极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大家德鲁克教授曾说,管理学的本质是关于人类的管理,其核心任务就是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实现最优效益。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仍离不开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育。财政部颁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争取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推动会计变革的整体人才框架的构建。在《指导意见》中,财政部明确提出了对高校、民间组织、培训机构、资格认证组织等的人才培育的要求。高校方面,需要加强对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与企业积极交流,搭建一个产学研平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平台,积极培育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资格认证方面,会计从业证,会计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评定,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要适当加入管理会计内容,重整知识体系;民间组织方面,要多与国际组织交流,积极探求其人才培育方式。
三、小结
目前,关于管理会计的研究,世界范围内仍未形成一套公认的完整体系,从而造成理论落后于实践的局面。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文化背景、政治因素决定了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务必本土化、特色化、长期化。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以谦逊的态度,立足于现状、扎根中国本土国情,尝试着用全方位思维,多角度地去认识和阐述本土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中的现象和行为,为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会计改革添砖加瓦,为构成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谋取管理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