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浅析景德镇市酸雨气候特征的论文
引言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1]。截至 2012 年底,我国气象部门已经有 357 个酸雨观测站了,据监测数据表明,我国酸雨区主要范围覆盖华南、江南、华东和华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东北和新疆的部分地区。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在研究酸雨来源和大气污染物迁移机理的同时,更多的关注缔结国际性公约,将缓解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地面臭氧纳入集成的统一战略。而我国在酸化模型的应用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酸雨研究注意气候特征、季节变化与发展趋势。徐梅等[2]对京津地区的酸雨研究指出:酸雨频率秋冬高,而春季和初夏低,2002 年以前酸雨状况有所改善,2002 年以后酸雨状况日趋严重。黄蕙青等[3]在对广西酸雨研究表明:广西频率较高,酸度较大,夏半年酸雨频率较低,冬半年酸雨频率较高。酸雨形成与大气环流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天气系统是高空槽、切变线和锋面,约占广西酸雨的 76%,而其它天气系统造成的酸雨所占的比例为 24%。巴金等[4]在对重庆地区酸雨研究表明:酸雨在冷季(秋、冬)较暖季(春、夏)要强。西南部降水酸性较强,受污染程度也较严重,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东北部大多为弱酸性降水,且受污染程度也较轻,但是日趋酸化和污染加重的趋势却较明显。季节变化尤为明显。其中夏秋两季 PH 值的明显减小是其近10 年来酸化加重的主要原因。我国在酸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许多研究成果被应用于酸雨的控制,但由于酸雨不断加重和酸雨问题的复杂性,许多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酸雨污染影响因素主要受到致酸物质的排放种类和数量、气象条件、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的大气光化学反应及土壤碱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致酸物质的局地排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5-9]。我国主要的能源仍然是煤,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变化和汽车用量的增多,导致目前酸体物比例的变化和排放量的增长,据预测,到 2020 年我国酸雨区将继续扩大,降水的酸性继续升高,我国的酸雨研究与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景德镇市作为闻名世界的瓷都,其环境特征也备受关注。
本文分析景德镇市 2006 年 7 月 1 日至 2012 年 12 月 31 日酸雨和电导率观测资料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资料,对酸雨的气候特征和酸雨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景德镇市酸雨的成因,了解到酸雨的时空变化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对策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景德镇市酸雨的年变化特征
根据《酸雨观测规范》,每日 08 时后要对前一日 08-当天 08 时 24 小时总降水量≥1.0毫米进行测量 PH 值和电导率。采用中国气象局对酸雨强度的分级,PH<4.5 为强酸雨、4.5≤PH<5.6 为弱酸雨、PH≥5.6 为无酸雨的定义,对景德镇市气象局酸雨观测站的 2006 年7 月 1 日至 2012 年 12 月 31 日期间 692 次酸雨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2006 年 7 月至 2012 年 12 月,景德镇市酸雨频率为 94.2%,其中强酸雨频率为 63.0%,弱酸雨频率为 31.2%。7a平均 PH 值 4.42,平均K值为 60.5μS·cm-1。PH 最小值为 2.87,出现在 2008 年 4 月 14 日。PH 最大值为 7.43,出现在 2011 年 10 月 1日。在近7a 年平均酸雨强度监测表明,强酸雨频率呈现减少趋势,年平均 PH 值呈增大趋势、年平均 K 值呈减小趋势。
2012 年酸雨观测年报中有关酸雨区和酸雨频率等级划分,年平均降水 PH 值≥5.6 为非酸雨区;4.5≤PH<5.6,为轻酸雨区;PH<4.5,为重酸雨区。从 2006~2012 年的监测来看,年平均降水 PH 值在 4.5 以上的有 2006 年、2011 年和 2012 年,分别为 4.60、4.66、4.58,这几年景德镇属轻酸雨区。年平均降水 PH 值在 4.5 以下的有 2007 年、2008 年、2009 年和2010 年,分别为 4.20、4.40、4.27 和 4.31,这四年景德镇又属于重酸雨区。但这 7 年的总年平均值为 4.42,在 4.5 从下,所以总体来讲,景德镇市属于重酸雨区,但随着气候变化又有一定的变率,有些污染物输送不明显的年景处轻酸雨区中。
根据国家规定:酸雨频率 F≤5%,酸雨偶发;5%<F≤20%,酸雨少发;20%<F≤50%,酸雨多发;50%<F≤80%,酸雨频发;F>80%,酸雨高发。监测数据表明,景德镇市酸雨污染非常严重,酸雨频率 F 为 94.2%,属酸雨高发区。景德镇市酸雨的季变化特征
2.1 景德镇市酸雨 PH 值季变化
按气象划分法来划分四季:春季(3 月至 5 月)、夏季(6 月至 8 月)、秋季(9 月至 11月)、冬(12 月至 2 月)进行平均,按此划分法来统计 2007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时段中四季的降水 PH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和酸雨频率。从下图可以看出,所有年份的冬季的 PH 季平均值都在 4.50 以下,即冬季景德镇市降水基本上都是强酸雨。而 2009 年的四季降水 PH 季平均值均在 4.50 以下,表明近几年中以 2009 年酸雨危害最强。酸雨 PH 值四季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冬季稍低于春季,从春季到夏季 PH 值明显升高,秋季到冬季又逐渐降低,以冬季为最低。这说明在景德镇市,冬季的酸雨污染程度比其他季节要严重。景德镇市酸雨月变化特征
3.1 景德镇市酸雨与降水量、气温、K 值月分布特点
景德镇市的酸雨有一定的月分布规律,6 月、7 月、8 月 PH平均值较大,降水酸度小,即这三个月中酸雨的危害较轻。12 月、1 月、2 月、3 月 PH平均值最小,降水酸度大,而且强酸雨频率也是这 4 个月最大,其中 12 月份的强酸雨频率高达 91.5%,即此四个月中酸雨的危害最重。而由于这 4 个月的平均气温在全年最低,所以景德镇的强酸雨与气温有一定的相关性,气温低时,出现强酸雨的频率明显增多。这些特征与我国南方的福建北部酸雨特征相似。
本文分析了景德镇市酸雨的气候特征,分析景德镇市酸雨资料,对比了降水量、酸雨及酸雨频率,主要结论如下:
(1)景德镇市酸雨污染非常严重,酸雨频率 F 为 94.2%,属于重酸雨区,酸雨给景德镇市带来的灾害在不同的年份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别。强酸雨与强酸雨降水量、弱酸雨量与弱酸雨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的原因是景德镇市酸雨监测值在 4.5 附近的较多,前面的年际变化分析也指出,有些年份景德镇处重酸雨区中,有些是处轻酸雨区。由于强酸雨、弱酸雨带来的危害程度不一,而且随着年际不同,酸雨相对降水量也对应不一致,所以在不同年份酸雨的危害也会不同。
(2)冬季的酸雨频率很高,可达到 97%~100%,春秋次之,夏季最低。对景德镇市而言,无论是酸雨强度还是酸雨频率,都是冬季最为严重,夏季相对较轻。
(3)景德镇市的酸雨有一定的月分布规律,6 月、7 月、8 月 PH平均值较大,降水酸度小,即这三个月中酸雨的危害较轻。景德镇的强酸雨与气温有一定的相关性,气温低时,出现强酸雨的频率明显增多。这六年半期间共有 54 个月的酸雨频率为 100%,只有 9 个月的酸雨频率低于 80%,最低为 33%,出现在 2006 年 8 月。酸雨 PH平均值与酸雨 K平均值有一定的反相关,与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有较好的正相关。
第二篇:中国的气候特征复习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教学建议知识结构:
我国气候特征突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这三者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教材从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季风影响我国气候的突出表现。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同样受惠于季风气候,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气候特征的方法。价值观念、学科能力、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概括得出的结论性特征。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规律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分析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以雨热同期为特征的季风气候成为我国最显著的气候类型。在分析、归纳、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时,不要单纯的记忆结论,而是要学生学会这个过程。同时教材还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进行对比,让学生更清楚我国气候的独特性。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
本节建议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课时安排:
计划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雪线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几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
气候特征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C和3.7°C。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高26.3°C和7.3°C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纽约大7.3°C。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展示〕北京、齐齐哈尔、巴黎、纽约降水量柱状图。使同学们阅读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读图提问〕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请同学们读图,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总结〕这就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雨热同期。
〔板书〕
二、雨热同期
〔启发提问〕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热量条件优越。这种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有没有好处?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正如同学所说,我国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温的高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的纬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由此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板书〕
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启发提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降水量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农作物在高温的季节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国高温多雨的夏季,正适合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因此,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板书〕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数呈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
学生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点。
〔板书〕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8页4.23图,“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和第59页4.24图,“秦岭南北”,思考说明地形对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
(2)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本篇文章来源于 黑软基地-中国最大的黑客软件安全教程下载站!(范文作文)原文链接:http://
第三篇:复习中国气候的两个特征
复习中国气候的两个特征
[故事导入]:春节,哈尔滨人乘火车去广州看花展的故事 [复习过程]:
一、知识点填空(生先练,师后讲)
二、突出重点和难点
1、读诗句分析气候
A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互动)
①“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提到了一条重要界线,即
线,地理上把它作为多种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造成我国气候南北差异的是
因素的影响。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始什么意思?指我国气候受到
因素的影响。
③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我国气候受到
和
因素的影响。[总结]由此,影响我国气候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过渡]:因影响气候因素的多样性造成了我国气候的多样性。
2、气候特征之一:气候复杂多样
①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知道他们的分布吗?(教师板图)
②指图:两条重要地理界线:a、秦岭—淮河一线,b、400mm等降水量线③强调学生识记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图。
④[活动题]、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们都喜欢吃冬小麦?(为什么)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情况如何呢?它们分布在我国什么气候区?由图可见,我国大半壁江山都位于季风气候区。
3、气候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
[互动]材料一:歌曲《黄土高坡》歌词中唱到:“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谚语:“东南风,雨祖宗,西北风,一场空。”
思考:①黄土高坡是我国哪个著名地形区?是否是季风气候区?什么是季风?
②西北风和东南风分别从什么地方吹来?分别在什么季节刮起?我国的季风还有哪些风向?吹在脸上感觉有什么不同?
③我国哪个地区冬、夏季风吹不到?为什么? ④在已有的板图上划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互动]材料二:相传有一个笑话
两位秀才闲聊,一位说,黄梅时节多雨,所以古人有句诗“黄梅时节家家雨。”一位说,不然,古人也有句诗“梅子黄时日日晴。”两人争执不已,只好请官府判断。县太爷颇有才情。他说,你们两人不要再争,都对,也都不对,因为古人还有句诗:“熟梅天气半阴晴。”
①“黄梅时节家家雨”指的是在我国 地区的降水,在当地被称为 天气。这样的天气主要是 风带来的。
②“梅子黄时日日晴”是指当地出现了 现象。③此种降雨从形成原因上来看属 雨。
[活动题]我国北京和日本东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同属温带季风气候。但我国北京比东京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原因是什么呢?(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课堂练习题(小黑板)
读年降水量和气温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
第四篇:地理教案: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 气候特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教学难点 】
分析、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具准备】
亚洲地图(或世界地图),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为1课时。四年制可安排2课时,适当增加学生讨论、练习时间,所余的课时可讲授选学课文(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何特点?(新课引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温度带、降水和干湿地区的知识。这一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这种气候特征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板书〕第四节 气候特征(讲授新课)
〔读图提问〕挂示亚洲地图或世界地图,让学生阅读地图,回忆第一册课本中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位于亚洲的什么地区?
2.从世界海陆分布看,这个地区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3.在海陆位置的影响下,这个地区形成了什么样的气候? 4.这种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学生读图、回忆、思考后回答,教师应注意提示、补充、纠正。)[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属东亚国家。从世界海陆分布看,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在这种海陆差异的影响下,使东亚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典型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我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风向随冬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转换;冬季盛行偏北风(从内陆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暖热多雨。〔板书〕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显著: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读表回答〕阅读“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一月份,我国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答案:分别低22.7℃和3.7℃)
2.七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答案:分别高出3.6℃)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答案:分别大26.3℃和7.3℃)
〔归纳〕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之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这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讲述〕我国大陆性气候特征,表现在气温方面,那就是气温变化大,不仅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也较大;表现在降水方面,则是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板书]
〔提问〕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降水集中。)〔板书〕
二、雨热同期
〔讲述〕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外最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的热量条件优越,即使是在广大的北方地区,也能够种植喜温的水稻、玉米、棉花等高产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之北,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讲述〕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这时正是我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提问〕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和景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教师提示: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知识,思考问答。)
〔讲述〕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气候干燥,大多是沙漠或荒漠。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雨热同期,十分利于水稻生长,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从而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挂图〕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哪几个干湿地区?(学生回忆第二、三节知识,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也是我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板书〕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标志 〔读图提问〕阅读课文“秦岭南北”插图,问学生:图中反映了地形对气候、植被的什么影响?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插图“秦岭南北”,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桔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冬季风南下。所以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提问〕1.举例说明不同的温度带、干湿地区、植物和农作物品种有什么不同?(教师提示,学生回忆、思考并回答。)2.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教师提示,学生回答。)
〔讲述〕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从而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复习巩固)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 第四节 气候特征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显著: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2.大陆性气候强烈(1)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低,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二、雨热同期
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多样,使得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第五篇:地理教案:第四节 气候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丰富的气候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从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通过认识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媒体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 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待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板书】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和3.7℃。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高26.3℃和7.3℃。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北京比纽约大7.3℃。【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展示】北京、齐齐哈尔、巴黎、纽约降水量柱状图。使同学们阅读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读图提问】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请同学们读图。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什么? 学生回答: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总结】这就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证:雨热同期。【板书】
二、雨热同期
【启发提问】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以外最暖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热量条件优越。这种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有没有好处?有什么好处?请同学思考回答。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我国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温的高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的纬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由此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启发提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降水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同学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农作物在高温的季节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国高温多雨的夏季,正适合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因此,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 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呈现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 学生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征。【板书】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8页4.23图,“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和第59页4.24图,“秦岭南北”,思考说明地形对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比,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一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4)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2)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二、雨热同期
l.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