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际气候治理体系论文

时间:2019-05-15 12:1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国际气候治理体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国际气候治理体系论文》。

第一篇:新形势下国际气候治理体系论文

一、《巴黎协定》的主要成果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完成了历时4 年的德班平台谈判进程,达成了以《巴黎协定》为核心的一系列决定。《巴黎协定》的达成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递出全球推动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信号。《巴黎协定》达成以下主要成果:

(一)行动目标的明确性

《巴黎协定》重申了《公约》所确定的“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第一次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上提出具体目标:一是明确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相对于工业革命前上升的幅度不超过2℃,而且要努力寻求将升温幅度进一步限制在1.5℃;二是提高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并以不威胁粮食生产的方式增强气候适应能力和促进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三是使资金流动符合温室气体低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的路径。尽管没有规定近期减排目标,但是协定中明确规定尽早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峰值,长远上的减排目标更具有革命性,明确要求在本世纪后半叶实现人为碳排放源与温室气体移除汇的平衡,也就是净排放为零。1992 年通过的《公约》没有明确的温度目标,没有近期、中期,抑或是远期的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只是明确了发达国家近期或中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哥本哈根协议》尽管提出了2℃温控目标,但没有涉及长远碳减排。也正是有这样的长远减排目标的预期和约束,近期或中期的减排目标才有一个评价的标准。

(二)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巴黎协定》的最终达成,凝聚了所有196 个缔约方(195 个国家+ 欧盟)的共识,为2020 年后全球气候治理给出了较为明晰的制度安排。而且,在2015 年10 月初,欧盟(含28 个国家)、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士、挪威、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秘鲁和南非等在内的154 个国家(地区)先后提交了国家(地区)自主决定贡献文件,已覆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近80%。〔3〕所有缔约方都提供了关于减缓贡献的信息,有些国家还在贡献预案中提供了适应方面的信息。截至巴黎会议结束前夕,共有186 个国家和地区向联合国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预案”,涉及全球95% 以上的碳排放,其中几乎包括所有发展中国家。〔4〕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目前只有欧盟和新西兰,覆盖的排放量不及全球总量的14%。

二、《巴黎协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CBDR 原则受到一定程度弱化

虽然《巴黎协定》在《公约》框架体系内坚持了CBDR 原则,并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区分开来,认为发达国家仍是加强能力建设的施予方,而发展中国家是加强能力建设的接收方。但就具体内容而言,《巴黎协定》未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行动和支助透明度”问题上,《巴黎协定》也将“有能力的”发展中国家拉入发达国家阵营,主张建立单一体系。另外,在序言、第9 条第4款和第13 条第2 款中,《巴黎协定》将“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中国家阵营中单独抽出来,并试图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划分悄悄转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三元划分。也就是说,虽然《巴黎协定》中依然保留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但更突出了新型发展中大国应做出更大贡献。即发达国家依然需要对发展中国家(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进行支助,但是“有能力的”发展中国家也应适当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进行支助。从某种意义而言,《巴黎协定》中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的区分与《公约》中二者的区分有了明显不同,发达国家与“有能力的”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区别责任已有合拢的迹象。因此,CBDR 原则虽然得以遵守,却弱化了CBDR 原则的适用基础。

(二)减排力度存争议

《京都议定书》“自上而下”的减排模式,虽然在具体实践层面遭遇层层阻碍,但其却能综合考虑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长期目标,具有严格的核查机制和遵约机制。《巴黎协定》中“自下而上”的减排模式,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国际协商确定减排目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也容易凝聚多方政治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成气候谈判协议的达成。但这一模式通常是短期目标,缺乏与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之间的联系。虽然“定期盘点”作为履行和评价国际气候协定实施效果的方式,并作为强化各国国家自助贡献力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环境法上的一大创新,其重要作用是调动了各国自主减排的自愿性和积极性,不过,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即依赖于各缔约方的资源减排方案、计划和行动,难以确保《公约》确定的2℃升温目标的实现。

三、国际气候治理体系的构建由于气候变化是迄今为止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单靠某一国家或某些国家依靠松散的制度和规定无法彻底解决。《巴黎协定》虽然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体制性安排,也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机制和新进程,但这些均有待于从2016 年开始的后续谈判中继续解决和落实。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势在必行。结合我国学者俞可平对“全球治理”理论的分析,国际气候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应包括:理论支撑、法律价值、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四部分内容。

(一)国际气候治理的理论支撑

人权,是人作为人而应该享有的权力。一般说来,人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其应该享有的权力。其中,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权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生存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应受到特别关注。

(二)国际气候治理体系的法律价值

正义是法的最高序列的价值。著名的法学教授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r)曾说:“正义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同的面貌。”乌尔比安认为:“正义是使人人皆得其应得的恒久不变的命令。”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正义应遵循两项基本原则,即权利分配的“平等”和责任分担的“差别”。尽管对“正义”有着不同理解,“正义”的概念也在不同领域被频繁使用,但正义本质上体现为一种价值评判标准,而这种衡量标准主要通过法律制度体现。简言之,法律角度的正义主要是指平等地享有权利、公平地分担义务和责任。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即气候正义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可以界定为: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资源的权利,也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三)国际气候治理的主体

国际气候治理机制的行为体主要包括国际组织、国家的政府、非政府组织(NGO)甚至跨国公司等。尽管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以及相当数量的非政府组织在气候治理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但国家仍是国际气候治理机制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各主权国家的政策行为对于国际机制的创建、运行和效用具有其他行为体不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力:一方面,主权国家在国际气候治理机制的创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的政策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国际气候治理机制的运行与效用。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气候治理中的主要主体,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某些国家利益和主张的相近或相似,国家主体划分为不同的国家集团。在京都机制下,主权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由于近年来各个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的不同利益驱使,不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划分为不同阵营,而且还产生了一些新兴经济体。在发达国家阵营中,可分为欧盟和以美国为主的伞形集团。在发展中国家阵营中,可分为以“基础四国”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小岛屿国家联盟、最不发达国家集团、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利益共同体。

另外,2015 年12 月28 日,巴黎谈判进入白热化的第二周,一个名曰“雄心壮志联盟”横空出世,号称是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新集团,成员包括欧盟、美国和79 个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国家。其主要诉求是协定需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下,要有法律约束力,依照科学建议设定清晰的长期减排目标,对各国自主减排目标制定一个周期为五年的核查机制,建立一个统一的跟踪各国减排进程的透明度机制。他们的某些要求将在一定程度上模糊甚至动摇了CBDR 原则,遭到了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强烈反对,而最终的协定文本为了争取更多的政治力量,也将其诉求予以考虑。

第二篇:国际话语体系

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

作者:陈汝东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1期 [摘要] 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和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成就了一个全球话语场。既有国际话语秩序中主导者话语权的衰弱和新兴话语主体的崛起,正在演绎一个新的全球话语秩序。中国正力图成为亚洲区域话语秩序的建构者和全球话语新秩序的主导者。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全球话语体系建构已成为全球传播现实和话语学研究的双重命题。霸权与和平的对立,文明与文化的对抗,以及民族与普世、官方与民间、区域与全球等冲突,是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威胁。话语主体和话语机会的平等性、话语权利的自由性、话语空间的开放性、话语文化的包容性等,是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全球修辞是全球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平手段。“礼”、“仁”、“忠”、“信”、“兼爱”、“非攻”等中国古典智慧,是建构全球话语体系、解决全球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融合与区域和平发展的重要策略。

discourse,official discourse and folk discourse are great threats to the building of a global discourse system.equality,freedom,openness,tolerance,benevolence of speech is the safeguard and important conditions of building a global discourse system.近十年来,话语学研究在中国如火如荼,话语已经成为一个跨越诸多学科的通用词汇。最近几年,“国家话语”、“国家话语体系”研究更是超越了学术范畴,进入政治、文化领域,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所谓“国家话语”,“是国家话语权利实施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种国家传播现象及信息形态,是一种以传播国家信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解决国际国内问题为目的的国家传播行为”[1];而“国家话语体系”则“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学术、外交、贸易等实力的媒介表达形态,是一个国家作为话语主体在国内外乃至全球行使国家主权、进行国家传播的行为系统”。“它也是国家意识、国家意志、国家价值观、国家追求、国家梦想在全球舞台上的综合展现形式,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文明的载体和重要表达方式系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在话语学层面上的再阐释。”陈汝东《提高国家传播能力,建构国家话语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六部委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第55、56期)征文,获一等奖,修改稿即将发表于《江淮论坛》2015年第2期。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全球传播体系正在形成,“全球话语”、“全球话语体系”也正在成为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的双重选择。我们此前所提出的“全球修辞”和“全球修辞学”概念

[2]将成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途径。目前来看,这两个范畴正在成为新一轮的学术热点。为此,我们力图进一步廓清“全球话语体系”所提出的国际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其建构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途径与策略。

一、文化冲突: 国际话语的新走向

导致上述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新的国际联盟和国际经济体的形成等加剧了国际竞争。第二,随着国际产业和金融体系的调整、整合,以及贸易体系的发展、变革,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利益冲突更加敏感。第三,政府、民间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差异、宗教差异以及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更加突显,产生摩擦、碰撞的概率增大。第四,一些国家的内部矛盾激化,并引发冲突,各种国际势力趁机渗透并参与角逐,进而向国际扩散、转移,国际、国内话语场纠葛在一起。第五,数字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全球传播体系的逐步形成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互联网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一旦事情发生,便很快实现全球传播,实现网络与现实的同步化、一体化。

当然,辱华言论主要还是源于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崛起。首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提升,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大为增强。世界对中国贫穷积弱形象的转变不适应,某些西方国家对一个强大的中国感到不舒服、担忧乃至恐惧。其次,中国的对外商品、劳力、资本、技术输出挤占了国际市场,本土利益群体认为对他们构成了“威胁”。比如在中国的海外农业投资上就存在“土地掠夺”、“扩张”、“零和”与“双赢”等争议[6]。第三,中国面对贸易摩擦及领土、领海争端等的态度,不再像从前那样平和、隐忍乃至“委曲求全”,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不再退让,而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第四,中国的国民面貌焕然一新,他们走出国门,“抢滩各国,购买世界”。第五,中国的国际文化空间拓展战略,比如孔子学院计划等阻击、挤压了强势国家的语言、文化、科技等新殖民主义在中国和全球的既有空间。此外,一些霸权国家的惯常做法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比如,2014年8月19日,某国海军侦察机飞抵海南岛以东附近空域侦察,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机进行例行性识别查证,但这却遭到

了对方的指责[7]。当然,这种指责是站不住脚的。对此,中国记者质问该国国务院发言人:“如果中国把战机飞到夏威夷,你可以接受吗?”对方以“不想多说”搪塞[8]。大概不是不想回应,而是道理上站不住脚。因为该国对此霸道做法已当成了家常便饭、理所当然,对受到挑战不舒服,觉得在世界面前丢了面子。因此说,在新的全球话语体系中,世界对中国的新地位、新角色、新做法需要再认识,需要积极适应,允许中国拥有新的角色、新的话语权。

2013年7月,美国前情报部门官员斯诺登所揭秘的“棱镜门”事件,则是霸权主义国家侵害世界各国的罪证[9]。美国不仅监听本国的国民,而且监听全世界,其中也包括德国、土耳其等盟友及其国家领导人[10]。美国惯常以批评他国的人权、网络黑客攻击为乐,但在此事件中,美国人自曝家丑,在世界面前颜面扫地,丧失了国际正义的道德制高点。美国的监听行为引发的不仅是文化冲突,更是霸权主义与和平主义的冲突、民族主义话语与普世话语之间的冲突。斯诺登所进行的显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世界和平话语与全球霸权话语之间的战争,是国家正义和国际正义之间的角力。

显然,无论是政治对立,还是领土争端,乃至文化的对抗和冲突,最终都会反映到话语层面,都需要通过话语和媒介进行,而所有冲突最终都要诉诸文化来解决。因此,探讨当今国际冲突中的话语形态、话语主体、话语方式以及各国的话语策略,研讨全球话语体系的内涵、外延以及区域话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成因和面临的挑战,对解决国际文化对立与冲突,谋划全球话语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融合: 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全球传播冲突中,有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的冲突,也有历史冲突、文化价值冲突,以及种族、宗教和文明冲突,更有国别冲突、区域冲突,甚至全球冲突。比如中日、韩日、日俄之间以及中国在南海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海洋岛屿争端,就属于区域性的领土冲突。而美国的“9·11”事件,则既有宗教之间的冲突,也有文明之间的冲突,超越了国家和地域,具有全球性。2014年10月至12月,美国白人警察枪杀黑人青年事件致使美国、英国等发生的大规模民众抗议和骚乱,则涉及种族歧视和普世正义[11]。上述冲突一方面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也折射出各国利益以及文化上的纠葛与对抗,既反映了旧有世界秩序的不断消解,也表现出新兴力量的增长及其利益诉求。

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人类解决大规模国际纷争的方式往往是诉诸战争和武力。但在全球化的今天,解决国际纷争单纯依靠武力和战争已不再奏效,也不是最佳选择,尽管武力和战争还将存在。许多国际实例也说明了这一点。“9·11”事件以来,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了数次战争,但其结果是,不仅制造了当事国家的持续**局面,也致使其自身“硬实力明显下滑,软实力也受了硬伤”[12]。这表明,如今人类已进入通过政治、经济、贸易、科技以及文化等综合手段来解决文明冲突的时代,单纯依靠武力、战争的时代已过时,沟通、协商、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因此,一方面,人类文化和文明处在对立冲突中,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了沟通、交流与融合的新趋势。

这种融合的趋势集中体现在了全球话语层面。比如,20世纪8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阵营与以苏联和中国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就逐渐结束了“冷战”状态,并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乃至融合机制。就连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一直处于“冷战”状态的美国和古巴,也于2014年12月同时发表声明,宣布将恢复两国外交关系[13]。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原有的世界话语场域彻底改变了。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益共同体逐渐瓦解,各自纷纷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合作;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逐渐取得了话语权,并形成了新的话语场,比如金砖国家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此外,不同洲际、地区之间也形成了交错对话的格局。

一个新的全球话语场正在或者说已经形成。这是因为:首先,全球新格局已形成,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一体化以及利益的一致化,促使人类进行更加广泛、深入、有效的文化沟通与交融。其次,全球传播体系已形成。国际互联网使世界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完成了一体化、同步化。国家价值、国家文化、国民生活实现了网络化,国家之间的现实领土空间很大程度上已被虚拟空间所替代。网络化生存成为新的全球生态,网络话语成为新的世界形态。现实世界的冲突反映到网络上,又通过网络消解、扩散,最终实现全球文化的融合。

世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无疑需要一个全球话语场。实际上,目前的国际格局也存在一个客观的全球话语场,存在许多话语主体和区域话语场。尽管这些话语场的形态不断变换、更替,但话语场一直都存在。话语场不仅是一个大众媒介范畴,也是一个国家范畴,是一个国家场域,一个国际政治场域,一个全球国家实力展示与角逐的场域。其一面是媒介,另一面则是国家实力、国际关系,是国家利益、国际利益的再平衡系统。各个国家都要在这个话语舞台上走秀、表演,展示他们的实力,表现其文化和文明。

那什么是全球话语体系呢?我们认为,全球话语体系是全球格局的媒介综合呈现,是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乃至外交、军事等以话语为形态进行展示的舞台,是世界各国的媒介表达系统,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话语再现系统。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种宗教、各种文化与文明是全球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也是全球话语的主体。当然,全球话语体系也是有层次的,分地域、有场域的,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目前,全球话语体系研究才刚起步,对人类话语体系的划分也不一致。有人根据地域、文明类型把全球话语体系划分为远东、中东、西方、拉美、非洲五大地域,进而区分为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犹太文明、美国文明、欧洲文明、俄罗斯文明、拉美文明、非洲文明等十种话语体系[14]。显然,这种划分是基于传统历史视角。当今的全球话语体系并非传统历史和文明的简单相加。也有学者把人类话语区分为全球、西方、东方三个层面

[15],或直接划分为西方和非西方两个对立范畴[16],如此划分又不免失之于笼统。目前,世界形成了以国家、民族、宗教、国际组织和区域因素等构成的综合新格局。比如日本等有些亚洲国家,本属于亚洲文明区,在历史上属于亚洲话语体系,但目前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却从属于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话语体系。乌克兰脱胎于苏联,原属于以俄罗斯为主的西伯利亚话语体系,但目前它已转向欧洲话语体系。因此,全球话语体系的划分应从历史与当代、现实与虚拟、宗教与文明、区域与全球角度加以重新考量。篇二: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增强国际影响力话语权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增强国际影响力话语权

——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作者:《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4日 08版)

编者按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这些论述和决定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一项重大战略课题,激发了广大社科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围绕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界涌现了一大批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在第二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召开之际,本期我们特刊发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学者根据他们的研究撰写的5篇文章,围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从理论认识和实践层面进行阐述。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自觉强化五种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靳诺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的明确要求,不仅表明党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寄予厚望。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坚持和强化五种意识,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而努力奋斗。

要有导向意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既有科学性,也有其独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当前,一部分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还有人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思想僵化、文化保守的表现,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一以贯之的灵魂。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空谈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列宁曾经说过:“沿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前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真理;而沿着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应该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

要有问题意识,重视发现问题力争解决问题。以问题为中心、重视问题的研究,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得以发展创新的重要前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也要从问题入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研究探索的起点。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历史经验证明,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重大的、迫切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脉络、找到发展的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要有国际意识,立足世界学术前沿进行观察研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不同国家引起共鸣,受到重视,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是站在世界的高度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的。我们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也要遵循这个基本方法。当今时代的最鲜明特点就是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不从国际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很难取得大的成就。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 年代论述哲学社会科学问题时讲过,不仅是自然科学,就是哲学社会科学,与发达国家相比,也要承认在某些方面是落后的。近年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取得很大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得到初步确立,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吸纳、学习和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从更高的高度、更广的视野和更前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要有综合意识,系统地、综合地推动整体创新。按照现有的学科分类体系,我们往往把哲学社会科学按照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分为很多门类,比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等。这种划分对于开展各学科的具体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作为一种实践系统和认识体系,从来都不能简单地划归到某个学科领域之内,而是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门类交叉渗透、系统集成的一种体系。因此,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要注重综合性,要多维度、多学科地看待问题、联合攻关、协同推进。

要有本土意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我们的话语体系首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着眼于繁荣发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以中国的实践为本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逐步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出了前人从未实现的探索,取得了中国自己的宝贵经验。研究、分析、总结伟大的实践,我们应当跳出旧有的话语窠臼,构建适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和学术进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中国人民大学将进一步坚持、强化和弘扬这五种意识,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而持续努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指导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陈先达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那么,要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它才能为貌似的旧概念注入新的内涵。比如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12对范畴都不是新范畴,或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原有概念,或者是西方原有的概念,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话语体系中,它具有全新的内容,因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原有范畴进行了改造和融合,而支撑这种改造和融合的就是理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话语体系的构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构建话语体系的核心不应放在虚构概念上,而应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打通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研究,从而形成新话语体系。

话语权的核心是有理论支撑的、有具体内涵的概念或范畴,而不是单纯的语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内核,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特定话语的表达方式。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谓话语只是一个可以表达不同内涵的词语。任何话语都是在被特定阶级、集团或不同政治实体使用时才能称其为话语,否则就只能算是词语。而要成为话语,必定是由某种理论支撑,表达某种利益、要求或愿望的具有特定内涵的词语。因此,话语的争论甚至斗争不是概念的争论,不是词语的争论,而是理论的斗争,是具有某种政治的、经济的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话语权的争论。

当前,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国际上,是反对话语霸权,向世界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和理论。话语权不同于话语霸权,西方的话语霸权本质上是一种以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为后盾的政治霸权。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反对西方的话语霸权,就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抢占世界学术制高点、掌握话语主动权,打破国际上的话语霸权。

在国内,它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当代中国的思想理论领域,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极端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的斗争,就包括话语权的争夺。要批判这些错误思潮,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对中国的“历史事实”、现实问题等进行解释,不断增强我们自己的话语权,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学术领域,它有利于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高校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人员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培养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地方。在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指导,正确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而不是让西方话语成为支配我们各个学科的主导话语,这是有关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价值导向和学术水平的问题。

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要有这个底气、有这个自信建立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树立自己的评价标准,掌握话语权,让中国话语在世界学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更要使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导话语体系。对此,我们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责无旁贷。

提升中国话语权的基本路径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教授韩庆祥

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这就明确提出了提升中国话语权的问题。提升中国话语权,需要提供一种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是由话语基础、话语体系、话语核心、话语方式、话语自信、话语传播六个要素有机统一构成的。由此,提升中国话语权主要包括六条基本路径。

以坚实的话语基础提升中国话语权。这主要指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国防、政党等在世界上所具有的发展实力,尤其是在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上所拥有的实力,即“中国实力”。有实力就有地位,有地位就具有无声的话语权。今天,中国道路促进中国走向成功,这条道路具有独特优势和世界意义,它既影响世界格局,也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以科学的话语体系提升中国话语权。这主要指基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等而形成的能破解中国问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中国理论”。这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它是对中国话语权的实践基础和对破解中国问题的理论的逻辑表达,因而是中国话语权的理论基础。我们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拥有解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话语权。这对于建设思想中国、回应西方社会关于“中国不会生产思想”的指责,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能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和中国理论更应当拥有话语权,因为中国问题在世界上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以鲜明的话语核心提升中国话语权。话语核心是从话语基础、话语体系中提升出来的核心理念,也是蕴含在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中的核心理念,即“中国理念”。简洁明了、便于记忆有助于提升中国话语权。这里所谓的核心理念,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以有效的话语方式提升中国话语权。这既指要形成一套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来有效阐述、表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也指要具有行之有效的阐述、表述、表达和言

说方式,“讲”得有亲和力,能表达好中国声音。虽然有坚实的话语基础、科学的话语体系和鲜明的话语核心,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话语言说方式,就会影响话语权。所谓有效的话语方式主要包括:用具有科学性的学术话语表达政治立场;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分析问题、创新理论;用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用中国故事讲中国道路,用中国道路讲中国理论;等等。

以坚定的话语自信提升中国话语权。主要指参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每个中国人,对我们的政党、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等,要充满自信。尤其在国际交往和对话中,在阐释和表达中国话语体系时,要坚定自信。今天,我们在客观上已拥有话语自信的基础。如果缺乏话语自信,在与世界交流中挺不起腰杆,就会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及中国话语权建设。

以较强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中国话语权。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经验、中国故事等,都要通过传播、对话来影响世界、影响人。是否拥有快速广泛有效的国际传播能力,是否及时抓住事物、对象、信息的本质和实质,是否被人们所掌握,影响着中国话语体系能否被认同,进而影响着话语权的提升。较强的国际传播能力主要表现在:要把复杂的问题简要化;要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表达中国声音;要用先进的国际传播技术和手段进行快捷有效的传播;要寻找共同话题、遵循共同规则来进行对话,等等。

讲好中国故事的“舍”与“得”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房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改变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也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我们自身努力,而且也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与帮助。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各个民族追求进步富强的梦是相通的。为此,我们应做好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为我们的事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与氛围。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多项对外传播介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理念与实践的工作,并在工作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其中最主要的体会就是对外传播中要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是发自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由此产生的理论与实践是具有中国特殊性的。简而言之,中国不同于外国,尤其不同于西方国家;对于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民众而言,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未知和陌生的世界。如何让人们了解未知和陌生的事物?一般来说,只有调动人们已有的知识,通过已知了解未知。以社会事物而论,国外、西方民众已知的社会科学知识是基于外国和西方社会经验和实践而获得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于中国经验与实践的。如果我们完全用中国的概念、中国的术语、中国的知识向外传播,就如同一个对完全不懂中文的人讲中国话,传播的效率等于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采取运用部分外国的、西方的概念、术语和知识来描述和解释中国的事物,通过外国、西方民众已知的知识来帮助他们了解认识中国。然而,运用外国和西方已有知识来说明中国肯定会存在信息的缺失和变形,但这样做却可以使我们的部分信息得以传递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受众所接受。由此,就产生了一个对外传播的“舍”与“得”的问题。

我们应当也必须处理和拿捏好这个“舍”与“得”的关系。如果我们“原汁原味”地介绍中国,味道是“正宗”了,但效果很差。如果我们用外国与西方的方式方法烹制中国饭菜,味道肯定不纯正,但却有效果。根据我们的经验,根据传播对象认知情况,根据我们可以选择和采用的外国与西方相近相似的概念、术语,舍弃掉我们的部分信息往往可以得到较好传播效果,而如果力图原原本本地介绍中国往往适得其反。有舍才有得。对外传播中,我们实际需要做的往往是决定舍弃多少,舍弃什么。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以最小的舍弃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把中国好声音真正传播出去。

我们的另一个体会是,在传播中国声音的时候“摆事实”应重于“讲道理”。对外传播

核心的问题是要突破、穿透中外文化的隔膜与知识的壁垒;对外传播面临的重要难题是受众的心理警觉。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尤其是在传播中国的立场、理念时,常常会遇到受众的警觉,常常会遭到心理拒斥。在这种情况下,立场、理念的表达和传播效果往往很差。我们认为,在针对那些对中国、对中国道路存有误解甚至偏见的西方受众时,采用直接表达理念和讲述道理的方式,不如采取讲事实、讲故事的方式。直接讲述中国发生的事实,实事求是地介绍真实的中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绕过”西方受众的心理防范,让他们自己得出印象和结论。

当前,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与困难,但这就是真实的中国。要让国际社会和外国民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首先我们自己要敢于正视自己,深刻认识自身;要让国际社会和外国民众理解中国,一定程度上接受中国,我们自己应有足够的自信。我们应以更坚定的自信、更宽阔的胸怀,进一步打开大门,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开放、真诚的态度面对外部世界、面对西方,讲好中国的故事,为中国赢得好环境,赢得正能量。

由“大国方略”课程看思政课的话语建构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陶倩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夏小和

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我们需要花大力气进行全方位改革。长期以来,上海大学一直致力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改革,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开设“大国方略”课程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以继续推动思政课改革的最新探索。

建构围绕大国的话语框架。当前,中国正在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阔步迈进,正在朝着世界瞩目的大国、强国的目标前进。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大国国民意识、大国心态和能力。对于中国正走向大国、走向强国的趋势,我们的大学生已经有了直观的感觉,但认识上还模糊不到位,而且容易受到各种良莠混杂思潮的影响。开设“大国方略”课程旨在让当代大学生把本能感知变成理性认识,尽快确立大国的心态,提升与大国相适应的国民素质。“大国方略”课程在全面概述当前中国围绕大国的战略布局的基础上,选择若干重点方面构建课程话语框架,包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等。

设计多学科融合的话语内容。上海大学思政课的特色教学模式是“项链模式”,即由思政课专职教师把握课程主线,构成思政课“项链”的基础,引入校内外多学科有深厚学术造诣的专家、党政领导或道德模范进课堂作为“珍珠”,两位甚至多位教师联袂授课。不同学科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大家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各自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这样的教学内容不是各学科知识模块的简单叠加,而是会形成不同学科话语内容的化合反应。在“大国方略”课上,我们围绕“一带一路”主题,邀请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师资共同参与教学,促使学生既把握了“一带一路”的历史脉络、现状及未来走向,又通过认知与情感的互相促进,从而增强了为“一带一路”作奉献的神圣使命感。

运用契合学生特点的话语方式。“大国方略”课程的对象主要是90后大学生。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全面把握90后大学生的接受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一方面,要运用释疑话语。90后大学生是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一代。他们极有个性,也喜欢追问、质疑。我们着力开展“问题解析式”教学方式,从着重讲“是什么”的知识性内容,转向着重讲“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以及“应如何”,实现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重大理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生困惑问题的有效对接,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在“大国方略”课上,我们也采用了“问题解析式”话语方式,通过问题采集、问题分类分层、以问题统领课程框架等方法和程序,努力做到“问题抓人、解答到位”。另篇三:中国的话语体系

2014年第15期

中国应完善自己的话语体系

作者:李北方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14-07-18, 和平时期的国家间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话语体系的竞争,也就是所谓的“软实力”竞争。话语体系是规则的基础,在话语的竞争中不占有优势,在规则的制定中就没有发言权。

出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中国急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而这一话语体系必定要是普世主义的。这首先是因为,西方的话语体系是普世主义的,能够与一种普世主义抗衡的只能是另一种普世主义。普世主义不同于其他“主义”,它没有实质性的内涵,只是一种认为某种特定的价值应该普世适用的倾向。在各种文明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这种思想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普世主义本身便是普世的,并非西方的专利。中国思想中从不缺乏普世主义传统。儒家思想讲“天下”,讲推己及人的“仁”的观念,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都是普世的视角。儒家理想中的“大同”,便是儒家伦理取得全面胜利的世界。但儒家思想是不讲求主动扩张的,而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推崇渐进的、水到渠成式的传播。历史表明,这种稳健保守的取向并没有影响中国文明的自然扩展。

新中国前30年也秉承普世主义的立场,最典型的表述莫过于“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那时的中国在与各色的霸权主义的理论斗争中一直处于攻势,虽说中国没有直接输出革命,但从未停止输出革命思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的民权运动就深受中国争取平等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当时中国的国力并不算强盛,但凭借鲜明的、不妥协的普世主义立场,在国际上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前30年的普世主义与儒家传统相比,是更加进取的,但同样不以掠夺他国为目的,是非侵略性的。如果我们姑且将中国传统中的这种倾向称之为“王道的普世主义”,相对应的,西方的普世主义则是“霸道”的,无论是在殖民主义历史,还是当下仍在继续的霸权主义行径中,西方普世主义的漂亮言辞都只不过是侵略、掠夺和屠戮的“化妆品”而已。

我们要反对的是这种虚伪的“霸道的普世主义”,而不是普世主义本身。故而,对“霸道的普世主义”的否定并不妨碍中国人也可以成为普世主义者,我们应该以一种良性的普世主义来批判它、取代它,这一思想的和话语的斗争是反霸权主义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发展和完善普世主义话语也是确立“道路自信”的需要。普世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价值等级论,即价值是有高低之分的。西方之所以秉持普世主义的姿态,是自恃站在了文明的最高点;其他文明中的普世主义倾向也源于类似的自信。可以说,如果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有充分的自信,就自然会导向普世主义的倾向;反过来说也成立,即普世主义立场是“道路自信”的表现。

改革开放后,中国选择了“韬光养晦”的策略,主动放弃了普世主义的立场,代之以“中国特色”的表述方式。在现实中,“中国特色”往往被用来为一些在发展中出现的负面现象开脱,进一步导致了在自我表述的时候理不直气不壮。这是中国在对外交往中陷入被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这种转变与历史虚无主义在思想领域的盛行也不无关系。

如今,中国的发展走到了新的阶段,新阶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大报告将其集中表述为要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既是自我反思的需要,也是对挑战的回应。

确立“三个自信”要求中国的普世主义话语出现。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承认新中国60多年的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在我们的经验中必定会有值得与其他国家和人民分享的成果,这些便是中国人创造的高等的价值。如果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还只是将眼光盯在对“中国道路”的总结上,甚至执迷于“中国道路”的特殊性,那就不但达不到确立“道路自信”的目的,也贬低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正确探索方向,每一条价值观都不只是中国特有的,而是值得所有人共享的。但这一概括仍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借助中国人的普世主义思想传统和新时期的实践来丰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在新的普世主义话语体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提出对世界秩序的新设想,发展我们的“软实力”,争得我们的话语权。

第三篇:治理体系现代化

“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是指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在经济治理体系中,就是要按照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逻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经济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政治治理体系中,就是要按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逻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挥法治在配置政治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就是要按照党和政府领导、培育、规范社会组织,社会组织配置社会资源的逻辑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发挥社会组织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把治理体系的体制和机制转化为一种能力,发挥其功能,提高公共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本质属性,是治理结构的转型,是体制性“硬件”的更换。只有实现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才能培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时,治理能力又反作用于治理体系,执政者、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强不强,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对治理结果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位明确,内涵丰富。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路径毫无疑问是改革,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拿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刀”。由于我们现在的改革属于“刺激—反应”式改革,就是揭露了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也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是改革的“碎片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提出的60个领域的改革,就是全面改革。二是如何进行“自我革命”,改革的内生动力来自哪里。解决政府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法制和制度来“硬约束”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任务十分繁重,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解放思想。要从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入手,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吸引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从而广泛凝聚共识,增强改革的信心,形成改革合力。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执拗,本位主义从中作祟。今天通过“套开”会议的形式进行顶层设计,重要的考虑就是要下好城市工作的全国一盘棋,尤其是放到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中去下精、下细,既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要顾及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既要把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做扎实,又要把市民参与公共治理的“软件”搞上去,这样才能够将城市的“成长坐标”落到实处,落到百姓的心坎上。

第四篇:论文题目-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2007学术年会日程

(2008年2月25-27日)

2月24日下午 16:30-18:30 注册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大厅 2月25日上午 08:30-09:00 注册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大厅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2月25日09:00-09:20 开幕式

主持人:罗

勇 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领导致辞

国家气候中心领导讲话

李维京

09:20-10:40 特邀报告(报告35分钟,讨论5分钟)

主持人:罗

勇 从2008年1月我国南方持续性大雪看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

2008年冷冬的启示

王绍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12:00-13:30 午餐午休

2月25日下午

分会报告

专题讨论

2月25日18:00

招待会(地点:培训中心育园餐厅)2月26日全天

分会报告

专题讨论

2月26日17:10

大会总结

闭幕式

主持人:罗 勇(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2月27日

参观活动(京外代表)

分会报告10分钟,讨论2分钟,请报告人提前将PPT文件拷贝会务组 专题讨论:20-30分钟

第一分会 气候变率的机理、预测与气候评价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 2月25日下午13:30-17:45 S1-1 气候变率的诊断与机理研究

主持人:封国林

李栋梁

宋 燕

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凝结潜热及其影响 李栋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青藏高原积雪时空演变特征与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2006年开放课题)宋 燕,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动态演变特征(2006年开放课题)王劲松,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大气相对角动量与赤道绕轴角动量相互作用下副热带高压脊线南北移动的动力热力分析 王万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两种再分析资料Hadley环流时空结构的比较 秦育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夏季长江中下游旱涝年气候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差异 王遵娅

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进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机制探讨 梁 萍,上海市气候中心

大气质量南北涛动的季节循环

卢楚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半球夏季纬向平均环流的垂直结构异常及其与AAO和ENSO的联系 白莹莹,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副热带高压与降水和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 万仕全,江苏省扬州市气象局

副热带北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时空特征的诊断研究

韩荣青

李维京

董敏,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夏季南亚高压的一组环流指数及其初步分析 陈延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季节内变化与热带气旋生成研究 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2007年梅雨期淮河流域洪水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罗连升

徐敏,安徽省气候中心

(专题讨论)

2月26日08:30-12:00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

S1-2 气候模式模拟及预测方法研究

主持人:王永光

吴统文

城市冠层微气候及京津冀地区大气环流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 刘树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究简介

吴统文

王兰宁

王在志

李伟平

李清泉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

曾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数值模拟研究(2006开放课题)曾 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变化的模拟性能评估 孙 颖,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气候系统模式对北极涛动的模拟

辛晓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

赤道东太平洋前期海温异常对6月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李 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Variability of Regional Precipitation and Associated Physical Process in the NCEP CFS: Focus on the Southwest United States 姜允迪,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

RegCM3对青藏高原极端气候事件模拟的敏感性研究 杨雅薇,上海市气候中心

MATCH对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的模拟研究

崔振雷 张华 银燕,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n Updated Coupled Model for 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 Study 曾红玲,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

平原河网地区的气象水文模型研究 王 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海温的不同时间尺度南海夏季风强度的最优子集回归预报 谷德军,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一种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预测方法的研究 刘 实,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考虑相关系数不稳定性的季节气候预测方法探讨 毛炜峄,新疆气候中心

层次分析法在降水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冯 波,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气象局

(专题讨论)2月26日下午13:30-17:10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

S1-3 区域气候分析与评价

主持人:张 强

姜 彤

陈正洪

2008年初我国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特点 张 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候应用与服务室

武汉市新一代居民中暑气象模型及中暑指数等级标准研究(2006年开放课题)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辽宁省近50年冬半年降雪的气候特征分析(2006年开放课题)赵春雨,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长江流域降水极值的变化趋势(2006年开放课题)姜 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华南强降水的低频特征分析 信 飞,上海市气候中心

华北中南部罕见的秋季连阴雨过程分析 胡雪红

张琳,山东省德州市气象局

陕西伏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方建刚,陕西省气候中心

东亚地区水汽输送与重庆旱涝的联系 周 浩,重庆市气候中心

淄博市近40年降水及气温时空特征分析 卢兆民,山东省淄博市气象局

河南省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 朱业玉,河南省气候中心

海洋模式网页评述

毛燕军,浙江省气候中心

东营市旱情决策服务系统 侯淑梅,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局

(专题讨论)第二分会 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及其影响评估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2月25日下午13:30-17:45 S2-1 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及成因分析

主持人:任国玉 陈 星

胡永云

全新世以来气候及其突变事件的模拟与重建 陈 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近三十年来南极平流层的冬春季变暖 胡永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中国大型蒸发器逐日蒸发观测数据集的建立 熊安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我国极端强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周 兵,国家气象中心

Interdecadal Change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adley Circulation and Winter Temperature in East Asia 周波涛,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树轮年表指示的公元1796年以来小兴安岭五营地区温度变化 尹 红

刘洪滨 黄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1951-2006代表序列的建立和初步分析 任 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新的暖冬标准下近56年我国暖冬特征 陈 峪,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

1951-2004年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变化研究

王小玲

任福民,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

我国北方夏半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 刘莉红,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0年来气候变化

杨续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云南近46年气候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刘 瑜,云南省气候中心

热带异常风场序列的傅立叶分析方案及试验

华文漪

王盘兴

吴幸毓

翁之梅

李丽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的变化及其成因 林爱兰,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近50年云南气候变化的特征 晏红明,云南省气候中心

(专题讨论)

2月26日上午 08:30-12:00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S2-2 气候变化模拟及预估

主持人:高学杰

张 华

影响我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成因(特邀报告)张人禾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变暗和变明”对增暖的可能影响 赵宗慈,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Reduction of Future Monsoon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Comparison between a High Resolution RCM Simulation and the Driving GCM 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统计降尺度方法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彭莉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植被冠层对地面积雪的影响的观测与模拟研究

李伟平

孙菽芬

季劲钧

夏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室/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Simulation of dust aerosol and its regional feedbacks over East Asia using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张冬峰

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长江三角洲地区MODIS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对比验证 贺千山,上海市气象局

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全球分布的模拟研究 张 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SF6气体的辐射强迫和全球增温潜能的研究

吴金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新“距平”概念下的中国气温变率研究(2006年开放课题)

钱 诚

赵天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黑碳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王志立

张华 郭品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石英

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专题讨论)

2月26日下午13:30-17:10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S2-3 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

主持人:夏 军

沈永平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评估与适应性管理 夏 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表气温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敏感性 张镱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新疆雪冰流域水文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下游可持续供水和洪水安全管理的影响 沈永平,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土壤碳变化预估的动态模型系统-RothCUK简介 张称意,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基于MODIS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长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何 勇 董文杰 严晓瑜,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

运用区域气候模式和全球气候模式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方法学研究 田 展,上海市气候中心

2006年夏季特大高温干旱期间重庆城市热岛分析 何泽能,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武汉市城市热岛强度非对称性变化的研究(2006年开放课题)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上海高温特征及城市化影响研究 史 军,上海市气候中心

气候变暖对华东地区≥0℃积温的影响及对策 李 军,上海市气候中心

近50年来山东省日照市气候变化分析 陆桂荣,山东省日照市气象局 莒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分析 姚文军,山东省莒县气象局

(专题讨论)

第三分会 气候资源评估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

2月26日上午 08:30开始

主持人:刘树华

张秀芝

朱 蓉

利用CRCM区域气候模式进行风能资源模拟的技术与方法介绍 刘晶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城市化和观测环境变化对边界层内风速影响分析—以河北省为例(2006年开放课题)刘学锋,河北省气候中心

江苏省风能资源评价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探讨 许遐祯

陈燕,江苏省气候中心

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气候变化”篇评析—兼论对我国制定《能源法》的启示 董 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

湍流通量计算方法和误差的比较研究 刘树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风电开发的影响 张容焱

张秀芝等,福建省气候中心

我国风能资源气候变化之21世纪情景预测

李 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TAPM模式风场模拟性能评估及在风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穆海振,上海市气候中心

上海地区高温对用电影响的评估模型建立及风险评估 贺芳芳,上海市气候中心

近50年中国风速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江 滢

罗 勇

赵宗慈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

柳艳香

江 滢

张秀芝

陶树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申彦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中国风能资源储量的计算

张 德

朱 蓉

罗 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我国近50年来太阳直接辐射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变化

赵 东

罗 勇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RAMS模式在风电场风速预报中的应用

孙川永

陶树旺

罗勇,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风电场风机排布及发电量评估

周荣卫

何晓凤

陶树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风能预报研究进展

柳艳香 陶树旺 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邢台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李惠欣,河北省邢台市气象局

(专题讨论)

第五篇:国际经济法教学体系

国际经济法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材: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导论

一、关于国际经济法学的界定

(一)关于国际经济法学界定的分歧

1、公法学者的主流观点:是国际公法的新分支

2、私法学者的主流观点:是国际私法的一部分

3、国际经济法学者主流观点———边缘性综合体。

国际经济法的范围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跨国经济关系

例:国际私人投资 A、建立外商独资企业 B、投资保险

C、外资企业的经营 D、税收征纳 E、投资争端解决

三、国际经济法律渊源

1、国际双边条约或多边公约

2、国际商务惯例

3、联大的规范性决议

4、各国涉外经济法

5、其他辅助性渊源

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规则

第一节

概说

一、国际货物买卖的概念

二、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一)国内货物买卖法律(国内立法)

1.把买卖法律编入民法典

2.买卖法以单行法规形式出现

(二)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1964年的《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两个海牙公约 1980年联合国制订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三)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华沙——牛津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一)公约的内容

(二)公约的适用

公约适用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公约第1条规定,”本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订立的合同:(a)当这些国家是缔约国;或(b)当国际私法规则指向适用一个缔约国的法律。”

我国对公约适用范围(2)作出了保留

1、公约不适用于下列买卖

客体适用范围

不适用于下列合同:

2、没有涉及到的问题:

(三)公约的保留

我国对80年公约的保留:

(1)对第1条(1)款B项的保留,即对适用范围(2)的保留

(2)对第11条书面以外其他形式规定的保留

(四)公约的效力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略)

第三节

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一、卖方的义务

(一)交货与交单

1、交货义务

(1)交货地点

有四种惰况

(2)交货时间

交货时间的重要性

交货时间有如下三种情况

2、交单义务

(1)国际货物贸易中交单的重要性

(2)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交付符合合同约定的全套单据

(二)担保义务

1、货物相符

(1)品质担保

(2)数量相符

2、权利担保

权利担保的规则如下:

二、买方的义务

买方的义务主要有两项: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

1、付款

①付款准备

②付款地点

③付款时间(依次为)

2、收取货物

①采取行动使卖方能够顺利交货。

②及时提取货物。

第四节

《公约》下的违约与救济

一、违反合同的种类

(一)根本违约与宣告合同无效

1、根本违约的概念

2、根本违约的法律效果

根本违约使另一方取得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

(二)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

1、预期违约的概念

2、—般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

3、根本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

二、买卖双方都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

1、宣告合同无效(解除合同)

2、中止履行

3、实际履行

4.损害赔偿

四、卖方违反合同时买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

五、买方违反合同时卖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 第五节 风险的转移

一、风险转移一般规则

二、风险转移的时间

1、涉及运输的交货

2、在途货物的交货

3、不涉及运输的交货

第六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商业惯例

1、EXW:

全称Ex works…(named place),意思是工厂交货(指定地点)。卖方的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工场、工厂或仓库)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义务;风险在交货时转移至买方。

2、FCA:全称Free carrier …named place,意思是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只要 3 将货物在指定的地点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办理了出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

3、FAS 全称Free alongside Ship…named port of shipment),意思是“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4、FOB(全称Free on Board … named port of shipment),意思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交货地点在装运港买方派来接货的船上,风险费用的划分界限在货物越过船弦之时。

5、CFR:全称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意思是“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

6、CIF:全称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意思是“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

7、CPT:全称Carriage pa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意思是“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交货地点在货交承运人或第一承运人处,风险在交货时转移,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主运费由

8、CIP:全称Carriage, Insurance Pa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意思是“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指卖方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但卖方还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

9、DAF:全称DeliveredatFrontier,意思是“边境交货(…指定地点)”,卖方需承担将货物运至出口国或进口国边境指定地点的费用和风险,风险转移和交货都在边境指定地点。该术语主要适用于毗邻国家间的贸易。

10、DES:全称DeliveredExShip,意思是“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卖方需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在船上完成交货,风险在交货时转移。

11、DEQ:全称DeliveredExQuay,意思是“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卖方需将货物运到指定目的港,并卸货物到码头上,风险在卸完货后交货时转移。与DES不同之处在于卖方增加卸货到岸义务。

12、DDU:全称DeliveredDutyUnpaid,意思是“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交货地点在指定的目的地,风险在交货时转移。“未完税”主要指卖方不交进口国关税。

13、DDP:全称Delivered Duty Paid,意思是“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交货地点在指定的目的地,风险交货时转移。“完税”是指卖方需办理进口国清关并缴纳进口国关税。

二、《通则 2000》对《通则1990》的三个重要修改

第三章

国际货物运输规则 第一节

概述

一、国际货物运输的定义、方式

1、定义

2、方式

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种类

按船舶分,分两种船,班轮和不定期船

1、班轮运输(件杂货运输,提单运输)

2、租船运输(不定期船运输)

3、两者区别: 第二节 提单

1、定义

2、提单的性质

3、提单的种类

二、调整提单的国际公约

(一)承运人最低限度的义务

1、适航义务

2、管货义务

3、签发提单

(二)承运人的免责

1、“航行过失免责”

2、火灾免责,但由于承运人的实际过失或私谋所引起的除外

3、其他无过失免责

(三)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1.概念

2.赔偿限额:

(1)《海牙规则》

(2)《维斯比规则》

(3)《汉堡规则)

4)我国《海商法》的规定

(四)诉讼时效

(五)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1.《海牙规则》——“装到卸”

2.《汉堡规则》——“接到交”

3.我国《海商法》——集装箱货运“接到交”/非集装箱货运“装到卸’’

三、租船合同

(一)航次租船合同

1、概念:

2、特有条款:装卸期间条款 装卸期间条款的内容:(1)装卸期间(2)滞期费:(3)速遣费:

(二)定期租船合同

1、概念

2、特有条款:停租条款

国际海运、空运和铁路运输法律制度的比较

第二节、国际货物多式联运

一、概念

二、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涉及的法律问题

第四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规则

一、海上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点

1、射幸合同

2、附和合同

3、非要式合同、诺成合同

4、双务有偿合同

5、补偿合同

二、承保风险

1、海上风险

2、外来风险

三、损失

1.实际全损

2.推定全损

3、共同海损(1)概念

(2)共同海损的后果:(3)共同海损的分摊:

4、单独海损

四、代位与委付

(一)代位

1、定义

2、规则:保险人从第三人取得的赔偿,超过其支付的保险赔偿的,超过部分应当退还给被保险人。

(二)委付

委付有如下规则:

1、委付不得附带条件

2、委付是单方行为

3、保险人接受委付的,被保险人对委付财产的全部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保险人。

五、保险利益原则

1.保险利益

2.保险利益的法律意义

3.国际货运保险中的保险利益

六、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

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在填写保单时,必须对货物,货物性质,价格等重要事实如实申报。否则,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对保险标的发生的损失不予赔偿。CMC第222条 CMC第223条

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海上货物运输保险险别:

(一)平安险

1、含义

2.具体承保范围

(二)水渍险:

(三)一切险

一般附加险、特别附加险、特殊附加险

八、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除外责任

九、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保险险别:

十、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的转让、保险责任期间和索赔期限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支付规则

一、支付工具

1、汇票、本票、支票

2、汇票的种类:

3、汇票的流程

二、支付方式

(一)汇付

1、概念

2、特点:

3、买方汇付有三种方式:

(二)托收(Remittance)

1、概念

2、调整托收的法律(国际商务惯例):

1958年《商业单据托收统一规则》、国际商会,1978年改名为《托收统一规则》,1995年修订

3、跟单托收流程图:

4、当事人法律关系: 5.

跟单托收的种类

跟单托收又分两种:

(1)付款交单

(D/P)

(2)承兑交单

(D/A)

6、托收的特点:

(三)银行信用证

1、概念

2、调整信用证的法律(国际商务惯例):

1930年《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七次修订;现行2007年7月1日生效的UCP600

3、议付信用证的流程:

4、当事人的法律关系

5、信用证的种类

6、银行审单标准

7、信用证独立性原则与欺诈例外

1)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

(2)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信用证欺诈的种类

第六章

国际货物贸易管理制度

一、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与制度概述

二、关税措施

1、关税的定义

2、关税的分类

1)按征收对象分类的关税,可以分成正税和特别税。常见的特别关税主要有两种: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2)按货物国别来源而区别对待的原则,可以分成普通关税、优惠关税、特别关税。3)按征收关税的标准,可以分成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季节税。

D.季节税

3.WTO关税原则

其一,关税是缔约方调控对外贸易的唯一措施;

其二、取消诸如配额、许可证、进出品禁令等非关税限制; 其

三、各成员须通过谈判,逐渐减让关税。

三、非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

1、配额制度

2、许可证制度

3、WTO非关税措施制度

WTO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及其例外

原则上取消一切数量限制。如果实施要遵循非歧视原则。

四、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管理的法律制度

(一)WTO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背景

2、WTO和GATT的关系(1)联系:(2)区别:

3、WTO与中国 1986、7、10“复关”申请

(二)作为组织的WTO

(三)作为规则的WTO

1、WTO的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 ①含义:

②特点:

普遍性、自动性、相互性、同一性 ③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情况

例外:

A、以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形式出现的区域经济安排 B、对发展中成员实行的特殊或差别待遇 C、边境贸易中的便利 D、1994年GATT的例外

一般例外与安全例外条款

E、反倾销税、反补贴。F、豁免例外。

G、其他例外情况

(2)国民待遇原则

①含义

②例外:

A、货物贸易领域 B、知识产权领域 C、服务贸易领域(3)透明度原则(4)自由贸易原则(5)公平贸易原则

所谓公平贸易原则,是指成员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为了防止和纠正成员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确立了反倾销制度、反补贴制度和保障措施制度。

3、WTO的货物贸易规则

(1)反倾销措施

GATT1994第6条和《反倾销协议》 适用条件: 倾销:

(2)反补贴措施(3)保障措施

3、WTO的知识产权贸易规则——TRIPS协议

4、WTO的服务贸易规则——GATS 此类法律渊源形式上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派生协定,但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将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推进到新的经济领域。

第七章

国际技术贸易法

一、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1、技术的定义

2、国际技术贸易的含义

3、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

4、国际技术贸易法律体系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1、W TO协定对国际技术转让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

2.TRIPS保护的七种知识产权

(1)版权(2)商标

(3)地理标志

(4)工业品外观设计(5)专利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7)末披露信息

4.TRIPS规定的执法措施

(1)一般义务(2)民事行政救济(3)临时措施(4)边境措施(5)刑事程序

三、国际许可合同(International License Contract)

1、概念

又称国际许可证协议,是指技术出让方将其技术使用权在一定条件下跨越国境地让渡给技术受让方,而由受让方支付使用费的合同。

2、调整国际许可合同的法律 国际方面:1978年的《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未生效 我国:

(1)2001年10月31日通过,2002年1月1日施行的《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2)1994年7月1日施行的《对外贸易法》(3)各知识产权部门法以及合同法

3、国际许可合同的种类

根据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以及使用权范围的大小(1)独占许可证协议。

(2)排他许可证协议。

(3)普通许可证协议。

4、国际许可合同的条款(1)国际许可合同的条款 ①商务性条款 ②技术性条款 ③法律性条款

(2)国际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商业条款 ①概念

②我国关于限制性商业条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

第八章

国际服务贸易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1、服务的含义

2、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3、服务的特征

二、国际服务贸易范围的界定:

1、跨境交付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

三、各成员方的义务

1、一般义务

2、具体承诺的义务

第九章

国际直接投资法

一、国际投资和国际投资法

(一)国际投资

1、概念

2、类型

(二)国际投资法律体系

1、各国外资法

(1)资本输入国的外国投资法。

(2)资本输出国的海外投资法。

2、双边投资条约

3、区域性多边投资公约

4、国际投资性公约

5、其他渊源:

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1、承保险别

2、承保条件:

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合格东道国。

3、代位求偿权

4、多边投资担保机制的优越性

三、《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

禁止成员方采用违反《GATT1994》第3条(国民待遇原则)和第11条(一般性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的投资措施

具体包括:(详见教材)1、2、3、4、四、《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

1、中心管辖的条件

(1)主体方面

(2)争端性质方面(3)主观条件方面

2、中心仲裁的法律适用

3、裁决的撤销制度

4、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第十章

国际货币金融法

一、国际金融法律框架

1、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2、国际资金融通

3、跨国银行监管

二、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汇率的概念 汇率的种类

汇率制度的演变

(一)布雷顿森林体制形成:

(二)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主要内容

(三)《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第一次修订 1969年,创设“特别提款权”(SDR)

1、概念

2、本来的作用:帐面资产,在国际收支失衡时通过使用或转让特别提款权获得需要的外汇

3、衍生出来的作用:

但由于它币值稳定,因而也常常被用做一种计价或定值单位。

(四)《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第二次修订——确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 主要内容:(详见教材)

三、国际资金融通法律制度

(一)国际贷款

(二)国际证券投资

(三)国际融资租赁

四、跨国银行监管 巴塞尔体系

第十一章

国际税法

一、国际税收法律关系

二、税收管辖权

(一)居民税收管辖权

1、概念

2、居民纳税人身份的确定 A、自然人 B、法人

(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营业、劳务、投资和财产四种所得

三、国际重复征税和国际重叠征税

(一)产生原因

1、国际重复征税

2、国际重叠征税

3、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解决办法——外国税收抵免

4、税收饶让抵免

四、国际逃避税

1、概念

(1)国际逃税(2)国际避税

2、方式

(1)国际逃税(2)国际避税

A、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 B、纳税对象的跨国移动

五、国际税收协定 两大范本:

《经合组织范本》,1977年公布 《联合国范本》,1979年公布

第十二章

国际经贸争议的解决(略)

下载新形势下国际气候治理体系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国际气候治理体系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论文

    党的建设要与时俱进 万众瞩目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于九月15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

    国际热点——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

    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 在世界格局多元化变动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国建立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关系网。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其关系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发展,也牵动着世界各......

    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系研究与分析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最重要的前沿阵地,并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的企业维修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的钢铁企业维修体系建设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钢)是集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金属制品生产工艺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2011年名列中国企业5......

    国际税法论文

    简论国际税法之国际避税 一概述国际避税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家间税法规定和税收管理的差异和不完善,以及国际税收协定中的缺陷,采取合法的或非违法的手段,谋求最大限......

    国际商务礼仪论文

    系别:管理系 班级:物流1103班 姓名:姚入方 学号: 2011030809 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礼仪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会见亲朋好友或者是在人与人的打交道上,都离不开礼仪......

    国际商务礼仪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不知礼,无以立 学生姓名: 谭磊 学 号: 20122266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2012 级 3 班 2013年3月 中国自古以来一......

    国际商务谈判论文

    国际商务谈判之学后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了国际竞争,而国际商务谈判就成了企业国际竞争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活动. 国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