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设计论文5篇

时间:2019-11-08 15:1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研究设计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研究设计论文》。

第一篇:案例研究设计论文

案例研究设计为案例研究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框架。罗伯特*K.殷提出了研究设计需要包括五个要素,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有理论主张(或理论假设),它是什么?分析单位是什么?怎么把数据和理论主张(或理论假设)相联系?诠释数据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研究要回答的问题。这不仅反映了案例研究的目的,这些问题一般是“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且对于案例研究必须明确要回答的问题,即要研究什么,研究目的何在,以及什么知道,什么还不知道。

其次,研究的理论主张即研究者的主张。研究主张可以使你关注所要研究的问题,对日后的研究起引导作用。研究主张并不能改变研究目的,而在某种程度上,研究主张,特别是提出与正面形成对比的反面主张,却有利于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

再次,研究的分析单元。研究的分析单元可以是一个实体、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组织或一个社区等。研究的分析单元是研究所要聚焦的主要对象,也是研究数据搜集的边界。可见,研究的分析单元与研究问题的确定相关。

最后,数据与理论主张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诠释数据的标准。一般来说,在研究设计之初,就必须对研究主张进行明确的表达。特别是在研究者反复阅读数据时,很有可能产生新的主张,这就需要根据新的主张对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可见‘数据与理论主张是相关联的。对于数据的分析可以采用量化的解释性分析技术,也可以采用以定性为主的结构性分析和反射性分析技术。

此外,在案例研究设计中,研究者还要确定的一个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便是案例选择。案例选择的标准与研究的对象和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有关。研究者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问自己在哪里寻找案例才可以满足研究的目的并回答研究的问题,以便找到最适合的案例。美国案例研究专家罗伯特。K.殷认为,案例研究设计有单个案例研究与多个案例研究之分。单个案例研究设计适用以下条件:当一个案例代表测试理论的关键案例;当一个案例代表一个极端或独一无二的案例;当一个案例是揭露性案例。对于运用多个案例设计的优势在于多个案例得出的证据更有说服力。

总之,在案例研究过程中,应该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概括,对问题的概括应指出关键之处何在,解决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它需要研究者在详细理解问题的基础上,作出一些合理的假设和设计。要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如新产品销售不力只是表面现象,是生产、管理、销售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究竟是什么?等等。

第二篇:案例研究设计指导书

案例研究设计指导书

王云峰教授

一、案例研究设计的本质

从学术研究而非教学目的出发的案例研究,其特点或称目标,是通过案例来演绎或归纳理论。与此对应,案例研究设计即预构案例资料数据与假设命题及预期结论之间的逻辑顺序。试以“石药文化模式及精髓”研究课题为例:在研究之前应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预先构思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资料数据可用于分析企业文化?②从哪里得到这些资料数据?③如何得到这些资料数据?④如何处理所得到的资料数据?⑤如何确认经过处理的资料数据能够用于描述、解释、探索研究问题和结论?从假设论证的角度看,上述问题分别对应于论据类型(关系研究的外在效度),论据来源(关系研究的建构效度),获得论据的渠道和论据分析方法(关系研究的内在效度),论据完整性和研究可重复性(关系研究的信度)。

二、案例研究设计的内容

以上述课题为例,案例研究设计应完成下列工作:

1.寻找可供分析“企业文化”的理论框架:企业文化由哪些要素构成,相互关系如何?

2.提出关于“石药文化”的假设。(可以建立两种以上逻辑的概念模型,用于描述预期的石药文化模式)

3.选择“石药文化”分析单位:调研访谈石药何人、何事、何部门?

4.设计“石药文化”调研访谈提纲(准量表)和调查问卷(量表):遵循数据与假设相匹配的原则。

5.制定案例访谈和调查活动日程计划,明确访谈记录整理方法。

6.制定编码数据和量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

7.制定调研结果与假设及实证数据相契合程度的判断标准。

8.制定研究报告撰写提纲。

三、案例研究设计的质量审视

针对案例研究草案(Protocol),通过下列项目审视案例研究设计的质量:

1.外在效度:作者提出的理论架构和概念模型能否指导将案例研究结果归纳为理论,推广到多案例研究?

2.建构效度: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是否对应于多种数据来源,能否形成论据链?

3.内在效度:拟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能否探测因果关系?

4.信度:关于访谈提纲、调查量表、定性数据编码方式的设计能否确保资料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重复性?

第三篇:《孤独之旅》案例研究设计

《孤独之旅》案例研究

【背景】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第一,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情绪和积极人生观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格养育的圣殿。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而人教版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孤独之旅》就是一篇充分体现上述新课程新理念的文章,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篇文章讲述了少年杜小康失学后跟随父亲去放鸭,在孤独的环境中经受一系列磨难,逐渐长大,变得坚强的故事。本文告诉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遇到坎坷磨难,不要灰心沮丧,更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执著追求,用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难点)

2、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

3、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成长中的感受。【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谈话法 【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播放背景音乐)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一朵鲜花,让生命更灿烂,因为它除去了浮躁、怯懦,造就的是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板书课题:孤独之旅,并出示以上三个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弄懂生疏词意;(2)阅读过程中,在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语言;(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生字词

2、学生自学并完成以上要求

3、检查自学效果(1)给下列字词注音 嬉(xī)闹

撩(liáo)逗

凹(āo)地

胆怯(qiè)

撅(jué)断

抠(kōu)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的主题?(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学生1:本文记叙了杜小康因失学而不得已随父亲背井离乡去远方放鸭的事情,表现了杜小康在饱受精神寂寞、恶劣自然环境折磨的过程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坚强的心路历程。

(三)探究课文内容

1、教师诱导:

同学们:“学贵生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就请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请同学们从你们刚才的质疑对话中挑出与本节课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几个问题供我们尽情探讨。

(1)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你能说说具体的情节吗?

(2)你发现本篇小说与其它小说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3)由此你怎样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2、学生再速读课文,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

(四)交流探索

1、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思考的结果。

2、让不同学生在班上交流探索,讨论结果。

学生2:本篇文章与许多文章在格式上不一样,是隔行的。这隔行的格式很明显将文章分成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三部分,高潮和结局在一起。

教师点拨:

那么,你能试着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吗?学生思考,各抒己见。学生3:第一部分,无奈的选择;第二部分,茫茫赶鸭路;第三部分,鸭子长大了。

3、理解小说的情节

学生4:开端----写杜小康因家败辍学随父去放鸭。

学生5: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学生6: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学生7: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

4、“孤独之旅”的真正含义

学生8:就是指杜小康放鸭的日子很孤独。学生9:就是指杜小康孤独的放鸭生活。

学生10:既指杜小康和父亲背井离乡去远方放鸭的一段孤独的生活经历,又指杜小康远离家乡、老师、同学、伙伴后精神上经历着茫然、孤独、失落、恐惧等种种折磨。

为让学生深刻理解主题,我采用谈话法这样点拨:

师:杜小康失学前家底怎样? 学生11:厚实。

师:那时他的生活可想而知是怎样的? 学生12:快乐,无忧无虑。

师:如今突然远离家乡、伙伴,而且只有父亲和鸭子相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3:难舍、痛苦、孤独、失落......。

师:说得对!那么本应该在学校好好读书的杜小康却一下子成了“不知要往前走多远”的放鸭的流浪儿时,他对前途一定会感到怎样? 生14:茫然、渺茫、恐惧、害怕......。

师:杜小康父子俩一路上有没有结识新的朋友,如渔民、小伙伴儿、好心人......? 生15:没有。

师:那么,他们眼前出现最多的是什么?

生16: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还有青森森的芦苇。

师:杜小康面对这样的环境,小小年龄的他感到好奇吗? 生17:不,他感到害怕、恐慌,“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师:日复一日,杜小康只有在父亲面前滔滔不绝,说他的心理话吗? 生18:不,他和父亲的对话越来越单调、干巴,甚至大量言语被省略。

师:噢,是这样。那么这样杜小康岂不是感到更......? 生19:孤独!寂寞!

师:天啦!这可怕的孤独和恐慌可以打垮一个人。我真担心他会变成一个不再会说话的傻子!同学们,杜小康被打垮了吗?

生20:没有。后来他知道“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师:噢,是这样的话,他眼前的景物还像以前那么陌生和令他恐惧吗? 生21:不是。

师:可见,是他自己在调节自己的心理,自己在拯救自己的灵魂。正如海明威所说:“能打垮你的只有你自己!”文章中有一件事最能证明杜小康是不会被打垮的,是哪件事? 生22: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找鸭。师:对!找鸭艰难吗?最终找到了吗?

生23:非常艰难,但最终还是找回了所有的鸭子。

师:其实他完全可以靠着父亲去找鸭,可他受伤了还要主动继续找。你们看到了他哪些品质?

生24:不畏艰难,坚强、勇敢、有责任心、体贴父母......。

师:同学们答得太棒了!虽然你们没有刻意的去背诵课文,但你 们能让你们的理解与作者所写相互交融,可见我们和作者及主人公都产生了心灵的共鸣!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把各情节中杜小康心理感觉变化的词语划出来。

生31:起初: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恐慌孤独 生32:接着:不再忽然的恐慌起来。

生33:最后:长大了,坚强了。

师:找得很准确,也很全面。那么,现在同学们认为“孤独之旅”的含义是什么?

生34:就是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过程,从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恐慌、孤独----不再忽然的恐慌起来----长大了、坚强了。

师:你们读懂了杜小康的心。老师很高兴你们成了杜小康的知音。

(五)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师:请同学们把写杜小康心理感觉的词语的相关段落仔细读一遍,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生35:那种心理感觉都是在具体的相应的环境下产生的。

师:说得太好了!可见,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先分小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师:谁能举一例具体说说吗?

生37:如第21段“傍晚„„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种环境给人极大的压力,一个“涌”字、一个“围” 字足以烘托杜小康胆怯的心理。师:分析得很好!那么同学们认为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太突然了吗?

生38:不突然。

师:仔细看看,是什么推动了他的心理变化? 生39:时间,还有景物、环境。

师:噢。你能举例说说吗?

生40:如33段“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面对„„,再面对这一缕炊烟。”景物不再那样显得死气沉沉、陌生,有了些灵性的东西。所以,杜小康的心“就不再忽然的恐慌起来”。

生41:还有第47段“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这样的景物当然会使杜小康心情轻松、愉悦,加上鸭又找到了,他欣慰,他显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师:可见,环境描写还能„„。

生42: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师:下面我们再来赏析一段描写暴风雨到来时的环境描写。是哪一段?

生齐答:第36段。

师:对!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大声流利地齐读一遍。师:同学们读到这儿感觉怎样?

生43:很害怕,很紧张。

生44:还很担心杜小康的鸭会遭遇危险。

师:对!那么,你们一定能悟出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啰? 生45:渲染了暴风雨来临时的紧张气氛。生46:还能烘托杜小康找鸭的艰难,为下文杜小康的长大成熟作铺垫。

生47:这种环境还能为杜小康提供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使他变得勇敢、坚强。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板书见后)

五、口头表达

1、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48: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少年。

生49:我眼中的杜小康是一个懂事,有责任心,坚毅勇敢的男子汉。生50:我认为杜小康是一个通情达理,理解父母苦衷,体贴父母疾苦的人。

生51:杜小康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

生52:从杜小康最初的茫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少年。……

2、读书贵在感悟,说说这节课给了你哪些收获?

生53:我把自己的经历与杜小康相比,感到惭愧,记得„„。我当时为什么不坚强呢?如果我像杜小康一样勇敢,那件事就不会成为我永远的遗憾了!

生54:能打垮我的只有我自己。十年前„„。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挫 折困苦,我不能再怨天尤人,找客观原因放弃,而应该战胜困难,战胜自我。

生55:杜小康是一个能为父母、为家庭分忧的好孩子。我这么大了,却常常......。我再也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虚度光阴了。我今后要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帮父母一起撑起这个家。„„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其实你们身上也有杜小康的这些优秀品质,因为今天你们在课堂上表现得积极、勇敢、好学、谦虚、坦诚„„。希望你们一路走好,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当他是人生的一笔可贵财富。记住: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现在让我们将满腔感慨化作歌声,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七、课外作业

以“孤独”为话题,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要求有环境描写,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课后自我反思】

《孤独之旅》是我在“学.探.议.练”总体模式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我班实际情况设计并实验的一课。这节课比我想象中上得更愉悦。上完后,我认真整理了课堂实录,也在此将我的感悟和收获一吐为快。第一,要切实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在“探”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的“质疑”在教师眼中太简单,不值一提,但学生确实就有不理解的,如果没有给他们问的机会,也许有的学生始终弄不明白。这样一问,有的学生帮助解答,会让不少学生茅塞顿开。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出乎大家的意料,但正是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同学们在自主探究中越探越明。这样,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性高,竞争意识浓,创新思维强,学习效果佳。

第二,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认读和深挖掘,使学生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实现预定目标。这节课同学们的思维似乎比平时更活跃些。以往老师很多时候觉得什么都简单,不用费心费神地弄清“细枝末节”,这样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是“大问题”,学生能满怀信心地举手的并不多,而今天我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认真读课文,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去理解“茫然、恐惧......”,学生一一攻破,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激情高涨,是越议越觉得趣味无穷啊!

第三,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珍视课堂的动态资源。因为这一课只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本文的细节描写很多值得一“赏”,尤其是结尾那激动人心的语言描写,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我放弃了,结果学生在评价杜小康时,提到了他的“活泼”,这是出乎我意料的,但我没有马上下结论,让同学们共同探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就提到了课文末尾的语言描写,真是一箭双雕,既在研讨中得出了杜小康是“活泼”的这一新鲜结论,又让同学们品尝 了语言,还兴奋着杜小康的兴奋!课堂上多留给学生一些空间,他们就会碰出五彩斑斓的火花!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教师我由于没有把握好时间,学生在“谈体验”时,许多学生满怀激情却苦于没有机会表达。再就是课堂上创设情景还不够。课堂教学改革于我来说才刚刚起步,我会在漫漫教育长路中告诫自己:敢于直面自己的失误,敢于尝试!

第四篇: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

中国办公家具市场正在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根据中国家具协会发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家具业的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人民币,民用家具占其中的70%,办公家具占30%,办公家具行业处在一个很好的淘金时期。本项目受地方企业委托,基于企业现有的技术条件,为其开发办公家具产品,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办公需求。

一办公家具市场概况

办公家具消费主要集中在两类消费群:企业和政府。高端消费群如欧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政府机关、银行等办公场所基本被国外家具业巨头如赫尔曼米勒、海沃氏、HNI等企业的产品占领。中国家具出口尽管已达200亿美元,但大多走的都是低端路线,不少家具生产企业仅仅是国外品牌的廉价制造基地,成本优势也在逐年丧失。目前国内尚没有哪家办公家具公司能占到办公家具生产总值1%的份额,而国外成熟市场前三名的品牌占到30%以上的市场份额,如2001年美国Steelcase营业额近240亿人民币,日本Kokuyo也有18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欧美市场的低迷正在迫使出口企业回头瓜分国内市场,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办公家具的销售渠道经历了从家具卖场、品牌独立店到品牌店中店的发展过程。随着互联网电商的普及,办公家具实体店的销售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冲击。办公家具的设计则经历了从大众化、差异化、定制化到个性化的发展过程。个性化(选配)服务将通过网络和由消费者直接参与共同设计来完成,产品竞争从服务意识的竞争转向服务技术的竞争。微利时代来临,产品生命周期逐步缩短,企业需要差异化的经营战略,富于创意和特色的家具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成长势头。

二办公家具产品调研

家具设计的瓶颈在于家具产品涉及的材料和结构种类繁多,家具设计的创新很多时候依赖于材料和结构的创新。以下是对办公家具产品设计相关要素的调研和分析:

1办公家具的功能和材料要素

系列办公家具的功能部件一般为:办公隔断、员工桌、经理桌、洽谈桌、会议桌、文件柜等六部分。办公家具所用材料涉及面非常广泛,常用板材有刨花板、细木工板或PVC板;常用面材为钢板、铝合金板、玻璃等;常用管材为铝合金型材、钢管;常用修饰材料有铁丝网、人造革、布艺、橡胶等等。

2办公家具结构要素

家具结构即家具构件的组合与连接方式,它取决于材料和工艺的发展,如金属家具、塑料家具、藤家具、木家具等都有自己的结构设计特点。家具结构受材料属性的约束比较大,同时要兼顾制造成本和工艺条件,以及造型样式的需要。不同类型的家具可以有相同的结构设计,如中国传统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可以运用于支撑类家具如座椅和储藏类家具如书柜中。不同材料的家具却通常具有不同的结构方式,如钢木家具、实木家具、藤制家具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结构方式,因此,办公家具结构设计方面的考虑通常在材料选定之后。

3办公家具人机要素

办公家具在人机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合适的桌面高度、大小和容膝空间;拥有支肘板的桌面更人性化;合适的屏风高度和材质,相对隔离且方便沟通;抽屉拉手的人性化设计;桌面物品摆放设计;方便电脑使用的人性化设计,其中包括接线盒位置、主机箱位置、散热孔、拔插优盘等。

4办公家具模块化考虑

传统的家具由零部件组成,而模块化家具则由模块组成。模块是可组成系统的、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和完整接口的单元。家具模块划分指的是通过对家具的功能进行分解,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单元分离,用模块化原理对之进行统一、归并、简化,形成具有特定功能和接口结构的通用独立单元,即模块。模块化设计要求遵循通用性原则、互换性原则、系列化原则。家具板材的直线切割要考虑模数问题,曲线切割则要考虑减少废料和废料利用的问题。

三办公家具用户调研

本项目的用户调研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针对办公室职员、部门经理、企业负责人的访谈,二是办公家具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三是不同办公环境的现场照片分析。从中发现用户在办公家具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次为:

1物品摆放混乱:随身包、衣服、水杯、垃圾桶、纸巾、盆景等随身物品没有归属

2团队之间技术交流不方便:如工程师们就产品结构进行互动和讨论

3桌面高度不能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体尺寸

4长时间坐着办公致使腰背肌肉酸痛

5电源线网络线数据线混乱

6拔插优盘不方便等办公家具不仅仅是一张放置电脑的桌子,它是办公职员在公司的一个小家的缩影。因此在办公家具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充分考虑使用方面的功能性,以上用户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是办公家具设计中的重要参考。

四办公家具设计趋势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对办公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形形色色的创意公司、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入驻到各种产业园区,办公家具的设计也相应出现了以下的设计趋势:

(1)风格化:色彩的大胆运用、创意风格和主题设计直追民用家具。如将回纹、云纹、八角亭等中式元素融入设计,或者以简洁、非对称、甚至夸张的几何形态来强调存在感。

(2)模块化:以不同形状的面板,搭配不同材质和形态的桌脚、电脑主机柜、桌面文件柜、抽屉柜、立式文件柜等功能模块,实现多种功能组合,满足不同的办公需求。

(3)智能化:轻轻一按即可全部自动上锁的抽屉,对办公室实现电子控制的触摸屏,能实现空间情景灯光设置的记忆遥控器,触摸感应弹开的柜体;轻松实现升降的圣奥I-WORK主管桌等。

(4)弹性化:移动办公,在有限的办公空间内,可根据工作要求将独立的办公室变成大会议室、将独立的办公桌组成会议桌,其办公家具都将非常易于重组。弹性办公家具的核心概念即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由此而带来办公家具组合的多样性。

五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对办公家具市场、办公家具产品、办公家具用户、办公家具设计趋势等的调研与分析,在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为企业制定如下设计思路:

六设计实践

首款设计为“低成本设计”,具体设计定位如上表所述。经过草图构思、草图评审、三维建模及渲染、效果图评审、设计深入、场景渲染等环节,最终确定方案效果如下图。这是一款员工桌组合的设计,产品英文命名为“jejec”,是中文名“步步高”的英译。设计理念如下:形态:产品整体以直线和折线为基本造型线,简洁端庄,符合现代办公家具的发展趋势。色彩:本设计以白色为主色调,辅助以深灰色,营造出洁净和安静的氛围,同时具备品质感。黑白主色中添加绿色低屏,为优雅整洁的办公环境带来一抹生机和亮色。功能:为每一位员工配备了一个中等高度的柜子,含两个抽屉,两层搁架。下层适宜摆放书籍、个人用品等杂物;上层可摆放盆景,或者与同事交流。主机箱柜的内侧面开有条形线槽,以便手机充电线或耳机线的接入;电脑的电源线等从柜子内侧面的圆形线槽接入,保证了工作台面的完整性。材料:本设计桌面材料为价格较低的层压板,符合低成本设计的要求。桌子支撑架为钢管,桌腿采用钢板折弯,不需要额外的配饰和模具,同样符合低成本设计的要求。

结语

任何一种产品的设计开发,都是建立在对产品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在办公家具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材料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产品的造型自由度(如桌面和柜体必须为板材),而材料与结构的多样化,增加了设计调研和构思的难度。本文仅在办公家具设计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希望能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五篇: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景观设计中的人类行为心理

姚思聪慧 4***(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西 330031)

摘 要:当今,随着社会城市步伐的发展,景观设计在人类生活中的重量日显突出,通过分析研究,了解人类的行为中的普遍性,从而更好的在设计中运用。对身边景观设计,特别是现代高校的校园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在已建成的城市景观和校园广场中有许多成功的,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新建的大学校园,往往因为建设周期较短,考虑欠周而出现规划与设计上的很多新问题。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是景观设计的根本依据,所以,考虑大众的思想,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应群体优先,也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类行为;现代高校规划设计;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土地面积迅速扩大,城市景观规划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好的规划,符合人类行为的规划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的生活,增加人类生活中的便捷性,把人类行为在景观设计中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及其需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一个景观规划设计的成败,水平的高低以及吸引人的程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是否符合人类户外运动的行为需求。对于景观的艺术品位,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了,面向受众的现代景观,要把个人的行为喜好放在大众的行为喜好之后。所以,分析与考虑大众的行为规律,对于景观设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此当中,各大高校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已有不少高校新区建成使用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注意一下校园外部空间是否真的符合学生的行为需求,特别是校园广场这样的大型节点空间。人类行为模式

1.1 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J.B.Wastson)认为,人的全部行为都可以表示为刺激和反应。即行为是:S(刺激)→ R(反应)

(2)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H.J.Leavitt)在《管理心理学》一书中,对人的行为提出了三个相关的假设:1.行为是有起因的;2.行为是受激励的;3.行为是有目标的。由此他提出人的行为模式为:刺激 → 需要 → 行为 → 目标

(3)有关学者总结了心理学家与行为学家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引发的”,“行为由动机支配,而动机则由需要引起”。进而提出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为(下文简称“需要”模式):需要-(引起)→ 动机-(支配)→ 行为-(指向)→ 目标

1.2 人的高级行为模式

(1)人是生物有机体,具有自然性,同时,人又是社会的成员,具有社会性。作为自然性的人,其行为趋向生物性;作为社会性的人,其行为趋向精神性。人的行为根据其精神含量,可分为低级行为、中级行为与高级行为。生物性行为是人的低、中级行为,精神性行为是人的高级行为。人的行为大多属于高级行为,如工作(即事业性行为)等。本人认为,上述“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的研究,主要是把人置于“自然人”的角度来研究,没有考虑行为环境与行为的复杂程度对行为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模式实际上是“自然人”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以往的研究未重视从“社会人”的角度,对人的高级行为的行为模式作出研究。

新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托尔曼(E.C.Tolman)和“群体动力场理论”的提出者勒温(K.Lewin),在这方面曾做出过一定的探索。托尔曼将人的行为分为分子行为与整体行为,并认为整体性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指向一定的目的;2.利用环境的帮助并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3.最小努力原则;4.可教育性。勒温致力于需求系统和心理动力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人”与“环境”对行为影响的公式:B = f(P E)。即:人的行为随着人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本人认为,社会人同样有着自然属性,因而人的高级行为首先符合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即“需要”模式。同时,人的高级行为,如事业性行为等,往往是群体性行为,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艰巨性、持续性和创造性,它直接受到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当生物性行为上升到精神性行为,“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这一行为模式,在受到行为所在的环境与行为的难易程度等变量的影响,其将演绎出怎样的变式?

可以肯定,行为的精神含量越高,行为的心理过程就越丰富,行为受各种心理因素的支配就越明显。由此可见,人的高级行为是由复杂的心理活动所支配的。从基本的行为开始

2.1 人类基本行为

要满足群体的需求,最难的是如何满足其中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使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高深的文化品位,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描述解说上,不能光靠三寸不烂之舌,引经据典,背上几句诗词歌赋,而是要想方设法如何把那些精神文化的虚无缥缈转化到软、硬质景观的物质形态中去。

我们研究景观中的人类行为,就不能不考虑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律。马斯洛的人类行为需求理论知识一家之言,诸如此类的理论还很多。追根溯源,人类在世界上生存,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可归纳为三类最为基本的要求,即安全、刺激与认同。南昌大学校园空间的行为分析

3.1 大学校园广场

芦原义信认为:广场是强调城市中由各类建筑围成的城市空间。一个名符其实的广场,在空间构成上应具各以下4个条件:

(1)广场的边界线清楚,能成为“图形”,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构成“图形”。(3)铺装面直到广场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

(4)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与H有良好的比例。在这里,芦原义信强调的是广场空间的构成。

笔者引用王坷等编著的《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的内容,为城市广场下个定义: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有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把城市广场定义为:“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又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建筑空间”。借鉴这个定义,校园广场也可参考这样的定义:校园广场是为了满足校园生 活需要而建设的,由建筑、道路、绿化、地形等围合,多种硬软质景观构成的。以采用步行交通为主,具有一定主题思想与规模的结点型校园户外活动空间。与城市广场相比,大学校园广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处于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其服务对象更为明确与集中,即广大师生。

大学校园广场是校园规划中的核心空间,没有广场就如同住宅没有客厅,宾馆没有大堂,整体会失去向心焦点。同时大学校园广场也是体现校园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在进步尺度上的外化,校园广场在校园中的布局选择应注重公众的可达性及吸引力,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其数量、面积大小、分布位置也取决于校园的性质、规模、与规划构思。3.2 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校园广场活动现状分析

在对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主教广场空间的连续观测中,分别如图3.21和3.22所示。

图3.21南昌大学主教前广场下课时的人流图 jpg3.21 The number of students after class

资料来源:自摄

图3.22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主教前广场上课时的人流图

jpg3.22 The number of students during class

资料来源:自摄

从图上很明显地看到,在下课的时候,广场完全沦为了交通场地,有太多的学生通过这里,除了快速的步行外不可能再有其他的行为模式发生了,这样的空间环境显然不好。而第二张是在上课的时候所拍摄的,从图上看出人员减少了很多,虽然空间很空旷但同样很难吸引学生。

在同时段的时候,在正气广场(如图3.23),笔者在此停留了半个小时,只有车辆和偶尔的学生在广场上穿行,普遍缺乏学生的行为。一般有大型集会的时候会在正气广场上进行,平时大家不怎么会在这样的场地停留或者活动。据称在最初的设想中希望这样的场地成为学生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但现实的情况是交通作用远远大于其他的功能。

图3.23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正气广场

jpg3.23 the place of the main campus squar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资料来源:自摄

3.3 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以上的几个广场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广场的行为模式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行为模式缺乏多样性

在对很多校园广场的观察中发现,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广场,或是处在何种位置上的广场,其使用人群的行为模式普遍缺乏多样性,匆忙的步行成为最常见的行为模式,教学中心区的文化广场如此,交通广场或是礼仪性的广场更是如此。(2)行为模式缺乏互动性

从整个校园范围学生的行为模式来看,似乎大家都是在行走中完成一天的活动,整个校园的规划格局决定了学生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来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且由于广场行为模式的单一化,使得广场的活动缺乏互动性,即主要是以一两个人群的独自使用为主,人群的活动缺乏多样性的同时自然使得行为模式之间缺乏互动性,不能有效的调动人群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另一行为模式的开展中,也就缺乏彼此间的交往性。(3)行为模式受时间限制较大

前面说到校园里面学生大多数的行为模式具有时间上高度的一致性,如上课、去食堂、回宿舍以及去体育场运动,这直接带来了诸如同时间去户外活动娱乐休闲的可能性,特别在天气较好的时候,大量的学生具有去校园中的开放空间诸如校园中的文化广场玩耍的可能,但从前面的实例中看出,如果在各个时间段出现的大量人流闯入了广场中正在使用者的空间范围,行为模式会因此而中止,所以改变学生的路径会对行为模式的继续发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也改变了这样高密度的几个时间段人流给校园广场行为模式带来的冲击。结语

我国一轮接一轮的高校新区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发展,并不断纠正错误的一个阶段。校园广场作为校园中重要的外部开放空间,在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因此对校园广场空间认识的逐步加深其实就需要对校园外部空间重要性的认知度加强。

本文的研究是笔者个人的认识角度尝试性的探索,限于作者知识结构的有限,对行为模式下的大学校园广场空间形态的设计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目前的研究可以作为一个推动大学校园广场空间良好发展的一个点,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共同完善,其中重要的在于提高校园规划中对场地的重视以及决策者的理论水平的提高,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富有生机的校园广场出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462.[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戴维·迈而斯.社会心理学[M].8版.张志勇,乐安国,候天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4]詹和平.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33.[5]阿诺德·柏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 2006:83-84.[6]李开然.景观纪念性导论[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7.[7]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3版.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3.[8]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

下载案例研究设计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研究设计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 案例1. .国有企业火炬化工厂与另外一国有企业火星化工原料厂决定共同作为发起人建立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2000万元。火炬化工......

    案例研究

    壳牌公司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探析 专业:会计学学号:13862003姓名:李志明 一、总体评价 本篇文章采用的是单案例研究分析的方法。之所以本篇文章采用了单案例分析,可能是因为以下......

    机械创新论文: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中国机械设备网www.kdnn.net整理发布 机械导航dh.kdnn.net 百科baike.kdnn.net 机械创新论文: 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摘要】 我国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进入世界前四位,......

    洗浴中心设计研究论文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生活节奏也随着高科 技的发展......

    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1研究现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跟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采用的方法是学生在家里看视频完成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跟教师进行交流或跟同学进行讨论,完成内容的......

    故宫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针对当下故宫网页管理信息系统仿真性差、可交互性弱、数据二维等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irect3D的信息管理系统,具体介绍了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应用到三维平......

    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1.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是什么关于什么是教学设计,当代教学设计大师加涅在年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中说道“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学设......

    教学叙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教学论文区别

    教学叙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之间区别 作为教研人员,我们征集教学叙事,往往收到不少的是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当征集教学设计时,往往又收到不少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