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推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一体化管理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共)
市推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一体化管理改革提升服务效能
抚州市财政局着力推动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灵活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构建了“两码一渠道”的非税收入征缴标准化体系电子平台,实现了政府非税收入全流程业务无纸化、缴款办理便捷化和数据服务标准化。
一、机制改革“一盘棋”
一是业务办理一体化。坚持用系统化思维打通纵向各个环节、关联横向各项服务,通过系统互联互通和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和全景式展现,建立健全了上下一致的运行机制。二是实施路径统一化。加强与执收单位、代理银行的沟通协调,逐单位逐项目进行整理执收执罚对应的法律法规依据,统一上挂各执收子项目及收费标准,实现资源整合、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建立了统一的收费项目库建设。
二、系统构建“一体化”
一是规范项目管理。以财政部制定的统一项目识别码为基础,建立了统一的执收项目库,市、县区两级财政部门和各执收单位无权增减收费项目,更无权限在系统挂接项目,从源头上杜绝了违规收费行为。二是优化票据管理。所有收费对应使用的财政票据,全部升级为财政电子票据,制定标准化电子票据“三合一”管理方式,减少财政票据在执收单位、缴款人、银行、财政部门、报账单位之间的实物流转,并通过系统进行全程电子化监管,充分体现了“电子控收”的非税收缴管理新理念。三是节约建管成本。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系统在抚州上线后,由省级统建统管,市县级财政部门和执收单位直接使用,实现资源共享、集中管理,避免各级财政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大幅降低征收成本。据测算,启动电子票据后,仅2018年抚州市支付非税票据费用较上年减少48.6万元,节约率达60.3%。
三、安全监管“一张网”
一是强化资金管理。取消执收单位收入过渡户,所有非税收入均缴入代理银行非税收入收缴待结算账户,日终由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按资金分成及归属发出清分,将资金清分到各级财政,实现非税收入直缴入库,确保应收尽收,杜绝了“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截留挪用等现象。二是统一收缴规程。各执收单位统一执行全省统一的收缴规程,以项目库里的项目为准,没有的项目,开不出财政票据,也就收不了费。执收单位缴款时采取直缴为主、汇缴为辅的资金收缴模式,有效遏制了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三是监控全程留痕。系统实时记录执收单位每一笔收费的项目名称、科目代码、收费金额、收费时间、缴入银行、票据信息,财政和执收单位均无法更改和删除,系统保存期限30年,实现了收缴电子监控、全程留痕。
四、高效便民“一条龙”
一是拓宽收缴渠道。在保留银行柜台缴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金融支付工具,开通企业网银、个人网银、自助柜员机以及具有银行聚合支付功能的固定和移动pos机、自助缴款机等资金收缴渠道,不断拓展线上线下收缴渠道。二是方便单位对账。缴款码的唯一性、执收项目编码的统一性、缴款资金入账的及时性、资金清分的一条线等特点,避免了不明款项的发生,执收单位在系统里直接可完成对账工作,无需跑到财政部门进行对账。三是提高缴款效率。缴款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缴款,系统自动生成电子票据,供缴款人查验、下载、打印,缩短了缴款人办理业务的时间。四是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缴款短信或缴款书,并自动推送告知缴款人信息,缴款人根据缴款信息即可自主选择缴款渠道进行缴款,真正实现了让缴款人“一次不跑”“动动手指”就能轻松缴费的目标,极大地方便了缴款人。
截至目前,抚州市本级上线执收单位109个,覆盖率达到96%,累计完成缴款56万笔、7.88亿元,其中第三方电子化线上缴款54万笔,占全部缴款业务的96%。全市各县区平均覆盖率达95%,累计完成缴款58万笔、23亿元,其中第三方电子化线上缴款52万笔,占全部缴款业务的90%。
第二篇:关于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思考
关于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思考
非税收入,指税收之外的财政收入。加强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防止资金体外循环,是理顺公共财政领域分配关系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国家集中财力进行宏观调控,保障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具有重要意义。
为强化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征管部门和执收单位作出了积极努力,特别是非税收缴管理系统的启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违规收取非税收入,执收单位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应当上缴的非税收入等情况。
非税收入收缴过程中违规违纪问题时有发生,屡查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固然与非税收入的特点如:执收单位各异,收费名目繁多、收取方式不同,费率金额不固定等因素有关;但是部分非税收入没有纳入非税收缴管理系统,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弱化了应有的控制作用,不能有效防范问题的发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使得一些单位、部门违规收取、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非税收入,为本部门、本单位、小集体谋取私利成为可能。这些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票据种类较多,票据使用不按规定
这里所说的票据是指获取收入和从事财务活动过程中,向公民、法人、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开具的收款和缴款凭证,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
(一)票据混用、串用。现行制度中非税收入收缴过程中允许使用的收费票据包括财政票据和税务票据,财政票据包括:非税收入票据、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专用票据)、政府性基金票据、罚没票据、捐增票据等;罚没票据可分为定额票据和非定额票据;税务票据主要用于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售等经营收入以及一些随产品价格计征的非税收入等。虽然每一种票据都严格规定了使用范围,不允许票据混用;但实际上票据混用、串用现象十分严重,定额票据和非定额票据混用,收费票据和经营票据混用。特别是将仅限于“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组织结算暂存、暂付款项,分摊代办费,单位内部往来,冲减支出”的行政事业单位结算票据代替收费收据和税务发票。
(二)同一收费项目使用不同性质票据。同一收费项目因为征收单位不同,征收对象不同,也存在使用的票据部分是税务票据、部分是财政票据的情况;一些随价计征的非税收入没有单独出具财政票据,而是与经营收入在同一张税务票据上列示,客观上存在着用非税收入缴纳了税收收入的可能性。
(三)新旧票据版本同时使用。为了加强管理,票据的版本和监制章也会不定期变动,征管部门虽然严格规定了票据保管、领用、登记、核验、缴销制度,严格规定启用新票据时,废止旧票据,核旧领新。但票据的使用双方或碍于专业知识或碍于利益等原因,作废票据和启用票据混用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票据种类较多,票据使用不按规定,为执收单位违规收取非税收入,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应当上缴的非税收入提供了便利。
二、部分非税收入收缴流程相对封闭,征缴主管部门不能同步获取相关信息
非税收入收缴流程涉及三个当事人,其中,财政部门是非税收入征缴的主管部门,执收单位负责代征本单位业务活动中涉及的非税收入,缴款人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缴纳非税收入。
现实中存在的非税收入收缴流程主要有几种类型:纳入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的非税收入收缴流程,直接解缴的专项收入,罚没款的收缴,征管部门直接征收的非税收入。其中,征管部门直接征收的非税收入收款时,缴款者将资金交付执收单位,执收单位向付款者开具票据,资金首先进入执收单位的账户,再由执收单位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这种非税收入流程是相对封闭的操作流程,在这个流程中,执收单位处于中心位置,一头连着征管部门,一头连着缴款者。由于执收单位可以开具票据,特别是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自己收款、自己开票,应不应该收费、应该收取多少、实际收取多少、资金进哪个账户、存放在哪里,实际有多少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只有执收单位自己清楚;使违规收取、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非税收入成为可能;增加了资金流转环节,不利于提高资金入库效率。非税收入征管部门只有在收费项目核准,票据领购、核验环节以及非税收入解缴入库(或财政专户)时才和执收单位发生关系,和缴款者之间是见不着面的,可能只有以查账的方式才能获取真实的资料。征缴主管部门不能同步获取相关信息,加大了非税收入的征管难度。
三、执收单位非税收入收缴账户的设置管理未严格执行规定,难以保证非税收入的安全完整
对于尚未纳入非税收缴管理系统,由征管部门直接征收的非税收入,财政部门为执收单位设置执收单位资金收缴过渡账户,(包括为执收单位设置的收入过渡账户和为执收单位下设独立核算及非独立核算的执收点设置的“收入汇缴账户”)核算管理收取的非税收入,账户的所有权隶属执收单位,账户的性质为专用存款账户性质,可以计息。由于可以计息,如果清缴不及时,便可产生利息,且迟滞时间越长,获取利息的数额越大,与执收单位实际收取的非税收入差额也越大,这部分利息收入往往成为执收单位非法收入的来源。一些单位甚至违反规定在 “收入汇缴账户”直接提取现金。
执收单位非税收入收缴账户的性质客观上没有起到鼓励非税收入及时解缴的作用。
加强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非税收入改革的宣传工作,全面推行非税收入改革,将非税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非税收缴系统,完善现行的非税收缴管理办法,确保非税收入规范、有序,依法收缴,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切实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非税收入收缴的审批、收款、开票、解缴全部流程应该由几个不同的单位、部门分工负责,执收单位开票、银行代为收款,财政统管,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共同完成;各负其责、互相协调、相互制约,发挥非税收入收缴流程的内部构稽作用。
二是减少非税收入收缴的流转环节,采用直接解缴入库的方式,收入的资金直接进入财政专户或国库,减少滞留环节、提高资金效率、避免挤占挪用。
三是对现行的收费票据和结算票据进行彻底地清理,加强财政结算票据的领、用管理,进一步规范、限制财政结算票据的使用范围;规范收费票据,逐步过渡到收取非税收入的财政票据统一使用唯一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依法需要纳税的非税收入项目,征收时仍按规定使用税务发票”);通过票据的印制、领用、开具、核验管理,从源头控制非税收入的收缴。
四是重视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的同步传递。建设非税收入收缴电子信息平台,凡法律、法规、规定应该收取的非税收入项目名称、收费依据、标准、金额,比率等信息均列入平台项目库(某些非税收入以代征单位的消耗、销售量为收费依据的,相关数据也应纳入电子信息平台);采用电子开票的方式,规范收费流程,实现非税收缴信息的同步传递,防止乱收费违规收费等情况发生。
五是加强执收单位非税收入会计核算工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后,单位开票、银行收款;一般情况下,执收单位收取的非税收入不再通过执收单位的银行账户而直接进入财政的专户或国库,保证了非税收入及时、足额收缴。但执收单位如何进一步加强核算,使得执收单位可以完整地反映本单位非税收入的征收情况,并及时与财政征管部门核对。(林燕)
第三篇:浅析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审计
浅析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
理审计
杨静(审计署重庆办)
年10月15日】 【时间:201
2【来源: 】
【字号:大
中 小】
政府非税收入是相对于税收的概念,包括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已经推进十年,各级财政部门逐步加强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规范非税收入收缴方式,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改革还处于深化完善阶段,还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越权审批非税收入项目,个别单位自定项目违规收取非税收入,非税收入收缴账户管理不规范,非税收入资金被滞留、截留、挪用、坐支等问题。审计部门开展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审计,应掌握立项审批、征收管理、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减免缓征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和控制节点,查阅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财务核算、征管业务等资料,揭露存在问题,促进财政部门和执收单位依法征收,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一、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审计的重要性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按照预算管理模式,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其中公共财政预算非税收入主要由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组成。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财政决算数据,2011年,全国税收收入8.97万亿元,纳入公共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5.55万亿元,两者占比分别为62%、38%;地方税收收入4.11万亿元,纳入公共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4.97万亿元,两者占比分别为45%、55%。由此可见,非税收入在我国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份额已经超过税收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财源。因此,对政府非税收入开展审计,是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地方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的重要内容,对评价地方财政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要通过对财政和执收单位征收管理非税收入的审查,促进项目审批部门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的规定设立非税收入项目,确保执收单位严格按照征收管理办法确定的要素正确计征非税收入,揭露向企业、个人乱收费、乱摊派行为,促进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效保护缴款人的利益,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保证非税收入组织财政收入,规范国民收入分配秩序,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能力等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部门利用非税收入财政专户调节财政收入进度。目前一些地方通过财政专户归集执收单位在财政汇缴专户中收缴的非税收入后再将非税收入缴入国库,为完成同级人大、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以及达到上级财政的考核要求,财政部门将非税收入财政专户作为调节财政收入进度的“蓄水池”,在收入完成情况好时延迟非税收入入库,在任务吃紧时“寅吃卯粮”、以丰补歉超调入库,影响了非税收入以及财政收入的真实性。
(二)执收单位违规开设过渡户,截留、挪用非税收入。按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要求,财政部门在代理银行为执收单位设立财政汇缴专户,用于执收单位非税收入的收入收缴,由代理银行通过资金汇划清算系统按照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方式汇划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专户。但目前一些执收单位仍违规在银行开设过渡户,用于存放收缴的非税收入,未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甚至全部截留,资金脱离财政监管,部分执收单位坐支收缴的非税收入,用于提高职工福利、补充公用经费开支等,影响了预算管理的完整性,造成部门之间的苦乐不均。
(三)地方政府和执收单位越权自定非税收入项目,加重社会负担。非税收入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照规定的程序办理。不同的非税收入类型由不同的部门立项审批,如政府性基金项目由国务院和财政部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审批,审批的依据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的内容。但一些地方政府和执收单位越权自定非税收入项目,未经审批违规设立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加重了企业和个人负担,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四)地方政府和执收单位违规减免、缓征非税收入。按照现行规定,非税收入的减免、缓征必须经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审批同意,如未经财政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批准,执收单位不得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未经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执收单位不得减免政府性基金。但一些地方政府和执收单位出于招商引资等目的,在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中违规减免或先征后返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等非税收入,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或者在当年收入完成较好的情况下,违规同意不符合条件的缴款人缓征非税收入。
(五)执收单位未及时足额征收非税收入。各项非税收入都有征收管理办法,有明确的征缴期限。但一些执收单位未严格执行收缴管理办法,对计征非税收入的基数和征收率适用不正确,对欠缴的非税收入未采用有力的追缴措施,滞纳金、罚金等处罚也未执行到位,一些长期挂账的非税收入已经成为死欠,既影响了政府组织非税收入,也造成缴款人之间的不公平。
三、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审计常用方法
(一)调查了解财政部门非税收入收缴资金管理的方式,结合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审计,掌握财政部门管理非税收入的账户开设情况、资金划转流程。取得财政总预算会计电子数据和金库报表,对政府性基金收入分项目按月汇总,通过分析性复核,审查收入的入库进度是否均衡,是否与经济发展变化及土地出让、税收、电价等征缴基数的变化相一致,确认收入数据与金库报表数据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将收入挂在往来款核算不及时确认收入,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存放在财政专户未及时足额缴库,财政汇缴专户中的非税收入未及时解缴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专户的问题,(二)审阅财政部门核算非税收入收支的明细账及凭证,对照财政部编制的全国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和全国性及中央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省级级财政和价格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审查征收的非税收入中是否有上述目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没有的项目,地方政府及财政部门是否存在自定或越权审批非税收入项目的问题;审查用非税收入安排的支出是否符合使用方向和范围,是否存在向缴款人先征后返非税收入的问题。
(三)延伸审计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审查执收单位是否按规定办理了《收费许可证》、《罚没许可证》,具有执收资格,征收的非税收入项目是否合规,是否擅自收取规定之外的非税收入项目;掌握执收单位银行账户开设情况,查阅执收单位的银行存款明细账,了解其银行账户办理业务的具体内容,审查执收单位是否违反规定开设非税收入过渡性账户;详细查阅账户的收支结余情况,审查执收单位是否将过渡性账户中的资金及时足额上缴财政部门的非税收入汇缴专户,是否隐匿、滞留、截留非税收入,是否坐支、挪用过渡性账户中的非税收入资金,是否存在直接从非税收入过渡性账户中私自提留征管经费用于单位的经费支出,私存私放、私分所收款项等问题;查阅执收单位征收业务数据和领用、使用、缴销票据的记录,对照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办法,审查是否按照规定的征收范围、征收对象和征收标准、征收期限及时足额征收非税收入,票据使用是否合规,减免、缓征非税收入是否经有权机关批准;审查执收单位对欠缴的非税收入是否采取有效的追缴措施,对没有正当理由拖欠缴纳非税收入的缴款人是否正确计征滞纳金。(杨静)
第四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我国非税收入是政府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的除税收以外的用于履行政府职能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款和罚没收入和公共资产、资源收入等。目前,非税收入存在数额大、征收主体多元化、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数额总体规模偏大。据有关部门统计,非税收入
占财政收入比重在建国初期为4.2%,1978年为30.6%,1985年为42%,1990年达到50%,近几年尽管国家对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减并,目前也在接近40%的水平。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政府主要以税收方式筹集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所需资金,非税收入只是政府收入的补充。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中央政府(联邦)非税收入一般占本级财政收入10%以下、省市占20%-30%相比,我国政府的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明显偏高,一些市县政府非税收入甚至超过税收收入,政府非税收入总体规模偏大,税收与非税收入的比例关系不合理。这样不仅分散了国家财力,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也不利于地方税收体系的巩固、完善和发展。
(二)收费主体多元化,收费形式多样化。现行政策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由中央和省两级审批,按隶属关系分别由国务院和省级财政、物价部门组织实施。其中项目管理以财政部门为主会同物价部门进行审批,标准管理以物价部门为主会同财政部门进行核准,涉及农民利益的收费要经农民负担监督部门审查同意,基金由财政部门负责,经营服务性收费由物价部门负责。现行收费主体是财政、交通、工商、公安、司法、教育、环保等管理部门,每个部门各有收费名目,而且一个部门要收取多种费用,使收费项目高达上百项,甚至几百项。这种相互交织、多头管理、多头控制的规定看起来非常严格,实际执行中漏洞很多。一是收费管理主体为两个或多个管理部门,原本是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结果是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甚至扯皮,内耗较多,收费管理重复与空档同时存在;二是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与标准管理分开,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与“服务性收费”分裂,行政事业性收费与基金分开,人为割裂收费管理的内在联系,实际操作中难以区分,不便管理;三是一些行政事业性单位搞有偿服务,实行服务性收费,出现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之后或行政事业性收费不能审批的项目,作为服务性收费出现,加大乱收费治理难度。
(三)管理混乱。非税收入大多分散在部门单位管理,政府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财政资金的收入信息,无法统筹调节其在各部门中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我国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方面尚未制定统一的法律或行政法规。《预算法》以及《预算法实施条例》基本不涉及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内容。当前,有关非税收入管理的规章制度大多是一些政府部门分散或联合发文的决定、办法等,法律级次较低,不易协调,实际贯彻执行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2、缺乏统一的分类口径。财政部收支科目分类改革方案将非税收入分为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及其他收入八类。各省市分类各不相同,以法律形式规定非税收入分类口径、科学划分非税收入范围是做好非税收入征收和统计工作的基础。
二、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对策政府非税收入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长期积累形成的。从长远看,必须深化经济、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管理法律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非税收入管理不规范的深层次矛盾,建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科学、规范、有序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从近期看,应当积极总结非税收入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非税收入管理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
(一)建立统一的财政体系。从非税收入的属性来看,与税收收入同属于财政性资金。非税收入的征管主体只能是代表政府管理财政的财政部门。因此,各级政府应从规范各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角度出发,确定财政部门在非税收入征管中的地位,一方面清理整顿非税收入项目。坚决取缔一切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等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将一些政府性基金和附加收入改为税收收入。另一方面将一切履行政府职能的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取消预算外范畴及其管理办法,建立财政预算内多种管理方式和管理办法的新财政体系。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切断各个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与收费之间的直接联系,将收费使用权与收费所有权相分离。变收费主体多元化为一元化,有利于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
(二)建立严格的法律体系。法制是约束政府财力分配的最有力的手段。我国政府财政也只有从法制建设入手,建立各项切实可行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来规范和约束非税收入的项目审批、标准制定、征收权限、资金分配等监督检查各项工作。用法律规范非税收入征收主体、业务流程和征收行为,即所有的非税收入项目的收取,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才能杜绝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等问题的出现,达到非税收入管理的目的。
(三)建立科学的统计体系。政府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已经从“拾遗补缺”演变为占据“半壁江山”。管理规模巨大的非税收入已成为各级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推进依法理财的重要内容,而宏观管理决策有赖于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及时的非
税收入统计报表体系的建立。必须运用科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对非税收入基础数据资料的搜集汇总、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为客观认识非税收入的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进行非税收入规范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建立非税收入统计报表体系,一方面可提高非税收入管理透明度,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公众通过了解非税收入状况及其使用情况可增进对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规范的非税收入统计报表体系,财政部门对政府非税收入及其发展趋势了如指掌,能更合理地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三、加强无线电管理部门非税收入管理的几点思考为更好地管理好国家无线电频谱资源,促进无线电通信事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我们围绕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使财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特别是市政府、财政部门关于实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下发后,我们按照文件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为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做好基础工作
1、进行非税收入项目的清理和上报。为切实做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对本部门的非税收入项目进行了清理,上报行政事业性收费(频率占用费、设备检测费)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门面房租金)等项目,并得到财政部门的批准。
2、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掌握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要领,学习网上申领、开具票据的操作流程。
3、建立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网络。一是选定收缴代理银行;二是通过政府采购购置非税收入收缴专用计算机和打印机;三是申请并领取非税收入专用票据。
(二)做好宣传工作。非税收入管理是个全新的话题,是对预算资金的延伸和拓展,其外延已扩大到除税收外的所有收入。在进行收费时,要利用征收的机会向设台单位宣传非税收入管理的政策,介绍缴款程序,说明从开票到缴费的时间要求有所提高,以获得缴费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三)做到规范征收
1、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的管理。严格按照核定项目、标准收费,坚决把好票据领用、使用、缴销关,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2、加大非税收入的征收力度。从落实政府非税收入的各项政策到征收入库都必须实行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政策,做到应收尽收,保证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单位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的支付。
(四)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科学编制部门收支预算,将非税收入纳入收入预算,每月将所收全额缴入国库;支出由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按部门预算计划拨付。
第五篇: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
财综[2005]858号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及时准确地办理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划解、退还等结算业务,根据《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184号)以及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以下简称执收单位)办理政府非税收入收缴事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利用国有资源或者国有资产、提供特定服务收取的税收以外的财政资金,包括: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政府性基金;
(三)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五)彩票公益金;
(六)罚没收入;
(七)其他政府非税收入。
政府非税收入具体项目政策界定,按《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规定执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收缴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对当地金融机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结算业务的管理和监督,并对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的归集、记录、结算业务进行监督。
第二章 代理银行
第五条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缴分离制度。未经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执收单位不得当场收取政府非税收入现款,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 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确定,有代理收付款项业务的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银行”),均可作为政府非税收入的代理银行。代理银行按照前款规定确定后,由财政部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代理银行开设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用于归集、记录、结算政府非税收入款项。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依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当地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开立专用存款账户,按银行专用存款账户管理。
第八条 财政部门应与代理银行签定《委托代理协议书》。
《委托代理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一)财政部门和代理银行的名称、地址以及负责人姓名;
(二)代理银行主办行(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的开户行)的名称、地址和负责人姓名;
(三)代理银行代收网点的名称、地址;
(四)代理收款方式;
(五)代收资金划转和对帐方式;
(六)服务质量要求;
(七)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代理银行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委托代理协议书》要求,办理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汇划以及信息反馈等业务。
第三章 收入收缴
第九条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实行直接缴款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直接缴款是由缴款义务人(以下简称“缴款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持执收单位开具的《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式样见附件1),直接将款项缴入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集中汇缴是经同级财政部门或其所属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批准,由执收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将所收现款在5日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汇总开具《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集中缴入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
第十条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是缴款人缴纳政府非税收入款项的合法凭证,也是银行办理政府非税收入结算的依据。《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严禁涂改。银行在办理结算业务中接到要素齐全的《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应予受理,不得拒收。
第十一条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套印财政部监制的“财政票据监制章”,并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在省内使用。同城结算的通过票据交换系统清算资金,异地的视同汇兑凭证办理。
第十三条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由执收单位负责填写。《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一式六联。第一联:银行盖章后退缴款人作缴款凭证;第二联:缴款人开户银行作借方凭证(现金缴款的,由银行留存);第三联:收款人开户银行作贷方凭证;第四联:银行收款盖章后,由缴款人或代理银行退执收单位;第五联:执收单位给缴款人的收据;第六联:执收单位的存根。
第十四条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的付款期为5天(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超过付款期的凭证无效。《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既可用于转账,也可缴纳现金。采取转账方式缴款且缴款人开户银行是政府非税收入代理银行的,款项应直接缴入财政部门在该行开设的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采取转账方式缴款且缴款人开户银行不是政府非税收入代理银行的,以及采用现金方式缴款的,款项缴入缴款人或者执收单位选择的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
第十五条 实行直接缴款的,执收单位开具《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后,缴款人持《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到银行缴款。采用转账方式缴款的,缴款人在《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第二联加盖缴款人预留银行印鉴后,持第一至四联到缴款人开户银行缴款。采用现金方式缴款的,按照就近缴款原则,缴款人持第一至四联到指定的代理银行任意一个营业网点缴款。
受理银行收到缴款人提交的《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第一至四联,应当认真审查: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票据联数是否齐全;是否在付款期内;是否按规定加盖了印章;缴款人账号、户名是否相符(现金缴付的,不填写缴款人账号及开户银行)。受理银行为政府非税收入代理银行的,还应审核《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校验码是否正确。经审查无误,并确定缴款人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支付,在第一联、第四联凭证上加盖章戳交给缴款人,以第二联作借方凭证;缴款人将加盖银行章戳后的第四联退执收单位。执收单位在款项到达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后,需在第五联加盖印章交缴款人,并办理相关业务。
第十六条 实行集中汇缴的,由执收单位向缴款人开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政府非税收入专用票据,当场收取现款。执收单位按收入项目汇总填制《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将所收款项在规定时间内缴入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
第十七条 省外以银行汇兑结算方式缴款的,缴款人应在汇款用途栏简要注明“执收单位名称和缴款项目”(其字数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第十八条 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内的资金,由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每周四(节假日除外)划解国库或财政专户。每周四营业终了,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余额为零。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应按规定分收入级次、科目类别,汇总填制《一般缴款书》(式样见附件2)解缴国库;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的有关科目使用、级次划分等有关规定及时报送国库备案。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按照执收单位、收入项目,汇总填制《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每周四划解财政专户,并向财政专户传递相关明细信息。
第十九条 受理银行是政府非税收入代理银行的,由受理银行按规定录入《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相关信息。受理银行不是政府非税收入代理银行的,由受理银行通过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将《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提交执收单位或缴款人选择的政府非税收入代理银行主办行。收到政府非税收入款项的政府非税收入代理银行主办行,以第三联凭证作贷方凭证,并按规定录入《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相关信息。省外以银行汇兑结算方式缴款的,政府非税收入代理银行主办行在款项到达“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后,应通知执收单位,并根据其开具的《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补录相关信息。政府非税收入代理银行主办行应及时向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传递有关电子信息,按执收单位分项目报送日报、旬报和月报。
第四章 收入退还
第二十条 政府非税收入缴入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后,需要退还的,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属于下列范围的,可以办理收入退还:
(一)依法收取的待结算收入,符合有关规定需要退还的;
(二)依法确认为误征、多征的政府非税收入款项需要退还的。
第二十一条 政府非税收入退还,应按规定程序报经本级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分别处理。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退付由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按国库会计管理有关规定办理;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退还由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办理,使用《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退还书》(式样见附件3),代理银行据此办理收入退还结算。政府非税收入退还原则上实行转账结算,原以现金方式缴款且缴款人为个人的,经批准可退还现金。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退还书》一式五联。第一联:付款银行交给付款人的回单;第二联:付款银行作借方凭证;第三联:收款银行作贷方凭证;第四联:收款人开户银行给收款人的收账通知;第五联:付款人交执收单位。退还现金时,收款人账号及开户银行不填写,但收款人或委托代理人须在《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退还书》第一、二联背面填写本人身份证号码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号码,财政部门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须认真审核,付款银行审核无误后付款。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和执收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 受理银行违反规定向外签发《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回单的,按人民银行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和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负责解释。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五条 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核算操作等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