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职教模式研究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19-11-04 11:0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工职教模式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工职教模式研究论文》。

第一篇:电工职教模式研究论文

一、《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面临严峻考验。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尤其是跨入新世纪后,生源数量减少,而普通大学连年扩招,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很多方面基础下滑严重,而《电工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数学基础、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要求较高,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学生听不懂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对课堂教学越来越没有兴趣、提不起精神,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其结果是老师在上面讲,除占极少数的“好学生”努力坚持外,大部分学生睡觉、看课外书、甚至嬉闹,这种局面我想用老师、学生“两败俱伤”来形容也不算过分。

2、社会需求驱使我们进行课程改革。根据多年来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映实践动手能力薄弱,而用人单位在专业方面往往首先要求的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其次才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很多时候动手能力决定着是否满足岗位要求,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则可能更多的是影响将来的发展。近些年就业竞争很激烈,企业希望新员工不需要培训或者更少的培训就能上岗,也就是有人提出了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零距离衔接的要求,尽管这种提法存在争议,但是从企业追求效益的角度考虑也很自然,也就是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路在何方

1、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将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简化并应用到中等职业教育中,这种现象有其历史性,也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基层岗位工作需要大量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而且还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中、高级劳动者。在这种形势下,担负着培养中高级技能劳动者的职业教育显然不能继续延用普通教育培养学术性和工程型人才的大学课程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已经有人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明确了职教与普教的培养目标有本质的区别:普教培养的是学术性和工程型的人才,而职教培养的是技术性和技能型人才。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二者课程教学模式、方法的不同,戴士弘教授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书中将普教的大学阶段课程教学归纳为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以逻辑为载体;而职业教育则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这些都为我们指明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2、《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

首先,《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要打破知识体系的观念。一直以来大家对教学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也有一些收获,但是我认为这些尝试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能会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课时,简化理论知识,但是这种改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电工技术基础》教学重理论(不等于轻实践)的思想,我认为这将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理论知识的教学应该本着为后续课打基础为目的,以够用为原则。其次,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极其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我们的学生不仅仅是数学基础、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而且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老师讲课没有兴趣、缺乏耐心、缺乏信心、厌学等等这样一些特征。经常跟学生接触不难发现很多课堂上“不听讲、不听话”的学生在课下有礼貌、懂规矩,简直判若两人,我想课上课下学生反差极大的表现反映出学生并非没有积极向上的一面,课堂上表现差的原因很大程度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对这些学生不适用,没有激发这些学生们的兴趣,因为我们明白:兴趣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另外《电工技术基础》一般在一年级开设,学生在低年级阶段不单单是学习专注度不够、理解力较弱,还有逆反心理特征,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地方。

三、《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本人从事《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多年,教学过程中亦不断地摸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结合以上的分析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从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筛选、内容编排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探索。

1、教学模式:以实验实训为主、理论知识学习为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讲解为辅。从根本上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抓住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教学过程主要安排在实验实训室进行,训练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不单独讲解理论知识,而是将其渗透在项目训练中。比如万用表使用项目,一方面训练同学们正确使用万用表,另一方面将欧姆定律、电阻串并联等理论知识渗透到项目中。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出理论知识,老师的工作重点是设计课程内容,辅导学生操作,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方法:理论知识的教学避免抽象的讲解,尽量投其所好。熟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投其所好是激发同学们对课程的兴趣。《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一般是低年级开设,我校五年制高职是在一年级开设本课程,前面已提到此阶段学生的一些特征,所以课程的趣味性对他们很重要。比如在学习电感元件特性时让他们搭建电感与灯泡串联电路,观察电路接通时灯泡亮度变化学习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特性,同学们对灯泡亮度变化这种现象颇感兴趣(发现有同学偷偷拿出手机拍摄此过程),再借助一些问题进行引导使同学们对这个抽象特性留下较具体、形象的理解。用比喻是将抽象内容形象化的又一方法,对电容元件的电容值C、极板上电量Q与电容两端电压U三者之间关系我是用容器充气作为比喻进行的讲解,将电容值C比喻成容器的容积,极板上电量Q比喻成容器中冲入的气体量,电容两端电压U比喻成容器中的气压,虽然没有借助实践手段但同学们还是很快理解了电容值C、极板上电量Q与电容两端电压U三者之间关系。再比如学习万用表的使用时,同学们会用万用表随意测量身边的物品,对此好奇心老师如果不是制止而是鼓励、引导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要求同学们按自己的喜好测量,只是要把测量情况填入表格,再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诸如被测物品导电性能、人体电阻与耐压关系等常识性内容。这样让学生的兴致带领学生迈入课程的门槛并使学习变得比较轻松愉跃。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除非涉及安全问题尽量避免采取严令禁止的命令式教学,否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造成打击,引导是非常好的选择。

3、内容的筛选、编排。

1)打破知识体系的观念。在过去的几届《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我们已经根据自动化技术和机电技术专业所开设课程的情况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电机变压器知识并入电机课中集中学习,本课程则定位成主要为后续课程打基础。本学期对教学内容进一步调整,以够用为原则,以指导实践为目的,对电路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简化,磁路部分理论知识调整为学习电感、电容元件构造、原理、特性及应用等基础知识。

2)步步为营。在内容编排时,难易程度值得仔细考虑,尤其是难度不能过大,否则学生学不会,老师也会很累,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将学生能力的训练划分等级,从易到难,逐渐增加训练内容的复杂程度。一、二年级还处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阶段,训练方式以模仿、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和分组协作完成为主。训练内容则从基础开始,比如检查电路是否形成通路刚开始只是检查一根导线或者是一个元件,再慢慢增加线路的组成;再如,训练同学们读图的能力,先是按图连接非常基本的电路,再加大电路图的复杂程度,还可以反向训练,即先按老师的要求连接好电路,再绘制电路图,经过长期训练,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

结束语

以上所述《电工技术基础》的教学模式是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之谈,虽然并不系统,但是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响来看确实合理有效,今后对《电工技术基础》的教学探索我认为从学习兴趣方面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可以更多借助多媒体手段,从应用角度一方面可以对毕业生做一些跟踪调查,另一方面走访企业明确社会需求,为内容编排寻求依据。

第二篇:职教论文

我们职教中心,自联合办学以来,四年多的时间,大家齐心协力,在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顺利地渡过了艰难的磨合期、调整期和适应期。到现在应该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尽管和全国、全疆其他职业学校一样,我们也遇到了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经费困难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但从总体而言,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大多在预料之中,有些方面带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一是当前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社会经济处在转型时期,为之服务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必须与其相适应,同样也有一个改革、转型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前的一些新情况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二是普通高中适度的发展是一个客观需要。当前经济不景气,就业压力大,人民群众送自己的子女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将来谋求更好的就业岗位,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三是学校招生数量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质量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过去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比较多地强调外延的扩大,强调发展规模和数量,这在当时讲是需要的。但在发展到今天,仍然去追求数量的扩大,而不去充分各方面的条件,不去提高办学的水平和质量,最终是发展不起来的。所以说,我们现在把职业教育从扩大外延转变到主要扩大内涵,具体讲是提升自己的层次,应该说是时候了。我们讲的提升层次,不是一般意义上霁学校升格,不只是讲要发展高等层次,更主要的是提升学校办学的档次和水平。如果还一味追求数量,而质量上不去,就会误人子弟。所以我认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是要苦练内功,提升层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努力提高水平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当然,对当前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思想上一些模糊认识,一些放松工作的现象,一些走回头路的做法,更要引起高度重视。少招几个学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怨天忧人,悲观失望,失去工作信心。所以对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概括起来是三句话:思想不乱,方针不变,力度不减。思想不乱。就是不能偏离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一贯方针政策。当前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刚刚结束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只要思想不滑波,办法总比困难多,智慧总比障碍多。方针不变。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不变;二是整个职业教育发展,以中等层次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方针不变;三是重点面向农村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不变。四是把培训作为学校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方针不变。力度不减。就是工作力度不减,工作不能放松。实践证明,抓与不抓,大不一样,稍有放松,职业教育就会下滑,学校就会面临关门的危险。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每一个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切身利益。作为中心主任、校长,我感到责任重于泰山,如履薄冰。早在1999年,学校就提出了“9910”规划。规划的很多目标我们已经达到或正在达到。作为新任校长,我将继续执行和不断完善这个规划。为此,我在这里抛砖引玉,提出今后三年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思路和设想。一个目标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具体说就是尽快达到合格学校的标准,力争成为自治区重点中专学校,如果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向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目标冲击。二个着力点:一是生源。生源就是财源。没有学生,教师不成其为教师,员工不成其为员工,校长不成其为校长,学校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一方面要下大力气解决“进口”不畅,“出口”受阻的问题,狠狠疏通进口、出口两道口子,实现招生难、学生就业难的有效突围;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各类成人培训,敞开校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各类“短、平、快”的培训工作,广开财路。二是质量。在全球化新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中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赢家通吃”的局面。而原先处于众多分割的小市场上的胜利者则逐渐成为日益统一的大市场上的陪衬或失败者。此时,谁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去提供质量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谁就能够取得更大范围内的成功。教育也是如此。如何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最佳的选择是调整我们的质量观。传统的质量管理推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但这仅仅是质量管理的最低要求,它只能维持生存而不能发展。在新经济时代,学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的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而新型的质量观倡导:提高质量是学校的社会责任。要求人人都要以“利他、利已合一”为基本思想,通过对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的贡献最终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传统的质量观仅仅是一种“符合性质量”,追求的是培养的学生合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出发点又转向了社会,于是产生了“适用性质量”的概念,学校的质量观必然又要转变为以社会满意为目标。没有质量,就没有形象,没有形象就没有生源。因此,必须外树形象,内抓管理。优化形象,促进发展。良好的学校形象有助于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所谓形象,通俗的廉洁就是“口碑效应”,这是办教育必须拥有的资源。要想办好一所学校,需要拥有众多的资源并加以整合,除了管理、师资、校舍、教学设备等等之外,“口碑效应”是办学者必须拥有而且应该持续追求的资源。如果认真地推敲,口碑应该算是办学成功的最高境界。五千年中华文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重名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众多家长来说,让自己的子女选择一所学校,绝对不会仅仅看重那里优越的条件、庞大的规模、优良的校舍,他们必定会对学校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敬业精神,特别是他们会把学校培养出多少人才这样的量化指标放在选择的首位。而他们知晓这一切的重要途径,就是学校在社会的声誉、形象,或者说是口碑。有人认为,口碑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强化宣传所取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办教育不比做产品,仅靠广告宣传绝对无法赢得口碑。口碑必须靠众多的、长期积累下来的、值得称道的量化数据以及鲜活的、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实来获得。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成为买方市场时,只有那些学校形象和学生质量形象好的学校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会受到家长、学生和社会公众的表面眯。形象力是学校参与竞争的一个基本条件。学校具有良好的形象就会具有强大的感如力和影响力,在家长、学生和社会公众心目中就会产生独特的形象魅力。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才可以行到更多的回报。管理问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老话常说常新。管理的优劣决定学校的优劣,而且决定学校的生存。管理就是落实。抓管理就是对既定方针、政策具体细化的落实。方针、政策再好,不去落实,只是一纸空文。管理就是挖潜。我们要眼睛向内找差距,抓管理是直接而又明显的潜力所在、效益所在。管理中自有“黄金屋”。要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在教育的市场夹缝中,我们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自身发展理念。“不求最大”可以使我们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路径及目标,得以集中力量形成拳头,开辟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但求最好”使我们必须不断建立更新的工作及发展目标。“但求最好”意味着永不自满的不断自我超越,意味着不断的自身创新。市场竞争的发展必然形成挑剔的买方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促使学校得以不断地塑造,得以从弱小之中站稳脚跟并取得发展。逐步形成一个不断探寻、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创新的学校管理机制。在这两个着力点上,要出重拳,坚持峡谷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必须一抓到底,直至大见成效。三个围绕:围绕市场。围绕市场办学,培养实用人才。离开了市场,就等于失去了市场,学校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我们一个总的原则是按需培养,按学培养。社会需求什么人才,企业需求什么人才,岗位需求人才,职业需求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围绕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和困难的现实途径。发展是我们中心、我们学校的第一要务。要克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得过且过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通过改革、改组、改造“三改”联动,合理整合资源,消除一切束缚学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我们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是改革中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困难。只有用改革和发展来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任何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围绕学校的发展来展开。围绕学生。学校曾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理念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原理,至今仍是时髦的,也是可操作的。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体,永远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围绕学生这个中心点来开展我们学生的工作,才能真正的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的有的放矢。四项建设。一是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培育学校精神塑造鲜明的个性。随着学校被推向市场,其生存和发展将完全由市场来选择。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来支撑。因此,强化制度建设,培育学校精神,塑造鲜明的个性势在必行。第一,强烈的团队意识。即引导师生员工把学校的命运与个人的利益和前途紧密相连,形成风险同当、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教职员工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起着决定作用。我们认为,管理一所学校实际上是不断地塑造一所学校的人,塑造一个进取拼搏的团队,这是一所学校群体人的知识、能力、理念不断提升的过程。相对硬件的建设这要难得多,它也决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俗话讲“成事在人,败事变人”。有好的硬件未必能有好的教育质量,产生好的效益。教职工是学校之本,与教职工相比,先进的装备不过是先进的工具。我们要把教职工的素质的提高、发展作为学校之本。第二,科学的激励机制。即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氛围,激励教职工参与竞争,使优胜劣汰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出教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要增强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意识。第三,坚定的目标追求。即把学校的奋斗目标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引导教职工锲而不舍地为目标的实现而奋斗,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二是师资建设。其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1)本科学历达标率;(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即既是教师,又是专业技师;(3)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实现“三有”,即使广大教师有动力、有压力、有能力。三是专业建设。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学生未来的职业。学校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首先反映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上。专业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研究市场,进行职业分析,明确专业调整方向。一方面是适应性调整,主要是在同一专业名称下调整技术方向,引进最新技术;另一方面是创新性调整,表现为整个专业的重要设置。在专业建设上要抓住三点:骨干专业;专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专业。通过专业建设实现“宽基础、活模块、多资格”,提高学生全面适应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充实高新设备,建设和装备骨干专业。专业实验设备、设施必须高起点、高质量、较齐备、较先进。实习厂(场)、生产线、工位、仪器等设备添置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其质量和先进程度应居于当时当地的领先地位。学校要集中财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建设实施、实训基地上,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五字方针:凝。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全校教职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增强团结拼搏的凝聚力。活。一是思想要活。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二是专业设置要围绕市场转活。要加强新型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力创专业品牌。三是学制要活。办好长班和短班。四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活。要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突出职教特色。五是办学路子要活。全方位与企业联网挂勾,积极寻求新的生源增长点,不断拓宽就业门路。改。改革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者上,庸者下。改革分配配制度,引入激励制度,增强办学活力。与人不相干的管理不是管理,不角及人的利益的改革不是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及改革总是涉及各种人员利益的调整及重组。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新的用工、晋级、工资、福利制度的实施,将结束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历史,给各种人员凭学识、能力、成绩上岗晋升的公平机会。公

平是科学及有效管理的灵魂。我们的管理及改革总是努力从公平的原则出发,落脚于公平的操作实践。今后,要不断地完善分配体制,使其更多地体现劳动技术复杂程度、劳动成果价值含量,形成激励机制。教职工的劳动价值决定学校的价值,劳动不值钱,劳动的产品最终不会值钱。那种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那种缺乏勤奋进取的精神,处于消极应付的状况,那种“软、懒、散”、“等、靠、要”的状况,必须得到治理。严。即管理要严。工作目标要高,工作纪律、工作责任和工作考评要严,工作失误惩处从严。然而,加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严”字所能解决的。“严”可以把人、事、物都管死,可以避免很多小问题的发生。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制约了的发挥、提高及发展。如此,小问题是少了,大问题就会多了,离开了教职员工的发挥及发展,学校就没有活力,也就没有生命力。因此,我们要赋予“严”更新的含义,把“严”更多地用于对教职工的引导,较少地用于对教职员工的约束。“工作的权利在于认真负责”,“做出你的最好水平”,这就是我们对教职员工的严要求。因为学校不做出最好水平,不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社会,将丧失市场,也就丧失生存的权利。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认真负责、勤奋工作的管理运行机制,由此,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难点,就会有很多教职员工主动想办法去解决,有更多的教职员工以不断创新的姿态努力推进各方面的工作。苦。工作待遇苦。要求全体教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倡导奉献精神,树立共同克服困难的思想,增强办好办活学校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我们转变办学观念,按照市场的需求,开拓新思路,研究新变化,适应新要求;只要我们正视困难,振奋精神,坚定信心,锐意改革;只我们抓住机遇,团结一心,大力唱响学校改革和振兴的主旋律,我们学校就一定能办出新特色,做出新贡献,我们学校就一定会迎来灿烂的曙光,再创辉煌!

第三篇:职教论文

我们职教中心,自联合办学以来,四年多的时间,大家齐心协力,在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顺利地渡过了艰难的磨合期、调整期和适应期。到现在应该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尽管和全国、全疆其他职业学校一样,我们也遇到了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经费困难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但从总体而言,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大多在预料之中,有些方面带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一是当前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社会经济处在转型时期,为之服务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必须与其相适应,同样也有一个改革、转型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前的一些新情况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二是普通高中适度的发展是一个客观需要。当前经济不景气,就业压力大,人民群众送自己的子女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将来谋求更好的就业岗位,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三是学校招生数量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质量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过去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比较多地强调外延的扩大,强调发展规模和数量,这在当时讲是需要的。但在发展到今天,仍然去追求数量的扩大,而不去充分各方面的条件,不去提高办学的水平和质量,最终是发展不起来的。所以说,我们现在把职业教育从扩大外延转变到主要扩大内涵,具体讲是提升自己的层次,应该说是时候了。我们讲的提升层次,不是一般意义上霁学校升格,不只是讲要发展高等层次,更主要的是提升学校办学的档次和水平。如果还一味追求数量,而质量上不去,就会误人子弟。所以我认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是要苦练内功,提升层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努力提高水平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当然,对当前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思想上一些模糊认识,一些放松工作的现象,一些走回头路的做法,更要引起高度重视。少招几个学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怨天忧人,悲观失望,失去工作信心。所以对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概括起来是三句话:思想不乱,方针不变,力度不减。思想不乱。就是不能偏离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一贯方针政策。当前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刚刚结束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只要思想不滑波,办法总比困难多,智慧总比障碍多。方针不变。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不变;二是整个职业教育发展,以中等层次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方针不变;三是重点面向农村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不变。四是把培训作为学校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方针不变。力度不减。就是工作力度不减,工作不能放松。实践证明,抓与不抓,大不一样,稍有放松,职业教育就会下滑,学校就会面临关门的危险。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每一个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切身利益。作为中心主任、校长,我感到责任重于泰山,如履薄冰。早在1999年,学校就提出了“9910”规划。规划的很多目标我们已经达到或正在达到。作为新任校长,我将继续执行和不断完善这个规划。为此,我在这里抛砖引玉,提出今后三年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思路和设想。一个目标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具体说就是尽快达到合格学校的标准,力争成为自治区重点中专学校,如果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向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目标冲击。二个着力点:一是生源。生源就是财源。没有学生,教师不成其为教师,员工不成其为员工,校长不成其为校长,学校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一方面要下大力气解决“进口”不畅,“出口”受阻的问题,狠狠疏通进口、出口两道口子,实现招生难、学生就业难的有效突围;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各类成人培训,敞开校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各类“短、平、快”的培训工作,广开财路。二是质量。在全球化新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中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赢家通吃”的局面。而原先处于众多分割的小市场上的胜利者则逐渐成为日益统一的大市场上的陪衬或失败者。此时,谁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去提供质量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谁就能够取得更大范围内的成功。教育也是如此。如何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最佳的选择是调整我们的质量观。传统的质量管理推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但这仅仅是质量管理的最低要求,它只能维持生存而不能发展。在新经济时代,学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的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而新型的质量观倡导:提高质量是学校的社会责任。要求人人都要以“利他、利已合一”为基本思想,通过对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的贡献最终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传统的质量观仅仅是一种“符合性质量”,追求的是培养的学生合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出发点又转向了社会,于是产生了“适用性质量”的概念,学校的质量观必然又要转变为以社会满意为目标。没有质量,就没有形象,没有形象就没有生源。因此,必须外树形象,内抓管理。优化形象,促进发展。良好的学校形象有助于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所谓形象,通俗的廉洁就是“口碑效应”,这是办教育必须拥有的资源。要想办好一所学校,需要拥有众多的资源并加以整合,除了管理、师资、校舍、教学设备等等之外,“口碑效应”是办学者必须拥有而且应该持续追求的资源。如果认真地推敲,口碑应该算是办学成功的最高境界。五千年中华文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重名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众多家长来说,让自己的子女选择一所学校,绝对不会仅仅看重那里优越的条件、庞大的规模、优良的校舍,他们必定会对学校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敬业精神,特别是他们会把学校培养出多少人才这样的量化指标放在选择的首位。而他们知晓这一切的重要途径,就是学校在社会的声誉、形象,或者说是口碑。有人认为,口碑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强化宣传所取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办教育不比做产品,仅靠广告宣传绝对无法赢得口碑。口碑必须靠众多的、长期积累下来的、值得称道的量化数据以及鲜活的、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实来获得。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成为买方市场时,只有那些学校形象和学生质量形象好的学校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会受到家长、学生和社会公众的表面眯。形象力是学校参与竞争的一个基本条件。学校具有良好的形象就会具有强大的感如力和影响力,在家长、学生和社会公众心目中就会产生独特的形象魅力。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才可以行到更多的回报。管理问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老话常说常新。管理的优劣决定学校的优劣,而且决定学校的生存。管理就是落实。抓管理就是对既定方针、政策具体细化的落实。方针、政策再好,不去落实,只是一纸空文。管理就是挖潜。我们要眼睛向内找差距,抓管理是直接而又明显的潜力所在、效益所在。管理中自有“黄金屋”。要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在教育的市场夹缝中,我们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自身发展理念。“不求最大”可以使我们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路径及目标,得以集中力量形成拳头,开辟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但求最好”使我们必须不断建立更新的工作及发展目标。“但求最好”意味着永不自满的不断自我超越,意味着不断的自身创新。市场竞争的发展必然形成挑剔的买方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促使学校得以不断地塑造,得以从弱小之中站稳脚跟并取得发展。逐步形成一个不断探寻、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创新的学校管理机制。在这两个着力点上,要出重拳,坚持峡谷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必须一抓到底,直至大见成效。三个围绕:围绕市场。围绕市场办学,培养实用人才。离开了市场,就等于失去了市场,学校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我们一个总的原则是按需培养,按学培养。社会需求什么人才,企业需求什么人才,岗位需求人才,职业需求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围绕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和困难的现实途径。发展是我们中心、我们学校的第一要务。要克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得过且过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通过改革、改组、改造“三改”联动,合理整合资源,消除一切束缚学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我们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是改革中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困难。只有用改革和发展来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任何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围绕学校的发展来展开。围绕学生。学校曾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理念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原理,至今仍是时髦的,也是可操作的。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体,永远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围绕学生这个中心点来开展我们学生的工作,才能真正的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的有的放矢。四项建设。一是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培育学校精神塑造鲜明的个性。随着学校被推向市场,其生存和发展将完全由市场来选择。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来支撑。因此,强化制度建设,培育学校精神,塑造鲜明的个性势在必行。第一,强烈的团队意识。即引导师生员工把学校的命运与个人的利益和前途紧密相连,形成风险同当、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教职员工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起着决定作用。我们认为,管理一所学校实际上是不断地塑造一所学校的人,塑造一个进取拼搏的团队,这是一所学校群体人的知识、能力、理念不断提升的过程。相对硬件的建设这要难得多,它也决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俗话讲“成事在人,败事变人”。有好的硬件未必能有好的教育质量,产生好的效益。教职工是学校之本,与教职工相比,先进的装备不过是先进的工具。我们要把教职工的素质的提高、发展作为学校之本。第二,科学的激励机制。即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氛围,激励教职工参与竞争,使优胜劣汰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出教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要增强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意识。第三,坚定的目标追求。即把学校的奋斗目标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引导教职工锲而不舍地为目标的实现而奋斗,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二是师资建设。其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1)本科学历达标率;(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即既是教师,又是专业技师;(3)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实现“三有”,即使广大教师有动力、有压力、有能力。三是专业建设。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学生未来的职业。学校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首先反映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上。专业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研究市场,进行职业分析,明确专业调整方向。一方面是适应性调整,主要是在同一专业名称下调整技术方向,引进最新技术;另一方面是创新性调整,表现为整个专业的重要设置。在专业建设上要抓住三点:骨干专业;专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专业。通过专业建设实现“宽基础、活模块、多资格”,提高学生全面适应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充实高新设备,建设和装备骨干专业。专业实验设备、设施必须高起点、高质量、较齐备、较先进。实习厂(场)、生产线、工位、仪器等设备添置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其质量和先进程度应居于当时当地的领先地位。学校要集中财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建设实施、实训基地上,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五字方针:凝。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全校教职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增强团结拼搏的凝聚力。活。一是思想要活。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二是专业设置要围绕市场转活。要加强新型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力创专业品牌。三是学制要活。办好长班和短班。四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活。要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突出职教特色。五是办学路子要活。全方位与企业联网挂勾,积极寻求新的生源增长点,不断拓宽就业门路。改。改革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者上,庸者下。改革分配配制度,引入激励制度,增强办学活力。与人不相干的管理不是管理,不角及人的利益的改革不是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及改革总是涉及各种人员利益的调整及重组。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新的用工、晋级、工资、福利制度的实施,将结束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历史,给各种人员凭学识、能力、成绩上岗晋升的公平机会。公

第四篇:职教论文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本文着力探讨了在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的新课程改革之际,美术教学要用素质教育的眼光和尺度对传统美术教育进行重新审视,纠其偏失,对新时期美术课程教育的目的任务及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定位,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措施和手段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等问题,以期让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焕发出新活力。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美术教育策略

近年来,由于我们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正面领新的机遇与挑战。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学校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结果导致中等职业学校中的美术教育“惨淡经营、气氛沉闷”。

目前,以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的新课程改革给美术教学带来重新整合的机遇。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新课改的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笔者有意就目前职业学校美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并尝试制定一定的策略,希望能对改变目前美术教学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学往往无法发挥这样的功能。这是因为:

(一)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录取分数线低,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好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就读美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是没有什么美术基础,甚至对美术没有什么兴趣。学生成绩差会影响纪律和思想品德,如果学生对美术没有兴趣,又没有目标和追求,很难将美术学好。

(二)由于我国历史上千年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对人们思维习惯的影响和当前高考制度的现实存在,应试教育思想还深入人心,并且仍作用于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也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因此美术学科难逃成为 “附属品”的命运。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对美术课地位之再认识

职业学校的美术课堂教学应有自己的特点。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将美术看作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家。因此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更要体现美术的人文教育的功能,体现对学生的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并将教育教学活动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中发掘人文内涵。

另外,我们不可误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会一定的绘画等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技能,提高学生造型表现能力,而忽视其美育功能。我们要从教学实践上,突出美术课对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特殊功效,和它对人的智能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独立完整的人作为根本目的。

三、新形势下职业美术课教学策略初探

(一)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术”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教给学生他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职业学校尤其如此。因此,美术教学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任意倾注,而应该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术”,即与学生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美术活动,如欣赏绘画、装饰物的动手制作、设计、创作活动等等。这类知识具有很高的概括性、通用性和适用性,学生掌握和了解生活中的美术,在学习中就能以理带动实践,触类旁通。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无权威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职业学校的学生,因其文化基础的薄弱,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已经是很困难,更不要说对教学教材提出质疑了。因此,我们必须告诉学生教材中的许多作品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需要学生进一步的探索、发现及适当的评价。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使他们顺利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新时代人才。

(三)加强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情商和智商的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见知识和分数,不见人的激情和创造力,学生的智商可能得到了发展,情商却贫乏。这一点,表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尤为明显。因此,美术教学中更应特别注意加强师生间地情感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地情感体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四)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传统教学重教不重学,师生之间缺少交往、缺少互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便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活动。在教学研究中,研究的内容也多是教师“怎么教”,而很少有人去研究学生“怎么学”。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变的被动、压抑、缺少自信,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有鉴于此,我们要彻底改变原来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导演”和“唯一主角”的地位,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戏中的“主角”,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表现,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从而掌握开启美术大门的钥匙。

总之,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真正让美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真正让美术教育从泥沼里走出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书目:

《美育论》杜卫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美术教学论》王大根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美术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五篇:职教论文

新形势下三新人员培训工作的管理和创新

邯郸站调车车间

【摘要】邯郸站调车车间位于邯郸南站,现有职工138名,其中三新人员占职工总数的近二分之一。调车车间在三新人员管理上,积极转变观念,杜绝三新人员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工学矛盾的现象,在职工教育、培训中走精细化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关键词

三新人员

培训

精细化

三新人员管理是铁路基层单位职工培训的重点、难点,新形势下需要职工培训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然而当前各基层单位三新人员管理不容乐观。一、三新人员管理现状

目前三新人员培训采用的是集中培训的方式,这种培训可以提节省培训时间,但内容上针对性不强,工学矛盾集中,学习者精力不集中,人员层次复杂,管理难度大,无效果培训。并且存在“讲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职工教育工作时冷时热,考试抄抄写写,奖励人人皆有,学不学一个样。

在三新人员管理中同样存在重技术培训,轻责任意识教育的现象。在三新人员中普遍存在“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在车间、班组的三新人员学习中只不过到场点个名。部分职工还抱住老观念不放,认为“铁老大”只要四肢发达,有力气就行,不需要什么技术,学技术是知识分子的事,与自己无关。针对此种情况,培训内容往往注重技术技能培训,责任意识教育如蜻蜓点水。部分管理者对三新人员培训观念有差异,对职工培训的认识和理解不够透彻,眼里只看到安全生产。有的甚至认为职工培训可有可无,而看不到职工培训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促进作用,这种观念使职工培训工作难以展开。

二、调车车间三新人员精细化管理的做法

调车车间针对近年来大批复原军人、大、中专院校生补充到铁路运输一线的现状,采取多项措施,强化新职人员教育和盯控,确保现场安全稳定。

一是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共创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新职人员分配到车间后,首先对新职人员进行责任意识的培育,让新职人员感受到自己父母不惜代价,千方百计、费尽心思将子女安排到铁路所付出的艰辛,教育新职人员要认识到自己工作来之不易,到生产岗位后要立足本职,找好坐标,继续发扬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增强责任感,尽快成为一名铁路运输企业的有用人才,更好地实现从一个“兵”到一名铁路工人的转变,正因为这种责任教育,今年大批新职人员中呈现出想干调车的多了,想干车号的少了,在下现场之前,大部分新职人员的责任心与往年相比有了明显增强。这也是历年来表现最明显的一次。

其次车间从部队到铁路运输企业环境的变化开始,对新入路人员讲述当前的铁路形势、铁路运输企业的特点,组织学习车站安全文化理念、车间管理制度,并通过组织观看《生命的呼唤》等人身安全教育片和讲述往年发生的人身事故案例,对全体新职人员进行了生动的人身安全教育。

为确保新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作业安全,在新职人员报到后,车间正职亲自研究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由主管教育副主任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教材,每天对新职人员进行不少于6课时的辅导,并且每旬对新职人员进行考试,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对考试不合格的予以处罚,对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不讲道理的规定),并将此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内容之一。

(软性)车间党支部还制作了“脱下戎装好儿郎,铁路站场创辉煌”“千叮万嘱记心间,把好生命安全关”以及“尊师爱徒、情同手足,学好技术,和睦相处”的横幅和温馨提示牌张贴在车间院内和作业岗点,拉近了师徒距离,融洽了师徒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二是强化过程盯控,确保安全稳定。

在新职人员跟班后,车间干部和值班主任加强对新职人员全过程作业的重点盯控,并对车间干部、值班主任和拉风组长进行量化考核。

车间干部在新职人员下现场20天之内,每天保证有3名干部吃在在现场、盯在现场,午查的干部从8:00盯到15:00,负责夜班点名的干部盯到18:00,另一名值班干部盯到20:00,夜班值班的两名干部一名从20:00盯到2:00,另一名从2:00盯到8:00,确保现场24小时有干部盯在现场。在量化考核上考虑到车间干部有时需要处理车间一些事务,每班盯控新职人员全过程作业定为2-3批,值班主任是专职现场管理人员,每班盯控3-5批,拉风组长因为需要接取和传达计划每班盯控2批,盯控人按格式认真填写《南站运转车间新职人员盯控表》的每一项内容,拉风组长和值班主任每班下班后将《盯控表》交给车间值班干部,值班干部于次日交给车间主任,车间及时采集和掌握新职人员作业中的一些倾向性隐患问题,对盯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判分析,将新职人员作业中发生的隐患问题纳入《新职人员问题库》,制定卡控措施,并将新职人员作业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做为下一步现场检查的重点内容,通过盯控及时发现、解决和消灭了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确保现场安全稳定提供了保证。三是定期组织交流,消除安全隐患。

车间为确保新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作业安全,在新职人员跟班后,每10天组织新职人员召开一次现场作业交流会,会上新职人员人人发言,分别讲述自己在作业中的一些感受、收获和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悬事,并讲清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通过交流会,让新职人员相互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尽快提高自身的技能,及时改正不良习惯,消除安全隐患,例如:乙班8调新职人员xxx在交班会上讲到:在跟班后不久的一个夜班,去钢厂作业时,因为去的次数少,正遇上钢厂机车顶送作业,速度很高,当时很害怕,顿时就提高了注意力,检查这钩车时格外小心,恐怕侵入了机车车辆限界。这件悬事对全体新职人员的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为确保大批新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作业安全夯实基础。

四是召开家属座谈,筑牢第二道防线。

为确保新职人员作业中的人身安全,进一步筑牢人身安全“第二道”防线,几年来车间在新职人员深入现场一个半月左右时间,让新职人员充分了解自己的作业性质和作业环境后,在新职人员在心理和生理上对工作有所感触后,再组织召开新职人员家属座谈会,效果会更好。

新职人员家属座谈会,车间做了充分的准备,车间请了摄影爱好者为新职人员拍摄了现场作业照片,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播放,尽可能让每一名新职人员家属都能看到自己子女作业中的身影,因为今年铁路子弟只占三分之一,路外占三分之二,路内家属都了解铁路的性质和特点,在管理上能起到一定作用,路外家属不了解铁路,在配合车间管理起不到多大作用,因此想提高视频的方式多让路外家属了解一下孩子作业的苦、累、险,同时还请新职人员家属观看《生命的呼唤》等人身安全教育片,向新职人员家属讲述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特点、新职人员作业的性质特点以及路局和车站相关的要求,并对职工家属进行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责任教育,最后邀请全体家属同志们到作业现场作业岗点进行观摩,让职工家属更好地了解子女作业环境,进而更好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五是落实标记作业,卡控作业重点。

车间还根据现场作业特点和新职人员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加强作现场业指导。落实好“标记作业法”,拉风组长要按照计划对新职人员出场作业前进行安全预想,给新职人员讲出作业关键,布置好安全注意事项,标注在计划上,并要求新职人员进行复诵,在新职人员彻底了解作业计划后再出场作业,调车长、拉风组长在作业中做好一句话提示,班组长交班后要对新职人员一班作业进行重点讲评,六是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实作技能。

车间根据新职人员的个人情况和作业进度,还不定期的组织新职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作业模拟演练。加强新职人员的实操技能培训,提高新职人员的实操技能,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尽快让新职人员达到岗位要求,成为铁路运输企业需要的人才,为确保现场安全稳定夯实基础。

七是关心职工生活,做好沟通帮促。

车间在对新职人员严格管理的同时,还注重关心新职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在新职人员集中培训期间,个别新职人员家住较远,车间了解后及时为新职人员解决困难,为家远的新职人员安排午饭并腾出活动室让新职人员午休,同时在单身宿舍紧缺的情况下,车间想方设法为石家庄新职人员安排了住宿,方便了新职人员的工作和学习,解除了新职人员的后顾之忧。

对新提职、改职工作中,车间首先是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日常业绩和工作表现等方面,择优考虑,提职后由主任、书记和主管副主任都逐个进行谈话,对提职人员进行安全、责任教育,并要求提职人员在作业中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好自身形象,带领周围职工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正气,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确保车间的安全生产做出贡献。

三、精细化管理的体会

精细化管理强化了培训过程控制,从整体培训需求确认到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职教、劳资、车间等部门,明确责任,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培训环,环环紧扣,职教责任增加了,培训准确性提高了。培训工作实施主管领导全程跟班听课,现场管理,能力要求提高,工作量增加,培训效果增强。

调车车间对三新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来,取得明显效果。三新人员培训计划,每一个班,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人,职教管理人员实施月报告制度,对上月工作情况进行报告总结,重在查找问题,并制定当月计划,自我评价,自我亮分。通过责任意识教育,增强了责任感,以标准约束自己,彻底改变“说道做不到”、有制度不能落实的现象。凡事有人负责、有闭合是精细化管理的原则,日事日毕,有记录,有考核,是精细化管理的活力,抓落实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下载电工职教模式研究论文(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工职教模式研究论文(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经济下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_职教论文

    摘要:在经济日益全球一体化,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凸显的年代,企业的外部环境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文章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

    商务英语培训模式研究论文

    摘 要 根据商务英语特点和时代要求,在分析了民族地区商务英语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商务英语培训的体系。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商务英语 培训模式1 商务英语的内......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研究论文

    就在电子商务不断为现代商家们洗脑的同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物流对电子商务意味着什么,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也开始受人重视了。什么是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物流有什么特征因为前无......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一、引言社会经过一段发展产生的产品就是职业教育,它是人自身发展的产品,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品。职业教育与社会相互受益,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义务和职责。国家要走上新型......

    汽车营销模式研究论文

    没有顾客,公司毫无存在的意义,公司的一切努力在于满足、维持及吸引顾客。汽车营销模式研究论文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

    电工论文

    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院: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 数字电路的广泛应用和高度发展标志着现代电子技术的水准,电子计算......

    电工论文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建筑企业若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从而谋求更大的发展,建筑施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与应......

    德国职教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5篇范文

    德国职教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教研正能量课改动力源阅读提示|摘要全文字数4900余字,通读用时约10min德国职业教育为“工业4.0”战略实施提供了大量人才,其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