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案例研究论文
研究背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12岁)锋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笔者发现了锋锋的一个创意作品,便萌生了研究创造性表达的想法。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笔者发现了教育过程中忽视儿童创造性表达的现象,并试图通过案例的研究为儿童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切的建议。实验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因此也可以称为测试,这种测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笔者仍然期望通过这种具体的测试清楚呈现关系、特点。笔者的建议中加入了一些做的很好的教学案例,与笔者发现的关系、特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只是因为笔者期望能够探索到一条更为合理的、激发学生创造性表达、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路径。
一、儿童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表达的关系实验一的A部分为:
发挥你的想象,设计一款适合你的闹钟并画下来(画笔的颜色以及纸张的大小自由选择)。笔者给了被试充足的时间进行设计,在创作的过程中,被试避开了笔者的视线,不愿意创造的过程被“看守着”,通过访谈得知,他认为一举一动都被看见会妨碍他的思维。经过了5分钟,纸张上出现了5个图案,最终确定的那款闹钟是名叫“大喇叭”的一个,其余的3个形状类似于老鼠,1个类似于鸭子,但是由于被试自己认为所画的图形不像老鼠和鸭子,因此放弃而选择了较为常见外形的闹钟,只是喇叭部分用了醒目的蓝色,凸显闹钟闹铃的功能,通过访谈得知,他原本的设计是“老鼠闹钟”———不仅有着老鼠的外形,还能够在预设时间里爬到主人身边,给主人踢两下,并发出恐怖的声音,主人伸手去关闹铃,摸到老鼠的毛感到很恐惧,这样才会彻底醒来。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被试的想象与表达产生了冲突而最终选择了较为安全、偏于现实生活的表达,放弃了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实验一的B部分是他在看了笔者展示的三个设计图之后再设计的一个闹钟,通过他的描述可以发现这个名为“电力小助手”的闹钟设计的新颖处在于,这款闹钟必须插在电板上,有电子眼会走,碰到主人就会发电,主人必须找到钥匙锁住才会停止闹钟发电的功能,不过在作品上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钥匙口和电子眼的部分。在这个案例中,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表达明显的不具有一致性,如果只是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是不易发现儿童的一些隐含创意的。要挖掘儿童的创意部分,仍然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和解释权。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也就是说为了让儿童的创意更好地呈现出来,是否要首先培养技能。作品呈现出来的并不是原初的想象,事实上这与我们教育者反复强调基本技能有关,儿童在还没有接触过笔的时候,就开始教授握笔的正确姿势,在想拿笔写字的时候,我们会让他们去临摹好看的字,儿童在没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时,就会刻意追求统一的标准,就如同绘画一样追求“像”的效果,线条的流畅性、笔触的力度性是技法中所强调的,但是这样的标准使儿童不敢去涂鸦,创造性想象没有在涂鸦中得到锻炼,自然在物化过程中会遇到障碍,这就造成了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表达的不一致性,梳理不清的想象最终就会被遗漏和遗忘。
二、儿童创造性表达的特点
1.儿童创造性表达不受干扰。这里的干扰指的是通过案例来影响儿童创造性的表达的干扰。在实验一中,笔者提供案例后,他也是自我发挥,通过触觉来叫醒主人,这与之前的“老鼠”有一定相似之处,还是与自己思路一脉相承。关于闹钟会走,他在1A部分的时候就想到过,因此并未受到案例影响,还有就是插在电板上,会有电子眼去找主人,主人要用钥匙锁住才会停,这些特征都与呈现的案例没有任何联系。实验二是用七巧板或者九巧板拼出任意图案,在这个实验中笔者在他拼出了风筝和雪人之后提供了“火箭”和“箭头号”两个例子,他看完之后再拼仍然是在坚持自己的“风筝”路线与“人物”路线(尽管感叹可以拼这么多其他的东西啊!但他还是在展开自己的思路)。
2.儿童创造性表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实验一中他设计的“大喇叭”闹钟,刻意用耀眼的蓝色来呈现大大的喇叭,象征着音量很大,功能性很强,“电力小助手”闹钟的两根很长很长的电线,象征电的威力。实验二中用九巧板拼出的“雪人”(2B part)的胡子很长,“大力士”(2C part)肌肉很发达,用七巧板拼出的风筝尾巴很长很飘逸(2Apart)。这种夸张化的处理符合儿童思维的直观性、随意性,包含着当代儿童“搞笑”和“搞怪”的欲念和趣味。被试赋予“老鼠”一个“踢”的动作(1Bpart),给了“电力小助手”的“电子眼”(1A part),这些都展示了儿童“泛灵”的心理特征,拟人化的处理也是儿童创造性表达的一种方法。这种“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儿童表现出来的特征,我们不能忽视它们,从儿童本身趣味性体验的角度出发,也许能帮助我们教育者探讨到一种不断激发儿童内在的创造力的途径。
3.儿童创造性表达受表象限制。实验一中的老鼠、鸭子,实验二中的“大力士”和“风筝”,都源于较为丰富的表象储存,表象越熟悉越清晰,创造性表达的就越好。但是被试缺乏对老鼠和鸭子细致的观察,缺乏创造的尝试机会,导致表象模糊,因此在呈现作品时遇到了障碍,相比这些拟人化的作品,“大喇叭”这款没有被他赋予生命的闹钟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机会很多,这一表象更为被试所熟悉,因此,被试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了新颖性并不强的日常闹钟。儿童储存的表象越多,那么供儿童选择进行创作的材料也就越多,儿童创作就会更流畅,但是儿童创作过程的流畅性还取决于表象的清晰度,受表象清晰度的限制。
4.呈现的作品中包含的故事少。在笔者做的测试中,被试几乎没有在作品中讲述故事,只是在实验一中讲述了老鼠叫醒主人的一个情境。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被试的创造性表达追求一种简洁的方式,用取名字的方式概括自己的作品,用讲述一个情境的方式来阐释物品功能,实验也没有规定要讲述一个故事,原因是内发的创造性表达才更有真实性,限定创造的形式会给被试带来压抑紧张的情绪,在紧张的情绪下,创作就失去了自然的状态。尽管这只是个案的调查研究,但实质上反映了部分儿童创造性表达中缺少了内容,缺乏情感体验,儿童创造性表达有很多种形式,不一定需要故事,但是能够考虑故事,一定能够丰富创造性的表达。
三、讨论和建议
1.让儿童亲近自然,教育者寻找空间,提供不同的机会。儿童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前文也提到,儿童创造性表达受表象限制。因此,让儿童接触自然就是必要的,亲近自然才能够储存下丰富的表象,才能对事物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也才有可能有细致观察的机会。人有一项本能那就是发现和探索,好奇心驱使儿童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自然,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儿童的创造性表达会更为流畅,创意也会更具新颖性。通过笔者对被试的父母以及被试的观察访谈,被试儿童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上课和完成作业,短暂的休闲时间用于玩电脑游戏,接触自然的机会就只有学校一年一次的“春游”,尽管他呈现的作品中形象还算比较丰富,但是他思考的时间却较长,没有立即能够触碰到的创意。表象可以从书本中获得,不过这样的表象只能从视觉上对儿童产生冲击,触觉、嗅觉、味觉都是不能顾及的,因此仅仅依赖教科书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不够的,让儿童多亲近自然,让他们的想象力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慢慢展开。当下的中国教育环境中,包括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人们乐于把儿童集中起来进行“创意竞赛”,而不擅长于带着儿童去接触自然,儿童不可能凭空想象,就算最后把绞尽脑汁的作品交上去,那也是适应性的创造,而不是自然的创造。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把如何创造的步骤教授给儿童,而是将儿童带到自然之中,培养儿童观察自然事物的特质部分的习惯,挖掘潜藏在儿童自身的创造本能。陶行知先生认为传统的教育给儿童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使他们脱离社会实际生活,应“敲碎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到事实”。因此应该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学会观察。他说:“观察愈力,则物感愈众,天文学之发明,俱赖于是”。我曾经还看过一个实例:一位中学教师经常带领学生们出去采风,然后在地上铺上了很大一张的白纸,让学生们一起画大画。当我问及孩子们的感受时,他们说当他们在一张小纸上画的时候,不得不小心谨慎,但是这一次,有一个这么大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展开自由的想象来表达自己。在画画的过程中,我看到他们手上沾满了颜料,却毫无顾忌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如果我们想要让儿童更好的进行创造性表达,我们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寻找空间的责任和义务,缺失了这些空间,就缺失了很多的可能性,可能性的投入感和可能性的创作。.鼓励儿童创造力的即兴表达(尤其是强烈的情感体验),趣味性(夸张)表达和多样表达。本文中所指的几个实验都不是在自然情境下儿童自发的创造行为,而是在教学环境下产生的,这样也给结论带来了一些局限性。儿童生活中具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让他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儿童去表达出来,儿童的创作中一定包含着他自己对新鲜事物独特的看法,有独特的看法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教师带着儿童去户外观察创作就是鼓励儿童即兴表达,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防止遗忘,及时记录下来,还可以全面真实展示触动儿童的东西,教育者可以从中发现儿童的兴趣,从而为儿童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多可能的空间和机会。实验中的锋锋一直对“风筝”情有独钟,因此拼图的时候脑袋里勾画的都是风筝的形状,这说明风筝触动了儿童自身,而他自己可能还不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未来的生活中提供更多让他接触风筝的机会。能触动儿童的东西除了新鲜事物还有感情,儿童对感情的表达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我发现一位学生有一幅画是将自己和奶奶画进一滴眼泪中,并且还写了一首诗用于说明这幅画:这是我奶奶和我在一颗泪珠里,我们在看一颗生命树。奶奶走了,我落下了一颗很大的泪珠,大地和往常一样充满生机,天上却有点暗,伴着雨,一直不断。这是对情感的即兴表达和多样表达,其中包含了一个故事,儿童创作不仅仅需要新鲜感还需要有情感体验,教育者就要为儿童创造机会,让儿童采用多样的方式来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托兰斯发现创造性高的儿童因为常发奇论而被教师、同学和家长视为顽皮淘气,这种儿童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儿童创造表现的“异端邪说”的制裁,因此引起儿童内心的紧张与情绪的纷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育者应该鼓励儿童创造的趣味性表达,尊重儿童“搞怪”和“搞笑”的欲念,为其内心提供一个开明开朗的空间,而不至于受到抑制而破坏创造力的表达,进而阻碍创造力的发展。我展示给锋锋的闹钟案例时,有一款闹钟的描述是这样的:这是一款需要你完全清醒后射中红心的射击闹钟。闹钟就是一个靶子,主人手握着枪。(Case 1)那时,我看到了锋锋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我认为这个环节为他提供了较好的心理支持,他将在接下来的环节放松对我这个“教育者”的“警惕”,展示他天马行空的想象。教育理念不可能凭空存在,在实践中经过反思,确实可以运用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实验中呈现了创造性表达的几种形式:绘画、拼图、取名字,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可以根据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丰富这些形式,例如游戏、手工、写故事等等,多样表达的本身也具有创造性。例如,要把儿童日常零散的创意表达都收集起来,教育者可以提倡儿童采用日记画的形式。儿童运用图示把自己看到的、体验到的事物创造性的加以说明,把过程融入于一幅画面中,画中洋溢着稚气的童心和童趣,也表露着儿童的爱、憎和痛,更浓缩着儿童智慧和儿童看世界的朴素哲理。儿童日记画是儿童成长、创意表达的亲密方式。
3.尊重儿童创作的过程和结果,不强调作品价值。我们“好为人师”的特点让我们不得不去控制儿童,越想把教育做好,就越适得其反。与其说儿童的创造性表达不受案例干扰,不如说儿童本身不愿意受到外界创意的干扰。其实,这种自发自主的创意才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作为教育者,不能在儿童拿起笔的时候就开始教育,而不让儿童自己去尝试,打断他们,就是在破坏他们奇妙的创造力并扼杀他们与生俱来的灵性。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在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说道:“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这也就是说,我们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儿童的人格和个性特点,尊重儿童创作的过程和结果,承认“儿童的世界”。我们的任务是“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幼小心灵中天生的冲动,即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儿童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灌输。保护儿童天性和培养儿童创造力看似矛盾,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这二者统一起来,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既有为,又无为。通过访谈得知了锋锋对实验的态度,他认为这种类似于玩的活动不宜放到课堂中去,课堂还是需要老师讲课,学生做练习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他并不看重其中的创造性因素。(尽管他还是进行了创造性表达)学知识才有相应的回报,玩是没有优点,是浪费时间的,在几千年“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文化中熏陶了他们玩的理念。这样的观念像幽灵般的存在于教育者、学生的脑海中,当教育的过程中包含着玩的因素,就立刻停止,创造性表达失去了存在的空间,便在严肃的评价体系中渐渐消失。这里有一个无意识的过程,那就是儿童自主的进行创意表达,花费了时间,课堂的内容掌握的没有别的学生好,他的作品在成人的眼中没有实际的生产价值,没有收获鼓励,而他又看到了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得到了拥有特权的教师的表扬,一旦教师无意识的采取了这种消退策略时,本来为自己创意表达而自豪的学生不得不面对现实打击,而将视线转向课堂知识部分。《儿童权利公约》郑重告诉我们:“玩耍是儿童的权利,事实上,游戏玩乐对儿童一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孩子们在人权、个性、社会竞争、社会化和公众精神的健康发展方面大有裨益。”儿童在游戏玩耍中学会等待、学会合作、萌生智趣,提高思维的应变能力,这里面包含太多的创造性。生活即教育,教育不仅仅只是学习知识,背诵知识,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儿童期的创造性表达就如同涂鸦,尽管这样的作品暂时没有创造出实际的价值,但是经过量的不断积累,他的未来才有可能创造出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教育者要营造一种氛围,在这个氛围中,玩没有附带着罪恶感,玩也是一种学习,玩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尊重学生的创作,这是教育者尊重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当儿童的自尊心得到了维护,他的想象力才能天马行空。当儿童获得了肯定的期待,他才会进一步的督促自己不断学习。
4.尊重微创造,调整课堂教学。当下的中国小学基本上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单独设立一门课程有可能让教师们把创新的任务全部移交给它,因此,在语文和数学的课堂上就很少顾及到儿童的创造性表达,而一味的传授知识,一味的强调输入和输出的过程。Beghetto(2009)强调课堂中创造力的生成性,他认为教师们习惯性忽视这一点,因为担心从学生们那里获得各种不同的答案,从而经常忽略了这些微小的创造瞬间。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创造性表达没有得到鼓励,创造力没有得到发展,而同理心却有了进步,因为他们学会了去猜老师想要什么样的答案。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导向统一的答案。课堂生活有许多不可知的因素,儿童在其中发现了亮点,教师应该调整课堂教学,儿童创意表达的趣味性不会影响到知识传授的严肃性,还能加深儿童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积累的,因此课堂中学生的微创造应当提倡,教师也要留出空隙并设计一份最优方案让学生们的创意有安放的地方。传授知识和培养创造力并不是矛盾的,它们在课堂中是能够结合的,例如儿童绘画和语文课程的结合,儿童手工和数学课程的结合等等形式。教育者要重塑学校文化以实现儿童创造力改革,不向“安全区域”妥协,敢于面对挑战,实现突破。模范教师窦老师就做了这样的一个示范:语文课文《我爸爸》中有一个经典的句子就是“我爸爸吃的像马一样多”,插图上爸爸的头变成了马头,“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插图上爸爸就变成了一条鱼,可见,语文课的知识点是这一个比喻句,窦老师让学生们看完这个故事并分组朗读完、欣赏完之后,又布置了一个新的任务:画一画你的爸爸,并模仿这个句子写一个比喻句。孩子们纷纷动手开始画,几分钟后,这些带着儿童情感体验的创作就呈现了。有的学生写着“我爸爸像松鼠一样可爱”,有的学生写着“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凶猛”。
通过这一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创造性表达不是大而全的,往往大而全的东西容易走向空泛,正如案例中的窦老师,她也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句子让学生来创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图纳入所有东西,每一次活动都有一个很宏大的主题,缺乏了平时微创造的积累,是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创造力的。我们教育者要不断在实践中调整教学,寻找儿童创造性表达的路径,培养儿童创造力。
第二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案例研究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案例研究
摘要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亦称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即通过思维不仅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
现今,我们国家的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求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我们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实际出发,通过教育与疑、悟、延、新等四个方面来说明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
发展
课堂教学
教育
导言
人类创造智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意识的本质属性,创造力乃是人的最高本质力量。惟有创造,才有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惟有创造,才有日臻完善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惟有火炬接力般生生不息的发明创造,人类才从刀耕火种时代走向现代的信息时代。劳动创造了人,而人的智慧创造了光芒四射的世界文明。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目的的新的教育模式,它是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21世纪是以信息为特征的社会,我国学术界也认为,要想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强大,要想顺利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们应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已不仅是知识的本身,而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为此,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积极培养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相关理论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1、何为创造性思维能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含义。有人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来概括创造性思维,认为创造或创造性活动是提供新的、第一次的、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因此,凡是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思维,无论是什么类型或形式,不论是高级的、中级的、低级的,都是创造性思维。有人从从思维的心理状态来定义,认为创造性
思维是指人们在最佳的心理构成和心理合力作用下的种种思维状态,如直觉灵感和创造想象、幻想等。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亦称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即通过思维不仅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必须突破已有的结构类型或认识水平,而且符合认识规律,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按创造性思维结果模式,创造性表现在运用新的观点,采用新的信息和加工形式,多方法、多渠道、强能量、高效益、多反馈地进行辨证思考。
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创造性思维作为认识的一种特殊过程,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概括性与间接性的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创造性。
(2)求异性。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创造性思维的求异性是指其思维方式的求异性。它指的是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或者已有的权威性理论始终保持一种怀疑的、分析的、批判的态度,而不是盲从与轻信,并用新的方式来对待与思考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其主要表现为:选题的标新立异,假设的异想天开,方法的另辟蹊径,对异常的敏感性以及思维的独立性。
(3)灵感性。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断的。其思维进程往往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中断,而在某一不确定的时刻所需要的思维结果会突然降临,从而表现为一种突发性。这种非逻辑性的突变一般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感顿悟。这种突发性就是灵感性。灵感性的思维成果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长期的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是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
(4)灵活性。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其思维结构是灵活多变的,其思路能及时的转换与变通。只有多方探索,反复实验,才能增加成功的纪律。主要表现在:思维的主体性、思路的变通性、方法的多样性。
(5)多维性。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维性的特征,这种多维性又使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它使不同的思路犹如发源于高山的江河,奔流而下,最后又殊途同归,汇入创造的汪洋大海。
(6)综合性。在创造性思维中,既要善于智慧杂交,大量吸收别人的知识经验,又要善于思维统摄,把大量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加以概括整理,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系统,还要善于辨证分析,对已有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它们的个性特征,然后从这些特征中概括出
事物的规律,此外,还要善于形象组合,把不同的形象有效地综合在一起。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和类型 1.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其非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学的抽象。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包括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等),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音响节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创造和描述形象(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它不是以人们感觉到或想象到的事物为起点,而是以概念为起点去进行思维,进而再由抽象概念上升到具体概念——只有到了这时,丰富多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才得到了再现,“温暖”取代了“冷冰冰”。可见,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是相对而言、相互转换的。只有穿透到事物的背后,暂时撇开偶然的、具体的、繁杂的、零散的事物的表象,在感觉所看不到的地方去抽取事物的本质和共性,形成概念,才具备了进一步推理、判断的条件。没有抽象思维,就没有科学理论和科学研究。然而,抽象思维不能走向极端,而必须与具体思维相结合,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2.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
由感块导出的思维叫“直觉思维”,你看到一个人,马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基本特征:高矮,肥胖,乖丑,性格等等,这种“看”,就是感觉,同时,也是人的思维特征之一;你无须任何思维,就可以唱出你孩童时代的一首非常熟悉的歌;你可以轻松辨别狗和猫,这些都是感觉思维(也可以叫直觉思维),也无须他人教。
直觉出现的时机,是在大脑功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形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出现的种种自然联想顺利而迅速地接通,因此,直觉在创造活动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功能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1)帮助人们迅速作出优化选择;(2)帮助人们作出创造性的预见。
灵感思维也称做顿悟。它是人们借助直觉启示所猝然迸发的一种领悟或理解的思维形式。诗人、文学家的“神来之笔”,军事指挥家的“出奇制胜”、思想战略家的“豁然贯通”、科学家、发明家的“茅塞顿开”等,都说明了灵感的这一特点。它是在经过长时间的思索,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突然受到某一事物的启发,问题却一下子解决的思维方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就是这种方法的形象化的描写。灵感来自于信息的诱导、经验的积累、联想的升华、事业心的催化。
灵感思维是人们在文艺创作、科学研究中因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钱学森说:“如果把非逻辑思维视为形象思维,那么灵感思维就是顿悟,实际上是形象思维的特例。灵感的出现常常带给人们渴求已久的智慧之光。”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从事苯分子结构的研究,一天由于梦见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环形而突发灵感,得出苯的六角形结构式。因此,灵感不是唯心的、神秘的东西,它是客观存在的,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是一种使问题一下子澄清的顿悟。科学史上许多重大难题往往就是靠这种灵感的顿悟,奇迹般地得到解决的。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这样一种意境。
3.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收敛思维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辐集思维”或“集中思维”。特点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如同“一个钱币的两面”,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既重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又重视收敛思维的培养,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思维指向相反。收敛思维是由四面八方指向问题的中心,发散思维是由问题的中心指向四面八方。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作用不同,收敛思维是一种求同思维,要集中各种想法的精华,达到对问题的系统全面的考察,为寻求一种最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果而把多种想法理顺、筛选、综合、统一。发散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为在广泛的范围内搜索,要尽可能地放开,把各种不同的可能性都设想到。
4.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应注意:
l、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
2.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学认为:创造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1)展开“幻想”的翅膀
心理学家认为,人脑有四个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二是将这些感觉收集整理起来的贮存区;三是评价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断区;四是按新的方式将旧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只善于运用贮存区和判断区的功能,而不善于运用想象区功能的人就不善于创新。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象区的15%,其余的还处于“冬眠”状态。开垦这块处女地就要从培养幻想入手。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特别是创造想象,它是由思维调节的。青年人爱幻想,要珍惜自己的这一宝贵财富。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今天还在你幻想中的东西,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你创造性的构思中。
(2)培养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说:“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比如我们思考“砖头有多少种用途”。我们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样的答案:造房子、砌院墙、铺路、刹住停在斜坡的车辆、作锤子、压纸头、代尺划线、垫东西、搏斗的武器......如此等等。
(3)发展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即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学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间,发现澡缸边缘溢出的水的体积跟他自己身体入水部分的体积一样大,从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达尔文在观察到植物幼苗的顶端向太阳照射的方向弯曲现象时,就想到了它是幼苗的顶端因含有某种物质,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侧的缘故。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证明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的反复研究,终于在1933年找到了这种物质植物生长素。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想象纷至沓来的时候,可千万别怠慢了他们。青年人感觉敏锐,记忆力好,想象极其活跃,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要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要善于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
(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流畅性是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这三性是建筑在广泛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采用所谓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的方法来训练大学生们思维的流畅性。训练时,要求学生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观念,不容迟疑,也不要考试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评价在结束后进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畅,讲得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所
有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来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因此要激发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欲望,首先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人的欲求感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没有求知欲。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出难题,或者去”啃“前人遗留下的不解之迷,激发自己的求知欲。青年人的求知欲最强,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识地转移地发展智力,追求到科学上去,就会自然萎缩。求知欲会促使人去探索科学,去进行创造性思维,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不枯不竭,永为活水。一个人,只有当他对学习的心理状态,总处于”跃跃欲试“阶段的时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就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见解、新事物。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课堂的设计、操作和应用
(一)寓教于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在课堂上设置或寻求教学冲突,在对比思考中得到能力提升,这是创造性思维训练之必需。教学冲突会使学生思维急剧撞击,聚合辐散,纵横捭阖,突发奇想,不断迸发创造火花。
如在教授《〈呐喊〉自序》一课时,让学生围绕“为什么林贤治说‘鲁迅生在二十世纪而死在二十一世纪'”、“为什么王朔说鲁迅成为文豪不单单靠几篇杂文和几部小说”、“鲁迅的消沉是否意味着他‘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问题进行讨论。
这些问题显示出对课文的深入把握,如投石激浪,引起学生思维在冲突中高速运转。
冲突过程的流畅。教学冲突既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又不是散漫无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把冲突引向深入,走向高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如教授《花未眠》一课时,教师可这样设计问题:作者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说“一朵花很美”、“一朵花也是好的”?根据文意,发现美都需具备哪些条件?在作者看来,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需经历一个冲突的过程。而冲突过程的流畅会使学生探索保持极大的热情。
教学冲突是师生双向交流和谐共振的一种体现。作用在于:之一,冲突使学生乐于投入,有参与意识,激发创造热情;之二,冲突使学生创造性地吸收、处理和加工信息,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力度;之三,冲突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智力上不断跃进。
(二)寓教于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需要学生对课文的深刻领悟。学贵有悟,领悟是思维的最高境界,“沿波讨源”“虚心涵泳”伴随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领悟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是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的训练,当然也伴随形象思维训练。
直觉思维在阅读中有着重要作用。阅读的直觉思维不经过明显的推理过程,而是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语文材料进行迅速直接的感知理解和整体上的判断把握。
如在指导阅读朱自清散文《绿》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写梅雨潭水的绿之前为何要不厌其祥地写梅雨亭、梅雨瀑?对表现中心景物有何益处?为什么写梅雨潭水的绿时要采用第二人称?作者的感情如何 ?
这样使学生在直觉感知的基础上得以领悟“景为情设,因情为文”的写作艺术。他们就可以进而联系到《琵琶行》、《灯》,甚至是张洁的《青菜》等名篇自主对比,完成深创造。
顿悟思维是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优化。苹果落地这一平常现象,使牛顿产生顿悟,发现地心有引力作用。洗澡浴缸水面上升外溢,使阿基米德顿悟,解答了任意形状物体所受浮力究竟有多大的难题。学生“涵泳”课文常有这样的情形,经过紧张的思考和专注的探索,迷惑不解中瞬间发生奇特的设想和见解,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顿悟思维对体味课文有重要作用,在对课文领悟的过程中,时常会“山重水复”;而专注思索后的顿悟会“柳暗花明”。顿悟思维以知识的积淀为基础,是对信息的重新组合。教学中一是“积学以储宝”,不断丰富学生学识;二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善于转换加工信息;三是创设情境,促使顿悟思维产生。这样使思维突变,灵活而深刻。
(三)寓教于延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教学中为了使知识深化,深刻理解问题,常常需要拓展。由此而彼,或由此而引申。拓展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思维难度,鼓励学生对知识纵横联系,探求发现。拓展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表现在:
1、创造想像。想像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形象思维形式。康德说:“想象像力是个创造认识的功能。”创造想像相对于再造想像更具有独创性,对于激发创新意识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学生创造力薄弱的表现之一就是想像力薄弱,想像的翅膀凝重滞涩,不能自由地扑向无际的空间。培养创造想像能力,其一,注重课本练习的训练。教材设计了许多创造想像的练习,需要训练到位,不能认为“虚”,一掠而过。其二,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创造想像。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全诗涉取十好几种景物,展现了一幅多么深厚阔远而又清新自然的生活图景啊,显示出作者恬淡闲适的人生趣味和淡泊名利的可贵精神。仅根据“开荒南野际”一句,学生就可创造性地想像出作者开荒的情景、南野的美态、禾苗的长势、劳动的
欢愉、人与自然的和融等多幅画面 ,思维能力得到了自由放纵的满足而大有所获。
2、连接比较。教学拓展中的创造思维训练还需要学生善于将知识纵横联系,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
如学生由《琵琶行》奇妙逼真的音乐描写,联想到《李凭箜篌引》中对乐声清晰可见的生动描摹,正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或由《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水到渠成地联想到《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由《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出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由《药》里面康大叔刺老栓的眼光想到《祝福》里祥林嫂的眼光。
(四)寓教于新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需要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新精神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品质。有的见解不同凡响,有的产品独领风骚,有的科研处于领先地位,都在于思维的深刻与开放,不断创新。
语文创新的思维训练主要有侧向、逆向、多向、求异等。比如多向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或不同方式的思考,另辟蹊径,以求新解。
如教授《中国现代诗三首》时,引导学生奇中设疑,疑中求因。“为什么编著者要将这三首不同作者的诗歌放在同一课?”“这三首诗的思想内容有何不同?”让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发言,各抒新见。结果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①这三首诗都有明显的爱国倾向,都讲究使用丰富的意象,表达深刻的思想;②《再别康桥》中流露的多是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冲突,《死水》中流露的多是对社会黑暗的愤懑和诅咒,而《赞美》中流露的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③前两首诗感情的抒发相对委婉,而第三首诗的感情抒发则喷薄直出。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要以“活、阔、新、乐”为导向,力求避免以下几点:
l、教师不要“统得过死”,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此,在教学中必须放得开,让学生成为“主演”,使他们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去参加获得知识能力的活动,参与知识的发明创造。而教者应起“导演”的作用,只为学生开拓思路、指导方法,任凭学生去质疑、去讨论、去争辩,愈激烈愈好。
2、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为此,可允许学生自由想像,互相争辩,教师不要怕乱。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3、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有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不
因循守旧,有创新精神,从而来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结语:人贵在创造,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数学意识上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多种思维,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宪代.《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J].北京教育.2001年5月 [2]张志勇.《关于创新教育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 2003年3月.[3]宋乃庆,等.《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4]熊生贵.《语文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青少年教育论》[M]兴盛出版社, 2001。
第三篇:论文研究的创造性原则
论文研究的创造性原则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的研究过程是指材料收集之后,在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研究的原则,对材料作深人透彻的分析研究,从中提炼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的过程。这一过程,按照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必须经历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三个阶段,牵涉到研究的角度、方法、论点的提炼及论证(构思阶段的理论构设)几个步骤。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研究的原则是指对语言文学专业进行科学研究时在追求知识的总目的之下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准则。概括起来,语言文学专业学术研究应该遵守三条原则,即创造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和明确性原则。http:///
创造性原则,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实现“思想的增值”。人类知识的总量,是一个不断递增的积数,文化传统也是前后承续,薪火相传的。那么,在追求进步与发展这一总策略之下,每一个研究者,每一个研究课题,都应该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增加一点什么,为人类知识的大厦添砖加瓦。在研究工作中为人类思想增加的那一点点东西,就是创造。哲学家卡尔纳普曾提出一个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构想。他认为人类生活的世界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或曰三个世界。他将物理的可感知的客观世界命名为世界,将主体心理的或精神的世界命名为世界,而将客观知识的世界命名为世界3。所谓客观知识的世界,可以理解为是以种种语言符号形式存在的,在人类历史中视为生产和保留的凝固的精神财富,它是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的融合与结晶。
卡尔纳普将客观知识的意义与蜜蜂酿的蜜相类比:首先,它们是产品,人生产知识好比蜜蜂酿蜜;同时,它们可贮存,知识贮存在书本或图书馆中好比蜂蜜贮存在罐子;最后,产品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生产者、理论者也消费理论与知识。根据这个比喻来理解创造性,研究工作首先是站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秉承着某一文化传统而进行,也就是说,研究首先是在消费着一定的客观知识;同时,消费绝非一种无偿的、只投人不产出的纯粹消费,而是一个产出知识的创造性再生产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造性研究的目的。实现思想的增值。
第四篇:家庭教育创造性案例(范文)
五、感悟童心.做“创造型”家长 我们无法要求家长是教育家和科学家,但作为家长应具备基本的教育观念和创造意识,做“创造型”家长,要学会欣赏、鼓励和引导幼儿。没有创造意识的家长不可能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这是幼儿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案例一‟ 有一次,爸爸问儿子:“孩子,嘴巴能够干什么呀?”儿子答道:“能吃饭。”“对!还能干什么呀?”“能说话。”“很好!那小嘴巴还能干什么呀?”孩子认真地想了想说:“还能不说话。”
„案例二‟ 有一次,我从院子前经过,看见小外甥爬在地上,表情认真而凝重。我很奇怪,问他在干什么。他抬起头说:“舅舅,你听,蚂蚁说话的声音。”我笑了笑说:“不可能。”小外甥认真地说:“是真的。”
面对这样的情景,家长应如何做呢?在第一个例子里,也许很多人认为孩子说得不对,因为孩子的回答太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但仔细 考虑一下就会发现,嘴巴的确能不说话。在第二个例子当中,当孩子想象出蚂蚁说话的时候,我们在被其童心感动的同时,应认识到这正是幼儿表现其创造性的独特方式。如果这时我们加以引导:“是吗?那它们在说什么呢?”孩子就会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给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当孩子让汽车长出翅膀,让小树开始说话,让积木变成一栋栋楼房时,当他画出三条腿的恐龙时,当他追问无数个为什么时,我们不应漠视、嘲笑亦或不耐烦。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在自由驰骋,他们的创造力也在逐渐地孕育和发展着。所以,家长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做“创造型”家长,为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其创造力更好地发展。
第五篇:小学美育化教学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读后感
小学美育化教学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读后感
最近,读了《小学美育化教学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受益很多。书中提到,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引领下,美育逐渐找到了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明确了服务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方向。但是美育的边缘化地位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本文就四个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切口进行了剖析,令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美育在小学艺术学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美术这个单项学科的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从中获得启发。针对自己教了多年美术,结合读书心得,简要谈谈以下感受:的确,艺术学科应该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学科等不同领域来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审美态度和对人生的审美态度。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小学进行的艺术教育知识一种国民艺术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大部分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尽力放在学习艺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一艺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我们对于学生实施的不应该是专业艺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艺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
学习了本书,体会到美育化教学在小学学科中实施的具体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
2、建立适合于学科教育的、和谐的课堂组织形式;
3、保障探究式活动的自主性;
4、引发体验学习过程;
5、搭建审美创造与科学创造的桥梁。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要他们能发明创造出什么东西来,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新的思路、独特的想法、让他们经历一个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艺术教育,任重而道远。定一个明确目标,用正确的方法思路去做,可以逐步实现我们的新时代美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