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f条件句的原型论文
原型范畴理论对If条件句有着较强的解释力。本文将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对If条件句范畴中成员的关系做比较全面的解释,并较系统地论述该范畴的认知特征,突破传统的语法框架,把If条件句的研究从功能语法框架延伸到认知领域。
原型理论对范畴的划分和性质的界定提供了全新的视觉和方法: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的表征决定的,而是由原型与边缘成员之间的家族相似性决定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罗凌萍,2009)。简单理解,就是原型是一切其他形式的根本,有着其他所有形式统一所有的特征,又是具有比其他形式更加典型、更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一个范畴的原型具有该范畴最多的共同属性。语言学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型理论:原型理论认知上的突出性,原型理论认知上的相似性,原型理论与基本范畴(罗凌萍,2009)。
认知语言学认为对于复句构式的形成来说,主观视点是第一位的起主导作用的东西,而客观实际则是第二位的,是被主观视点牵引的东西。条件句的形成和运用是客观外界事物自身的条件关系通过人们的认知作为媒介投影为语言规则的结果(高玲玲,2010)。If条件句是一个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和语用环境都很复杂微妙的语言现象。在条件句的描述中,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似乎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If条件句的原型研究中,语言学家分两个方面研究主从句:一是因果关系研究;二是逻辑关系研究。
一、因果关系研究
因果关系研究就是把if当做是从句是引起主句事态实现的原因或前提,而主句是该原因引起的结果(罗凌萍,2009)。如(以下例子均摘自与if条件句相关的论文,引用例子会注明出处,原创不注明出处):
(1)If I eat nothing,I will be hungry.(2)If you heal the ice,it melts.二、逻辑关系研究
语法意义的认知方式主要是抽象和类推,也是一种高度的认知概括。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认知成果(王德春,2009)。根据原型类别的认知目的,物质世界被分成很多种类,这种认知就是人们的经历。而“经历”正是原型分类的认知目的之根本,差异又是分类程序中的关键。
差异是要在原型中体现出来的,就如没有共性的事物就无法定义是否是同一领域,也就找不出它们有什么差异。确定事物是否在同一领域或者区分事物是否存在差异、有何种差异,都是需要逻辑思维的。在if条件句的研究中,逻辑关系分析不容忽视。这种关系的实质被广泛定义为“充分条件”,即从句事态的发生为主句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数学中学过的p是q的条件,p发生,q一定会发生,p不发生,q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为P是q的条件,所以q可以说是p的部分结果,但并不是完全由p所致(李淑静,2006)。
它们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条件关系就是if条件句原型的主要特征之一。条件具有模糊性,具体表现为该“条件”为促成另一事态的实现所提供的可能性大小,提供的可能性越大,就越是“条件”,反之,就越不是“条件”(罗凌萍,2008)。比如开放性if条件句又分成三大类:直接条件句、间接条件句和开放性if条件句的其他用法,这里我主要介绍直接条件句。
在开放性if条件句中,凡从句与主句关系密切,是主句动作赖以发生的条件的都应属于直接条件句的讨论范畴(戴静,夏蓉,2004)。我们把直接条件句作为if条件句的原型来研究,根据语义可以将直接条件句分为9类:
1.表示“现在条件”
主句的发生以现在条件为前提,谓语动词的动作与现在时间有关。如:
(1)She’s diving too deep.If she doesn’t stop immediately,she is going to be drowned.(她潜水潜的太深,若不立即停下来,她会被淹死的。)
(2)We are going to Paris if we have a holiday.(如果我们有假的话就去巴黎旅游。)
第一句是以迹象表明某事即将发生,第二句是用be going to 结构表示现在打算做某事,都与现在时间相关。
2.表示“将来条件”
在表示“将来”的条件句中,从句是条件,只有当条件存在时,主句的事情才会发生,这样的主句不能是将来时,只能在条件里使用将来时。
If I play football all the morning,I will be totally tired.(王庆龙,2014)
3.表示“现在的安排,将来的时态”
在此类条件句中,从句里的事情是将来发生的,主句所发生的事情是为将来发生的事做安排,没有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就不用做选择的安排,也就是说,从句是主句的必然条件,但从句不一定是主句的结果,谓语动词一般用be going to结构、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be to结构。
If you are planning to have you new production come into the market,you’d better have the patent already.4.表示“动作的完成”
在这种条件句中,谓语动词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用完成体表示主语动作的发生,以从句的结果为条件。
5.表示“意愿”
在表示意愿的条件句中,谓语动词一般用will或would结构。
Marry will go,if she will go.(刘红英,2003)
6.表示“预测”
在表示预测的条件句中,也可以用will结构表示。If he will arrive before 8:00,I can give him another chance.(刘红英,2003)
7.表示“习惯性行为”和“自然规律”
Water evaporates,if the temperature is up to 100 degree Celsius under normal condition.8.表示“机会”或者“不确定性”
在此类条件句中,一般表示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一般用should结构或非断定行词项。
I think that I can pass the exam,if the questions are not too difficult.9.用于规章制度、法律及准法律条文中,以示其严肃性
If a driver breaks the traffic rule,he shall lose 2 points.在直接条件句中,所有的例子都离不开if的用法原则。If条件句的原型就是以if所引导的从句作为条件,从而形成与主句的关系。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与if条件句的原型分不开。我们通常会用if...(then)...结构表示条件,在传统语法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
(1)If it rains,the match will be canceled.(2)If it rained,the match would be canceled.(3)If it had rained,the match would have be canceled.(刘红英,2011)
在我看来,这样的条件句就是if条件句的原型。以上的九种情况都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与时间,事实,安排,条规等条件形成的。
比如上文举例的第一句话,其原型可以是“If she doesn’t stop,she will be drowned.”,把时间定为现在,把谓语动词以现在的时间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有了不同的语境,这是加入时间条件,把if的原型确切地融入语境。再如第5种表示意愿的完成,这就加入一种感情色彩,使得原本的句子更活跃。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if条件句的直接条件句,而我们就是把if条件句的直接条件句定义为if条件句的原型。
在条件句研究中,条件的真实性决定了这个条件句的原型与非原型的性质。在条件的认知过程中,似乎条件越明显、越直接,所反映的事态实现的可能性越大、就越典型,也就更处于原型范畴的中心。反之,就越处于该范畴的非边缘(罗凌萍,2009)。从以上所举的里子中可以看出,直接条件句的条件似乎更加明显,可能实现的概率更大,所以更处在原型范畴的中心。而间接条件句的内容更具有假设性,有的还带有一种夸大结果的意义,所以这样的间接条件句所实现的可能性小,而且不可信,应越处在该范畴的边缘。
第二篇:荣格原型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论文
摘要:荣格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其原型理论在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格面具和阴影是荣格原型理论中两个互补的重要原型,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德育工作者只有教育大学生学会顺应人格面具、接纳阴影,才能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展,真正成为一个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完整的人”。
关键词:荣格;原型理论;德育工作
一、荣格原型理论
(一)人格面具
按照荣格的原型理论,人格面具并非就是我们真实本来的自己,是“个体和社会之间在‘一个人应表现为什么样子’这一问题上调和的一种结果”①事实上,人格面具存在于任何社会当中,成为一种促进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手段。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人格面具拥有不同的准则,与人的社会角色、地位或者职业相关的象征性表达事物都能成为人格面具的一部分。荣格认为,“人格面具作为一种原型,使人们倾向于把自己塑造成社会所期待的那种样子,以一种被认可的方式为人行事”②。一般来说,人格的理想目标应该高于人格的现状,理想人格总是太过完美而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又让大学生无法接受,或者无法以正确的标准来评价与衡量自我。大学生群体已经脱离了不切实际的幻想阶段,其理想特征趋于理性与成熟,但是仍然会有脱离实际与不够坚定的特点。如何引导在大学生“社会化”完成之前通过适度的人格面具处理好大学生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是当代德育工作者需要思索的一个课题。如果大学生对人格面具过度修饰,导致其自我角色认知失衡,就会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心理问题。通常来看,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由于人格面具的过度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类:其一,对自我角色认识不清,无法适应在特定情境下的应然角色。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日益成熟,社会经验逐渐增加,不仅有更多机会体验不同的面具,对不同面具所包含的角色、地位、职业也有了更深刻的意识。然而受快节奏的社会氛围影响,以及网络媒体应用的加深,理想化人格面容易固化大学生对某些社会角色的期待,造成对不同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例如,当代学生在大学阶段有了更充裕的时间能够进行自我选择时,便容易过早地模仿起社会角色,却由于对角色的过度沉迷以及自我认知不足对爱情观、社交观和就业观产生错误、歪曲的理解,如盲目恋爱偷尝禁果、沉迷于网络游戏、盲目兼职赚钱等,导致与现实角色的冲突。其二,对自我评价不够客观,导致“面具膨胀”。例如,受到现代社会“炫富”行为、“官二代”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表面上对这类群体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内心对金钱、权力的向往以及对虚荣心的追求。又如,部分大学生热衷于通过网络社交,借助新媒体的平台频繁更新微博、微信,产生出“自我膨胀”的心理,表现出与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的性格特点,将自己扮演成一个完全理想化的自我。事实上,这种“面具膨胀”将现实世界中被压抑的“自我”或者无法被实现的理想人格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了,尽管它体现了价值与个性的张扬,但却容易让大学生逐渐丧失隐藏在“面具”下的真实想法,被面具下虚假的认知与价值观所绑架。同时,部分大学生为了满足“面具”而想尽办法寻找机会,以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满足自身利益,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事实上,这部分群体的道德观已经发生了异化,他们“遮掩自己充满欲望的内心,不断进行自我欺骗,从而走向自认为的成功”③。结果,大学生往往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和自尊而展示自己虚伪的一面,但却在挫折与失败面前无所适从,最终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
(二)阴影
荣格原型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型是阴影。按照荣格原型理论的理解,“阴影”是人的一些不太光彩的、野蛮的欲望,往往对现有的社会常规构成挑战。所以,从伦理学角度来看,阴影的存在是“对完整的自我人格构成挑战的一个道德问题。”④此外,由于人往往不承认被压抑的阴影,因此阴影容易以一种强烈的、积极的或消极的非理性方式投射到周围人身上,导致现实当中的发泄、埋怨现象。事实上,人格阴影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大学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理应在行为规范上做出表率,但是大学生群体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在新的环境中,大学生被压抑的阴影被释放了;另一方面,大学普遍轻视人文的氛围也影响了大学生的精神培养和人格塑造。最后,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不足,在面对阴影时无法正确地进行心理调适,将有可能加重心理问题。
二、原型理论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顺应人格面具
其一,人的社会化过程要求人能在不同的场合下灵活地佩戴适合的人格面具向世界展现自我,同时在内心保留自我的一面。尽管不同的场合需要我们戴不同的面具,但是不同的面具之间是关联的,而不是完全割裂的存在。相反,个体应当学会顺应面具,根据真实自我的感受与欲望去发展与自我相适应的人格面具,让人格面具的社会要求与真实自我的内在欲望相吻合,达到内外交融、和谐一致。只有适度地顺应与自我相适应的人格面具,才能通过个性化过程使我们发展整体人格,从而使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动态平衡。大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发育期,人格尚处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如何面对与平衡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格面具认识仍然不够深刻。对于此,教育者在德育工作中,应当以“以人为本”为基本的德育理念,以培育胜任社会角色的社会人为目标的大学德育实践教育符合大学生个体的形成规律。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向大学生传授角色期望、还应当帮助学生形成对角色的领悟,引导大学生在将来学习并时间特定的社会角色。同时,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大学生扮演儿女、消费者、白领、恋人等体验不同社会角色,将人格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活动中,教导大学生理性看待虚拟角色和现实角色之间的关系,让大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角色,为走向社会化之路打好扎实的基础。完善人格、建立自我同一性并不是一时的,而是伴随终生的长期过程。所以,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应当注秉持终身教育的态度,注意德育工作的长效性和持续性,引导大学生个体依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生目标的不同,在树立理想人格作为自身到的目标的同时,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优化人格模式的期望值,落实到现实中,就是我自我提升与发展设立分阶段计划,根据计划的实现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让大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过得充实。
(二)认识与接纳阴影
由阴影原型可知,阴影是先天性地存在于人类早期的潜意识中的,想要完全去除阴影的努力终将是徒劳的,相反只有合理地认识和接纳阴影,才能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良性的发展。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以“单向教育”为主,注重理想化和正面化的道德宣传,注重对人性善的一面的宣扬,却忽视了大学生如何理性面对与处理人性中的阴暗面,致使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了鸿沟。因此,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教会大学生如何接纳阴影,学会面对挫折、控制负面情绪是新时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应当让大学生学会对阴影进行“合理释放”,从而将阴影的破坏性力量转变为富有生命的创造力。正如荣格所言“阴影作为集体潜意识的原型,蕴藏了人的基本的和正常的本能,是具有生存价值的现实洞察力和正常反应力的源泉。”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单一否定阴影,对于阴影不能简单地压抑和制止,要正确认识这是无法避免的,要理解并授受,但又不能忽视,而应当创造条件让潜意识中的阴影原型得到适度的释放⑥,让大学生学会与自我和谐相处。而应当让大学生意识到合理开发阴影对于人格完满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应引导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体能游戏与竞赛当中,通过课外活动来合理宣泄负面能量,彰显个体的生命力。又如,面对大学生的叛逆心理,也不必给予过多的道德压力,不必盲目地指责与否定,而是应当让年青一代的大学生思想能有自由发挥与立足的空间,注重代际差异的融合,让青少年的人格、尊严受到尊重。因此,只有通过引导大学生通过参加一系列创造性活动(诸如写作、音乐、绘画)将叛逆的思想转化为新颖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学艺术作品,才能将阴影升华与提升。其次,应当引导大学生以合理的方式消化、控制自我的负面情绪。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思考问题往往趋于个人主义,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容易将负面情绪和责任发泄至他人身上,而不愿意从自身寻找原因。从荣格的阴影原型可知,让自己不满意而存在于我们自己无意识中的人格特点,往往会被投射到其他人身上。结果,为了维护自身的道德形象,人将自身不合理的、负面信念推脱给了他人,却忽视从自身寻找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当让大学生在心理层面建立起自我调控和与自我内化机制,学会接受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接受本我最真实的呈现,在合理的界限内给它一定的出口去释放,最终改变对缺陷的态度,增强自信与宽容,学会容忍自己和他人的不足和偶尔犯错,合理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以本然的态度从容面对自我与他人。同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部分环节不良情绪的方法,诸如心理暗示、自我放松、情境想象等等技巧,实现自我的心理调节。总而言之,在承认阴影对人格发展的合理性的前提条件下,个人只有具有积极的自我,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情感上悦纳自己,在行为上能够自我控制,对发生于内外的各种矛盾能够自我调节。
三、结语
荣格原型理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不过分认同人格面具造成其膨胀,不过分压抑阴影并给予一定的释放,最终实现心灵中各个部分的自然秩序并和谐相处,让每一个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荣格的原型理论也告诉我们,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其中之一便是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实现人格的发展。正如学者申荷永所言,“生来,人格就本是一个整体,在后天的教育和发展中,我们在不同时期展现某种占优势的人格类型,而一生的发展就是人格各个层面逐步发展和成熟,最终达到各种功能完整的过程,我们最终的人生目标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⑦因此,现代的大学德育工作并不仅仅是通过树立道德榜样让大学生去模仿,而是应当充分激发大学生内心的潜在需要,建立积极的自我,正确的看待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最终实现“完整的人”这一德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4]曾瑾.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研究[J].考试周刊,2015(50):163-164.
[5]陈美荣.三种原型理论对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5,11:89-90+71.
[6]申荷永.身边的分析心理学[J].中国教育报,2005.5:21.
第三篇:孙悟空原型分析.dcx
孙悟空原型探究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只石猴在神化与人化的交叉点上创造出来的“幻中有真”的艺术典型。他被神化为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型神灵,作者让他超越了凡人的欲望。但他身上依旧留有凡人社会的烙印,他虽长着一副毛脸雷公嘴的猴相,却是人们心中理想的人间英雄,他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积极乐观,汇聚了人类的诸多美好品质,同时他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具有凡人的一些弱点。因此,将其个性品质进行分解,我们可以发现他是社会中多种人物角色为原型的一个综合体现。我认为他的原型可追溯到以下几类典型人物中:
一.李白式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原型人物
孙悟空尊性高傲,狂傲自负,即使在取经途中也仍然保持着桀骜不驯的个性特点,他不愿处于“为奴”的地位(见《西游记》第七十一回),从不轻易对人下拜,“就是见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个喏罢了”(见《西游记》第十五回),至于一般的神灵就更不放在眼里,稍不称意,就要“伸过孤拐来,各大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见《西游记》第十五回)!如此种种,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唐朝的李白诗人,不正是生活中那个放荡不羁的孙行者形象吗?他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不为权威所慑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见杜甫《饮中八仙歌》),他“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他敢叫贵妃替其研磨、高力士为其脱靴......由此可见,他们之间有着共通的非凡自信与放荡个性,因此说李白一类人物是孙悟空的一个性格原型,应该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诸葛亮类机智果敢、有勇有谋的原型人物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足智多谋、机敏勇敢是人人称道的,在取经途中,他与妖魔鬼怪斗志斗勇,颇显神通。这让我想到了三国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一类的人物,他们充满智慧,上知天文下识地理,能知晓过去预测未来,如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计策中表现出的智慧超群,这些应该可以为作者在塑造苏悟空机智形象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苏秦般坚韧不拔、意志坚定的原型人物
在取经途中,苏悟空把助唐僧取经当作他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理想信念,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翻山越岭,擒魔捉怪,历尽千辛万苦,排除重重困难,从不贪图个人私利,一心以事业为重,即使遭人误解,被师傅念着紧箍咒赶回花果山时,还是“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见《西游记》第三十回),这种为理想执着,不屈不饶、坚韧不拔的品质,亦可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原型,如苏秦为理想忍辱负重,头悬梁锥刺股,如鉴真不畏艰难险阻,东渡日本传经等,都是孙悟空为理想执着追求的品质的源泉。
至于苏悟空神化艺术形象的形成,则与我国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及道、释两教的故事中长期流传的诸如“石中生人”的夏启、“铜头铁额”的蚩尤、“与帝争位”的刑天以及一些猿猴成精的奇闻怪说有关。如唐代李公佐的《古岳渎经》所记载的“形若猿猴”的淮涡水怪无支祁,其“神变奋迅之状”以及反叛的色彩,就与孙悟空比较接近。也有人认为印度经典《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与美猴王有许多相近之处。
因此我认为孙悟空是综合中国社会多种人物性格,汲取前代各种神化传说,并融合了历代人的爱憎和想象后演化而成的一个理想形象。
第四篇:原型设计作用演讲稿
一、缺失的原型设计 1.被忽略的原型设计 2.以往常犯的错误
二、原型设计的重要作用 1.验证需求 2.挖掘需求
3.开发工程师开发的依据 4.UI设计师设计的依据 5.测试工程师测试的依据
内容:
原型设计阶段在需求说明书撰写完之后,开发人员动手编码前。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需求说明书中的文字内容转化成图形化的可交互的用户界面。
其实早期,在整个软件开发流程周期也是有这个原型设计的部分的,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软件公司在几乎忽略了这个环节。反而因为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在手机APP中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用户体验设计的重要性。因而整个行业才普遍认识到原型设计的重要性。
原有我们旧的模式就是开发人员一拿到需求说明书就投入开发。根据开发人员自己个人的对需求文档的理解进行设计、编码、测试之后完成一个可供客户测试的版本。但将这个版本拿给客户一看,客户却说: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软件。虽说也许我们的功能完全满足用户所提出的需求,但结果却不是用户想要的。因为开发人员并不是面向客户的,在开发之前缺少直接与用户之间的一个沟通,单从需求说明书是没有办法了解客户的想法的。
开发人员按自己个人的习惯来完成用户界面,并没有统一标准。一个项目一般是由多个开发人员共同完成的,不同的开发人员有自己一套开发思维,每个人不尽相同,所画出来的界面风格不一。就拿我们院内一些旧的项目来说,开发人员在画界面的时候,一般就是按照表的一个设计字段,将这些字段显示在一个界面上,然后再曾加对表的操作,也就是增、删、改、查。这是开发的思维,并不是普通用户的一个思维。
引入了原型设计之后,交互设计师以用户体验角度去设计,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构造总体框架设计,在框架中各种界面元素,最终形成可交互的用户界面来展示客户的需求。
1.并且也可在给客户看原型,验证我们界面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是不是用户想要的。
2.图形化的界面是最直接的,一般客户会说我想要什么样的功能。但如果我们把这个功能以原型的方案展示出来后再来跟用户做沟通就可以挖掘到客户更深层次的需求了。
3.原型设计是开发工程师开发的依据。原型上设计出了开发的逻辑,设计出了用户界面。开发人员只要按照原型设计文档加需求说明书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开发工作。
4.原型设计是UI设计师设计的依据。早期我们的UI设计师其实也包含了部分交互设计的工作。但有了原型之后,他更可以专注于视觉设计的工作了。5.原型设计是测试工程师测计的依据。
一般我们秉乘着一个原则,谁设计,谁跟进。在开发过程中交互设计师反复跟开发人员沟通,确认逻辑。找出不符合需求的地方进行改进,同时也反向验证原型的合理性保证整个项目开发的正确性及进度。
第五篇:《人件》
《人件》-摘录
一、恒心思想
许多年来,我们有为一些人员流动率非常低的公司工作和提供咨询的特权。你不会吃惊,人员流动率低不只是那些公司的唯一出色之处。实际上,在本章节讨论的许多或大多数关于“人员意识”方面的质量,它们是最好的公司。
最好的公司各不相同,实际上它们的差别比它们的相同之处更显著。他们共有的一个月特点是,想要成为最好的公司。这是在走廊上、在工作会议上、在大型会议上经常谈及的主题。这种影响的反面同样也成立:在不是最好的公司中,这个主题很少甚至从不谈论。
最好的公司正在有意识地努力成为最好的公司。这是个共同的目标,这个共同的目标提供宫的方向,共同的满意程度和一种强有力的约束效果。有一种关于此类地方的永恒心理,一种你去别的地方寻找工作非常愚蠢的想法——人们会看着你,好像你是个傻瓜。这是一种代表着过去小镇的一种社区情感,也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和市镇常常缺少的东西,因此他在工作场所更加重要。例如一些雄心勃勃的公司明确的制定了要形成一种社区意识。例如在《读者文摘》和惠普公司的一些的地方,公司为雇员制订了社区园地。午餐时间,园地里满是锄地和除草的人,人们隔着篱笆在谈论西红柿。有些人在进行比赛,比谁栽种的豆子最甜,谁在种的南瓜最甜,并且举行大蒜换玉米之类的热闹的交易会。
很容易看出,社区园地在短期内不会产出显著的效果,但是他的花费却在本季度的财务表里立竿见影地体现出来。在大多数公司,会立刻取消这个想法,但是在最好的公司,短期不失去唯一的重要的事情,最终的事情是成为最好的公司,这是个长期观念。
人们喜欢呆在最好的公司,因为有一种你不喜欢呆在那里的普遍意识。公司在你个人上的成长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于信赖的雇员而言,可能有一个硕士培训计划或一个深造培训时期,在一些地方甚至长达一年。在公司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到你的培训上时,不难意识到这是公司希望你留下来的信息。
在最低的人员流动率的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管饭的进行再培训。你经常遇到的主管和经理以前是秘书、收发员或邮递员出身。他们常常刚从学校进入有学历的公司,当他们需要技能做一些改变时,公式提供了这些技能。没有一个岗位在到此为止,你发还可以进行别的很多尝试。
再说一次,可以证明在培训不是补充一个新岗位最便宜的方式。在短期时间内解雇在培训的人,而雇用已经有经验的人总是更便宜。大多数公司这样做,到最好的公司不这样做。他们意识到在培训有助于建立因地流动率和强有力的社区意识产生的恒心。他们意识到所花费的成本是值得的。
在南加州的爱迪生公司,负责所有数据处理的人的出身是抄表员。在EC&G公司,在一个将秘书培训成为系统分析师的计划。在劳务统计局,哲学博士被雇佣为软件开发员,从他们上班的第一天开始进行再培训。在日立软件公司,首席科学家的首要职责是培训新雇员。这些公司与一般的公司不同。他们感觉不同,很明显,在这些公司,员工精力更加旺盛,更有归属感。
二、一个团队的目的不是达到目标而是向目标看齐
一个渴望达到目标的经理会说:不是团队达到目标,事情都是“人”而“团队”干的。的确,一个目标的实现要分成好多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多是团队中的某个个人完成的。而且大多工作都是这些个人各自独立完成的,也不需要特别的协作。
所以,多数工作都不实际需要团队一起协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团队不重要——恰恰相反,团队的重要性就在于只有他才能起到那种是每个人都朝着同一方向努力的作用。
三、精英意识
一个好的团队有“精英意识”。团队成员感觉到他他们是独特事物的一部分。
四、无为管理
平庸的经理老是提心吊胆,害怕放手就会失控,而伟大的经理知道本质上认识不可管理的;成功管理的本质是是每一个人超重和同一个方向努力,然后是他们热情高涨,高涨到任何事物即使是他们的劲烈也不能主治他们前进步伐的程度。
五、“一顿通心粉晚餐”上的管理
你一个刚分配到新项目的技术人员,未来的老板打来电话说,正在为新项目组的人搞联欢会,你可以去她家和项目组的其他人共进晚餐吗?你答应了。也想借此机会认识新成员。
当你到达时,全体组员都坐在客厅,喝着啤酒,讲着战争故事。你加入进去,并且讲了一些你自己的故事。一个客户联络员也受到了邀请,讲了一些部门里的事情。每个人都又喝杯啤酒。你开始对食物感到奇怪,既没有任何的烹饪味道,也没有任何人在厨房工作的迹象。最后你未来的老板承认她没有时间做饭。并且建议所有的成员曲艺家附近的超市,然后一起做饭。“我想我们有能力做出一顿通心粉晚餐”。
你们出去了。作为一个小组你们漫步在超市的通道上,没有人负责,你们的老板似乎除了晚餐之外,什么事都胸有成竹。他说说笑笑讲一个有关国税局的故事。尽管没有一个总的指示,还是有些东西被放进了推车中。一位同事已经拿了制作口沙拉所需的主菜。有人提议做蛤利酱,没有人反对,然后你的新同事开始讨论细节。你决定做你拿手的大蒜面包。林外一个人拿了瓶基安蒂酒。最后,大家一直同意推车中的物品足够用于晚餐了。
回来后,你们放下所有装有食品的袋子,老板另外拿了一瓶啤酒并且谈论一种新的软件包。晚会重点逐步移向厨房,在那儿有人着手准备晚餐。你的老板没有做任何指示,但是当有人提出需要些洋葱时,踏进去切洋葱了。你开始将大蒜和橄榄油放入平底锅慢慢煮开。酱汁在起泡,通心粉煮开了。渐渐的一顿晚餐组成了。你们都在吃饭,知道吃饱了。然后共同分担打扫卫生的杂务。
迄今为止,没有人将普通的一天在项目中所努力做的事情做出表格,倒是作为一个小组,你们刚刚取得了第一个成功。成功又带来成功,高效的和谐又带来更多的和谐。你们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团队的可能性,因你们第一次在一起的经历而得到了提高。
按这种方式,通心粉晚餐可以看成那个经理想出来的一个办法。但是也可能不是,而且本来看起来就不想你所想的那样。如果你问经理那天晚上他想什么,他可能会严肃地回答:“吃饭。”这种感觉可以左右他在项目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全部的经历被组织称
小小的、容易联系起来的成功。经历的组织手腕如此高超,你要是没有刻意观察就很难注意到。
这个故事的线索是:好的经理会为团队童工频繁而又容易在一起实现成功的机会。这些机会可以是很小的、其前导作用的子项目或示范、暗示等,可以是使团队快速养成一起去获得成功的习惯的任何东西。最好的成功是没有明显管理的成功,在这样的成功中,团队工作起来如同一个亲切地同事集体。最好的老板是能一遍又一遍地管理这个集体,而又不让团队成员知道他们已经“被管理了”。
六、思想开放
团队在做大项目,律师将合同交给杰瑞(老板),并告诉他审阅合同后签字时,杰瑞说:“我不用审阅合同”,然后开始签字。“噢,等一下,”律师说道,“让我再看一遍。” 这里不是说你应该在没有审阅合同的情况下就签订合同。如果你迎请错了律师,那么你就陷入了泥潭。尽管经理有能力把工作做好,但评估合同可能还是会超越自己的能力。审阅合同可能有点过于自负。杰瑞花了很大精力雇用了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律师。他可定察看过那个人的其他工作情况。这不是防范的时候,而是让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老板正在利用和依靠他周围的人的能力的时候。
知道老板已经将他(或她)的部分名誉交给了下属,会让人觉得有点突然和惊讶。这个做法将每个人的最好一面显示出来,团队有了可以形成的意义。他们不只是使工作做好,而且是确保在他们当中书里的新人可以得到回报和奖赏。他就是那种开放式的管理,让团队拥有最好形成机会。
七、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允许平凡的人达到非凡结果的原动力
大多数团队自杀的危害性是表现为强烈地贬低某项工作或贬低做此项工作的人。团队通常会受到“工作是重要的并且做好他是值得的”这一常识的促进。这最后一句中的“好”字是本质:团队为自己分配任务,设定并支持一种自豪的技能标准。虽然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懂得工作的质量对公司来说很重要,但是团队仍然一种采用更高的标准时期与众不同。没有这种辨别因素,那么小组只能是小组,永远形成不了真正的团队。
八、改变
人们讨厌变化„„
而且那是因为人们憎恨变化„„ 我希望你们切实明白我的话。
人们真的讨厌变化。他们真的、真的讨厌变化。
——史蒂夫·麦克米纳明
九、旧秩序和新秩序
可想而知,率先倡导新秩序非常困难,没有别的事情比它更难掌握,更难成功,更容易引发危险。所有从旧秩序中受益得人都会与新秩序的倡导者为敌,而所有可能从新秩序中受益得人却只会给他半心半意的支持。——尼古拉·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如果你冒险与那些已经掌握了旧秩序的人为敌,那你正在强迫他你们回到令人不舒服的革新的位置上,你只收到那些可能会获利的少数人的支持。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那些肯定从改变中获利最多的人还是在半信半疑的支持改变?那是因为人们讨厌改变。如果我们着手去改变,不能肯定我们一定会成功。而且不确定性比潜在的获利更引人注目。
箴言:对改变的最基本反应不是逻辑的而是情感的。
我们从不要贬低我们旧的方法。相反,我们需要旧的方法作为有助于发生变化的一条途径来加以庆祝。
十、变更模式
目前现状(外来刺激)变得 混乱(正在变换的观念)促使人们 实践和综合最后达到新的现状
十一、学习
一条关于进步的重要规律是:谁不学习,谁就不可能长期发展,长盛不衰。
十二、管理上的最大恶行
如果你召开一个会议,正常的假设是那间房子里的人都在那里因为他们需要相互交谈以便得出某些结论。相反如果与会者轮流与一个重要的人物相互交谈,期望组合整个团组的初衷丢掉了;老板可以分别于每一位下属交流,而不是强迫其他所有人听他们交谈。
会议不是一种仪式。它不能是这样:它向每个人说明老板就是老板,他或她主持会议,希望人到场,等级制度应该得到遵守。
如果有一个真正的理由把所有人召集到一起考虑一些事情,则是一次真正地工作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达成共识。从定义上看,这样的会议是一件临时的事件,临时使之回忆不可能是定期安排的。因此任何定期的聚会都可以怀疑是为一个仪式而不是为集体共识的目标而举行的。每周召开的情况会议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十三、时间分割
将任何一个知识工人的时间分割到许多的任务中去,确保把他或她塞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工作小组中,这样没有一个工作小组可以形成一支真正的团队。
时间分割的另一负面影响是:保证浪费人的时间。
如果两项工作涉及性质上截然不同的两种习惯,时间分割则更加有害。因此把一项设计工作(它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和一项以电话为支撑的工作(他需要瞬间中断、持续可用、快速变换问题焦点)混合在一起,肯定是这些更需 要集中思考的任何实际上越来越不可能完成。不停地把时间完成在努力重新开始工作上只会使员工遭受挫折。
《人件》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