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无障碍设计理念的电梯设计讨论与研究论文
1971年联合国组织提出了无障碍设计,这是设计领域的全新主张。无障碍设计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人类有关的公共空间环境、各类建筑设施以及各类设备的设计与生产,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以及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的使用需求,配套能够及时应对、满足生理缺陷和功能衰退者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爱与关怀的生活环境,从根本上切实保障人类能够安全、方便、舒适的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建设的更加人性化,无障碍环境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民的关注。为了确保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建筑中的电梯,《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第7.4.2条款规定:在设有电梯的居住建筑中,单元式居住建筑至少设置一部无障碍电梯;通廊式居住建筑在解决无障碍通道的情况下,可以有选择地设置一部或多部无障碍电梯。无故障电梯应能够适合乘轮椅者、有视力障碍者或架床可进入和使用。安装在公共建筑中的电梯,必须是无障碍电梯。
1无障碍设计原则
无障碍设计,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和营造一个环境,该环境能够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安全的空间,并能够方便地使用周围的设备,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提供便利的服务。无障碍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设计理念,它包括了建筑、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环境、标识、网络信息、城市规划和产品等方面的内容,它解决了现实生活中极具代表的实际问题,为残疾人或是行动不方便的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障碍设计所针对的对象包括不同的群体,然后再根据对象确定设计原则及设计要求,最终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产品、辅助装置和空间等。
2无障碍电梯的设计
2.1无障碍电梯的设计原则
无障碍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消除环境中的障碍,便于各类人群使用,把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目的运用到无障碍电梯的设计中,形成无障碍电梯的设计原则,具体原则如下所述:
2.1.1安全性原则:在确保操作安全性的基础上,设计能有效地避免因错误或粗心操作而可能造成的伤害,这就必须要使电梯的尺寸和空间更加合理。例如能够使轮椅灵活转向的空间尺度。
2.1.2适用性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和舒适的操作是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达到人、电梯和环境的和谐相处,重要的信息能够多途径表不出现,譬如超载报警提不,到达层站时的语音和颜色提不等。要有针对特殊群体的特殊设计,例如ICI形选层按钮设计,能够省力地按下。
2.1.3易用性原则:无障碍电梯能够让使用者可以简单容易地使用电梯。电梯设计要素的排列必须要遵循人体工程学和视觉特性的要求等;依据信息的重要性程度,依次向使用者提供信息,例如电梯的选层按钮、开关按钮等应进行明显的分隔,以引起使用者的注意。
无障碍电梯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使用者能够接触到的部分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电梯候梯厅和电梯轿厢两部分。对于只设有人、货两用电梯时,应考虑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电梯的情况。无障碍电梯的设置是解决医疗建筑竖向交通无障碍化的关键,在新建筑中使用的电梯一定要设计到位,至少要保证有一部无障碍电梯。
无障碍电梯的设计要考虑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之间的协调作用,辅助功能是在保证电梯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才考虑设计的,而且辅助功能的增加不应成为基本功能的负担或是影响。总而言之,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要素,要协调统一,这主要包括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和加工工艺等各要素。
2.2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电梯轿厢的设计
物质功能的主要载体是结构,产品物质的功能是通过结构的诸多集合而实现的,电梯轿厢结构通常是方形的,对于无障碍电梯,轿厢尺寸的设计要更加合理。电梯轿厢各组成部分的设计,需要考虑各部件位置按钮排列方式和高度等要素,控制按钮和选层按钮应清晰可见,与墙壁或其他装饰物等应有明显的区别。电梯形态要素分析,与使用安全性、审美等有很大的关联,处理好形态要素与功能的关系,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便利,如采用圆形或圆角形按钮,按钮的接触面积要大、用力要小、操作便利。
无障碍电梯的轿厢设计要求如下:电梯门开启后的净宽不应小于0.80m;轿厢深度不应小于1.40m,宽度不应小于1.10m;轿厢正面和侧面的扶手应设置在离轿厢底高0.80^-0.85m处;轿厢侧面设置的带盲文的选层按钮,应设置在离轿底0.90^-1.10m高的地方;轿厢正面在离轿底高0.90m处至顶部应安装镜子;轿厢上、下运行及到站应有清晰显不和报层音响。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电梯轿厢选层按钮。
2.3电梯候梯厅的无障碍设计
电梯候梯厅的设计对象应包括任何使用电梯的人,不仅要考虑到健全的人,而且还要考虑残疾人等身体不方便的人,因此电梯候梯厅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如下:候梯厅深度大于或等于1.80m;按钮高度0.90^-1.10m;对于无障碍电梯而言,具体的要求主要是候梯厅的入口净宽度均应在0.8m以上,以方便轮椅进入;显不与音响能清晰显不轿厢上、下运行方向和层数位置及电梯抵达音响;每层电梯口应安装楼层标志,电梯入口应设提不盲道。电梯候梯厅无障碍。
3无障碍电梯的使用及无障碍标识
政府机关与主要公共建筑的无障碍通路、停车车位、建筑入口、服务台、电梯、公共厕所或专用厕所、轮椅席、客房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及走向,应设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牌。无障碍设计规范中已经对无障碍电梯有明确的规定:要使用无障碍标志牌。
4结语
本文结合无障碍设计规范,对建筑物中的电梯的无障碍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了电梯无障碍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及要求,从而使电梯能够更好地为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方便的人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未来电梯无障碍电梯设计的发展将充分利用太阳能、热能、风能和电磁能等能源,把人性化设计理念运用在产品设计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将人性化的原则和思路运用于无障碍电梯的设计中,在设计中更多地体现出对人的关怀,真正意义上实现无障碍化设计。
参考文献
[1]无障碍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文艳群,董继先.基于无障碍设计理念的电梯设计.包装工程,2000,(6).[3]兰海.产品与环境的融合—谈产品设计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设计论坛,2002,(108).[4]张叶纂.老年人助行产品无障碍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7_
第二篇: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研究论文
一、现代企业经营综合管理
1.经营哲学
人们的哲学智慧和观点都融入在现代企业生产价值链中,企业运行的性质通过哲学能够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2.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的追求行为
所谓的价值观,指的是企业集团中的经营宗旨、目的、意义等各个方面价值的评估,企业的价值标准可以通过全体职工得到充分的体现,企业在未来想要生存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
3.企业精神
透过企业精神我们能管窥一个企业发展情况,甚至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兴衰。企业精神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企业精神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能够推动企业持续进步。企业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精神,展现着企业的价值观。
4.企业道德
企业发展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的培养。随着现如今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企业需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企业的道德备受关注,只有拥有良好的企业道德才能够使企业持续发展,甚至迈向国际竞争的舞台。企业的道德建设离不开员工的培养,所有的员工都代表着企业形象,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教育。
(1)表现在制度方面,需要加强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管理和成长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管理和建设进行约束和指导,企业在制定制度中要充分尊重自身的实际情况。
(2)表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文化性。企业文化彰显了企业的经营宗旨,有助于推动企业团队建设和相关机制建设,有助于推动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理念和人生哲学得到充分的体现。
(3)运作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时性表现。最初,企业经营管理系统须供给一个平台,须具备实时的可靠性。
(4)企业经营管理可能性分析。企业经营管理险情;企业基本情形;企业经营管理内容;企业经营管理英才。
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现代理念
1.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运营管理中,人力资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员培训、招聘、工资绩效考核、工作分配等都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现如今社会劳动力呈现短缺的态势,如何高效地分配利用有限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企业正常运营的一大关键工作,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员工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对工作内容都比较陌生,并不是十分熟悉工作内容和操作方法,这不利于企业的运营管理,也增加了新员工的心理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设置岗前培训,由老员工或者专业人员对新人开展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和考核体系,只有满足条件的员工才能够进入到工作岗位上。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要制定绩效考核,定期考核员工的工作情况,根据工作情况考核结果提出改进方案。绩效考核要客观公正,定期开展,通常可以分为月检和年检,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请假情况等,然后给予优秀员工一定的奖励。现如今很多企业采用人性化管理,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十分适用于当代社会,企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2.企业道德与责任管理
现代社会结构中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企业形象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管理者意识到了企业发展中应当承担自身的一些社会责任,所以开始建立企业文化,加强了企业道德和责任管理,希望通过良好的道德和责任来激励员工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企业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贡献社会,同时也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需要充分体现企业道德和责任管理,进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比如陈光标就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例子,他实现了企业道德与责任管理的典范。世界500强企业海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带头砸掉七十多台有质量问题的冰箱,树立海尔产品质量保证的形象,为海尔企业未来市场的开拓、产品的推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创新管理
企业立足社会谋求生存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跟上社会的脚步,才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现如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企业想要占有市场,增强自身的实力,需要不断创新,引入新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对于企业产品开发来说,创新管理是一种科学的安排,可以通过安排技术来改进相关的制度。同时在创新中要避免盲目开发,要有一定的目的,从而保证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三、结语
我国市场在不断变化,市场需求逐渐增多,现代企业发展中需要面临诸多的挑战,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更好地引导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重点从企业经营综合管理上入手,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道德责任管理,并且就企业创新进行了阐述,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程虹,宋菲菲.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绩效的下降: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解释———来自2015年广东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经验证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60~72.
[2]童锦治,黄克珑,林迪珊.税收征管、纳税遵从与企业经营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16,(03):24~32.
[3]张建平,裘丽,刘子亚.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企业经营绩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5):44~49.
第三篇:基于设计心理学的残疾人用品无障碍设计研究1
基于设计心理学的残疾人用品无障碍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迅猛增长,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同时,我们越来越重视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所以只重视功能性的开发的生活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在对残疾人这样的特殊群体更加需要重视心理情感体验。现实生活的不方便已经让他们时常感受到很大的精神压力,而针对残疾人设计的产品可以使他们从心里得到释放,更乐观地面对生活。本文将以设计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针对残疾人心理进行有关的探讨与研究,为设计出能满足残疾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关键字:残疾人设计心理学无障碍设计
进入后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度发展。这首先表现在我们的各种需求(不管是生理上或是心理上的)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并且越来越多的曾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现如今也逐步受到关注和呵护。
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原因,在很多国家都有相当比重的残疾人,他们虽然是弱势群里,但是他们同样应该享有参与社交活动的各种权利。同时,我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也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各种生活不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设计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这些特殊群体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无障碍设计为代表的关怀设计相继出现,给我们的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居住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为这些弱势群里在出行、获得工作计划、以及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基本保障。
1.关怀设计
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第四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
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只有全面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内涵。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
法治有两项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要有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二是这种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所谓“良好的法律”,就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法律。所谓“普遍的服从”,就是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都得到全面的实现。现代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机制。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高度重视、科学分析、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减少社会风险和动荡,至关重要。解决公正问题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坚持依法、及时、合理解决的原则,采用教育、协商、调解、司法等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逐步建立并从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社会主义立法要体现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愿望,使正义的要求法律化、制度化,使实现正义的途径程序化、公开化。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由于我国封建传统的影响,人们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实体公正、轻程序公正的观念,特别是在执法环节,一些执法人员片面追求事实真相,重口供、轻证据,违反法定程序,甚至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和强调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全面的公正观念。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人权是人之作为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对人的主体地位、尊严、自由和利益的最低限度的确认。人权来源于人的理性、尊严和价值。基本人权则是当代国际社会所确认的一切人所应当共同具备的权利。人的主体地位、尊严、自由和利益之所以被宣布或确认为权利,不仅是因为它们经常面临着被侵犯、被否定的危险,需要社会道德的支持和国家强制力量的保护,而且是因为人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和动力。现代法律就是保护人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强制力量。正是人权体现了现代法律的精神,正是人权保障奠定了现代法律的合理性基础。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就是为了争取和实现人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突破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把工作重点从调整对立的阶级关系转移到承认和保护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等权利义务关系上来,转变重政权轻民权的观念,克服“防民”思想,提高人权保障意识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当前,在刑事司法领域,一些执法人员还存在着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的观念,习惯于有罪推定,忽视刑事司法的人权保障功能。因此,我们必须着力提倡打击与保护并重的观念,增强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意识。
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任何社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都要求有一定的权威,而法治社会的政府权威是置于法律权威之下的权威。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是否真正享有最高权威则是一个国家是否实现法治的关键。在现代法治国家,有的宣布宪法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有的宣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都把树立法律权威作为实现法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法律权威要通过立法建立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法律制度。如果法律可以随时随需而改,因人因地而异,那就根本没有法治可言。另一方面,法律权威要通过执法、司法和守法保证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特别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有效地防止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实质内涵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我国宪法第五条对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当前,树立法律权威的观念,要特别强调维护法制统一、反对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反对把个人或组织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法律工具主义。
监督制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机制
法治的意义就在于,既能充分地利用国家权力促进和保障公民权利,又能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腐败,保证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正确行使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法治防止权力滥用和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基本措施就是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把决策、执行等环节的权力全部纳入监督制约机制之中,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任何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实行法治就是要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国家权力的异化。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我们还要努力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把民主监督、党组织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最重要的是保证各个监督系统的整体协调和依法进行,必须实现监督工作的法制化,健全监督法制。要树立权力接受监督制约的观念,必须全面贯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宪法原则,反对重配合、轻制约的做法,反对排斥监督的司法专横主义。
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和尺度
自由是人从自然力和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获得解放,人的内在尺度与客体的外在尺度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创造实现和保障人类自由的社会前提。社会主义法治就是创造和保障这种不断发展着的自由的社会控制系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才能保证人的尊严、价值和主体性得到尊重,保证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古代法治的根本缺陷在于,普通公民没有成为法治的主体,法治只是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工具,“依法治国”演变为“依法治民”,难以跳出人治的范畴。现代法治的优势和成功之处在于,国家不仅要依靠法律的强制力、规定性来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用法律来限制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力,以平等地保障公民的权利,使普通公民成为法治的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我们必须把公民权利(个人自由的法律表达)作为构成社会关系和法律秩序的本位性要素。公民权利的平等保护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优越性的体现,而且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近二十多年来,每一项重大制度的改革实质上都可以归结为重新认识和调整权利义务关系、加大平等保护公民自由和权利的力度。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法治发展的进程就是公民权利要求和权利意识不断增长的过程,是公民权利平等保护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权利本位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平等地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的意识,摆正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反对官本位和长官意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进的法治理念的进步性,又有立足现实、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性。忽略其进步性,容易导致迁就人治的现实倾向;忽略其具体性,则容易导致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乱。
第五篇:基于无障碍设计的感官代偿产品设计研究_图文.
胁幢砬l {tR日:—地i量旦 }{:烂型
仑肥工学大Hefei Unive rsity of Techno 警Iogy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DISSERTATIoN @ 论文题目:—墨j!玉堕翌塑盐塑壁宣垡堡亡曼塑盐墅塞 学位类别: 学科专业: 工程领域 学所硕士 作者姓名:钱燕
导师姓名:————L尊—』L垫塑—— 完成时间:—————』坐—兰』月——
1.辅助型设计
辅助型设计指的是针对用来改善残疾人能力的专用产品的设计,辅助型产品的功能是帮助残疾人获得独立性,如助行架(图2.1、轮椅(图2.2、拐杖等,都属于辅助型产品的范畴。
辅助型设计和无障碍设计的相同点在于它们所面向的人群有一定的重合,都是为了给残疾人和老年人等有障碍人群提供方便。不同点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二者的产品表现不同。辅助型产品是有障碍者的专用产品,它的功能就是为了帮助有障碍者获得独立性;而无障碍设计是让普通产品能够适应有障碍者的使用。其次,二者的使用人群不同。辅助型产品的使用人群是有障碍者,而无障碍产品的使用人群是所有人。例如的轮椅,它让下肢障碍者能够“行走”,它的使用人群仅局限于下肢障碍者,正常人不会去用;而图2.3中安装扶手的马桶,它的主要功能不变,只是为了方便有障碍者的使用而安装了扶手,它适用于下肢障碍者,也适合所有人的使用。
图2,1助行架图2.2轮椅 2.适应性设计
适应性设计是使普通产品能够适应残疾人的使用的设计。例如在餐具上加上把手,和辅助型设计一样,适应性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满足残疾入的特殊需要的专用设施,加大门的宽度、房子的高度、柜台下膝盖空间、卫浴设备、位置低的投币电话都是在建筑环境中提供易用性的设计实例。
适应性设计是对一般产品进行改进,让普通产品能够适应残疾人的使用,这是与辅助型设计的不同之处。可以说适应性设计是实现无障碍设计的一种方法,在建筑和环境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中经常使用。如图2.3是两个有装有辅助设备的马桶,为了适应残障者的使用,加上了扶手和搭手这样的辅助设备,就是让普通的产品(马桶适合障碍者的使用。
图2.3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马桶 3.跨代设计和生命阶段设计
跨代设计和生命阶段设计的目标是解决由年龄造成的局限性。跨代设计多见于工业设计范畴,而生命阶段设计多见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两者都是为了改进产品或环境中与年龄有关的因素。它们关注的是年龄产生的变化,因此安全因素是二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特别对没有判断力的小孩或痴呆症患者来说,安全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安全也是无障碍设计标准中的重要部分,因此,跨代设计和生命阶段设计也是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
理解辅助型设计、适应性设计、跨代设计和生命阶段设计的含义,以及它们和无障碍设计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无障碍设计思想的内涵。
2.2无障碍设计的发展 2.2.1无障碍设计的提出
物质环境无障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瑞典、丹麦等国家就建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此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法规。
无障碍设计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1974年由联合国组织提出,主要针对的是建筑和公共设施,面向人群是残疾人、老年人等有障碍人群。
无障碍设计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设计师发现,在使用建筑、环境设施时,存在“是谁最不方便”这个问题时,答案无疑是“残疾人、老年人、孩子”;从而产生了无障碍设施设计,这是无障碍设计最早关注的主要方面。
无障碍设施设计研究行车道、人行道、天桥等道路设施和扶手、卫生间、过道等建筑物设计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无障碍物质环境设计的实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在国内,深圳是最早开展无障碍建设的城市之一。早在1985年,深圳市政府就要求在公共场所设置无障碍设兹,道路上兴建坡道,火车站、机场等设置残疾人专用通道,酒店有方便残疾人使用
(1非机动车行车道。主要考虑要满足手摇三轮车的通行,因此对车道的坡度、坡长和宽度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上海体育馆周围的几条交通干道去掉了非机动车行车道,严重的违背了无障碍设计标准,残疾入的手摇三轮车_穰自行车只能和机动车公用机动车道或和行人共用人行道,这都是很危险的。
(2人行道。主要考虑满足手摇三轮车、坐轮椅者、拄拐杖者,视力残疾者通行。因此除了在坡度、坡长和宽度上有相同要求外,还要求设置缘石坡道,对于缘石坡道的设置原则以及材料都有相应的标准。盲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占用。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下水道井盖铺在盲道中间,树木种在盲道上(如图2.4,商店巨大的广告牌和自行车甚至连杂物胡乱的堆在盲道上(如图2.5,这些情况屡见不鲜。
图2.4树木中断盲道图2.5杂物占用盲道
(3人行天桥和入行过道。繁华地段车流量大,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穿越马路,因此要设置人行天桥和过道。人行天桥和过道的无障碍设计,主要是针对拄拐杖者和坐轮椅者,对于阶梯的高度、宽度、休息平台、抓杆等都有相关的规定。图2.6中所示的是北京的无障碍天桥,它由坡道和梯道共同组成,坡道主要是方便坐轮椅者的通行。当然,如果能够在入口、转弯、出口等处标上盲文标识,就能方便盲人的通行。
(4音响交通信号设置。主要针对视力残疾者和部分老年人,红绿灯不能被感知,因此采用音响交通信号。如图2.7所示的交通信号灯,在行人较多的路口,只要按交
通信号灯上的按钮,几秒钟后就变成绿灯,并伴有轻声地警报声,这种交通信号灯方为视力障碍者的通行提供方便,只是在国内现在没有被广泛应用。
图2.6人行坡道天桥图2.7音响交通信号灯 2.3.1.2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
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对象包括公共建筑物设计和居住建筑物设计两大方面。公共建筑物设计包括政府及纪念性建筑、文化娱乐体育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宿舍及旅馆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等;居住建筑物设计如高层及中高层、多层低层住宅和公寓、职工和学生宿舍,还包括城市广场、公园、游览地等公共设施设计,学习、工作场所以及建筑物的设计。主要对建筑物的出入口、坡道、走道、门、窗户周围及楼梯台阶、电梯、扶手、地面、卫生间、浴室、厨房、开水房、家具器具设备、轮椅席、停车场及停车车位。对其中的长宽高、坡度、材料、转弯等方面的无障碍设计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2.3.2无障碍信息设计.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享受了网络和各种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然而对于残障者,特别是视力残障者和听力残障者,他们被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隔绝,从而产生了“如何让残障者也能平等地享用信息”这个问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这就是无障碍信息设计。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无论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进行交流。主要包括两个范畴:一是电子和信息技术无障碍;二是网络无障碍。前者是指电子和信息技术相关软硬件本身的无障碍设计以及辅助产品和技术;后者则包括网页内容无障碍设计、网络应用无障碍设计以及它们与辅助产品和技术的兼容。推动无障碍信息设计的目的是使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对尽可能多的人更加可用和易用。
国外的对于无障碍信息设计的研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弱势群体获取信息的问题给予相当的关注,可以说已经渗透到日常各项工 的不断深入、无障碍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无障碍设计实践的推广证明,无障碍设计不仅仅是关怀,也有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1无障碍设计的经济效益
在无障碍设计思想提出之前,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没有考虑弱势群体的使用。对现有的建筑和环境设施进行无障碍设计改造,就会消耗很大的人力财力,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在设计阶段就考虑无障碍设计,那么所用的成本相对就要少得多,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来说,研发无障碍产品可以扩大消费者群体,而新增功能如果能够很好地迎合一般人的需求,从而树立企业和产品的良好形象,在前期对于无障碍设计的投入的成本可以收到成倍的回报。
2.4.2无障碍设计的社会效益
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和1.43亿老年人。但是在许多城市,这些人是“隐匿”的,我们很少在公共场所见到,原因就在城市的许多建筑和设施设计都不符合他们的生理特征,他们对于许多为大多数正常人设计的产品感到无所适从。无障碍设计将环境和产品平等地展示给弱势群体,残疾人和老年人能够享有和正常人相同的使用方式,无障碍设计能够让使用者拥有平等的心理,这是建设平等社会的重要步骤。
此外,无障碍设计提高了弱势群体的自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弱势群体及其家庭成员的负担,因此无障碍设计满足了弱势群体健康和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人性的关爱,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2.5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无障碍设计思想的长期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公平性原则、使用可变性原则、简单直观原则、信息可觉察性原则、容错性原则、低体力消耗原则和尺度空间可接近原则六条主要原则。在文章的第五章研究感官代偿指导无障碍产品设计中,也要遵循这些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图2.8公平性原则
设计物对于不同能力的人们来说都是有用而适合的。图2.8中所示的两种常见的感应门,虽然许多的大型商场和酒店更偏向使用旋转门,但从无障碍的角度说,平滑感应门比旋转门更适合残疾人和普通人的通行。
(1为所有的使用者提供相同的使用方式。尽可能使用完全相同的使用方式;如不能,则尽可能采用类似的使用方式;(2避免隔离或歧视使用者:(3所有使用者应该拥有相同的隐私权和安全感;(4能引起所有使用者的兴趣。2.使用可变性原则
设计物要同时适应不同的个体意愿和能力。图2.9左图的手表,适合绝大部分的使用者用右手操作;而右图是专门为左撇予开发的手表,却不适合右手使用;中图的电流仪,左右手都能进行相同的操作。
(1提供多种使用方式以供使用者选择;(2同时考虑左撇子和右撇子的使用;(3能增进用户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4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节奏。
图2.9使用可变性原则 3.简单直观原则
无论使用者的经验、文化水平、语言技能、使用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如何,都能容易地理解设计物的使用方式。如图2.10所示的三款手机,左图按键多功能复杂;中图手机设计初衷是专为老年人,操作简单,整个手机只有七个键,包括五个数字键。该款手机的按键设计不符合人们对按键的传统观念,特别是老年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很谨慎。此外,外观上的简单不代表操作的简洁,该手机要拨其余数字就要进行额外设置,无形增加了操作,所以不是一款好的老年人手机设计;而右图手机一切功能简单明了,数字的设置既符合传统手机
设置,又考虑到了老年人的使用。(I去掉不必要的复杂细节:(2与用户的期望和直觉保持一致:(3适应不同读写和语言水平的使用者;(4根据信息重要程度进行编排;(5在任务执行期间和完成之时提供有效的提示和反馈。
图2.10简单直观原则 4.信息可觉察性原则
无论环境状况和使用者的感知水平如何,传达给使用者。
(1为重要的信息提供不同的表达模式保信息冗余度;设计物都能有效地将必要的信息(图像的、语言的、触觉的,确
(2重要信息和周边要有足够的对比;.(3强化重要信息的可识读性;(4以可描述的方式区分不同的元素(例如,要便于发出指示和指令;(5与感知能力障碍者所使用的技术装备兼容。5.容错性原则
产品应该降低由于偶然动作和失误而产生的危害及负面后果。
(1对不同元素进行精心安排。以降低危害和错误;最常用的元素应该是最容易触及的:危害性的元素可采用消除、单独设置和加上保护罩等处理方式;(2提供危害和错误的警示信息;(3失效时能提供安全模式;(4在执行需要高度警觉的任务中,不鼓励分散注意力的无意识行为。6.低体力消耗原则
设计物应当能被有效而舒适地使用,同时降低疲劳。(1允许使用者保持一种省力的肢体位置;(2使用合适的操作力(手、足操作等;
(3减少重复动作的次数;(4减少持续性体力负荷。7.尺度空间可接近使用原则
无论使用者的生理尺寸、体态和动态,都能提供合适的尺度和空间以便于接近、到达、操控和使用。图2.11所示的两种开关,左图开关的操作单一,只能用手指尖操作,因此不适合手指残疾者的使用;右图是大开关,操作的部位和方式就要自由很多,更加符合尺度空间可接近原则。
图2.11尺寸空间可接近原则
(1为坐姿和立姿的使用者提供观察重要元素的清晰视线;(2坐姿或立姿的使用者都能舒适地触及所有元素;(3兼容各种手部和抓握尺寸;
(4为辅助设备和个人助理装置提供充足的空间。
图3.2开车时会打手机吗? 同样,感官代偿的研究主要面向的是感官障碍者,其中不仅包括下文讨论的生理上的感官残障者和感官功能衰退的老年人,还包括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变成感官“残障者”的正常人,实际上。这种特殊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这也证明了感官代偿具有普遍意义。
感、现代感、技术感、美感等等,这些都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必要刺激。本文之前对弱势群体的心理研究表明,他们对产品的精神功能有更高的要求。无障碍产
品起到改善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以及和残疾人、老年人乃至所有的消费者达成良好的精神交流的作用。
2.按功能的重要性分类一一主要功能和附属功能 主要功能是指与设计生产产品的主要目的
直接相关功能,这是产品存在的理由,对于使 用者来说,这是必要的基本功能,否则,产品 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附属功能是辅助主要 功能更好地实现其目的的功能,有时也是不可 缺少的功能。如图4.1的口嚼式鼠标,由日本 人庆应大学教授针对肢体残疾者设计发明。该 产品作为鼠标这种电脑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没 有变,而在主要功能的实现方式上从手操作变 成口操作。
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产品存在的基础,所以
它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否则产图4.1口嚼式鼠标 品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而附属功能往往是多
变的。一件产品的附属功能是可以无限增加的,有时其成本甚至会高于主要功能。附属功能对于提高产品价值无疑是重要的,但如果处理不当,其作用会是负面的。无障碍产品的附属功能的设置更应当小心谨慎,在无障碍设计原则中就有从简的原则,增加附属功能就会增加产品的体积和重量、操作界面的复杂度和误操作的几率,从而增大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操作难度:此外过多的附加功能会降低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难以吸引许多经济状况较差的残疾人购买。但另一方面,产品如果只有主要功能而剔除所有的附属功能,也很难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附属功能的适当应用是无障碍产品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
3.按照需求分类一一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产品功能的必要性是相对而言的,必要功能与不必要功能、主要功能与附属功能等,都是动态的概念。使用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功能必要性。主要功能与附属功能也会在某种情况下发生转换。
无障碍产品设计除要明确功能的主次关系,剔除不必要的功能十分重要。当然,使用者的需求变化会使必要功能与不必要功能相互转换,因此要求设计师尽量多考虑转换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最优化的功能选择。
4.按需求满意度分类一一不足功能、过剩功能和适度功能
功能不足是指必要功能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功能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因结构和选材不合理而造成强度不足,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不够等。
种环境设施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同。无障碍产品设计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产品设计方面的国际通用符号,因此可以借用大众认可的图形。
3.无障碍产品要为重要的信息提供不同的表达渠道,如视觉的、听觉的和触觉的,确保不同使用者可以从多种渠道认知产品。电脑键盘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图
4.3所示,在F键和J键上分别有一个小凸起。如果按键字母被磨掉,或是盲打的时候,视觉无法获取信息,可以通过触觉对手指进行定位。
4.无障碍产品的使用应当感到舒适和省力,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减少达到操作需要的动作的次数。
5.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无障碍产品应当能够适应不同生理尺寸、体态和动态的使用者,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尺度和空间以便于接近、到达、操控和使用。如图4.4中的ELECOM左右手都可以用的鼠标,丽转换操作非常简单,只用将鼠标尾部的转换键拨到另外一边就可以了。
图4.3键盘的视觉和触觉定位图4.4ELECOM左右手鼠标 4.2.2与精神功能相关的特征
1.无障碍产品一方面能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方便的使用:也能为所有的使用者提供相同的使用,设计时考虑尽可能采用完全相同的使用方式或类似的使用方式,避免隔离或歧视使用者;2.无障碍产品可以为不同经验、文化水平、语言技能的使用者提供容易理解的产品使用方式;产品的易理解性可以消除人的自卑感,特别是对智力障碍者,也可让许多学习能力下降的老年人能够感受到自信;3.从安全角度说,无障碍产品应该尽量减少危险或错误因素,或是将安全因素和危险因素分开处理,并对危险因素加上合适的警示信息,并降低由于偶然动作和失误而产生的危害及负面后果。无障碍产品一定要让人们在使用时有安全感。
第五章设计中的感官代偿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障碍设计面对对象广,要解决的问题多。许多设计师从不同的切入点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设计方法,促进了无障碍设计思想的发展。作者从感官障碍者入手,进行了大量调查,通过感官代偿研究,实现产品的无障碍设计。
5。1感官代偿的概念
感官代偿是指在人的某些感官受到损害的时候,其它感官的功能会相应地增强的现象。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比普通人更灵敏。在产品设计中应用感官代偿,使产品不仅能够容易被感官障碍者理解,又能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官代偿功能。
人对事物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肤觉(温度觉、触觉、痛觉、味觉和嗅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们要认识外界事物,就要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形成对实物的整体反映,并确认它是什么,也就是给予解释,将其纳入一定的概念范畴,这就是知觉。因此,使用者要了解产品,对产品最初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视觉,在从外界获得信息时,是占主导地位的感觉形式。据研究表明,如图5.1所示,83.5%的信息来自视觉;其次是听觉,占信息量的11%,通过听觉感知声波的强度、频率、音色等,再经听知觉整合,可以知觉言语、进行言语交流,可以分辨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枪声、炮声。以及欣赏音乐、听广播等等:触觉信息占1.5%,触觉对人具有特殊重要性,它不但能感知客体表面的光滑、粗糙,还能感知物体的长短、大小,以及物体的形状等;嗅觉信息占3%,嗅觉可以通过识别气味来识别事物的类别,警示危险等;
图5.1感觉信息比例图
(3当对象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时,或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相联系时,也容易被感知,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在书店对所需要书籍的迅速发现等。
2.知觉的整体性
客观事物是由不同部分、不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往往取决于四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相似(彼此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闭合、连续等因素。
(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知觉对象虽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复合刺激物所起的作用,但强度大的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往往决定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例如,人的面部特征是我们感知人体外貌的强的刺激部分。只要认得人的面
部特征,不管他的发型、服饰等如何变化,只要面部没有变化,就不会认错人。无障碍产品中实现主要功能的操作键应作为强刺激。
(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也会影响知觉的整体性。同样的部分处于不同的结构关系中就会成为不同的知觉整体。例如,把相同的音符置于不同的排列顺序、不同的节拍和旋律之中就构成不同的曲调;如果曲调的各成分关系不变,只是个别刺激成分发生变化,或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或不同人来演唱,就不会改变我们对其歌曲整体性的知觉。
(4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当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时,知觉者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当前的知觉,而这正是感官代偿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给动物学家一块动物身上的骨头,他就可以塑造出完整的动物形象来。这对于缺乏动物解剖学知识的人来说,是不能办到的。
无障碍产品的操作键的设计
可以借鉴知觉整体性四方面的 特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 相似功能的操作键应感知为一 个整体;其次,实现主要功能的
操作键应作为强刺激;再次,不 同的功能操作键区应从键的形 状、排列上加以区分:最后,操 作键的形态应符合大众的理解。以图5.5游戏杆的操作键的设计
为例,游戏过程中,游戏杆的操图5.5游戏杆的操作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