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小学校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列建议(2)
-----净化校园环境,廉洁治校
随着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新观念、新矛盾不断涌现,国家在各个领域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普通中小学也应与时俱进,加快推进校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笔者认为,我国普通中小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是“净化校园环境,廉洁治校”。理由如下;
第一、巨大的利益诱惑
随着义务教育法的强力推行和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大力投入,现在普通公办中小学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水衙门”。尤其是一些知名公办中小学形成集团办学,办学地域不限于一乡一县,而是跨市跨省,师生规模达到数万人。学校的基础建设及维修工程的承包、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教职工福利物资的采购,学校地产、门店、铺面、超市、食堂、文印室、医务室、安保、宿管等等的外包或经营,教师调动、招聘、提干、晋职晋级,学生的招生、借读、教辅资料的征订、校服制作等等都有巨大的利益空间。一些中小学学校资金流水上千万是常态,甚至达到数亿的惊人数字。
第二、法律政策的空白
迄今为止,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等等,国家没有一部法律或者权威性的政策对上述普通中小学学校这些资产流、资金流的运营、监管等进行硬性规定。这样,为权力寻租留下法律、政策的真空地带。
第三、监管的形同虚设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公办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本身设计不周,配套不全,衔接不畅。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直接任命,任期国家法律和政策也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只要与上级处理好关系,没有被政法机关定性有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就基本上可以一直任职到退休的。
这样,在校长“一言堂”下,校长职权往往被截留滥用,学校党支部、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内部监督乏力,上级主管部门、家长委员会等外部约束失效,监督机制的失灵使得校长负责制被异化为校长专权制,校长的权力被“围猎”、甚至主动寻租就不可避免了。
总之,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腐败早已从经济、政治领域蔓延到教育领域。只要其过程不透明,结果不公开,就有一双双“握有权力的魔掌”伸进校园,玷污校园的纯洁,污染校园的环境,败坏校园的风气,进行“暗箱操作,导致孩子们的“人生第一颗扣子”扣歪。
为此,笔者建议:
第一、加大主流传媒对廉洁校园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校园的氛围;
第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从法律层面对学校廉洁治校、民主治校、财务公开等等进行比较具体的规定,以便于操作;
第三、加大上级纪委、审计、监察等部门对学校监督力度,尤其是对有实权的部门和个人;
第四、加大对校园腐败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的力度,严厉惩治校园腐败;
作者笔名:浪淘沙 实 名:黄显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