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功夫熊猫2影视翻译研究和实践的策略论文
背景介绍
古老的孔雀氏族发明了烟火,烟火的美丽能给人们带来美妙,快乐的感觉使孔雀一族自古掌管着凤凰城。但是古城繁华、富饶的背后隐约透出孔雀氏族的担忧,继承人沈王爷发现了烟火阴暗可怕的一面,并且野心勃勃地图谋着一场血腥的战争。孔雀一族笼罩在阴郁的惊慌中,沈王爷的父母请羊仙姑预卜未来,羊仙姑预言:沈王爷的执迷不悟将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有一位黑白相间的武士最终将摧毁他的阴谋。沈王爷得知后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决心先下手为强捣毁可能出现黑白武士的熊猫村庄。
多年之后,沈王爷终于造出了火炮并扬言消灭天下功夫。而阿宝不负众望,最终也成为了预言中黑白相间的神龙武士。在一次与强盗的博弈中,阿宝隐约回忆起自己的身世,这是他的养父平先生一直以来守口如瓶,讳莫如深的话题。为了探究自己的身世之谜,阿宝与“盖世五侠”前往凤凰城寻找答案。这时的沈王爷已得知有阿宝这样一位熊猫武士存在,并且决心灭口以绝后患。阿宝和“盖世五侠”潜入凤凰城后遭到沈王爷军队的追击。在历尽一次次生死磨难后,阿宝终于打败沈王爷也解开了身世之谜,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悟到了内心平和的真谛,并且还收获了悍娇虎的爱情。
在成为神龙武士之后,阿宝和他的朋友悍娇虎、仙鹤、快螳螂、娇小龙、灵猴居住在山谷,一起守护这里的和平。然而好景不长,又出现更为强大的孔雀敌人,并意图借助一种秘密武器征服武林。阿宝和他的朋友们再次踏上旅途,再次摧毁敌人。角色介绍
2.1 “神龙大侠”阿宝(Master Po)
种属:大熊猫
分布区域: 我国四川卧龙陕西和甘肃等地
阿宝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预言中的传奇勇士,他肩负摧毁敌人阴谋的使命。最初,阿宝只不过是一只心地善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帮助父亲平先生打理面馆的同时,他也有一个梦想。他沉浸在与盖世五侠并肩作战的美梦中。
在师傅(Master Shifu)的指导下,阿宝开始与盖世五侠生活在一起,并且一起练习武功。这对一只笨手笨脚的熊猫来说有多么的不易。但是阿宝最终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并独树一帜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和流派,使众人对他刮目相看,逐渐产生了敬佩和信任。阿宝最终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上乘武艺,而且打败了敌人,获得了胜利。
2.2平先生(Mr.Ping)
种属:鸿雁
分布区域: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
作为阿宝的养父,平先生担心阿宝会难过,多年来一直隐瞒着他的身世。作为父亲,他把面馆里最好的员工兼儿子贡献给了功夫事业。平先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担心独自闯荡异乡的孩子,但是也为儿子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他时刻准备着为儿子牺牲,只要阿宝有任何需求,平先生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平先生的面馆虽然只是小本经营,谈不上有什么成就,他也不懂武功。但是他一直在朝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那就是:“卖豆腐”!在这个世界上,他有三样最喜欢的事物,阿宝,面条和卖面条。在阿宝成为“神龙大侠”之后,平先生的面馆生意也兴隆起来,他平生最爱的三样东西都让他感觉无比自豪。
2.3 师傅(Master Shifu)
种属:小熊猫
分布区域: 我国南方到喜马拉雅山麓,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等国。
师傅是一位功夫大师,他继承了乌龟大师的衣钵,担负起守卫山谷的职责。他虽然个头小,但身体强壮,身手矫健。他一手训练出盖世五侠,并且在被迫成为阿宝的师傅前,他一直担负训练盖世五侠的职责。起初,师傅并不认可阿宝,他认为阿宝没有武学天赋,无法与其他徒弟相提并论,尤其是曾经令他倍感自豪的大龙。不过师傅也长期沉浸在训练大龙的痛苦回忆中,所以一直劝阿宝放弃武学。
2.4 沈王爷(Lord Shen)
种属:白孔雀
分布区域:印度和斯里兰卡。
沈王爷是《功夫熊猫2》的最大反派。因幼年体弱多病,众人对病怏怏的沈王爷都不抱什么希望。这使他大受打击,并从此立誓不再让别人小瞧自己。就这样,沈王爷多年来苦心谋权,凭借着毅力和小聪明研发出毁灭性武器。就在沈王爷即将大获全胜时,预言中的黑白武士出现,并阻止了他的阴谋。对白翻译的语言效果
配音中的对白翻译采取了意译而非直译,这不仅使影片更贴切中国观众的审美与价值观,更使人身临其境感觉这就是一部地道的中国影片。下文是对影片对话中直译与意译的比较,使读者一眼就能识别出两者孰优孰劣。
(1)It’s the next phase of your training.Every master must find his path to inner peace.Some chose to meditate for 50 years in a cave just like this without the slightest taste of food or water.Or? some find pain and suffering as I did.直译:这是你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每一位高手都必须找到令自己心如止水的方法。有些人在一个山洞里冥想了50年,就像这样。基本上不吃也不喝。或者?有些人精神和肉体上都备受折磨,和我一样。
意译:这是你接下来要学习的。功夫大师都必须学会让自己静下心来。有些人选择在这样的洞穴里冥想50年,这段时间完全基本上不吃也不喝。或者?有人通过痛苦和折磨,就像我。
影片采用的是意译,从平实的语言中也能让观众感觉到这是一位长者,师父对徒弟的谆谆教诲。
(2)It was the worst day of my life.By far nothing else came close.It was the worst,most painful,mind-destroyed,horrible moment I have ever experienced.直译:这是我生命中最悲惨的一天。迄今为止,无事能及。这是我经历过的最糟糕,最痛苦,伤脑筋,可怕的时刻。
意译:这是我最痛苦的一天。再没有比那更痛苦的了,那天我忐忑不安、心如刀割、伤心欲绝。呃,打住。简直是痛不欲生。
片中的语言用符合中文观众的表达意译出来,大家更切实感受到说话人痛苦悲惨的心情。
(3)So good to see you.Po.Have you lost weight.I could almost put my wings around you.Maybe a little.Po,you must feel weak,let me get you some soup.直译:看到你很高兴,阿宝。你是不是减肥了。我差不多能用我的翅膀抱你一圈了。也许有一点点。阿宝,你肯定感到很虚弱,让我给你做点汤吧。
意译:我都快想死你了阿宝。你最近是不是瘦了?我现在都能用翅膀抱住你。啊,稍微瘦了点吧。哦可怜的孩子,你一定都饿晕了,我下碗面条给你吃。
略为夸张的语言效果,表达出剧中人物亲切的父子情,这是直译所无法表达的。
(4)I know it’s not.I think this is time to tell you something.I should have told you a long time ago.You might have been kind of Adopted.直译:我知道不是。我想现在是时候告诉你一些事。我早就应该告诉你的。你可以算得上是被收养的吧。
意译:这件事怎么说呢,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其实这件事我早就该告诉你了,说吧。你其实不是我亲生的。
这句话翻译的太精彩了,虽然直译和意译之间语句内容相差很大,但无疑后者让观众感受到了养父多年来欲言又止,难以倾诉的事实真相。而直译就略显生硬,无法表达出平先生多年来备受煎熬的心情。
(5)Oh Po,your story may not have such a happy beginning,but look how it turn out.You got me,you got kungfu,and you got noodles.直译:噢,阿宝,你人生的开始也许不算好。但看看你现在的生活,你有我,你有功夫,你还有面条。
意译:阿宝,也许你的故事并不是从快乐开始的。可是你看看现在,你有我,你有功夫,你还有面条。
直译和意译虽然都能很好的表达同一个意思,但是中西表达方式的差异和用词的区别,是我们明显感觉到后者还有浓浓的鼓励成分蕴含其中。
综上所述,可见《功夫熊猫2》不仅是一部高科技、高投入、精心制作的影片,并且该片的中文翻译和配音也毫不含糊,使中国观众在收看时不仅没有译制片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好的翻译配音会使原片锦上添花,倍受译制当地观众的喜爱。
第二篇:从《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看中国文化
从《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看中国文化
10年前,一部中国题材的好莱坞动画大片《花木兰》在全球推出,取得了当年票房排行第13的成绩。这部影片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国人的热议。10年后,《功夫熊猫》使这一局面再次上演。“熊猫”来了,许多人不禁惊呼:“谁的熊猫,谁的文化?”梦工厂对中国文化的发掘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试图从文化研究的四个模式出发,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简单分析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会被好莱坞利用,他们是如何利用中国文化的,中国受众的态度以及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等几个问题。
文化研究有四个基本模式:“研究文化产品生产(者)的模式,研究文化产品接受(者)的模式,研究文化产品„文本‟自身特征的模式,以及研究文化产品生产的环境之状况的模式”。本文试图从这四个角度出发,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简单分析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会被好莱坞利用,他们是如何利用中国文化的,中国受众的态度以及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等几个问题。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从北朝民歌《木兰辞》开始,木兰这一艺术形象便一直活跃在戏曲、说书等各种艺术形式中。迪斯尼电影公司拍摄的《花木兰》则将木兰带到了大洋彼岸,让她在动画形式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影片《花木兰》直接取材于中国故事,《功夫熊猫》更进一步,利用熊猫、功夫这些在外国人眼中早已被贴上了中国标签的东西,用好莱坞式的方式和眼光自编自导了又一部富含中国元素的动画大片。然而好莱坞为什么要将目光投向中国呢?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功夫熊猫》的导演斯蒂文森说:“十多年前我们就有这个计划了,为了它,我们准备了十五年之久。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支持弱者和战胜恶魔的情节,而我又是一个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所以《功夫熊猫》的主意就是这样出来的。可以说,这部动画片是一封写给中国的情书。”_2]斯蒂文森的话里透露出拍片是表达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敬意。这可看作是理由之一,但并非真正目的。“好莱坞电影师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自己就曾坦率的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题材创新成了好莱坞目前最大的难题。‟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1996年就来华创建了艺玛电影公司的好莱坞知名独立制片人⋯ ⋯彼得·罗异也说过:„上百年来好莱坞电影人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的本土题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市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他说:„中国丰富的题材、众多电影人才和低廉的制作成本,将吸引国际电影资本流向中国。”大众文化要不断地迎合大众的口味,就需要不断创新。题材的穷尽无疑限制了这一点。因此好莱坞不得不从全球范围内寻求可利用的文化资源,重新编码,推出经过文化转换的新产品,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如《埃及王子》就取材于《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的故事,《美女与野兽》则是由法国民间传说改编的。
要想让自己的文化传出去,就需要先图解自己,与别人的文化进行协商。好莱坞动画片加入中国元素,正是这样一个举措。《功夫熊猫》不仅在情节上取材于中国文化,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中国的动画设计师也参与了其中。这部影片有25%的前期制作是由深圳一家动画公司完成的。中国影星成龙也受邀对这部影片提了意见及音。事实证明,这一举措获得了成功。美联社对《功夫熊猫》评价道:“夏季大片耗资越来越多,却经常令观众感觉越来越无趣。简单而风格轻松的《功夫熊猫》是个例外。” 把中国有丰富的电影题材以及在电影制作方面具有优势条件这些理由归结起来,我们可以得出好莱坞生产中国题材动画大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进人中国市场,继而满足自己的利益所需,这些需要包括商业的以及娱乐的追求。既然《花木兰》、《功夫熊猫》取材中国文化,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就会涉及到中国文化与美国大众文化相冲突的问题。毕竟,两种文化间有着太多的不同。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好莱坞也下足了功夫。首先,在态度上表明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敬意。好莱坞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既没有生搬硬套,也没有肆意改动。有人拿《怪物史莱克》和《功夫熊猫》进行了对比,认为取材于欧洲古老故事的前者在被好莱坞改编时,运用了恶搞无极限的方法,但在对于中国题材的动画片进行制作时,却显得小心翼翼,充分考虑到了受众的接受限度。因为他们认为中国观众在这方面十分敏感,随意恶搞的结果必然会遭到排斥,所以在制作时只是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地方进行改动,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令人一笑而过,尽量做到不触动中国观众的情绪。而《功夫熊猫》的首映式一度计划在大熊猫的故乡四川卧龙举行,后来因地震取消了这个计划,并于2008年6月18日在上海举行了一场特别放映暨首映活动,把当天的票房全部捐给四川I地震灾区。这一切都是在某种意义上向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主动示好。
其次,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中国文化,寻找两种文化之间的可接合点。在中国人心目中,木兰身上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忠孝思想。而在影片《花木兰》中这些都得到了肯定,但在这个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内容,如木兰是为正义、家庭荣誉、保卫国家而去从军,显然这与忠孝观念并不相违背。影片中木兰是一个女英雄,通过她表现出“一个勇士有时就可以决定一切”的观点。木兰在剧中说:“也许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是为了我自己。”这又表现出女性的独立意识。这些思想,中国观众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在这部影片里,木兰身上既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忠孝观念,又反映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女权主义思想。对好莱坞来说,通过不同文化间的协商,它实现了将外来文化本土化继而全球化的目的。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一点通过简单分析《功夫熊猫》的文本就可以看出来。这里表现了儒冢思想:和平谷里和平安宁,居住的都是善良的居民(兔子、猪、鸭子)。所有的居民都遵从上天的安排,相信上天会选出龙斗士来为他们维护和平。徒弟们尊敬浣熊师傅,浣熊师傅对乌龟大师景仰。他们有着“善最终会战胜恶”的观念,有着积极乐天的人生态度。这里蕴含着道家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无”。最厉害的武功招数“无极拈花指”,以无招胜有招。龟仙人貌似颤颤巍巍,实则高深莫测。阿宝貌似无用实有大用。这里有禅宗的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靠阿宝顿悟而得,只有阿宝能心领神会。而一心想得到龙之典的豹子,用尽所有招数,终是强求。如果没有这些作支撑,那么《功夫熊猫》就只剩一副干架子:一个平庸的无名小辈,某一天突然成为上天选定的“救世主”,在各种极其巧合的情况下获得了秘笈与功夫,最终拯救了苍生,成为大侠。这是许多武侠片里惯用的情节。这样的故事如果不赋予它深层文化内涵,换以新的面貌出现,估计不会大受欢迎。相比之下,围产武侠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在文化内涵上的发掘上似乎就显得欠缺了。以至于我们打开这部动画片,不看画面,就只听得一片打打杀杀之声。所以很多人感慨,为什么迪斯尼一拍就是全世界,而我们拍了这么多功夫的片子,却似乎没有很好地做到让人了解功夫背后的文化层面的东西。
在洪美恩的经典受众研究《看达拉斯》中,分析了受众对《达拉斯》这部当时风行欧美的美国电视剧的不同态度。《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后,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三种不同的态度来。
第一种是完全肯定的态度。这类受众的主要理由如下:搞笑的情节、丰富的中国元素、精湛的动画制作技术、良好的视觉效果。大众文化是一种快感文化,具有娱乐价值。《功夫熊猫》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一个笑料抖出,令观众笑个不停。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将日常积累起来的压抑感释放掉了。大众快感主要以两种方式运作:~ 是躲避的快感,一是生产的快感。大众文化要躲避正统的、主流的、官方的东西。传统的动画片中,尤其是在中国动画片里,好人好到极点,坏人坏到极点,脱离了生活,且多为说教,看多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令人不想再看到这种动画片,反而会去认同那些有着丰富性格特征、甚至有种种缺点的形象。《功夫熊猫》正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躲避心理,影片没有严肃的说教,风格是活泼轻松的。阿宝一改传统荧屏中独行江湖、高人一等大侠形象。侠与现实的距离拉近,变得非常富有人情味,贴近了观众。阿宝他很胖,他性格温和,容易相处,他和普通人一样爱幻想、贪吃⋯⋯完全没有了往日大侠的风范。阿宝既是英雄,也是普通人。许多人豁然发现原来大侠也有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一面,他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从中生产出了意义,得到了快感。当然,一片赞扬之声中也不乏明显过了头的。如网络上流传的“一部《功夫熊猫》就胜过《论语》”以及“别人的一切都好,我们的一无是处”之类的论调。这不是面对差距的正确态度,倒反映了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感。
第二种态度是抵制。这部分受众的主要理由如下:《功夫熊猫》是一种文化侵略,是纯商业性的、无价值的,是对中国文化的不敬。抵制《功夫熊猫》最出名的人莫过于所谓的“熊猫”艺术家赵半狄。他将抵制的横幅拉到了放映现场,又拉到了广电总局门口,还在博客上、视频里到处发表抵制言论。赵半狄认为,《功夫熊猫》伤害了国人的感情。灾后的中国处于悲痛中,好莱坞来到中国放映徒具中国元素外衣的美式俗套无聊的电影以捞钱,这是不能容忍的。赵半狄在忧虑什么,忧虑我们的钱被骗走了?可是其他好莱坞大片来中国上映时,他为什么没有出来抵制。忧虑我们受到精神伤害?可事实上或许只有他自己觉得受到了伤害。恐怕他真正忧虑的是中国的熊猫会变成美国的熊猫,即中国文化的丧失。好莱坞电影是一种文化侵略,这是许多人都持有的一种观点。“当全球化处在以强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为主导力量的后殖民背景中时,好莱坞电影便成为了文化帝国主义大军的一支生力之师,它用《泰坦尼克号》、《星球大战前传》等重磅炸弹轰炸全球,几乎将全世界变成了美国电影的超级市场,它不仅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吞噬着他国家的本土电影工业,而且还因为其对美国式的时尚、风格、意识形态价值、文化理念的传播而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认同,因而,以经济、政治、文化力量为驱动的全球化过程往往不可避免地呈现一种„单向性‟,一种单向的„同质化‟和„同步化‟。这一点,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中。”l5 在这种观点指导下,抵制者认为《功夫熊猫》反映出好莱坞正在拿走我们的文化,经过加工,再转手推到世界观众的面前。表面上看是被中国文化吸引了,实际上是以这个外表来推行自己的文化。但是在对待《功夫熊猫》时人们似乎并不是这样认为的。许多主流文化代表者和大众都持第三种态度——要进行反思。他们既承认《功夫熊猫》拍得好,又不盲目赞同,也不将其上升到文化侵略的高度。当赵半狄出来抵制时,盲从他的人并不多,人们认为与其抵制,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不足,想想如何应对。他们呼吁中国电影业能够快点发展进步,迎头赶上。
2008年6月2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在此期间,召开了“2008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富的文化资源,我们自己却利用得不好,国产原创动漫何时才能突围?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也讨论了这个话题。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我们应当如何利用文化资源拍出优秀的影片来。在承认《功夫熊猫》拍得好的前提下,人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拍不出《功夫熊猫》这样的片子。在对待抵制事件上,广电总局也保持了客观理智的态度,进行了妥善处理。
声称反思的人中间还有一种论调惊人地一致,就是在承认《功夫熊猫》拍得好,要进行反思之后,使用了“耻辱”、“羞愧”、“扇耳光”之类格外刺眼的词。正视现实,进行反思,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但问题是这些人为什么会感到是耻辱呢?这是因为这些人觉得我们在弘扬自己文化方面做得太差了。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们没有做好,所以导致了今天的结果。我们觉得自己的文化正在被他人利用。我们白白浪费了自己优秀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害怕自己的文化被他者侵害,我们感到不能容忍。这折射出一种民族文化自恋的心态。我们迷恋于自己的文化,坚定地认为我们的文化非常好,并且认为我们的文化只能由我们自己阐释,别人不可以改动。当他者的文化与我们的文化相交往,对我们的文化进行阐释时,我们把这视作对自己文化的破坏。因此这些人虽然在表面上承认《功夫熊猫》好,说自己要反思,但内心实际上是排斥《功夫熊猫》的。通过分析,还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就是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好莱坞利用的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这里面诚然有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产生陌生化效果,实现创新的原因。但是,吸引好莱坞目光的为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呢?在他们眼中,中国文化是不是就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属(下转第56页)性标志。别人对我们文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电影输出方面,我们对外展示的也多是传统文化。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电影《英雄》、《十面埋伏》、《功夫》、《无极》等无不说明此。因此全面展示中国文化是很有必要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完美的阐释,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好莱坞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电影题材,也表明了全球化的趋势。罗兰·罗伯森说:“从特定的意义七说,全球化是指不同的生活形式之间常有争议的结合。” ‟这意味着全球化是文化之间有争议的结合,是文化的过程。霍尔也说:“全球化绝不能视为一个文化同质化的简单过程;它总是地方的、特殊的和全球的东西的一种结合。” ‟所以《花木兰》、《功夫熊猫》可以被看作是全球化的产物。我们在这些影片中看到了中西文化相交融,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之间也有消弭了界限的趋势。但是这些并不是天衣无缝地存在于影片中的,这样的影片是混合体而不是统一体。我们依然可以很轻易地从中分离出不同的文化来,并且很有可能读出隐藏于其中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来。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历经10年,人们已逐渐接受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改编。在这种语境下,更多人有了思考空间,更愿意站在理性思考的高度看问题。“熊猫”来了,如何应对?或许还是引用《功夫熊猫》中的一句话比较合适:战胜你自己,才能战胜别人。参考文献: [1]刘志友.文化研究的四个研究模式[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2]阎云飞.新闻晨报:《功夫熊猫》是写给中国的情书[DB/OL].http://ent.QQeom.2008—5—26. [3]白彩霞.好莱坞勾兑中国故事的若干方法—— 以迪士尼经典动画片《花木兰》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
第三篇:功夫熊猫2的制作计划和预算
《功夫熊猫2》
《功夫熊猫2》的导演詹尼弗·于·尼尔森曾经在《功夫熊猫》第一集担任故事总监、动作场面总监以及梦境场面总监当阿宝踏上成为神龙大侠的冒险之旅,詹尼弗·于·尼尔森也踏上她自己的生命旅程制片梅丽莎•科伯说:“詹尼弗从一开始就参与制作,而且是决定最后故事内容的关键人物,所以她是最了解片中角色的人,而且请她担任《功夫熊猫2》一片的导演最适合不过了”导演詹尼弗·于·尼尔森则说:“我从小就看香港功夫片长大,而我把香港功夫片的元素注入《功夫熊猫》第一集,而且我很坚持大家都要有同样的认知和心态至于在执导《功夫熊猫2》的时候,我们已经有过共同的经验,所以在设计故事桥段方面可以说是驾轻就熟,这次我们的目标是把《功夫熊猫2》和主人翁阿宝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当阿宝成为更好的功夫高手,他全新的冒险也反映了他对功夫世界的完全投入,导演詹尼弗·于·尼尔森说:“这部电影继承了功夫片的传统,全新的功夫英雄必须查出有关他过去的秘密,而且一定会有全新的坏蛋来挑战他”她接着说:“自从《功夫熊猫》上片后,全球影迷的心中就有许多疑问,比如说,阿宝这只熊猫的老爸为什么是一只鸭?对阿宝这位神龙大侠来说,他一定会发现他的老爸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而他也会追查他的出身他在追溯他的过去的时候发现,他的出身竟然和大反派沈王爷息息相关,而且这位孔雀天王对阿宝的挑战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命运的作弄,这也是功夫片的重要主题,当阿宝终于知道他到底是谁的时候,他才能面对沈王爷和他的手下的挑战”她继续说:“我们在第一集学到任何人都能当英雄,而阿宝也实现的他的命运,成为神龙大侠我们在第二集则发现命运会带领我们完成使命,让更多人进入我们的人生,不管他们是来保护我们或是挑战我们,这一切都能让我们发挥我们所有的潜力”
阿宝的身世之谜自从《功夫熊猫》于2008年在全球上映之后就开始发酵一只肥胖的熊猫兼面店店小二竟然能够成为功夫大师的故事大受全球影迷的欢迎,这部充满精采动作场面的家庭喜剧片缔造出全球六亿三千三百万的惊人票房成绩,而且也入围奥斯卡奖最佳动画片奖,并且赢得十项安妮奖-动画界的最高荣耀制片梅丽莎·科伯说:“我们制作第一集的目的是希望全家人都能一起看得很开心,我们希望叙述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故事,同时忠于功夫片的电影类型我们在拍完第一集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塑造的阿宝这个角色仍有很多我们尚未探索的背景故事和深度于是第二集的故事就描述一个英雄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磨练,所以阿宝就必须经历一场心灵之旅”他继续说:“我们在第一集花了很多时间铺陈整个故事和情境,并且塑造片中的角色,这次我们则有时间将这一切发挥到极致,把故事编得更有趣,打造出规模更庞大的动作场面,并且塑造更有深度的角色,让整部电影的格局变得更庞大”参与《功夫熊猫2》制作的原班人马包括美术指导雷蒙季巴赫、角色动画总监丹·华格纳、剪接师克莱儿·奈特、艺术总监唐亨(音译)、配乐师汉斯·季默和约翰·鲍威尔,以及动画总监、武术指导及分镜图画家鲁道夫·关诺登
揭开神龙大侠的神秘身世
·《功夫熊猫2》的导演詹妮弗·余曾经在《功夫熊猫》第一集担任故事总监、动作场面总监以及梦境场面总监
·不同于第一集只以2D版本上映,《功夫熊猫2》采用了3D版本
·制作人员在第二集制作前专门到中国来采风,他们走访了北京、山西平遥、河南少林寺以及四川成都
·本片动画总监、武术指导鲁道夫·关诺登在设计大反派沈王爷的动作时参
考了他在北京奥运看到的艺术体操项目
功夫熊猫2项目预算
步骤1,将项目成本概算分摊到项目的各个工作小组;即将10%的费用作为
不可预见费用,比如,把一个成本概算为800万元电影项目分摊到各个工作小组,即将10%的费用作为不可预见费用,其余的1.3亿按照成本估算和剧本的实际要求,将其分摊到导演组
(5400万)、摄影组(200万)、灯光组(150万)、录音组(300万)、道具组(10万)、服装化妆(300万)、置景组(400万)、制片组(160万)、后期制作(2000万)、特效制作(60万)、底片洗印(200万)、营销策划(30万)、剧务(50万)、公共关系(50万),步骤2,每个工作小组根据各自的任务要求再进行分配预算。
步骤3,各个小组分解完成后,汇总到制片部门,由制片人审核;步骤4,预算修改,形成总预算成本额,并按职员、演员酬金、设备、制片
部门、道具等分门别类编制出独立预算表。
《功夫熊猫2》共计花费1.3亿美金
第四篇:(全英文论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2、(英语毕业论文)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
3、(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4、(英语毕业论文)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5、(英语毕业论文)从对照艺术看《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塑造
6、(英语毕业论文)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
7、(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8、(英语毕业论文)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9、(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10、11、12、13、(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论《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对真爱的追求(英语毕业论文)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英语毕业论文)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4、15、(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On Symbolism in D.H.Lawrence’s The Rainbow(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6、17、18、19、(英语毕业论文)文学再创作的范例—《简•爱》的汉译本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合作原则视角下探析广告语篇中省略的会话含意(英语毕业论文)论《西风颂》背后的精神力量20、21、(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Beauty and Uglines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f Oscar Wilde(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22、述)23、24、(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丧葬文化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女性的自我迷失与回归—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蒂凡尼的早(英语毕业论文)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餐》(开题报告+论文)25、26、27、28、29、30、31、32、33、(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论《达芬奇密码》中的基督教元素(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
(英语毕业论文)《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英语毕业论文)从《鲁滨逊漂流记》看选择对命运的决定作用(英语毕业论文)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
(英语毕业论文)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开题报告+论)
34、(英语毕业论文)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35、36、37、38、39、40、41、42、43、44、(英语毕业论文)《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分析(英语毕业论文)中英礼貌用语差异
(英语毕业论文)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英语毕业论文)《紫色》中“家”的解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解析《丽姬娅》中的哥特美学(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分析埃里森《隐形人》中美国的种族歧视(英语毕业论文)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英语毕业论文)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
(英语毕业论文)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O.Henry’s Short Stories(开题报告+
论文+文献综述)
45、综述)46、47、48、49、50、51、(英语毕业论文)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英语毕业论文)《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
(英语毕业论文)黑人英语克里奥起源论(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企业行为管理的共同价值观浅析
(英语毕业论文)论童话《小王子》的象征创作(开题报告+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The Application of Free Association in Literature Creation—(英语毕业论文)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Artistic Styles Presented in Mrs.Dalloway52、53、54、(英语毕业论文)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英语毕业论文)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英语毕业论文)追求自然和谐的童真理想—解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55、56、57、58、59、60、+论文)61、62、献综述)63、64、65、66、(英语毕业论文)英语环境的营造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英语毕业论文)从自私基因论分析《伊索寓言》的寓意
(英语毕业论文)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寂静的声音——《送菜升降机》中的沉默(开题报告+论文+文(英语毕业论文)美国俚语的社会文化特征
(英语毕业论文)《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主人公的成长危机(开题报告+论文+文(英语毕业论文)从文化差异视角论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词汇空缺(英语毕业论文)《当幸福来敲门》之美国文化价值观分析(英语毕业论文)简与林黛玉性格及命运对比
(英语毕业论文)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茨“美国梦”的转变(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开题报告+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分析(开题报告献综述+外文翻译)
67、(英语毕业论文)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开题报告+论文)68、69、(英语毕业论文)中英文动物俗语的感情差异研究--以“狗”为例
(英语毕业论文)米字旗下的荣耀与忐忑——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社会价值观(开题报告+论文)70、71、72、献综述)73、74、(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酒文化对比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迷失的童年——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英语毕业论文)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
(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Racism in Of Mice and Men(开题报告+论文+文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75、76、77、78、79、80、81、文献综述)82、83、84、85、86、87、88、89、90、述)91、92、(英语毕业论文)金融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On the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英语毕业论文)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开题报告+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汉译英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浅谈《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个人主义(英语毕业论文)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英语毕业论文)《美国悲剧》中的对比手法运用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英语毕业论文)从爱伦·坡《黑猫》探讨人性的善良与邪恶(英语毕业论文)英汉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英语毕业论文)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中美面子观比较及其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启示(开题报告+论文+
述)93、94、95、96、97、98、99、100、论文)101、102、Fair 103、104、105、社会病态106、107、(英语毕业论文)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圣经意象(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英语毕业论文)论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对主语翻译的影响
(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开题报告+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试析美国社会的道德恐慌——从麦田守望者的主人公看美国(英语毕业论文)分析托马斯•哈代对西奥多•德莱塞的文学影响
(英语毕业论文)T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英语毕业论文)《双城记》中的象征手法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斯嘉丽:独特的新女性
(英语毕业论文)《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地》的解读(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不一样的颤栗—东西方恐怖片的比较
(英语毕业论文)《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女性特点(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08、(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ic F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dy’s Fatalism(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09、110、111、文献综述)112、113、114、115、(英语毕业论文)美国牛仔形象演变和西部电影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法(开题报告+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开题报(英语毕业论文)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开题报告+论文+
告+论文+文献综述)
116、(英语毕业论文)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7、118、119、(英语毕业论文)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英语毕业论文)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开题报告+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20、文献综述)
121、文)122、123、(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宿命论色彩
(英语毕业论文)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开题报告+论(英语毕业论文)对抗还是和谐——论《白鲸》人与自然的关系(开题报告+论(英语毕业论文)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开题报告+论文+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24、(英语毕业论文)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25、126、127、128、Singing 129、(英语毕业论文)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英语毕业论文)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性格的双重性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
(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对比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30、文)
131、(英语毕业论文)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英语毕业论文)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开题报告+论Huckleberry Finn 132、133、(英语毕业论文)论美国精神在《阿甘正传》中的反映
(英语毕业论文)从寂寞到超然—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书信体的内心独白(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34、(英语毕业论文)从基因学的角度看多义词的词义关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35、Skopostheorie 136、述)137、138、139、+文献综述)140、141、(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The(英语毕业论文)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英语毕业论文)汉英翻译中的多余词现象
(英语毕业论文)On Self-destruction of Laura in Flowering Judas(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威尼斯商人》中的种族及宗教冲突(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英语毕业论文)On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rtrait of a La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42、+论文)143、144、145、146、147、148、献综述)
149、(英语毕业论文)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创世神话文化的比较
(英语毕业论文)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泄密的心》(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中介语石化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Biblical Ideas on Women and Sex(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The Growth Topic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开题报告+论文+文(英语毕业论文)英汉禁忌语对比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及翻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50、151、152、153、154、155、(英语毕业论文)从唐诗不同译本看数字词汇翻译得与失(英语毕业论文)双语字幕句法结构研究--《老友记》个案研究(英语毕业论文)论“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
(英语毕业论文)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英语毕业论文)金融英语的规范性及翻译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论文)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英语毕业论文)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剖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意识(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经典英语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态度(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从《喜福会》中透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英语毕业论文)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65、166、167、168、169、170、171、求172、173、174、175、述)
176、(英语毕业论文)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英语毕业论文)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叙事艺术(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开题报告+论)
(英语毕业论文)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英语毕业论文)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开题报告+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误译的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远大前程》中乔的人道主义精神(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英语毕业论文)从跨文化交际层面谈口译译者能力的提高(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77、178、(英语毕业论文)从目的论看电影《音乐之声》中对白的汉译(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79、(英语毕业论文)从后殖民主义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成功(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文献综述)197、198、199、+外文翻译)200、(英语毕业论文)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霍桑《红字》女性主义的探析(英语毕业论文)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英语毕业论文)汉译英语足球新闻中修辞手法的策略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论网络英语的特征
(英语毕业论文)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以名词动用为例分析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隐喻(英语毕业论文)《麦琪的礼物》中环境语的分析(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的写作艺术(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
第五篇: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
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界定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
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
(二)项目开展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总之,儿童阅读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二、群文阅读简介
(一)课程理念
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1.“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意味着老师不可能提太多问题,意味着老师不能发起太多讨论。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这群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所以“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2.“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高潮迭起……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连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读自悟的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3.“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了。微言大义,字斟句酌,咀来嚼去……这种分析性阅读的典型特征是:20字的《登鹳雀楼》,在小学二年级要条分缕析35分钟,热热闹闹一节课,数数字数20个。在“群文阅读”里,老师不可能这么上,很简单,时间来不及啊。
4.“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扎实……“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5.“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不能将“朗读”、将“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一则时间上不允许,因为有感情朗读是特别费时间的;二则无限放大有感情朗读,势必会挤占掉一些更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尝试与学习。老师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更真实的、更实用的类生活化阅读。
(二)课程目标
以最大的真诚,充分信任儿童母语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和特点
1.丰富和完善了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单元教学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在课内外开展精读。课外的理解和拓展,为大量阅读搭建了课内平台。
2.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过去人们批评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确实如此,如果只孤零零地进行一篇又一篇的阅读教学,就很难形成学生系统的知识结构,而“群文阅读”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问题。
3.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均能获得不同的质和量。大量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4.有利于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也兼顾应试。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每个老师的共识,然而“应试教育”也是我们现在绝对回避不了的。进行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有利于将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即使是应试,老师也用不着担心。5.有利于在班级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有了这样一个阅读展示的平台,学生充分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把它带入到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去。
三、群文阅读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议使用《全阅读》〈1—6年级〉)
教材中的课文,主题往往是明确的、正向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篇幅是有限制的,语言也是经过规范的,词语的选用是经过衡量的,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教材体”文章。而“群文阅读”,选文的自由度大大增加,选文努力保持原貌,不随意删、换、改,包括保留原文的文字风格,保留叙述的复杂性。尽量选用了多种文类的文本,包括丰富学生文学体验的文学类文本,例如神话、故事、寓言、散文、童话、诗歌、小说、传记,也包括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实用性文本,例如说明书、广告、手工制作图示等。还尽量选用多种行文特色和叙事风格的作品。
为了让儿童有丰富的阅读积累,课程采用了“单元合成、整合拓展”的结构方式,由主题单元、名著课程、认识汉字、名言佳句四部分组成,全面建构儿童的阅读体系。主题单元部分,根据儿童心灵和世界的对应关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真细致地安排了各单元的主题。入选的文章内容上有情趣,字里行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思想的光辉、大自然的和谐和童真童趣。语言上有意味,文字有质感、有张力。名著课程所选的大都是堪称经典的名作。而在名言佳句单元,所选的名言都是经过长期积淀留下的脍炙人口的佳句。
在体现《全阅读》的阅读理念的广泛性、经典性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文本的可朗读性,让儿童在朗读童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二)群文阅读的教学取向
有限的单位时间里要读好几篇文章,客观上决定了“群文阅读”和单篇文章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客观的被动的“不同”不是我们选择“群文阅读”的理由,“群文阅读”也应该树立自己的教学取向。
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就像人们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骑自行车中学会骑自行车一样,阅读也是在阅读中学会的。尽管教师的讲授、示范有其作用,但阅读经验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个人的阅读策略一定是学生亲身操作、应用后内化而成的。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读得太少”。
也许有人会说,单篇课文的教学,老师也在强调“多读”,实现“多读”的途径是反复读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一篇经过剪裁的“去情境化”的短文。但是我们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并没有读的新鲜感和探究欲,没有多少人愿意去重读一篇“一目了然”的短小文章,尽管这篇文章可能有其精微深刻的地方。“群文阅读”的不同在于,学生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当中,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学生会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学生的主动阅读会占取很大的比例。
2.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前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在20世纪初就有一个“石破天惊”的教育观点:在学校里往往只发现记忆力:读课文、讲述、背诵。而一个记忆不好的儿童往往可能是很有能力、很有才华的人。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我们的“课文教学”不能否认还是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缺少质疑和发现。我们在课文教学的课堂里,即使有问题,大部分是老师的问题,即使有发现,大部分是老师的发现。这不仅是我们的教学操作出了问题,也是由于单篇文章自身的局限。“群文阅读”的方向,就是希望在我们的课堂里,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
3.多学习、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
大家都明白,课文教学比较强调逐字的阅读、朗读和美读。凡是阅读教学的研讨,都强调有感情朗读,课堂上的书声琅琅可以掩盖这堂阅读课的许多不足。逐字的阅读、朗读以及美读当然重要,但是过于强化乃至强势,就让人忧虑。沈大安老师说:“把课堂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来练习有感情朗读,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运筹上的一个失误。”沈大安老师的这一观点,法国政府教育部早在1972年就落实到实践上。1972年法国政府教育部将“无声视读”正式定为阅读教学的真正目标(阅读可以只需依靠眼睛,而无需依赖嗓音)。因此,朗读作为教育体制的首选手段和最终目标的地位,在70年代的法国已经受到严重动摇。
那么,除了朗读和美读,我们还可以怎么读呢?我们还可以默读,我们还可以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它各类阅读。过去,信息交流缓慢、不够准确、有限并且昂贵;如今,交流变得快捷、相对准确、无限而且廉价,但同时也将我们淹没在信息之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要求每一位成熟的读者每天进行理性选择、分析和理解。因此,那些帮助我们获取信息、更适于思考的阅读方式,如浏览、略读、跳读等,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且让学生学习和实践。
4.多了解、多尝试真实、实用的阅读策略
最近由于赵镜中老师“教课文”还是“教阅读”、吴忠豪教授“教课文”还是“教语文”的追问,以及PISA、PIRLS阅读测试的出现,大家开始关注“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些阅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例如重读、比较、视觉化、连结、统整等,关于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在专门的文章中探讨。“群文阅读”就是要变单篇的课文教学,重视分数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模式为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学习模式。
这里要强调的是,阅读策略需要透过老师的教学活动,步骤化、程序化,让每个学生,不限天生能力、先天条件,不管背景知识多寡,都能循着老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每个人都往前进展一些。所以,真正成功有效的“群文阅读”,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还要相应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那种有步骤、有程序的阅读策略教学,才有可能缩短儿童天生能力间的差距。
(三)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
主要课型:主题单元阅读课和名著导读课
在主题单元和名著课程中,每个单元前都设置了精短导读,目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选文后面设置了简短的阅读提示,用于引导孩子与文本和作者进行阅读对话,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判断、评价、反思。单元后面的阅读感悟则侧重引导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或引导他们对文学形象进行多元思考,对文本空白进行补充想象等。
此外“认识汉字”部分,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于对汉字的起源进行探究。通过认认、读读、说说、辩辩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探究中意会汉字的基本规律。
还有“名言佳句”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诵读,但最好是老师安排一定的时间(如早读课)引导孩子诵读。并在诵读的基础上,对部分难点进行点拨、疏通,但不必要求学生每处都透彻理解。可鼓励孩子熟读成诵,但不可将其作为硬性目标。
亲近母语研究院
总课题组
卞国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