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价值与理想社会的实现探析论文
摘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自身价值的提高更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首先探讨了人的本质和价值,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在奉献自己实现自身中追求境界不断超越的本性。然后,又对儒道两家对于人的超越的看法进行了对比阐述。儒家主张用礼规范人的行为,通过修身,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兼顾修身与实现自我价值。道家主张效法自然,在清静无为中实现自身的超越,最终达到自在超脱的逍遥的境界。接着,又根据诸位思想家对境界的不同理解阐释了各自的理想社会的愿景。最后,又论述了人的超越性对理想社会实现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的本质; 价值; 超越; 人的完美; 理想社会;
On Transcendence of Human and Realization of Ideal Society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call for better living standard and increasingly better personal value at the same time.In this paper, the essence and value of human beings are discuss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is in people's dedication to the pursuit of selffulfillment.Then, the author makes a contrast analysi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on the transcendence of man.The Confucianism advocates the practice of propriety in the process of“the rule of family, the rule of country, the rule of the world”.While Taoism advocates imitating nature, believing in realizing one's own transcendence in the quiet, and finally reach freedom.Th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different scholars, the vision of the ideal society is presented.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transcendence in realization of ideal society.Keyword:human nature;value;transcendence;perfection of man;ideal society;
儒家主张通过修身达到“仁”的境界,道家的效法自然,寻求逍遥的境界,柏拉图的正义以实现自身道德的超越,马克思追求人的完美的境界;所说的理想社会,即是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孔子所提出的大同社会,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先哲们对理想社会的理解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的主张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即承担社会责任以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目的,实现个人价值以完成自我的超越。
1、人的本质与价值
对人的超越性的理解与认识离不开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即人的本质问题与人的价值问题。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现实性的社会存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相应的实践活动,其本质要从这些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去理解。关于人的价值问题。孔子说:“仁者,人也”, 即人者,“仁”也,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具有“仁”的德行,孔子主张通过个人修养以至“仁”的境界,使人本身具有人的本质,主张在协调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来认识与把握人的本质,并试图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达到人的自身的完善,实现人自身的价值的目的。
人的价值就是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价值的大小和价值的实现主要通过他所从事的职业体现出来。“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为他所生活的时代,甚至是整个人类做些什么。人的本质就是人内心存在的追求不断超越,不断完善的人的本性。人只有在创造价值,实现自身价值中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的不断超越的本性,而人的价值只有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中人的本性才能都得到不断的升华,以至达到完美的境界。
2、儒道两家对人的超越性的看法
儒家主张用礼规范人的行为,通过修身,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兼顾修身与实现自我价值。儒家思想认为,通过修身,不仅能够实现个人道德境界的超越,远期而言更能够实现经世济民的目的。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在其位,谋其政”, 认为要长幼有序,做好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无论是百姓,还是上君下臣;主张通过德化强化人的“规矩”意识,人人都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为修身为本”.修身以实现自我的超越,以至“仁”的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能因个人私利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奉献自己中成就别人,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一个更加完善的自己。人还应当在承担责任中实现自我超越与完善。“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满怀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主张在协调各种关系中实现自我超越,主张积极入世,济世安民。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儒家主张不同,道家主张效法自然,在清静无为中实现自身的超越,最终达到自在超脱的逍遥的境界。道家主张出世,并非绝对的不问世事,而是有原则的入世,“若天子有道则入世有为,若无道则出世无为”.道家主张“清心寡欲”, 并不是主张要压制人的欲望,而是主张人要克制对名利的贪欲。道家主张消极的“出世之论”与儒家主张的积极“入世之论”不仅不相冲突,而且还是对儒家入世思想进一步地补充,使得儒道两家思想相得益彰,而不是两不相容。儒道思想可以这么来概括,人只有首先摆脱名利的诱惑,达到对物欲的超脱,方能回归人的本真,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实现人的价值。
3、孔子的大同社会依赖于人的超越
孔子所追求的个人理想是要通过修身达到“仁”的境界,可以认为,大同世界是孔子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孔子所理解和追求的理想中的社会形态,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一同共有的,而不是属于某个人或是某个团体的。人人都甘愿奉献自己,人人都有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在这样的大同世界中,所有人都可以明确自身位置,使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自由地生存与生活,不再受任何的外在的束缚与压迫。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端正的义利观提升人的品格。“义者,宜也”.在面对义和利发生冲突时,人当如何取舍和选择?“行义以达其道”, “儒家主张行义远利,义高于利,义重于利,为义可舍弃个人私利,甚至可舍生忘死,见利忘义是小人之举”[3].在义与利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见利忘义,必要之时还要做到舍生取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大同的社会是这样一种理想的社会,它依赖于每个人的个人道德修养的超越,依赖于每个人都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价值。简言之,儒家哲学是道德哲学,主张通过内在修养,使自身道德人格不断得到超越和完善;主张积极入世,承担社会责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的价值,进而达到人的境界的超越。
4、柏拉图的正义观和他的理想国
儒家的“仁”和柏拉图的正义,概念虽有不同,但都可以理解为为人处世的原则,儒家的“仁人”正如柏拉图所说的拥有正义的人。柏拉图的理想国依赖于正义。“正义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是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4].每个人都要恪守本分,各司其职。柏拉图的正义正如孔子的“仁”, 是一种思想的境界。正义的获取依赖于个人的自律,在协调各种关系中不断实现修正与超越。
从更高的层面,即国家的层面来说,柏拉图主张国家政体分为正义的政体与非正义的政体,并强调国家政体要由“哲学王”来进行统治。柏拉图的正义只是贵族统治阶级的所谓正义,所谓“哲学王”指的是拥有正义的人,只有“哲学王”才能够领导正义的政体。柏拉图主张理想国实行“公有制”, 反对私有制,认为只有取消私有制,将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个人的私利合二为一。正义就是各等级理应严格遵循的道德规范,理想国的实现依赖于正义成为人们的普遍价值观。
5、马克思的人的完美与他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
马克思对于公有制的主张与柏拉图不同。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阶段,阶级与阶级的对立会逐渐消失,剥削与压迫已被自由平等所替代,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实行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后,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5].人们之所以要参加劳动,不仅是因为要生存,更是因为满足社会、满足生活的需要。
社会的一切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发展的需要,以至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将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5].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人的完美的境界,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才有其实现的可能性,而人达到完美的境界就是人能够最终占有人的本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基础,就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把个人道德修养置于首要位置。如果没有个人道德修养作为支撑的话,公有制将是一种空谈,按需分配更是无法立足,“让劳动成为人自身生活的第一需要”也将是空中楼阁。马克思所提倡的“人道主义”思想应当理解为一种奉献主义,“自然主义”应当理解为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把奉献自己作为人的一种本能意识,一种道德觉悟,一种自觉的行为,在奉献中实现人的价值,以至达到自身完美的境界。人的完美的境界依赖于个人的不断的超越,自身个性的解放,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而达到的。
6、结束语
理想根源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足,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人有人的个人理想,社会也有社会的共同理想。个人理想的最终目标应是达到自身境界的不断超越和完美,终极目标应是经世致用,肩负社会责任,把个人的荣辱命运和整个社会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无论是儒家的“仁”, 还是道家的“逍遥”, 或是柏拉图的“正义”, 又或是马克思的人的完美的境界,他们的主张都是相通的,都是在通过自身修养与肩负社会责任中最终实现境界的超越,个人的理想只有与整个社会的共同理想相结合,换句话说,只有建立在社会共同理想基础之上的个人理想才是具有更高价值的理想,只有这样,人才能回归人的本性,实现对自己的不断超越以至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60.[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3]彭立荣。儒文化社会学的义利观。儒文化社会学[M].人民出版社,1998:241.[4]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9.
第二篇:人生理想与社会价值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行管一班
姓名:张俊
学号:
评分:
20110704310041
2011年12月
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发展
摘要:人生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当代似乎大多数人都只看到自我价值,而忽视了社会价值,忽视了社会条件在实现人生价值时的作用。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的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其中客观条件就是一定的社会环境。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了人生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又会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才能更好的促进个人进步,更好额推动社会发展。当代青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关键词:人生价值,社会,发展,奉献
(引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时,你可以说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但却不一定能说实现了人生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的呢?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呢?如何把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呢?
一、人生价值
(一)人生价值含义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得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定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保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人们总会在自己心中形成一定的评价标准,都会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简单的说,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思考人生问题的依据。
(二)人生价值分类
人生价值其实是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但目前很多人都单纯的认为实现了自我价值就是实现了人生价值,其实不然,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人的行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人行为对社会、对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社会、他人对你的肯定程度。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正如马克思说:“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就是一个必然的事实”。把自己当手段,他人当目的,那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
献精神;把自己当目的,把他人当手段,那是资本主义上层自私自利的腐败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既要把自己当目的和手段,也要把他人当目的和手段,既要考虑他人,也要考虑自己。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社会价值,做到双赢,(三)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促进社会的进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奉献,而不是个人对社会的索取。作为公民,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上,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人们能够提供的贡献的水平决定人们能够享受的权利的水平。人生最崇高的价值,是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歌德曾经说过:“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想要拥有就得付出。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的价值 , 应当看他贡献什么 , 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两位伟人都已承认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奉献比索取更快乐,更有意义。个人的奉献将会促进社会的进步。换言之,个人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么个人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铁路工人郭明义用行动告诉世人,他的人生价值在于奉献。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虽然他贫寒,但没人瞧不起他,他的行为收受到了世人的肯定与赞扬,他的人生因此而有价值。他的行为也感动着世人,将爱传递,呼吁更多的人奉献社会。
二、实现人生价值
(一)主观条件
第一、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方向,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价值标准,为人生行为提供动力。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的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丛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真正的忘我者,把爱传递给别人,不计较别人爱的回馈。尽管自身经济条件不好,但他毅然决定帮助他人,这是新时代的活雷锋。所以,尽管他的生命短暂,但是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说他的人生非常有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吗,为人民服务才是科学高尚的第二、提高个人素质。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将来大好坚实的基础。
第三、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向着目标前进。
(二)客观条件
首先,人生价值的实践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而且社会条件是无法避免的,可
能是顺境,也可能是逆境。你不能改变自己出身的家庭,不能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所以,要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保持自身良好的心态。面对顺境,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不要马虎大意,甚至贪图享乐,要自觉抵制享乐主义;面对逆境,我们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迎难而上。
其次,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是个普遍的事实。大学生要在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时刻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工作在第一线,与群众结合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能更好的了解人民群众,为他们谋福利。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
三、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是由每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然要依靠每个个体的奉献,所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每个人迈出一小步,整个社会将会前进一大步。只要每个个人能够在人生活动中奉献社会,奉献他人,那么人生就会很有价值,我们的社会将会加速发展。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人生价值只有在社会发展的主流中才能呈现出其灿烂的光辉。江泽民同志在北大100周年校庆时讲到:“希望你们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青年人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也是优点。但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展示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大的舞台。生长在这样的时代是幸福的。广大青年一定要虚心向革命先辈和人民群众学习,在为祖国的竭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这是一代国家领袖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殷切希望,个人的发展一定不要脱离社会,为人民服务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社会的发展又会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遇,从而更好的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主要朝四个方面前进。即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令人吃惊,曾经的蓝天白云现在已很少见到。精神文明建设也任重而道远,中国人的道德修养还很欠缺,在国外时常会有汉语标语,标语牌上写着:不要随地吐痰,便后冲厕所之类的标语。这说明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加大力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和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自觉抵
制外来低俗文化,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政治文明建设同样艰巨,政府公信力一天天的下降,实在令人担忧。
面对种种问题,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人生价值时应该找准方向,与时俱进,既要实现自我价值,又要推动社会的进步。简单说,就是在达到了自己理想目标的同时,奉献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结语: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在学校抓紧时间学习,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努力与奉献。成就自我,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3页.[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修订版,第73页.[3]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22页.[4]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
[5]百度百科
第三篇:2010年8月思想汇报: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最高理想
敬爱的党组织:
我很高兴能被推荐去上党课。经过党校培训,我在思想上对中国中国共产党有了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并在内心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信念。同时,我也意识到入党条件之多,要求之高,发现自己身上尚有许多缺点和不足,距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还有一定差距,但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能给自己创造入党条件的。今后,我会以实际行动来争取早日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
首先,我谈谈学习期间对党的进一步认识。在党课的大课堂中,我们不仅从理论上领略到伟大的、神圣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魅力,而且在活生生的故事以及演讲教员旁征博引之中触及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风采。中国中国共产党,一个沉甸甸的名字。自1921年光荣诞生以来,中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左倾思潮的洗练,白色恐怖的绞杀,帝国主义的打击,血迹斑斑;然而血迹并未使红色的旌旗倒下,反而使之越发鲜红欲滴。中国中国共产党以星星之火燎燃了广阔草原,以小米加步枪驱逐了红太阳的铁犁,以农村的群众包围了城市的纸老虎。因为有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一个金灿灿的名字。自1949年建国以来,伟大的党熬过了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境况,顶住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敌视和孤立,挺住了各种内乱分子的舞弄云雨,最终使我国以矫健的步伐、高壮的姿态挺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东方的巨龙傲视群雄。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历史的长河滔滔不绝,前进的车轮隆隆不止,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民族将奏响新世纪的凯歌,响彻云霄,永不泯灭。因为有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腾飞起来了。在这轰轰烈烈的阵容面前,我能做些什么呢?我该做些什么呢?金无足赤。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远不足乐观,我们的科技势力与我国的地位仍不相称。我能做的,是翻开手中的书本,走进实验室,去学习,去研究,去创造,去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人无完人。我们大学生在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方面存在欠缺。我该做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求最终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去承担革命先烈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
其次,使我认识到了学习党校学习是一种特殊的高水准的学习,突出的是更多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现实形势教育,包括对近几年来党的创新理论的讲解和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与国内形势介绍比较分析,与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所区别。在党校这个“大熔炉”里,全体学员饱尝了一顿“理论大餐”,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思想上“充”了“电”,行动上“加”了“油”。短暂的党校培训学习是每个学员人生的“加油站”,必将对个人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党性修养已是时代的要求。
1、提升理论素养。作为时代脊梁的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重大现实问题有系统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熟悉和了解当前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必须对任何事物都具备自己的想法并升华为理论,就能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的发展注入活力,培植后劲,这样才能成为时代的希望。
2、加入中强党性修养。党是人民的党,对于一个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是,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改造,树立中国共产党*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共产党员的思想改造,就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其目的是使中国共产党员逐步抛弃非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它是党长期以来提高党性修养与时俱进的一条重要措施。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我更坚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牢固坚持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的主体,为社会谋福,为人民服务时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加强党性修为是我们造福社会的根本。
最后,这次学习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新时期的先进青年,先进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里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不断增强贯彻党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在学习上,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努力争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建功立业。这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汇报人:党章网
2010年8月9日
第四篇:如何实现个人理想论文
如何实现个人理想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志当存高远”。没有志向,没有理想,就谈不上为它而奋斗的问题。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千古流芳的英雄人物,他们无不因为怀揣着崇高理想而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被世人缅怀。一个人的成就与其理想的高低成正比,理想越高远他成功的希望也越大。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蒙田说过:“一个人一旦超越了自我,具有把整个人类纳入自我之中的广阔的胸怀,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使他在天翻地覆、轰轰烈烈的新旧交替时代,充当新时代的号手和旧时代的批判者。”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人类对自身现状永不满足,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就产生了理想。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一个远大的理想。包括我也是。曾几何时,有人问我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是教师。尽管我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教师是谁,但是,担任传道授业,解惑疑难的是从北京猿人时代就有了,否则人类文明怎得以一代一代延续和发展?依靠教师来培养下一代,并启发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发展,这不难看出,教师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我的奋斗,只为实现我的理想,完成我的梦想。我现在虽然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收入也还过得去,不过我从未放弃过我要教师的理想。我通过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学习各种知识,一来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至于被淘汰,而来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理想的实现打下基础。
人生在世,离不开对物质的依赖,也离不开理想和信念。综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理想和信念功不可没。没有了理想,人就没了精神支柱。人在为理想的奋斗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幸福和乐趣,才能经得起风吹浪打和失败。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但他从不言败,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为中国现代化规划了宏伟的蓝图。外国人称他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崇高的理想和科学信念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想做和应该做是有一定区别的。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人是通过空喊口号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所有成功实现自己理想的人都是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逐步接近理想直至实现理想。如果在确立理想之后,不及时地付诸实施,那么我们最终只能看到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而不能看到那个曾经豪情满怀的年轻人。我们要想实现个人理想,首先要体现出我们的社会理想,因为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方向对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目标一致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方向相反,就不易实现,实现了也会造成损害;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依赖于个体理想的得实现。一方面,我们在树立个人理想时,要紧密联系社会理想,根据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实际条件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个人理想;另一方面,在保障社会理想实现的前提下,实现我们个人理想,做到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统一。在处理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上,一定要有辩证的观点,在社会理想的指导下确立个人理想,努力实现个人理想,同时要把个人理想的实现作为实现社会理想的体现。
理想是指引人们奋斗方向的航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 不能没有理想。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 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才能找到人生最美好的归宿。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今日之现实就曾是昨日前人的理想,或者说是前人理想的部分实现。前辈人如果不努力发展科学技术,我们今天就可能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前辈人如果不奋力推翻三座大山,我们今天就会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读书学习的种种条件,无一不是前人为理想而奋斗之结晶。既然我们的理想可以转变为新的现实,我们就更有信心去着眼于未来,奋斗于现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个人理想必须同社会理想相一致。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 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践履笃行,奋发有为,甘于奉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祖国、为人民创造更 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是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社会理想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这二者辩证统一,相互制约,存在密切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社会理想指导个人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我们必须重视个人理想的树立和实现。但是,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又极具包容性。一方面,它凝聚着党、国家、民族、个人利益和愿望,是全体社会的共识,是号召全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另一方面,在这个大的理想信念的框架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个人理想的多样性也使社会理想更具活力。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到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