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5篇材料)

时间:2020-10-09 12:4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第一篇: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

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课室:2017 年月09 日

地理科学

年级、专业、班

地理 161

姓名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实验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土壤剖面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米了解士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

2.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3.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学会学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原理

腐殖质层是指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其显著特征是,色暗,疏松。

淋溶层简称 A 层。自然土壤剖面的上部,由于长期间水分自地表向下的淋溶作用所形成的层次。其特征为土壤中可溶性盐类和胶体及细小土粒,遭到淋洗,一般淋溶层下部,腐殖质含

量少,土色较浅或成灰白色,质地较粗,肥力较低。耕作施肥,对防止淋溶作用,改善土壤性状,有很大效果。

土壤表层淋洗下来的物质,到一定深度就淀积下来形成淀积层。淀积层在发生学上叫 B 层。在 B 层中还可分为 B1、B2、B3 等亚层。B1 层在灰化土中特别明湿,下移的腐殖质多淀积于此;B2 层具有显著的淀积层的特征,这层淀积的物质有由上层下移来的铁、铝氧化物,粘粒等,呈现暗棕或红棕色。有时生成铁子、铁盘或粘土盘等。这层盐基含量高,一般呈中或微碱性反应。

母质层是指土壤剖面下部的层次,位于淀积层和母岩层之间,是未经受土壤发育过程的显著影响的土壤母质。由岩石风化碎屑残积物或运积物构成,很少受生物作用影响,成土作用不明显,基本上保持着母岩的特点。因此严格地讲,母质层不属于土壤发生层,因为其特性并非土壤形成作用所产生。母质层以 C 表示。

三、使用仪器、材料

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皮尺,铅笔、塑料袋,标签,袋子。

四、实验步骤1、去到附近的施工现场,找到一处被挖掘机挖开的较为平滑的剖面。2、用铁锹和铁镐沿土壤剖面的垂直地面方向将剖面铲平,挖出母质层。3、整理好比较平滑的剖面后,用皮尺丈量剖面。4、分别观察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的土壤状况。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腐殖质层:由于地处岭南,雨水的冲刷作用强劲,地表的腐殖质层沉积得并不厚,仅有 8 8、9 9 公分。腐殖质整体呈黑褐色,腐殖质层是植物最需要的,并且里面富集土壤动物。植物的养分多来自于腐殖质层。

淋溶层:南方多降雨,雨水的冲积作用使得淋溶层不具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或者矿物质。由于 A 层下发生强烈的淋溶作用,粘粒、铁和铝的三氧[ [ 化物与腐殖质一起大量淋失,使淋溶层残留的适应等抗风化性强沙粒和粉砂相对含量增加,出现颜色特别淡的灰白色层。

淀积层:南方地区富含铁、铝离子。淀积层的物质有由上层下移来的铁、铝氧化物,粘粒等,呈现暗棕或 红棕色。这层盐基含量高,一般呈中或微碱性反应。

第二篇: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报告

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报告

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报告

学院:林学院

班级:林学10-1

姓名:陈布凡

学号:100114106

组员:鲁燕,胡曼,曲娜,杜桂娟,张家铭,于龙,刘通

实验时间:2011-09-02~2011-11-04指导老师:查同刚

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报告

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报告

——土壤各理化性质对植物的影响

前言:在林业生产中,土壤是生产良种和壮苗的基础。在选择母树林、建立种子园和区划苗圃地时,必须土壤的宜林性质。促使林木种子丰产和培育壮苗,也必须采用土壤培肥措施。在造林过程中,应该准确掌握造林地土壤的宜林特性,将苗木种植在适宜的土壤上。在天然林中,土壤与森林的关系同样十分密切。森林的生长、森林的类型、森林的分布和自然更替都受土壤因子的制约。银杏是珍稀名贵树种,又是特种经济果树,近年来白果收购价格不断提高,激发了广大群众栽培银杏的积极性。但银杏生长缓慢,一般要20多年才能开花结实,并且产量低。通过嫁接、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及加强经营管理,可使银杏早实丰产。

银杏丰产栽培应大力发展优良品种,目前江苏的大佛指、家佛手、洞庭皇;浙江及广西的园底佛手、山东的大金坠、大园铃等均属名优品种。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遵循区域化原则,将气候因子和立地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盲目引种。

关于银杏一些详细情况请参考:)对银杏而言,土质沙质壤土为宜。()有机质含量要求:有机质含量0.8%~1.2%()

种植银杏,土壤全氮含量在0.025%以上为宜。()

有效P含量在10-15mg/kg时,速效K含量在50mg以上即可正常生长。(见土壤学教材260页和256页)

由分析可知,对银杏而言,该土地土壤偏碱性,K含量丰富,P含量偏低,氮素含量供应丰富,土壤质地、密度适宜,有机物含量丰富。所以主要的改良措施是针对土壤PH和土壤有效P的。

改良措施:

对土壤偏碱性的改良:

物理改良

物理改良主要是对土层的整改,有平整地面、深耕晒垡、客土抬高地面、微区改土、大穴整地等方法。对于平整地面应当注意留一定坡度,挖排水沟,以便灌水洗盐。凡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结构不良的土地, 特别是盐碱荒地, 在雨季到来之前要进行翻耕, 以能疏松表土, 增强透水性, 阻止水盐上升。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绿地, 采用客土抬高地面

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达到改土的目的。抬高高度以土壤临界深涧减去地下水位深度即为抬高度。另一方法是把植物事先将塑料薄膜隔离袋置树穴中添以客土,或在树穴内铺隔盐层,通过铺粗砂、炉灰渣、锯屑、碎书皮、马粪或麦糠等然后添以客土。有效地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 并通过采取适地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种植地被植物、合理灌 溉、及时松土、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 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的抑制客土发生次生盐渍化, 从而保证栽培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水利改良

水利改良有这样几点: 蓄淡压盐、灌水洗盐、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在盐土周围筑存降水, 促使土壤脱盐。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 在田内灌水洗盐, 可加快土壤脱盐速度。在一些大型在绿地中渗管排盐是绿地改土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

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报告

动规律。铺设暗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 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 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生盐渍化的目的。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用水泥渗漏管或塑料渗漏管,埋在地下适宜深度排走溶盐。二是挖暗沟排盐, 沟内先铺鹅卵石, 然后盖粗砂与石砾或铺未烧透的稻糠壳灰,然后填土。

化学改良

对盐碱土增施化学酸性废料过磷酸钙,可使pH值降低, 同时磷素能提高树木的抗性。施入适当的矿物性化肥, 补充土壤中氮、磷、钾、铁等元素的含量, 有明显的改土效果。再配合施用大量有机质,如:腐叶土、松针、木屑、树皮、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 效果会更加明显。盐碱地绿化土壤的改良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后期养护, 其养护要求较普通

绿地标准更高、周期更长。为给树木供应充足的营养,可用氯酚素喷洒树木叶片,同时进行表面施肥。树种下后一个月,第一次浇足氨浆水,第二次浇保养水,每月三天一小浇,七天一大浇。小浇即在根部少浇水, 主要是叶面喷水, 保持叶面水分;大浇即在根部浇足水,且持续浇两次或三次以上,以达到树根在软土壤中生出新的毛细根的目的。最初几个月要浇淡水, 逐渐在淡水中添加当地地表水。夏季高温季节, 要及时在植物根部和叶面喷水、洒水, 减低根部土壤的温度,保证花木的正常生长。(中图分类号:S156.6 文献标识码:A)

对有效P含量偏低的改良:

将施入的磷肥集中施于植物可利用的位置,如采用条施;将磷肥和氮肥同时施用及将磷肥制成颗粒肥施,可以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施用有机肥提高原有土壤磷的有效性且提供含于有机肥中的磷素。尽管土壤PH值很不容易被改变,但保持土壤PH值中性,可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见土壤学教材258页)

相对土壤偏碱性这一理化性质,适宜的植物为向日葵,糜子,甜菜。()

6总结

经过这学期的实验课学习,我觉得我们的实验课程安排有点少,一次实验持续的时间也较少。

第三篇:土壤实验报告

土壤学实验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10级草业科学

班级:一班

学号:20105890 姓名:秦鲁瑶

土壤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在初步掌握了土壤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土壤调查的理论和技术,了解调查区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及土壤性状和林木生长关系,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通过学习了土壤学这门课,我们对土壤有了大概的认识。这次实习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结合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的能力。具体的说,主要是为了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了解各类土壤的剖面特征,学会观测分析土壤剖面的方法,熟悉挖土壤剖面的过程及土壤的采集,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再之,就是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概况、鉴定常见的岩石。

(3)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一)概述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但是,长期以来居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们,对土壤在维持地球上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知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1、土壤剖面的选择

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林地土壤调查时,应考虑下列几点

地面植被分布均匀(包括更新幼林、下木、草本及苔藓等),应避免开枯立木、虫腐木等非代表性植物,在疏密度和林冠郁闭度中等,离优势树种干茎1-2米的地方挖掘剖面。应避开林中空地,林班线和林内 道路,设置在较平坦和无积水的地方。在采伐迹地设点时,应考虑残留树、更新幼树的分布和长势情况。

2、土壤剖面的挖掘

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长1.5米,宽1.5米,深1.5米。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土壤剖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特性。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的形态观察主要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和石灰反应等。根据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化学分析,掌握土壤剖面的观察内容和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方法。

(二)农业土壤

(ⅰ)实习地点自然、社会条件

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试验田,剖面周围是金银花,以及一些腐殖质。

(ⅱ)土壤情况概述

地势:海拔140米以上 母质:坡积物 排水情况良好 地下水位低 剖面特征:沙岩为母质的黄棕壤,沙粒含量尤其高,生产性不良

(ⅲ)、农业土壤调查结果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高产或低产来说明一块地的肥力,这是很不全面的。必需有一些主要的鉴定指标。在土壤学中,常用的土壤肥力鉴定指标有以下几项:

1、土壤酸碱度:用“ph”符号表示,适宜大多数作物的酸碱度(ph)值为6.5 -7.5。

2、土壤有机质:以百分数(%)表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供肥能力大。大田:

有机质含量高于5%为高肥力,有机质含量为3%左右的为中上等肥力,有机质含量低于1%的为低等肥力。

3、土壤全氮:代表土壤供氮能力,以百分数(%)表示。产量水平低的,全氮

量小于0.01%;中等水平产量的,全氮量为0.04-0.1%;产量高水平的,含氮量一般高于0.1%。

4、土壤有效磷:代表土壤供磷能力,以mg/kg为单位来表示,土壤有效磷含量

低于5mg/kg的,为严重缺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5—15mg/kg的,属缺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5—30mg/kg的,属中等水平。

5、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是指土粒间的距离,表示土壤的渗水透气能力,用土

壤孔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一般旱地和水田孔隙都能达到55%--60%。,一般通气好的水田,能达到12%--14%,通气好的旱田为15%--22%。孔隙度过大过小,都会影响保水和通气性能,使根系生长发不良。

6、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大小土粒的搭配情况,以一定体积的土壤中,不同直径土壤颗粒的重量,所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表示。粘土的直径小于0.001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30%;壤土的直径为0.01—0.05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40%;砂土的直径为0.05—1.0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50%。

土壤酸碱度:ph值约为5.5-7 土壤有机质:中上等 土壤孔隙度:通气状况良好 土壤质地:轻壤土

(三)棕壤简介

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垂直带上亦有分布。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10℃以上的积温为3400~4500℃,季节性冻层深可达50~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干燥度在0.5~1.o之间。这里的原生森林早已破坏,目前多为次生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棕壤的一般性质是:(1)在森林植被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9%,向下急剧降低;(2)表层呈微酸性反应,向下过渡到酸性反应;(3)盐基饱和度较高,表层在80%以上,下部各层稍低;(4)剖面中部粘粒含量较上下各层均高;(5)硅铝率在2.5~3.4之间,平均值为3.03,略高于黄棕壤,但显著低于褐土。

上述性态特征系指在森林植被下的普通棕壤而言,除普通棕壤外,还有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粗骨棕壤。

从土壤利用情况来着,棕壤是重要的森林土壤,也是重要农业土壤,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潮棕壤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用于农业,大都旱涝保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普通棕壤分布于山麓和丘陵缓坡,也多用于农业,其中一部分水土流失较重,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灌溉,并加强培肥。白浆化棕壤有的分布于剥蚀堆积丘陵,多用于农业,肥力甚低,需要改良;有的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酸性棕壤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有的还是荒山,需要种树造林。粗骨棕壤分布于低丘陵的,多用于种植花生和柞岚(养柞蚕用);分布于高丘陵和山地的,多为荒山疏林,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四)、褐土简介

1、褐土的形成过程(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的残落物在其腐解与腐殖质积聚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点。

(2)、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在半干润条件下,原生矿物的风化首先开始大量的脱钙阶段,其氧化钙随含有二氧化碳的重力水由土壤剖面的表层渗到下层,以至于形成地下水流。

(3)、残积粘化,也称之为残积风化或地中海风化,即粘粒的形成是由主体内的矿物进行原地的土内风化而成,很少产生粘粒的机械移动,因而粘粒没有光学向性。

(4)、淋移粘化:即在一定降水和生物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继续脱钙,形成另外一种颗粒最细的新生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等,并开始于雨季期间随重力水在主体结构间向下悬移,在一定深度形成粘粒淀积层,这种粘粘往往有光学向性,一般土体水分的干湿交替有利于粘粒下移。

在褐土的粘化过程中一般以残积粘化为主,而夹有一定的淋移粘化,它们在不同的亚类中,其比重并不一样。一般石灰性褐土以前者为主,淋溶褐土以后者为主。

2、褐土的利用与改良

褐土所分布的暖温带半干润季风区,具有较好的光热条件,一般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由于主体深厚,土壤质地适中,广泛适种小麦(绝大部分为冬麦)、玉米、甘薯。花生、棉花、烟草、苹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问题是降水量偏小和降水量过于集中,在这种条件下的土壤利用及改良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利灌溉;(2)开展旱作农业的土壤耕作措施;(3)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4)因土种植,发展土壤潜力优势;(5)适当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

(五)岩溶地貌形成原因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岩溶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沂源溶洞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鲁山之阳,以九千洞为中心周围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称为沂源溶洞群。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有千人洞、养神洞、珊瑚洞、玄云洞等十几个溶洞。洞内景物美妙奇险,配以鲁山的幽谷翠峰,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许多洞穴曾是古代猿人生息、繁衍的场所,曾挖掘出猿人头盖骨及数枚牙齿化石,伴随着大量动物化石,并发现大量猿人石器,故称为“沂源猿人”溶洞群。近几年已有多处洞穴开发,正式向游人开放。“千人洞”以高宽大而得名,地质上称“山东一号洞”。洞内有23尊壁雕佛像和三组“佛的故事”浅浮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石龙洞”以洞内数条天然石龙而得名,洞长218米,为厅堂式洞穴,洞内有双龟把门、龙王宫、银河相会、云霞岛、龙蛇相斗等景观。“养神洞”以各路神仙由玉皇大帝率领云游四海在此歇息的传说而得名,全长800余米,为分支型洞穴,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内有石林叠瀑、雄狮把门、唐僧取经、王母宫、水族宫等48处景观。“玄云洞”为通道式分支型洞穴,总长300米,分为上下两层,两层洞穴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连接,洞内片状钟乳石较多,敲之发声,可弹奏简单的乐曲,名曰石筝。石筝、石柱林立,多呈宝塔状,少数似嫦娥、宫女,婷婷玉立;石旗、石带、石幔、石瀑、石葡萄,多姿多彩。“九天洞”洞内由九个洞厅组成,故名“九天洞”,洞穴全长500余米,平均宽10米,高8米。洞内石幔、石帷幕、石柱、石笋、石莲、石冰、卷曲石等景观奇特,晶莹剔透。另外还有“珊瑚洞”、“灵芝洞”、“神仙洞”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四、实习收获及感受

通过几天的实习,让我收益颇多。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清楚直观地重新认识土壤是一个突破。在实习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篇二:土壤实验报告及方法模板

土壤试验分析技术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授课教师: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制备及土壤水分的测定 1.意义

分析森林土壤的目的是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土壤样品的制备是对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前的前期处理工作。

田间或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测定吸湿水的意义,在于所有土壤分析的结果,都以无水烘干土重为基数来计算,通过吸湿水的测定还可以间接地了解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机械组成、土壤结构等。2.土壤样品的制备 2.1.研磨过筛:取两个风干土样(a12和b3),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的叶片,研磨

使之全部通过2 mm(10目)筛。2.2.混合分样:用四分法,两个土样各取三分之一再进行研磨,使之全部通过0.25mm(60 目)筛。2.3.用密封塑料袋保存土样。(用记号笔标号:2mma12、0.25mma12、2mmb3、0.25mmb3)3.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在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称过2mm风干土样5g,准确称至0.001g放人烘箱内,在温度105℃ ±2℃下烘8h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室温,立即称重.然后将铝盒置于烘箱中,如前温度烘 2—3h,冷却、称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3g)。计算方法:吸湿水(%)= 风干土质量?烘干土质量

×100 烘干土质量

表1 土壤吸湿水测定 a12-1 a12-2 b3-1 b3-2 风干土质量/g 5.03 5.01 4.99 5.00 铝盒质量/g 铝盒+土(烘前)/g 铝盒+土(烘后)/g 36.14 23.44 28.10 21.91 烘干土质量/g 4.70 4.64 4.62 4.66 失去水分/g 0.33 0.37 0.37 0.34 吸湿水/% 31.44 18.80 23.48 17.25 36.47 23.81 28.47 22.25 7.02 7.97 8.01 7.30 由于7.97-7.02=0.95<1,8.01-7.30=0.71<1,满足“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的要求,因此,通过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求两个土样的吸湿水/%:

对于土样a12:吸湿水=(7.02+7.97)/2*100%=7.50% 对于土样b3:吸湿水=(8.01+7.30)/2*100%=7.66% 土壤水分换算系数的计算: k2=m/m1,m—烘干土质量(g),m1—风干土质量(g)对于土样a12:k2=(4.70+4.64)/(5.03+5.01)=0.9303 对于土样b3:k2=(4.62+4.66)/(4.99+5.00)=0.9289 对于土样b3:k2=(4.62+4.66)/(4.99+5.00)=0.9289 4.注意事项 4.1.分析微量元素、避免用铜丝网筛,而应改用尼龙丝网筛。4.2.称土样所用天平精度不够,应用0.001g精度的天平。4.3.测重复时,要求土样质量严格一致。4.4.枯枝落叶层及有机物质含量>8%的样品不宜在105℃以上烘烤过久。4.5.铝盒不能贴纸质标签,容易烘焦脱落。4.6.测定吸湿水,烘干后铝盒从烘箱内拿出前要盖好盖,称量时动作要迅速。

实验二 土壤ph值的测 1.意义

土壤溶液的ph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质,也是影响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存在的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土壤溶液的ph对植物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土壤ph对农林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改良土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土壤ph一般分水浸和盐浸两类。水浸出液的ph值是不稳定的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变化很大,而盐浸出液的ph值较稳定,一般情况盐浸液ph值低于水浸液ph值。2.测定方法及原理

电位法:用电位测定法测定土壤 ph值,水或盐溶液(酸性土壤用 lmol/l氯化钾;中性和碱性土壤采用0.01mol/l氯化钙)与土之比为 2.5:1,盐土用5:1,枯枝落叶层,泥炭用 10:1。加水或盐溶液后经充分搅匀,平衡30min,然后,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和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当两种电极插入待测土壤溶液或土壤滤液中时,构成一电池反应,两者之间产生一个电位差,由于参比电极的电位是固定的,因而该两电位差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即为ph。因此,可用 ph计测定,直接读得ph值。也可用毫伏计测定其电动势值,再换算成ph值。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 3.实验步骤 3.1.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通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g于50m1高型烧杯中,加入 25ml无二氧化碳的水或 1.0mol/l氯化钾溶液(酸性土壤测定用)或 0.01mol/l氯化钙溶液(中性、石灰性或碱性土测定用)。枯枝落叶层或泥炭层样品称5g,加水或盐溶液50ml。用玻璃棒剧烈搅动1—2min,静止30min,此时应避免空气中氨或挥发性酸的影响。3.2.仪器校正 a.接通电源,预热30min。b.装上已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的ph值复合电极。c.校正 a.把选择开关旋钮到ph值档; b.调节温度补偿按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c.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钮到底;

d.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 e.调节定位调节按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f.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再插入到ph=4.0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按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g.重复d~f直至不再调节定位和斜率两按钮为止。h.仪器完成标定。3.3.测定 a.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b.把电极侵入被测溶液中,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ph值。3.4.实验结果

表1 土壤ph值测定

a12-1 a12-2 a12-3 b3-1 b3-2 风干土质量/g 10.02 9.99 9.98 10.02 10.03 ph值(水浸液)6.33 6.38 5.84 ph值(盐浸液)5.55 4.95 水土比例 2.5:1 2.5:1 2.5:1 2.5:1 2.5:1 值为5.84,盐浸ph值为4.95 4.注意事项 4.1.重复土样的质量必须严格一致。4.2.重复次数不得少于3次。4.3.一般情况下,盐浸溶液所测ph值较水浸液的小的原因:“水浸法”是用蒸馏水浸提土

壤测定ph值,代表土壤的活性酸度。“盐浸法”是用某种盐溶液浸提测定ph值,大体反映土壤的潜在酸度。盐浸提液常用1mol/lkcl溶液或0.5mol/lcacl溶液,在浸提土壤时期中的k+或ca2+即与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al3+和h+发生交换,使其中相当一部分被交换进入溶液,因而盐浸ph值较水浸ph值低。

实验三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意义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土壤肥力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测定土壤有机质是研究土壤,判断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的一项重要工作。2.基本原理

利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将有机质氧化,并用硫酸亚铁将多余的重铬酸钾还原,由消耗的重铬酸钾求得碳的数量,再乘以常数即得有机质含量。3.方法与步骤 3.1.称样 称取约0.0100g通过0.25mm的风干土样放入消煮管中。用50ml滴定管加入 5ml0.8000mol/l的1/6k2cr2o7标准溶液,然后用注射器注人5ml浓硫酸,旋转摇匀,在消煮管上加一小漏斗。3.2.消煮

将盛土样的消煮放人铁丝笼架中,放入已预热至185-190oc的油浴锅中(豆油)加热。此时应控制锅内温度在170-180oc,沸腾开始,准确加热5min,取出冷却,如溶液呈绿色,表示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再取较少的样品(或适当增加重铬酸钾的量)重做。3.3.滴定

冷却后的溶液呈橙黄色或黄绿色,用洗瓶将消煮管中的溶液洗人250ml三角瓶中,使三角瓶内溶液体积在60-80ml左右,加邻啡啰啉指示剂3—4滴,用0.2mol/l feso4滴定,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橙黄—→蓝绿—→棕红色,记录硫酸亚铁用量(v)。

每批分析样,应做2—3个空白;空白标定用0.1-0.5g石英砂代替土样,其它步骤与测定土样时完全相同,记录硫酸亚铁用量(v0)。4.计算方法

有机碳(g/kg)= 0.8000?5.0 ?(v0?v)?0.003?1.1 v0 ?1000 m1?k2 有机质(g/kg)=有机碳(g/kg)×1.724 式中:0.8000——1/6 k2cr2o7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5.0——1/6 k2cr2o7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标定用去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 v——滴定土样用去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 0.003——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g/m mol); 1.1——氧化校正系数; 1.724——将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 m1——风干土样质量(g); k2——将风干土换算成烘干土系数。

土壤碳氮比的计算:

碳氮比? 有机碳(g/kg)全氮(g/kg)5.实验结果

表1 各土样质量及feso4溶液用量 a12 b3-1 b3-2 空白-1 空白-2 风干土质量/g 0.0081 0.0083 0.0085 0 0 滴定始值/ml 0.01 18.50 3.46 0.04 17.58 滴定末值/ml 18.50 36.80 21.50 19.61 36.81 feso4溶液用量/ml 18.49 18.30 18.04 19.57 19.23 注:v0取两个空白的平均值19.40 表2 各土样的有机质及碳氮比 a12 b3-1 b3-2 m1/g 0.0081 0.0083 0.0085 k2 0.9303 0.9289 0.9289 v/ml 18.49 18.30 18.04 v0/ml 19.40 19.40 19.40 有机碳g/kg 82.17 97.07 117.20 有机质g/kg 141.66 167.36 202.04 全g/kg 4.768 6.780 6.780 17.23 14.32 17.29 氮

碳氮比

对于土样a12:有机碳=82.17g/kg,有机质=141.66g/kg,碳氮比=17.23 对于土样b3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有机碳=107.13g/kg,有机质=184.70g/kg,碳氮比=15.80 6.偏差计算

土样b3做了2个重复,下面计算这2个重复之间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绝对偏差=|测定值-算术平均值| 7.注意事项 7.1.本方法只适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50g/kg的样品,超过150g/kg的样品可采用篇三:土壤学实验报告要求

土壤学实验报告有关要求

一、要求统一用“广西大学实验报告用笺”,不能用其它的稿纸书

写;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有以下几点:

1、实验名称和内容: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实验材料。

5、实验仪器、用具和药品:列出在做实验过程中所要使用的主

要仪器、用具和药品。

6、实验方法与步骤;应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操作步骤流程。

7、实验结果。应用文字、表格、图形、将数据表示出来。根据

实验要求及计算公式计算出分析结果并进行有关数据和误差处理,尽可能地使记录表格化。

8、讨论:对实验中的现象、产生的误差、实验结果等进行讨论

和分析,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结合本课程中的有关理论来进行,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在实验报告纸上要把姓名、学号(在姓名之后)、学院、专业、班级、年、月、日、和指导老师填上。

土壤学实验报告批改评分标准

1、目的意义:10分

2、原理:10分 1、2两项用自己的语言写,视情况可给6-10分,全盘照抄指导书给5分以下(含5分),不写则为0分

3、实验主要仪器、试剂:5分

写出主要的即可给满分

4、操作步骤:25分

按实际操作写且明白的即可给满分,其他情况酌情扣分

5、原始数据记录:15分

原始数据应该列表记录,列表规范的给满分,列表但不够规范的给10分,不列表但罗列清楚的亦可给10分,罗列不清楚的酌情扣分(在10分以内)

6、计算:15分

计算应该列出公式并加以注明。不列公式扣5分,列出公式但不注明公式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的扣3分;结果计算错误的扣5分

7、实验结果:5分

实验结果合理的给满分,实验结果明显谬误的0分

8、实验结果评价:15分

对实验结果评价恰当的给15分,较恰当的给10分,有写评价但分析不合理的5分,不写结果评价0分篇四:土壤学实验报告

土 壤 学 实 验 报 告

班级: 09林学一班

小组成员: 孙小峰 洪文君 冯乙晴 朱栗

学 院: 林学院

实验一 主要造岩矿物的识别 1 将矿物的主要鉴别特征记录于表1-1中

表1-1 矿物的物理性质及造岩矿物鉴定报告表

矿物名称 晶体石英 正长石

颜色 白色 肉红色 无色或透明 暗绿 绿色 黑绿 浅黄或浅灰色 绿黑色 白色或乳白色 灰白色 赤红 浅绿

条痕 白色 白色

光泽

透明度

解理 极不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不完全解理 无解理 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 完全解理 不完全解理 无解理 完全解理

断口 贝壳状 参差状

硬度 7 6-6.5 其他 比重2.5-2.8 比重2.4-2.6 比重2.8-3.1 比重2.8-3 比重3.3-3.5 比重2.5-2.8 比重2.7-2.8 比重2.6 比重2.6-2.8 比重3.2 比重5-5.3 比重2.6-2.8 玻璃光泽 透明 玻璃光泽 透明 珍珠或玻璃光泽

白云母

角闪石 橄榄石 蛇纹石 滑石 辉石 方解石 磷灰石 赤铁矿 萤石

透明

白色 至半

透明 半透

淡绿色 玻璃光泽

明 半透

白色 玻璃光泽

明 微透

白色 脂肪光泽

明 白色

油脂光泽 透明 2-3 参差状 贝壳状 贝壳状 参差状 参差状 5 6.5-7 2.5-4 1 1 3 5 5-6 4 浅色或半透

玻璃光泽

浅绿色 明 白色 白色 殷红 白色 玻璃光泽 透明 玻璃光泽 透明 金属或半不透

金属光泽 明 玻璃光泽 透明 2 断口与解理有何区别?

答:断口是指矿物在外力打击下,不依一定方向发生断裂,而是沿任意方向裂开,且破裂

面呈凹凸不平的表面。不论结晶质或非结晶质矿物都可发生。

解理是指晶体在受外力作用下,能沿着晶格中一定方向的面发生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沿解理裂成的平面称解理面。结晶质的矿物才具有解理,非结晶质不具有解理。3 辉石与角闪石有何区别?

答:(1)角闪石晶体横切面呈六边形,而辉石横切面近正方形

(2)角闪石具两组解理完全,124°夹角,而辉石两组解理中等,夹角87°。因此角闪石的两组解理呈斜交,辉石的两组解理近正交

(3)角闪石一般出现在中性、基性和超基性的岩浆岩中;而辉石主要分布在基性、超基性的岩浆岩中。

实验组成员:孙小峰 洪文君 冯乙晴 朱栗 时间:2011年3月3日 实验二 主要岩浆岩的识别 1 观察并描述9种岩浆岩标本填写在报告表2-1中。

表2-1 岩浆岩鉴定报告表

岩石名称

颜 色

主要矿物成分

结 构

构 造

其他特征 2岩浆岩的分类依据有哪些? 3 矿物和岩石有哪些区别?

实验组成员: 时间:

实验三 主要沉积岩和变质岩的鉴别 1 观察并描述11种岩石标本,并填写在表3-

1、表3-2中。

表3-1 沉积岩鉴定报告表

岩石名称 角砾岩 砂岩 页岩 油页岩 石灰岩

表3-2 变质岩鉴定报告表

岩石名称 板岩 千枚岩 片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石灰岩

颜 色 灰色 白色 红灰色 青灰色 灰白色

主要成分 碎屑和胶结物 碎屑和石英 粘土和碎屑 粘土 方解石 结 构 砾状 砂粒状 板块状 板块状 块状

构 造 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

盐酸反应 有 无 无 有 有 胶结构 钙质、铁质、硅

硅质 硅质 钙质 钙质

砾石形状大小 棱角形 粉状 鳞片状 鳞片状 细粒状

主要矿物成分 色 青灰色 红色 红色 灰白色 灰白色 灰色

云母和石英 结 构 构 造 片状构造 片状构造 片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 块状构造 由何种岩石变来 页岩 凝灰岩 千枚岩 岩浆岩 石灰岩 石英砂岩

盐酸反应 无 无 无 无 有 无

其他 敲击有清脆声音 有光泽 有光泽 矿物条带状排列 有花纹 硬度大

变晶结构 变晶结

云母和石英

构 变晶结

云母和绿泥石

长石、石英和变晶结

云母 构 方解石或白云变晶结

石 构

变晶结

石英

实验组成员:孙小峰 洪文君 冯乙晴 朱栗

时间: 3、17篇五:土壤实验

土壤的成分的探究实验

你用到的材料:烧杯、量筒、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玻璃片石棉网、土壤 你的实验过程: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观察现象。

你观察到的现象:(1)实验1会有气泡冒出

(2)实验2的土壤会分层沉降,下层粗粒的是沙,上层很细的是黏土。

(3)实验3会发现玻璃片上有一些“脏”(白色)的痕迹。

(4)实验4开始会冒热气,继续燃烧会闻到烧焦的气味。

实验结论: 实验1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实验2说明土壤中有沙和黏土,实验3说明土壤中有无机盐,实验4说明土壤中有水分和腐殖质。

土壤透水性实验

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支架上,并分别加入同样

多的砂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砂质土渗水最快,透水性最好,黏质土渗水最慢,透水性最差,壤土适中。土壤的成分的探究实验

你用到的材料:烧杯、量筒、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玻璃片石棉网、土壤 你的实验过程: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观察现象。

你观察到的现象:(1)实验1会有气泡冒出

(2)实验2的土壤会分层沉降,下层粗粒的是沙,上层很细的是黏土。

(3)实验3会发现玻璃片上有一些“脏”(白色)的痕迹。

(4)实验4开始会冒热气,继续燃烧会闻到烧焦的气味 实验结论:实验1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实验2说明土壤中有沙和黏土,实验3说明土壤中有无机盐,实验4说明土壤中有水分和腐殖质。

土壤透水性实验

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支架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砂质土渗水最快,透水性最好,黏质土渗水最慢,透水性最差,壤土适中。

第四篇:土壤击实验报告

归档编号:c2-3-2-2 委托日期:

****年**月**日

试验编号: 发出日期:

****年**月**日

建设单位: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取土位置:

土样类型: 检验类别:

依据标准: 委托人: 见证人:

试验单位: 负责人: 审核: 试验: 篇二:土壤击实试验报告

土壤击实试验报告 甘质试—20 单位: 负责人: 审核: 试验: 2006年10月25日 甘肃省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编制(版权所有 不准翻印)篇三:土击实试验报告

土 击 实 试 验 报 告 jtj221-98 表g.5.1-2 报告编号: 共

页第 页

干密度(g/cm3)

含水率(%)

击实曲线

试验单位(章)批准: 审核: 试验:篇四:土壤剖面实验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专 业 地理科学

班 级

姓 名 陈俊霞

学 号 20121190102 成 绩

日 期 2014年6月19日

目 录

一、实习目的................................................................3

二、实验器材................................................................3

三、实验地点:...............................................................3

四、实验时间................................................................3

五、实习内容................................................................3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3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4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4

(四)土壤剖面描述...................................................5

(五)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描述.........................................5 1.鉴别土壤颜色..................................................5 2.湿度..........................................................5 3.质地..........................................................5 4.土壤结构......................................................6 5.土壤松紧度....................................................8 6.孔隙..........................................................8 7.植物根系......................................................8 8.土壤新生体....................................................9 9.侵入体........................................................9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9

一、实习目的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土壤的剖面形态全面的反映并代表了土壤发生学特征、物质组成、性质、及其综合属性,以及土壤景观的总体特征。它是诊断土壤性状的基础和进行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1.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2.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3.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器材

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皮尺,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纸盒,土壤剖面记载表,文件夹。

三、实验地点: 我们所选的实验地是文家山,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文家山为山地地形,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25米左右。植被覆盖率高,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强,土壤较湿润,适宜动植物生长。其气候特征,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

四、实验时间

日期:2014年6月19日 经纬度:北纬30.233° 东经115.05°

气压:996.2百帕 海拔:48.7m 天气:25℃-33℃ 多云转阵雨

五、实习内容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选择原则:

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

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

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 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

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

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 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

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

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

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

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

(1)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

(2)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ab或ba层。

(3)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

(4)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bh,粘粒淀积bt,铁质淀积bir等。4

(四)土壤剖面描述

按照土壤剖面记载表的要求进行描述

1、记载土壤剖面所在位置、地形部位、母质、植被或作物栽培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地下水深度、地形草图可画地貌素描图,要注明方向,地形剖面图要按比例尺画,注明方向,轮作施肥情况可向当地社员了解。

2、划分土壤剖面层次,记载厚度,按土层分别描述各种形态特征,土层线的形状及过渡特征。

3、进行野外速测,测定ph值、高铁、亚铁反应及石灰反应,填入剖面记载表。

4、最后根据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简单的野外速测,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名称,鉴定土壤肥力,提出利用改良意见。

(五)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描述 1.鉴别土壤颜色

土壤颜色可以反映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质的含量。很多主要土类就是以土壤颜色来命名的。

鉴别土壤颜色可用门塞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色,该比色卡的颜色命名是根据色调、亮度、彩度三种属性的指标来表示的。色调即土壤呈现的颜色。亮度:指土壤颜色的相对亮度。把绝对黑定为0,绝对白定为10,由0到10逐渐变亮。彩度:指颜色的浓淡程度。例如:5yr4/6表示: 色调为亮红棕色,亮度为4,彩度为6。

使用比色卡注意点:

(1)比色时光线要明亮,在野外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比色,室内最好靠近窗口比色。

(2)土块应是新鲜的断面,表面要平。

(3)土壤颜色不一致,则几种颜色都描述。2.湿度

通过土壤湿度的观察,能部分看出土壤墒情这个主要肥力特征,可分为干、润、湿润、潮润、湿五级。

(1)干:土壤放在手中不感到凉意,吹之尘土飞扬。

(2)润:土壤放在手中有凉意,吹之无尘土飞扬。

(3)湿润:土壤放在手中有明显的湿的感觉。

(4)潮润:土壤放在手中,使手湿润,并能捏成土团,捏不出水,捏泥粘手。

(5)湿:土壤水分过饱和,用手挤土壤时,有水分流出。3.质地

5篇五:土壤实验报告及方法模板 土壤试验分析技术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授课教师: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制备及土壤水分的测定 1.意义

分析森林土壤的目的是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土壤样品的制备是对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前的前期处理工作。

田间或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测定吸湿水的意义,在于所有土壤分析的结果,都以无水烘干土重为基数来计算,通过吸湿水的测定还可以间接地了解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机械组成、土壤结构等。2.土壤样品的制备 2.1.研磨过筛:取两个风干土样(a12和b3),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的叶片,研磨

使之全部通过2 mm(10目)筛。2.2.混合分样:用四分法,两个土样各取三分之一再进行研磨,使之全部通过0.25mm(60 目)筛。2.3.用密封塑料袋保存土样。(用记号笔标号:2mma12、0.25mma12、2mmb3、0.25mmb3)3.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在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称过2mm风干土样5g,准确称至0.001g放人烘箱内,在温度105℃ ±2℃下烘8h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室温,立即称重.然后将铝盒置于烘箱中,如前温度烘 2—3h,冷却、称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3g)。计算方法:吸湿水(%)= 风干土质量?烘干土质量

×100 烘干土质量

表1 土壤吸湿水测定 a12-1 a12-2 b3-1 b3-2 风干土质量/g 5.03 5.01 4.99 5.00 铝盒质量/g 铝盒+土(烘前)/g 铝盒+土(烘后)/g 36.14 23.44 28.10 21.91 烘干土质量/g 4.70 4.64 4.62 4.66 失去水分/g 0.33 0.37 0.37 0.34 吸湿水/% 31.44 18.80 23.48 17.25 36.47 23.81 28.47 22.25 7.02 7.97 8.01 7.30 由于7.97-7.02=0.95<1,8.01-7.30=0.71<1,满足“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的要求,因此,通过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求两个土样的吸湿水/%:

对于土样a12:吸湿水=(7.02+7.97)/2*100%=7.50% 对于土样b3:吸湿水=(8.01+7.30)/2*100%=7.66% 土壤水分换算系数的计算: k2=m/m1,m—烘干土质量(g),m1—风干土质量(g)对于土样a12:k2=(4.70+4.64)/(5.03+5.01)=0.9303 对于土样b3:k2=(4.62+4.66)/(4.99+5.00)=0.9289 对于土样b3:k2=(4.62+4.66)/(4.99+5.00)=0.9289 4.注意事项 4.1.分析微量元素、避免用铜丝网筛,而应改用尼龙丝网筛。4.2.称土样所用天平精度不够,应用0.001g精度的天平。4.3.测重复时,要求土样质量严格一致。4.4.枯枝落叶层及有机物质含量>8%的样品不宜在105℃以上烘烤过久。4.5.铝盒不能贴纸质标签,容易烘焦脱落。4.6.测定吸湿水,烘干后铝盒从烘箱内拿出前要盖好盖,称量时动作要迅速。

实验二 土壤ph值的测 1.意义

土壤溶液的ph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质,也是影响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存在的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土壤溶液的ph对植物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土壤ph对农林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改良土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土壤ph一般分水浸和盐浸两类。水浸出液的ph值是不稳定的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变化很大,而盐浸出液的ph值较稳定,一般情况盐浸液ph值低于水浸液ph值。2.测定方法及原理

电位法:用电位测定法测定土壤 ph值,水或盐溶液(酸性土壤用 lmol/l氯化钾;中性和碱性土壤采用0.01mol/l氯化钙)与土之比为 2.5:1,盐土用5:1,枯枝落叶层,泥炭用 10:1。加水或盐溶液后经充分搅匀,平衡30min,然后,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和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当两种电极插入待测土壤溶液或土壤滤液中时,构成一电池反应,两者之间产生一个电位差,由于参比电极的电位是固定的,因而该两电位差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即为ph。因此,可用 ph计测定,直接读得ph值。也可用毫伏计测定其电动势值,再换算成ph值。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 3.实验步骤 3.1.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通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g于50m1高型烧杯中,加入 25ml无二氧化碳的水或 1.0mol/l氯化钾溶液(酸性土壤测定用)或 0.01mol/l氯化钙溶液(中性、石灰性或碱性土测定用)。枯枝落叶层或泥炭层样品称5g,加水或盐溶液50ml。用玻璃棒剧烈搅动1—2min,静止30min,此时应避免空气中氨或挥发性酸的影响。3.2.仪器校正 a.接通电源,预热30min。b.装上已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的ph值复合电极。c.校正 a.把选择开关旋钮到ph值档; b.调节温度补偿按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c.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钮到底;

d.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 e.调节定位调节按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f.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再插入到ph=4.0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按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g.重复d~f直至不再调节定位和斜率两按钮为止。h.仪器完成标定。3.3.测定 a.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b.把电极侵入被测溶液中,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ph值。3.4.实验结果

表1 土壤ph值测定

a12-1 a12-2 a12-3 b3-1 b3-2 风干土质量/g 10.02 9.99 9.98 10.02 10.03 ph值(水浸液)6.33 6.38 5.84 ph值(盐浸液)5.55 4.95 水土比例 2.5:1 2.5:1 2.5:1 2.5:1 2.5:1 值为5.84,盐浸ph值为4.95 4.注意事项 4.1.重复土样的质量必须严格一致。4.2.重复次数不得少于3次。4.3.一般情况下,盐浸溶液所测ph值较水浸液的小的原因:“水浸法”是用蒸馏水浸提土

壤测定ph值,代表土壤的活性酸度。“盐浸法”是用某种盐溶液浸提测定ph值,大体反映土壤的潜在酸度。盐浸提液常用1mol/lkcl溶液或0.5mol/lcacl溶液,在浸提土壤时期中的k+或ca2+即与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al3+和h+发生交换,使其中相当一部分被交换进入溶液,因而盐浸ph值较水浸ph值低。

实验三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意义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土壤肥力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测定土壤有机质是研究土壤,判断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的一项重要工作。2.基本原理

利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将有机质氧化,并用硫酸亚铁将多余的重铬酸钾还原,由消耗的重铬酸钾求得碳的数量,再乘以常数即得有机质含量。3.方法与步骤 3.1.称样 称取约0.0100g通过0.25mm的风干土样放入消煮管中。用50ml滴定管加入 5ml0.8000mol/l的1/6k2cr2o7标准溶液,然后用注射器注人5ml浓硫酸,旋转摇匀,在消煮管上加一小漏斗。3.2.消煮

将盛土样的消煮放人铁丝笼架中,放入已预热至185-190oc的油浴锅中(豆油)加热。此时应控制锅内温度在170-180oc,沸腾开始,准确加热5min,取出冷却,如溶液呈绿色,表示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再取较少的样品(或适当增加重铬酸钾的量)重做。3.3.滴定

冷却后的溶液呈橙黄色或黄绿色,用洗瓶将消煮管中的溶液洗人250ml三角瓶中,使三角瓶内溶液体积在60-80ml左右,加邻啡啰啉指示剂3—4滴,用0.2mol/l feso4滴定,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橙黄—→蓝绿—→棕红色,记录硫酸亚铁用量(v)。

每批分析样,应做2—3个空白;空白标定用0.1-0.5g石英砂代替土样,其它步骤与测定土样时完全相同,记录硫酸亚铁用量(v0)。4.计算方法

有机碳(g/kg)= 0.8000?5.0 ?(v0?v)?0.003?1.1 v0 ?1000 m1?k2 有机质(g/kg)=有机碳(g/kg)×1.724 式中:0.8000——1/6 k2cr2o7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5.0——1/6 k2cr2o7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标定用去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 v——滴定土样用去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 0.003——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g/m mol); 1.1——氧化校正系数; 1.724——将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 m1——风干土样质量(g); k2——将风干土换算成烘干土系数。

土壤碳氮比的计算:

碳氮比? 有机碳(g/kg)全氮(g/kg)5.实验结果

表1 各土样质量及feso4溶液用量 a12 b3-1 b3-2 空白-1 空白-2 风干土质量/g 0.0081 0.0083 0.0085 0 0 滴定始值/ml 0.01 18.50 3.46 0.04 17.58 滴定末值/ml 18.50 36.80 21.50 19.61 36.81 feso4溶液用量/ml 18.49 18.30 18.04 19.57 19.23 注:v0取两个空白的平均值19.40 表2 各土样的有机质及碳氮比 a12 b3-1 b3-2 m1/g 0.0081 0.0083 0.0085 k2 0.9303 0.9289 0.9289 v/ml 18.49 18.30 18.04 v0/ml 19.40 19.40 19.40 有机碳g/kg 82.17 97.07 117.20 有机质g/kg 141.66 167.36 202.04 全g/kg 4.768 6.780 6.780 17.23 14.32 17.29 氮

碳氮比

对于土样a12:有机碳=82.17g/kg,有机质=141.66g/kg,碳氮比=17.23 对于土样b3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有机碳=107.13g/kg,有机质=184.70g/kg,碳氮比=15.80 6.偏差计算

土样b3做了2个重复,下面计算这2个重复之间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第五篇:微生物观察实验报告

广西大学环境工程基础实验

实验题目: 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观察

姓名:学号:

班级:组别:

指导教师:

实验(1)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观察和计数

1.实验概述

1.1实验目的及要求

水体和沉积物是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基本场所。本实验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观察实验,对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观察和定性,初步了解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了解其对水体净化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2实验原理

(1)显微镜的原理

(2)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比较厚的特制玻片。玻片中央刻有4条槽,中央两条槽之间的平面比其他平面略低,中央有一个小槽,槽两边的平面上刻有9个大方格,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其长和宽均为1mm,深度0.1mm,体积0.1m3。计数室的规格是把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每一个中方格有分成25个小方格,总共有400个小格。

血球计数板的计算方法是:先求得每个中方格中微生物的平均值,乘以中格数,即为一个大格中的总微生物数,再乘以10000,即为稀释后的溶液中的总微生物数。如要换成原液中的微生物总数,乘以稀释倍数即可。

为简化计,通常取4个角上的4个中格进行计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每个中格中微生物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微生物数(mL)=(100个小格内的微生物数/100)*400*10000*稀释倍数

2.实验内容

2.1实验方案设计

选择一个池塘,对湖塘和水体和沉积物采样,观察其中微生物并计数。要求手绘观察图像,计算微生物数量。

2.1.1实验设备和材料

(1)实验设备

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移液管

(2)实验材料

校园池塘的水体和沉积物

2.2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用压滴法制作表本片

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置于实验平台上,用滴管吸取湖水或含有沉积物的混合液,滴加在载玻片中央,用干净的盖玻片覆盖在滴液上,不要有气泡,即制成标本片。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片上的微生物。

(3)加被测样品到血球计数板

取干净的血球计数板,用盖玻片盖住计数室,用细口滴管吸取少量已经充分摇匀的湖水和沉积物的混合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微生物自行深入计数室,静止5-10min,待微生物自然沉降稳定后计数。

(4)计数

先用低倍镜寻找大方格网的位置(视野不要太亮),找到计数格后,换用40倍物镜观察计数。

2.3结论

手绘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形状,相对大小(见附图)

计算样品微生物数量

2.4 建议(如果有)

实验(2)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和定性

1.实验概述

1.1实验目的及要求

水体和沉积物是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基本场所。本实验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观察实验,对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观察和定性,初步了解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了解其对水体净化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2实验原理

微生物细胞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及其它成分组成,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细菌的等电点pI在2-5之间,所以当pH>5时,细菌带负电荷,容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而被染色。微生物体内的不同结构和染料的结合能力不同,故可用不同染料对微生物的不同结构分别染色。

2.实验内容

2.1实验方案设计

对池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得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定性,进行微生物形态图的绘制。

2.1.1实验设备和材料

(1)实验设备

显微镜、接种环、载玻片、酒精灯。

(2)试剂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革兰氏碘液、95%乙醇、番红

(3)实验材料

校园池塘的水体和沉积物

2.2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涂片

取干净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在正面边角作记号,滴一滴无菌蒸馏水在玻片中央,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取样品,与玻片上水滴混匀,在玻片上涂布成一层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固定

即干燥,干燥过程最好在空气中晾干。为加速干燥,可在微小火焰上烘干,烘干后在火焰上方快速通过3-4次,使菌体完全固定在载玻片上。不宜长时间高温烘烤,易致急速失水使菌体变形。

(3)初染

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2min,水洗。

(4)媒染

滴加革兰氏碘液,染1-2min,水洗。

(5)脱色

滴加95%乙醇,洗约45s,接着水洗。或滴加95%乙醇,将玻片摇晃几次即倾倒乙醇,如此重复2-3次后水洗。

(6)复染

滴加番红,染2-3min,水洗并干燥。

(7)镜检

显微镜观察。

2.3结论

观察颜色,并判断是G(紫色)还是G(红色)。手绘观察到的微生物图像,标明颜色。

2.3.1注意事项:

(1)涂片所用载玻片要洁净无油渍。

(2)细菌不宜多,涂片不宜厚,宜薄而均匀。

(3)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洗后,应该甩去玻片上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释而影响染色效果。

(4)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脱色时间是否合适。如脱色过度,G易被误认为G。而脱色时间过短,G易被误认为G。脱色时间长短还受涂片厚薄,脱色时玻片晃动程度影响。

2.4 建议(如果有)

2.思考题

(1)涂片为何要固定?固定时要注意什么?

答:原因有三

1、固定细菌,防止冲掉

2、变形蛋白易染色

3、杀死细菌,防止感染。实验中固定是用酒精灯烘干水样,应注意控制温度,控制时间,防止将菌体烧成灰烬,无法染色。固定时用载玻片背面靠近火源,而不是直接烘载玻片正面。

(2)革兰氏染色如果只做1-4步,不用番红复染,能否分辨革兰氏染色结果?为什么?

答:能。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3)革兰氏染色在微生物学中有何实践意义?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下载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剖面小结1

    乌苏市阿拉特克西金矿Ⅰ号勘探线剖面工作小结 1. 前言 1.1施工日期:2016年5月28日; 1.2 1.3比例尺:1:500; 1.3剖面方位295°,剖面起点位置X:4916668 Y:460414 H1265m,剖面总长:0.20......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研究生专业实验教学 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及类别: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离与纯化微生物......

    关于蚂蚁的观察实验报告

    关于蚂蚁的观察实验报告(初稿) 一、问题的产生我家住在七楼。按常理,这么高的楼层蚂蚁是爬不上来的。几年来在家中也看不到蚂蚁。可近几天,家中厨房的案台上竟然出现了一些蚂蚁......

    实测剖面小结内容

    实测剖面小结内容 1、前言 叙述目的;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测量方法;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单位、主要工作 人员;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工程工作量、标本及样品数量等。 2、......

    《蔬果的剖面》教案

    课题名称:《蔬果的剖面》 年级: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第3课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

    材料微观结构观察开放实验报告

    材料微观结构观察开放实验报告 学院: 系: 专业: 年级: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注明日期和第几节课 指导教师签字: 成绩: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材料微观结构观察与分析技术的实际应......

    材料微观结构观察开放实验报告

    材料微观结构观察开放实验报告 学院: 系: 专业: 年级: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注明日期和第几节课 指导教师签字: 成绩: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材料微观结构观察与分析技术的实际应......

    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目的】 1、认识鸡卵的形态结构并明确各个结构的功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鸡胚盘发育的有关常识。【材料用具】 鸡蛋、培养皿、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