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研究》结题报告

2022-02-16 11:1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研究》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申报表

附件1:

编号

2016zh029

铜仁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子课题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德江二中《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研 究》课题 负责人 周 婧 负 责 单 位 贵州省德江县第二中学填 表 日 期 2020年4月1日

铜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0年4月

德江县第二中学

《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执笔:梁中华

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课题研究有着特定的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机制度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估只有一种形式,就是用各类题目组合成的一张张试卷来考查学生。传统教学评价的单一、静止、绝对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的桎梏,束缚了当今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创新性思维。《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针对学生的评价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同时指出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对师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有困惑,也有探索。我们结合我校实际,尝试通过多元化评价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因此,通过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构建对教师、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力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教师的价值取向,促进师生的发展,最终使评价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功能。

研究之初,我们拟定了清晰的思路,将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为教育教学和多元化评价两个关键词。考虑到我校实际,我们谨慎选择和我校校情密切相关的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学生个人素养三个方面的多元化评价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把评价形式及内容的改进、创新和建立科学、系统、高效的评价体系作为研究的重点,采用“分析问题→探索→形成理论预设→研究中及时调控→总结经验→形成评价机制”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借鉴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该课题进行了研究

I.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目标

一、“学生个人素养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目标

“学生个人素养评价研究”是“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研究”总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对于“学生个人素养”,我们首先界定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主要是阅读素养、国学素养、爱国素养等方面。学科素养则主要从我们几个子课题组负责人所任教学科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入手,这些学科涵盖了工具学科和自然人文学科,虽不全面,但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后我们将该子课题的研究成果纳入本课题其他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中,形成对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一个支撑点,进而形成一个系统的成果。

(一)人文素养评价

1.学生人文素养评价研究的背景:人文素养决定高中生发展的深度

本课题的提出是源于我们的认识。我们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认为人文素养决定高中生发展的深度。人文素养应该成为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重要一环。

多年的应试教育的确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但是很多的合格人才只是技能方面的合格人才,而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人才,因为许多人掌握了大量的技能知识,却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和交流。许多人会解决很多世界性的难题,却没办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这些人在技术层面的能力可能无人企及,但是生活的智商和情商却可能极其低下。所以说这些人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个合格的技术人才,却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人才。

简单地说,人文素养指的就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我们的社会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科技飞速发展,资讯空前丰富,个人意识逐渐增强,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生活却一天天空虚和迷茫,很多人在前进的河流中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失去了做人的原则和限度,尤其是作为明天栋梁的高中生,在高中这个阶段,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缺乏了必要和合理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和提高,必然会限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培养、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扼要地说,就是要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基本心理品质。

2.学生人文素养评价研究的目标

围绕现阶段高中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即理科生普遍缺乏文史知识的认识和传承,“传统文盲”大量涌现等现状我们深入探究了现阶段高中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家庭层面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在当今独生子女的时代,使得部分父母并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人文素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层面应试教育,唯“考”独尊。从小学到高中一以贯之的应试教育,占据了青少年上大学之前的绝大部分时间,使他们从小就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滋润。社会层面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的功利心理日益明显和突出,这种心理逐渐向学校向教师进而向学生渗透,使当前部分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觉得高中教育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评价,除了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加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也就是要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而对人文素养的评价也应有一套适合的体系,我们力图寻找到这样一个适合我们校情的系列人文素养评价体系。

(二)学科素养评价

1.学科素养评价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强化教育改革,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转轨,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今后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中学各学科的学科教学的实际,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教师的教学目标,还处于传授知识、技能的低层次上。培养和发展能力,介绍、训练科学方法,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才刚刚起步。学生学科素养,社会责任感、及勤奋、坚毅、合作的学科素质教育,都未涉及,我们这个课题组对这个领域进行探索、实践,为学科教育做了一次有益尝试。从去年起,铜仁市教育局提出教学领域要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科素养。这就亟需对学科教育的理念、方法、途径进行创新、思考和实践。本课题的研究正是积极响应教育行政部门的号召而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而且我们知道,正如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的:“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毋庸讳言,虽然我们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事实上仍然停留在升学应试考试的教学层面上;教师的努力,学生的学习任务仍然是围绕着高考升学率,学生仍然是肩负着考试机器的重任,为考分奋斗;进入社会的那部分学生在接触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往往不能实际应用,遇有问题难以用科学方法分析解决,即缺乏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维,缺乏科学素养。我们普通中学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包括农民工子女,处于城市的边缘,社会的边缘。这些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较为有限,学科素养较低,而且他们占中学生中的比例却相当之大。假以时日,他们必将购成社会主体成员,他们的科学素养势必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如何使这些低分进入校门的学生高质量走出校门,极需要我们教师在中考、高考的重压下更多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奋斗打下良好基础。让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社会担当。因此本课题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具有紧迫性。

2.“学科素养评价”课题研究计划达成的目标

通过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探索出一套有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最优发展的策略,探究教学模式对学科素养培养的作用,探究培养学生“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并摸索也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评价体系。

二、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目的(一)的发展与教学模式的发展密切相关。课堂教学评价中对教师的评价更注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发展对工作带来的实际变化及对学生和学校的影响。

1.在高考改革的今天,2035年我国要全面实行教育一代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抓好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

2.教师的课堂评价有现场观察评价、监视监听评价、量表评价、学生评价等几种方式。

3.现场观察评价是评价者进入课堂,实时实地听取教师讲课并及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表现为随堂听课、评课。这种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能够对各种临时发生的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较深的体会。缺点在于会受到评价者注意力分配和记录速度等的限制,而且由于评价者的出现往往会让被评价教师和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一定变化。

4.监视监听评价则是利用单向玻璃或摄像设备等进行的实时课堂评价。评价者不直接进入课堂,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给师生带来压力,使获取的信息更加真实。缺点在于可能会受到观察角度等的影响,无法全面了解整个课堂的情况。

5.量表评价则是采用事先编制好的评价量表,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他们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主观印象进行回答。这种评价方法的关键是评价量表的编制,它有时也被称为问卷评价法。问卷评价是目前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本课题研究则采取学生的评教,学校领导,教师同行听课评价评价方式,对上课教师进行打分评比,以对教师的任课做出相应的调整,既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又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二)问题研究的目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相反,它更是激励教师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改进、提高的过程。简要地说,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1.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对课堂教学中与教和学相关的各种因素的选择和侧重点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地方将促使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评价所侧重的各种相关因素,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展示和发挥的重点,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评析教师课堂教学的状况和优缺点,只有让教师了解了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优点、亮点、特点和弱点,才能找到今后努力发展的基点和方向。课堂教学评价正是教师了解自己教学情况的一条关键途径。同时,课堂教学评价还可以使教师在相互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增进了解,互相学习,在听课、评课的交流中激发内在的需要和动力。

3.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是教师立足的基点,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是教师教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正好可以为广大的教师提供一个科学了解自身教学状况的窗口,使其明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针对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教师的适应性问题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特别是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正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

4.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决策和鉴定功能,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鉴定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系统化,决策更科学化。

5.课堂教学评价是对一个教师的肯定,是对学生的责任所在课堂教学评价是对一名教师来说对她工作态度及成绩的肯定,所以,课堂教学评价一定要科学公平。

(三)问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寻求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研究,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从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看,对学生的评价重点将“从相对评价过渡到绝对评价;从分等级评价过渡到诊断激励;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发展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学生作业多元化评价机制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目的在国家拟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背景下,聚焦教育瓶颈之一——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能再停留在教育理论家的口头呼吁和行政部门的一般口号,而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的具体探索和实践。尤其需要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切实改进教学,把新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遵循教学规律,科学设计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减负增效。这是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必然之举.当务之急。

德江二中属普通高中。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想改变这种被动落后的局面,我们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花大力气研究新课程,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师,致力于教学改革,致力于课题研究,把过去的经验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用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课题研究,目的是改变我校教育教学评价现状,拓宽教师观念,改变过分重视单一成绩评价的倾向,对不易量化测试的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为了进一步拓宽评价的渠道与途径,完善评价的方法.内容,形式,彰显评价的功能与实效,进一步发挥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等功能

II.课题研究情况

一、学生个人素养多元化评价情况

(一)研究的思路

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的评价体系研究应坚持以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为主要途径,将学生的成长融于具体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悟、丰富体验、学到知识、形成能力、树立观念、传承精髓,整合学校各学科的教学、道德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并将评价体系融入学校特色发展之中。

(二)研究的策略

在方式上:分组开展,整体推进;

在内容上:课堂为主,评价适用;

在过程上:先造氛围,逐步内化;

在方法上:注重积累,学以致用;

在范围上:师生参与,共同提高。

(三)研究的措施

1.建立了课题组成员学习制度。

2.建立了课题组研究例会制度,每季度一次研究工作交流、反馈、小结。

3.成立四个行动研究小组。即国学教育教学组(负责人:梁中华班级:2016级(06)班)、英语教学组(负责人:石大庆班级:2016级(01)班)、物理教学组(负责人:梁尚昆班级:2016级(13)班)、化学教学组(负责人:陈军班级:2016级(12)班),分块面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4.建立课题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内容包括:研究方案、工作计划、开题报告、学习资料、活动案例、会议记录资料、经验总结、阶段成果、研究报告等。

5.开展内外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各种课题研讨活动等,提高教师学生个人素养评价的认识和理解。

6.加强横向联系。通过向家庭、社会的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国学生个人素养评价的认识,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教育合力。

(四)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即2016年9月——2018年8月,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1)阅读文献,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审视、分析研究的思路。(2)总结学校已有的经验,确定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3)成立课题组,建立相关制度,培训主研教师,为课题实施提供各方面保障。

第二阶段:前期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5月):在课题组的组织领导下,分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1.认真审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编制调研问卷、访谈提纲、收集调研资料。

2.追踪开展情况,收集过程资料。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成员对各自调研材料作初步分析,收集相关案例。

4.课题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召开专家讨论会和阶段性研究汇报会。

第三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17年6月—2018年4月):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检查,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并进行验证性研究。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提交研究成果,撰写阶段总结或论文。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8年5月—2018年8月)。

1.召开课题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结题报告。

2.整理资料,全面展示研究成果,形成成果资料,出台《德江二中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手册》。

3.申请结题。

4.固化成功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形成学校学生个人素养评价特色。

二、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对象与步骤

(一)研究对象

我校一线九大文字学科全体教师。

(二)研究步骤

根据课题组的总体规划,研究过程分四个阶段(2016年9月——2018年8月)。参与人员:刘强 张晓强 何正元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

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所有成员参与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1.认真做好宣传工作,采取大会动员、小组学习、座谈讨论和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成员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材料,重点学习课题实施方案,提高对开展课题研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充分利用校园网及时报道研究动态,展示研究的内容。

第二阶段:前期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5月)

全面研究总课题组分解给我们的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完成调研报告,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

第三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17年6月—2018年4月)

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检查,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并进行验证性研究。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提交研究成果,撰写阶段总结或论文。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8年5月—2018年8月)

在研究过程中,参与人员在刘强主任的统筹下有序进行,由于学校处室工作变动,于2018年5月17日在学校的教研工作推进会上公布,子课题《课堂教学评价》增加吴昌廉并负责该子课题和整个课题的相关工作。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教师既作为行动者又作为研究者。立足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找准多元化教育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推进中所面临的问题,寻找有效对策,不断改进学生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教学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机制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本校课堂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情况。

3.案例研究法。在实验中形成典型案例,并分析研究。

4.文献资料借鉴法。通过学习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介绍材料,借鉴其做法,在实践中尝试,不断改进。

(四)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

(1)成立课题组。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每个人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承担的责任,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认真审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编制调研问卷(张晓强)、访谈提纲(张晓强)、收集调研资料;

(3)追踪开展情况,收集过程资料;

(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成员对各自调研材料作初步分析,收集相关案例;

(5)课题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召开专家讨论会和阶段性研究汇报会。

2.课题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5月)

(1)全面研究总课题组分解给我们的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完成调研报告,根据行动研究的步骤,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

(2)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及完善激励机制;

3.中期实施阶段(2017年6月—2018年4月)

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检查,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并进行验证性研究。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提交研究成果,撰写阶段总结或论文。

4.课题结题阶段(2018年5月—2018年8月)

(1)召开课题成果总结会议(刘强 张晓强 何正元),撰写结题报告(吴昌廉)。

(2)整理资料,全面展示研究成果,形成子课题成果资料。

(3)参与总课题组申请结题。

(4)总结成功经验,多种途径和形式交流推广。

三、学生作业多元化评价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多员参与评价:

(1)互动评价。写字.口语交际.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采用互动评价的方式进行。具体做法是:先由学生自评,自己检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自己评定,然后,组织学生相互评,最后进行师生共评,挑选有代表性的作业,设置相关标准,共同评价。评价后要有学生作业的第二次反馈,教师要进行批改记录,但可以不是精细的批改,当然也不是做做记号,而是进行形象性.等级性和对话性的评价。

(2)教师笔评。课堂作业.作文.单元检测由教师亲自动笔评改。

(3)家校联评。每周一张致家长书,向家长反馈一周中班级中发生的情况,让家长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并请家长书面反馈自己的评价。

2.分层评价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采用了“分层评价”的方法。根据学生作业的解答情况分两个层面评价。作业本上的作业评价:按照正确率高底分别评价A+、A、A-、B+、B等,按照书写认真程度分别得三颗☆,二颗☆或一颗☆和“!”。作文评价:按照作文内容好坏分别评价优、良、中、差四等,按照书写认真程度分别得三颗☆,二颗☆或一颗☆和“!”。

3.积分评价

档案袋中建立积分评价,让学生每一次作业以后,据作业上的得等级情况在积分本上统计相应的分数(A+为5分,A为4分,依次减1分;一颗星为1分)。一周统计一次分数,分别评出优秀奖5名、优良奖10名、勤奋奖15名与鼓励奖15名(另5名不得奖章者给予口头鼓励)。为了鼓励差生、培养尖子生,我们又规定作业有进步的也可得一颗☆,到学期结束时,评选出“最佳作业者”。这种作业评价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比以往的评价方式更全面,更完善。

4.评语评价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在评价作业时,我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巧用评语。通过语言上的激励打动学生的心,激活学生的情,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优秀。我们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经常运用一些名言警句或口头化的语言作为评语。好的评语是号角,鼓舞学生前进的激情。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多种形式的有效作业,分析作业达成的目标和效果,根据积极效果,初步制定作业评价标准,对评价标准进行系统提炼,形成学生作业评价体系。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以此评价体系指导有效作业的开发,形成良性循环。图示如下:

开发设计有效作业类型→分析达成效果→制定评价标准→形成作业评价体系

III.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学生个人素养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的研究的成果

通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形成了学生个人素养评价的一系列特色,并通过学生个人素养评价,促成了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

(一)通过采用适合校情的学生个人素养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培育和提升高中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1.从思想上加以重视

要想提高这个社会的人文素养,必须从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从学生抓起。依据之前的现实情况,落实方式之一就是将选修课做精做实。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的课堂和老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递。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多设置一些课外活动,多参与社会实践,从书本中走出来。从民族的发展高度,学校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统一考试或者考评。这样,先引起学生、家长、老师的重视,进而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其学识水平和人格魅力。教师人文素养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水平,教师的人格魅力则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等,是学生人文素养建构的重要参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因而学校应该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无声地受到人文素养的滋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整个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校园必须是莘莘学子增加学识、提升人文素养的理想场所。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建设这样一个场所而努力,努力营造出有品味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身处苏中,感悟、理解、思考,从而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把正确的处世之道渗透到灵魂中。然后通过相应的评价措施,来引导教师和学生有所侧重的有所计划的有所针对的下功夫,这样人文素养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

以下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重点阐述语文学科教学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做法。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除了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逐渐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对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最为显著。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教学,围绕阅读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各项基础能力。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理解文章大意,感悟作者意图,体会文章揭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这便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过程。

(1)通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突出“读”的重要性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要实行“松紧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有“懒惰意识”,不能事必躬亲,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难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阅读课文,以自己的理解撰写读后感。教师应将学生的读书心得进行分享,注重激励和鞭策,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培育人文素养。

(2)通过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学生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如果使用了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会增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不利于班级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课文理解错误的学生进行及时指导,为这些学生制定一个思考方向,然后鼓励其朝着这个方向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学生的探究过程即是深阅读的过程,深阅读才能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

(3)通过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阅读教学的素材不仅仅局限于课内,还应延伸至课外。一方面课内教学内容十分有限,并且还受课时的限制,学生难以学到足够多的知识,无法满足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真正的课堂在课外,优秀且丰富的课外读物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读物,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另外,课外阅读成果还将反作用于课内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课外学习的成果解决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前提是学生应保证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诚然,课外阅读对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

(4)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教学手段创新,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多样化教学手段的核心便是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自主性,教师从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编排学习计划,做自己学习的“总设计师”。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和学生都应循序渐进、科学应对。

(二)通过采用适合校情的学生个人素养评价体系,摸索出了一套学科素养提升的方法

1.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提高

学生对提高学科素养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学科知识的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的初步形成,学生自觉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逐渐增强。

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发生了转变。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同时,教师教学中选取和处理的教学内容大为改变,内容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使教材中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有亲近感。同时,学习方式也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如此,我们还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a.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经常可以发现,围绕一个问题或一个主题,学生会收集到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学习不再只局限于一本书了,而是拓展、延伸到生活世界、学习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学生也不再只是听、讲与做习题,他们学会了采访、调查,搜集各种资料,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

b.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现代教育观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无论课内课外,学生们经常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交流思想情感体验。课堂上教师则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心里的话、自己的话。实验教师反映:“实验班学生‘说’的能力普遍提高了。”

c.学生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我们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得到了培养。用实验班任课教师的话来说:“现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难住,学生真了不起。”

d.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我们不仅专门开设了让学生动手实践的课程——实践活动课,而且在课堂教学中,都积极创造条件,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得到了提高。

学生学会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科学的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物理、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实际问题;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经过多次探究,其问题意识已初步形成并得到发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已经成为学生自然的习惯,不仅有提出问题的意识,而且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借助生活常识提出假设,或通过查阅资料提出假设。由最初的对实验探究的好奇、看热闹变为细致的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

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总之,通过两年多的《加强科普教育,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研究》,我校科学素养实验班学生的崇尚学习,养成了自主学习、科学地学习的习惯;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自主探究的方法;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动手实验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并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教师在变化课题研究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学生观以前,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跟大多数老师一样总是认为一切教学活动围着分数转,学生的学围着老师的教转;上课大容量,课后大作业量;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一切为了分数,只要分数考得高就好方法。通过课题研究、实践与反思,课题组教师已经逐步树立起了学科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是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更有人(指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②面向群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③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学生观和教师观阻碍着学生的发展。“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学生不是碗,教师不是缸”。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的学生观。现代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主体的人。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在主体之间进行的精神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互教互学的过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是容器,二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思维是由教师去发现、开发、点燃的火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不断完善的富有师生个性的创造过程。通过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教师确立了四种观念:“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学生观;“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智力的晴雨表”的智能观;“为了多元智能而教”的教育观;树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形成了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观课题研究中,教师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了深刻认识,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增加演示实验,丰富学生的体验;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鼓励学生探究学习,自主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的活动课,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为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变单一的认知性学习为多维的体验性学习,变机械的决定性学习为互动的交往性学习;变单项性活动学习为综合性的活动学习。学生能够人人参与、全情参与、全程参与,学生能够达到“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的积极态度。

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师角色课题研究,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改变了。a.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在学生进行自主的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我们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同时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b.教师成了教育的研究者。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也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就成了教学的研究者。C.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d.教师研究与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开展课题研究,在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建立了一个具有主体性、开放性的合作型教师集体。

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业务水平整体有较大提高。

3.学校在发展

学校呈现爱学习、思学习的良好氛围:学校这几年通过开办学生专题讲座、选修课,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推行研究性学习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浓烈的学习氛围。

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学校成为全铜仁市范围内三类校的佼佼者。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学科素养实验班教育教学更是节节攀升。

4.社会的肯定课题研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反映。学科素养实验班开办以来,学生家长对学科素养实验班的教育方式非常满意,认为德江二中的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会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家长对德江二中的培养方式深表感激。

二、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成效

(一)认识成果

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在于:“评价价值取向由知识、技能考核的单一取向,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评价的方向发展。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评价范式由侧重量化评价转向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有机统一。”

从课堂教学评价发展趋势的把握来看,课堂教学评价要想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需要不断进行转变,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二)操作技术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强了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了教师们进行课题研究,提高了老师们的理论研究水平。

(三)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近三年我校高考上线率的大幅提升上。

三、学生作业多元化评价研究成果概述

(一)前期研究成果

前期,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初步掌握学生目前的作业现状,以及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教师开发设计了具有各学科特色的作业。综合前期的研究工作,我们初步制定的学生作业评价体系应该是:

学生作业评价标准

A

B

C

1.能够复习和巩固已教技能

2.有趣且有挑战性

3.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

4.让学生感到他们在进步

5.应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完成此作业所需要的资源,且有书面的要求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与困惑:

1.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作业情况差异较大。我们探究的作业评价体系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要。

2.如何处理评价体系与应试教育两者的关系。我们的评价体系旨在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体验和学科素养的养成,这和当今应试教育的融合度有多高,这影响着我们的研究展开的深度。

3.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怎样更全面的评价学生

4.完成作业的评价记录容易遗失,比较难完整收集。

所以本课题后期工作的着力点将围绕以上难题逐一解惑,完善学生作业评价体系。

(二)后期研究工作的具体展开及其成果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课题成员的头脑。

2.分工合作,成立专项研究小组,突破课题研究困惑

困惑一 :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作业情况差异较大。我们先前的作业评价体系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分层作业研究组

“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很早就做出了对分层教育的思考和理解。作业评价时,如果想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分层作业的布置是有效途径。我校物理组成员在分层作业布置上率先做了尝试。每份作业,根据难易程度,把习题分为A类题,B类题和C类题三种,学生有自己的选择权,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自己选择的,才有动力和信心去完成好,所以除了少量必做题,大部分习题都由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同时秉承“能者多劳”的原则,鼓励有一定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多完成一些内容较深.难度较大的习题,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乐趣,让各层次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挖掘自己的潜力。

在评价时,对中等和相对落后的学生更关注学习过程,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书写工整.准确率有所提高的,提高评价等级。对于优秀的.能力较好的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激励他们比思维的质量,比作业解题方法的多样和创新,以形成竞争的氛围,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虽然加大了教师的批改难度和工作量,但这种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评价机制确实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困惑二:如何处理评价体系与应试教育两者的关系——有效作业研究组

在目前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各个学校要追求升学率,往往把过重的作业负担推给学生,使学生做了很多无效作业。无效作业必然导致对学生的评价片面。所以,作业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有效。有效作业的设计和开发,不仅有利于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也有利于我们对学生进行更科学和合理的评价。

以生物学科为例,我们课题组成员研究的“有效作业”可设计以下形式:

a.精活作业。具有典型性.针对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b.实验作业。新课程明确指出:“从生活走向生物,从生物走向社会。”这就是说,生物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积极性。如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家庭制酒制醋等方面问题的社会调查活动,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长才干。

c.观察作业。观察是学习和研究生物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性作业,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布置观察性作业,并要求学生写出观察内容、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如学习了“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一节课后,让学生观察不同品牌洗衣粉所加的酶的种类.有关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等。

d.知识构建型作业。每章节学完后,要求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的问题模型,解题策略,我已经掌握的方法和能解决的问题,把我的困惑与疑问罗列出来交给老师(自我发现问题)。

e.自命题-探索作业。探索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正与新课程改革相吻合,如怎样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合浓度,根据已学过知识制造一个问题,要求写出命题意图和详解过程。

学生普遍对新型作业与批改感到新奇.轻松.兴趣和主动。作业量小了质量提高了,重复操练没了构建创新多了,精活代替了题海,抄袭现象没有了,与老师合作搞学问多了,师生关系好了。教学效果普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考试成绩普遍提高。

困惑三: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怎样更全面评价学生——学生课外发展研究组

“作业练习”主要有课堂练习同时也包括课后作业(校内.校外)。我们既要评价学生的课堂作业,也要关注学生的课外发展。尤其在现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学生每周两天休息,评价学生的课余生活,挖掘学生的课外能力成为将成为我们全面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课题组近年来在教学中对课外实践性作业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考虑本校学生的实际,学生探究的时间.条件.能力等诸多问题,针对本校学生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实验类.体验类.社会调查类.语言表达类等课外活动。

a.家庭实验:主要取才于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学生用这种随手取材的方法进行实验会感到分外亲切。例如:“酒瓶发声”、“纸船烧水”、“手电筒成像”等实验,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现象产生原因,以达到课程知识与应用的整合。

b.体验类:学生利用双休日做一些必要的家务,体验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父母,当回家中小主人;模拟法庭,让学生当回“小法官”。

c.社会调查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学校走向大自然和社会,以参观者的角度考察现场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探究能力。

d.语言表达类:学生积极参加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共有3位学生获得荣誉表彰。

这一系列活动的展开,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能量。有利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困惑四:完成作业的评价记录容易遗失,比较难完整收集——评价记录组

传统的作业方式是,学生把做好的作业交上来,集体批作业,批完后把作业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反思。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生的作业能够得到及时修改与反馈,但也有一些不足,很难对学生批改进行二次反馈,还有不足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记录,不太容易保存,效率太低,查询烦琐。我们思考了另一种作业评价体系,就是利用我们现有的广泛流行的网络工具,例如:博客、QQ群、网盘等等,形成一个互动的作业评价模式。

作业及评价流程图

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并评价学生的作业,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运用网络的技能,培养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的能力。在自己的博客、空间里自我管理,尽情发挥,广交朋友,遨游天下,又可以记录自己成熟与成长的轨迹,踏上社会,这也是人际交往和交流的一种方式。这份收获,会影响学生的终身。

3.构建学生作业评价体系

通过对以上作业类型的开发和研究,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收获,这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更加多元。把这些评价标准进行系统化提炼,我们构建的学生评价体系如下:

评价体系

具体标准

A

B

C

结果性评价

1.巩固所学的知识

2.掌握一定的解题思维和方法

3.保证一定的正确率

4.提高一定的应试能力

过程性评价

1.关注获得的过程和体验

2.重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3.促进学习态度的转变

4.促进生生合作和交流

5.促进操作技能.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性评价

1.尊重个体差异,展示聪明才智,张扬个性

2.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由课内知识延伸至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

4.取得一定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反响

对评价体系的说明

作业评价体系由三部分评价标准组成。结果性评价侧重对学生作业所达成的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以书面测试的手段检测。虽然书面测试成绩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成为很多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是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甄别和选拔人才,书面测试无疑仍是最客观最公正的手段。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如瑞典.法国.日本.德国等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都十分重视书面测试效能。所以我们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不回避作业的结果和学生的应试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评价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关注学生作业完成的过程是我们评价体系的第二组成部分。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构建本课题学生作业评价体系的根本立足点。所以通过适当的作业,能否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创新发展.终身发展,是我们作业评价体系的第三部分。

评价体系三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果性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认知领域入手,过程性评价从实践领域入手,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发展性评价更强调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角色的生存.适应能力。

这种评价体系贯穿了教育教学和成长的全过程,正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知识向情感.能力延伸,从教师向学生.向社会延伸。这种评价体系的建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其他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加强学习,编制了一套学习专著

围绕此课题撰写了相关论文。如党信老师的《提高数学作业实效性的研究》.杨志老师的《浅谈英语作业的多元化设计与评价》

IV.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存在问题

(一)我们教师文化底蕴不够,领悟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尽管在学生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和途径上做了一些探索,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在时代性上不够突出,校本特色上还需下功夫。

(三)本课题的研究绝非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课程实施的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化才能见效。

二、未来展望

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的研究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在深切感受课题给我们学校、教师、学生带来的变化的同时,也感受到,无论是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还是评价标准的具体量化,我们取得的成绩还很小。我们课题研究的评价体系涉及各层面各学科,关注的是普遍性评价。我们将在以后在实践中,把我们的课题进行推广,根据各科学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使我们的评价更科学,课题研究更有价值。我们还真诚希望能继续得到领导们的关注和专家的指导,以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能更好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成为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下载《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研究》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背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对小学数学教学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具有直接......

    《小学生习作评价多元化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习作评价多元化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主持人: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焦香云一、 研究的意义、目标语文老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批改学生作文是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费......

    教学评价设计研究的结题报告

    篇一:《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五里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二、课题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

    新课程下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下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三明市实验小学《新课程下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的实验研究》课题组 卢永霞执笔 三明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59年8月,......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教学,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又是课堂教学,所以研究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教......

    高中生生涯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生生涯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我校自2006年1月份参与了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课题“高中生生涯教育研究”。自接题以来,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拨出了专项经费,成立了生涯发展教......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美术教学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的研究》 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北厂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

    武钢三中班主任考核机制研究结题报告

    武钢三中班主任考核机制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或现状(要有针对性、注重数据、调研等)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是近年来大家关注的德育焦点,在这一个大题目之下,德育工作者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