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门县《对于确认龙门县建设用地基准容积率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龙门县《关于确认龙门县建设用地基准容积率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管委会、林场、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解决我县早期出让的部分建设用地在完善国有土地出让手续和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建设用地基准容积率确认问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原则 我县早期出让的部分建设用地(土地用途包括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因在办理国土用地手续过程中未约定容积率,为此,本着规范、公平、合理的原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意见。
二、适用建设用地范围 (一)已完成建设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的建设用地;(二)已竣工验收尚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建设用地;(三)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建)的建设用地(原未出具规划条件的);(四)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建)但又未确定容积率的建设用地和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用地(含未出具规划条件)。
三、实施标准
(一)符合建设用地范围第(一)、(二)、(三)种情况,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原批准的容积率确认为原出让土地的容积率。
(二)符合建设用地范围第(四)种情况,按照建设用地所在辖区确定基准容积率:
建设用地位于龙门县城中心区、副中心区(含龙城街道办事处、平陵、永汉、龙华),麻榨、龙江、龙田、龙潭、地派镇以及蓝田乡、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油田林场、密溪林场范围内,基准容积率为 2.0.四、土地出让合同中未确定商业、住宅比例的商住用地、综合用地和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其住宅和商业所占的土地面积比例按照住宅占 90%、商业占 10%进行界定。
五、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 1 年。
龙门县人民政府 2016 年 2 月 22 日
第二篇:生命教育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有序地组织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提高维护健康、防范侵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二、重要意义
开展生命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提高他们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中的应对能力,是事关民族振兴的大事。
热爱生命、注重健康,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长期以来,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命困惑与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一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校园伤害、意外事故、自杀等危及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开展生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是现代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
开展生命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与健康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对生命的尊重是生命教育的基础。校长和教师必须确立生命关怀的情怀,将学生的生命与健康放在首位,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努力创造一个师生之间民主平等、温馨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成长环境,按照学生的生命成长、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
——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联系学生可能遭遇的不良诱惑、潜在危险、非法侵害,教给学生应对方法,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防范可能发生的危害,努力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
——突出重点、尊重差异的原则。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个别学生发生的危机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要因地制宜,从本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体现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不同特色。
——整合资源、协调力量的原则。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发挥学校教育优势的同时,协调家庭、社区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给予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必要的及时的关怀与指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四、总体目标
生命教育的总目标是:整体规划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生命教育的内容序列,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完善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小学段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培养亲近自然、爱惜资源的基本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身生长发育特点,了解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懂得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珍视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富有爱心和责任感。
2、初中段教育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珍爱、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懂得维护健康的重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珍爱生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努力提升生命价值。
五、主要内容
实施生命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整体规划义务教育和高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序列,并实现各学段教育内容的有机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
1、小学段主要内容
①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了解浅显的生命孕育常识;知道“我从哪里来”,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要珍爱生命。
②了解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有初步的性别意识;初步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③初步懂得爱生命、惜光阴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习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变故,学会坚强。
④初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爱惜资源;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习简单的应对办法。
⑤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善友乐群。
⑥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拒绝陋习。
⑦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⑧知道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不轻视、践踏、残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学习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⑨初步了解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学会正确面对生命的缺失;理解、体会别人的痛苦,同情和关心弱小,尊重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懂得好好学习,服务社会是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
3、初中段主要内容
了解生命是丰富多彩的,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爱护自己的生命,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生命。
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
正确认识顺境与逆境,懂得人生难免有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了解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学会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拒绝社会的不良诱惑,反对迷信,远离邪教。
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学会识别骗术,防止被骗、被拐卖,了解一些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等突发事件的方法。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权益。
懂得个人的生命既属于自己又属于家庭和社会,认识个人生命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知道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实现人生的价值。
理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了解生态环境与人的健康的关系,懂得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选择对环境友善的行为方式。
懂得自己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逐步学会履行责任。
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努力规划自己的美好人生,以积极的生命姿态迎接人生挑战,努力提升生命价值。
六、途径和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利用课堂教学对中小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生命教育,是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各学校要在班队会时间内每三周安排一课时的生命教育课程,由 各班班主任承担课程主讲人,使课堂学习成为学生进行生命感悟和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
2、寓生命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要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种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通过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进行生命体验和生存拓展训练。要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演讲、辩论、参观、听讲座、征文比赛、手抄报等,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参与能力。各学校要在每学期初安排一次生命教育集中讲座,讲座方案于讲座前一周报教体局体卫艺科。
3、建设凸显生命与健康关怀的校园文化。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必须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努力培育校园文化,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清理和废除旨在卡、压、罚的规章制度,提供民主、自主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关爱生命、珍视健康、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使生命与健康关怀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4、融生命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生命质量与健康素质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密切相关。生命教育要融合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加强各学科的协调和配合,各学校要分学科制定在学科内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案,注重发挥学科内蕴涵的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5、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实施教育的机制。各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实施生命教育的责任,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人才观,普及道德修养、营养健康、体能训练、心理指导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家长实施生命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各学校要在每学年的家长会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家长会相关材料报教体局体卫艺科备案。充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生命教育。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生命教育网络,为中小学生生命成长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6、优化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生命教育的方式,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要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小学提倡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关怀、尊重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感受生命与健康的可贵,培育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初中倡导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引导学生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相结合,引导他们理性分析和处理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等方面遇到各种困惑和问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七、组织与保障
1、机构保障:教体局成立“生命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体卫艺科,负责制定生命教育工作计划、建立相关管理与评价制度、组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指导监督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等。同时,组织各学校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成立“中小学心理咨询师协会”,主要职责为:在“生命教育”管理机构领导下开展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研究,对我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提出建议,为学校生命教育教师提供业务指导,深入学校为师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为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提供帮助和心理疏导等。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生命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班主任为骨干的生命教育教研组,在市局“生命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在“中小学心理咨询师协会”的指导下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教育教学研究。
2、制度保障:教体局制定全市学校生命教育规划与工作计划、相关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将生命教育纳入年终督导评估体系。各学校要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建立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生命教育实施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发展功能,确保生命教育的顺利实施。
3、队伍保障。师资队伍是搞好生命教育的关键,教体局将积极组织对生命教育师资进行生命科学、人文素养、生命伦理的培训;加强心理辅导专业技能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培训,不断提高生命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各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生命教育工作机制。要把生命教育师资培训作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生命教育的意识和实施能力。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每学校要至少配备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各学校都要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与健康,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健康水平。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严禁教师体罚、虐待学生,或采用辱骂、讽刺、挖苦等形式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4、资源保障。教体局组织人员编写《生命教育》读本,制定教学计划。各学校要多方面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影视、博物馆、图书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
5、教研保障。教体局组织“中小学心理咨询师协会”,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教育教学研究,逐步建立生命教育的教育科研网络,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具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实施生命教育探索一种有效的实践途径。各学校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生命教育的重点、难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6、课时保障。每两三周确保1课时,在课程表班队会时间内安排。各学校均不得随意占用生命教育课时,要从学生成长和终身素质出发,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第三篇: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3
关于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
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07]33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济宁市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济办发„2007‟32号)要求,为促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就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着眼于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着眼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富有济宁特色的先进文化,推动我市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以完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增强服务,争取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活力得到明
显增强,文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和完善,为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保障。
(二)目标任务
由市、县、乡三级财政配套投入,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新建、改建和扩建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个村文化大院,通过三年的时间,有效改善乡镇和村文化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改革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管理,提高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到2010年,全市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三级以上文化站建设标准,其中所有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必须达到二级以上文化站建设标准,所有村文化大院必须达到二级以上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具有较高政治与专业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和合理有效的农村乡镇文化管理体制,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显著改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成为当地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课堂,农村乡镇社会事业的发展平台。
二、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
(一)功能定位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课外活动等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具体职能是:
1、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电影、电视、录相放映活动;
3、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
4、开办图书室,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
5、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
6、指导和辅导村文化室、俱乐部和农民文化户开展各种业务活动;
7、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
8、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委托协助管理当地文化市场。
村文化大院在职能上相近于乡镇综合文化站。
(二)建设标准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场所要便民服务,建在乡镇村居的主要街道上,不得建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原来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的文化服务设施设备要逐步搬出政府办公场所。城市街道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要提升档次、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便利居民,能够满足向群众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其面积参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不做硬性要求。
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
一级文化站:综合设施建筑面积为1200—1500平方米,设有七室、一厅、一场,即图书室(馆)、报刊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教育培训室、影视多功能厅、休闲文化广场。图书室(馆)
面积120平方米以上,藏书1—1.6万册;报刊阅览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拥有阅览座席20个以上,订阅报纸15种、杂志20种以上;文艺排练室面积120平方米以上;游艺活动室面积180平方米以上,包括乒乓球活动室、台球室、象棋扑克室等;展览室面积200平方米以上,能举办各类小型展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10台以上,有投影设备;教育培训室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影视多功能厅建筑面积500—600平方米,座席300—400个;休闲文化广场,具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文艺演出的条件,配备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2-3人。
二级文化站:综合设施建筑面积为1000—1200平方米,设有七室、一厅、一场,即图书室(馆)、报刊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教育培训室、影视多功能厅、休闲文化广场。图书室(馆)面积120平方米以上,藏书1万册;报刊阅览室面积50平方米以上,拥有阅览座席20个以上,订阅报纸10种、杂志15种以上;文艺排练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游艺活动室面积160平方米以 上,包括乒乓球活动室、台球室、象棋扑克室等;展览室面积160平方米以上,能举办各类小型展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不少于10台或投影设备;教育培训室面积80平方米以上;影视多功能厅建筑面积500—600平方米,座席300—400个;休闲文化广场,具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和小型文艺演出的条件,配备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1-2人。
三级文化站:综合设施建筑面积为800—1000平方米,设有七室、一厅、一场,即图书室(馆)、报刊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教育培训室、影视多功能厅、休闲文化广场。图书室(馆)面积80平方米以上,藏书6000册;报刊阅览室面积50平方米以上,拥有阅览座席16个以上,订阅报纸8种、杂志10种以上;文艺排练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游艺活动室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包括乒乓球活动室、台球室、象棋扑克室等;展览室面积160平方米以上,能举办各类小型展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或投影设备;教育培训室面积80平方米以上;影视多功能厅建筑面积300—500平方米,座席200—400个;休闲文化广场,具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小型文艺演出的条件,有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
2、村文化大院建设标准
一级文化大院:村文化大院设施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以上,能够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一般设有四室即:图书阅览室、娱乐室、多功能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其中,图书室藏书3000册左右,订阅报刊杂志10种以上;娱乐室备有象棋、军棋、扑克、麻将等4种以上娱乐设施,乒乓球、台球等两种以上文体设备;多功能室有电视机、投影仪、收录机、音响等设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电脑不少于10台。村里有自身特点的大型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或文艺演出队伍,每年至少举办6次以上各类文化活动,有一定规模的村文化广场。
二级文化大院:村文化大院设施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
以上,能够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一般设有四室即:图书阅览室、娱乐室、多功能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其中,图书室藏书1000册以上,订阅报刊杂志5种以上;娱乐室有一定的娱乐工具和设备;多功能室有电视机、收录机等设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有电脑或者投影仪。村里有20人以上的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或文艺演出队伍,每年重大节庆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有一定规模的村文化广场。
三、资金来源和实施步骤
(一)资金来源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所需资金由市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县财政配套资金、乡镇自筹资金等多渠道筹措解决。
(二)实施步骤
1、立项。全市根据县市区乡镇和村居总体情况分配建设数量,每年规划新建、改建和扩建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村文化大院,三年完成全部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一定数量规模的村文化大院建设。列入规划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由市财政专项补助20万元,其他资金由县市区财政和乡镇共同解决。列入规划的村文化大院由市财政专项补助3万元,其他资金由县市区财政和乡镇共同解决。各县市区也要确定本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的建设规划。
2、县市区自主建设的奖励政策。市政府鼓励各县市区在全市统一立项之外自主建设,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进度。凡县市区自主新建、改建和扩建,于2010年
底前通过检查验收并挂牌的,达到一类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奖励30万元;达到二类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奖励25万元;达到三类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奖励20万元。
3、验收表彰。由市县市区提出申请,市里组成验收小组,对建设完毕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对照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市委两办授予“济宁市×级文化站”和“济宁市×级文化大院”荣誉称号。
4、配套设施设备。市政府设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奖励基金,每年100万元用于验收合格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市里其他涉农扶持设施设备如体育、民政等也要优先考虑已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
四、组织领导和运行管理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是我市落实省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建设文化繁荣新济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要切实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主要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为做好这项工作,市里成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市领导任组长,宣传、文化、发改、财政、农委、民政、体育、科技、新闻出版、团市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班子,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加强文化站
工作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稳定的乡镇文化站投入机制,切实保障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专项业务和事业项目经费,确保乡镇文化站切实发挥作用。
济宁市委办公室 济宁市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基层党员考核办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考评党员实施意见
为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提升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巩固扩大科学发展观活动实践成果,推进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决定在全县共产党员中开展考评。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按照《党章》中规定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党员八项义务要求,围绕县委十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农业富民、旅贸兴县、环境靓城”的发展战略,严格执行考评程序,对全县广大党员开展考评,进一步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广大党员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热情,调动广大党员参加实践十二五规划目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党 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双带”能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各党(工)委在制定考评办法的过程中,要坚持把开展党员考评管理与创先争优紧密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考评办法要简便易行、注重实效,切记考评办法内容空洞,程序繁琐,华而不实。
二是坚持党员互评与群众参评相结合的原则。要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让广大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开展党员互评打分,并邀请群众代表参加考评,认真听取党外群众的评价意见,确保党员考评公开、公正、公平。
三是坚持共性考评与个性考评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对党员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基本要求的进行考评;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各单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干部的特点确定具体考评方案,增强考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考评体系。
四是坚持考评结果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原则。要把考评党员结果与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评优等结合起来,2 把它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形成党员创先争优的正确导向。
三、考评对象
考评对象为全县各级党组织中全体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
四、考评步骤
各党(工)委要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程序,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考评,将考评分为半年考评和年末考评。半年考评主要是对党员半年以来完成年初考评目标和兑现党员承诺的进展情况进行初步检查,点评。年末考评主要采取以下程序进行。
(一)开展党员自评。由党支部负责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党员在大会上按照年初确定的考评目标,对个人一年来的表现进行汇报,并自我评分。开展党员自评前由党支部负责通知党员做好准备工作,形成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切勿脱离实际,脱离考评内容。
(二)开展党员互评。在党员大会上,由支部委员发放党员考评表,每位党员对所在支部党员逐个进行评 3 分,要坚持严肃、认真,公开、公正原则,采取无计名评分方式进行,切勿出现偏亲向友、故意整人现象。
(三)邀请群众参评。党员集中互评时邀请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由群众代表对支部全体党员进行评分。评分原则同“党员互评”原则相同。
(四)支部综合评定。党支部根据党员的自评分数、党员互评分数、群众参评分数,以及年内党员参加党内组织生活、服务人民群众、履行党员义务等情况,综合评定每名党员的得分,按得分确定党员考评的格次和星级评定结果。
(五)公布评分结果。党支部将每位党员的考评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公布,在党务公开栏内公开,在嘉荫党建网上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六)表彰奖励教育。对考评为优秀的党员,各支部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考评为不合格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若连续两年考评不合格的,支部应按照不合党员处理程序劝其退党。
(七)组织备案。党支部将考评结果报各党(工)委进行备案,由各党(工)委将考评结果进行整理,并形成考评综合报告报送县委组织部备案。
五、考评标准
考评满分100分。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六、考评内容
各党(工)委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考评内容,将党员创先争优、党员公开承诺纳入考评内容之中,科学设定考评分值。考评内容可根据党员不同类型分为共性内容和个性内容两个方面。共性内容主要是围绕《党章》规定党员的基本要求,包括“理想信念、学习意识、宗旨观念、工作态度、纪律作风和两个务必(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六大方面;个性内容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特点分别确定对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非国企党员的具体要求。同时,对无职党员、下岗职业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履职能力较弱的党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以人为本、适当从宽的原则进行考评。党员考评中共性内容占30分,个性内容占70分。
(一)共性内容
1、理想信念。主要包括:党员是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际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矢志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2、学习意识。主要包括:党员是否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是否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否学习法律、科学、文化、社会、历史、业务的知识;是否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是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宗旨观念。主要包括:党员是否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是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群众工作。
4、工作态度。主要包括:党员是否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的工作态度;是否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工作中的好方法,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立足本职岗位,履行岗位职责,多办实事、好事,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一流业绩。
5、纪律作风。主要包括:党员是否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参加组织生活和党组织开展的其他活动;是否自觉按期交纳党费;是否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否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是否搞小团体活动,参加封建迷信、宗教及“法轮功”等活动;是否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团结同事,邻里和睦;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危险的时刻能挺身而出,不怕牺牲。
6、两个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主要包括:党员是否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品格;是否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带领群众百折不挠地创造自已幸福生活;是否在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退缩,戒骄戒躁,扎实工作。
(二)个性内容
在上述共性内容的基础上,各党(工)委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活动,针对本地、本单位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不同类型党员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增加相应的个性内容,对共性内容作进一步的补充、细化和完善。
1、农村党员考评内容。主要围绕党员“双带”作用发挥。带头开展生产致富能力,带领群众实现共富能力;带头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带头遵纪守法。
2、社区党员考评内容。主要围绕“构建和谐社区”这条主线。带头服务社区居民;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协调、解决居民矛盾;带头反映社情民意;带头发展社区经济。
3、机关事业单位党员考评内容。主要围绕“德、能、勤、绩、廉”全面考评。德即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能即工作能力,业务知识、专业技 术掌握情况;勤即工作表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绩即工作业绩,做好本职工作,争当业务标兵;廉即廉洁自律,遵守《廉政准则》、规章制度。
4、非国企业党员考评内容。主要围绕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设置考评内容。带头参加企业活动;带头搞技术革新;带头攻坚克难,带头创造一流业绩;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带头维护职工权益;带头树立企业形象。
五、考评结果
实行党员考评结果要与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相结合。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格次。根据考评结果对党员进行星级评定,优秀的可评为五星级党员(原则上不超过党员数的20%),良好的可评为四星级党员,合格的可评为三星级党员,不合格的不进行星级评定。根据考评结果,建立奖惩机制,对年终考评得分在90分以上的可参加本地、本单位的评先选优,或作为向县级以上党组织推荐优秀共产党员的考察对象,并采取适当形式予以表彰,同时授予“五星级党员”标牌;对得评分靠后的要通过组织谈话、通报批评 等形式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并指派优秀党员进行结对帮扶,促其进步;对连续两年评为不合格的可以劝其退党。
六、组织领导和相关要求
实施党员考评是我县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党(工)委书记作为党员考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单位的党务副职、乡(镇)兼职组织员,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工作。县委组织部将成立领导小组,由组织员办具体负责对各党(工)委开展党员考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此项工作落实情况列入各党(工)委党建目标责任制中进行考评,对未开展或效果不明显的党(工)委将做全县通报批评。
各党(工)委要按照《****党员考评实施意见》要求,深入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切实开展好党员考评工作。要督促、指导各党支部开展好党员考评工作,狠抓落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要抓好党员的思想动员工作,召开动员大会进行部署,明确推行党员考评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步骤。10 同时,要对党员考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将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上报县委组织部。
第五篇:关于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单位党委
为贯彻落实xx集团党委《关于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工作热情,推动公司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现就开展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精诚团结、勇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层次、现代化职工队伍,为“再造xxx、再铸新辉煌”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目标
培养一流的职业素养,打造一流的业务技能,建设一流的工作作风,创造一流的岗位业绩。
三、基本要求
培养一流的职业素养,就是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勤劳朴实、踏实工作、热爱岗位、忠诚企业;打造一流的业务技能,就是熟练掌握岗位知识,技艺精湛、业务精通、勤奋好学,有较强的执行力、创造力和自主管理、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能力;建设一流的工作作风,就是严谨诚实、忠于职守,在工作中遵章守纪、服从管理、一丝不苟、认真精细;创造一流的岗位业绩,就是敢为人先、创新超越、不断挑战、勇争一流,1 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行业领先。
四、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广大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发展大屯、做强中煤、报效国家的信心,争做模范公民,培育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煤、热爱大屯、热爱岗位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做到全心服务企业、积极奉献社会、争做一流员工。
2.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学习宣传公司各级劳模的先进事迹,尤其要认真学习宣传全国劳动模范吴友良的先进事迹,以吴友良为榜样和辐射点,选树岗位标兵、先进典型,鼓励和引导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创新、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倾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不断为公司科学、安全、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3.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用中煤文化培育职工创新进取、追求一流的价值观。通过广泛深入学习宣传企业文化理念,使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追求内化为职工的价值观念,使企业精神、核心理念、员工规范外化为职工的行为规范和追求一流的实际行动。
(二)加强业务技能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
1.鼓励职工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文化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等级,增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切实抓好职工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考核、激励,强化对职工的综合性考核和多项技能的考核。组织和引导职工与行业先进企业对标竞赛,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项目攻关活动。
3.鼓励职工通过勤奋工作实现自身价值,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职工的个人发展。
(三)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培养爱岗敬业、严谨诚实的主流企业文化
1.倡导严实作风。大力倡导“三老四严”(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现场和领导在现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等中央企业的优良工作作风,把“恪尽职守、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管理规范、从严治企、清正廉洁”的24字企业工作作风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转化为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动力。
2.强化精细理念。引导职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工作标准和作业规程,严格按照工艺纪律和规程操作,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办事认真、工作细致的理念变成职工的工作作风和自觉的行为习惯。
3.恪守岗位职责。以岗位职责为基础内容,引导职工自主自律、自我管理,制定本岗位的目标责任。严谨工作、主动负责、用心做事,提高岗位执行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加强绩效体系建设,引导职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1、健全职工业绩考核体系。以公司全员业绩考核体系为基础,建立覆盖各岗位、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形成客观合理、科学有效的职工绩效激励机制。
2、制定职工岗位考核指标。充分挖掘一线职工潜能,把企业质量、成本、安全、服务等指标层层分解至班组、岗位,明确绩效指标,实现目标管理,引导职工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
3、科学评价职工岗位绩效。准确衡量和评价职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业绩,及时查找制约职工业绩提升的因素,帮助职工寻求改进业绩的方法,促进职工高质量的完成工作目标。
五、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工作内容
(一)大力开展班组建设。着重加强“八项建设”,努力做到“六抓、两落实”。“八项建设”即:加强班组基础建设、安全建设、技能建设、创新建设、民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班组长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创建先进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活动;努力把班组打造成“安全文明高效,培养凝聚人才,开拓创新进取,团结学习和谐”的优秀团队;培养政治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和具有现代意识的班组长;培养具有一流的职业素养、业务技能、工作作风、岗位业绩的班组成员。“六抓”即:一抓准入制。要严格执行班组长准入制度,对班组长的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现场工作经验等6条标准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调整,所有空缺班组长原则上实行竞聘上岗。二抓学习。强化班组长和班组员工的学习,是提升班组长和广大员工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5年的努力,班组长文化程度基本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30%;班组长技术等级全部达到高级工以上,具有 4 技师以上技术等级的班组长达到40%。三抓培训。公司制定班组长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班组长进行集中脱产培训,确保在岗班组长轮训一遍,各基层单位可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班组长进行业务学习培训,通过强化学习培训,提高班组长素质。四抓考核。健全和完善公司、厂矿处、科队、班组四级班组管理检查考核机制,公司按季度对厂矿处管理班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和验收,同时对科队管理班组工作进行抽查,检查结果与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直接挂钩。五抓现场。重点抓好现场人员管理,开好班前会,积极排查隐患,严格安全措施在现场的兑现,严格对照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业程序组织施工,把好现场安全关,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六抓活动。以班组长活动日、班组管理征文、班组长学习考察等形式,为班组管理工作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为广大班组长成长创造条件。“两落实”:一是班组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各单位要设立班组管理专门机构,厂矿处级要成立班组管理指导委员会,设立班组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会生产保护部,由工会生产保护部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矿井和地面单位班组长享受适当的津贴待遇,通过落实津贴有效调动班组长的积极性,增强班组长的责任心;明确落实班组管理工作检查考核费用。为了确保班组管理检查考核、总结评比工作正常进行,矿井单位用于班组管理每年奖励费用不少于1000万元,其它单位奖励费用xxx万元。
(二)大力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为了适应企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重点在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关键岗位(工种)和技术含量高、企业亟需培养的人才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5 职工技能岗位学习、练兵、选拔、比武机制,形成考核、鼓励、表彰和激励制度。公司每三年举行一届职工技能奥林匹克运动会,覆盖全矿区各主要技术工种(除此以外,公司每年还要开展十个主要技术工种的技术表演赛或技术比武活动。基层各单位每年组织一次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三)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一是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大力开展重点工程、难点工程、关键工程劳动竞赛活动,针对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系统改造、一通三防专项治理、优质服务、机车趟数、安全停时、来煤管理、保发电等等开展各类劳动竞赛,促进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二是组织和动员职工为公司安全、和谐、稳定发展献计献策,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推动合理化建议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动员职工大力开展节支降耗活动,促进公司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四是建立和完善职工“六小”技术创新成果征集、评审、发布、推广展示、表彰和奖励机制,鼓励吸引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五是大力开展群众安全工作,依靠工会“专兼群”队伍,发挥群监员岗位监督检查作用,发挥群监员接待站的职能作用;加强职代会安全生产委员会职工代表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作用,促进安全管理。
(四)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渠道
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稀缺人才加紧培养、一般人才有计划分层次培养”的原则,发现和培养一批企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公司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证。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机制,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通过建立多通道成才途径,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强化各项激励措施,不断完善分配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业绩,充分体现高技能人才劳动价值,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讲求贡献的社会氛围,为高技能人才参加培训深造、带徒传技、技艺交流、技术创新等活动创造条件。
2、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合作与交流机制,搭建技术交流平台。通过公司内部高技能人才信息交流系统,加强各单位间高技能人才合作与交流,实现高技能人才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共享、绝技绝活共享,形成高技能人才工作合力,激发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活力。
3、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学校教育和企业培养紧密联系,“菜单式”、“模块化”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模式。继续完善以“核心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方式、方法,注重鉴定实效,切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公司培养和储备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4、深化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制度,由煤矿关键岗位、主要工种设臵首席技师,向公司各产业板块主要工种延伸。继续完善首席技师选拔、使用和考核管理办法,积极落实首席技师待遇,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企业技术改造、科技攻关中的作用,通过名师带徒、技师创新工作室、技师研修等有效形式,切实做好传帮带,促进高技能成果向企业经济效益转化。
(五)加强职工队伍培训
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深入推进“xxxx”的发展战略,按照“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完善标准、拓宽渠道、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计划,促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1、落实责任、优化体系。继续推行培训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企业全员依法培训的主体责任。配合中煤集团做好“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培训管理体系优化”项目研究工作,为职工全员依法培训提供有效保障。
2、强化管理、确保质量。强力推进培训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培训工作的指导,结合大屯公司管理流程的制定,进一步规范培训工作的管理。尤其是加强对煤矿普工培训与考核工作的管理,坚决杜绝“培训缺失、证书虚假”的现象。
3、明确培训需求,加强班级管理。结合本单位实际需要,分专业、岗位、数量、层次、时间等内容,科学确定职工教育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培训机构要按照培训实施计划的安排,做好教学实施工作。
4、完善标准,强化技能。在制定煤矿普工安全技能考核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要强化采煤工、掘进工等煤矿普工安全技能培训与考核工作;要大力推广使用多媒体培训课件和安全培训电教片,有效提升职工安全操作水平。
5、拓宽渠道、提升素质。充分利用本单位内部教育培训资源,密切与中国矿业大学、aa省煤矿培训中心等社会院校及培训机构的联系,采取校企合作、委托培训、集中授课、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
(六)大力提倡职工自主管理。主要在“四自”上下功夫。一是鼓励职工自主学习。正确引导职工认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义,倡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鼓励职工学习文化技术,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熟悉新设备、新材料,使广大职工成为“精一门、会二门、学三门”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增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积极引导职工做好安全自保、互保和安全友情提醒工作,鼓励职工争做企业安全有心人。使每位职工在岗位操作上,做到精心施工、精细操作,创造出安全优质精品。三是增强职工自主管理能力。健全和完善职工自主管理制度,大力培养自主管理型职工,充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引导职工有序参与企业管理,自觉执行企业规章制度、自主履行岗位职责、自觉完成工作任务,牢固树立企业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激发职工自主创新热情。职工群众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要鼓励职工在岗位上创新,在工作中出成果,引导职工立足岗位,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积极参与“六小”活动,确保职工参与“六小”技术创新率达到90%以上。
(七)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公司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促进职业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在引导劳动者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1.加大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宣传力度。各单位要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和宣传途径,宣传公司培养、使用技能人才政策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措施,宣传培养技能人才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让职工了解职业准入制度,熟悉职业技能鉴定程序,关心、支持技能 9 人才培养,改变“重学历轻技能,重专家轻工匠”的社会偏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2.严格安全生产岗位准入和职业资格并重制度。在技术复杂、通用性强、涉及职工健康安全的工种要推行安全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上岗就业制度的衔接。“三项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各类生产操作岗位人员、新进人员、转岗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要严格执行职业证书制度,对主要岗位技术工种操作人员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并持相应等级证书方可上岗。
3.按照职业资格“评聘分开”的原则,落实职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各单位要严格“评聘分开”,在主要工种操作岗位必须经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后,方能在相应技术工种岗位竞聘上岗。要严格岗位定员、定编,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按照职业等级择优聘用。要加强对聘用上岗职工的任职考核,促进技能人才发挥作用。
(八)完善职工队伍激励机制
通过完善公司内部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强职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保证职工队伍特别是高技能职工队伍的稳定。
1.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具有公平性和竞争性的薪酬机制,建立公平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运用目标管理等方式,准确测量和评价职工业绩,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岗为公司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主动性。
2.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积极改善职工生产生活 10 条件,发挥薪酬激励的作用,对不同工作岗位、不同贡献的职工实行不同薪酬分配办法;加强与职工的沟通,关心信任职工,注重发挥荣誉称号、企业文化、职业生涯、培训发展和参与激励等精神激励的作用。
3.要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对高技能人才、优秀班组长(含相应层级的其他基层管理人员)和其他表现突出的职工,在聘任、工资、带薪学习、培训等方面制订相应的鼓励办法,拓展基层一线职工职业成长空间。灵活运用公司矿(厂)长基金对优秀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提高奖励比例,加大考核力度,奖励向高技能人才、优秀班组长、表现突出的职工倾斜。
4.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通过奖金等多种形式给予相应奖励。
(九)做好关爱职工工作
通过关心关爱职工,及时掌握职工诉求,积极解决职工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企业活力。
1、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一线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关注职工生活。利用网络平台、领导接待日等途径,进一步拓宽和畅通职工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解决职工生产生活的重要问题。加强“两堂一舍”管理,不断提高“两堂一舍”设施标准,努力为职工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活环境,精力充沛地投入生产工作。
2、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不断完善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机制,激发职工为企业管理建言献策的主人翁精神。11 不断深化厂务公开工作,规范公司内容、程序、责任,及时将职工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公开,抓好车间区队、班组的考核和二次分配公开。加强厂务公开工作责任制、监督检查制和群众评议制的落实,把厂务公开工作抓实抓好。
3、完善扶贫济困救助机制,扎实做好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切实抓好“扶贫济困送温暖”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从解决困难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制定帮扶措施,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难题,使每一名困难职工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管好用好“三助基金”和女职工特殊疾病基金,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审批使用大病基金、扶贫基金,做到公开透明。
4.不断提高职工生活质量,高度重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体育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重大节日和经常性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使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5、关心职工生产生活,推进和谐企业建设,要积极改善职工生产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保障职工职业健康。组织安排职工健康体检和职工疗休养,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十)大力发挥劳模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建立完善的评选机制,选树典型。要在基层、班组和岗位中,真正把贡献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员工选拔出来。二是做到多层次、多岗位选树。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在坚持民主,注重实效,面向一线的前提下,把选树工作安排落实到车 12 间、班组,有针对性地开展选树典型工作。三是做到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各单位要在层层推荐的基础上,经本单位职代会通过后,上报公司总评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四是完善奖励机制。公司每两年、基层单位每年都要定期召开先模表彰大会,大力表彰先摸人物,激励职工向先摸人物学习,立足岗位做贡献。五是建立先进事迹推广机制。各单位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使先模人物的先进事迹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使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五是建立完善劳模管理机制。对于先进模范的选树工作既要评选好,又要管理好,使他们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二)制定方案。各单位要按照公司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职工队伍实际,细化制订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主要措施,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建设工作。
(三)督导检查。各单位要明确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成效显著。公司将根据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适时进行督导检查。
(五)总结推广。各单位要及时总结提炼在建设一流职工队伍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对突出典型要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带动本单位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