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周口农业发展综述(精选五篇)

时间:2021-02-04 14:4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周口农业发展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周口农业发展综述》。

第一篇: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周口农业发展综述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周口农业发展综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周口市农业农村在思变中突破、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提质、在稳定中增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实现了由低产向高产稳产的跨越,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实现了历史上最具活力的跨越。农业政策实现了由过去“交皇粮”向取消农业税、发放农业补贴的转变;

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由过去靠天吃饭向“旱能浇、涝能排、林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粮田的转变;

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过去人力加传统农具的传统耕作模式向机械化、集约化的转变;

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了由过去家庭小农经济分散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转变;

农业产业化实现了由过去的家庭作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转变。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周口市农业农村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时代,在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的基础上,坚持以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六村共建”为突破口,不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产能提升才能确保粮食安全

新中国成立前,对于生活在周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每天能吃上饭算是头等大事。

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于土地有种特别的感情。他们热爱土地更爱惜粮食,因为他们穷苦过、饿怕了。“那年月吃不上饭,能吃红薯面馍、杂面饼都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白面馍了。”农民宋铁柱说,“原来的完全靠天吃饭,与现在的生活简直没法比。”

1981年以后,农村实行并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的栽培技术逐步普及,农业投资逐年增加,农作物品种逐步更新,粮食产量迅猛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3年后,周口市小麦单产580.6斤,总产达50亿斤,小麦生产由低产进入中低产阶段。进入21世纪后,周口市小麦单产突破每亩800斤,小麦单产进入中产阶段。特别是2007年以来,周口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不断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小麦单产一直保持在900斤以上,小麦单产进入中高产阶段。

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180.38亿斤,其中夏粮总产106.04亿斤,秋粮总产74.34亿斤,稳居全省第一位。

2019年,全市夏粮预计单产1069.4斤,总产118.4亿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农业全面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贫弱的土地上开出“似锦繁花”

地处中原的周口市,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代,备受“水、旱、蝗、汤”之苦,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业以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为方向,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市逐步形成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油料、无公害农产品、特色林果、优质瓜类、中药材、食用菌、花卉等八大农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周口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为基本途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果蔬,加快推进高效种植业转型升级,促进周口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太康、郸城、淮阳、商水等为主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以淮阳、郸城、商水等为主的优质大豆生产基地,以淮阳、西华、太康、沈丘等为主的优质花生生产基地,以项城、商水、沈丘等为主的优质芝麻生产基地。以扶沟县为中心,辐射带动西华县、淮阳县、太康县发展设施蔬菜,设施蔬菜面积2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达到130个,全市有6个蔬菜供港基地,面积达到8000多亩。以太康、扶沟、西华、郸城等为重点的优质西瓜和优质小辣椒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和80万亩。

全市优质果树种植面积达到13.1万亩,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瓜菜、小杂果等四大主导产业,粮食、瓜菜、油料常年产量分别占河南省的1/7、1/3和1/4。

深化农村改革壮大集体经济

1950年10月,全市土地改革开始,翻身农民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走上了恢复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推进生产责任制,农民有了自主权,把剩余劳动力、资金、物资、时间投入多种经营,出现了大批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收到显著效益。

但是,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依然长期存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安排部署,2014年9月,周口市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式启动。

2017年年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圆满完成,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自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来,周口市的一些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开始大面积流转土地。县、乡土地流转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崛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力军。

2017年11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周发〔2017〕20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在认真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08年底的783家发展至2017年底的15331家。其中,种植业合作社10430家,农业服务型合作社1149家。合作社成员数37万人,合作社统一购进生产资料48亿元,合作社组织销售产品89亿元,辐射带动周边61万户,全市土地流转面积从2006年的50多万亩,上升到2017年的291万亩,约占家庭承包耕地的29%。2018年7月份,周口市向部际联席会又推荐10家合作社申报国家级示范社,目前国家级示范社37家(新增10家后将达47家)、省级示范社61家、市级示范社409家、县级示范社1280家。

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根据《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4〕1号)精神,市农业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周口市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为家庭农场发展创造培育了健康环境,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17年底,全市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达4600家,户均种植106亩,已有4506家家庭农场进行了注册登记,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1009家。目前,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93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610家。

曾经小农作坊现在农业大厂

新中国成立前,在传统的小农经济环境下,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生产经营模式老套,技术难以革新,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小农经济越来越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周口市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富农之路,突出抓了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养、市场开发等几方面的工作,逐步改变了周口市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不对称、产销组织化偏低等问题,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至201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7家,辐射带动农户45万户,实现营业收入700多亿元。大力实施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依托益海、鲁花、天豫、邦杰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全市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15个。

农民合作社累计达到1765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7家、省级示范社61家、市级示范社423家;

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达到6036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93家,土地流转面积292万亩。建立益农信息社3394个,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互联网+基地”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为加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周口市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育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产业融合服务、健全推进机制,做出了具体部署。

2016年,以小麦产业为依托,在沈丘县、扶沟县、太康县、淮阳县、商水县开展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

2017年,郸城县以红薯加工园区为主要依托,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创建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网络“三化一体”的国家级甘薯产业一二三融合发展先导区。

目前,周口市农村产业已呈融合发展趋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在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已经有较好基础。

70年探索充满艰辛,70年发展成就辉煌。回顾周口农业农村发展的70年,尽管艰难曲折,但在有限资源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作出周口贡献方面周口市依旧成绩卓著。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周口市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具有周口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中原更加出彩绘就周口添彩画卷。

第二篇: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与庆祝建国七十年征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5篇与庆祝建国七十年征文5篇合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5篇

【篇一】

这段时间我们各地人民都在忙碌着迎接国庆节,我们比以往更加高兴。国庆节的到来,渲染了我们国家的气氛,使我们全国各处一片喜气洋洋,我们在欢庆这个盛大节日的时候,内心也有很多感触,喜看今天祖国各处的巨大变化,我们颇有成就感,今天我们的祖国早已不再是过去那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她已经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我们人民也甩掉了贫穷的脑子,向全面小康奋进。国庆节,我们有更多的自豪,我们有更多的喜悦,我们举国上下齐欢畅,家家户户迎国庆。

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以前所期盼向往的,一直以来我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着很多追求与向往,而我们的这些追求和向往在国家不断发展进步中变得越来越高,随之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经历过受剥削和压迫的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我们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日子,在战争频仍的时候,我们全力以赴的做抗争,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今天的新时代我们全心全意的建设现代化强,不断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回首我们过去所走的那些道路,都充满了无数的艰辛与曲折,再看看我们今天的祖国和人民的变化,还有这些令我们自豪的辉煌成就,我们就无比的激动,虽然一路走来,步履维艰,坎坎坷坷,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也没有停步,而是以一往无前的奋斗与拼搏,踏踏实实走到今天。我们一路风雨无阻,我们一路同舟共济,用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滴水穿石的韧性,走向了成功,夺取了伟大胜利,有了今天的一番成就,长久以来,我们用永不停止的奋斗,和坚持不懈的拼搏,铸就了今天的辉煌。从战争走到和平,从新中国成立走到繁荣富强,从穷到富,从无到有,哪一步不是我们勤勤恳恳奋斗出来的,哪一步不是我们辛辛苦苦拼搏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今天我们全国人民迈进了新时代,我们阔步走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号”巨轮正在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建国70周年,祖国和人民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这70年来我们不断发扬奋斗精神,不断增强斗争本领,夺取更大胜利,创造更多奇迹。在以后的70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国家和人民依然会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为更好发展而奋斗,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我们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奋斗中,祖国和人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篇二】

时光荏苒,一眨眼几十年的时间便如此快速的过去了,时间往往就是这样,在我们不知不觉,后知后觉中流逝。我们都站在今天,去回首过去,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再回首过去的时候,我们也能发现在几十年前中国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连温饱都是一个问题,而现在温饱已经成为了我们最基本的事情,许多温饱问题也都已经能够基本解决,我们现在追求的是更加娱乐和精神上的享受。在回首历史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先辈将他们的血液流进在了历史的每一页,将他们的精神一直在历史的扉页上熠熠生辉,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鲜血铸就了今天的辉煌中国,铸就了今天我们这和平幸福的生活。正如那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的国旗一样,在每一天的黎明早上朝着最新的太阳前进,朝着最亮的光芒出发,或许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奋斗的原因,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自己,我们义无反顾。在今天中国这个美好盛况的下面,是我们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中国人在努力,他们或许是军人,工作者,劳动者,又或许是科研者,爱国者,学生,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他们用奋斗去追逐自己一生中的光亮,一起朝着光亮的方向出发,一起向着中国更加美好的方向出发。建国70周年,我们也应该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中国人,毕竟一个人的奋斗不能算什么,但是千千万万人的奋斗却能够换了一个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千千万万人的奋斗创造了更多的中国奇迹,让中国能够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脱颖而出。

我们都是中国人,脑海里都是中国的历史,身上的血液都传承着中国精神和优良传统,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为了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着的人。在建国70周年里,我们回首过去创造了太多太多的奇迹,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上来说,无论是从我们国家走的道路还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上来说,都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就文化来说孔子的深远影响已经到达几十个国家,“仁”的核心思想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认可,同时孔子学校也已经遍布世界上很多国家,这也说明了我国的文化正在走出国门,影响更多的人不断地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其背后又是有多少个中国人在不断的弘扬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使今天的中国文化被更多的人所广为流传,每一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奋斗的中国人都值得我们尊敬,每一个奋斗的中国人都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中国辉煌发展的中流砥柱,是这个社会和平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篇三】

70周年的时间是一个分水岭,在建国70周年里我们即将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标志着我国的居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社会越来越和谐。我们基于对自己的团结奋斗,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奋斗,开创了中国的道路,找到了属于我们国家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到了让我们经济快速增长的政策,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就是这样一条政策,我们在建国初期的时候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建设新的道路,一直在研究探究我国的基本国情,终于找到了一条和我国国情符合的政策,那就是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强有力的带动之下,国家的很多事业都变得开放繁荣起来,国家的很多行业开始走向蓬勃发展,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一个盛大时期,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我们更要学会艰苦奋斗,砥砺前进。在改革开放70年后效果显而易见。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人们的幸福感正在逐渐上升,人们的安全感指数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我们努力奋斗几十年的结果,其中很多的高科技领域和前沿科技的都有了我国的一席之地,我国从农业大国开始向更加深层和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可以用很多方面来衡量,不仅仅是经济,还有文化上来说,文化软实力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高低表现,近几年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较建国前也有相当大的改观和进步。

回首70年,回首过去,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做得很好,但是仍然还有不够之处,提醒我们更要加倍的努力,要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发展得越来越美好,让我国的经济实力更加增强,让更多的世界人宣传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思想,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系和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我们的中国文化和优秀传统精神。同时在这一路走来,支撑我们的是我们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责任,支撑我们的是我们始终不变的信仰和精神。前面的道路依然很长,到现在为止我们创造了很多属于自己的中国奇迹,在未来我们要更加地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辉煌,让中国在灿烂的全球化的潮流当中屹立不倒,将中国的辉煌发扬光大,让中国的光芒更加闪耀,让我们一起朝着的太阳的光明走下去。去寻找为我们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方向,制定属于中国更多更好的政策,及时的刺激和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弘扬和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建国70周年,我们要像每年阅兵式那样整整齐齐,要像阅兵式那样气势磅礴,树立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加强我们自己的爱国精神。

【篇四】

前段时间,“秋老虎”盛行,外婆九十大寿,我们一大家人聚在一起为她庆生贺寿,好不热闹。虽然开着空调,还是热得不行。当我们几个小辈不断抱怨天气炎热时,外婆坐在阳台上慢悠悠地摇着她的那把老蒲扇慈祥地笑着说:“你们这些娃娃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便习惯性地给我们上起忆苦思甜的教育课,带我们“想当年”,追忆起那些年代的许多故事。在座的长辈们打开话匣子也停不下来了,围绕着“清风送爽”的蒲扇、电扇、空调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火朝天,更忘了今天是几度,话语间,流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美好生活的满足。

外婆的蒲扇:“蒲扇本是一把草,河西姑娘编得好;若说不是无价宝,家家户户离不了”。蒲扇,又叫蒲葵扇,用天然的棕树叶编制而成,简单古朴。唐代诗人李嘉祐有诗:“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在六七十年代,羽扇纶巾,获取清风,是最诗意化的寻常生活。乡村夏天的夜晚是一道别致的风景,月光下,青蛙在不远处的池塘里鸣叫,萤火虫打着灯笼在草垛四周飞舞。吃过晚饭,洗过澡,无论大人小孩都齐刷刷搬着凳子到树底下乘凉,大人们边摇着蒲扇边闲话家常,时不时在身上、腿上“噼啪”拍打驱赶蚊子,小孩们则在周围嬉戏打闹,追来追去,似乎也不觉得热。有时候,天气异常闷热,傍晚的气温仍居高不下,人们就打一些井水,泼在屋檐下降温。外婆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确实很苦,经历了解放前的苦难和三年自然灾害,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让她过上了现在这么好的日子,她要活到一百岁。

妈妈的电扇:“铁笼藏铁鸟,翅多飞不掉,夏季人爱它,冬天难寻找。”妈妈说她是八十年代末结婚的,那时候的夏天,冰棍儿都是推在小车上卖的,街头巷尾吆喝一声,一群孩子蜂拥而上抢着买盐水棒冰或老冰棍;那时候的夏天,西瓜都透着一股热气,家里没有冰箱,妈妈总是接一盆凉凉的水,把西瓜放里边泡半个钟头。妈妈结婚没多久家里就置办了一台“华生牌”电风扇,具有转头的功能,虽然笨重,但纳凉效果明显。在炎夏每次吃饭时,总是不厌其烦地搬出来,休息时又搬到房间,酷暑的日子不再那么难熬。虽然那时候的电扇噪音不小,但能在铁皮叶片的“嗡嗡”声中酣然入梦已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了。每年过了夏天,妈妈就会把电扇擦洗干净,盖上“头巾”妥善放置。妈妈说那时候的日子虽然并不富裕,但电扇带来的清凉让她至今想起来都还觉得幸福满满,她最喜欢的就是洗完头坐在电扇前面吹头发……改革开放真好!

我们的空调:“枯藤老树昏鸦,晚饭有鱼有虾,空调WiFi西瓜。”改变人类生活的伟大发明有很多,而空调的发明无疑就是其中最了不起的一项。有一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记者问他,除了文化上的包容,制度的建设,新加坡的成功还有什么秘诀,李光耀毫不掩饰地说:空调。空调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发明,也许是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空调的出现让热带的发展成为了可能,改变了文明的本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本世纪初开始,空调逐步普及。2003年7月,我家购买了第一台挂壁分体式1.5匹空调机,以后又买了第二台、第三台,实现房间、客厅“全覆盖”,而电风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回到家中,打开遥控开关,随着“丝丝”声响,一股凉风轻轻袭来,顿感神清气爽。从此,夏天是空调WiFi西瓜的惬意生活,我说现在的日子真的好甜……空调吹出了凉风,也吹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从开始的摇蒲扇,到电风扇,再到现在的空调,实现了曾经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也充分见证了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时代变迁和经济腾飞。前不久家里乔迁新居,鉴于有些旧物件已经太“老”了,电话联系了收废品的人上门收货。闲聊间,收废品的小贩非常风趣地说:“我收废品三四十年了,从收购的旧物件来看,基本上见证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从牙膏皮到旧电脑,咱们国家的成就像插上了翅膀,飞一般地快!”我连连点头。

【篇五】

中午回老家吃饭,头顶上“嘎吱嘎吱”响着,时不时传来一股凉爽的风,让吃饭的人也吃得津津有味,于是抬头看见了这些年以来夏季从未缺席过的“吊扇”,看着它转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似乎想说它该“退休”了。

小时候,夏日炎炎,在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年代,夏天怎么过呢?很煎熬,大白天人手一把扇子,一直扇着;到了晚上,都端着凳子到外面吹风,屋里面太热,实在是呆不住!后来,电风扇的出现,顷刻之间就成了老百姓的宠儿。在艰难度过无数个夏日后,父母终于忍受不住买了一个吊扇。一个穿着白色的衣服,长着三只翅膀,扁扁的,像鸭子嘴巴的吊扇便挂在了我家的“厅房”。它有四个档位,一档是风力顺和,发出和谐而优雅的嗡嗡声,像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二档时,随着风力的增大,嗡嗡声有点加剧。三档时开始“活泼好动”,欢快地转动着自己的身子,仿佛一个炫耀自己舞姿的“舞者”。到了第四档,它好像要愤怒似的,风力一下子大了许多,整个身子都在颤抖,嗡嗡声也随之变为怒嚎,看起来就像“龙卷风”一样。

小孩总是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每次我都想去打开风扇开关,看风扇转动。父母无数次警告我,不许独自开风扇。在我无数次光明正大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之后,我深深地相信,父母对它的呵护胜过我。每次我悄无声息地去开风扇,总是听到母亲的一声吼:“不许开风扇!”随之而来的便是母亲揪着我的耳朵,将我拉到一边,狠揍一顿,完全不理会我内心炽热的小宇宙。

夏日炎炎,那毒辣的阳光把辛苦劳作的父母弄得“湿了身”,尤其是收割水稻、掰玉米的时候,中午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吊扇开关,开始享受吊扇的“抚摸”。午休时,父亲也会搭个凳子睡在吊扇下面。看着父亲睡着,吊扇旋转着,一时间发现吊扇是那么孤独。“高处不胜寒”,即使相隔甚远,吊扇依然能让我感受到它的微微之风。

吊扇时间一长,就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在诉说它的故事,扇叶上也积满了灰尘。多少个劳作后,它铆足了劲疯狂地旋转着;多少个午后,它让我们随着一缕缕清风入睡;多少个燥热的夏日,它浇灭了我心中的怒火。多少年过去,它或许已经渐渐老去,扇叶也开始变了色;打开开关,它会缓缓地旋转起来,并不像刚开始那样可以快速进入“角色”。

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也开始装上了空调,吊扇也成了历史,只能在一些百姓家里、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会议室、乡村教学楼、医院中可以见到它,但是在我家,吊扇依然坚持着,仿佛它的使命还没完成一样。父母年纪大了,吹空调也受不了,于是夏季会经常跑到“厅房”吹风扇。

吊扇一年四季只有夏天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其余的时间都在休息,不过我家都非常感谢它!吊扇在我家一直努力工作着,直到现在,却没有受到最大的关注,它不求回报地为我家提供“服务”,甚至当它过度疲劳时,还再给它增加负担,当它想休息时,还怒骂它的懒惰,它也默默承受着。

相信随着岁月的流逝,吊扇也会有“退休”的时候,我会永远记住陪我走过无数夏日的“吊扇”。我会常怀感恩之心,就像对待党一样对待它。

庆祝建国七十年征文5篇

【篇一】

每到国庆节的时候,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十分热闹,我们的城市各处都洋溢着国庆气氛,在我们北京,每天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就会迎来大量的游客,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喜迎国庆而来,为了一睹庆国庆的风采,为了看升旗仪式,为了缅怀历史。国庆节跟过新年一样,都是无比的热闹,节日气氛非常浓厚,人们庆国庆,齐欢乐。

每年国庆假期我们一家人都会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今年也不例外,我们早早的做好了去北京的打算。每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广场总是一片人山人海,因为每次来到这里,我们感到更有节日气氛。每次来到天安门,我们一家人都会留念合影,我家的相册里,有不少照片,都是在天安门广场上拍的,这些照片散发着浓浓的光阴气息,从照片里人们的穿着上,就能显而易见的看到时代的变化。以前的人们温饱不足,穿的衣服也是千篇一律的,很多人穿的衣服都是带补丁的。姥爷的中山服给我印象最深,在姥爷生活的那个年代,男人们穿着的大多都是中山服款式的衣服,那个时候,还没有羽绒服,人们都穿着自己做的棉裤棉袄。新中国成立70年,一切都有了新的变化。70年前,人们刚从战争中走出来,也刚摆脱了剥削与压迫,获得了解放,新中国的成立,让国家获得新生,让人民拥有希望,国家和人民终于扬眉吐气,人们释放了所有的感情,身心愉悦,脸上露出久违的幸福笑容,为拥有一个新中国而感到无比激动。70年后的现在,国家又是一番新的景象,一切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庆节里,我们人民群众依然比较激动,我们为祖国这70年来的繁荣发展感到自豪。在今天,我们秉承先烈遗志,继承前人的事业,以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不断开拓进取,面向美好未来,夺取伟大胜利。在今天的新时代,幸福无处不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我们有选择,有自由,分享着各种有利条件。今天的我们饮食丰盛又健康,穿戴时尚又好看,在家里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交电费,交水费,订外卖,买东西。我们坐着高铁在全国各处,想去哪里就能快速的到达哪里,总之我们现在的生活无比幸福,从新中国百废待兴起步,走到今天的繁荣富强。

在这70年的岁月里,我们见证了祖国的伟大巨变,在这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虽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怕苦,不怕难,迎难而上,攻克难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坚强的走向胜利。在今天我们激情满怀,我们对祖国充满了感激之情,有了生机蓬勃的新中国,才有了我们的和谐生活,我们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

【篇二】

七十年沧桑巨变,七十年风华秋实,七十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一个物质文明极具发达,精神文明高度繁荣的时代。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都感到震惊的奇迹。中国的发展在国际上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发展道路也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想要摆脱贫困的国家模仿的道路。在这建国七十周年之际,为祖国献上七十年的成绩单,我想这是对祖国最好的礼物。

一、七十年经济跨越,成就魅力中国

不管是哪一个时代,经济的发展状况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国家来说,只有经济发展好了,其它领域才有足够的后劲。在经济领域,中国用短短七十年的时间,完成西方几百年走过的路程,经济获得了质的提高。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数据进行对比: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立,那时候的中国一穷二白,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整个国家的GDP不过几百亿元,但是时间流转,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使得中国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国家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九十万亿大关,稳稳的拿下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座位。

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也在不断上升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最屈辱的一段历史,那时候的中国毫无国际地位可言,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但是,今天的中国早就已经摆脱了弱国的帽子,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质变,在两次对外战争当中战胜了美帝国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大幅度的上升。再加上1978年,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开始接纳世界,世界人民也开始真正的了解中国,使得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文化建设出众,人民的获得感更强

在我的想法当中,人民精神世界的拓展是要有相应的物质作为保障的,在这一方面国家就做的非常好,中国领导人首先解决的是人民的温饱问题,在这之后逐步的加强人民的精神生活的获得感。根据统计,在2018年当中,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3个,虽然说分布于全国当中还是相对较少,但是这与1949年相比,在数量上已经是翻了56倍。对于文化方面的建设,我还要提及互联网,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电子书籍已经成为了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引导互联网的发展,我相信这对于整体来说是一件福音。

祖国建国七十周年是一个极具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回首往事,是为了让我们前进的动力更加充足,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七十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篇三】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我们综合国力变强了,而且人民生活质量更加的富足。在我们享受美好生活,与追求财富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幸福生活是怎样换来的。是我们无数英雄烈士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换取的。在近代,人民受到三座大山的残酷的压榨,他们共同敲诈人民,人民生活杂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烈士以解放人民为己任,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前仆后继的奋斗,最终为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近代,我们民族遭遇了很多不幸,实现民族解放,最终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几代人的共同梦想。但是在被动挨打的年代,解放民族与发展民族,需要同强敌进行战斗。无不不甘心民族衰落的英雄,面对着帝国主义屡次如此,前仆后继与敌人进行抗争。当时,中国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在与强敌相抗争的时候,我们伤亡非常惨烈。面对着敌人的疯狂,英雄们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与强敌进行一轮轮艰苦卓越的斗争。

尤其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候,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渴,虽然中国处于正义一方,但是双方在实力上相差甚远,因此想要击败凶狠的敌人,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英雄们面对着敌强我弱的局面,挺身而出,一个个英雄发出了保家卫国的呐喊。在与敌人斗争中,英雄们一个个倒下了,但是他们的正义浩然长存。如果没有这些伟大英雄们艰苦卓越的斗争,那么我们的民族就很难获得彻底解放。所以,英雄报国,使得我们民族从衰落转向复兴。

在我们庆祝伟大祖国70周年时候,当我们享受富强文明的生活时候,当我们感悟和平美好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来源于无数英雄们的牺牲。英雄们为了我们国家更加美好,他们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肉,组建了一座新的长城,英雄虽然远离了我们,但是他们的先进事迹依旧被我们怀念。在我们过上幸福生活时候,要知道这些伟大革命烈士就是我们的挖井人,就是我们的奠基人。因此,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先烈们取得丰功伟绩。

鲜花赠送英雄,歌声献给烈士。我们以豪迈的心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也要缅怀为创建新中国而英雄献出生命的烈士们。如果不是他们的英雄牺牲,如果不是他们不屈不挠的奋斗,如果不是他们舍小家而顾大家的精神,那么我们民族解放真的是很难。因此,我们要将最美的诗歌给予英雄,将最鲜艳的花朵给予英雄。

在我们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时候,在我们享受美好生活时候,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其实是革命先烈无私牺牲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纪念英雄。

【篇四】

奶奶家的橱柜上摆着一架座钟,每天上足了发条,到整点时就“当、当”的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听奶奶说,“这是她和爷爷结婚时,娘家陪送的物件”,奶奶视为宝贝,每天打扫房间时,都用抹布小心翼翼地擦了又擦,时间一长,边边角角上的漆都剥落了。

在我小的时候,由于爸爸妈妈上班,就把我送到奶奶家,等下班后再接回家。小时候的我很淘气,奶奶家的东西让我折腾得到处乱扔。当我听到橱柜上的座钟整点打响时,觉得很好奇,就蹬着凳子爬到橱柜上,打开座钟的门,把那个钟摆给揪了下来拿着玩。等奶奶看见后,赶快把我抱了下来,顺手夺过我手里的钟摆,嘴里还不停地说:“我的小祖宗,你要是摔下可怎办啊?这钟摆还能拿着玩,淘气都淘出圈了”,奶奶边说边又把那钟摆想重新挂上去,却怎么也挂不上去了。等到晚上爸爸妈妈下班后,奶奶向爸爸说明了情况,爸爸拿着揪下的钟摆,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原来是钟摆的连接处已断裂,无法复原。爸爸气得把我叫到跟前,冲着屁股上挥手就打了一巴掌,嘴上还道:“看你还敢不敢再乱动奶奶的东西”。我“哇”的一声哭了,奶奶赶快把我拉到了一边,对爸爸说:“哪有你这样教育孩子的,说两句就得了,还真动手打呀。你小时候淘气谁打过你呀?”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奶奶家买了彩色大电视机,把个橱柜桌面给占去了一大半,奶奶的座钟己经快没有它的位置了。家里人都说,把它干脆卖给收废品的得了,奶奶说“不行,还给我留着吧”,大家拗不过奶奶,只得把那停了摆、断了条的座钟放在桌面上的一角。奶奶每天还是一如既往地,擦了电视机,又擦那老座钟。

新世纪伊始后,政府为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大面积的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启动,奶奶家也在拆迁改造范围。待搬家时,奶奶看了看老房子,又看了看满屋子的东西,最后说“把那老座钟还给我带上”。在外租房一年多的时间,老座钟给放在了一个纸箱里,搁在壁柜里的一角。奶奶没看见那老座钟,常常问:“咱们家的老座钟怎么没有了”,我们便答:“有,还在那,等搬新楼后,再给您老摆出来”。

新的楼房终于下来了,奶奶分的是两室一厅,我们把奶奶的房给装修一新,准备给奶奶一个惊喜。爸爸提议说:“是否把奶奶的老座钟也给修理好啊”,大家一听异口同声道:“对!一定把老座钟修好”!

乔迁新居的那一天,奶奶走进新楼房,看见满屋的新家具,新电器,这也看看,那也摸摸。当走进卧室后,看见摆在桌上的那架座钟时,赶紧向上步,用手摸着那己修好的座钟,此时正好是上午九时整,座钟又敲响了那久违了钟声。奶奶笑了,笑意抚平了脸上、额上那条条沟壑。

【篇五】

老座钟,在我爷爷辈的那个年代里还算个稀罕物,也是种奢侈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家庭的人还过着饿肚子的温饱生活,更别提拿钱去买钟表。所以那时候家里有钟表的少之又少,许多人都是“看天吃饭”,或是去邻居家里看看时间就行了。第一次见到那台老座钟,是幼时回老家看望太爷爷太奶奶,在桥头窄窄的小楼里,老座钟稳稳地坐在客厅的桌子上。时间滴答,见证着四代人岁月的流淌。

这钟是我太爷爷买的,初见它时,它就已然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年龄也比我大了好几倍。木色的钟身上布满了细密的划痕,银色的表盘上印着“三五”牌。听爷爷说,这“三五”牌的名称也是大有来头。查了才知,当时的国产时钟,大多质量都比不上进口钟,一般只能连续走七天。工程师与工厂技术人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制造出鸟笼式齿轮和光洁度高的轴芯,延长走时时间和使用寿命。这样,时钟便能连续走上十五天。为了突出这一性能特点,最终决定采用三个“5”作为产品商标,定名为“三五”牌十五天时钟。“三五”牌时钟一经问世即广受欢迎,迅速成为我国民族工业产品中的佼佼者。

后来,再长大些,好奇心也强了起来,想看看这钟到底怎么运作的,时不时就去倒弄两下,没过多久这钟就被我弄得“日夜颠倒”。父亲看着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便跟我讲了讲这钟的习性。首先,打开座钟的后门,钟摆钥匙就藏在其中。取下扣在钟机上的橡皮圈,再将钟摆挂在钟机上。开发条时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每隔十五天开一次,二条都要开足。“钟可歪斜走,针可逆顺拨”,对时间的时候,拨动分针,倒顺拨都可以,但不可直接拨动时针。钟放置好后,用手向左右来回稍重推动一下,使钟内钟摆作大幅度摆动,就会正常走动。了解了它的习性之后,我便时不时抢着去上弦,发现老座钟跑得快了,我就把钟摆下的螺丝往下拧一拧,跑得慢了,我就将螺丝往上拧一拧,调整的大致差不多。

时间迈入二十一世纪,日子渐渐过得好起来,也把太爷爷太奶奶从乡下老家接来了城里住。这台老座钟离开了它稳坐多年的位置,开始了新的生活。家里也换上了石英钟、电子钟,但是老辈还是习惯听着钟声了解时间,那钟声悠远绵长,回荡在房间,一如往常。

不觉间,太爷爷太奶奶已经离开我们近十年。老座钟也因钥匙的丢失,再也不能准确地报告时间。有一天,不知是什么原因,又突然“嘡、嘡……”响了起来。这钟声唤回了曾经的记忆,在电子时代下重听这齿轮的声音。如今,钟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老座钟也成了老古董,时代的洪流裹挟、冲撞着这些脆弱之物,加快了它们归于尘土的步伐。日子过好了,回忆也远了,回望这些渐行渐远及至终于消亡的老物件,除了挂念,还有思思伤感。它沉睡在时光深处,钟声悠悠,时光漫漫……

第三篇:新中国农业税收制度的发展

新中国农业税收制度的发展

一、新中国农业税制度的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业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根 据中央政府规定的原则和各地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税的各项制度,适当减轻农民 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950 年 6 月 15 日,根据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调整税收、酌 量减轻民负的建议,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调整农业税收的措施: 第一,只向主要农产物征税,凡有碍发展农业、农村副业和牲畜的杂税,概不征收。第二,为了照顾农村的经济情况,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恰当地减轻农业税并必须按照规定的标 准征收。第三,农业税应当以通常产量为固定标准,对于农民由于努力耕作而超过通常产量 的部分不应当加税,以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后,财政部就此作出了具体规定。同年 9 月 5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公布了《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1951 年秋,西北、东北、华北大区重新颁布了农业税暂行条例。根据《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新解放区的农业税以户为单位,按照农业人 口每人平均的农业收入计征。农业收入的计算,以土地的常年应产量为标准,以市斤为单位。不同来源的收入计算方法不同。每户农业人口全年平均农业收入不超过 150 斤主粮者免征,超过者按照 3%至 42%(后来逐步调整为 7%至 30%—作者注)40 级全额累进税率计征,的 农业税地方附加不得超过正税的 15%.荒地,以试验为目的的农场、林场,经过县(市)以 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医院自耕的土地,机关、部队的农业生产收入已 经向国家缴纳生产任务的,可以免征农业税。垦种荒地、轮歇地,可以定期免征农业税。遭 受自然灾害者和特别贫困者,经过批准可以减征、免征农业税。为了建立健全农业税制度,政务院、财政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关 于农业税土地面积及常年应产量订定标准的规定》《农业税灾歉减免办法(草案)、、》《农业 税查田定产工作实施纲要》《受灾农户农业税减免办法》等。、在这一时期,农业税负担的基本政策是全国统一的。但具体的征收办法,各地区不尽相 同。例如,在征税对象方面,华北区以耕地为农业税的征税对象,耕地的计算单位为标准亩; 而其他地区则以土地收入为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收入的计算以土地的常年应产量为标准。又 如,在税率方面,老解放区实行比例税率,新解放区实行全额累进税率。1951 年 6 月 21 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 1951

定》,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税的平均税率从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到19%(黑龙江省)不等,西藏地区征收农业税的办法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自行规定。农业税的纳税人为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类收入,以粮食作物的常年产量为基本计算标准。农业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全国的平均税率规定为常年产量的15.5%,县以上人民委员会对所属地区规定的税率最高不得超过25%.对于个体农民可以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一至五成(缺乏劳动力、生活困难者除外)。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可以随同农业税征收地方附加,附加率一般不得超过15%,最高不得超过30%.对于纳税人在山地上新垦植或者垦复经济林木取得的收入,定期免征农业税。对于纳税人从农业科研机关、农业学校进行农业试验的土地和零星种植农作物的宅旁隙地取得的收入,免征农业税。纳税人的农作物由于遭受自然灾害而歉收的;农民生产、生活还有困难的革命老根据地,生产落后、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和农民生活困难的贫瘠山区;革命烈士家属、在乡的革命残疾军人和其他纳税人,由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其他原因而纳税确有困难的,经过批准,可以减征或者免征农业税。

关于农业税的负担问题,财政部副部长吴波阐述了增产不增税的方针,并明确提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年的农业税征收额将基本稳定在1958年征收额的水平上,不予提高。

1959年至1961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1961年6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财政部关于调整农业税负担的报告》时提出:农业税的实际负担率,即农业税正税和地方附加的实际税额占农业实际收入的比例,全国平均不超过10%.同时确定,1961年农业税征收额调减以后,稳定三年不变,增产不增税。据此,全国农业税征收额调减了44.4%,后来一直稳定不变。

在牧业税方面,中央继续明确实行轻税政策,以扶持畜牧业生产的发展。1961年12月6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纪要》,提出要继续实行轻税政策,取消草场税,牧业税的税率应当控制在牧业总收入的3%以内。

三、改革开放后农业税制度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税制度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是对贫困地区采取了大量的减免税措施,二是逐步地建立了对于农业特产品征税的制度。

1978年12月2日,国务院转发《财政部关于减轻农村税收负担问题的报告》,规定从1979年起,在粮食产区,凡是低产缺粮的生产队(包括大队统一核算的单位),每人平均口粮在起征点以下的,可以免征农业税。起征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出规定,并报国务院审批。

1979年11月9日,财政部在《关于加强农业财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农业税的征收额应当继续稳定不变,增产不增税。按照实行起征点的办法,对部分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和社队的农业税减免,从1980年开始,一定三年不变。各地征收农林特产税的范围和税率,毗邻地区要在负担政策上进行必要的平衡,以便更好地促进社队开展多种经营。牧业税也要贯彻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的政策。牧业税的税率,以省、自治区为单位,应当控制在畜牧业总收入的3%以内。

从1983年起,农业税起征点办法停止执行,并相应恢复因实行这一办法而核减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税征收任务。

1985年2月28日,财政部印发《关于贫困地区减免农业税问题的意见》。文件规定,对于少数因自然和经营条件很差,解决温饱问题又需要一定时间的最困难农户,可以从1985年起给予免征农业税3年至5年的照顾。对于生产和生活水平暂时下降,困难较轻的农户,可以根据当年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减征或者免征农业税的照顾。

为了平衡农村各种作物的税收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1983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一文件,园艺收入、林木收入、水产收入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征收农业税的其他农林特产收入,均属农业税的征税范围。

1989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林特产农业税征收工作的通知》,决定从1989年起全面征收农林特产农业税,并对征税办法作了若干改进。

1993年2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调整农林特产税税率的通知》,对部分农林特产品的税率进行了调整。

1994年,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以后工商税制的第二次全面改革。在这次税制改革中,农林特产农业税与原产品税、工商统一税中的农、林、牧、水产品税目(不包括改征屠宰税的生猪、菜牛、菜羊)合并,改为征收农业特产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

1994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即日起施行。农业特产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生产农业特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为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农业特产收入;全国统一的税目有烟叶产品、园艺产品、水产品、林木产品、牲畜产品、食用菌、贵重食品等7个,税率从8%至31%不等,其他农业特产税的税率从5%至20%不等。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进行科学试验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在新开发的荒地、荒山、滩涂、水面上生产农业特产品的;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中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贫困农户,纳税确有困难的;因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特产品歉收的,可以享受一定的减税、免税待遇。

四、我国稳定农业税政策的措施

为了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和财税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稳定农业税收政策。

1996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决定规定:国家的农业税收政策不变。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即1996年至2000年),国家对农业生产不开征新税种,国家规定的农业税税率不再提高。任何地方无权设立税种,提高税率,非法设立的税种和擅自提高的税率一律取消。农业特产税必须据实征收,不得向农民下指标,不得按照人头、田亩平摊。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不得重复征收。

200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强调严禁违反国家税收政策向农民乱摊税赋,严禁强迫村集体和农民贷款上缴各种税费。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地方,要认真领会和贯彻中央的政策精神,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改革的首要出发点,真正使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

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等部门报送的《关于2002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继续执行禁止平摊农业特产税的规定;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普遍推行农业税收“公示制”;强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责任;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规范农业税收征管,防止违反规定平摊税收,落实好灾区和贫困地区农业税费减免政策。

五、农村税费改革的起步

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减轻农民负担要标本兼治。合理负担坚持定向限额,保持相对稳定,一定三年不变;严禁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纠正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各种错误做法,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逐步改革税费制度,加快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立法。

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就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同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当年将在安徽省试点,总结经验后再行展开。

2001年3月2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包括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土地、常年产量和计税价格,采取有效措施均衡农村不同从业人员的税费负担,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特别要减轻生产环节的税收负担),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妥善解决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经费开支,妥善解决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义务工以后出现的问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认真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各项配套工作,包括改革和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减开支,加大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条件的市级政府也应当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这项改革);严格规范农业税征收管理,建立健全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妥善处理乡村不良债务。

六、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逐步扩大

2002年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确定了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范围(其中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地区;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直辖市,如果条件基本成熟,可以自费进行扩大改革试点);规定了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包干使用的办法。

2003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00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2000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在2003年这项工作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2003年4月3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中央决定,今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推开,这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彻底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推动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从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来看,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税收入逐步增加,农业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则呈逐步下降趋势,农业税负担也呈逐步降低趋势:从1950年到2001年,农业税、牧业税的年收入从19.1亿元增加到285.3亿元,增加了近14倍;农业税、牧业税收入占当年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则从39.0%下降到1.9%,降低了37.1个百分点,降幅为95.1%.从1950年到2000年,农业实产量从2195亿斤增加到9632亿斤,增长了3.4倍;实征农业税仅从270亿斤增加到281亿斤,增长了4.1%;实征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的比重则从12.3%下降到2.9%,降低了9.4个百分点,降幅为76.4%。

第四篇: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音乐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17年的创作歌曲

综述

1949年7月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广大音乐工作者热情迸发,音乐家们以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极大繁荣了新时期的音乐创作。1、1949-1956年的音乐发展

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的革命音乐传统,坚持以歌曲创作为中心,产生了一大批以歌唱新中国、新生活的优秀作品,这些歌曲作品迅速、有力地表现了新中国初期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和全国人民昂扬的工作、生活情绪。主要代表歌曲有《歌唱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小鸽子》、《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除歌曲的创作之外,器乐创作、音乐喜剧创作也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繁荣景象。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春节序曲》、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等。此外,在中国共产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戏曲工作者也热情参与传统戏曲和曲艺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并尝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戏曲改革,涌现出一批优秀剧目。如:评剧《刘巧儿》、《志愿军的未婚妻》,吕剧《李二嫂改嫁》,黄梅戏《天仙配》,沪剧《罗汉钱》等。这些作品不但展示了解放初期戏剧改革的丰实成果,同时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2、1957年至“文革”前夕在曲折中前进的音乐历程

建国后7年的音乐繁荣,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1958年“大跃进”及1959年的“反右倾”等一系列政治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大跃进”时期的音乐除了少数作品又一定的艺术质量(如歌曲《克拉玛依之歌》、《草原之夜》、《戴花要戴大红花》等),在群众中传播广泛,大多数应时而写的具有明显概念化,终难逃昙花一现的结局。除上述歌曲外,具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有:管弦乐《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交响乐《抗日战争》,小提琴演奏曲《梁祝》,舞剧《睡美人》等。

1960年,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文艺政策随即得以调整。1961-1963年间,周恩来总理就文艺问题又做了多次重要讲话,在此背景下,全国文艺界、音乐界的形势有所好转,涌现出一批歌唱生活、歌唱部队建设、表现人民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精神的优秀声乐和器乐作品。如:歌曲作品 《我们走在大路上》、《边疆处处赛江南》、《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还有为毛主席诗词谱写的声乐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西江月·井冈山》等;器乐创作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交响乐《长征》、《东方红交响诗》等;,电影音乐 《红色娘子军》、《李双双》、《上甘岭》等;民族乐队作品《初春》、《海上锣鼓》、《彝族舞曲》等。歌剧作品有《刘三姐》、《红珊瑚》、《江姐》等。此外,这一时期在大型作品创作方面成就突出、影响巨大的则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文革时期-音乐成为政治附庸

综述

文革时期的中国音乐事业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大破坏、大灾难。音乐变成了政治的附庸,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令人愉悦。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音乐是中国一个特殊的、反常的音乐现象。是非常政治形势下的一个艺术变种。在这十年里,中国的音乐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一样保守了磨难,音乐事业由原来的初步繁荣,百花齐放,转变为只符合野心家政治标准的艺术路线。可以说这十年浩劫是漫长中国音乐史上最灰暗、最悲惨的一页。

主要歌曲类型:

1、语录歌

“语录歌”是文革时期的特定产物,它较早盛行、也较快结束。“语录歌”兴起于“文革”的第一阶段,即1966年至1969年。语录歌就是将《毛主席语录》中的各个段落配上曲谱来演唱的形式。

2、四支歌

这一时期由于江青对歌颂毛泽东!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歌曲突然发难,“语录歌”狂潮戛然而止,当代中国的歌曲进入了一个沉默期,全国范围内只能演唱四首歌曲,它们是:《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国际歌》。

3、战地新歌

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以后,周恩来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此期间他多次接见音乐工作者,对以往的歌曲创作方面提出了批评,并对大家提出了创作新歌曲的期望。此后,从1972年到1976年之间一共出版了五集《战地新歌》歌曲集。

4、知青歌曲

1968年后,大多数知识青年,在口号“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鼓励下上山下乡了,《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貌五-建国后17年的音乐发展》 蔡梦

中国音乐教育 这些插队落户的知青,习惯了城市生活,来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农村,心理失去平衡,对故乡城市生活的怀念之情也油然而生。知青们内心的感受需要倾吐、宣泄。于是文革时期的另类产物:知青歌曲诞生了。例如一首名叫《等着窝头凉》的歌曲,便是根据苏联歌曲《红莓花儿开》的曲调填词的。任毅创作的《知青之歌》抒发了他对家乡南京的思念之情。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流行音乐起步阶段

综述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内地尚无原创的流行音乐,那时的中国歌曲只是从原有的“高、亮、硬”转向了抒情,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抒情歌曲带给他们的是心灵的解放,是十年来激情的释放。“文革”结束初期,高音喇叭开始播放曾经一度被禁播的《洪湖水,浪打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一些抒发人们真挚情感的歌曲,这标志着中国的音乐开始逐渐走出“文革”时期音乐创作的单一期。在众多的歌曲之中,体现中国人民粉碎“四人帮”欢乐、喜悦心情的《祝酒歌》以其形象生动表达人民在70年代后期如释重负的解放感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喜悦感,而成为中国新时期歌曲创作的里程碑。

主要音乐类型:

1、电影歌曲的突出表现

解放思想后中国音乐有了大的转变,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电影歌曲在那个年代,电影歌曲的影响力巨大,《甜蜜的事业》中《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小花》中的《妹妹找哥泪花流》等都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电影《甜蜜的事业》中《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是一首反映爱情的歌曲,文革期间音乐中反映爱情的题材销声匿迹,这首歌可以说是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有轻松的爱情歌曲的时候诞生的,虽然歌词里有“比翼鸟”、“并蒂莲”、“亲爱的”等等在那个时代堪称巨大突破的词语,但是歌曲之中“革命的理想”、“长征路上”等词语也依然存在,这就很突出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音乐创作上的顾虑"改变了传统电影中革命题材电影中音乐的风格,使人耳目一新。

2、中国音乐的突破

中国音乐真正的突破源起于中央电视台1979年录制的风光片《三峡传说》,这部风光片本身并没有引起巨大的轰动,但是作为其中插曲的《乡恋》引起了社会的轰动。《乡恋》是一首怀念故乡的抒情歌曲,这首歌是张丕基谱曲,由当时担任中央乐团独唱演员的李谷一演唱。2月25日《北京音乐报》在头版刊登的文章《不成功的尝试》提出,这首歌抒发的不是健康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怀恋之情,而是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

3、民族抒情歌曲成为主流

这段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主要以民族风格的抒情歌曲为主,大多数都体现乐观昂扬的精神风貌,将人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对于祖国的热爱、对大好河山的歌颂以及对于新生活的憧憬向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在希望的田野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爱你,塞北的雪》、《难忘今宵》、《我的中国心》等从表现手法上以柔性美代替了文革时期的刚性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为主。

4、邓丽君-划时代的歌声

改革开放不仅催生了中国大陆的流行歌曲,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港台地区的流行歌曲有机会进入内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台湾歌手邓丽君的名字家喻户晓,无数人听着《甜蜜蜜》、《小城故事》、《夜来香》等,透过邓丽君甜美的嗓音和极富感染力的演唱,释放内心的情感。

5、校园民歌传入内地

台湾的校园民歌给流行乐坛带来清新的风。在内地流行音乐复苏之际,校园民歌广泛传入内地,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复苏,极大地推动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主要代表作有:表现童心的《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追求梦想的《橄榄树》,充满童趣与哲理的《蜗牛与黄鹏鸟》,还有体现个性情趣的《乡间的小路》、《踏浪》、《踏着夕阳归去》等等。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流行音乐繁荣期

综述

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真正崛起的标志是1986年百名歌星为纪念“国际和平年”而筹办的《让世界充满爱》音乐会。当时的中国内地,人们对于流行音乐总体上是不能接受的甚至还有排斥的心理,有关部门曾有过“三个流行歌手不能同台演出”的规定,这也使得中国的流行歌手们没有当众聚集在一起演唱流行歌曲的机会。流行歌曲还没有自己的名字,只称为通俗歌曲。起初歌手们大多数都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情去参加这次晚会的彩排的,而《让世界充满爱》在录音后不久,得到了文化部门的支持,这是文化部门第一次对流行音乐破例。这首歌改变了大众对流行音乐表现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印象,那种充满人间真情的呼唤,成为了大众心声的表达,之后的许多歌曲都沿袭了这首歌的风格,集中表达了中国大众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对人间真情的呼唤。

1、刮起“西北风”和“东北风”

深受当时文化寻根热的影响,音乐界也开始卷起文化狂潮。1987年、1988年刮起的“西北风”和“东北风”堪称是中国歌坛的一个辉煌纪录,那时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播放着这些豪放的歌曲,这是大陆原创歌曲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典型歌曲有:《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信天游》、《山沟沟》、《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等。

2、中国摇滚的走红

参加过《让世界充满爱》晚会后,在众多歌星中并不起眼的崔健以自己的一首《一无所有》,唤醒了所有人沉闷的心灵。崔健的崛起标志着摇滚乐这种文化性极强的音乐在中国登场。摇滚乐是一种对现实的力度的表达,其中包括在思想上追求清醒的理性与深度,在感受上强化个体的独特经验,在批判的向度上针锋相对。《一无所有》用强烈的音符唱出了当时中国人的苦闷、仿徨、困惑和失落的矛盾心情。崔健至此开创了中国的摇滚音乐,开始抒发时代的苦闷,宣泄失落,之后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红旗下的蛋》等无不是在张扬这种迷茫与对抗的思想。

3、正式登陆内地的港台流行音乐

1988年,“卡拉0K”这一新的娱乐形式引入中国内地,并迅速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起来,“卡拉OK”的兴起吸引了众多的歌星,并带动了一大批乐队的产生,这为日后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港台原版音乐的流入使大陆的流行乐坛更加丰富多样。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让人们对流行音乐有了新的认识,童安格的《把根留住》喊出了现代人生活的压力,齐秦的《狼》和《外面的世界》唱出了在现代社会中的渴望与迷惘,而苏芮的《跟着感觉走》也轰动一时。

4、反映农民工思乡情感的歌曲

1992年一首《小芳》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歌曲反映的是主人公作为知青返城后对自己曾经拥有的知青生活的一种怀念。这首歌掀开了“知识青年怀旧热”的序幕。在城市中拥有了新的生活,包括家庭、事业、婚姻、爱情,但是年少时曾经拥有的那段感情仍然弥足珍贵。这首歌在某种程度上也触及了一个新兴群体的生存境遇——农民工群体,之后抒发思乡情感的《一封家书》、《大哥,你好吗》、《走四方》、《九月九的酒》等都是以农民工的思乡情感为主题,侧面反映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反映出了流行乐坛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群体心理状态的关注。

5、“亚运歌曲”的诞生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中国北京举办了第11届亚洲运动会。整个亚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主要的亚运歌曲有《亚洲雄风》、《不要说再见》、《黑头发,飘起来》等。

6、MTV、排行榜的出现 MTV在中国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1989年,这一年广州成立了大陆歌坛第一个MTV制作中心。首都由歌星制作人独立策划的MTV专辑是《程琳新歌》。1993年,MTV在大陆歌坛红火起来。许多歌手不惜以重金制作MTV专题片,通过电视台播出。

1987年,广东电台音乐台主办的“广东创作歌曲排行榜”诞生,中国内地最早的排行榜出现。到了1994年,各地电台、电视台、报刊纷纷建立排行榜,仅广州一地就有“广东创作歌曲排行榜”、“广州新音乐十大金曲排行榜”等。甚至于有人称1994年是大陆流行乐坛的“排行榜”年。

90年代中到新世纪初——流行音乐新的发展期

综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加丰富,内地流行歌曲的表现手法也更多是反映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在这个社会转型期里,中国流行音乐也体现了人们感伤、迷惘、不断寻找和追寻的心里。这一时期校园歌曲火爆一时,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也强势而来,摇滚音乐有所变化。

1、校园民谣展现激昂的青春

1994年,内地的流行音乐一夜之间崛起了一股校园力量,而正是这股清新的校园风给开始浮躁的社会带来了一阵清风,唤醒了每个人那份久违的感动。1994年的内地流行音乐校园民谣大部分是用简单的吉他伴奏,旋律简单,饱含着淡淡的感伤和怀旧情绪,将大学校园中的纯真爱情、友情,心中的理想和青春的无悔真实地表达出来。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等。这时,在台湾一个三个年轻男孩的组合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小虎队”这个震撼当时流行歌坛的组合曾创下了演唱会20多场场爆满的记录。他们成为第一支由学生组成的少年组合乐队,其代表作《爱》、《青苹果乐园》等歌曲将年轻人的心情表露无疑,大部分歌曲的内容充满了青春的激情,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

2、流行音乐通俗化、民族化

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开始采用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给较为单一的中国流行音乐添加新的元素。这标志着中国大众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趣味有所提高,以及在社会变迁和价值失落时传统文化的回归倾向。主要代表作有:《涛声依旧》、《梦回唐朝》、《新鸳鸯蝴蝶梦》等。与此同时,流行音乐的民族化开始体现出来,《阿姐鼓》、《蒙古人》等一系列带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扑面而来,掀起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民族风。

3、新民乐、新民歌的出现 2000年2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开播《新民乐》。大量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为基础,结合欧美流行音乐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和改编的“新民乐”作品出现。2000年,流行乐坛还出现了“新民歌”浪潮。这种多为的“新民歌”,并不同于传统民歌那单一的地域色彩,而是带着创作者对自然与音乐的主管理解,从云贵、西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民谣中汲取灵感与素材,又大量借鉴了欧美爵士、蓝调、说唱乐等特点,使民歌在演唱中具备了强烈New Age的流行潜质。“女子十二乐坊”的出现则把这股“新民乐”“新民歌”推向了高潮。

4、流行音乐的国际交流

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国家交流活动也频繁起来,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大批国外流行音乐家在大陆举办演唱会,如1997年3月,“情歌王子”胡里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个人演唱会,1997年5月,雅尼在北京举办“雅尼紫禁城音乐会”等。国内大批流行歌手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如在第8届-第14届“亚洲之声”流行音乐比赛中,中国歌手都获得了不同规格的奖励。境外昌平公司与内地唱片公司的合作等,如1997年,上海声像出版社与蜚声世界的索尼音乐公司结成联盟,共同在内地制作、发行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流行音乐,刘欢、韩磊、毛宁成为首批与双方合作体签约的歌手。

5、摇滚乐的新发展

1998年,中国流行乐坛涌现了一股势不可挡的音乐新潮流。一大批新人组建的摇滚乐队出现,如“清醒”、“麦田守望者”、“花儿”、“新裤子”等乐队的作品成为媒体和乐迷关注的对象。与此同时,崔健、唐朝、黑豹等老一代音乐人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作品。

6、“韩流”在大陆的风靡

“韩流”的成因,首先是中国对外开放过程的必然结果,其中,政治原因、政府的扶持在这里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及1994年两国签署文化合作协议后,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逐渐活跃——在中国,由韩国电视剧开始的韩国文化热潮逐渐扩大到歌曲,最终带来了“韩流现象”。

7、网络对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1)流行音乐网站的蓬勃发展

1997年6月,张秦创建了“高地音乐传讯”音乐网站。7月,“高地”转向境外付费申请国际顶级域名和独立网站,成为当时中国内地唯一一个拥有顶级域名的音乐网站。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其他众多的音乐网站,如网蛙音乐站。

1998年,国际互联网上登录的“东点流行音乐网”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的流行音乐网站,它的建立,标志着流行音乐传播的新革命。(2)网络给流行音乐发展带来的影响

流行音乐与网络的结合,带来了一场流行音乐传播方式、欣赏方式、创作方式的大革命。如:2001年,雪村创作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雪村也被称为“中国网络音乐第一人”。

与此同时,一些乐队和歌手也通过网络迅速提升知名度,歌手卢庚戌也是凭借新浪网的介入迅速走红,网络的介入使一个歌手的成名期缩短减半。

更有大量的原创歌曲通过网络的传播渠道在网迷中流传,如《猪之歌》、《老鼠爱大米》《丁香花》《大学自习课堂》等。

新世纪之后——流行音乐创新发展

综述

伴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民消费能力和娱乐休闲意识的增强,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不同别样的音乐概念。偶像时代已经步入,各种音乐类选秀节目也争相登场,网络神曲迅速蹿红,在这个复杂而又充满科技创新的社会里,音乐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享受。

1、成熟的偶像时代

如果说“金童玉女”的毛宁与杨钰莹是中国大陆自产的最早偶像,那么新世纪之后成熟的偶像时代才刚刚到来。不管是王菲、田震还是周杰伦、王力宏、梁静茹等都已经是这个时代的烙印。尽管周杰伦吐字不清的演唱、节奏并没有摇滚的强烈,歌词不按常规却尽现文字之美,但它却激起了无数人的狂热。这个时代偶像们的歌曲迎合了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心理——喜欢创意,拥有自己的想法。

2、民族风组合——混搭出现

近些年来,一些民族风混搭组合相继出现,并火遍全国。其中凤凰传奇就是典型一例。他们的《月亮之上》和《最炫民族风》节奏感十足、鼓点平稳,有着非常广阔的群众基础,大江南北,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哼唱几句,有人喜欢哼唱里面的蒙语,有人喜欢飙里面的高音,也有人喜欢跟唱里面的 rap。因此这两首也成为这几年热门的彩铃。

3、网络神曲迅速蹿红

网络的散播能力是强大的。2010 年 3 月,因为网络和王菲等歌坛大牌的力荐,本属于严肃音乐范畴由著名歌唱家龚丽娜演唱的《忐忑》经由网络视频竟然“被”流行音乐,被大众“围观”,像病菌一样在流行乐坛“肆虐”了起来。一时间,全国上下一片咿呀,哄笑成一团,被恶搞的同时,《忐忑》红了,或者说正因为被恶搞了,《忐忑》才有机会红了。

2012 年,风靡全世界的《江南 style》也是典型的神曲,它之“神”则彻底地不是因为“曲”,而是因为“舞”,韩国鸟叔边唱边跳着一种酷似人骑马时的动作的舞蹈,所以被人们称为《骑马舞》,一时之间,在大街上、在超市里,到处都在放《江南 style》的视频。

4、歌会类栏目——集体狂欢

2000年1月27日,由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青团北京市委联合举办了一场堪称中国流行歌曲盛宴的大型歌会《同一首歌——相聚2000大型歌会》,此台歌会会集了两岸三地40多位在华语歌坛举足轻重的音乐人和歌手,以全新的方式演绎了中国歌坛,40多首经典名曲,可谓是新千年的一次规模宏大的歌会。这次歌会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反响和好评,从此以后《同一首歌》一发而不可收拾,几年时间,它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各地,甚至不断走进异国,而所到之处,演出场面都是超级火爆。在《同一首歌》良好效应的影响下,中央电视台的一《音画时尚》、《欢乐中国行》,湖南卫视的《超级歌会》等一拥而起,亦激起了相当的火爆,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5、选秀类栏目——层出不群

2003年,湖南电视台推出《超级男声》大型电视娱乐节目。2004年5月又推出《超级女声》,这一以流行音乐为外壳的娱乐性节目风靡全国,引起广泛影响,并创造了短期内打造明星歌手的神话,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随后,各路同行争相模仿,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上海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和《我型我秀》、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等音乐选秀节目纷纷出炉。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323 《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周晓燕 2013年博士论文

《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类电视栏目传播批判》 党岱

2008年硕士论文

第五篇:新中国成立三大战役

新中国成立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名称: 三大战役 地点:

中国东北、华北、华东 时间:

1948年底至1949年初

参战方:

解放军,国民党军 结果: 解放军胜 主要指挥官: 毛泽东,蒋介石

指挥三大战役的统帅部,中共方面是在河北西柏坡的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兼总司令朱德,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周恩来),国民党方面是在南京的国防部(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本部(总长顾祝同),由于解放战争时期取消了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委会,蒋介石以总统名义亲自指挥国防部和参谋本部,甚至多次坐飞机到东北、华北前线指挥,但没有到淮海前线指挥。?

国民政府在前线指挥的将领是: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另外杜聿明作为前敌总指挥负责了东北国军的撤退和徐州战场的现地指挥(刘峙的指挥部撤退到蚌埠)。

中共方面的前线指挥系统是:

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负责辽沈战役,东北军区提供支援;

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和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负责淮海战役,华东、中原军区提供支援;

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和华北野战军聂荣臻负责平津战役,华北军区和东北军区提供支援。各军区系统主要提供的是军区地方武装和后勤支援。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辽沈战役的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

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淮海战役的具体领导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淮海战役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平津战役的意义

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周口农业发展综述(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周口农业发展综述(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中国成立教案

    新中国成立教案 崔 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内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的过程,......

    新中国农业税收制度的发展[5篇范例]

    新中国农业税收制度的发展 一、新中国农业税制度的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业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政府规定的原则和各地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税的各......

    新中国成立[推荐5篇]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

    五篇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70周年的时间是一个分水岭,在建国70周年里我们即将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标志着我国的居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社会......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国旗下,我感到幸福 曲阜市董庄乡管村小学 胡玉梅(2009.9) 幸福是什么?这是所有人都在苦苦寻找的东西。 或许拥有名车洋房能让人感到幸福。而今,站在五......

    新中国成立65周年征文

    改革开放的春风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65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亿万人民自......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朵缀着朝阳的露珠的等待展开美丽的花,向明天仰望,这就是中国。它是拥有爱的,有无数爱戴它的人,金晶也在其中之一,她是可以为了祖国尊严而牺牲自己如花生命的。......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经济恢复时期,包括土地改革,三大改造。 2,探索阶段,包括中共八大的良好开端以及失误: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时期。 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