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才兴冀先进事迹材料
XXX年以来,XX局按照省市关于“人才兴冀工程”的有关要求,坚持“引、用、育、留”四措并举,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在全县7个乡镇及农业、水利等5个县直部门建立了基层人才服务站,197个村建立了人才联络点,做到了职能、机构、人员、工作、制度、场地“六到位”。目前,以县人才市场为龙头,基层人才服务站为骨架,各村人才联络员为基础的人才市场体系初具规模,为人才兴冀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培训,深化改革,努力开发现有人才
实施“人才兴冀工程”,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开发好现有人才。在工作中,我们把培训、继续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开发现有人才的基本环节来抓。一是加强培训。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上,有针对性地邀请上级领导和知名专家教授来XX举办培训班,传经送宝。一年来,共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500余人。在公务员培训方面,深入开展电子政务、公务员法等培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20余期,培训2000余人。二是加强继续教育。我们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情况,采取岗位实践、在职进修、专题讲座、函授学习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一年来,共有1600余人完成继续教育学习,600余人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学位证书。三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卫生系统和环保局做为试点,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进行竞争上岗,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竞争激励机制。通过改革两单位共有50余名年轻干部走上管理岗位,进一步挖掘了人才潜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三、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促进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人才是苗,环境是土,无土不生根”,这是我们对“人才兴冀工程”的根本观点。为此,我们研究制发了《XX县人才开发实施意见》、《XX县人才智力引进暂行办法》等文件。为引进的“高、精、尖”人才在调动手续、户籍关系、职称评审、子女入托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正是靠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一年来全县共吸引各类人才48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0人来到海兴县创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我们以周到完善的服务使他们能够留得住、扎下根,使他们真正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如2003年,我们成功引进加拿大籍华人企业家XXX,他当年就来到XXX,投资1000万元建立了XXXX有限公司。为了能够使他的企业能够在海兴生根发芽,我们从企业租赁厂房到办理营业执照、协调工商、国地税等,都做好全程服务,并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XXX年XX月份,企业工人因与厨师发生纠纷而罢工,我们在第一时间赶赴车间,组织召开职工大会,对工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协助企业化解矛盾,避免了损失。11月份,在公司征地过程中,我们主动出面,与XX村进行协调,先后20余次与村书记、村民商谈,最终达成了征地协议。我们的真诚的感动了总经理XXX。三年内,XXX先后三次增加投资3000余万元,在XX建立起了一个科技化、现代化的工厂,目前该企业共安置就业500余人,年纳税12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以“兴”为本,搞活输出,抓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人才兴冀”,核心是一个“兴”字,就是通过加强人才建设,实现振兴,加快发展。在多年的人才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并拥有一大批的本人才,才能使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为此,我们确定了“以人才激活输出,以输出培育人才”的工作思路。先后筹集资金200余万元,建立完善了劳动力市场和就业训练基地,开设了电子电工、计算机、电焊工等专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这些人经过培训后,掌握了专业技能,有了一技之长,我们就把他们输送到科技含量高,管理完善,效益好的企业去工作,让他们在打工挣钱的同时,接受企业的再教育,截止2005年底,我县在外工作的各类实用技术型人才已达10000余人。这些人经过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熏陶,其专业技能、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成长为与市场经济需求相适应的新一代劳动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失时机的开展“凤还巢”工程,成立了创业办公室,专门为他们提供全程、快捷、优质的服务和帮助,有效地把“打工潮”转化为“创业潮”。截止目前,全县已有400多人带着在外打工积累的资金、技术、信息回乡创业,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创办私营企业80多家,为地方增加就业岗位2500多个,在全县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本土人才循环培养机制。
XXX年XX月XX日
第二篇: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推荐材料
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推荐材料
XX同志,家住XX,在村内搞养殖产业,主要以养鸡为主。之所以选择养鸡我认为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养鸡方法,值得在刚开始从事养鸡业、经济条件较差的养鸡户中推广应用。
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场地选择应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2)场地宜选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3)场地内要有遮阴设备,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坡。其中最好有树木,以便鸡到树荫下乘凉。搭棚方法。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通常用由内向外油毡、稻草、薄膜三层盖顶,以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另一头开一个出入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铺设垫草。为了保暖需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的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挑出发霉垫草。厚度以3-5厘米为宜。
一般来说,优质鸡的生长速度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另外,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导致鸡病发生的原因很多,物理因素,如饲料配合不当、温度过高过低、应激与外伤等;化学因素,如药物过量、误吃农药吸入有害气体等;生物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所以,在疾病防治上应抓好如下几点:
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这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针,但在养殖户当中,很多人都是重治轻防,导致鸡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成本高、效益低。
树立用疫(菌)苗防治疾病的观点。这是防治疾病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多数重大传染病都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疫苗接种成功与否,与鸡只的母源抗体、接种方式和接种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不同的鸡场各有不同的免疫程序。树立综合防治的观点。即从建场、进苗到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从有利于防疫的角度去考虑,这是防疫规则的总要求,是养鸡业走向产业化、集约化的基本要求。
通过我不断细致的管理,养鸡为我带来了丰厚的效益,因此我也常常为村内有养鸡的户进行技术讲解,为村内其他养鸡户提供帮助,这也是我觉得最骄傲的事。
第三篇:康兴沛先进事迹
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康兴沛78岁,有三儿一女,有孙子孙女10人,老母亲97岁,有着21口人的这样一个大家庭,在康兴沛老人的带动下,家人勤劳致富、艰苦创业,而且一家人非常和睦,婆媳、妯娌之间相敬如宾、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帮助邻里,已成为他们家的优良传统,也是全村人学习的典范。
康兴沛老人的三个儿子10几年前就出外打工,他总是教育孩子要勤劳致富,自己富裕了才能有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现在他的三个儿子在延吉生意做的很好,而且听从父亲的话,时刻不忘相邻相亲,每年几次回家,春节回家大儿子康延安都带着兄弟看望本村的老年人,给他们买过节的东西,还每人给他们100元钱,老人都非常感激,老人的孩子即感激又惭愧,以后他们更孝敬老人。
村里有谁得了重大疾病,康兴沛老人必定打电话告诉在外工作地的儿子,让他们解囊相助。本村村民赵如春三年前就得了心肌梗,手术需要5万元,康延安得知后马上给他们汇过来3万元,并告诉他们需要的话再打电话,在他帮助下手术如期进行,而且非常成功,现在赵如春身体恢复的很好,逢人就夸康兴沛老人教子有方,不然我早就~~~,说到动情处他就流下眼泪,说是康家救了他的命。姜道恩2年前得了脑梗塞,康兴沛的大儿子依照父亲意思把钱放到村里,让村里把钱支助病人家属,不让告诉钱是谁给的,不愿让病人有心里负担。而且儿子回家后亲自买补品去看望。
康兴沛老人为了让儿子在外创业无后顾之忧,他包揽了家里的一切事情,抚养8个未成年的孩子,赡养年迈的老母亲,他的勤劳、善良、对人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影响并感染着成长的孩子们,孩子们在他的影响下都很听话,而且继承了家庭善良、乐观、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在家里他们是村里好孩子,经常帮助老奶奶、老爷爷洗衣服、梳头、洗脚,干许多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是老师的好学生,成绩都非常优秀。
长孙女康传杰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长孙子康传浩在长春大学毕业也已工作,次孙女康文芳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读书,次孙子康传琦成绩非常优秀,从农村考取了徐州市一中。康传笑、康传瑶也在某所大学读书。除了康兴沛老人成功的教育出孩子外,几十年来他一直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孝敬、赡养老人,他的老母亲已97岁高龄,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耳不聋、眼不花,自己能照顾自己,还经常去邻居加串门,乡亲们也非常尊敬这位老人,因为她的子孙是成功、善良的好人。
康兴沛老人以衣身教胜于言教,自己有钱了没有一件奢侈的衣服,更没有一样奢侈品,粗茶淡饭,和蔼可亲。他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操持着整个家,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励和鼓舞着孩子们,使孩子无后顾之忧在外艰苦创业,子孙全心全意学校读书。如今儿子成为延吉有效的企业家,子孙都是学校的高材生,他高尚品德为子孙树立榜样,为全村乃至全社会弘扬正气、建立和谐社会树立了榜样。
第四篇: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候选人彭兴树先进事迹
一、让村民收入一年年攀升
彭兴树任村主任、村支书以来,五爱村的人均收入由1996年的1200元,增加到~年的4500元,翻了近2番,年均递增400元。省、市领导李春城、李登菊、苏碧群、吴平国等曾先后到五爱村调研,对该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为村民做出一次次义举
1996年,他毅然放弃了成都红火的中药材生意,回到五爱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在修建微水池工程中,彭兴树共为90多户群众垫资10万元。1999年,全村500亩大头菜滞销了,他为此奔走并个人承担了6万多元的费用,解决了村民难题。~年为鼓励村民用新技术栽种高产优质西瓜,彭兴树自己拿钱,村民每种1亩西瓜他奖励80元,一共奖励4万余元。他并自己出钱给西瓜注册商标;他还自己拿钱出来举办西瓜节。最近彭兴树私人投资注册成立了“成都市兴树农业开发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决心为当地农民朋友“助农增收”作出更大贡献。以养蚕为例,他表示教将教会每户村民养蚕,并无偿地把收入稳定的桑园让给村民,仅此一项,村民人均增收将达2000元。
三、带村民创下一个个第一
在全市率先建蓄水池,总数302口中,蓄水量达
四、给村民办了一件件实事
他深入到各社、各户摸底,出主意、想办法,动员200人打井,使人们喝上了干净的卫生水。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并不辞辛苦抓落实,全村7个社全都通了柏油路,并将辅路延伸到每家每户;完成了电网主网和户表改造工程,切实减轻了农民的电价负担。五爱村5组五保老人张发金在世时,彭兴树长年给他送钱送物,问医拿药。他出资并争取民政部门的支持,为五保老人彭国义、卿上琼等10余户村民修建安身房38间。他资助几度面临辍学的贫困学子郑顺兵完成学业,受聘浙江某大型企业,月薪逾3000元。
五、领村民走出一条条致富路
针对五爱村山高坡多,人均耕地较少,他主动地争取开发荒山荒坡的项目,带领村民把原来杂草丛生的石板坡变为了农田,几年来共改土800亩。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每年种植西瓜600余亩;番茄、生姜、明参等经济作物900余亩;栽桑养蚕3000余亩。总收入在300万元以上。五爱村结构调整作为市、区、镇的试点村,受到了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好评。
彭兴树长期心中装着群众,一心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在~年的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时,他再次全票当选。
第五篇:坚持人才兴税战略
省国税局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 坚持人才兴税
战略 培养选拔使用好各类人才
发布日期:2011-7-11 15:29:39阅读次数:425文章来
源:本网站——甘肃国税信息专报第41期
本网讯省国税局组织干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大家一致认为,讲话总结了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之一就是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指出在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经受“四种考验”,谨防“四种危险”,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强调要敢为事业用人才,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这些论述总结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分析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形势,并为今后的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指明了方向。
省国税局党组在学习中强调,全省国税系统要以“七一”讲话为指针,坚持人才兴税战略,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广纳人才。千方百计争取用人指标,坚持凡进必考原则,认真作好公务员公开招录、事业人员公开招聘等工作,坚持五湖四海广纳人才,做到优秀人才进来得、留得住、干得好。二是培养人才。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和“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扎实开展业务培训、素质培养和学历教育,鼓励干部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资格考试,鼓励干部在职提高学历层次,选拔和表彰各类业务能手,提高干部整体素质。三是使用人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竞争上岗为主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根据人才的特点进行合理选配和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四是管好人才。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惩防体
系,推进内控机制,使广大干部切实作到为税清廉。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巡视工作,强化对各级班子的管理和考核,继续开展先进领导班子评选,促进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提高执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