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学院党支部先进事迹[共五篇]

时间:2021-01-24 13:2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0年大学学院党支部先进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0年大学学院党支部先进事迹》。

第一篇:2020年大学学院党支部先进事迹

2020年大学学院党支部先进事迹

xxx 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06 级本科生党支部成立于xxxx年9月,现有党员34人。在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本着建设、服务、发展、创新的工作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思想为主导,以组织为保障,以党员培养为工作重点,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党员思想,真正发挥了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发扬创新精神,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我们支部始终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来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各种学习载体,注入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优化党支部的工作方式,创造出一个学习的大环境。在各项学习活动中,我们始终走在前面。学习十九大,我们邀请党的十九大代表钟德寿教授为大家解读十九大报告。各党小组赴xx大学、xx交通大学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交流学习心得。我们组建宣讲团到东直门建筑工地、沙河镇农村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颐和园、酒仙桥社区有我们的身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写学习题库,编学习书籍,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学习过程中,党支部突出 3个重点:在学习对象上,学生干部和新发展党员是重点;学习内容上,理论热点问题是重点;学习方法上,集中培训是重点。

二、强化过程管理,促进党员教育发展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学习的良性工作机制。发展党员是党的建设中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在党员发展中,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精心培育积极分子,把好入党第一关;加强培养教育,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两年来,我们发展了 24个党员,培养了80多个积极分子。在党员教育中,我们开展经常性社会实践。支部从组织学习、设计社会实践主题,选派指导教师,完成团队组建,进行实践策划,设计调研问卷到实践实施,都层层把关,细节化管理,在学生社会实践结束后,还注重全面总结交流,进行成果转化,从而切实提高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真正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国情,接受教育,争作贡献,增长才干。2009年初,我们组建3个社会实践团队分别赴沈阳、深圳和xx开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调研,每个团队支持经费1000元。

三、注重知行结合,搭建学习实践平台

建设学习型党支部,还要在搭建大学生党员学习实践平台上做文章。一是搭纪念日或重大事件活动平台。在各种重大纪念日或事件后,我们一起座谈交流、组织各种党员教育活动,如我们组织为灾区捐款捐物。如在12月13日、7月1日,我们举办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和香港十年活动。二是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和挑战杯系列活动,在大学生中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学术道德主题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学术道德修养;深入开展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等工作,引导广大学生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三是搭建志愿服务平台。xx举办奥运会是党员教育与服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考验大学生党员的一个重要标尺。我们 34 个党员全部参加了xx奥运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奥运场馆、媒体村、国际新闻中心、颐和园、学校、街道和社区都有我们党员的微笑。其中,13人获得奥运志愿服务之星、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四、加强自我教育,组织开展服务工作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的组织的才是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党支部不仅要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也有可能、有必要使其成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在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大学生到周边社区、建设工地、远郊农村等去进行学习与服务。一是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社会实践。我们所有的党员都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其中,多名党员的社会实践获得xx市级和校级奖励;二是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红色1+1活动。我们党支部与昌平区长陵镇黑山寨村党支部结成对子,联合开展以宣讲利民政策,丰富农村文化为主题红色1+1活动。三是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提高结合起来,通过讲、学互动,帮助他们不断深入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在十九大精神宣讲过程中,宣讲团将党员风采展示和十九大精神普及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青年学生成长进步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促进同学们广泛受教育、长才干。

五、创建品牌活动,提升党支部影响力

在党员发展教育与管理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党支部的影响力与覆盖面。由我们党支部组建的xx市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宣讲重点团队,走工地、进农村、进公园,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艺宣传等形式深入基层宣讲十九大精神,重点宣传与民计民生有关的方针政策,使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中,宣讲团组织的 70余名农民工走进课堂与大学生共话十九大活动入围 2007 年首都十大教育新闻评选。之后,我们又策划并组织了大学生与农民工共话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生村官模拟竞选,农民工把脉等有关与农民工互动的系列活动,得到了xx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积极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我们党支部连续两年获得学校党建基金项目并高质量地结项。我们学生党支部还经常与学生社团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举办了一些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党员教育与党员服务的活动。我们还加强党支部党小组对学生团支部的引导,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深得青年团员的喜爱,青年团员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达到年级人数的98%。这样,党组织建设在形式上突破了以往的支部结构形式,在功能上有所拓展,主要体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群众基础更广、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更灵活、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更大、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更广。

第二篇: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党支部先进事迹

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党支部先进事迹

电气工程党支部是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战斗群体,在校、院两级党委正确领导下,支部全体党员上下一心,坚决贯彻学校提出的立足教学、科研、学科和队伍“四位一体”的新机制,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提升内涵,强化特色”为主题的工作重点;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开展创新工作,将“时代性、创造性、长期性”作为工作方针,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通过大量艰苦细致工作,党支部已基本形成了一整套既具有自身特色又适应时代要求的工作机制,在党建、教学、科研、学科、队伍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以人为本,夯实业务基础,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首先,坚持理论引导,提高政治素养,加强队伍建设。支部以强素质、促发展为目标,严格坚持政治学习制度。每周组织一次政治学习,每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召开一次讨论会,时刻提醒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党员责任和使命,勤奋工作,服务集体,奉献社会。要求支部每一个成员就是一面旗帜,树立新时代党员新形象。近三年,朱熀秋、杨泽斌同志被授予“江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廖志凌、杨泽斌同志分别荣获江苏大学首届“十佳青年教职工”和“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朱熀秋、杨泽斌、孙宇新同志连续三年年终考核为校、院级优秀;有8人次被评为江苏大学优秀班主任;两名党员同志被评为评为镇江市电机工程学会先进个人。

其次,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知识水平。电气工程系党支部对每个党员同志提出四字要求:高、宽、长、新。即思想境界要高,知识面要宽,业务要有专长,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科技、新方法,破旧立新,大胆创新,标新立异。继续推进教师的学习进修和业务培训工作,在提高支部成员学历层次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跨学科教学能力。支部19名成员中获硕士学位比例为100%,获得博士学位和已经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近85%,其中有5名党员获得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博士学位;还有11名党员正在攻读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名牌大学博士学位;争取在三年内本支部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5%,包括在读博士比例达到95%;孙欣(女)同志为了适应学院学科发展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考取清华大学博士生,并在国内电力行业知名教授夏清带领下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发表多篇有影响的文章;稽小辅同志2007年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甘肃省特等奖,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高档次文章20余篇,对我院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另外,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任务,支部成员定期开会探讨教学心得体会,每位年轻老师都认真坚持钻研教学业务,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一丝不苟,教学效果受到师生一致好评。支部两名同志在电气学院的讲课比赛中分别取得了讲师组、助教组第一名佳绩。同时在江苏大学首届讲课竞赛中取得了校二等奖、优胜奖的好成绩。在教学改革方面,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改革,取得了优秀成果。支部编写教材5部,《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先进制造系统》被列为国家规划教材,《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教材被多所高校选用,已经发行了4版。《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和《电机与拖动基础》两门课程被评为江苏大学精品课程。三年来主持江苏省、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项,发表教学类论文10余篇;2007年江苏大学第二届教学质量评比中,获教学质量一等奖1人、三等奖2人;2007年《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主要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江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和谐为本,发掘科研潜能,打造“创新型”党支部

单打独斗的科研模式已经不适宜现代科学研究,和谐发展的团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掘每个人的科研潜能。为了该支部的科研发展,支部成员顾全大局,从不计较科研排名先后,群策群力,共同攻关。近年来在科研方面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几年来,形成校、院两级科研创新团队各1个(带头人孙玉坤、朱熀秋),2008年被评为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近3年来,成功地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项目4项,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项,科研经费总经费达500多万元。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在《科学通报》、《中国科学E》等刊物发表高档次文章100余篇。在2008年,青年党员吉敬华成功申报2项国家863项目,就是我们支部的科研创新典型。为学院其他青年人在科研创新方面作出了榜样。

三、诚信为本,服务集体社会,铸造“奉献型”党支部

首先,坚持爱岗敬业,积极义务奉献。支部会议经常强调党员讲道德、讲敬业、讲奉献,做到“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恪尽职守,率先垂范”。党支部坚持定期开展“一助一”、“多助一”活动,为社会送去温暖,为贫困山区送去希望。朱熀秋同志长期以来默默资助有困难研究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得到广大师生的钦佩。杨泽斌、廖志龄两位同志一直心系老家贫困山区的教育发展。分别经常与湖北、湖南当地农村教师探讨农村孩子教育问题,并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教育方式供他们参考。2000年当他们得知当地农村小学教室破烂不堪需要扩建维修时,虽然当时刚参加工作,工资收入很低,但他毅然克服个人困难,主动捐款1千元,受到当地领导、教师、群众的广泛好评!

其次,以集体事务为己任,积极参加学院学科建设。在学院申报博士、硕士点的学科建设中,支部成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困难,乐于奉献,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有时甚至通宵加班,毫无怨言,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近三年来,完成了实验室省部共建项目《现代电气工程实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作,2008年组织申报了《电气工程国家示范中心》,2007年成功申报了我校第二个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些为江苏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

自2007年以来,电气工程系党支部在校、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党建、教学、科研、学科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党支部全体党员决心不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借鉴其它单位的先进经验,切实发挥党支部在学院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发扬“团结进取、争创一流”的电气精神,立足岗位,用青春的誓言,扎实的行动,为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食品学院生物技术系党支部先进事迹

食品学院生物技术系党支部先进事迹

生物技术系是2002年建立的一个年轻系科,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教师5人,党员教师7人。生物技术系支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理论学习和组织建设

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对党员的日常生活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支部特别重视教师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支部每两周召开一次支部组织生活,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升了全系的凝聚力。支委在2008年进行了调整,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2、教学工作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对培养计划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讨论修改,确保我系培养的学生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牢把教学质量关,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江苏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 1 个;校教学大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校多媒体课件一等奖1个、优秀奖1个;校教案大赛一等奖1个;发表教研论文2篇;自编实验讲义6本、出版“十一五”规划双语教材1本。

3、育人工作

配合学院做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先后有8人次获校优秀班主任称号,2人获校优秀教师,校新长征突击手1人;所带的班集体13次荣获校先进班级的称号,其中生技0402、0601、0602三个评为省先进班集体;校红旗团支部6个;校级以上奖励学生100余人、省级以上表彰学生3人。

4、人才培养

已毕业学生的学位授予率在95以上;考研平均录取率达32.5%,其中09届考研录取率达49.5%、全校第一,为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生化细胞所、病毒所、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输送了一批优秀毕业生。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三等奖1人。

5、科研工作

作为一支年轻队伍,我系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在Development Genes and Evolution、Food Chemistry、PROTEOMICS、科学通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SCI IF最高6.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转基因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的研究。

6、其他工作

我系教师积极参加省校院组织的各项活动。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廉政文化活动”演讲一等奖、江苏大学“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诗文朗诵一等奖、江苏大学“树正气新风 促勤政廉政”演讲一等奖、江苏大学“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诗文朗诵二等奖。

我系在江苏大学第一届 “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创建单位,2009年被评为江苏大学第二届 “青年文明号”。

第四篇:计算机学院通信工程系党支部先进事迹

计算机学院通信工程系党支部先进事迹

在学校和计算机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信工程系党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以党建成效促进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带动通信工程系全体教师不断开创教学和科研的新局面。尤其2007-2009年,通信工程系所有党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在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主要做法如下:

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支部战斗力

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不懈。通信工程系党支部坚持双周周三下午进行教师集中政治学习。学习中做到理论学习与党员教育相结合,与学习榜样相结合,与支部建设相结合。通过学习,大家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及教育法律法规有了深入认识,对新时期教师职业、职责及师德风尚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此外,现在正开展了学习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教育工作。组织通信工程系全体党员系统地学习了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的重要讲话、党章。通过学习,丰富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坚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推进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经常化。强化党员的学习意识,坚持做到学习内容、主讲人、参加人、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五落实。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沟通信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规范各种会议记录,做到条理清晰、完整规范。虚心听取党内和党外人士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个人进行具体的沟通和细化,落实党员的组织和思想上的工作。

支部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学院党委每年制定出支部工作计划,向全体党员传达,认真安排开展活动,每次活动认真考勤。党员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活动,2007年组织了镇江龙山村的旅游工作,2008年组织到镇江博物馆和西津古渡参观和学习。

加大力度,坚持原则,为党组织培养后备力量。鼓励教职工积极的政治热情,坚持把群众基础好、思想素质高、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党组织队伍里面。2008年完成对江晓明同志的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今年正开展对他的考察。

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目前通信工程系有党员12名,党支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开拓进取,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进着通信工程系的向前发展。

三、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实际工作中,党员都要始终走在群众的前面,勇挑重任,勇于创新,以一流的业绩为党旗增光。近年来,通信工程系党员积极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在完成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同时,在教学、科研、工会等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闫述、王洪金等党员教师在通信系教学活动中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有关教学环节和科研申报方面的活动,多名党员参加2008年学校的讲课比赛,宋雪桦同志获高级组三等奖,孔娃同志获初级组三等奖。据不完全统计,07-09年闫述同志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EI检索论文5篇,目前申报发明专利3项,蒋中秋申报发明专利1项,发表核心论文3篇,杨利霞同志发表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7篇,王洪金同志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EI检索论文1篇,宋雪桦、朱轶等同志承担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4个,EI检索论文3篇,申报发明专利1项。闫述、王洪金、杨利霞、周祥等获学校工会的“优秀积极分子”和“优秀工作者”称号。

四、贯彻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通信工程系党支部从平时各项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生病和生小孩等情况的教职工,及时和系主任安排其教学任务,每年主动看望长期患病的谢建霏老师。加强与新引进的教师的联系,帮助解决工作上的实际问题,对于普通教师积极沟通,培养其入党积极性。

第五篇:汽车学院教师动力工程党支部先进事迹

汽车学院教师动力工程党支部先进事迹

2007年以来,动力党支部的全体党员能认真学习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完成了学校和学院布置的各项工作。支部党员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在学院的各项活动中发挥了党员同志的积极作用,每位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显示了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带头作用。动力党支部现有党员17名,其中1名党员同志在国外学习,党员中有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有8位同志,党龄最长的有55年。

2007年以来,动力党支部充分党员教授的科技带头作用,在党员的发展、教书育人、科技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特色。党员教师共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完成科技鉴定项目8项,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科研经费到账近1000余万元。指导培养研究生近70名,先后申请获批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工程中心,先后完成了省重点学科的申报。省品牌专业的验收等工作,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开展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地做好了以下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

自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以来,动力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党员学习和主题实践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以及学院党委的周密部署下,动力党支部于2009年3~5月认真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其间各位党员认真研读必读材料,写心得、记笔记、做总结,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触动。学习期间,动力党支部进行了无数次的小组讨论,大家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创建教学研究型大学做贡献这一主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教学、科研、自我发展等多个问题谈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大家一致表示:要时刻用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学习、钻研,使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出色的教师;要集思广益,为动力机械学科做出应有的贡献。动力党支部40岁以下党员占了近50%,是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党支部,这也是我们党支部大踏步前进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1、发起并组织参观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

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在学院党委的支持下,动力党支部发起并与学院其他支部的教师、研究生共38人,于2009年4月23日参观了第十三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了解到国际上汽车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国内外各汽车公司的汽车发展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提供了一次交流的机会。

2、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一行参观内燃机实验室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4月25日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副所长居钰生一行30多人来我校进行科学发展观的交流参观学习。动力机械系的郭晨海、王忠、梅德清、杜家益、孙平等老师参加了交流。无油所员工参观内燃机实验室、汽车排放实验室。居所长和动力支部成员就关于当前内燃机喷射系统方面的研究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加强科研院所之家的交流,以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发展。

3、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专家参观内燃机实验室

5月25日下午,前来参加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的“2011-2020我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会议的部分专家参观了我汽车学院的实验室。部分党员教师参加的交流活动,专家们对动力工程学科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为今后动力学科建设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一个契机。

三、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动力党支部重视党的组织发展工作,贯彻“早引导、早联系、早衔接、早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落实党员发展的质量保证机制。今年5月27日支部大会通过陈钰同志加入党组织。陈钰同志工作认真负责,性格开朗,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陈钰的同志的加入,使得我们动力党支部的支部生活更精彩。

动力党支部成功的展开了各项工作,十分突出的显示了党的先进性和战斗性,把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动力支部全体党员有愿望、有信心,有能力进一步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为建设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支部贡献自己的力量。动力支部也一定会在学院党总支和兄弟支部的监督和帮助下,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的发展壮大,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下载2020年大学学院党支部先进事迹[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0年大学学院党支部先进事迹[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材料学院材料二系党支部先进事迹

    材料学院材料二系党支部先进事迹一、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努力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积极调动师生员工在......

    基技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先进事迹

    基技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先进事迹 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第四党支部现有教工党员11人,分属3个系部和学院办公室,近三年来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基技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先进事迹

    基技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先进事迹 本支部现包括临床检验与输血学系、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系、病原学与病原学检验系、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系及相关学院领导。共有教师18人,其中......

    机械自动化学院工业1001党支部先进事迹

    机械自动化学院工业1001党支部先进事迹 工业1001党支部现共有党员15名,其中正式党员7名,预备党员8名,是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战斗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党支部。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学......

    能动学院热物理教工党支部先进事迹

    能动学院热物理教工党支部先进事迹 成立于2008年3月的能动学院热物理教工党支部,是一个年轻的支部,一年多来,支部全体党员(共10名,占系教师总数的83.3%)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

    电气学院电工电子党支部先进事迹(5篇)

    电气学院电工电子党支部先进事迹一.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为提高教师党员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养,电工电子支部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认真组织党员和教研室教......

    环境学院研07学生党支部先进事迹

    环境学院研07学生党支部先进事迹环境学院研07学生党支部共有党员31人,其中正式党员19人,是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用于开拓的基层党组织。2007年以来,该党支部,在学校和学院党......

    党支部先进事迹

    采三区党支部年终总结 一年来,在河南煤化集团先进的企业文化科学引领下,在矿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采三区党支部牢固树立“用心做事、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的,带领广大职工勤勉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