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实施状况自查报告
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实施状况自查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实施状况自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项目实施情况
xx县20xx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方案项目区位于维登乡的`小甸村委会,处于傈僳族为主居住的澜沧江边高寒贫困山区。农田灌溉基本靠天自然降雨,由于逐年雨水下降,加之当地水资源也特别缺少,农户基本无法种水稻,部分水田改种其它旱地农作物;用水情况属特别严重区。工程建设完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170亩,新增灌溉面积3774亩;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5%,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年节水量87m3,项目受益人口2100人。
我县严格按《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项目启动后,严格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在乡、村的积极配合支持下,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经过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维登乡小甸托扒大沟于20xx年10月25日正式破土动工,完成石方开挖20xx立方米,土方开挖1478.2立方米;回填土石方3026.52立方米;埋设pe管及钢管共计11285米,c15埋石砼262.93立方米;m7.5浆砌块石35.48立方米;c20素砼40.68立方米。但因雨雪天气未组织工程验收,无法进行工程结算。
二、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工程概算投资594.97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补助300万元,地方财政补助及受益群众自筹(包括投工投劳折资)294.97万元。目前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已全部到位,我县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按财务制度和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做到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并根据工程进度分次预付项目资金。至目前已预付项目资金155.31万元,其中35.31万元用于拖枝大沟。
三、组织管理
为了使xx县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顺利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发展xx县农田水利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使项目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对项目采取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和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到乡、到基地。制定严格的项目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四制”,即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制。招标管理实行招标前备案。
四、项目资金调整说明
我县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拖枝大沟经相关部门验收后在结算中出现资金缺口,经研究以《xx县水利水电局关于要求调整水利项目资金的请示》(维水电请[20xx]71号)报县政府,县人民政府分管水利张丽军副县长同意批示,报请迪庆州水利水电局备案后,调整托扒大沟资金353124.16元用于弥补拖枝大沟缺口资金。
五、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项目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给工程设计及施工带来较大困难。
2、由于专项资金安排较少,难以满足我县的实际需求。
3、因县财政困难,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第二篇: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一、项目实施情况
**县2008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方案项目区位于维登乡的小甸村委会,处于傈僳族为主居住的澜沧江边高寒贫困山区。农田灌溉基本靠天自然降雨,由于逐年雨水下降,加之当地水资源也特别缺少,农户基本无法种水稻,部分水田改种其它旱地农作物;用水情况属特别严重区。工程建设完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170亩,新增灌溉面积3774亩;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5%,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年节水量87m3,项目受益人口2100人。
我县严格按《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项目启动后,严格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在乡、村的积极配合支持下,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经过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维登乡小甸托扒大沟于2008年10月25日正式破土动工,完成石方开挖2016立方米,土方开挖1478.2立方米;回填土石方3026.52立方米;埋设pe管及钢管共计11285米,c15埋石砼262.93立方米;m7.5浆砌块石35.48立方米;c20素砼40.68立方米。但因雨雪天气未组织工程验收,无法进行工程结算。
二、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工程概算投资594.97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补助300万元,地方财政补助及受益群众自筹(包括投工投劳折资)294.97万元。目前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已全部到位,我县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按财务制度和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做到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并根据工程进度分次预付项目资金。至目前已预付项目资金155.31万元,其中35.31万元用于拖枝大沟。
三、组织管理
为了使**县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顺利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发展**县农田水利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使项目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对项目采取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和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到乡、到基地。制定严格的项目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四制”,即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制。招标管理实行招标前备案。
四、项目资金调整说明
我县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拖枝大沟经相关部门验收后在结算中出现资金缺口,经研究以《**县水利水电局关于要求调整水利项目资金的请示》(维水电请[2008]71号)报县政府,县人民政府分管水利张丽军副县长同意批示,报请迪庆州水利水电局备案后,调整托扒大沟资金353124.16元用于弥补拖枝大沟缺口资金。
五、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项目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给工程设计及施工带来较大困难。
2、由于专项资金安排较少,难以满足我县的实际需求。
3、因县财政困难,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县水利水电局
第三篇: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汇报提纲
附件3:
第一批重点县项目实施情况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第一批重点县建设总体情况
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第一批重点县情况,截止2012年2月底建设任务完成情况,2009年至2011年预算下达与分解情况,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历次审计和检查情况。
(二)主要成效
各重点县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总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和环境效益,并列出相关数据,如:增加、恢复、改善灌溉面积、新增高效节水面积,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主要包括重点县选择的原则、方式,申报、审批程序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的情况;省级有关部门及各重点县在做好重点县建设的政策、制度、办法等。
二、第一批重点县项目建设情况
1、前期工作情况
规划编制、审查、审批情况及规划主要内容等,对照有关要求,分析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或相关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深度和质量,建设内容和投资需求的合理性。
依据《规划》重点县三年建设方案编制、审批情况,包括:重点县三年建设方案主要建设内容、投资、工程量等占《规划》
中小农水建设任务的比例;完成重点县三年建设方案后的预期效益与《规划》确定目标效益间的关系等。
2、预算管理情况
预算下达与分解情况,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对照实施方案,说明批复建设内容完成情况。各实际建设任务和地点与《标准文本》的一致性。已调整建设内容和地点的项目,分别说明变更原因、审批程序、变更资金金额等。
3、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中央补助资金、各级地方财政资金到位和支付情况、群众投工投劳情况、建设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4、建设进度情况
各工程开工情况,建设进度以及已完工程验收等情况。
5、建设管理情况
“四制”(建设管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执行情况;“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各种实施模式的做法、特点;工程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建后管护、责任制落实等情况。
三、重点县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有关意见和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项目实施中的实际困难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第四篇: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水利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是指由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采用“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农户、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和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
地方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建立政府领导下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共同做好小型农田水利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要根据上级下达的项目立项指南,科学编制项目建设方案,合理确定建设任务。县级投资评审机构要提前介入,认真开展项目建设事前评审。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绩效考核和验收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第四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项目、工程或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并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第二章 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第五条
地方各级财政要坚持“政府引导、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加大政府投入与鼓励农户投工投劳结合起来,整合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资,逐步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地方各级财政要按照中央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等政策要求,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逐步扩大资金规模,增加投入。
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农[2009]439号)要求,进一步加大小农水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推进资金整合,深化县级项目整合,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着力打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整合平台,巩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整合成果,扩大整合范围,提高资金效益。
第七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工程建设两个方面,其分配和安排必须科学合理、公正规范,— 2 — 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夯实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基础;
(二)突出工程设施续建配套改造,发挥集中连片建设的优势;
(三)突出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四)突出“民办公助”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工程建管机制体制的完善和创新;
(五)照顾地区平衡,兼顾省直管县,适当向黄淮四市及南阳、开封两市倾斜。
第八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用于重点县建设的,重点支持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续建、配套、改造,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适度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小农水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专项工程建设的,主要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最薄弱的环节,重点支持雨水集蓄利用、高效节水灌溉、小型水源建设,以及渠道、机电泵站等其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修复、配套和改造。主要包括:
(一)塘坝(容积小于10万m3)、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m3/s)、灌溉机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容积小于500m3)等小型水源工程;
(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m3/s)、小型灌区
— 3 — 渠系、井灌区输水管道、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
(三)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1000千瓦)、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道等。
小农水专项资金具体补助对象或建设内容,由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上述范围和国家有关政策确定,并通过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发布。
第九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一)项目建设材料费。购买钢筋、水泥、石材、管材等费用。
(二)工程设备费。工程设备购置、运送、安装等费用。
(三)施工机械作业费。施工机械租赁费、台班费。
(四)项目管理费。重点县和专项工程项目的论证审查、规划编制、工程设计、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支出。
项目县可从中央、省财政下达的小农水专项资金中按不超过1%的比例一次性提取项目管理费。项目管理费不得重复提取,也不得用于人员补贴、购置交通工具、会议费等支出。项目管理费不足部分可由地方自行解决。
第十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根据因素法进行分配,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绩效因素三类。“自然因素”包括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县级行政区划数;“经济因素”包括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绩效因素”包括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资金整合、农民投工投劳、项目和资
— 4 — 金管理等绩效考核结果。
上述因素所占权重系数,根据小农水专项资金分配原则的有关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中央下达我省的资金规模和省级小农水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以及上述因素,测算确定分配省辖市补助资金额度。对省直管县单独进行测算确定。
第十一条 省财政对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工程建设实行不同的资金补助方式:重点县建设实行定额补助;专项工程建设实行比例补助。
重点县和专项工程的具体补助标准和比例,由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有关政策和资金规模,在制定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时确定。
第十二条 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国家和省农业发展政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要求以及当年小农水专项资金规模,及时制定和发布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将重点县分配名额、小农水专项资金补助控制指标下达各地。
第十三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的申报主体,包括专项工程申报主体和重点县申报主体。
(一)重点县申报主体为县级财政和水利部门。
(二)专项工程申报主体包括: 1.农户或联户; 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 5 — 3.村、组集体;
4.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十四条 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项目依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级申报。
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财政部、水利部下发的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组织开展重点县和专项工程的立项申报、资金申请等工作。
地方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各自上报的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 重点县建设项目,由县级财政、水利部门依据项目立项指南,结合本地农田水利规划以及重点县的建设目标和要求,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标准文本》等申请材料和文件,逐级联合向省财政厅、水利厅申报。
专项工程建设项目,由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提出申报后,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负责归类汇总,以县为单位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等申请材料和文件,并逐级联合向省财政厅、水利厅申报。
项目申报涉及筹资筹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一事一议”,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实行“四议两公开”,经村民民主议事取得同意,并提供村民会议有关决议,按程序提出申报,报县级财
— 6 — 政、水利部门,确保建设项目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项目申报主体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须同时报送合作组织证书复印件。
第十六条 省财政厅、水利厅负责组织专家对县级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内容、资金支持重点,归类汇总和编制省级申报材料及资金申请文件,连同省级专家评审意见联合上报财政部、水利部。
第十七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审查要严格执行有关评审标准与要求,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农民自愿原则。项目立项、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项目建设方案、筹资筹劳方案和管理运行方式要经过项目区农民同意或民主议事通过。
(二)规划指导原则。项目立项、设计应依据有关规划,以有关规划为基础;项目施工、建设应按照有关规划和要求组织实施。
(三)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生产实际需要和投资可能,确定项目工程措施和类型,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
(四)集中连片原则。项目安排要集中资金和技术,连片建设,形成规模,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
(五)项目统筹原则。县级要依据农田水利规划,按照资金整合的总体要求,统筹考虑各类相关项目的建设方案、项目
— 7 — 建设能力等情况,合理安排项目布局、建设内容和规模,同时兼顾工程设施及管理设施。省级统筹考虑各项目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重点县建设项目与专项工程项目的建设布局和资金规模。
第十八条 省财政厅、水利厅对通过财政部、水利部合规性审查的项目建设方案进行批复下达。县级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好项目实施,不得擅自更改项目实施地点、标准、规模和内容,确需变更的需上报省财政厅、水利厅批准。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积极推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产权,落实管护责任,探索、创新和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发挥效益。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单户工程应明确产权归农户所有,管护归农户负责;联户工程可由受益农户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工程产权归其所有并负责管护。
第三章 资金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要公开透明,实行公示制。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要采取适当的形式,将项目建设情况在当地进行公示,资金使用、筹资筹劳等情况应及时向受益区群众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 8 —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小农水专项资金,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要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政府采购制度,具备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制度。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和健全资金监管体系,加强对小农水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水利部门要做好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技术指导,加强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查,落实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护责任。县级水利部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由项目法人或业主负责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项目建设日常监管,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对项目建设情况采取随机方式进行抽查监督。
第二十四条 地方各级财政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按照要求定期上报工程进展和资金支付进度,并于每年2月底前向省财政厅、水利厅报送上年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总结。
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投入、资金整合、资金使用和监管,以及管护机制等因素纳入考核范围。省对市县的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分配资金的重要因素。
— 9 — 第二十六条 对在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违反财政资金拨付和预算管理规定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理、处罚、处分。
重点县及专项工程项目县凡出现资金使用不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混乱,存在违规违纪问题被省级以上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省财政厅监督局(监督检查办事处)检查处理或通报,以及被媒体曝光并核实的,取消重点县和专项工程项目县资格,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并取消该县(市)当年“红旗渠精神杯”及国家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评选资格。同时,相应核消所在市以后小农水专项资金额度及重点县专项工程项目县名额。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各省辖市财政、水利部门根据本实施细则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报省财政厅、水利厅备案。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财政厅、水利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省财政厅、水利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财政支持“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豫财办农[2006]50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附件1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下简称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工程建设(以下简称专项县建设)两部分内容。立项要求如下:
一、总体原则
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精神,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小农水专项资金规模,在继续实施第一批重点县建设的基础上,新增一批重点县,着力加快重点县建设步伐。同时,强化资金整合,引导项目对接;突出建设重点,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建设管理,严格奖优罚劣;创新体制机制,落实管护责任。
二、建设范围与内容
(一)建设范围
1.塘坝(容积小于10万m)、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 m/s)、灌溉机井等小型水源工程;
2.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 m/s)、小型灌区
33渠系等;
3.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1000千瓦)、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道及小型排水闸等;
4.纯井灌区的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5.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蓄水容积小于500 m)。具体建设范围,各县(市、区)财政、水利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超过上述范围的前提下自行确定。
(二)建设内容
重点县建设以现有小型水源工程更新改造、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渠系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主,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专项县建设主要解决“卡脖子”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将山丘区小农水建设作为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县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修建各类蓄水、引水、提水、雨水集蓄工程,特别是做好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机井、小水窖、小塘坝、小泵站等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在水资源短缺且旱灾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小农水建设重点之一。
各地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行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工程效益持久发挥。为建立和创新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探索节约农业用水,减轻农民用水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财政部、水利
3部决定选择部分市县,在第二批重点县建设中,结合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
三、项目选择要求
各地按照以下基本条件和《河南省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竞争立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遴选确定上报参与竞争的重点县和2010年专项县。
(一)第二批重点县的基本条件
1.当地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已建成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规范、责任主体明确、工程效益较好。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前期工作充分,已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且经县级人大或人民政府审批。
3.水源有保证。现有水源工程、骨干渠道运行正常。4.县乡两级水利技术力量较强,具有一定的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能力。
5.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村委会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健全,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
6.当地政府具有较强的资金整合能力,并制定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范。
7、通过三年左右建设,可以达到《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豫财农[2010]7号)第七条规定的重点县建设的各项指标。结合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的县,县域内耕地面积应主要在大中型灌区覆盖范围内,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较为规范,水价改革具备一定的基础。
(二)专项县的基本条件
不属于第一批、第二批重点县建设范围的其他县(市、区),可以申报2010年专项县,基本条件是:
1、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3、水源有保证。
四、资金整合与补助标准
(一)资金整合
各级财政部门、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豫财农[2010]5号)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整合工作。
市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归并性质相近、使用范围相近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下达,突出重点,集中用于重点县建设。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要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强化规划的约束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整合计划,增强统筹使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能力。
资金整合要注重实效,要按照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将财 政支持小农水项目和整合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尽量安排在相邻或相近区域,实行整村整乡推进,做到集中连片、项目对接、优势互补。各地要积极探索重点县建设资金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资金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二)补助标准
2010年,中央财政对第二批重点县平均每县补助800万元。省级财政拟按不低于中央补助规模的50%安排资金,市、县财政按照绩效考评的相关要求安排相应资金。中央财政对小农水专项县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每县按照150万元给予定额补助。
2010年中央财政对结合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的重点县增加200万元补助。
小农水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按照豫财农[2010]5号文件第八条执行。2010年,项目县可从中央、省财政下达的小农水专项资金中按不超过1%的比例一次性提取项目管理费。项目管理费不得重复提取,也不得用于人员补贴、购置交通工具、会议费等支出。项目管理费不足部分可由地方自行解决。
五、申报与审批程序
各省辖市财政、水利部门要按照《项目指南》的要求和省财政厅、水利厅下达参与竞争立项的第二批重点县和专项县名额,在本市范围内对具备竞争立项条件的县(市、区)分别进行遴选,确定上报参与竞争立项。
省财政直管县按省下达的名额向省财政厅、水利厅申报。
(一)第二批重点县
1、申报主体。县级财政、水利部门。
2、申报程序。项目依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级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要求,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0-2012年)》(编写提纲见附件1)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0)标准文本》(见附件2),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申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的县,编制《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0-2012年)》时还须包括末级渠系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内容(编写提纲见附件3)。
3、审批程序。省财政厅、水利厅按照《河南省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竞争立项工作实施方案》,将遴选出的重点县申报材料及评审意见联合上报财政部、水利部进行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通过后,省财政厅、水利厅组织批复。合规性审查不合格的,退回各县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完善后按原申报程序逐级报财政部、水利部再次审查。再次审查不合格的,取消该重点县资格。
4、资金下达。合规性审查通过后,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尽快下达小农水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5、项目实施。各重点县财政、水利部门按照审批后的《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0-2012年)》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重点县建设。
(二)专项县
1、申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
2、申报程序。项目经民主议事取得一致同意后,提供村民会议有关决议,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其中,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申报主体的项目,还须报送合作组织证书复印件。
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负责归类汇总,以县为单位组织编制《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写提纲见附件4)和《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见附件5),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3、审批程序。省财政厅、水利厅按照《河南省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竞争立项工作实施方案》将遴选出的专项县申报材料及评审意见联合上报财政部、水利部进行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通过后,省财政厅、水利厅组织批复。
4、资金下达。合规性审查通过后,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尽快下达小农水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5、项目实施。各专项县(单位)按照审批后的《2010 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组织开展专项工程建设。
六、审查要求
各市、县财政、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评审要求与标准,认真组织项目审查,并对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负责。
(一)重点县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县,暂不列入重点县范围:
1、未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或规划未经县级人大或人民政府审批。
2、未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资金整合计划的。
3、重点县建设项目超出规定范围。
4、近三年(2007-2009年)因小农水专项资金监管不力,使用不规范,受到省级以上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省财政厅监督局(监督检查办事处)检查处理或通报,以及被媒体曝光并核实的。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缺乏可操作性或所附资料不全的,暂不安排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
(二)专项县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申报县,暂不安排专项工程建设:
1、建设项目超过规定范围。
2、近三年(2007-2009年)因小农水专项资金监管不力,使用不规范,受到省级以上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驻 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省财政厅监督局(监督检查办事处)检查处理或通报,以及被媒体曝光并核实的。
指南附件:
1、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0-2012年)编写提纲
2、(1)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0)标准文本
2、(2)重点县建设项目投入情况表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编写提纲 4、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写提纲 5、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 6、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市级汇总表
7、附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