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地理
年级/册
高一年级(下)
教材版本
课题名称
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难点名称
荒漠化与干旱的关系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西北地区气候的干旱,荒漠化的自然原因等知识点本身复杂,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从海陆位置,地形,植被,土壤,外力作用(风)等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初中阶段还没有接触过有关荒漠化的知识,而且对区域位置,气候等内容比较肤浅。
2.学生区域认知能力,识图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弱,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差,整理知识和学习能力差。
难点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解知识点。
2.图示法:展示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使学生理解在特定的背景下,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
4.练习法:既能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同时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呈现:一张图片——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片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区域位于图中的哪个区域吗?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荒漠化
1.荒漠化概念,表现和我国的分布
讲解: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
讲解并展示图片:荒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
(1)
土地沙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或沙丘活化的现象。
(2)
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主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盛导致。
(3)
石质荒漠化—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岩石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
展示图片讲解: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于华北和西北地区,在华北地区最为典型。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的喀斯特地貌地。
二,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展示图片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行政范围:新疆,宁夏和甘肃的北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2)
西北地区的地形
展示图片讲解:西北地区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山脉和盆地为主,西北地区东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山夹两盆”指的是什么呢?
(同学答案:略)。
教师展示图片讲解:“三山夹两盆”是指从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
西北地区的气候
展示图片讲解: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在西北地区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展示图片讲解)
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西北地区受周围高山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
(4)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少雨——基本条件
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土质疏松,多为泥沙沉积物——物质条件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砂质沉积物。
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条件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季和春季,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进程。
展示图片讲解: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很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和气候异常。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地区的地形主要是(C)
A.西北山地和平原
B.高原和平原
C.高原和盆地
D.丘陵和盆地
2.小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旅游,他在旅途中有可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B)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3.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一,气候干旱
二,气候异常
小结
据板书小结: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的阻挡,形成了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从而导致这里土质疏松,风力作用强,气候异常,这成为了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