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法与学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复习题。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因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提问: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
()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
块,三个人吃了几个()
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
()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
()+()
=
()
(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3)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
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
()
+
()+()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
(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
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
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各因数表示什么?
(2)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设计
练习一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