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物质》课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实验:(空气占据空间)纸会湿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2、提问:有哪些物体参与了实验?(纸、水、杯、空气等)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像空气这样能间接观察到的物体也叫做物质。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板书课题)
二、世界是物质构成的1、讨论: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我们周围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2、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三、物质在变化
1、PPT播放:美丽的校园、成长的孩子们。
2、提问:世界上的物质是变化的,能举例吗?有一成不变物质么?
3、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
4、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
火柴燃烧和和铁钉生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5、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后者产生新的物质)
四、让物质发生变化:
1、大家有多少种办法让纸、水发生变化?小组讨论,它们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变化的速度?会不会产生新物质?
2、PPT播放看看这几个关于水的小实验,猜测是真还是假?
这些变化属于哪种类型?
3、小组实验:能“粘住”纸板的水、往上跑的水
五、总结: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板书设计】
1、我们身边的物质
构成世界
物质
产生新物质
是变化的不产生新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