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5篇范例)

时间:2020-04-20 23:0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

第一篇: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我是户县二中的李敏,今天讲的课题是《平面向量的坐标的表示》,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第二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来加以说明。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学习的,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发展,但对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来看,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是很好,所以在复习时要及时对学生相关知识进行提问,然后开展对本节课的巩固性复习。而本节课学生会遇到的困难有:数轴、坐标的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二、高考的考点分析:

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平面向量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更是有所加强。这些试题不仅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等基本知识,而且常考平面向量的运算;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用坐标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等知识的解题技能。考查学生在数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融会,进而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数学素养,为考生展现其创新意识和发挥创造能力提高广阔的空间,相关题型经常在高考试卷里出现,而且经常以选择、填空、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三、复习目标

1.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2.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4.能用坐标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垂直的条件.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突破:

根据《20xx高考大纲》和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难点为:平面向量坐标运算与表示的理解。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指导,归纳概念与运算规律,模仿例题解决习题等过程来达到突破重难点。

四、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是复习课,我采用了“自学、指导、练习”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的复习,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提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做题来复习和巩固旧知识点。

五、说学法

根据平时作业中的问题来看,学生会本节课遇到的困难有:数轴、坐标的'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等方面。根据学情,所以我将指导通过“自学,探究,模仿”等过程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六、说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向量坐标的求法

(1)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

(2)设A(x1,y1),B(x2,y2),则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平面向量坐标运算

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

设 =(x1,y1),=(x2,y2),则

+ = - = λ = .

2.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 =(x1,y1),=(x2,y2),则 ∥ ________________.(三)核心考点习题演练

考点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例1.已知A(-2,4),B(3,-1),C(-3,-4).设(1)求3 +-3;

(2)求满足 =m +n 的实数m,n;

练:(20xx江苏,6)已知向量 =(2,1), =(1,-2),若m +n =(9,-8)

(m,n∈R),则m-n的值为.考点2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例2: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 =(3,2), =(-1,2), =(4,1)

若(+k)∥(2-),求实数k的值;

练:(20xx,四川,4)已知向量 =(1,2), =(1,0), =(3,4).若λ为实数,(+λ)∥ ,则λ=()

思考:向量共线有哪几种表示形式?两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有哪些作用?

考点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例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是AB边上的动点,则的值为;的最大值为.【提示】解决涉及几何图形的向量数量积运算问题时,可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来运算,这样可以使数量积的运算变得简捷.练:(20xx,安徽,13)设 =(1,2), =(1,1), = +k.若 ⊥ ,则实数k的值等于()

【思考】两非零向量 ⊥ 的充要条件: =0.考点4:平面向量模的坐标表示

例4:(20xx湖南,理8)已知点A,B,C在圆x2+y2=1上运动,且AB⊥BC,若点P的坐标为(2,0),则的最大值为()

A.6 B.7 C.8 D.9

练:(20xx,上海,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B(0,-1),P是曲线上一个动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相关文章:

1.命题高二数学说课稿

2.《平面镜》说课稿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的说课稿

4.《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说课稿

5.《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6.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7.《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

8.直线和平面垂直说课稿

9.平面图形说课稿

第二篇: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教案范文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教学目的:

(1)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2)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3)会根据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教学难点:向量的坐标表示的理解及运算的准确性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j作为基底.任作一个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axiyj

把(x,y)叫做向量a的(直角)坐标,记作a(x,y)

其中x叫做a在x轴上的坐标,y叫做a在y轴上的坐标,特别地,i(1,0),j(0,1),0(0,0).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若a(x1,y1),b(x2,y2),则ab(x1x2,y1y2),ab(x1x2,y1y2),a(x,y).若A(x1,y1),B(x2,y2),则ABx2x1,y2y1

二、讲解新课:

a∥b(b0)的充要条件是x1y2-x2y1=0

设a=(x1,y1),b=(x2,y2)其中ba.x1x2由a=λb得,(x1,y1)=λ(x2,y2)消去λ,x1y2-x2y1=0

yy21探究:(1)消去λ时不能两式相除,∵y1,y2有可能为0,∵b0∴x2,y2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2)充要条件不能写成y1y2∵x1,x2有可能为0 x1x2(3)从而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有两种形式:a∥b (b0)ab

x1y2x2y10

三、讲解范例:

例1已知a=(4,2),b=(6,y),且a∥b,求y.例2已知A(-1,-1),B(1,3),C(2,5),试判断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例3设点P是线段P1P2上的一点,P1、P2的坐标分别是(x1,y1),(x2,y2).(1)当点P是线段P1P2的中点时,求点P的坐标;(2)当点P是线段P1P2的一个三等分点时,求点P的坐标.例4若向量a=(-1,x)与b=(-x,2)共线且方向相同,求x

解:∵a=(-1,x)与b=(-x,2)共线∴(-1)×2-x•(-x)=0 a∴x=±2∵与b方向相同∴x=2

例5已知A(-1,-1),B(1,3),C(1,5),D(2,7),向量AB与CD平行吗?直线AB与平行于直线CD吗?

解:∵AB=(1-(-1),3-(-1))=(2,4),CD=(2-1,7-5)=(1,2)又∵2×2-4×1=0 ∴AB∥CD

又∵AC=(1-(-1),5-(-1))=(2,6),AB=(2,4),2×4-2×60 ∴AC与AB不平行

∴A,B,C不共线∴AB与CD不重合∴AB∥CD

四、课堂练习:

1.若a=(2,3),b=(4,-1+y),且a∥b,则y=()A.6 B.5 C.7 D.8 2.若A(x,-1),B(1,3),C(2,5)三点共线,则x的值为()

A.-3 B.-1 C.1 D.3 3.若AB=i+2j,DC=(3-x)i+(4-y)j(其中i、j的方向分别与x、y轴正方向相同且为单位向量).AB与DC共线,则x、y的值可能分别为()A.1,2 B.2,2 C.3,2 D.2,4 4.已知a=(4,2),b=(6,y),且a∥b,则y=.5.已知a=(1,2),b=(x,1),若a+2b与2a-b平行,则x的值为.6.已知□ABCD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5,7),B(3,x),C(2,3),D(4,x),则x=.五、小结

第三篇:平面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教案

8.3.2平面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平面向量坐标的概念,掌握平行向量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并且能用它解决向量平行(共线)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平行向量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解决向量平行(共线)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充要条件的推导,共线条件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平行向量基本定理

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



二、1.提出问题: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a=λb(b0),那么这个充要条件如何用坐标来表示呢?

2.推导:设a=(x1, y1)b=(x2, y2)其中ba

xx2由a=λb(x1, y1)=λ(x2, y2)1 消去λ:x1y2-x2y1=0

y1y2结论:a∥b(b0)的充要条件是x1y2-x2y1=0

注意:1消去λ时不能两式相除,∵y1, y2有可能为0,∵b0

∴x2, y2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 2充要条件不能写成y1y2 ∵x1, x2有可能为0 x1x2ab3从而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有两种形式:a∥b(b0)

x1y2x2y10

三、应用举例

例一,判断下列两个向量是否平行

(1)a=(-1,3),b=(5,-15)(2)AB=(2,0),CD=(0,3)

解:(1)(-1)(-15)=35 a与b平行(2)2300 AB与CD不平行

点评:利用坐标表示可以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平行 两个课后练习巩固

例二 若向量a=(-1,x)与b=(-x, 2)共线且方向相同,求x

解:∵a=(-1,x)与b=(-x, 2)共线

∴(-1)×2-x•(-x)=0 ∴x=±2

∵a与b方向相同

∴x=2

定评:如果两个向量共线 根据公式可以求出未知数

完成课后第二第三两题

例三 已知A(-1,-1),B(1,3),C(2,5),试判断A、B、C三点之间的关系.解:AB11,312,4,AC21,513,6又26340,故AB//AC,直线AB、直线AC有公共点A,所以A、B、C三点共线.同时引导学生如何证明三点不共线 点评:如何证明三点共线 主要是证明两个有公共点的两个向量平行,变式.已知A(-1,-1)B(1,3)C(1,5)D(2,7)(1)向量AB与CD平行吗?(2)直线AB与平行于直线CD吗?

解:∵AB=(1-(-1), 3-(-1))=(2, 4)CD=(2-1,7-5)=(1,2)又:∵2×2-4-1=0 ∴AB∥CD 又:AC=(1-(-1), 5-(-1))=(2,6)AB=(2, 4)2×4-2×60 ∴AC与AB不平行

∴A,B,C不共线 ∴AB与CD不重合 ∴AB∥CD

四、练习:

1.已知平面向量a(1,2),b(2,m),且a∥b,则2a3b的坐标为 . 2.已知点A(0,1)B(1,0)C(1,2)D(2,1)求证:AB∥CD

五、高考链接

(1,2),b(2,3)4,7)共⑴(08全国2)设向量a,若向量ab,与向量c(线,求值.

,m),c(1,2),若(ab)∥c,则⑵(10陕西11)已知向量a(1,2),b(1m=.五、小结:1.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坐标表示)• 2.利用向量共线求未知数

• 3. 利用向量思想证明点共线的方法

六、作业:P64 练习8-6 《同步训练》P38、39

七、课后反思

————————————————————————————————————————————————————————————————————————————————————————————————————————————



第四篇:高一数学-5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知识要点精讲

知识点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内,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j作为基底.任作一个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

a=xi+yj ①

我们把(x,y)叫做向量a的直角坐标,记作:a=(x,y)②

其中x叫做a在x轴上的坐标,y叫做a在y轴上的坐标,②式叫做向量的坐标表示,与a相等的向量的坐标也为(x,y).

解题方法、技巧培养

出题方向1 求向量的坐标

(1)已知A(1,3),B(-3,2),求a的坐标;

(2)已知A(2,-1),a=(4,1),求B点坐标;

(3)已知B(-1,2),a=(5,-2),求A点坐标.

点拨 只有起点在坐标原点的向量才能用终点坐标表示,其它向量的坐标都要用其终点坐标减去其起点坐标表示.

出题方向2 向量的坐标运算

例2 已知a=(1,2),b=(3,4),求-2a+3b,4a-2b的坐标.

[答案] ∵ -2a=(-2,-4),3b=(9,12),∴ -2a+3b=(-2,-4)+(9,12)=(7,8).

∵ 4a=(4,8),2b=(6,8),∴ 4a-2b=(4,8)-(6,8)=(-2,0).出题方向3 由向量相等则它们的坐标相等来求某些点的坐标

[答案] 设顶点D的坐标为(x,y),点拨平面向量相等的代数表示沟通了数与形的联系.

例4 已知向量a=(3,-2),b=(-2,1),c=(7,-4),若c=ma+nb,求m,n.[解析] 先求ma+nb,再根据向量相等即向量坐标对应相等,列出方程组求m,n.[答案] ma+nb=m(3,-2)+n(-2,1)=(3m-2n,n-2m).

∵ c=ma+nb,∴(7,-4)=(3m-2n,n-2m).

出题方向4 利用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解决有关直线平行、三点共线问题例5 已知a=(2,k),b=(2k,3k+1),若a∥b,求k的值.

[解法二] ∵ a∥b,∴ 2(3k+1)-k(2k)=0,即k2-3k-1=0.

点拨 两种表达式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

点拨 在证明必要性时,不需要像证明充分性一样,将A、B、C三点所在直线与坐标轴垂直的情况单独证明,因为那是显然成立的.

易错易混点警示

(1)混淆向量坐标与点的坐标是向量坐标运算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3)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与后面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混淆.

学法导引

1.理解向量的坐标表示的含义:向量的坐标表示是向量的一种表示形式

向量坐标表示的背景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每一个向量都可用唯一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向量的坐标与向量的起点、终点无关,只与起点终点的相对位置有关.

2.向量的坐标运算与前面所学的坐标运算是一样的,只要计算时细心.

第五篇: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教案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面向量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坐标的运算。2.过程与方法:

在对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及坐标运算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演绎、归纳、猜想、类比的能力得到发展,利用图形解决问题,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坐标运算。教学难点:

平面向量坐标表示的意义。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目标要求、重难点的确定以及学生实际思维水平,教学设计中采取启发引导、类比归纳、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软件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教师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人站在高处抛掷硬物的过程作为本节课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硬物下落轨迹,提出问题:结合同学们的生活常识及物理学知识,想一想硬物的速度可做怎样的分解?

学生回答:速度可按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进行分解

设计目的:情境与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展开的知识做

好铺垫。

2.展开探究

问题一: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内容是什么? 教师请一学生回答,同时投影出示其内容。问题二:向量能不能象平面坐标系中点一样给出坐标表示呢?我们如何表示更加

合理呢?

组织学生谈论,给出各种想法,教师做点评归纳。投影展示:将一任意向量a置于直角坐标系中,给出向量的起点、终点坐标,并 提出问题 问题三:既然向量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是确定的,那么向量也可以用一对实数来表示吗?

设计目的:此问题引发学生联想,对平面向量坐标表示方法具有指导性作用。教师讲授:在直角坐标系内,我们分别取与 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j作为基底.任作一个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a=xi+yj ,我们把 叫做向量a的(直角)坐标,记作a=(x,y),其中x叫做a在x轴上的坐标,y叫做a在y轴上的坐标,(x,y)式叫做向量的坐标表示。

3.深化理解

一.平面向量坐标表示的的理解 提出问题:

(1)、如果以原点O作为起点作一向量OA=a(投影动画同步演示),那么点A的位置是否可以唯一确定呢?

(2)、点A的坐标与向量OA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3)、两个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利用坐标如何进行表示呢?

(4)、如果我们将一个平面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作任意平移(不该表大小和方向),那么它的坐标会改变吗?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交流活动,在讨论后回答上述问题,可师生共同完善答案,归纳如下:

(1)、点A的位置受向量OA决定,唯一确定。

(2)、以原点O为起点的向量OA的坐标和终点A的坐标事完全相同的。(3)、两个平面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两个向量的坐标相同。

(4)、在直角坐标系中平面向量在大小和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自由移动,它们的坐标就是相同的。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主动学习,不仅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探究协作的能力。

出示练习:用基底i、j分别表示向量a、b、c、d,并求出它们的坐标(图略)。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借助投影让 个别学生展示完成情况,教师点评。设计目的:增进了所学新知的内化。

二、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是可以进行运

算的,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两个向量的和与差的坐标表示及实数 与向量积的坐标表示呢?

投影出示:已知向量a=(s,t),b=(m,n),求向量a+b,a-b, λa的坐标

学生展开讨论,可能给出多种推导方法,教师要耐心给与点评,并做最后归纳。(1)向量加减法的坐标等于向量坐标的加减法。

(2)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等于是属于向量坐标的积。

(3)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坐标 教师提问:设AB是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点A(s,t),B(m,n),那么向量a的坐标如何表示?

学生结合向量坐标运算可得出答案,a=(m-s,n-t),教师强调

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设计目的 :此环节教师充当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4.例题剖析

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2,1)、(-1,3)、(3,4),求顶点D的坐标。

变式:已知平面上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2, 1), B(1, 3), C(3, 4),求点D的坐标,使这四点成为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教师给学生充足时间独立思考,适当时可提示作图理解,而变式对学生来说

难度增大,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独立求解,并提示要考虑图形的多种画法。设计目的:通过例题和变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

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作归纳,不足之处师生补充完善,最后教师作总结式说明。1.向量的坐标表示是向量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也可以称之为向量的代数表示,其背景是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向量的坐标表示为我们进行向量的运算提供了方便。

3.向量的坐标表示使得我们借助数的运算对图形的几何性质展开研究,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

前面我们还学习了这留待我们下一 节再来研究。

6.布置作业(1).课后习题

(2)如何运用向量坐标来表示和判定共线向量呢?让学生预习下节内容。

7.板书设计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平面向量的坐标

例1

变式 定义

解:

解:(1)

(2)

(3)

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下载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教案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共线向量坐标关系的探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教学反思.doc范文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教学反思 1、本节课先是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回顾,然后引进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进一步探索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最后......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教学设计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会写出给定向量的坐标,会作出已知坐标表示的向量; 2.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能准确表述向量的加法......

    高三-《平面向量数量积》数学说课稿

    高三-《平面向量数量积》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两向量之间的乘法,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把向量之间的运算转化为数之间的运算。本节内容是在平面向量的坐标......

    示范教案(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2.4.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教材将其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向量的数量积中,首先研究平面向量所成的角,其次,介绍了向......

    平面向量说课稿(精选5篇)

    平面向量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的教学,所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四,教学内容为第74页至76页.......

    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教案[5篇范文]

    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教学目标: 1、 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方法 2、 掌握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条件,及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 能用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教案1[定稿]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方法,包括起点是坐标原点的向量坐标表示法,起点不是坐标原点的向量坐标表示法、相等向量的坐标表示法. 2.掌握已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