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去括号教案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运用法则准确的进行去括号运算.
3.由现实事例以及加法结合律探索去括号法则,感受去括号在整式运算中的作用.
4.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变化过程,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热身练习,合并同类项
(1)3a+5a(2)3a+5a-6a(3)3a+(5a-6a)(4)3a+(5a-6b)提问:(4)小题按照运算顺序能合并同类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课题《去括号》,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 小组合作探究法则
(一)创设情景:
1、某人带100元钱去做钟点工,先后挣了10元和20元,他共有多少钱。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2、某人带100元钱去商店购物,先后花了10元和20元,他还剩下多少钱。
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二)小组合作探究
1、观察下面等式① ②
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去括号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100+(10+20)=100+10+20 ② a+(b+c)=a+b+c
2、观察下面等式③ ④
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去括号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00-(10+20)=100-10-20 ④a-(b+c)=a-b-c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 +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 ”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后,提问“如果括号内的第一项没有符号,你认为该如何处理符号问题呢?” 让学生明白如果括号内的第一项没有符号,实际是省略了“ + ”号。
三.实践应用
(一)例1 去括号:
(1)a(bc);(3)a(bc);(2)a(bc);(4)a(bc).解(1)a(bc)abc.(2)a(bc)abc.
(3)a(bc)abc.(4)a(bc)abc. 学生讨论后,口答完成例1的解答
(二)练习
1、把下面式子的括号去掉(口答)(1)(a+b)+(-c-d)=(2)(a-b)-(-c-d)=(3)-2(a-b)+2c= 教师提问:第(3)题与(1)(2)相比较,你认为括号外面的系数有什么不同呢? 生 括号外面的系数不为1或-1 师 那么,你准备怎么处理呢? 生 用乘法分配律来处理这个系数,把-2与括号里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师 很好,碰到这种特征的多项式去括号,就这么做,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乘法分配律正是我们去括号的依据。
(三)例2问题再探 1、3(2x2y2)2(3y22x2)
2、(xyz)(xyz)(xyz)
3、(a22abb2)(a22abb2)
第1题由教师板书详细过程,3(2x2y2)2(3y22x2)
解法1:原式=6x2-3y2-6y2+4x2 =10x2-9y2
解法2:原式=(6x2-3y2)-(6y2-4x2)
第2、3题由学生在学案上独立完成,并抽两位学生板演。
(四)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a+2(-b+c)= a-2b+c()
2、a-2(-b-c)=a-2b-2c()
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强调第1题错误原因:漏乘系数;第2题错误原因:漏变符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去括号运用中注意。四.课堂检测与反馈每小题25分。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x-2)+2(2x-1)(2)(4a+b)-2(2a-3b)(3)a-[ b-(c-d)] 2.先化简,再求各式的值:(5xy-8x2)-(-12x2+4xy)其中
x12 y=2 抽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后,教师点评 五.回顾与小结
1、本节课我学到了__________。
2、我认为去括号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六.作业 课本 P107练习1、2、3 4
第二篇:去括号(教案)
时
间:
地
点:
C一8 授 课 人:
教学目标: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1、了解去括号法则的推导过程;
2、掌握去括号法则的内容及灵活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的灵活运用; 难点:法则的推导及运用; 教学过程:
复习:
1、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将下式合并同类项: 2a-3b-2a+3b; 新课引入:
引例1:你能将 2a-(3b+2a)+3b 合并同类项吗?
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引出课题——去括号)
在前面的学习中,你有遇到过能去掉括号的地方吗? 如:3+(-2)与 3-(-2)
特点:括号内仅一个项。对于括号内多于一个项的时候,又如何去括号呢? 引例2:图书馆原有a 人,先后又来了两批人,分别是b 人、c人,则现有多少人?
答案: a+(b+c)人或 a+b+c 人 有
a+(b+c)= a+b+c „„„„ ①
引例3:图书馆原有a 人,先后又走了两批人,分别是b 人、c人,则现有多少人?
答案: a-(b+c)人或 a-b-c 人 有
a-(b+c)= a-b-c „„„„ ②
观察上①、②两式,与同学一道总结出法则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要改变正负号。例5:去括号:
①、a+(b-c); ②、a-(b-c); ③、a+(-b+c); ④、a-(b-c); ⑤、a+1×(b-c); ⑥、a-1×(b-c); 解:(略)
对比:⑤与①,⑥与② 你能用一句话说出你的结论吗? 练习:P92 1、2、例6: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①、(x+y-z)+(x-y+z)-(x-y-z)②、(a2+2ab+b2)-(a2-2ab+b2)③、3(2x2-y2)-2(3y2-2x2)解:(略)
练习:P92
3、课堂小结:
①、去括号法则内容;
②、注意去掉的不仅是括号,还有它前面的“+”或“-”; ③、可从分配律的角度去理解; 作 业:P96 7、8、
第三篇:《去括号》教案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5.去括号
吴 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2.总结去括号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3.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正确去括号,能利用去括号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当括号前是“-”时的去括号问题。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可以结合在一起。我们就把这样的项叫做同类项。)
2.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3.指出代数式a+(3c+2b-a)-(2a-c)的同类项。(出现问题,引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例:图书馆有a名学生,后来有分别来了两批学生,第一批来了b名学生,第二批来了c名学生,这馆内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你可以用几种表达式来回答这一问题?
解法一:开始有a名学生,后来一共来了(b+c)名学生,共有[a+(b+c)]名学生。解法二:开始有a名学生,第一批来了b名学生,第二批来了c名学生,共有(a+b+c)名学生。
所以:+a+(+b+c)= +a+b+c
2.两个表达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方法不同,结果相同。
区别:一个有括号,一个没有括号。3.从左边式子到右边式子的过程叫什么?
去括号
4.总结括号前面是“+”的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例:图书馆有a名学生,后来有分别走了两批学生,第一批走了b名学生,第二批走了c名学生,这馆内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你可以用几种表达式来回答这一问题?
解法一:开始有a名学生,后来一共走了(b+c)名学生,共有[a-(b+c)]名学生。解法二:开始有a名学生,第一批走了b名学生,第二批走了c名学生,共有(a-b-c)名学生。
所以:+a-(+b+c)= +a-b-c 2.总结括号前面是“-”的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3.这两个规律也适用于其他的式子吗,我们如何来验证?
回忆火柴棍搭正方形。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计算搭建正方形所用火柴棒的根数的同时,屏幕上辅助显示其形成过程,这样做巧妙地滲透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在思考、观察的时候,很自然的想到尽管观察的角度不同,但计算搭建正方形所用火柴棒的根数应该是相等的,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们作进一步的比较。”
对比观察,验证法则。(乘法分配律)
4+3(x-1)=4+3x-3=3x+1
4x-(x-1)=4x+(-1)x+(-1)(-1)=4x-x+1=3x+1
2x+(x+1)=2x+x+1=3x+1
去括号法则
口诀:去括号,看符号
是“+”号,不变号 是“-”号,全变号
三、练习
第一组:
1.a+(-b+c-d)解:原式=a-b+c-d 2.a-(-b+c-d)解:原式=a+b-c+d 3.(x+y)+(x-y+1)解:原式=x+y+x-y+1=2x+1 4.3a2 2.3b-2c4a+(c+3b)]+c
解:原式=3b-2c-[-4a+c+3b]+c
=3b-2c+4a-c-3b+c
=-2c+4a 注意:
1.“都”:括号前是“-”时,各项符号都要变,不要只改变第一项或某几项。2.去括号时,应把“括号”和“括号前的符号”一起去掉。
3.当括号前有数字因式时,一般用乘法分配律把数与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去括号。4.代数式去括号后,都必须经过合并同类项,其结果才能简洁。5.去括号顺序:由里到外。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123页习题3.6的知识技能1、2、3题。
第四篇:去括号教案
3.4.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
第一课时:去括号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化简。
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运算律主动探究去括号法则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时法则的运用及括号前面有系数的去括号。
三、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观察分析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展示目标
1.复习: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问题:多项式8a+2b+(5a-2b)中有同类项吗?怎么样才能合并同类项? 3.学习目标:①理解并掌握去括号法则; ②能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引例一:周三下午,学校图书馆内起初有a位同学。后来某年级组织阅读,第一批来了b位同学,第二批来了c位同学。则图书馆内共有abc位同学。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后来两批一共来了bc位同学,因而, 图书馆内共有abc位同学。
由于abc和abc均表示同一个量,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abcabc
⑴
引例二:教室里原有a名同学,下课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第一批走了b名同学,第二批走了c名同学,试用两种方法写出教室里还剩下多少同学? 第一种:abc 第二种:abc
abcabc
⑵
(三)、观察交流,达成共识
观察我们刚刚得到的两个等式中括号和各项符号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abcabc(2)abcabc
(1)括号没了,正负号没变;(2)括号没了,正负号却变了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然后用语言描述变化,总结去括号的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四)、例题讲解,运用新知 例1:去括号
(1)abc
(2)abc
(3)xyz
(4)xyz 练习:去括号
(1)abcd
(2)abcd
解决问题:多项式8a+2b+(5a-2b)中有同类项吗?怎么样才能合并同类项?(现在就可以通过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了,并指出通过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使整式变得更简洁,从而达到化简的目的。)例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8a4b25a2b
(2)8a4b25a2b
通过这两个例题,对比括号前是“+”和“-”时,去括号后的不同。练习:化简 5a23b3a22b 通过讲练结合,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五)、总结提炼,升华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分层练习,提升能力 1.去括号(1)abc5
(2)2xy5z 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4y35y2
(2)3x124x
3、化简
(1)xy3x2y7x3y
22(2)7x22xy43x4xyy
12
(七)、作业布置,内化新知 教科书第107页练习1、2、3
第五篇: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设计
二十五中学王臣
一、复习回顾:
我们来解这个方程:5X-9=3X-5 解:移项,得:5X-3X=-5+9 合并同类项,得:2X=4 系数化为1,得:X=2 【提问】我们移项应注意什么?(移项后要变号)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去年我校加强节能措施,请大家看这个问题:
我校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我校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你们综合用方程解这个问题吗?谁上来解?只要列方程不解方程。分析: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到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000)度;上半年共用电6X度,下半年共用电6(X-2000)度。根据全年用电15万度,列方程:6X+6(X-2000)=150000 让学生自己列方程,列好后
【提问】你根据什么列这个方程?
大家观察这个方程与我们前面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方程含有括号)今天我们学习解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根据课本.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三、探究新知识
我们该如何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需要去括号才能解决,那么我们先回顾一下两个知识点:
1、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你能用字表示来吗? a(b+c+d)=ab+ac+ad
2、去括号法则
(1)如果括号外的周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符号。
(2)如果括号外的周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符号。
3、现在我们已经熟悉去括号的方法了,那么我们来解刚才的方程 6X+6(X-2000)=150000 解:去括号,得:6X+6X-12000=150000 移项,得:6X+6X=15000+12000 合并同类项,得:12X=162000 系数化为1,得:X=13500 答:我校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
4、【提问】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
设上半年用电X度 X-(15-X)=0.2*6 应用题的扩展最好放在前面,我们又回顾列方程,解方程来前尾呼应。
5、通过解这类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发现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时,一般要去括号,在去括号应注意什么?(注意括号前的符号,如果是“+”,去括号后原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都不变号,如果是“-”,去括号后原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符号,同时注意要把括号前的周数与括号内的各项都要乘,不能漏乘)。
6、大家通过解决学校用电问题,我们认识到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平时不能浪费用电,我们从小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节约用电。
7、例
1、解方程3X-7(X-1)=3-2(X+3)解:去括号,得:3X-7X+7=3-2X-6 移项,得:3X-7X+2X=3-6-7 合并同类项,得:-2X=-10 系数化为1,得:X=5
8、我们来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在哪些?(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
1、【提问】是不是解每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要按以上步骤进行?(不是)应根据每个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而定。
四、课堂练习
(1):4X+3(2X-3)=12-(X+4)=11/17(2):6(2/1X-4)+2X=7-(3/1X-1)=6(3):-3X+2(X-1)=3-(5X-6)=4/11(4):4X-3(20-X)=6X-7(9+X)=-8/3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P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