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2)理解去括号就是将分配律用于整式运算,掌握去括号法则。(3)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整式。教学重点:
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教学难点: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应如何处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1.复习: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法则 问2.你记得乘法分配律吗?用字母怎样表示?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 a(b+c)=ab+ac 问3.用不同的算式表示下面两个问题:
1、七年级原来有40个人,转来5个同学,又转来3个同学,现在七年级还有多少个同学?
2、七年级班原来有40个人,转走了5个同学,又转走了3个同学,问现在七年级还有几个同学? 1、40+(5+3)= 40+5+3 2、40-(5+3)= 40-5-3 观察两个等式的左边式子和右边式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研究的问题-----(去括号)
根据分配律,你能为下面的式子去括号吗?
(1)、+(5+3)=+5+3(2)、-(5+3)=-5-3 请同学们探究 +(-a+c)=;(-a-c)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x2 + y2)= 提升学习
为下面的式子去括号
(1)+3(a3(a强调:第(1)题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3,第(2)题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3•。
解:原式3a3b3c解:原式-3a3b3c
3a3b3c3a3b3c随堂练习:
1.去括号:① 2(3a+b)②-7(-a+3b-2c)
③-3(-2a+3b)
④ 4(2x-3y+3c)2.错误我纠正:
(1):3(x8)3x8(2):3(x8)3x24(3):2(6x)122x(4):4(32x)128x
例:.化简下列各式:(1)8a2b(5ab)
(2)(5a-3b)-3(a2-2b)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 2.去括号的法则 3.去括号在整式加减中的运用
你觉得我们去括号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1、去括号时要将括号前的符号和括号一起去掉。
2、如果括号前是 “ - ”号,则去掉括号后原括号内每项都要变号。
3、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因数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4、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不能丢项。
四、作业布置
1.课本68页 练习第1、2题
2.课本71页习题2.2 第2、3、5题
第二篇:整式的加减去括号说课稿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去括号)
一、说教材
去括号法则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第3课时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这部分知识是整式的化简和整式加减的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以及后来的因式分解,分式运算等内容及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本节课的重点是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难点是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的理解及应用.
二、学情分析
本级七年级学生基础较薄弱,学生虽然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合并同类项,而且在小学也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并用其进行简便运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对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式的运算还十分陌生,解决好字母表示数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算,所以本节课通过类比数学习式,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式通性”,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从而实现数到式的飞跃。
三、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掌握去括号法则,运用法则,能按要求正确去括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了探索与创造,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并且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呈现的特点是:具体、直观、形象。为突破难点,选用“情境-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通过类比、观察、归纳,探索得出去括号法则,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设计理念及整体思路
本节课采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通过精心设计引例,从中提炼出数学
问题,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归纳,得出去括号的规律,进而检验该规律的正确性,得出去括号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与合作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让学生尝试运用法则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新知,深化新知,接受新知。
六、教学流程(详见教学设计)
教后反思
去括号这节内容,看似容易,实际上是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在整式的加减与有理数运算中,学生最容易搞错的地方就是括号和符号。在去括号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决不能疏忽大意。本节课遗憾的地方是没有让学生平常出现的错误充分地显露出来,加以注意。另外,本节课学生在完成探究、归纳、练习等环节都较顺利,特别是去括号顺口溜人人会背,但是大多数学生只能停留在表面,还不能深入的理解,从作业中也能体现出来,出错还是不少,这需要一定量的练习,积累解题经验,慢慢达到质的飞跃。
说课人:孙明金
2012-10-16
第三篇:加括号去括号教案
加括号去括号教案
教学内容:
加括号和去括号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的在混合运算中加、去括号。
2,培养数学兴趣。教学重难点:
怎么样在混合运算中加、去括号。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50=
25×24=
37×5×2=
680÷20=
2、简便运算
247+125+353
128-64-36
125+789+211
255+(258+742)
二、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有许多同学不明白,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下加括号和去括号。下面有几句口诀大家记一下,加括号:加号后面符号不变,减号后面加变减,减变加。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加号符号不变,括号前面是减号,加变减,减变加。例
234+568+432
=234+(568+432)1458-255-645 =1458-(255+645)458+(242+569)=458+242+569 698-(598-56)=698-598+56
三、巩固练习
589+569+431
2548-586-414
第四篇:3.4.3整式的加减(添括号)教案
3.4.3整式的加减―――添括号
主备人:王焱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添括号法则;
2.会运用添括号法则进行多项式变项;
3.继续学习“类比”的方法;理解“去括号”与“添括号”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添括号法则;法则的应用。
2.难点: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
三、讲授新课
观察:分别把前面去括号的(1)、(2)两个等式中等号的两边对调,并观察对调后两个等式中括号和各项符号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观察与分析,可以得到添括号法则: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四、例题讲解
例1:按要求,将多项式3a-2b+c添上括号:
(1)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2)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解:3a-2b+c=+(3a-2b+c)=-(-3a+2b-c)
例2 在下列()里填上适当的项:
(1)a+b+c-d=a+();
(2)a-b+c-d=a-();
(3)x+2y-3z=2y-()1
(4)(a+b-c)(a-b+c)=[a+()][a-()];
(5)-(a3-a2)+(a-1)=-a3-()
解:(1)原式=a+(b+c-d);
(2)原式=a-(b-c+d);
(3)原式=2y-(3z-x);
(4)原式=[a+(b-c)][a-(b-c)];
(5)原式=-a3-(-a2-a+1)
配备练习:书P110-做一做,P111-
2、P114-9 例3 : 按下列要求,将多项式x
3-5x
2-4x+9的后两项用()
(1)括号前面带有“+”号;
(2)括号前面带有“-”号
解:(1)x3-5x2-4x+9 =x3-5x2+(-4x+9);
(2)x3-5x2-4x+9=x3-5x2-(4x-9).配备练习:书P114-
10、11 例4:用简便方法计算:(1)214a+47a+53a;(2)214a-39a-61a. 解
(1)
214a+47a+53a
=214a+(47a+53a)
=214a+100a
=314a.
(2)
214a-39a-61a
=214a-(39a+61a)
=214a-100a
=114a.
括起来: 配备练习:书P111-1 例5:化简求值:2x2y4x2y3xy25xy2,其中x=1,y=-1.
解
2x2y4x2y3xy25xy22x2y4x2y3xy25xy26x2y8xy2 当x=1,y=-1时,原式=6121811=-14.
2配备练习:化简求值:4ab3ab2ab4ab,其中a=1,b=-2
五、课堂小结
添括号与去括号的过程正好相反,添括号是否正确,不妨用去括号检验一下. 2222
第五篇:整式加减3去括号教学设计
《整式加减3》
去括号
教材分析:
“去括号”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的第4节整式加减的第二课时。去括号法则的探究与应用是整式运算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关系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本章第4节《整式加减》第一课时后,对字母表示数和合并同类项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特别是经历了用牙签棒摆正方形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猜想与归纳,在利用乘法分配律与合并同类项得出结论,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充分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突出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本课时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大胆去说,去观察,探讨,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猜想与归纳。注重的是学生自己探索性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突出“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教学价值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能力目标: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要重视转化条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学方法:分类探究。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想一想:还记得用牙签棒搭x个正方形吗?你怎样计算牙签的根数的吗?
①
② ③ 学生:4+3(x-1);4x-(x-1);3x+1。
设计意图:在于从回顾已有的知识出发,遵从情景引入的理念,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2、猜一猜:你们所列的代数式有何关系吗?(小组讨论)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的猜想,从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
3、你能利用运算律验证他们的结果相等吗?(各组代表发言说明
…… 依据)4+3(x-1)=4+3x-3=3x+1; 4x-(x-1)=4x-x+1=3x+1。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越性,鼓励学生知难而进,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4、列代数式
(1)某公共汽车起点站乘坐a人,中途又上来b人,下去c人,车内还剩多少人?
a+b-c或a+(b-c)因此a+(b-c)=a+b-c.(2)某人带了a元钱去商店买购物,花去b元,又花去c元,他剩下的钱如何表示?
a-(b+c)或a-b-c因此a-(b+c)= a-b-c。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也为去括号探究法则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1、分类探究去括号法则
(1)观察以上等式之间有什么变化?变化可以分为哪些情况呢?4+3(x-1)=4+3x-3=3x+1 4x-(x-1)=4x-x+1=3x+1;a-(b+c)= a-b-c。a+(b-c)=a+b-c.设计意图:分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2)括号前面是“+”号的: 4+3(x-1)=4+3x-3=3x+1 a+(b-c)=a+b-c.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等式左边和右边各项符号的变化。小结规律:没有括号了,利用了乘法的分配率,里边各项符号没有变化。
括号前面是“+”号时,把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归纳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他们的符号感。
试一试:去掉括号并合并同类项
①8a+2b+(5a-b);
②100t+120(t-0.5)。
设计意图:第一题括号前是1,第二题括号前不是1,分类呈现,及时巩固法则,加强理解。
(3)括号前面是“-”的
观察课前的代数式:4x-(x-1)=4x-x+1=3x+1;
a-(b+c)= a-b-c。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等式左边和右边各项符号的变化。小结规律:没有括号了,利用了乘法的分配率,里边各项符号有变化。
归纳规律:括号前面是“-”号时,把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设计意图:分类呈现问题,分类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
试一试:去掉括号并合并同类项.4a-(a-3b);
a+(5a-3b)-2(a-2b).(说一说做这道题的过程,先用分配率,再去括号)
2、去括号,并合并同类项。
(1)(2x―3y)+(5x+4y);(2)(8a―7b)―(4a―5b);(3)a―(2a+b)+2(a―2b);(4)3(5x+4)―(3x―5);
(5)(5a-3b)-3(a2-2b);(6)3b―2c―[―4a+(c+3b)]+c。(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3、请写出几个带有括号的代数式,并去括号。两人一组,给对方出题,相互解答,再分小组展示。
设计意图:题目的设置由浅入神,分类训练,巩固去括号的法则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
3、在应用去括号法则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学生作总结后教师强调要求大家应熟记法则,并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法则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设计意图: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积累学生的技巧。
四、课堂检测:
1、下列去括号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过来。(1)a-(-b+c-d)=a+b+c-d(2)a+(b-c-d)=a+b+c+d(3)-(a-b)+(c-d)=-a-b+c-d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进一步明晰去括号法则。
2、去括号,并合并同类项。(1)(a-b)―(c―d);(2)x3―5x2―(4x―9);(3)2x2―(―3x+6);
(4)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设计意图:加强对去括号法则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五、教学反思
①通过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得到了整式的去括号法则。这样的通过实例,设计起点低,学生学起来更自然,对新知识更容易接受。②在总结法则前,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到两种不同的情况,又利用分类的思想引导学生探究去括号法则,体现了培养学生分类的思想的意识。得出去括号法则后,给出了一个顺口溜,这是考虑到学生年龄小,顺口溜更便于记忆,而且也增加了学习的情趣。
③安排了一个组题,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以使学生更好地全方位地掌握去括号法则另外,还安排了某些变式训练,既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去括号法则,又训练了他们的逆向思维。